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处处有哲学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处处有哲学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课件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65b6b6284ac850ad0242bf.png)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XXX的恋爱史》外传
XXX在高一的时候遇到了他喜欢的女孩子,他们 恋爱了。XXX体验到了恋爱带来的幸福感,于是 他觉得恋爱真好。 但是,不久他们两个闹矛盾了,最后分手了。那 段时间,XXX很忧郁,很烦恼,于是他觉得恋爱 是个错误的决定。
《XXX的恋爱史》外传
《XXX的恋爱史》外传
XXX后来继续地恋爱、失恋、恋爱、失恋…他悟出了一个道 理,恋爱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 再后来,XXX在生活中发现,不只是恋爱,任何事情都是有 好有坏的。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即世界观” XXX这时在想,我是不是成为了当代哲学家了?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 学。”
备注:所以哲学不能称为“科学之科学”
判断与分析
具体科学之和就是哲学?
哲 学 与 具 体 科 学 的 关 系
主要是研究范围与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 区别 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 和规律( 个 性);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 世界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 共 性)。
联系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 展。因此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 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 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后来,XXX看了电视剧《我们结婚吧》,再次燃 起了他对爱情的渴望,他相信真爱可以战胜一切 困难,于是它决定再次恋爱。 但是,自从谈恋爱之后,XXX的成绩持续下降。 班主任告诉他,恋爱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学 习的。XXX相信了,于是他们选择了理性分手。
《XXX的恋爱史》外传
XXX在高一的时候遇到了他喜欢的女孩子,他们 恋爱了。XXX体验到了恋爱带来的幸福感,于是 他觉得恋爱真好。 但是,不久他们两个闹矛盾了,最后分手了。那 段时间,XXX很忧郁,很烦恼,于是他觉得恋爱 是个错误的决定。
《XXX的恋爱史》外传
《XXX的恋爱史》外传
XXX后来继续地恋爱、失恋、恋爱、失恋…他悟出了一个道 理,恋爱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 再后来,XXX在生活中发现,不只是恋爱,任何事情都是有 好有坏的。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即世界观” XXX这时在想,我是不是成为了当代哲学家了?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 学。”
备注:所以哲学不能称为“科学之科学”
判断与分析
具体科学之和就是哲学?
哲 学 与 具 体 科 学 的 关 系
主要是研究范围与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 区别 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 和规律( 个 性);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 世界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 共 性)。
联系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 展。因此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 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 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后来,XXX看了电视剧《我们结婚吧》,再次燃 起了他对爱情的渴望,他相信真爱可以战胜一切 困难,于是它决定再次恋爱。 但是,自从谈恋爱之后,XXX的成绩持续下降。 班主任告诉他,恋爱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学 习的。XXX相信了,于是他们选择了理性分手。
第一课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
![第一课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f2513991b4daa58da1114a35.png)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
(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 _ 决定性
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_是经济制度的 基础 。
(2)占
支配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
位
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内 容
我国的生 产资料所 有制
地 位
坚持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
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
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 持续健 发
展。
康
高一(3)班的同学们在观看了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新闻 报道后,都为国家的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他们准备 举行一次以“关注国家发展,认识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主 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课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 2019) 必修2 第一课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 2019) 必修2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个体 由劳动者 个人 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经 经济 济 私营 以 生产资料所有制 和 雇佣劳动 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 经济 经济中的私人成分
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 外资
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外商投资部分。港澳台地区在内地(大陆) 经济
的投资参照外资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第一课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 2019) 必修2 第一课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 2019) 必修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190c760b4e767f5acfceb1.png)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 不起!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 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 地去欺骗敌人呢?”
自主思考
这些哲学家身上有哪些共同 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知识提炼
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有人认为哲学智慧来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只要勤于思考就会产生哲学智慧。你怎么看?
实践——困惑——思考——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知识整合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 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是否所有的哲学都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知识整合
要区分哲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表哲学的应然状态, “作用”表哲学的实然状态。
第三篇 有一种学法叫“思维导图”
本课小结
来源
哲 任务 学
作用
源于在生活实践中对 世界的追问和反思
是指导人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篇 有一种人叫“哲学家”
朱熹·南宋哲学家·理学大成者
朱熹刚刚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教他说: “天也 。”朱熹反问父亲:“天上有何物?” 他五岁能读懂孝经,八岁对八卦很感兴趣。
陆九渊·南宋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
史书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 没有尽头,父亲没有回答他。他为了想清楚 这个问题而废寝忘食。
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得与失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 家中。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 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柏拉图说:“这倒是真的,可是我得到了更大的荣耀。”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PPT完美课件(共66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PPT完美课件(共66张)](https://img.taocdn.com/s3/m/b954fa4df18583d0496459ba.png)
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哲学的产生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
把事物之间的 偶然联系当做 规律。
事物是一分为二 的,具有两重性。
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智慧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专家点评 P4
哲学与时代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 在精神上的反应,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发展。
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他的这一面,也可以反映他的那一面, 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歪曲错误的反映。
思考:从上述概述的共同点中,你认为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它致力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P3 在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2.哲学的产生
阅读与思考P3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 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 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惭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除愚 蠢。”
2.哲学的产生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
把事物之间的 偶然联系当做 规律。
事物是一分为二 的,具有两重性。
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智慧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专家点评 P4
哲学与时代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 在精神上的反应,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发展。
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他的这一面,也可以反映他的那一面, 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歪曲错误的反映。
思考:从上述概述的共同点中,你认为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它致力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P3 在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2.哲学的产生
阅读与思考P3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 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 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惭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除愚 蠢。”
第一课第一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PPT
![第一课第一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39ccadf18583d0496459cf.png)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基基础础自自主主学初习探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突归破纳 知 课时能达达标标检演测练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基基础础自自主主学初习探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基基础础自自主主学初习探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突归破纳 知 课时能达达标标检演测练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基基础础自自主主学初习探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突归破纳 知 课时能达达标标检演测练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第 二 课时 从 封 建 社会 到资本 主义社 会 课 件 -【新 教材】 高中政 治统编 版(20 19)必 修1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bae09f61fb7360a4c65ac.png)
翻船
第八页,共33页。
看似深奥(shēn ào) 的问题有时只要果 断的行动便可以解 决了.
第九页,共33页。
不同的现象共同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tán tán)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生活(shēnghuó)与哲 学密切相关。
第十页,共33页。
注意(zhù yì):
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自然界, 二是人类社会, 三是人的思维和意识。
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B】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4.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A.人们改造是金额(jīn é)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去 ,玩得很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 ,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 我 很喜欢你们踢桶玩 ,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 (měi rén)一块钱。 ”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 ,更起劲表演它们的 足下功。 过了三天 ,老人忧愁地说 :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 减了一半 , 明天起 ,我只给你们 5 毛钱。 " 小青年们很不开 心 , 但还是答应。每天放学后 ,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 , 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 :" 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对不起 ,
• B、哲学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有赖于人 们的思考和实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节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件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节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件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4dbad8856a561252d36f9e.png)
课堂检测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 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 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
课堂检测
近期,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 授宣布关于暗物质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成 果:证明暗物质存在的特征已经得到 99%的证实。暗物质的存在再次证明 世界上没有神力的存在。这说明( )
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是人 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 区 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零 别 散、自发形成的
哲学
自觉形成、系 统化、理论化 的,不是人人 都有的
联 A.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系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 。
情境二: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快要到了,王小明正在争 分夺秒的复习着各门功课,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而做着最后的冲刺。奶奶每天也更加虔诚祈求着 佛祖的保佑。 都是为了圆梦,祖孙两人的做法为什么 不同呢?这说明了什么? 世界观
A.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B.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进步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 D.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严格的界 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检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 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而哲 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科学要是没有 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科学要是 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其意是指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决
体
定
现
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怎么想;方法论 是怎么做 ①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联系: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PPT1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PPT1](https://img.taocdn.com/s3/m/10d852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9.png)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
• 屈原有一篇《天问》里面说:“遂古之初,谁传 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 翼惟像,何以识之……”表达了其对世界本质的 理性探索,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在那个时代, 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巨峰。关于其写作灵感, 与缘由,汉朝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一段描述: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 嗟号昊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 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俑桅,……”于是 “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 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 何而生?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1)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的任务上看: 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
哲学就在 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处
世界的思考
处
有
哲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学 哲学是指 人聪明的学问
整体知识结构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义 辩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证
唯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物 辩证法 主要讲联系、发展、
主
• 屈原有一篇《天问》里面说:“遂古之初,谁传 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 翼惟像,何以识之……”表达了其对世界本质的 理性探索,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在那个时代, 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巨峰。关于其写作灵感, 与缘由,汉朝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一段描述: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 嗟号昊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 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俑桅,……”于是 “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 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 何而生?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1)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的任务上看: 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
哲学就在 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处
世界的思考
处
有
哲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学 哲学是指 人聪明的学问
整体知识结构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义 辩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证
唯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物 辩证法 主要讲联系、发展、
主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e4acf650e52ea54189845.png)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顿, 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 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难成亲戚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家里来了位不速 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 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死 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 是:“荷克”(hog,意为“猪”)和 培根(bacon,意为“熏肉”)有亲属 关系!
自
一切从实际出
身
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综
全面的
合
联系的看问题
学习与社会生活
哲学
思考:从上述事例探讨中,我们不知道哲学是
什么,但看问题(认识世界),办事情(改造世界) 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的与哲学智慧结合在一起。 这些哲学智慧是天上掉下的?还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这说明什么?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 墨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探究“天” 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 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 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 说,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
哲学家的智慧
苏格拉底
培根
爱因斯坦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 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
有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 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 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 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难成亲戚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家里来了位不速 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 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死 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 是:“荷克”(hog,意为“猪”)和 培根(bacon,意为“熏肉”)有亲属 关系!
自
一切从实际出
身
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综
全面的
合
联系的看问题
学习与社会生活
哲学
思考:从上述事例探讨中,我们不知道哲学是
什么,但看问题(认识世界),办事情(改造世界) 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的与哲学智慧结合在一起。 这些哲学智慧是天上掉下的?还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这说明什么?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 墨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探究“天” 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 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 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 说,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
哲学家的智慧
苏格拉底
培根
爱因斯坦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 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
有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 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 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 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共37张PPT)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f21cbc866fb84ae55c8d36.png)
辩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证 法 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矛盾基本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主次矛、矛主次、两点论与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是世界观 哲学是方法论 拄着哲学的文明杖 到思想的风景地去参观 举起哲学智慧的火炬 把自然、社会和思维 知识的疑问解答 教会你思考的方法 理清你心中的乱麻
界 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把 握
辩证唯
•
辩 证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 规律:含义、特点(客观性、普遍性)、方法论
规 物主义 律
唯 物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哲学依据、具体要求
论
• 唯 总特征之一:联系观:联系的含义、特征,整体与部分、系统优
物 总特征之一:发展观:发展的实质,质变、量变,
对宇宙的思考
杞人忧天
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 也”。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 示?
2、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 问和思考 儿童对人生的思考
为什么小孩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不是从爸爸肚子里生出来的 ?
男的生男孩子,女的生女孩子。 爸爸肚子里都是啤酒,生出来的孩子都是醉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战而屈人之兵 __《孙子兵法》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
会。
__狄更斯
贤人观时,而不观于时。 __《战国策》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 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
——马克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86317af5335a8102d220c0.png)
背景材料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谈到:“学懂 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虽然现 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 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 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问题探究 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 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 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一门 艺术。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 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现实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与历史、 逻辑与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绪论的性质, 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解析:选 B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是一门给人 智慧 、使人 聪明 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功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 和人 生的变化与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 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 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 和 改造世界。
答案:选 C
4.正确看待哲学在抗洪救灾中的作用,我们的正确态 度是( )
A.学习哲学,运用哲学,指导抗洪救灾的胜利 B.把科学的哲学作为我们取得抗洪救灾胜利的源泉 C.掌握哲学知识,充分认识到生活源于哲学 D.实事求是,领悟哲学对生活实践的促进作用
解析: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离不开科学的哲学的指导 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哲学,运用哲学,A 项符合题意; B、C 两项错误,哲学源于生活;D 项错误,只有科学的哲 学才对生活实践起促进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d3217ef12d2af90242e69b.png)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哲学
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的 巨大的连锁的反应。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 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 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 一场龙卷风。
联系的普遍性
生活中的哲学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 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 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正确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但不能说生活即哲学。只是 生活,而缺乏对生活的追问和思考,也不能产生哲学,不能说有了 生活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哲学。
思考:这里有一块土地,请用一条绳子圈地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ia 爱和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英语: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苏格拉底
试一试:和哲学家比智慧
• 好驭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 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 的女人为妻--
本义 作用 任务
在希腊文和英文中,爱智慧或追求智 慧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 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的指导。
牛顿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思 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P5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哲学
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的 巨大的连锁的反应。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 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 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 一场龙卷风。
联系的普遍性
生活中的哲学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 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 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正确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但不能说生活即哲学。只是 生活,而缺乏对生活的追问和思考,也不能产生哲学,不能说有了 生活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哲学。
思考:这里有一块土地,请用一条绳子圈地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ia 爱和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英语: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苏格拉底
试一试:和哲学家比智慧
• 好驭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 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 的女人为妻--
本义 作用 任务
在希腊文和英文中,爱智慧或追求智 慧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 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的指导。
牛顿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思 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P5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cd91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8.png)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惑提高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 界的追问和思考”的区别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侧重于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 这是最根本的。即解决的是哲学来源于哪里的问题。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侧重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对世界进 行追问和思考,哲学才会出现。即解决的是哲学怎么产生的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1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肆虐,让我们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 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 们应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审题
审设问 本题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审材料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项 选项分析
是否 入选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
疫情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
定选项 B
的哲学思考,这说明哲学源于生活,源 √ 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的哲 学不等于生活本身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哲学有什么用 互动探究 “天人合一”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 为人生活在世界上, 自己的行为必须合乎自然界的大道和规律,讲究自然界的法则,达 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无论SARS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警示我 们应重建生命伦理,回到中国传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依据材料,运用哲学特点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探究说明回到中国传 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的原因。 提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 自然、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新人教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1f2041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5.png)
的艺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③的说法太绝对,因此
本题应选 A。
2.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现实。 然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严重 的危机。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 现了( 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解析]A。这句话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程度决定人们的智
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故选 A。
1.中山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捷,在珠海哲学学会 讨论哲学大众化课题时称,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主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1)因为颜回只是“仁”、子贡只是“辩”、子路只 是“勇”;而孔子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所以孔子不愿 意。 (2)孔子的“道”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践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教材 P5)(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 (2)上述材料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 (2)杞人忧天的思想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 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 的火花。
实践
实践 世界
爱智慧
改造
认识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A.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 需要哲学智慧。B.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 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②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 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生活与哲学》与其他必修课的关系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思想政治4 生活与哲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核心概念:求真务实
思想政治2 政治生活(政治文明)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精神文明)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4
核心问题: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 世界
主观世界(即人的思维)
23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来源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产方式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 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 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18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 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
人类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 动
认识世界
生产实践
改造世界
科学实验 20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才算有价值?
③如果人生只有几分钟(几天、二十年)可以活了,那么你
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
④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某个观点时,你会说他错了,那
么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他人是错误的呢?
⑤假如只有你一个人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你所相
信的还会是真的吗?
⑥你怎么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呢?
⑦我们都觉得应该善待动物,那么人是否还应该在动物
身上作药物实验呢?
⑧你相信上帝吗?你相信或不相信的依据是什么?
⑨我们常说某物是美的,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
11
12
13
14
15
木 桶 原 理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6
“6+2”大于“4+4”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建成通车 后, 总会堵车。一个年轻人的方案 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方案是—将原 来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
上午左边车道设为6道,右边车道 设为2道;下午则相反。
传统的“4+4”车道忽略了高峰期
车辆出行的方向:上午市民上班造成
左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右车
道拥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哲学的智慧。
哲学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阅读课本P4—5
价值观(第12课)
义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6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你工作是为了得到什么? 所有信仰都违背理性吗? 没有国家是否更自由 我们是否有责任寻找真理
7
分科时你为什么选择读文科/理科?
8
文科 VS 理科
• 选择的理由?
喜欢···
自
擅长··· 不擅长···
5
整体知识结构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义 辩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证
唯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物 辩证法 主要讲联系、发展、
主
矛盾、创新
第7-10课
实践与认识
认识论
第6课
历
真理与谬误
史
唯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物 主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24
●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 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 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 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 “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渔夫 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 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 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 了你的整个生命。”
第一单元: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单元:
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4·意识5·实践6)
第三单元: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7 ·发展8 ·矛盾9 · 创新10)
第四单元: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
1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黑格尔
康德
杜威
萨特
马克思
胡塞尔
罗素
2
毛泽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 气非常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 何娶这样的女人为妻。
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 任何人了!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 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苏格拉底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25
前全国政协主席
李瑞环
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 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 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 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 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选自《学哲学 用哲学》
26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身
高考···
专业···
综
就业···
合
家长···
一切从 实际出 发
全面的、 联系的 看问题
9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考试排名
学生在校期间 该不该用手机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0
①当别人问你是谁时,通常回答:我是某某。可“某某”
只是个名称或符号,到底“我”是什么?
②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你想过没有人生怎样度过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 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 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注意: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而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求。
22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它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而是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 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21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柏拉图:惊讶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亚里士多德: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生活与哲学》与其他必修课的关系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思想政治4 生活与哲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核心概念:求真务实
思想政治2 政治生活(政治文明)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精神文明)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4
核心问题: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 世界
主观世界(即人的思维)
23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来源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产方式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 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 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18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 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
人类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 动
认识世界
生产实践
改造世界
科学实验 20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才算有价值?
③如果人生只有几分钟(几天、二十年)可以活了,那么你
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
④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某个观点时,你会说他错了,那
么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他人是错误的呢?
⑤假如只有你一个人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你所相
信的还会是真的吗?
⑥你怎么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呢?
⑦我们都觉得应该善待动物,那么人是否还应该在动物
身上作药物实验呢?
⑧你相信上帝吗?你相信或不相信的依据是什么?
⑨我们常说某物是美的,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
11
12
13
14
15
木 桶 原 理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6
“6+2”大于“4+4”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建成通车 后, 总会堵车。一个年轻人的方案 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方案是—将原 来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
上午左边车道设为6道,右边车道 设为2道;下午则相反。
传统的“4+4”车道忽略了高峰期
车辆出行的方向:上午市民上班造成
左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右车
道拥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哲学的智慧。
哲学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阅读课本P4—5
价值观(第12课)
义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6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你工作是为了得到什么? 所有信仰都违背理性吗? 没有国家是否更自由 我们是否有责任寻找真理
7
分科时你为什么选择读文科/理科?
8
文科 VS 理科
• 选择的理由?
喜欢···
自
擅长··· 不擅长···
5
整体知识结构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义 辩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证
唯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物 辩证法 主要讲联系、发展、
主
矛盾、创新
第7-10课
实践与认识
认识论
第6课
历
真理与谬误
史
唯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物 主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24
●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 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 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 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 “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渔夫 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 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 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 了你的整个生命。”
第一单元: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单元:
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4·意识5·实践6)
第三单元: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7 ·发展8 ·矛盾9 · 创新10)
第四单元: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
1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黑格尔
康德
杜威
萨特
马克思
胡塞尔
罗素
2
毛泽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 气非常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 何娶这样的女人为妻。
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 任何人了!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 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苏格拉底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25
前全国政协主席
李瑞环
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 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 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 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 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选自《学哲学 用哲学》
26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身
高考···
专业···
综
就业···
合
家长···
一切从 实际出 发
全面的、 联系的 看问题
9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考试排名
学生在校期间 该不该用手机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0
①当别人问你是谁时,通常回答:我是某某。可“某某”
只是个名称或符号,到底“我”是什么?
②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你想过没有人生怎样度过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 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 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注意: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而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求。
22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它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而是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 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21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柏拉图:惊讶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亚里士多德: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