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7讲 群落精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群落
A组基础题组
题组一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及物种丰富度调查
1.(2018北京海淀一模)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为研究牧草间的竞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B和蛞蝓三种生物
B.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
C.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显著
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取食
答案 D 图例中从上到下定义为1、2、3、4组。1组与2组比较,自变量是有没有牧草B,在没有蛞蝓存在的条件下,牧草A的相对数量几乎没有变化,推知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不显著,C选项错误;3组与4组比较 ,自变量是有去除牧草B,结果表明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捕食,故D选项正确;群落是同一时时间同一地点所有生物的总和,A选项错误;调查种群A的数量选取样方时,应随机取样,B选项错误。
2.针、阔叶林混交,对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有量逐年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Y值,作曲线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尾松与山毛榉存在竞争关系
B.a、d年份的优势种分别是山毛榉和马尾松
C.根据曲线能推论出:混交林中的山毛榉比马尾松更适应当地的环境
D.混交后的混交林要比人工单纯林更能抵抗虫害
答案 B 马尾松和山毛榉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因此只要两者共存就一定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当Y>1时,马尾松在混交林中占优势,当Y<1时,山毛榉在混交林中占优势,图中不能看出a、d年份的Y值与1的关系,故两年份的优势种不确定,B错误;由曲线可知,Y值逐渐减小,说明混交林中的山毛榉比马尾松更适应当地的环境,C正确;混交后的混交林要比人工单纯林更能抵抗虫害,因为物种多样性在提高,D正确。
3.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 A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数量增长均表现为“S”型;因好氧细菌与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层面不同,故以二者为食的两种草履虫在培养液中也呈现出与各自食物相同的分布特点;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由于草履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其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
4.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答案 C 由图可知,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题组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5.一枝蒿是一种菊科植物。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一枝蒿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海拔的一枝蒿株高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的一枝蒿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一枝蒿株高,需原海拔的数据
D.图示说明一枝蒿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
答案 C 不同海拔的一枝蒿是一个物种,不同海拔的一枝蒿株高差异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而是表现出基因多样性,A错误;不同海拔的一枝蒿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不同海拔的一枝蒿植株仍为同一物种,可以用于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株高,但是要有原海拔的株高与现海拔处株高进行对比,C正确;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一枝蒿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要有原海拔的株高与现海拔处株高对比说明一枝蒿株高的变化是否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D错误。
6.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封山育林后的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
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
..的是( )
A.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A正确;在a年内,物种①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正确;曲线图显示,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出现得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物种①②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时,物种③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说明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C正确;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乔木可能会逐渐取代灌木而占主导地位,D错误。
7.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
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
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
D.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
答案 D 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A 正确;在森林气候环境下,初生演替可概括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分析题意及选项,可以得出B和C均正确;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与当地的气候(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和土壤等条件有关,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但顶极群落不一定是森林群落,如干旱地区就不能演替到森林群落,D错误。
8.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 B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即物种的镶嵌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 正确;由题干可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无植被覆盖也无土壤环境,故在该岛屿上最初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B错误;人类的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正确;该岛屿上植被茂盛,已经演替到森林阶段,说明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D正确。
B组提升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