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对道的理解
总结老子和孔子思想的感悟
总结老子和孔子思想的感悟老子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界的两位巨擘,他们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虽然活在不同的时代,但都对人类的处世之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
通过研究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我深深感悟到了两位大师的智慧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先,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强调“道”的重要性,但他们对于“道”的理解却有很大的差异。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超越物质形态的存在,是自然的规律和规范。
他提出“无为而治”的观念,主张随顺自然,遵循道的规律,不要过度干涉和人为操作。
老子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将自己与万物分离开来,也不要过度追求功利和名利。
相比之下,孔子对“道”的理解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规范。
他主张“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人应该遵循“仁”的道德准则,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利益。
他还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从个人、家庭、国家,一直延伸到整个社会,实现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注重了对待权力的态度和方法。
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保持谦虚和低调的姿态,不要过度扩张自己的权力,而是要以柔克刚,保持温和和平的治理方式。
他认为“上善若水”,水柔软而又坚韧,可以滋润万物而不争斗,是一种无私无欲的境界。
相比之下,孔子则注重君王的道德修养和人民的福祉。
他认为君王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仁爱之心去统治百姓。
他强调权力应该是对人民负责任的,而不是滥用的。
他主张君主应该倾听人民的声音,体察民情,做到容纳不同意见,使得国家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关系。
最后,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处世哲学都有很大的启示。
老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摆脱对外界名利的执着,以达到心灵的解放。
他主张放下欲望,追求自我实现和尽自然之道。
他的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欲望和私利的境界,强调个人的自我解放和心灵的自由。
孔子则更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和为人之道。
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突出重点和背景。
以下是概述的一个可能写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含义。
《大纲》部分给出了文章的目录,显示了我们将按照一定结构展开讨论。
通过对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描述以及他们的道的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他们道的意义以及道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通过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来探究他们所坚持的道的哲学思想。
在正文的"2.1 仲尼之徒"章节中,我们将对仲尼之徒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分析他们的道的内涵。
接着,在"2.2 无道恒文之事者"章节中,我们将对无道恒文之事者进行描述,并探讨他们的道的意义。
在结论部分,将对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意义进行总结,并对道的意义进行一些思考,深入探讨道在人生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意思,并对道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道的思考,我们也希望能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启示,更好地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背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进一步展开对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讨论。
首先,描述仲尼之徒的特点和行为,探讨他们所追求的道。
其次,阐述无道恒文之事者的特点和行为,探究他们所追求的道。
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道的理解和追求。
结论部分将对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意思进行总结,并思考对于道的意义的思考。
通过对两者道的比较和对道的思考,可以得出一些对于我们生活和处世的启示和借鉴,并进一步探讨道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可以循序渐进地阐述仲尼之徒和无道恒文之事者的道的意思,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给读者带来对于道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的空间。
论孔子思想体系中“文”与“道”的关系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少时“贫且贱”,15岁便立志求学。
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
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
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游历诸国。
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他曾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
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
其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
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通过教育来传递的。
他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四方面———“文、行、忠、信”。
“文”是指整理古典文献,“行”、“忠”、“信”则属于宣传奴隶制的道德规范,即“道”。
他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文),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社会制度及贵族的威仪(礼),有艺术修养(诗、乐),并特别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行)。
也就是说,十分重视“道”的养成和实践。
本文试图探讨孔子思想体系中“文”和“道”之间的关系。
一、孔子育“道”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即具备“道”的人才。
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
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受教育。
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君王也没有见过。
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
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
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
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
孔子论语知识点总结
孔子论语知识点总结
一、仁爱之道
孔子提倡仁爱之道,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待人宽厚和谦和,反映了孔子对于
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态度。
同时,在对待上级和下级、亲朋好友之间,也体现了孔子的仁爱
之道。
二、儒家教育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重要经典,其中包括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思想。
孔子在教育理念上主
张“教学相长”,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感悟,引导学生自我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情感激发。
另外,孔子也强调了师德,主张“教无倦,学无怨”。
三、政治治国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政治、治国的言论,主要包括了孔子对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性的建议。
孔子强调了君子治国的原则,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政、民主、礼治。
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
以及对于政治的积极介入,实践了自己对于政治的理论观点。
四、修身养性
孔子提倡修身养性,并体现在他对待生活、处事的态度上。
孔子主张对人生应抱有积极乐
观的态度,积极向上地对待人生遭遇,认为只有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
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五、实践原则
孔子提倡实践原则,主张技艺、学问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
这一思想也贯穿于孔子的治学方法中。
综上所述,《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观点,涉及
到了政治、教育、修身养性、实践原则等方面。
通过研究《论语》,可以对儒家思想有更
加深入的了解,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
孔子的思想与儒家道统的传承
孔子的思想与儒家道统的传承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其丰富的智慧和广泛的影响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2500多年的沉淀和传承,儒家道统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世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孔子的思想和儒家道统的传承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其中包含了他对人生、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下面将重点谈一下孔子思想中的几个方面。
1. 仁孔子的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仁”。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维系人际关系。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就是仁的体现。
他还强调了“治人者必先治己”,即治理社会和家庭之前,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仁爱之心。
2. 孝孔子非常注重孝道,他认为孝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一。
孝顺父母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一环,他认为孝道的实践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和修养。
在孔子看来,孝道不仅涵盖了对父母的孝敬,还包括对老师、长辈和社会的尊敬和关爱。
3. 教育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对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具备高度的品德、深厚的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在教育方法方面,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因才施教,千人千面,量体裁衣。
此外,他还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念,即学习不是一遍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的重复和巩固。
二、儒家道统的传承孔子的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以孔子的思想为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道统的传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传承,二是学术传承。
1. 思想传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从汉朝开始,经过大量撰写、研究、编纂,儒家思想形成了“九经”、“十三经”等大量经典著作,成为了后人学习儒家学说的重要材料。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说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么不同?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说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么不同?《论语·里仁》记载孔子跟学生们的对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门人问曾子:“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简单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之“道”的含义并非那么简单通常人们这样解释孔子这句话:早上听说这个道理,晚上死也可以。
显然,这个解释不足以说明孔子所说“道”的重要性,他可以为之而死的“道”,绝非那么简单一笔带过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孔子一生到底听说过多少类似的“道”无法统计,那就是说,孔子已经可以“死”了无数次了。
这种死,死得其所吗?夏明翰临刑前写过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的意思明确无疑:他心怀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工农革命运动正如火如荼,有“试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的豪迈。
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死何足惜?所以,他可以笑对未来,视死如归。
相比于一代圣人孔子,难道他真的为了听到一个道理就可以兴奋到可以死去吗?肯定不会。
那么,孔子所说之“道”是什么意思呢?《礼记·中庸》中关于治学是这么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其中学、问、思、辨四个字,是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概括,但学习最终要落实在一个'行'字上,即去做,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而孔子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就是“克己复礼”。
在孔子看来,当时的世道已“礼崩乐坏”,不闻世之有道久矣!他所能为之去死的应该就是这个“不闻世之有道久矣”之“道”!因此,孔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早晨听说世人明白了“道”,并能身体力行,按“忠恕仁义”去做,即使晚上为它而死也值得。
'孔子是“道”与老子之“道”孔子所言“道”,是“忠恕仁义”之道,是人伦之道,这种人伦关系可以用儒家的“三纲五常”来概括,儒家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展开,是'天理'在社会规范的产物,是协调社会关系永恒不变的天理妙药,至此,朱熹的'理一分殊'论便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读后感
朝闻道夕死可矣读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理解
三、孔子对于道的追求
四、个人对这句话的感悟
五、总结
正文:
一、引言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如果能在早上听闻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
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孔子对于人生的态度。
二、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理解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真理、知识。
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而“朝闻道”则强调了一个“早”字,也就是说,越早地获得真理和知识,就越早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孔子对于道的追求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知识。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名言,强调学
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和知识。
四、个人对这句话的感悟
对于我个人而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启示我,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探索。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五、总结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孔子的人生观。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导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论语·中庸篇》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生活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1. 中庸之道的概念在《论语·中庸篇》中,孔子解释了中庸之道,它指的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适度、平衡和稳定。
这种平衡既不偏向极端,也不过于自我牺牲,它体现了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统一。
2. 中庸之道在家庭关系中的应用2.1 夫妻关系使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夫妻关系可以使双方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并寻求共同发展。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保持适度来避免过度争吵和权力斗争,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2.2 父母子女关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运用中庸之道,可以培养出有责任心、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孩子。
父母应该给予适度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
3. 中庸之道在社会关系中的应用3.1 领导与下属关系中庸之道对于领导者非常重要,他们需要保持平衡、公正和尊重员工。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在处理冲突时避免极端偏见,并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3.2 公民与社会关系中庸之道对于公民来说意味着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公民可以通过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推动社会进步。
4. 中庸之道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中庸之道对于个人发展也十分重要。
通过保持适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精力和资源,避免自我过劳或盲目追求成功。
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身心平衡,并促进个人成长与幸福。
结论《论语·中庸篇》提出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性。
它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发展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理解并运用其中的智慧,以建立一个和谐、公正和繁荣的社会。
孔子论语之道
孔子论语之道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儒家学派,其中最为重要和知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论语》。
本文将从孔子论语中提取出的几个核心思想来探讨其道德伦理观和人生价值观。
一、仁爱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爱之道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该以仁心对待他人,关心别人的快乐与痛苦,体恤他人的需要。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待自己的事情。
这种仁爱之道的追求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二、修身之道孔子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社会地位。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他教育人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培养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之道《论语》中强调了学习之道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事业的基础。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鼓励人们持续不断地学习,并教育人们要以学习为乐。
通过不断学习,人们可以不断进步,增长智慧和知识。
四、中庸之道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概念。
他认为,中庸是一种适度的状态,是理智和情感的平衡。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使人能够在困境和挑战中保持冷静和淡定,从而作出准确和明智的决策。
五、政治伦理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对政治伦理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探讨。
他强调君主应该有道德和智慧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孔子说:“政者,正道也。
”孔子还教育人们要推崇德行才能成为一位好的领导者,并强调君主要依靠德治国。
六、教育之道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而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
孔子说:“教诲不严,乱之所至也。
”他主张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孔子论语中的思想体系涵盖了许多重要的道德伦理观和人生价值观。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感悟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感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理。
在我的理解中,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先弘扬道德,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道。
道即是一种准则、规范,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弘道,就是要积极传播和践行这种道德准则。
人们应当以道德为基础,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去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
只有这样,人们的行为才能符合伦理规范,社会才能和谐繁荣。
然而,仅仅弘扬道德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明确,道德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于人类。
道德准则是为了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相处、合作和发展。
只有当道德的力量真正影响到每一个人,改变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够真正弘扬道德,让人类共同受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个道理。
比如,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就是一种道德规范的体现,它的存在和执行,使得社会秩序能够得到维护,人们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又比如,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道德标准,决定了它的商业行为和对待员工的方式。
只有在这种道德准则的引导下,企业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并获得员工和社会的认可。
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弘道非一日之功。
弘扬道德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以身作则,影响身边的人。
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道德才能真正弘扬起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结起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一个关于道德和人类福祉的重要观点。
我们要积极弘扬道德,以道德为准则去行为和思考,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繁荣。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践行这句名言的内涵,让人类的道德和幸福得到进一步提升。
孔子思想中对道的理解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涵义“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
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
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
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
首先,几乎所有由“"构成的字都是动词。
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
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 “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
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
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
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国学经典解读 孔子对道的理解
国学经典解读孔子对道的理解“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
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辵”,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
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
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
首先,几乎所有由“辵”构成的字都是动词。
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
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
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
“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
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
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
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
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
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
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
第35卷第1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ol.35No.12021年2月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eb.2021145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王晓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儒士追求的最高目标。
孔子歿后,儒家分派。
各家学派对孔子之道的理解也全然不同。
本文以孔子的三位弟子曾参、有若、子贡对“道”的理解,将孔子之道分为“忠恕”说、“仁”说以及“文章、性与天道”说,并分析了孔子之“道”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孔子;道;分化;解析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21)01-0145-05明儒吕坤《呻吟语》曾言,“道在天地间不限于取数之多,心力勤者得多,心力衰者得少,昏弱者一无所得。
……毕竟是世有圣人,道斯有主;道附圣人,道斯有用。
”[1]在吕坤看来,“道”是客观存在于天地间的,但得道之人,却依据自身的条件,有“道”之多寡的异同。
“道”之所存能够世代流传,皆是因圣人得“道”多而传承于世间。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2]韩愈的话明确阐明“道”的传授体系,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没有提出“道统”一词,但道统意识是儒家自孔子以来的一贯思想。
孔孟歿后,儒家分成很多派别,哪家哪派才是真正道统的传承者,各家各执一词。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将孔子视为“道”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3]“治统”与“道统”是本身是一对无法调和的概念,古代帝王一直苦苦追寻“治教合一”的平衡,但在中国历史上,二者始终处于博弈状态,绝大多数皇帝将追求“治教合一”作为崇高目标,然而更倾向将“道统”凌驾于“治统”之上。
以圣贤孔子之道为核心,在礼仪制度上,孔庙是“道统”的形式化;从国家制度来看,学校是“道统”的阵营地。
“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作者xxxx------------------------------------------日期xxxx浅谈儒家“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价值摘要:“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
其内涵丰富,意味深远。
同时“忠恕之道”作为先秦儒家践行“仁道”的基本方式和行为原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儒家;忠恕之道;和谐儒家精神,博大精深,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在孔子的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他的“仁”学,而“行‘仁’之道”即为“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
那么何为“忠恕之道”呢?时代在变,其对我们的意义也在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在当今时代下,重新审视它的内在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在《论语》中关于“忠恕之道”的直接表述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①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参对孔子学说的一个理解,这个理解,意味深长。
那么何为忠?何为恕呢?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忠,敬也。
从心中声;恕,仁也。
从心如声。
”②可见,忠与恕是与人心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中心为忠,就是要以自己的心为中,凡是以自己的心做判断,遵从心里的道德判断,以自己的心为标准,真诚相待,积极为人;如心为恕,“如”可以理解为好像,就是将他人的心比作自己的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忠恕”二字,孔子也作过解说。
《卫灵公》篇,孔子在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忠恕之道的基本内容(一)中心为忠,以自己的心为中对于“忠恕之道”的“忠”,很多人认为它是在宣扬一种“忠君无违, 曲己成人”的奴性道德,这种见解实有偏颇。
八年级上册道法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法重点知识点道法是孔子思想中的一部分,是指行为的规范和修身养性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不少关于道法方面的知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吧。
一、孔子思想中的道法观念孔子将“仁、义、礼、智”作为人性中最基本的四种观念,强调了“诚”这个概念,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心中真实、言谈可以信、行动必须果断。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行矣,知止,可以无过;思矣,知存,可以不惧”的原则,表明了在行为上要知道把握度,遵守规范;在思想上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强调“平衡”,主张在生活和行为上要把各种矛盾的因素达到平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中庸之道”?要历练自己的意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方向,使生活在平衡的状态下不断发展,达到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平衡,实现自我完善。
三、修身养性的方法修身养性是孔子思想中的基本方法,它通过不断地自我塑造来达到成就自己和周围的人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关注内心:我们需要防止浮躁,关注内心的平和与安定。
2.积极向上: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自己不断进取,取得更好的成果。
3.与人为善:在行为上,我们需要注意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感受,增加人际关系的融洽度。
四、尊重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约定俗成的准则,方便我们在社会中互相理解和相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认真遵守道德规范,尊重法律,尊重社会道德。
做到自尊自爱,同时尊重他人和社会的规则,不断提高行为水平。
五、培养道德情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行为方面,更需要注重培养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1.收敛言行,不说伤人的言语,不做伤人的事情。
2.关注道德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
3.弘扬公益事业,促进社会进步。
公益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来为公益事业做出一份努力。
儒道与死生:宋儒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诠释
儒道与死生:宋儒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诠释冯明华摘要:北宋中期儒学复兴,面对佛道二教在生死领域的优势地位,学者开始诠释并构建儒家之道与生死的关联,《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重要的经典依据因此产生了很多内涵各异的诠释。
部分儒者将“道”直接理解为死生之道,造成了儒学与佛道混融的思想面貌。
南宋朱熹、张栻辨析《论语》语脉及各家歧解,厘定并深化了儒道与生死关系的认知:“朝闻道”之“道”,指的是涵盖生死在内的事物当然之理;儒道的要求是生顺实理、死安实理。
这既完成了将生死纳入儒道之内的时代任务,又使儒学区分于佛道二教而保持并深化了自身的性格与特色。
关键词:“朝闻道,夕死可矣”;佛道二教;儒学;死生;理学作者简介:冯明华,历史学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4)04-0150-11中古以降,佛道二教在生死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而儒学一般被认为是治世之教,在士人的安身立命方面作用有限。
①北宋中期儒学复兴,面对此种背景以及压力,学者开始诠释并构建儒家之道与生死的关联。
其中,《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圣人话语成为他们这一探索的重要经典依据,进而产生了很多取径各异、内涵参差的诠释。
有一部分受佛道二教影响很深的儒者,将儒家之道直接理解为死生之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儒学与佛道混融的思想面貌。
降及南宋,朱熹、张栻继承二程的解①陈弱水:《柳宗元与中唐儒家复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280页。
150《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释,辨析《论语》语脉及各家歧义,厘定并深化了儒道与死生关系的认知:“朝闻道”之“道”,指的是涵盖死生在内的事物当然之理;儒道的要求是生顺实理、死安实理。
这既完成了将死生纳入儒道之内的时代任务,又使儒学区别于佛道二教而保持并深化了自身的性格与特色,为士人在安身立命方面提供了新的思想与践行途径。
试析“朝闻道,夕死可矣”中“道”的哲学意涵
试析“朝闻道,夕死可矣”中“道”的哲学意涵一、引言:何谓“道”《论语·里仁》第八章载:“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在字面意义上很好理解,就如杨伯峻《论语译注》所云“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直截了当,仿佛明白无疑。
然而,无论是《论语》《礼记》等书中的只言片语,还是《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传》这样的长篇传记,都清晰地塑造了孔子的人物形象:他胸怀大志,为建设井井有条、和谐安康的国家而奔走;他有教无类,为传播文化、培养士人而煞费苦心。
这样的一位圣贤,自然是重视生命、珍惜时间的。
然而在这一章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血气方刚,愿意用生命换取“道”的孔子。
这样的言论似乎不太符合孔子一贯的性格和作风,单纯从字面理解缺乏义理的支撑。
所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际上有很多疑惑尚待解决。
为了对本章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首先,就要以《论语》为中心,探讨孔子对道的理解。
在后世对《论语》的研究中,往往更看重“仁”“礼”等核心概念,以及应运而生的哲学范畴。
而对于用法多样、意义广泛的“道”则缺乏应有的重视。
根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道”在《论语》中共出现60次,并有8种主要含义,但是杨伯峻先生主要是从文字、语言学角度分析了论语中的“道”,而没有涉及哲学意义上的探讨。
1而综合杨先生的总结与《论语》文本,颜炳罡先生归纳了“道”在《论语》中的十种含义,其中第十种为精神价值和终极信仰,引证恰恰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泰伯》)2由此看来,《论语》中“道”的概念也是有很高的形上学意义的,被看做孔门的一大价值追求。
然而,仅就形而上的“道”来说,其含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是“修己”之道,内求以成圣贤;也可以是“安人”之道,外至以平天下。
而此处孔子言辞激烈所求之道,到底归于何解?要探讨这一问题,自然离不开历代《论语》注本对本章的注解和探讨。
这其中的1顏炳罡. 孔子“道”的形上學意義及精神價值[J]. 貴州社會科學,2010,(02):12-18.不同意见既体现作者个人的思想差异,更与所处时代的政治与学术背景有莫大关系。
孔子传中的之道的生活实际理解
孔子传中的“之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深远。
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之一,之道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智慧,旨在指导人们在生活中的思考和行为。
然而,如何将之道的理念贯彻到实际生活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因全球化影响而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应用之道,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理解之道的内涵在论述之道的生活实际理解之前,我们先来丰富理解之道的内涵。
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包括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
之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之道,提倡孝道、友道、夫妇道等等,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之道强调内心修养。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修己治人”、“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强调内心修养对于外部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包容和宽容。
之道也包含了对于礼仪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孔子认为,礼仪是文明的象征,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相互尊重。
而在人生态度上,孔子强调“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功利,注重平和与淡泊,以达到内心安宁和生活和谐。
二、之道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之道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人们对于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认同已经变得多样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之道依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稳固和根本的价值观念,成为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之道强调了内心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在这样的环境下,强调内心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对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如何在生活中理解和应用之道那么,在当代社会,我们将如何理解和应用之道的理念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1. 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念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涵义“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
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
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
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
首先,几乎所有由“”构成的字都是动词。
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
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
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
“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
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
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
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
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
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
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
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
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
“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
在限定于人的世界来理解孔子“道”的概念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不仅是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人在事实上还是终极性的创造者。
因此,我们应当论证:“道”出自于人类的活动。
正如“道路”的比喻所提示的,至少对孔子本人来说,“道”最终是来自于人的根本。
作为“道”的最初根源,人们行“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君子创造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文化传统中的被继承的“道”得到了传播和进一步的拓展。
所谓“隐居以求其态,行义以达其道。
”事实上,在“道”之不行的国家里,君子不是要成为隐士,而是要力图继续行道,并通过个人发挥能力赋予世界意义来使“道”得到复活。
正所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在《论语》中使用的有关“道”的比喻特征,揭示了其两方面的性质,它既是恰当的继承,又是个人的贡献。
所获得的“道”被当作一条门径,为有所觉悟的人提供方向。
所谓“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道”是一个人的文化氛围所架构的门径,通过这一门径,一个人得以成功。
“道”是一个出发点,是一个确立方向的指示灯,而不是一个终极的目的地。
世界就像是一个匠人的作坊,在这个作坊中,一个人学习各种技能和以往的经验,作为为了自己的时空而创造性地获得“道”的准备。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道”的产生和滋养来自于圣贤人物的努力,其实现也最终有赖于人的活动。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断言成人不仅仅是跟随别人亦步亦趋时,所强调的正是这种被忽略了的“弘道”的向度。
在延续、拓展“道”的过程中,人类发挥着积极、创造性的作用。
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作为“造就人”的“仁”与“造就世界”的“道”之间的直接关联,颇有助于澄清“道”的这种偶然性。
贯穿《论语》始终,“道”都不断地与“仁”彼此相连,如果不是由“仁”来定义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一个独特的个人与其独特的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中,这个人本身既得到了定义,也定义着该过程。
正是由于这一点,《论语》中经常提及的“仁”,就仍然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道”是一张穿越生与死的通程车票,它由形成之中的人性和变化之中的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所决定。
究极而言,人行道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它包括组织并构建人类经验的历史过程的所有方面。
它是一个造就世界的过程,在形形色色的文化趣味的各种领域中,所有人所不断获得的种种成就的基本一致性使这一过程得到了统一。
颜回这位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曾经描述过:个人的努力需要沿着难以捉摸的“道”而行。
他还强调了孔子在引导他不断探索“道”的过程中对他的帮助: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意料之中的是,在《孟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颜回的“道”,并且可以肯定,颜回的道与古代的圣人禹和后稷的道是一样的。
一条被清晰描绘的道路上有什么,是由那些文化先驱们所打造的,并且,对于那些使用这条道路来开辟自己的不同生活道路的人来说,这条道路是保持开放的。
但是,随着环境在改变,时代将流逝,道也就随之衰退和失落。
恰如《论语·宪问》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本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在那个时代,古之道已经失落,周遭的环境则协力打破了美好的生活。
因此,需要一个特定的人物来扫清道路,为将来的行路人提供新的开端,就是这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特定人物要为旧的道路重新定位,并开启新的道路起点,这种责任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当一个人无法通过参与从政来推进“道”时,他可以退而求其次,在私人存在的领域内继续行道: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道”是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对世世代代所总结和传承的人类经验的诠释。
虽然“道”的体现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视角,但是在“道”的综合性的扩展当中,对于历史人物及其所在时期的不当区分面临崩溃。
每一种当前看问题的立场都是所有以往事件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所有将来各种可能性的根据,这样一种事实表明了“道”的统一性。
不但过去会重新塑造现在和将来,而且过去本身也会根据现在的各种结果被不断地重新观察和重新塑造。
孔子既更新了中国文明当下的文化成果,其本人也不断地被人类经验代代更新的视角及其侧重点的转换所重新塑造。
就特性而言,“道”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各种文化矢量的聚结。
通过连续性的多重视角,那些文化矢量被整合并集中为一种可理解性的中心。
“道”具有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和不同程度的成就,其较低的层面可以被描述为细枝末节的“小道”,如果这些“小道”不是彼此不同的话;而其中心的、更高的层面则是对人的生活的恰当关注。
“善人”之“道”与“君子”之“道”这两者,相对于“圣人”之“道”都还有所欠缺,然而,《论语》的文本在这一点上看起来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说,我们此处所面对的并非完全不同的“道”,而是面对的不同角度下的“道”的不同特性,这些不同特性是根据聚焦与涵盖的不同程度来加以衡量的: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道”的多样性在于:它解释了我们文化兴趣的每一个领域中那些具有重要性的东西。
有音乐之道、射箭之道、大臣之道、还有天道。
鉴于孔子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格外关注,在《论语》中,关于“治道”的问题就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都不但以某种适合于其特定环境的适当方式体现着“道”,而且还能以其原创性的贡献,在一个崭新的方向上建立“道”的动力。
我们可以强调个体性的“道”的特性,或者强调作为一种潜能的资源的“道”的连续性。
尽管我们强调“道”的那种倍受忽略的多样性与个体性的创造维度,但我们也并不希望忽视“道”的最为根本的连续性。
我们所说的关键仅仅在于,在重视孔子思想中有关“道”的连续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在孔子思想中同样重要的更新(novelty)与原创(originality),它们也都蕴涵在“道”之中。
(二)、我们的回应:检讨其他学者对于《论语》中“道”的诠释我们已经尽力大体描绘并论证了在孔子“道”概念中特定的人的核心与创造性角色。
这是通过将孔子的“道”诠释为人们聚焦世界的特定方式而达成的。
要说明我们这种诠释的涵义,最为有效的方式也许是针对与我们相对立的观点来进行论述。
那种观点认为,孔子的“道”是某种超越原则的秩序。
既然我们正在辩驳一种已经建立了的(如果不是流行的话)有关孔子的解读,那么,那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就不乏其人。
在其《论语》英译本的导言中,韦利(Arthur Waley)将“道”定义为“一种一贯正确的统治方法”(one infallible method of rule):因此,“天下有道”的意思是一种好的治理天下的方法得以流行,或者说一种好的方法得以流行,因为孔子“信古”,也就是说,孔子相信古代一些特定的君主曾经实行过那种一贯正确的统治方法,而政治家就是要去重新发现这种方法。
韦利意识到这种狭义的定义无法说明“道”在《论语》中的所有情况:似乎还有其他的“道”,因为孔子提到过“此道”和“吾道”。
但总体来说,“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只意味着一样东西:古人的方法(古之道)。
它可以从讲述周代建立者的故事以及在那些建立者之前的近乎神话的故事中得以重建。
刘殿爵不愿意将“道”的管辖范围仅仅限定在政治领域,他将“道”解释为“有关宇宙和人类真理的总和”:孔子所赋予“道”的重要性,可以从他“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话中看到。
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道”,似乎涵盖了有关宇宙和人类真理的总和。
不仅对个人而言,对国家来说也是同样,要么有“道”,要么无“道”。
和韦利一样,刘殿爵也表示“道”还有偶然性的、个体性的用法:在“道”这个概念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细微的意义差别。
“道”被说成是某个人的“道”,例如,“先王之道”(《论语·学而》第12章)、“文武之道”(《论语·子张》第22章)或“夫子之道”(《论语·里仁》第15章)。
当被如此区分时,“道”自然只能被认为是那些人自己所遵循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