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例汇报讨论PPT
儿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ppt课件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 3、知识缺乏
二、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1.改善呼吸功能 (1)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60%。嘱
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注意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 引起不安和出汗;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尿布,保持皮 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以利于休息。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尽 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三、其他护士补充发言
四、指导总结
一、责护谢玉英病例汇报
一般信息:患者王梓硕,男,8岁,0874453 以“发热4天,头痛
1”为代诉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4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3℃,1
天前出现头痛,前额疼痛为著,无呕吐、腹泻、咳嗽、抽搐等,在当 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未见好转,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 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我科,患儿病来,精神稍差,饮食差,睡眠差 ,大小便无明显异常。
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3.密切观察病情
– ⑴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当患儿出现烦 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心率>180次/分、心音 低钝、奔马律、肝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 及时报告医师,并减慢输液速度,准备强心剂、利尿剂,做好抢 救的准备;若患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则为肺水肿的表现,可给患 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但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
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2.降低体温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卧 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 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为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 可用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加强口腔护 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为超高热或有 热性惊厥史者须1〜2小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 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 或体温骤降。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 予静脉补液。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若婴幼儿虽有发热甚至高热,但精神较好,玩耍如常,在严 密观察下可暂不处置。若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则应及早给予处 置。
(医学课件)儿科病例讨论演示课件

儿科病例讨论演示课件xx年xx月xx日•病例介绍•临床讨论•相关医学知识•相关药物介绍目•相关辅助检查•总结与展望录01病例介绍选择具有典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诊疗过程的病例,方便学员理解。
代表性涉及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提高学员综合诊疗能力。
覆盖面广病例选择标准主诉简要介绍患儿及家长的主要诉求和症状。
现病史详细描述患儿的发病过程、病情变化和重要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病例病情简介诊断详细阐述患儿疾病的诊断过程及依据,包括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详细介绍治疗方案、用药原则、剂量及给药途径,同时说明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病例治疗经过02临床讨论针对病例的讨论问题有无家族遗传病史或过敏史?患儿的病史和症状有哪些?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患儿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如何?根据患儿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考虑哪些可能的诊断?排除哪些不相关的诊断?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针对病例的鉴别诊断针对病例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为什么?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应对措施。
预计治疗周期和效果如何?03相关医学知识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发生炎症病变,导致肺泡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支气管肺炎病理特点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变主要累及小肠黏膜,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坏死和脱落,导致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病理特点与病例相关的病理学知识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病变。
小儿免疫特点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和过敏原的侵害。
与病例相关的生理学知识支气管结构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级支气管分支和肺泡。
支气管炎症时,会导致气道阻塞、通气功能障碍等。
胃肠道解剖结构胃肠道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小儿肠道通透性较大,易发生感染和过敏。
五篇儿科病例讨论PPT课件

5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1. 慢性咳嗽﹥4周,常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 咳为主;
14
顺尔宁治疗哮喘及过敏性鼻炎 依据
1. 国外经验已经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线用药, 可单药或联合激素及LABA使用
2. 我国最新的儿童哮喘诊治与防治指南均推荐使用, 特别是合并过敏性鼻炎治疗
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用;非激素类抗炎药,依从性 高;能抑制平滑肌中白三烯的活性,并预防和抑制 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和支气管痉挛;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服用方 便。(中华儿科杂志2008.10)
支气管哮喘与顺尔宁
绍兴二院 儿科 钱烘云 2011年4月
1
病例讨论
2
病例特点
• 男,3岁,绍兴人,既往有婴幼儿湿疹病史,家族中 无哮喘患者,既往有“支气管炎”病史2次,预防接 种无脱落。
• 主诉:反复咳嗽三月余,加重伴发热3天。 • 临床表现以反复咳嗽、晨起或夜间为重;有时伴喘息。
偶有夜间咳醒。常伴鼻部发痒,鼻塞流涕,偶有脓涕。 曾间断性“雾化吸入”、“舒喘灵”及抗生素口服治 疗,咳嗽能缓解,从未消失。近三天咳嗽加剧,伴发 热,达39℃以上,发病以来无体重下降,无潮热盗汗。
11
排除其他慢性咳嗽喘息病因
1. 支气管异物 2. 肺结核 3. 上气道综合症;鼻后滴漏综合征(鼻炎/鼻窦炎) 4.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5.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D) 6. 其他原因:其他感染,占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ppt课件

2.25
22.2 54.8 36.9 2.99 80 0.236 410 33.47
8
日期 BRT+CRP
WBC(10^ 9/L)
NE%
2.26 14.1 51.7
LY%
33.9
RBC(10^1 2.81 2/L)
HGB(g/L) 77
HCT
0.224
PLT(10^9 410 /L)
CRP(mg/L) 19.72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
;.
1
病例资料 • 一般情况 • 患儿,男,8月,因“发热1天”由门诊拟“上呼吸道感染”于2013年2月17
日 收入院。
2
病例资料 • 现病史:
患儿于昨夜无明显诱因下于家中出现发热,体温39.2℃左右,无咳嗽,无鼻塞, 自服“小儿柴桂颗粒”后仍有发热,且喂药后患儿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出胃 内容物,无腹泻,无面色发绀,无抽搐,即来我院就诊。
司匹林片0.1 tid口服抗炎。第11天起热峰下降,波动于37.5℃-38.0℃,入院第
15天起体温完全恢复正常。
16
鉴别诊断 • 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持续发热10余天,前囟门轻度隆起,外周血象升高,CRP
升高,需排除颅内感染可能,但患儿无烦躁嗜睡,且用“罗氏芬1.0 qd ”静滴抗 感染治疗5天,体温未退,但未出现其他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等脑膜炎进展 表现,且患儿家属拒绝腰穿查脑脊液,故无法完全排除或确诊。 •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高热10天,躯干部皮肤可见皮疹,,需排除本病。 但患儿单核细胞未见明显升高,肝脾无肿大,查手工分类不支持,可排除。
病来患儿精神偏软,胃纳一般,夜寐欠安,大小便无殊。
3
病例资料 • 个人史、既往史及家族史:未见明显异常情况。
儿科病例讨论PPT课件

08临五一大班实习小组
病史汇报
患儿,男,7岁 主诉:浮肿3天伴尿色深红2天 现病史:三天前晨起发现两眼浮肿,家长未予 重视。次日浮肿明显,伴乏力,中午解小便一 次,尿色深如洗肉水,尿量明显减少。第三天 眼睑更肿,两下肢亦肿,不能穿鞋,尿色深红, 不思饮食,收入病房。 既往史:过去无浮肿史,幼年曾有“奶癣”史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尿量——正常 1~3ml/kg/小时
少量 <1 ml/kg/小 时
小时
无尿<0.5 ml/kg/
正 常:
少 尿:
婴儿400~500ml/天 200ml/天
婴幼儿<
幼儿500~600ml/天 300ml/天
学龄前<
学龄前600~800ml/天
学龄期< 400ml/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肾病综合症: • 非急性起病 • 无明确的链球菌感染证据 • 血清C3无降低 • 肾活检
进一步检查以明确
血清ASO滴度是否升高 C3浓度是否降低 如果化验不典型、病情迁延,可行肾穿刺活
检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尿次——首次排尿于生后不久,
但也有延至生后36小时左右者 <1周 4~5次/天 >1周 20~25次/天 1岁 15~16次/天 学龄前、学龄期 6~7次/天
RBC形态:
异形RBC
查2~3次
>30% 为肾小球性血尿 需
率为
<10%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符合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细胞及管型:
WBC
<5个/HP(正常)
>5个或10个/HP——镜下脓尿
Addis计数RBC<50万/12小时
(医学课件)儿科病例讨论演示课件

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根据不良反应
治疗方案调整与优化
预后评估与随访
05
预后影响因素
要点三
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不同的儿科疾病有着不同的预后影响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是评估预后的关键因素。
要点一
要点二
生长发育评估
评估患儿的神经心理状况,如智力、行为、情绪等,以了解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神经心理评估
随访内容
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患儿的病情、生长发育情况、生活习惯等,并对患儿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定期随访时间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制定定期随访计划,如每个月或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措施
根据随访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给予康复训练等,并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教育。
患儿年龄和体重
年龄和体重也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例如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并发症和死亡。
合并症和并发症
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出现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的预后,如感染、颅内出血等。
要点三
评估患儿的生理功能状况,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了解患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评估指标与标准
生理功能评估
通过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药物治疗方案
采用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措施,控制高热,预防惊厥。
退热治疗
补充营养
心理疏导
针对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
03
非药物治疗方案
儿科病例讨论-PPT

并发症和原发病的治疗:
长期营养不良患者常合并感染或其他多种并发症,应 及早发现治疗。
对继发性PEM应寻找原发病,并予积极治疗。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RBC =3.05*10^12/L——明显偏低 Hb= 72g/L——偏低 PLT=205*10^9/L——偏低
2、本例的诊断和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合并缺铁性贫血
诊断依据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①断奶后以单纯性淀粉食物为主; ②主要表现:精神倦,不爱活动,肠鸣音减弱,四肢肌张力
1. ②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胎 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 和度不低且常增高。
2. ③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 为小细胞性。贮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 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无机铁:硫酸亚铁 有机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
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 1、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
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 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贮铁 指标正常后停药。 2、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发生改变而 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
2、生化检验:
①血清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度常降低 (尤,色氨酸、胱氨基等浓度降低); ②血浆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蛋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水
平降低; ③血清转铁蛋白降低,因为同时有缺铁,则可正常或轻度升
小儿腹泻病例讨论分析ppt课件

回顾病例的诊断过程,强调腹泻的鉴别诊断要点,如感染性与非感 染性腹泻的区分。
治疗与预后
总结病例的治疗措施及效果,关注患儿的预后情况,如恢复时间、并 发症等。
小儿腹泻领域研究动态关注
病原学研究进展
关注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如病毒、细菌、 寄生虫等。
新型诊疗技术应用
了解小儿腹泻诊疗领域的新型技术,如生物标志物检测、高通量测 序等。
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常导致水样便、呕吐、发 热等症状。
寄生虫感染
如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 虫等,可引起慢性腹泻、 营养不良等。
非感染性腹泻原因探讨
饮食不当
如食物过敏、食物中毒等,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 等。
消化不良
如胃酸过多、胆汁分泌不 足等,导致食物不能完全 消化,引起腹泻。
肠道功能紊乱
如肠易激综合征等,表现 为腹痛、腹胀、腹泻等。
补液治疗(静脉输液)、抗感染 治疗(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使用止泻药、退热药等)
治疗结果
经过3天的治疗,患儿腹泻症状 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食欲
改善,尿量增加。
02
病因分析
Chapter
感染性腹泻原因探讨
01
02
03
细菌感染
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引起的肠炎,表现为发热、 腹痛、腹泻等。
病毒感染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Chapter
临床表现特点总结
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 胃内容物。
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体液丢失, 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 如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
腹泻 呕吐 发热 脱水
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可呈 水样、蛋花汤样或稀糊状。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ppt模板儿科

04
经验总结:总结护理经 验,为今后类似病例的 护理提供参考
护理改进措施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发现问题及时 改进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 和素质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和质 量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 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01
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
04
加强护理,预防 并发症发生
03
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操作技巧
1
2
观察病情:密切 关注患儿的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护理操作:熟练 掌握各种护理操 作技能,如静脉 输液、吸痰、吸 氧等。
3
4
沟通技巧:与患 儿和家长进行有 效沟通,了解患 儿的需求和感受, 建立良好的护患 关系。
2
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3
评价周期: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的 不同,评价周期也不同
4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 应的护理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经验总结
01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 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02
评估指标:包括生理指 标、心理指标、行为指 标等
03
改进措施:针对评估结 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 施
恐惧等情绪
儿童心理特点
情绪波动大:儿童 情绪容易受到外界 影响,容易产生焦 虑、恐惧等情绪。
01
04
沟通能力有限:儿 童沟通能力有限, 需要医护人员耐心 倾听和引导。
认知发展不成熟: 儿童认知发展尚 未成熟,容易产 生误解和误判。
02
03
依赖性强:儿童 依赖性强,需要 家长和医护人员 的关心和照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病史:患儿因口吐泡沫、发热三天于2014-12-20 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培养示无乳链球菌, 脑脊液示蛋白明显升高,糖降低明显,白细胞增多, 明确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 生儿脐炎,予万古霉素54mg Q8H、头孢曲松 0.36 QD抗感染治疗14天,患儿无发热、口吐泡沫、脐部 无红肿。因满28天,已非新生儿,家属要求出院。
目录
Contents
1 患儿信息 2 病程经过 3 病情诊断 4 病情介绍 5 疾病治疗
2014-12-20
血培养:(—)
BR:RBC 4.9x10^12/L WBC 12x10^9/L
Plt:302x10^9/L
LR 34.9%
NR 52.8%
UR、SR+OB:(—)
血生化:CRP 42.16mg/L PCT 8.57ng/ml
LAC 532.2mg/L 血氨169.4umol/L
2014-12-21 CSF染色:革兰氏染色(—) 墨汁染色(—)
抗酸染色(—) CSF生化:Glu 0.49mmol/L Pro 1994mmol/L
Cl 121.5mmol/L CSF-R:RBC 12x10^6/L WBC 5720x10^6/L
病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因
脑膜 肺炎 流感 草绿 金黄 大肠 不明
学
炎双 双球 杆菌 球菌 菌
色链 色葡 杆菌 球菌 萄菌
国 内 1/3
(1093例)
22% 9.1% ?
? ? 1/3
国 外 23.2% 21.4 37.9 5.7% 5.5% 6.3% __
(401例)
%%
时间?:2015.1.14
在早期或轻型病例,炎性渗出物主要在大脑顶部表面,逐渐蔓延至大 脑基底部和脊髓表面。严重者可有血管壁坏死和灶性出血,或发生闭塞性 小血管炎而致灶性脑梗塞。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临
床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的年龄特征
表
现
典型表现
幼婴及新生儿
急性感染中毒与 急性发热、意识障碍、反复惊 体温正常或降低;不吃、不
(N74% L26%) 潘氏 (+) 颜色性状:浅黄色 稍混浊
IgM:正常 细菌病毒寄生虫抗体:(—) 血气:低氧血症+ 呼碱(SB>AB)
2014-12-23
BR:RBC 5.08x10^12/L WBC 11.41x10^9/L
Plt 546x10^9/L
LR 29.4%
NR:53.9%
血生化:CRP 10.89mg/L
既往史:足月顺产,其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
个人史:足月生产,出生体重3.55kg,无抢救 窒息史。
家族史:父母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遗传病、传 染病、精神异常等。
体格检查:
T 37.1℃ P 137次/分 R 40次/分 W 4.2kg 患儿呈急性病容,神清,反应良好,弹足底3下有哭声。 颈软,前囟平软,唇无发绀,皮肤无黄染、瘀斑、出血 点。 心(—)、肺(—) 、腹部(—) 脊柱四肢发育正常,外生殖器肛门无异常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儿科病例汇报讨论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1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手机调成静音欢迎随时提问目录
Contents
1 患儿信息 2 病程经过 3 病情诊断 4 病情介绍 5 疾病治疗
患儿,赵珊珊,女,2014-12-8出生 主诉:确诊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15天
脑功能障碍症状 厥。可能有休克
哭、不动;微小惊厥
急性颅压增高表 头痛、呕吐、脑疝 现
尖叫、皱眉、前囟饱满紧张、 颅缝分离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Kernig’s、 Brudzinski征 不明显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诊 断
●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任何发热,伴惊厥、意识障碍、颅压高或脑 膜刺激征,而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此病。
(来自第二版八年制教材)
特殊人群中致病菌:3个月以下幼婴、营养不良、免疫缺陷者易发生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甚至绿
脓杆菌等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入 侵 途 径
? 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当小儿免疫 防御功能降低时,细菌穿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 道入侵血流,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粘膜或脐部也常是感染的侵入门 户。
PCT:0.78ng/mL
LAC:460.8mg/L
2014-12-26
血培养:(—)
BR:RBC 4.91x10^12/L WBC14.04x10^9/L
Plt 730x10^9/L
LR 41%
NR 45.7%
血生化:CRP 2.58mg/L PCT 0.09ng/ml
K 6.5mmol/L
2014-12-31
(N73% L27%) 潘氏 (+) 颜色性状:清亮 浅黄色
目录
Contents
1 患儿信息 2 病程经过 3 病情诊断 4 病情介绍 5 疾病治疗
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败血症
目录
Contents
1 患儿信息 2 病程经过 3 病情诊断 4 病情介绍 5 疾病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NR 25.2%
SR、UR无异常
血生化:CRP、LFT、SPS无异常
血培养、真菌培养无生长 CSF染色:革兰氏染色(—) 墨汁染色(—)
抗酸染色(—) CSF生化:Glu 2.11mmol/L Pro 725.6mmol/L
Cl 121.5mmol/L CSF-R:RBC 2x10^6/L WBC 81x10^6/L
BR:RBC 4.15x10^12/L WBC 8.85x10^9/L
Plt 616x10^9/L
LR 53.4%
NR 34.5%
血生化:LFT、SPS、E4A、PCT、CRP
无异常
2015-1-4
BR:RBC 4x10^12/L WBC 7.82x10^9/L
Plt 428x10^9/L
LR 60%
? 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等,扩散波及脑膜。
? 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如颅骨骨折、皮肤窦道或脑脊髓膜膨出, 细菌可因此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病 理
在细菌毒素和多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作用下,形成以软脑膜、蛛网膜 和表层脑组织为主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广泛性血管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 浸润和纤维蛋白渗出,伴有弥漫性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