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的语法化和主观性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卷 期 8 第5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
V1 o o 8N. . 2 5
21 年 1 月 J R ALO H JAN OC A N V R I Y HU 0 1 0 OU N FZ E I G E NU I E ST ( MAN T E C E E O t e,0I I I S S I NC ) c br 1 o 2
要是从其复杂的分布环境人手 , 我们认为部分 由“ 所维系的、 个” 具有较高习语性和惯用性的句法结构或格式 能够较为明显地体现出“ 所蕴含的主观意味 , 个” 特别是当“ 近至完全虚化时 , 个” 此类结构伴有明显的主观感
情色彩 , 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 换句话说 , 我们也可以将虚化的“ 认定为一个典型的主观性标记 , 个” 它能够激
非量词“ 为“ 3 。 笔者也赞 同对“ 的划分应从连续统的角度出发 , 个” 个 ” 个” 采用三分法 : ( )个 1是典型的量词 , 一 “ ” 具有量词的一切特征 , 用来表示事物的量 , 它可 以用来量人 、 量物 、 量地点 、 量 时间 、 量动作等等。一般可以用来构成典型的“ 数量名” 结构 , 个 1与数词的结合是极为 自由的 , 且“ ” 无条件 的, 例如 :
【 作者简介】 祁杰( 9 4 , , 18 一)男 浙江湖州人 , 讲师 , 硕士 。
58
浙 江海 洋学 院学报 ( 人文 科学 版 ) Ju ao hj n ca nVrt( u nt s cec ) or l f ei gO enU iesyH maie ine n Z a i i S
第 2 卷 8
而来 的, 那么二者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 , 也就是说 , 在虚化和不虚化两种情况之间必定还存在着半虚化这 第 三种情 况 。据 此 , 的 学者将 “ ” 为不 虚化 、 虚化 、 全 虚化 三类 , 有 个 分 半 完 或称 之为 “ ” 个 的典 型量词 用法 、 非
典 型量词 用法 、 助词 用法 。周 明强 将 “ ” 为三类 : 词 “ ” “ 1 , 虚化 的“ ” 个 2 , 个 分 量 个 为 个 ”半 个 为“ ”完全 虚 化 的
[ 词】 ”语法化 ; 关键 ‘ ; ‘ 个 主观 陛
[ 中图分类号] 4 . H16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8 1 (0 10 — 0 7 0 10 — 3 8 2 1 )5 0 5 - 5
“ ” 个 是现代汉语 中最为重要的通用量词 , 使用频率极高 , 在现代汉语 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分布环境 。它可 以用来称量某些并不具有专职量词的事物 , 也可以用来称量某些已经具有专职量词的事物 ,而在某些环境 下 ,个 ” “ 的使用 已基本看不出其指量的作用。汉语 中的“ 在量词的基础上 , 个” 意义 已渐渐虚化 , 朝着非量词 ( 甚而是助词 ) 的方 向发展。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 ,个” “ 除了保留其量词用法外, 其非量词用法亦 比较常见。 “ ” 个 这一 由实渐虚的演变过程描绘的也就是其语法化的历程。 语法化(r m ta z i )指的是语法 “ g m aclao ” a i i tn
“ 的语法化和主观性研究 个”
祁 杰
( 州职 业技 术 学院 国际 贸 易与 外 国语 分 院, 江 湖 州 3 30 ) 湖 浙 10 0
[ 摘要] 在现代汉语共 时平面上 ,个” “ 依据其语法化程度 的高低可分 为“ 1 、个 2 、个 3 三小类 , 个 ”“ ”“ ” 分别标示“ ” 个 的 量词 、 半虚化 、 非量词用法。个 ” “ 在经历语法化的 同时也在发生着主观化 , 随着其语法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 其主观性亦 日渐增强 ,个” “ 的主观性强弱与其语法化程度呈正相关。
范 畴 和语 法成 分产 生 和形成 的过 程或 现 象 。典 型 的语 法 化 现象 是语 言 中意 义实 在 的词语 或结 构变 成无 实在 意 义 的 、 表语法 功 能 的语 法成 分 , 仅 或者 一个 不太 虚 的语 法 成分 变成 更 虚 的语 法 成分 。【语 法 化是 一个 渐 进 的动态 的连续 过程 , 法化 理论 认 为 , 言 的交替 和 】 语 语
共时材料 中也很可能保 留有完整的语法化过程的各个阶段 的产 品。[ 2 1 我们认为 , 鉴于“ 通用量词的特殊地位, 个” 在共时平面上对现代汉语中的“ 进行语法化研究 , 个” 通过找 到其在语法化过程 中各个阶段的例证 , 也可I 由共时材料归纳出“ ” 个 的语法化轨迹 。另外 ,个” “ 在语法化的 历 程 当 中亦发 生 了主 观化 (ujcist n , 主观性 (ujcii ) 断得 到增 强 。而对 “ ” sbet i i )其 v ao sbet t 不 vy 个 主观性 的考 察主
变异不仅存在于历时系统中, 也存在于共时系统 中, 因此在语 法化研究 中,共时和历时都是必须紧密结合 的 视 角 。对 “ ” 个 的语 法化 研究 亦是 如此 , 方 面可 以从 历 时演变 的角 度考察 “ ” 不 同历史 断面上 的特点① 另 一 个 在 ,

方面也可以在共时平面上考察 “ ” 个 的虚化轨迹 。 李文山认为对语法化现象的观察可以在共时材料中展开 ,
活或增 强 其所 在整 个结 构 的 主观意 义 。 ‘


“ Baidu Nhomakorabea 法化的共 时描写 个"
很 多 人认 为现 代汉 语 中 的“ ” 个 有两 个 , 一个 是量 词 , 另一个 是 非量 词 ( 助词 ) 或 。这 样 的分 类看 似简 单 明
了, 但在具体操作中 , 出现对某个具体使用环境 中的“ 难以归类的两难局面。张谊生指出从量词 “ ” 会 个” 个 到
助词“ , 间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 个”其 渐变的过程 , 将其分化为量词和助词两类 , 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分类 , 对 “ 的研究 , 个” 应该坚持连续统(ot u m) cn n u 的观点。1 i [既然“ 的非量词用法是在原有量词用法的基础上虚化 3 个”
[ 收稿 日期]0 1 0 — 1 2 1- 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