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缺失,其中-SEA、-α3.7、-α4.2是最为常见
的3种基因缺失类型,α地贫基因的缺失使α珠蛋白生成完全受阻,可引发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导致胎儿发生严重的缺氧水肿,造成妊娠中后期的胎儿死亡或出生或不久即可死亡。

β地贫基因以点突变最为常见,其基因类型和频率的分布有更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若β地贫基因突变为β0或β
+突变杂合子的β-珠蛋白链生成,
则贫血程度较轻,可无或仅有轻微症状的贫血改变,若为β0纯合子或双重杂和子无β链生成,则为重度的β地贫,需以输血维持生命,如不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多在5岁
前死亡[7]。

综上所述,佛山市南海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较高,本地区应加强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发现地贫基因携带者提供遗传咨询,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以确保母婴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可,朱洁明,黄嘉欣,
等.基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分析
[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7):1 055-1 058.[2] 涂志华,
周知,吴维学,等.海南省东方市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8,37(1):69-72.
[3] 段发红,黄丽芬,房樱秀,
等.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个体孕前优生咨询服务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7,17(22):144-146.
[4] 朱文彪,王晶晶,林敏全,
等.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在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24(12):21-23.
[5] 
姜碧,姚倩瑜,韦思似,等.东莞地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地中海贫血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7):1 475-1 
477.[6] 李铭臻,赵文忠,朱志勇,
等.广东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7):454-457.
[7] 孙筱放,
李浩贤,刘维强,等.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和多重置换扩增技术在β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诊断效率中的差异分析[J].生殖与避孕,2016,36(6):451-457.
[收稿日期]2019-01-14
*[
基金项目]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S2006-1-15)△[
通讯作者]E-mail:13947254808@139.comDOI:10.16096/J.cnki.nmgy
xzz.2019.51.04.004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细胞U251的
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刘来兴,陈 磊,邓轶鑫,赵翠梅,王翔毅△
(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 观察耐替莫唑胺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U251 MG细胞的复苏、传代、细胞耐药分步诱导、MTT法检测U251 
MG/TR对TMZ的耐药指数、CCK8法检测替莫唑胺对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集落法计数细胞集落。

结果 建立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U251/TR U251MG/TR比U251MG
有更强的替莫唑胺耐药性,且对替莫唑胺的IC50是U251MG的11.14倍。

结论 本研究观察耐替莫唑胺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的耐药机制建立基础,为临床替莫唑胺药物治疗抵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4-0951(2019)04-0393-
03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Temozolomide-resistant Glioma Cell 
U251*
LIU Lai-xing,CHEN Lei,ZHAO Cui-mei,DENG Yi-xin,WANG Xiang
-y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Inner Mongolia Bao Gang Hospital,Baotou014010 China)[Abstract]Obj
ective Observ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mozolomide glioma cells.Methods U251 MG cells were resuscitated,subcultured,induced by drug resistance step by step,MTT assay 
wasused to detect the drug resistance index of U251 MG/TR to TMZ,CCK8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effect of temozolomide on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cells in the two groups,cell colony method was usedto count cell colonies.Results The drug
-resistant glioma cell line U251/TR was established.U251MG/
TR was more resistant to temozolomide than U251MG,and the IC50 of temozolomide was 11.14 timesthat of U251MG.Conclusion This study observ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ioma cells resist-ant to temozolomide,so as to establish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emozolomide resist-ance to glioma and provide a new research idea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emozolomide resistance.[Key words]glioma cells;temozolomide;resistance
脑胶质瘤又称脑神经胶质细胞瘤(GBM),是一种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的原发性脑肿瘤。

据统计,脑胶质瘤可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2%,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

其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列第3位[1]。

此外,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报告指出,中国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87/10万,位列十大高病死率肿瘤的第9位。

因此以恶性胶质瘤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以及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

作为成人中最常见的恶性原发脑肿瘤以及最具侵袭性的肿瘤,GBM具有生长迅速、侵袭性强等特性[2]。

临床上,GBM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疗和化疗为辅。

通过辅助放疗和化疗可明显延长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胶质瘤化疗首选药物为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3]。

替莫唑胺是第二代口服烷化剂,其进入体内后可不经肝脏代谢广泛分布于全身,并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然而随着长期的的临床研究,人们发现TMZ仅能小幅度的延长生存时间,仍有相当部分的胶质瘤对TMZ治疗不敏感或逐渐出现继发性耐药。

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GB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然少于15个月。

因此,胶质瘤对TMZ的耐药被认为是胶质瘤化疗失败和胶质瘤复发的根本原因[4]。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人胶质瘤细胞U251MG。

1.2 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相差显微镜、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酶标仪、生物安全柜、纯水仪等。

实验试剂: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胰蛋白酶、CCK8、DMSO等。

1.3 方 法
1.3.1 U251MG细胞的复苏与传代 复苏细胞:将含有1 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4 ml培养基混合均匀。

在1 000RPM条件下离心4 min,弃去上清液,补加1~2 ml培养基后吹匀。

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10 cm皿中,加入约8ml培养基,培养过夜)。

第2日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

1.3.2 细胞耐药分步诱导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251 MG细胞传代后,以6 000/孔的密度接种在96孔板里,测定TMZ对U251 MG细胞的半数抑
制浓度(IC50)为15.86。

待细胞生长稳定后,开始倍增药物诱导剂量,依次为1.25、2.5、5、10、20、40、80、160μg/ml,每个剂量保持培养20 d左右。

至第8个月末可诱导出对TMZ具有5-8倍耐药的细胞系,并命名为U251 MG/TR[5,6]。

上述加药完成后,进行后续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1.3.3 MTT法检测U251 MG/TR对TMZ的耐药指数。

1.3.4 CCK8法检测替莫唑胺对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替莫唑胺耐药株培养基:D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16μg/ml替莫唑胺。

正常细胞培养基:D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

取正常培养的处于对数期的人胶质瘤细胞U251MG替莫唑胺耐药株(U251 MG/TR)和人胶质瘤细胞U251MG细胞,弃去原有培养基,加0.25%胰酶1ml放进37度培养箱,消化2 min左右,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全部变圆变亮后轻轻拍打培养皿边缘使其全部脱落,加3 ml培养基终止消化,收集细胞悬液放入15 ml离心管,1 000 rpm离心3 min,弃去上清,加1 ml完全培养基重悬,按所需比例传代至新的培养皿里。

进行CCK-8实验收集U251 MG和U251MG/TR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药物梯度依次为:0、0.25、0.5、1、2、4、8、16、32 ug/ml,每孔100μl,设3个复孔。

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50 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1.3.5 细胞集落法计数细胞集落 替莫唑胺耐药株培养基:D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16μg/ml替莫唑胺。

正常细胞培养基:D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

取正常培养的处于对数期的人胶质瘤细胞U251 MG替莫唑胺耐药株(U251MG/TR)和人胶质瘤细胞U251MG细胞,弃去原有培养基,加0.25%胰酶1 ml放进37度培养箱,消化2min左右,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全部变圆变亮后轻轻拍打培养皿边缘使其全部脱落,加3 ml培养基终止消化,收集细胞悬液放入15 ml离心管,1 000rpm离心3 min,弃去上清,加1 ml完全培养基重悬,按所需比例传代至新的培养皿里。

收集U251 MG和U251 MG/TR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5%CO2,37℃孵育,至细胞贴壁,加入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新鲜完全培养基,前1日下午铺板,次日上午加药。

药物梯度依次为:0、1、2、4、8 ug/ml,每孔2 ml,设3个复孔。

每3 d更换1次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新鲜完全培养基,持续2周,
显微镜观察克隆生长情况。

待细胞克隆长至50个
细胞/克隆时对每组克隆进行计数并算出克隆形成率[
7]。

2 结 果
建立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U251/TR,
U251MG/TR比U251MG有更强的替莫唑胺耐药
性,且对替莫唑胺的IC50是U251MG的11.14倍[8]。

见图1、2。

3 讨 论
胶质瘤的治疗是神经科学界的难题之一,目前
国际上公认的胶质瘤化疗首选药物是替莫唑胺,
但研究显示替莫唑胺也仅能小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因胶质瘤耐药而不能改善其预后[
9]。

胶质瘤化疗耐药,是胶质瘤化疗失败和胶质瘤复发的原因[
10
]。

TMZ本身没有直接的抗肿瘤活性,
其抗肿瘤的原理主要是通过H-依赖的降解形式转化为具有活性
的代谢产物MTIC[3-甲基-(
三嗪-1-)咪唑-4-甲酰胺],而MTIC可以进一步降解为5-氨基-
咪唑-4-酰胺(AIC)与重氮甲烷,最终活性烷基化物质重氮甲烷可以在N3、N7、O6位鸟嘌呤和O3位的腺嘌呤处造成DNA烷基化损伤,进而形成DNA交联,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临床研究表明,TMZ在人恶性脑胶质瘤中的有效率在45%左右;
放疗联合TMZ比单纯放疗治疗后胶质瘤患者的2年生存率可从10.4%提高到26.5%,中位生存期从12.1个月提高到了14.6个月。

此外由于TMZ有着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且毒性反应相对较低,TMZ在间变
性少枝胶质瘤、
颅内脑转移瘤、黑色素瘤以及胰腺肿瘤中同样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随着长期的的临床研究,人们发现TMZ仅能小幅度的延长生存时间,仍有相当部分的胶质瘤对TMZ治疗不敏感或逐渐出现继发性耐药。

目前,TMZ耐药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胶质瘤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TMZ的耐药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向肿瘤组织中的渗透介导的耐药,
GBM干细胞和复杂血管系统介导的耐药,
肿瘤细胞引起内质网凋亡途径介导的耐药,肿瘤细胞发生自噬介导的耐药,以及DNA修复途径介导的耐药。

值得注意的是DNA修复途径介导的耐药是TMZ耐药的核心机制,其中DNA修复蛋白O6-烷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alkylg
uanine-DNA-methy
transferase,MGMT)被认为是肿瘤细胞对TMZ耐药的分子基础,而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DNA单链及双链断裂修复等同样在TMZ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耐药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以直接的反映出耐药的一些机制,我们从此入手,寄希望本研究观察耐替莫唑胺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的耐药机制建立基础,为临床替莫唑胺药物治疗抵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郭珊珊,
阎昭.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4,(6):561-565.[2] Ohg
aki H.Genetic pathways to glioblastom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Cancer Research,2004,64(19):6 892-6 899.[3] Fukai JF,Koizumi,N Nakao.Enhanced anti-tumor effect 
ofzoledronic acid combined with temozolomide ag
ainst humanmalignant glioma cell expressing O6-methylguanine DNAmethy
ltransferase[J].PLo S One,2014,9(8):104 538.[4] Kang 
HC.Identification of genes with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acquired drug-resistant gastric cancer cells using 
high-densi-ty olig
onucleotide microarrays[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4,10(1):272-284.
[5] 张伟,
江涛,李桂林,等.脑胶质瘤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1):33-36.
[6] Castro GN,Cayado-GuiierrezN,Zopp
ino FC,et,al.Effects oftemozolomide(TMZ)on the expression and intera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s(HSPs)and DNA repair p
roteins in human ma-lignant glioma cells[J].Cell Stress Chaperones,2015,20(2):253-265.
[7] 孙萍,周丽莉,张瑞丽,等.脑胶质瘤组织XIAP、Caveolin-1蛋
白表达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6):812-814.
[8] Smalley S,Chalmers AJ,Morley SJ.mTOR inhibition and lev-els of the DA repair protein MGMT in T98G g
lioblastoma cells[J].Mol Cancer,2014,13(4):144-154.[9] 严峻,
卢桂花,阮玉山,等.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复发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422(6):483-488.
[10]谭超,邹黎黎.小凹蛋白-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31(3):635-638.
[收稿日期]2019-0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