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良恶性病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肝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
肝良性实质性肿瘤或瘤样病变,最常见的是肝海绵状血管瘤, 此外有肝细胞腺瘤、胆管囊腺瘤、脂肪瘤、错构瘤、纤维瘤、 肝结核、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钙化灶,局限性脂肪堆积等。
3 肝血管瘤
① 肝实质内增强或减弱网状回 声团块 ② 边界清楚 ③ 血流信号稀疏
肝 血 管 瘤
肝血管瘤:肝内高 回声团块,边界清
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原因: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有毒物质(包括医源性等) 代谢性疾病 肥胖症 营养性疾病:包括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皮质醇类增多
其他原因:
高脂血症、空回肠旁路术、溃疡性结肠炎、Reye氏综合 征等
超声分型及表现:
一、均匀性脂肪肝(略)
二、非均匀性脂肪肝: I 型:局限浸润型 II型:多灶浸润型 III型:叶段浸润型 IV型:弥漫浸润型,残存小片(相对)正常 区
超声诊断结论:1、肝脏弥漫分布的点状及片状偏强回声区, 考虑非均匀性脂肪肝脂肪侵润可能性大 2、胆囊壁多发息肉样病变
超声备注: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病理结果: (低回声区)少许退变肝组织,细 胞浊肿伴局部胆色素积聚,取材未见癌 (高回声区),肝组织浊肿及脂肪变性, 局部见小胆管。
4.脂肪肝 肝脏略增大,
节段性肝脂肪浸润/变性和局灶性肝 残留征 /无脂肪变性引起肝回声不均匀
脂肪肝伴肝尾状叶局灶性肝残留征,酷似低回声团块
肝血吸虫病 1、少见 2、病理:成虫--虫卵----入肝---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血吸虫性肝硬化
3、“地图样变” 4、脾肿大
瘀血肝 1、心血管病史---右心衰 2、肝肿大 3、三支肝静脉扩张,一般>1.0cm。 4、下腔静脉增粗 5、肝回声均匀
布加氏综合征
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入口处狭窄、梗阻 肝静脉红蓝双色血流
肝静脉回流受阻
肝静脉狭窄处花色血流 完全闭塞无血流
肝淤血、肿大,脾大、腹水
基本病理形态为小叶间静脉扩张,肝窦充血、出 血。血流不断从肝静脉和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肝 静脉血不能回流入右心房,引起门脉压力不断升 高。肝静脉回流受阻情况下,血浆流入肝淋巴间 隙,导致超负荷的肝淋巴液通过肝纤维束漏出进 入腹腔,成为顽固性的难以消退的腹水。
超声诊断结论= 1、肝右后叶实性占位性病变,符合HCC 2、肝硬化
诊断医师= 于晓玲 *****诊断报告信息****** 测值= 超声诊断描述= 超声造影检查: 肝右叶肿块于动脉期明显增 强,可见一滋养动脉由肿块左前方入瘤,门脉期 呈等回声,延迟中期后回声逐渐缓慢降低,范围 约6.8x7.8cm。 超声诊断结论= 超声造影所见:肝右叶双期富血供肿块符合HCC 造影表现
2.门脉性肝硬变 肝脏失去正常形态,体积缩小、变薄,肝左右叶比例 失常。 肝表面高低不平,呈锯齿状。 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光点密集分布不均。 门静脉主干增宽,而肝内门静脉变细而扭曲, 脾脏增大、增厚, 脐静脉的重新开放,自门静脉左支囊部通向腹壁。 肝硬变失代偿期可显示腹水。
2
3
肝 硬 化
所指为肝内多发低回声结节,呈“牛眼征”
淋巴瘤:肝内多发低回声团块
B细胞淋巴瘤:肝内多发低回声团块
何杰金氏病第四期:多发肿大淋巴结和肝内多个低回声病灶
(一)肝脏弥漫性病变
肝炎(病毒性、药物性、中毒性)、 肝 硬变、 肝血吸虫病、 肝内脂肪浸润、 代谢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 症)及某些遗传病和血液病等。
肝脓肿
5.肝包虫囊肿 a、牧区生活史
b、肝肿大 C、单囊型,多囊型,母子型等

四)肝脏恶性实质性占位病变
肝脏恶性肿瘤中常见有: 原发性肝癌, 肝母细胞瘤, 肝肉瘤 继发性肝癌。
一、原发性肝癌
1、发病年龄:可在任何年龄 2、病史:肝炎、肝硬化史 3、临床表现:体积较小的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较大者会以肝区疼痛、上腹肿块等症状。 4、实验室检查:AFP增高,但仍约33%的小肝 癌AFP不高。
分型:国内外学者有多种分类,多达二十余种, 以下分型较常用: Ⅰ型,下腔静脉膜型(不全性、完全性膜性阻 塞); Ⅱ型,下腔静脉节段型(不全性、完全性节段性 阻塞); Ⅲ型,肝静脉型(膜性、节段性); Ⅳ型,混合型,即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型。
1 4
1.肝脏萎缩,肝表面不平整,肝实质回声弥漫增强、增粗、 分布不均匀 2.肝前腹水 3.胆囊壁水肿 增厚 4.增宽的门静脉
1
2
脾 肿 大
1.肝硬化患者,脾脏肿大,长径152mm 2.腹水
门静脉高压多普勒超声诊断
1、门静脉内径>13 mm 2、门—体静脉侧支循环形成 3、门静脉离肝血流 4、门静脉血流波动性频谱消失 5、门静脉血流量减少 6、脾肿大
肝血管瘤
患者:女 , 40岁 查体发现肝脏肿物一天
肝 囊 肿
① 肝实质内液性暗区 ② 圆形、边界清晰、壁薄 而光滑
肝囊肿 较小的囊肿---较大的囊肿---壁薄而光滑,呈圆形。囊内部呈无回声 合并感染的囊肿,B超显示囊内有微弱回声,有 时可见到细小的漂浮征,
多发性肝囊肿 先天性多囊肝常伴有多囊肾。
病理:高分化肝细胞肝癌
病理结果:肝炎后肝硬化伴部分肝细胞不 典型增生,局灶癌变(高化化肝细胞癌)
卫星结节 在大癌块的周围出现小的癌灶, 回声特征同小肝癌。
血管、胆管内癌拴 多见于门静脉属支内。出现血管内单个、多 个或絮状强回声结节或斑块状图像,也有充满门静脉主干及分支, 门静脉内径增宽,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显示血管内腔阻塞,血流 不畅、淤滞,或门静脉血逆流。
思考题
门脉海绵样变性பைடு நூலகம்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 有什么不同
患者刘某某,女,43岁,因当地医院为 “弥漫性肝内占位性病变”来301医院超 声复查。 患者辅助检查项目无特殊异常。 临床PE(-)。
超声诊断描述(诊断日期:2005-11-29 10:36:09) 肝脏形态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平滑,实质回声不均匀,见弥 漫分布的点状及片状偏强回声区,该区域内血管走行正常,门脉 及胆管不宽,肝内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 胆囊大小形态尚可,壁 不厚,欠光滑,其上见多发偏强回声结节,无声影,不随体位改 变而移动,最大者0.6cm。 胰腺,脾脏,双肾大小、形态、结构未 见异常。
1、弥漫型:弥漫性分布,门脉癌栓形成
2、块状型:5~10cm,常为巨块型
原发性肝癌
3、结节型:3~5cm
4、小癌型:<3cm
1 2
原 发 性 肝 癌
1.原发性肝癌病灶,边界清,内可见多个结节样病 灶,即“结中结”特征 2.肿块周边与正常肝脏组织之间有低回声晕
1
原 发 性 肝 癌
2
1.肝内见一巨块状实性占位,呈镶嵌征, 边界清 2.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内见血流丰富
门静脉癌栓形
4.继发性肝癌 肝内出现散在多个大小相近似的瘤结节,单发者少见。 病灶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包膜 完整,但不光整,内部回声为低回声或相对低回声, 中心区内强回声,其周围有一层暗圈包绕,宽度常大 于原发性肝癌超声图像中的“声晕”,典型者呈“靶 征”或“牛眼征
转 移 性 肝 癌
轮廓形态正常或略显肥厚, 肝内回声普遍增强呈一片云雾状改变,肝内回声的增 强,其深部则逐渐衰减,回声微弱而稀少.
脂 肪 肝 病理表现:各种原因使肝脏代谢功能发生障 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 肝细胞内存储,若其储存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 %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 时,称为脂肪肝。
1 2
肝 囊 肿
1.肝囊肿,囊腔内无回声区,囊壁光滑 2囊壁后方回声增强
--------cyst
肝囊肿
彩超
B超
多囊肝
5. 肝脓肿
炎性坏死期
① 肝实质内不均匀增强回声 ② 边界不清
液化期
① 肝实质内团块衍变成厚壁液性暗区 ② 暗区内少许亮点随体位旋动
1
肝 脓 肿
2
1.肝脓肿腔内为无回声,脓肿壁为高回声,厚薄不等,不光滑; 2.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患者:刘同竹,男,72岁
超声诊断描述=
肝脏形态失常左叶肿大、右叶缩小,表面不平呈锯齿样,实质回 声粗强、不均匀,呈结节样改变,肝右后叶见一不均质包块, 大小约5.9x5.9c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CDFI示内部及周边见较丰富的搏动性血流信号。肝内外胆管不 扩张,门静脉主干内径1.1cm,CDFI门静脉主干内血流通畅,血 流方向正常,为入肝血流,PW示其流速正常。 胆囊、胰腺、脾 脏未见明显异常。 腹腔内未见游离液体。 腹膜后大血管周围未 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