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周敦颐、程颐论颜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能获得这种真谛 ,自然心安 , 亦所谓 心安理得 , 这说明颜
子是 “ 理得而后心安”,心安自然不慕不求,心足安泰 颜
子能 “ 见其大而忘其小”, 明他能够处富贵贫贱 如一 , 表 保 持 “ 心泰”、 “ 无不足”的精神 境界 。然何为 “ 大” , 何为
“ 小”,如何 “ 见” ,如何 “ 忘”?周子未有具体阐释。至 程 颐所撰 颜子所好何 学论 》一文 ,方才对颜子之德行涵养
长 ,主 要研究 方 向为宋 明理 学。
则颜子所独好者 ,何 学也 ,学以至 圣人之道也 圣
人 可 学 而 至 与 ?日 : 然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天地储精 ,得五行之秀者为 人。 其本也真而静 ,其未发也五性具焉 ,日仁义礼智信 。觉者约 其情使合于 中,正其心 ,养其性 ,故 日 性其情 ’。”从人 性 的纯粹至善 、义理之性上 说,此为 “ 大” 。 “ 形既生矣, 外物触其形而于 中矣 , 中动而七情 出焉 , 其
后来 , 程顾受周 敦颐所启发并赋予颜子 所好 之学以新 的
涵义 。 ( 一直在思考颜子在 孔门有何特别之处 , 么是孔颜 什
之乐 ,孔颜之乐乐在何处?) 15 0 1年 , 正值程子年轻 “ 闲 游太学”时遇 上考 太学 , 时胡瑗执事于太学 , 其 所出题 目 为 颜子 所好 何学论 。 宋史 ・ 道学传 记载 :“ 程颐 ,字 正叔 。 十八 , 年 上书 阙下 , 欲天子黜世俗之论 , 以王道为心。 游太 学,见胡瑷 问诸 生以颜 子所好 何学。 ”程子答卷 一出 , 令 安定先 生叹为观止 , 遂与 以学 职; 颐一生奉安定先生为 程
学之道如何 ?日:天地 储精 ,得五行之 秀者为
人 。其本也真而静 ,其 未发 也五 性具焉,日仁 义礼
敦颐 以倡言探寻 “ 孔颜乐处”而闻名 , 二程亦追随周子 “ 孔 颜乐处”所乐何事 ; 周敦颐教授二程学 习 “ 孔颜之乐”最为 人所深究 ,因为 “ 孔颜之乐 ”是一种人 生境界 , 关乎人 生的 体验以及如何安身立命。 程氏遗 书 证实了这个 说法 , 程
颢 、程颐兄弟俩 曾说 : “ 昔受学于周茂叔 ,每令寻颜子 、仲 尼乐 处 ,所乐何事” , “ 自十五 六时受学于周 ”。可见 , 周子确 实传授 了他们 要体验 “ 孔颜之乐”, 使得二程 日后 以 如 何体 验 “ 孔颜之乐 ”为 职志 ,永记不忘。
关键词:周敦颐;程 颐;颜子
中图分类号:B 4 . 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 - 2 9 (0 1 54 2 - 2 6 3 2 1 2 1 )0 "0 9' ) 0

孔子夸赞颜子能为 自己所乐 , 甘于 贫贱 。 而 至宋代 , 周
子能见到 生命 的 “ ”,能做到 “ 大 见其大 ̄ , ,心泰则无 l J b泰 不足”。此 “ 大”极 可能 是指生命 的真正意义、人 生的价值 ,
孔子直截指点明 白儒学真义 、成德之教 的基本宗 旨。千
年之下 ,周 敦颐除 了教授二程寻 “ 孔颜之乐”以外 ,在其著
作( < 通书 中也有 一篇谈及颜子 的文章 , 文字 可知晓周子 从 对颜子 的性格和人生态度 十分 赞赏 。 通书 ・ 颜子第二十三 有下列文字 :
颜子 “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 不堪其忧, 。 人

脉 相 承 :周 敦 颐 、程 颐论 颜 子
朱雪芳
( 南科技 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 5 0 ) 湖 2 10

要 :文章依据程颐所撰 ( 《 颜子所好何 学论》,探 析程子对周子倡言 “ 孔颜 乐处”理论 的继 承与发展 。 “ 孔颜之 乐
是一种人生境界,关乎人生体验及如何安身立命 , 故周 敦颐教授二程 学习 “ 孔颜之 乐”最为人所深究; “ 孔颜之 乐”亦是儒 学成德之教的一种验证,周子在 ( 书》中有一篇短 文谈 及颜子 ,尽管 未作疏理分析 。 《 通
能 化 而 齐 。 故颜 子 亚 圣 。
可见 ,周敦颐认为颜 子性格纯厚 ,安贫乐道 ,不受物质

展开 述 析 : 《 颜子 所好 何学论 》
生活之影响 ,自得其乐。 颜子之所以有这种情操 , 是因为颜
论颜 子 “ 以至 圣人之 道 ” 学
颜 子所好何学论》是程颐考场上所作 ,兹摘 自 宋元 学案》卷十六 伊川学案》 ,全文如下: .
师。
而不改其乐。” 夫富贵, 人所爱也。 颜子不爱不求,
而乐乎 贫者 ,独何 心哉 ?设 问以发其端。 ( ( ( 周敦 颐集》有此 句。 ) 天地 间有 至贵 至爱可求 ,而异乎
彼者,见英 大而忘其 小焉尔。见其 大则心泰 ,心泰
则无不足,无 不足则富贵贫贼处之一也 ,处之 一则
第3 2卷 第 5 期 2 1 年5月 01
湖 南科技学院学报
J u n l f n n Un v ri f ce c n n i e r g o r a o Hu a i e st o in ea d E g n e n y S i
、 l 2 No5 ,- . 03 M a .0 y2 1 1
收稿 日期 :2 1 一o 一O 00 9 1

作者简介 :朱雪 芳 ( 9 3 ,女 ,香港 人 ,中 国哲 1 6 一)
圣人之 门,其 徒三 千,独称颜子 为好 学。 夫 诗》 、 ( ( 、六 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 ,然 书
学 博士 ,湖 南科技 学院 中文 系 副教 授 ,濂溪 研究 所 副所
展开论述 ( 当然后来朱 熹 通 书 注释也对全文作注疏 , 认 为颜子是 “ 私欲既去 , 天理流行”至 “ 大而化之”, 所以称 颜子为 “ 亚圣 ”), 对周子未言之处予以解答 ,以致形成宋 明理学关于从 “ 孔颜之乐” 心性之学六百余年间的发展 走 到
向。

点到 为止 : 《 书 ・ 子篇 》论 “ 子亚 圣 ” 通 颜 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