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一上期语文导学案适用班级:高一年级主备人:刘双林审核人:金锋云
《我与地坛》导学案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截瘫后那些复杂的感受尤其是伟大的母爱,了解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3.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案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北京人。
1958年在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
1974年到北京北新桥地区街道工厂工作。
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养病。
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自1985年以来,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期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在创作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史铁生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时曾被这样评价: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
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剥蚀
..()(2)坍圮
..()(3)亘.古不变()(4)一溜.阴凉()(5)撅.一树枝()(6)捋.着触须()(7)瓢.虫()(8)蝉蜕.()(9)窸.窸窣.窣()(10)熨.帖()
二、课堂学习案
(一)整体把握
1.课文的标题是“我与地坛”,课文除了写自己、地坛之外,还写了什么?
明确:母亲
2.文章很长,但通过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文章讲了两部分的内容,是哪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三者之间的关系: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
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进入地坛的?(3、5)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3),“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5)。
——颓废、迷惘
2.作者反复地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3、4)
表现:①“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
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废了双腿。
”
③“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
⑤十五年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里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用:为下文作者在地坛的思考和感悟作铺垫。
状态。
(地坛是“我”的“难友”,接纳了“我”这个残废的人,它好像能够感受到“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
“我”对地坛也产生同病相怜似的心灵共鸣,“我”与地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第二处通过描写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的生长,体现出萧条、荒凉中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在作家心头涌动。
第三处用六个“譬如”描写各种景象,处处时时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正是这种难以言说包蕴着的永恒与瞬间、古老和信心、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的震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家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家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
4.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哪个问题是核心问题?
明确:(1)关于死的事。
结论: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出生)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我为什么要出生。
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3)怎样活。
第三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的母亲。
三、课堂练习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荒芜.(wú)剥蚀.(shí)炫.耀(xuán)失魂落魄.(pò)
B.坎坷.(kē)落寞.(mò)蝉蜕.(tuì)亘.古不变(gèn)
C.坍圮.(pǐ)灼.烈(zhuó)熨.帖(yùn)步履.茫然(lǚ)
D.倔.强(jué)恪.守(kè)告诫.(jiè)肆意雕琢.(zhuó)
1.D(A炫耀xuàn;B坎坷kě;C熨帖y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褪色步履肄意玉砌雕阑 B.祭坛恍惚告诫窸窸窣窣C.弥漫余遐纷纭专心至志 D.坎坷教悔隽永清纯灼烈2.B(A雕阑—雕栏肄意—肆意;C余遐—余暇专心至志—专心致志;D教悔—教诲)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
....的路途正越来越多,也越红。
C.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全神贯注
....地想关于死的事。
D.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
....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C(改为“专心致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四百多年里,它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②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③只是到了这时候,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切。
A.侵蚀乞求嘈杂 B.剥蚀乞求嘈杂
C.侵蚀祈求纷纭 D.剥蚀祈求纷纭
4.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为了充分体现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关爱,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近日,中央文明办将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帮扶。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等相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范围。
5.B(A“和平”之后少了“的前景”;C具有包含关心的词语并列不当造成不合逻辑;D“加强”与“门槛”搭配不当。
)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高矗云霄的博格达峰上,成年成月_______,_______,不管春夏秋冬,它从上到下总是一身洁白。
(2)山谷两旁,_______,_______,仰首只见一线弯曲的蓝天,偶尔有几只山鹰掠过。
①披着雪白的大氅,戴着雪白的头巾②戴着雪白的头巾,披着雪白的大氅
③峥嵘险峻峰峦陡立④峰峦陡立峥嵘险峻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A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一上期语文导学案适用班级:高一年级主备人:刘双林审核人:金锋云
《我与地坛》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嘱.咐()(2)猝.然()(3)祈.求()(4)恍惚
..()
(5)倔强
..()(6)隽.永()(7)恪.守()(8)车辙.()
二、课堂学习案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体味母亲的“苦”。
(1)双腿残废后,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2、3、8)
明确:①她知道我心里苦闷,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否则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②送我到地坛后,又担心我一个人在荒僻的园子里胡思乱想,想轻生,而她自己在家里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和祈求。
③当我久在园子里没有回来,母亲就来找我,经常是步履茫然又急迫。
④当我从园子里回来后,我经常是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想问又不敢问。
由此看出,母亲总是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这就是我给母亲出的一个难题。
而这之所以能成为母亲的难题,那是因为母亲对我的疼爱和理解。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3)
明确: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母亲”是指儿子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的母亲。
①儿子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双腿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②我双腿残废后,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让母亲总是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
③母亲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2.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3、8)
明确:①“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②“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
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
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
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
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
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4、5)
明确:“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怀念)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使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
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
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10)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
明确: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
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
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三、课堂练习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
“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本文同《我与地坛》一文一样都讴歌了母爱。
从所写事件及其内涵两角度说明本文抒写母爱的特点。
(1)从事件看,这是写;(2)从内涵看,这是写。
2.文中“母亲”一再劝“我”到北海看花,却不让“我”看到窗外的树叶飘落,为什么?
答:
3.最后一段写又一个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与“怀念”母亲有什么关系?
答: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所以“秋天的怀念”实际上就是怀念母亲。
B.“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与《我与地坛》中“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所反映出来的母亲的心情和意愿是一致的。
C.“我”望着北归的雁阵而突然砸碎玻璃,听着歌声而摔东西,这既表现了“我”的暴怒无常,也写出母亲对“我”的担忧。
D.本文与《我与地坛》都歌颂了母爱,但本文详述母亲的言行,而《我与地坛》则侧重写母亲给“我”生存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对一个残疾儿子的爱。
(2)一位热爱生活的母亲向一个对生活绝望的儿子播撒热爱生活的爱。
2.花是美好的象征,通过看花,让“我”感受生活的美好;落叶让人感到冷落萧条,更易加深“我”因残疾而引起的消沉情绪。
3.对母亲的最好悼念是实现其遗愿:一是推“我”去北海看菊花,二是让“我”与妹妹好好儿活。
母亲的遗愿已经实现。
4.C(“也写出母亲对‘我’的担忧”与原文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