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课标解读解析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2011版新课标解读
这种“小文人语篇”的“好作文”是模式化的表达, 缺少的是童心的融入,童言的情趣,并不值得提倡
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作文 妈妈回来了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了,去了好长时
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
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温暖,因为
妈妈回来了,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 会给我读书……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背诵优秀诗 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 文50篇(段) 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背诵优秀诗 文60篇(段)
5-6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理解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揣 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 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 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 少于300字。 梗概,简单描述内容印象最深的 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 场景……说出自己的感受。 集信息。
大力倡导课外阅读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 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 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 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 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
阅读材料。
举例:韩兴娥 常丽华
阅读的评价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
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
合。
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 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 同讨论。 1-2 年级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 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 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 闻和想法。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 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3 - 4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年级 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 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 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2011版)为小学和初中共用,其中初中语文部分有以下特点:一、明确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在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又多次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进一步强调传统语文的重要性新修订课标“基本理念"部分在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同时,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后面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再次强调语文课程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的精髓”.三、强调了语文教学中的多读多写在“前言”部分两次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后文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又多次进行了强调,并要求在“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要“提高阅读品位”。
四、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五、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新修订课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这对当前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
如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
新修订课标在教学“具体建议”中增加了“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如关于综合性学习。
2011英语新课标解读
2011英语新课标解读2011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旨在适应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以下是对2011英语新课标的解读:目标定位:新课标强调英语教育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将英语定位为工具性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够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并能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
其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文化意识则强调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也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过程。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角色: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学生发展: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实施:新课标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课时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活动设计等,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的发布,为中国的英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语文新课标解读感悟篇一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不难发现,新版的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与2011版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版的“课程标准”保留了原实验稿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义,同时增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描述,从而使语文的课程性质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阐明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与基本特点。
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
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读新课标的人文性语文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交流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
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
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解读新课标的综合性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解读新课标的实践性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2011版新课标解读(精简版)
2021/4/26
39
(一)课程标准
1.定义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 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21/4/26
40
2.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导广大教 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 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 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021/4/26
10
2.教育理念的变化
(1)“数学观”的变化
2001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 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 广泛应用的过程。
2011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 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 素养。
2001版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与态度
2021/4/26
32
3、课标的四大内容(p16)
2011版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2001版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2021/4/26
33
4、课标的五大理念(p2)
2021/4/26
8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三合一:将原来分散在三个学段的实施建
议整合成了一个实施建议 四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
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021/4/26
9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行为动词和相关的同义词的解释统一列入附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二、解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改动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三)关于写作教学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本次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漏
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武
它的最早形体为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戈”(武器),下面一个“止” (脚印,表示行动的意思)戈止会意,表示征发讨伐之意。从甲骨文,金 文,小篆,到楷体,字形有了极为特殊的变化, “戈”的首笔变成了“武” 的首笔,“戈”的一撇变成了“武”的第二笔。
《世界多美呀》教学片段二: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经你们一说,老师也明白了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这三个美丽 的词语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 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此时,小鸡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让同学拿出准备的“蛋壳”——纸做的头饰,让学生当小鸡,从洞眼看看 这个美丽的世界,说说看到了什么)(屏幕出示蓝天白云图) 生:看到了蓝天……看到了小河…… 师: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用纸挡住脸,透过较大的洞眼,眼睛转来转去,搜寻着) 生:看到了同学……看到了后面有老师听课…… 师:有什么感受? 生:很有趣……很好玩……
2、“多认少写”与“先认先写”
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 “800-1000”改为“800左右”。 第二学段,识字量由“2000个左右”改为“1600个左右”。累计 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二、课标解读(一)经历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揭示分数意义的本质在分数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各种直观因素,让学生借助充分的感性材料,发现和归结一类事物的一般和本质特征,从而辅助其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首先,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表示,去除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表示”;接着应用范围从一个图形拓展到把若干个物体看成的一个整体,去除整体的个数、部分的个数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最后,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通过整体(单位“1”)与部分(取得份数)不变,而等分的份数不同,分数大小相应在发生变化;或者通过整体不变,等分的份数以及取得份数不同,得到不同的分数等练习,以进一步揭示概括分数的意义。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2011)解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建议(2011年版)澄迈县长安中学黄泽利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几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客观看待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回顾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
最主要的变化表现为:“健康第一”、“健身育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几个核心观念得到了广泛共识,并深入人心。
核心观念指向了教育观、学生观与知识观,即教师用什么样的教育观从事教育活动,用什么样的学生观与知识观教育学生,这些核心观念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质量。
(二)涌现出大批优秀体育教师,积累了众多优秀成果观念决定行为。
十年来,一大批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反思的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地方课程研究与实践、学校课程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深入教学研究。
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直到学校层面围绕《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研究从未间断。
贯彻《课程标准》。
从表浅的认识到深入的理解,把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评价方法,全面落实到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过程全方位。
(三)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
新的学习方式得以采纳与运用。
积极主动的投入、有效的自主学习、适宜的合作、探究学习创建了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关于《课程标准版》十个核心词的解读
关于《课程标准(2011版)》十个核心词两点暗含着过程的意味。
一、对数感的认识什么是数感?11系。
将数感表述为感悟,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两重属性:既有“感”,如感知,又有“悟”,如悟性、领悟。
曹培英老师的解释更通俗易懂,他说就如同球员的球感,篮球运动员有篮球感,足球运动就是对数的理解和感也代表了这组物体的总数。
32,读作三分之二;读3.“估”出数感4.“算”出数感数感可以“算出来”、“估出来”,已被认识并实践了多年,5.“用”出数感。
11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因为我们看不到数1.2.3.1.(1)数字符号(2)运算符号(3)关系符号2.其次是让学生初步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操作——动作直观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动作直观主要有两类,即操作实验活动与画图。
3.想象形;二是直观西进行思考、想象。
一、1112用。
34.一11版课标是这样阐述概念的: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我们不妨把这这体现这可视为数据分析的“体验主要是指能够根3.近年来的若干教学误区(1).铺垫”:被遗弃的“精准性”教学技术。
(2)计算教学的与时俱进出现了部分异化4.合理选择算法正确计算本是“笔算”的内涵51知识基础。
2力。
3.循序渐进,45一、11版课标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1.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2.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核心词之八——模型思想一、《2011版课标》是这样阐述的:这说明发现和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第二学段: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更为一般的模式表达。
如用字母表示有关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及数量关系。
2.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一、《课标标准(一方面,(1)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2二、应用意识的培养1.首先教材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
解读新课标(2011年版 )
解读新课标(2011年版),聚焦“图形与几何”教学福州十中-----杨强一、从课程目标看几何教学㈠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㈡“双基”为什么要发展为“四基”㈢关于数学的“基本思想”㈣“基本思想”与几何教学㈤关于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㈥“基本活动经验”与几何教学㈦从“两能”到“四能”的意义㈧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二、从《课标2011年版》核心概念看几何教学㈠关于空间观念㈡关于几何直观㈢关于推理能力三、从课程内容的变化看几何教学㈠将具体内容进一步捋顺㈡为落实“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课标2011年版》新增内容㈢《课标2011年版》适度增加几何证明内容㈣《课标2011年版》减少了一些必要性不大或难以被学生理解的“图形与几何”内容四、案例分析与教学思考案例1:等腰三角形(1)设计与思考案例2:中考几何动态压轴题的解题分析解读新课标,聚焦几何教学一、从课程目标看几何教学㈠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新课标(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⒈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从目标的3个条目来看,目标1被简称为获得“四基”,目标2简称为提高“四能”,目标3则是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代表了设计者对于“通过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同时也明确了教师“为什么教”的教学目的。
目标含盖了1-9年级数学学习。
因此,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被看成新课标(2011版)关于课程目标的重大进展,甚至不少人将其视做这次课标修订的标志之一。
识字写字(新课标解读)
修改原因
1.增加“写字”意在全面要求。 2.从数量的减少来落实减负。 3.把“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调整到开头意在强调该目标,增加“努力”二字意在难度降低,符合这一学段的实际。4. 把“学习独立识字”调整到此项的开头,强调这是该学段的主要任务“学会用”和“能用”相比,难度降低了,更符合实际,增加了“检字法”表达更准确。
旧课程 标准
2011版 课程标准
新增“识字的评价”: 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修改原因
激发兴趣→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是落实识字教学的途径。
一、新旧课程标准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所在位置
第三部分:二、评价建议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写字
一、新旧课程标准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所在位置
第二部分:一、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
旧课程 标准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2011版 课程标准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增)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①形声字识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片断 师:读了、看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蚂蚁”两个字,只要在“马”和“义”旁都加上一个 “虫”字旁就成了“蚂蚁”。 生2:我发现:“蜻蜓”两个字,也只要在“青”和“廷”旁都加上一个 “虫”字旁,就成了“蜻蜓”。 生3:老师,我发现这些小动物的名称前都有“虫”字旁,而且右边 的字音和整个字音是一样的。 师:呀!你真了不起,你是个“伟大的发现家”。不错,这些字都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 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汉字里有很多字都是形声字。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八、内容标准的变化
调整的内容和要求: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 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 2x-x=3)”。 ❖降低要求: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 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珠海新世纪学校
四、设计思路的变化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 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 作更明确的阐释。
珠海新世纪学校
五、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珠海新世纪学校
六、核心概念的变化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 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 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 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七、目标的变化
活动经验: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 验,包括操作的经验,思考的经验,探究的经验, 复合的经验。
七、目标的变化
2 、“两能”变“四能” ❖“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
3、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学 段表述目标有所变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专家解读
例子:通过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 子俩的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故事,反思我们 的家庭亲子关系。
• 强调“运用”,正是现代认知理论的知识观:区别事实性知识与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智慧。相对于汉字、标点、课文内容、文法等 具体知识,学生写字、朗读、认知策略、迁移运用,是一种更高 级学习。
例子1:语文学习特点,不知道某种知识不等于不能运用,运用中往往隐 含着某些复杂知识。比如,低年级学生没有学习比拟修辞,照样可以说 出“老师像老虎一样凶”的句子。 例子2.语言中,有大量的默会知识,说不清道不明,需要在运用中深化。 比如古诗杨万里《舟过安仁》中“一叶渔船”,运用比理解更重要。 例子2:通过运用知识,可以丰富具体知识的内涵。比如《两只狮子》 文章中的“整天”,老师通过换词“清晨、上午、晌午、黄昏、夜色中” 朗诵,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赣 、峰;(都有一个共同的部首,从后至也。夆,相遮 要害。)
• 汉字的学习,要重视“音形义”一体化,以便学生更好 识记和书写。
例子:汉字起笔一点——广、高、京、文、字;,表示突出的部分;合笔一 点——氐(氏)、低、底(指根)、太(同“大”指事,强调:太湖、太 爷)、令(脚跟)
兜《卖火柴的小女孩》
庭是形声字,廷也是形声字。《说文解字》“撇、短横、竖、长横”部首 读“ting,善也”:挺、霆、艇、蜓、铤等。“壬”读“ren”:任、妊、荏、 饪、衽.
•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总目标) •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
书。(评价建议)
我的解读
• 现代语文能否培养出现代人格的人,我们曾经很不自信。曾 有过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的历史。鲁迅、梁启超等文化名人 甚至认为不应该读中国古代的书。在选白话文和古文的问题 上,也一直在争论。有人认为与口语化接近的白话文,不值 得用做选文来学习。应该说,新修订的课标在文化取向上比 较客观:选文增加古诗文,加大现代经典白话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重点展示2011 年版课标在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方面呈现出的变化,具体说明变化的原因,阐释变化背后的理念与思想。
以帮助教师了解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帮助教师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重点讲析的内容包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钻研文本。
(三)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四)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五)阅读教学评价要关注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六)诵读的评价,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学习要求】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首先要细致阅读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评价部分的相关表述,揣摩相关语句的含义,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
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第一,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并理解其对语文教学目标与方式的具体描述。
第二,理解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体会案例蕴含的教学理念。
第三,撰写学习心得,书面呈现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第四,结合学习内容重新设计自己的一节课,并阐明设计意图。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一、强调阅读教学是多重对话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
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解读的核心内容
关注十个核心概念(课程设计思路) 关注从“双基”到“四基”(总目标) 关注四个领域的知识结构(课程内容)
一.关注十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原课标: 数感 符号感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修改后: 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分得总数的(
看下面的教材:
说一说教材中哪里体现出了几何直 观的数学思想?
分数乘分数的
意义与计算方法
1、借助现实情境引入
2、借助数量关系列式 3、借助直观图形计算
4、借助亲历体验归纳
第一种方法不
是总能施行,就要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 义,把除法转化为 乘法进行计算。
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解读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
1978 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首次提出数学 思想。
徐利治:国内研究数学方法论的奠基人
不懂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教师不是一个
称职的教师。 徐利治
1988 年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首次提出数学 思想方法。
1996年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全 面正式提出数学思想方法。
7+8= 15 8+7= 15 19+5= 24 5+19= 24 21+36= 57 36+21= 57
5+7=7+5
12+39=39+12
213+478=478+213
1.2+2.3=2.3+1.2
1 + 3 = 3 + 1 5 5 5 5
举例子的方法: 1.正例、反例 2.有规律
3.全面
7 12
【案例2】“分数的意义”(五下)
1 我吃了一个月饼的 4 。
懒羊羊
我吃了一盒月饼的
1 。 4
喜羊羊
谁吃的多一些?
我要剪一根绳子的
2 。 5
懒羊羊
2 我要剪一根 5 分米长的绳子。
喜羊羊
把12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 1 总数的( ),每人分得( 4 )个。 3
把(
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 ),每人分得( )个。
模型思想
转化(化归)的思想
【案例1】《口算乘法》
四年级:口算乘法 执教:五华区红云小学 孙冰 难点:运用类比推理进行知识的迁移,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什么是类比推理?
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 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 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教师在问题情境中,建立了16×3=?的数学模型 1.自己独立尝试解决 2.汇报分享 生1:拆数的方法 生2:笔算 3.出示:160×3= 问: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拆数 生2:迁移 生3:竖式 师:刚才有同学借助16×3的知识来进行迁移,把新知 识转化成了原来学过的知识,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常会用 到这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为“转化”。下面请同学们借 助转化,挑战完成下面的题 1600×3 420×4 16×30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 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 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
的过程中。
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
抽象思想 基 本 推理思想 思 想
符号化思想 分类思想 集合 思想 对应思想 有限与无限 思想 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公理化思想 归纳思想 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化归思想 变换思想 数形结合思 想 代换思想 逐步逼近思想 简化思想 量化思想 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 优化思想 随机思想 统计思想
核心概念解读(一)
模型思想
核心概念解读(二)
空间观念
核心概念解读(三)
几何直观
核心概念(三)——几何直观
《标准(2011年版)》指出:“几何直观是指利 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 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 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够吃的月份:
专家观点:先记一记,再慢慢理解
学“1”的时候,说说“1个圆有1个圆心”; 学“2”的时候,说说“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 学“3”的时候,说说“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 学“4”的时候,说说“正方形有4条边、4个顶点”; 学“5”的时候,可以画个五角星; …… 学“90”的时候,说说正方形的角是90度。 可否?
数形结合思想
【案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上)
10 1月 2月 3月 4月
20
30
数形结合思想
华罗庚谈“数形结合” 5月 数与形, 6月 本是相倚依, 7月 8月 焉能分作两边飞。 9月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10月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 11月 12月 切莫忘, 不够吃的月份: 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想一想、填一填。
(1)96+35=35+( )
(2)204+57=(
)+204
)
(3)4527+1685=1685+( (4)72○12= 12 ○ 72 (5)( ) +( ) =(
)+(
)
用举例子的方法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两个数相减,交换位置,差不变。( )
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案例式解读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惠萍
2015年2月
学习目标: 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习新课标在课程 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两个方面的变化及要求。
2.通过案例的学习,能举出在自己的教学中渗 透新课标理念的例子,加深自己对课标理念的 理解。
热身活动:请用不同的方言念出下列两个书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数与代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二.图形与几何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使学生养成画图习惯,鼓励用图形表达问题,让 “用图思考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画 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上带来的便利。
案例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 2
1 4 1 8 1 16
1 16
1 3
+
1 4
+
+
4 12
+
3 12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思想和方 法呢?
下面我就我自己执教的一节课和 老师们交流一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云南省昆明市教科院
李惠萍
1.理论学习
推理思想“归纳型思想——归纳法”
而关于运算定律的学习,使用到的是 数学归纳法的思想 由归纳所得出的结论都只是一个猜 想,数学归纳法事实上是一种证明 的方法。
)
3.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
哥德巴赫 猜想
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质数之和?
这个猜想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证 明却十分困难,曾经有人说,他的困 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 题相比。两百多年来,尽管许许多多 的数学家为解决这个猜想付出了无数 的努力,但到现在为止它仍然是一个 既没有得到正面证明也没有被推翻的 命题。数学家们试验了从1000,到3 亿3千万的所有数,都肯定了哥德巴 赫猜想是正确的。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过程应该是:
归纳
具体问题 具体素材
证明
猜想
结论
证明的方法: 举例子(不完全归纳法) 在实际从事证明前,我们应当 首先通过更多实例对相关的结论作 出初步的检验,因为如果发现了反 例,原先的猜想都不再成立。
2.教材分析
发现规律 建立模型
举例验证 总结归纳 用符号表示 应用
3.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所体现的数学思 想方法写进去
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 “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 王冠上的明珠”,他等待着更 多的数学家去努力摘取。
(二)关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观念决定眼界 听过的忘记了 看过的想起了 做过的记住了
(1) 学会用举例子对猜想进行验证的数学 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思想。 (2)能在举例验证后,自己总结出加法交换 律。 (3)学生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4) 简单学会科学的探究思想和方法,对 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4.教学设计体和一定大 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 )
核心概念(三)——几何直观
对几何直观的认识
一是几何,在这里几何是指图形;二是直观,这 里的直观不仅仅是指直接看到的东西(直接看到 的是一个层次),更重要的是依托现在看到的东 西、以前看到的东西进行思考、想象。 综合起来几何直观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 的思考、想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 开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