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古代寓言两则》教案(精选6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篇1《古代寓言二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是怎样学习寓言的?(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道理)。

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解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今日,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学习《郑人买履》。

二、自读自悟,讨论读懂,读通每句话。

1、同学自读《郑人买履》,边读句子边看解释,同桌合作,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讨论怎样读,才能读通顺,试着读一读。

2、全班沟通:句子怎么读,句子是什么意思;同学评议,老师点拨引导。

一句一句地研读,指导理解句子意思,读通顺,使同学领悟,只有理解了词句的意思,才能把语句读得正确、通顺。

重点检查难句。

三、讲寓言故事,理解寓义,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

1、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再小组讲,全班讲。

2、小组、班级争论: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知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

老师点拨: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信任实际的人,告知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意实际。

四、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1、练习熟读,分角色演读,体会寓言意境。

2、出示课后思索练习第2题中的五个句子,练习讲清句子的意思,留意比较熟悉“之”的不同意思。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初步把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能正确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

(5分钟)2.揭题: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刻舟求剑”。

二、用上节课的程序学习本则故事。

1.同学先读通课文。

2.依据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

3.夯实重点字词。

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寓言两则教案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为了更好地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我通过看图、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再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

从读中体会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简单批注的学习方法。

4、了解寓言,从寓言中体会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图猜。

(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三长两短、小题大做、一举两得、百发百中、揠苗助长。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有两万余条,常用的也有四五千条。

成语背后有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的出于名人说的话,还有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神话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揠苗助长》就是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揠”三框两笔。

听过这个故事吗?二、初读感知:1、认读生字生词:寓揠焦喘费截寓言揠苗巴望焦急喘气白费筋疲力尽一大截2、指导书写:费焦3、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掉字,不添字,注意标点停顿。

4、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三、再读感悟:1、展示读悟第一自然段:a、谁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把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大家?b、读的真好,为什么这么读?读出种田人的着急心情。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寓言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此外,在重点难点解析环节,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或许我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道理。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提升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情节: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掌握《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两个寓言故事的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事件发展及结局。
-体会寓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如《守株待兔》中侥幸心理的后果,以及《滥竽充数》中诚实、勤奋的重要性。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包含两个古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守株待兔》: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农夫偶然得到兔子后的心态变化,分析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滥竽充数》:引导学生理解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的故事情节,讨论滥竽充数的危害,从中领悟做事要踏实的道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五篇)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五篇)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寓言两则》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流程:一、读课文,找感觉。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你对哪一则寓言比较感兴趣,告诉大家。

指导念准两个成语:南辕北辙、滥竽充数。

2、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寓言。

如果你能读出与他不同的风格,请你展示自己的才能——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风格吗?二、品课文,悟道理。

1、两则故事很短小,但只要你爱思考,就能从中领悟出一些道理。

可以先与同学讨论,待会儿你们说,你们评,老师来做听众。

2、同学各抒已见,请支持他的意见。

同学举手。

同学们最赞同谁发言?3、那么,用“南辕北辙”和“滥竽充数”这两个词作为故事的题目,你觉得合适吗?(.课件演示两则成语的意思)这是老师从成语词语中查出的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跟同学们刚才说的一致吗?我的感觉是:同学们谈得比它生动、又丰富。

我们还是小学生,读了故事能领悟到学习中的道理;长大后走上社会,你再读这个小故事,会领悟到又一层道理。

只要我们静心读书,善于思考,我们会发现,文章也像一颗树,有无穷的生命力。

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一同成长,同学们信吗?三、评人物。

让我们试一试。

(.课件演示:《寓言二则》新读)这个“新”,就是让你换个角度,用新的眼光去看看这个小故事,也许就会发现,它还有新的含义。

1、同学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课件演示:如果你是个善良、聪明的少年,请再回头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吗?)想跟同学讨论吗?可以离开座位跟任何同学讨论。

2、组织交流。

同学发言,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举手表示。

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去楚国的人:A、说话幽默,性格乐观。

B、勇于探索,不怕冒险。

C、大智若愚,大胆创新。

南郭先生:A、信息灵通,随机应变。

B、知已知彼,勇于冒险。

3、引导修改原文。

照你的看法,这课文该怎么读?读后,有没有想把文中有些语句改一改?课件出示:①《南辕北辙》最后一个自然段。

改为:他的朋友呆呆地站在那儿想:这位老兄一向不傻呀!莫非……②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设计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寓言两则》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则古代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学生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提高对古代寓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古代寓言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学生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古代寓言简介: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其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作用。

2.2 寓言故事一:《狐狸和葡萄》:学生听、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讨论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3 寓言故事二:《乌鸦和狐狸》:学生听、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讨论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寓言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呈现故事:教师通过朗读或播放音频、视频等方式,呈现两则古代寓言故事。

3.3 理解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4 分析寓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5 应用拓展:教师提供相关的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思考等,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2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4.3 学生应用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古代寓言教材或相关故事集,提供故事的文本和插图。

5.2 多媒体资源:教师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故事。

《寓言两则》教案范文

《寓言两则》教案范文

《寓言两则》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学生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学生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梗概介绍《寓言两则》的两个故事:《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

解释每个故事的背景、情节和寓意。

2.2 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的寓意。

学生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引入《寓言两则》。

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引发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将寓言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四章:课堂巩固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2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故事中的场景。

学生通过模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寓言两则》的理解。

学生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进行分析和解决。

5.2 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作业的修正和提高。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寓言两则》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对寓言寓意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寓言道理的实践能力。

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寓言的特点,能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提升道德修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选取两则古代寓言故事,分别是《狐假虎威》和《守株待兔》。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3.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4 展示与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解读,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分析和讨论表现,给出建议和意见。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讨论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相关故事推荐推荐其他古代寓言故事,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

5.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表演或写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狐假虎威》和《守株待兔》的文本,可以是原著或改编版本。

6.2 参考资料收集关于古代寓言的相关资料,包括注解、解析和背景知识,以便学生查阅。

6.3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辅助教学工具,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狐假虎威7.1.1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狐假虎威》,理解故事基本情节。

7.1.2 解析寓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狐假虎威的寓意,讨论狐狸和老虎的象征意义。

7.1.3 讨论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道德含义。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则寓言的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从寓言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和所蕴含的道理。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揭示寓意的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2)帮助学生体会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如“掩耳盗铃”,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寓言的概念。

(2)提问学生是否听过寓言,让他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2、初读寓言(1)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则寓言,标注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学生再次朗读寓言,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精读寓言(1)引导学生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思考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所反映出的性格特点。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语气、语调、停顿等方面的技巧。

(2)学生模仿朗读,体会寓言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学习第二则寓言(1)按照初读、精读、朗读指导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则寓言。

(2)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点,如主题、情节、表现手法等。

6、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寓言中的人物和行为。

(2)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则简单的寓言,分享给大家。

7、课堂小结(1)回顾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强调学习寓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8、布置作业(1)让学生把两则寓言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探讨其中的道理。

(2)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理解寓言的内涵。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两则古代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

(2)学习并掌握寓言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两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代寓言故事,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两则古代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

(2)学习并掌握寓言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意义。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则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

(2)学生结合注释和词典,自主学习寓言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重点讲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5. 实践运用:(1)学生尝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行创作和实践。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两则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亡羊补牢》。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启示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4.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如寓言故事表演、寓言故事创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使学生认识到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4.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古代寓言两则》中的生字词、成语及寓言的寓意。
3.每位同学从《古代寓言两则》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挑选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深入研究它的来源,了解背后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共同丰富我们的成语知识库。"
4.家长参与:请同学们将所学寓言故事讲述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寓言故事中的道理,促进家庭亲子互动。
-开展寓言故事创编、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围绕寓言寓意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德育
-结合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6.课后拓展,巩固提高
“接下来,请大家完成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3篇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3篇

《古代寓言》教学设计《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理。

教学难点:能借注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寓言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给同学们讲讲吗?最好能说出语言给你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奇文共赏1、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利,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2、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时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3、听读:播放两则语言的录音朗读,要求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三、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1、小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

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体释疑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指导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

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准确的把握股市的内涵呢?(自选配音或作画的`方式)第二课时一、创新设计——提升理解。

续编故事: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再也不拔苗了。

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

这回,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合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这篇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

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样的事情。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

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

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

(板书)2、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的意思是失去。

“牢”畜的圈。

)3、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读音方面:“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4n”,不要读成“qu1n”。

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语文古代寓言两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则古代寓言的故事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两则古代寓言的背景和作者。

概括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2 课文分析:分析两则寓言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解读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两则古代寓言的故事内容和情节。

寓言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2 教学难点:解读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分析并解读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方法4.1 导入:引导学生对古代寓言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学习热情。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寓言故事。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3 分析与解读:学生分组讨论寓言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和解读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5.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问题回答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5.3 分析和解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评估学生对寓言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寓言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解读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6.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分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关于《寓言两则》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寓言两则》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寓言两则》的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分析并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寓言故事;(2)学会寓言故事中的表达技巧,并尝试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3)学会从寓言故事中吸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分析并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2)学会寓言故事中的表达技巧,并尝试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两则》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3)学生思考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寓言两则》,巩固生字词;2. 分析并总结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3. 尝试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寓意;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3.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寓言故事的魅力;5.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2.《滥竽充数》:讲述了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中充数,后来被揭穿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终究会被人识破的道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寓言故事,使学生感受寓言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掌握寓言故事的表现手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寓意等要素,了解寓言通过虚构的故事传达道理的特点。
举例:《滥竽充数》中,分析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中的情节设定,如何体现寓言的讽刺性。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复述故事、讨论寓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举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解释故事寓意,锻炼表达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虽然趣味性十足,但部分学生过于关注表演本身,而忽视了寓言的寓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引导,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深入体会寓言的道理。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对于寓言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理解不够深入。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寓意和寓言的表现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

小学古代寓言两则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古代寓言两则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古代寓言两则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则古代寓言故事。

(2)能够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3)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代寓言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则古代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则古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则古代寓言故事。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的主题。

(2)简介两则寓言故事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故事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寓意讲解:(1)教师讲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两则古代寓言故事。

2. 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写一篇心得体会。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寓言两则》 教案

《寓言两则》 教案

《寓言两则》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则寓言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培养学生通过寓言故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介绍寓言的概念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讲解《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

分析两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寓言故事和寓意。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提供《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的文本材料供学生阅读。

设计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通过讲解寓言的概念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分析:分析两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寓言进行思考。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步骤设计第一步:引入寓言的概念,讲解寓言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步:讲解《刻舟求剑》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第三步:讲解《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第四步:分析两则寓言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报告和思考题答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评估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

《古代寓言》教学方案《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共同学习了两文言文,初步感知了文言文特有的魅力,文言文以它特有的语言特点及其微言晓大意的风格统领中华文章几千年。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文章《古代寓言两则》。

二、学习文章。

1、配乐读文,感知意境。

现在老师和着这首古朴的`乐曲,朗诵这文章,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2、三步学习,了解大意。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随着学习向导,来理解文章。

(1)出示学习向导:自学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含义。

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小组间合作解决。

(2)学生根据自学向导的要求进行自学。

(3)全班交流质疑。

教师重点指导句子:“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1)自己练习。

(2)全班汇报。

(3)同学。

第2课时一、自读自悟,能通读懂每句话。

1、学习《郑人买履》。

2、自读课文,结合注视了解词句的含义。

3、全班交流文章的含义。

4、练习朗读,教师与学生进行评议。

二、讲故事,理解寓意,联系生活。

1、自己练习讲故事。

2、小组交流,进行推选,全班汇报,集体评议。

3、理解寓意:郑人买鞋可笑吗?为什么?你能悟出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吗?4、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三、熟读、背诵课文。

1、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含义。

2、完成书后练习题,领会“之”的不同含义。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2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点:教学目的的2、3、4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当指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步骤:1、由一个寓言故事导入:(1)学生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2)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4)我国古代的寓言2、简介韩非及《韩非子》(投影)3、学习《郑人买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1)小组成员互读;圈出文中不明白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字字音;小组成员互译。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个古代寓言故事。

学生能够解释并应用寓言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并比较不同寓言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提高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欺骗其他动物的故事,寓意着借助势力欺压他人的行为最终会失败。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了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从此放弃农活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着侥幸心理和等待机会而不是努力工作会导致失败。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个寓言故事。

难点:学生能够解释并应用寓言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现代的寓言故事或成语,引发学生对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

3.2 课堂讲解:教师分别讲解《狐假虎威》和《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寓意和道德教训。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并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两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四、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个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简短的解析或感想。

学生可以绘制一幅与寓言故事相关的插图,以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

通过作业和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2 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估自己在理解和应用寓言故事方面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两则寓言分别揭示了事物都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自以为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会失去到手的机会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学生:搜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板书课题。

②谈话导入。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你了解的寓言故事,最好能说出寓言给你
的启示。

(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顺势引入新课。

)
③其他导入形式。

或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如:(投影几幅有关寓言故事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形容画面内容。

(组织学生成语竞猜)这些成语有很多都是由寓言故事演变而来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代寓言。

或讲述现实社会中有关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小故事,与学生对话交流导入。

或检查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让学生交流介绍有关《古代寓言二则》的资料,直接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奇文共赏。

①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畅,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②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决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③听读:播放两则寓言的录音朗读,组织学生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这一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重点是让学生在读准字音,把握句读的基础上能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语句意思,对文意理解上出现的疑问可巧妙设悬,暂不作答,以激发学生兴趣。

(3)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①各协作小组结合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

②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白纸上。

③教师汇总各小组疑难问题,并投影共性问题,班级交流,集体释疑。

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文意对疏通理解方法作一些必要的指导。

(这里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师生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质疑解惑。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解疑释疑能力,应给予充分肯定;对涉及到的文言基本知识可加以适当补充,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
(4)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也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

那么,如何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更准确地把握故事内涵呢?(以下供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
①配音。

有声有色,耳目一新。

视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文中寓言故事的理解,仔细观看《揠苗助长》动画,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为故事同步配音。

a.请选择配音活动的同学,每4人组成临时小组。

b.各小组根据需要,分配角色。

c.播放《揠苗助长》动画,组织学生练习配音。

d.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②动笔作画。

文以画形象,画借文生辉。

图文并茂,感染力强。

请你为寓言《画蛇添足》配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画。

a.组织选择这类活动的学生发挥想象,认真创作。

b.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作品表现力度,以及是否有创意作点评。

c.教师投影名家典型作品,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欣赏、比较、点评。

(5)创新设计创设情境,提升对寓意的理解。

①表演采访(采访农夫本人:你为什么会拔苗?现在你后悔吗?)
②揭示寓意: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

(板书:规律)这位农夫错就错在他?(相机板书:违反)还错在他急于求成。

(板书:急于求成)
③继续采访:(采访农夫本人: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④续编故事:(出示)
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

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

这回,他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看谁的故事编得棒。

交流评价。

(6)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交流,并作适当点评。

(7)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两则寓言短小精悍、一针见血,隐含着广博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

同学们以惟妙惟肖的配音、动感十足的画面、相得益彰的诗文,进一步把睿智的思维演绎得多彩多姿。

让老师看到了一批正在成长中
的智者,那么,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所收获呢?请同学们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并将你的收获记录下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中。

2.积累内化。

(1)背诵两则寓言。

(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3.实践活动。

(1)搜集一则寓言故事,并练习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以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2)依据你搜集的寓言故事,创作一幅漫画,并在画中适当的位置配以精练的文字,以准备参加漫画作品展览会。

板书设计:
14 古代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画蛇添足
将苗拔高强求速成画完蛇能喝到酒不顾客观实际结果苗死反而弄糟又为蛇添足没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