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合集下载

韩愈简介资料大全

韩愈简介资料大全

韩愈简介资料大全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为大家分享韩愈简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诗人介绍】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其中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人物评价】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

),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

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

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韩愈的生平简介

韩愈的生平简介

困苦童年
● 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 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宰相元载 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郑氏(韩愈称 “六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六嫂避居宣州。他这一时期是在困苦与 颠沛中度过的。
晚年生活
● 长庆二年(822年)九月,韩愈转任吏部侍郎 ,翌年(823年)六月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神策军将士听说韩愈就任京兆尹后,都不敢犯法,私下里相互告诫道:“他连佛骨都敢烧,我们 怎么敢犯法。”
● 韩愈任职不久,便因不参谒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绅弹劾。韩愈不服,称此举经穆宗恩准。二人你 来我往,争辩不止。宰相李逢吉趁机奏称二人关系不合,朝廷便外放李绅为浙西观察使,改授韩 愈为兵部侍郎。不久后,穆宗得知个中事由,再授韩愈为吏部侍郎。
谏迎佛骨
●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 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 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 韩愈又说:“田弘正举魏博以归顺朝廷,他的子孙虽然还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归顺朝廷, 还未成人就被任命为节度使;刘悟、李祐当初跟随李师道、吴元济叛乱,后来投降朝廷,现在,都是节度使。 这些情况,你们都听说过吗!”众人回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军不安。”
● 韩愈说:“但是你们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残害他家,又是什么道理?”众人都称善。王庭凑恐怕将士军心 动摇,命令他们出去。然后,对韩愈说:“您这次来成德,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 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为什么你到现在仍包围深州,不放他出 城?”王庭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韩愈一起饮宴,正逢牛元翼逃溃围逃出,王庭凑也不追击。 [30-32]

韩愈的简介绍

韩愈的简介绍

韩愈的简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被誉为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被尊称为“韩文公”。

韩愈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邓县一个农家,幼年时就酷爱读书,十岁能作文,十三岁能借鉴古代经典文献,自创《胡笳十八拍》和乐府诗篇。

他的独立和自信,早在少年时期就已有所展现。

韩愈早年干过多职,先后做过义庄股肱、翰林学士、给事中等官职,但却因言官而反复发配,不久即被贬为家宅,不再接受政治任务,开始专心于文学和教育。

韩愈是一位最有名的文学家,其早年的形象以骨感和清瘦,冷峻刚毅为主,到了中年后,他的形象则是心态和气质的改变,变得高大粗壮、豪放、豁达。

他的作品中,多着眼于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方面。

有许多著名的论述,包括《原道》、《论此邦相变》、《论语别录》、《进学解》等。

而韩愈的文学成就,则主要表现在古文方面,其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情感和汉文化思想,有《师说》、《训俗》、《原道》、《石钟题铭》、《春日》结尾等。

韩愈早年的诗词,备受外界注目,体现出了他个人志向,对国家安危、社会不满等细致的思考。

他在散文风格方面的开端,使他成为了中国的著名散文家,但他的散文缺乏条理和纲领性的思想,因此他被认为是古文的改革者,但不是散文的创造者。

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主要是推崇“楚辞体”文学,反对唐代小品文的,力图恢复文学生机的新风格,为后代文学家开拓了道路。

韩愈提倡文学家要以高度的政治担当感,在文学方面拥有研究精神,以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文化继承,为中国文化开拓了新的境界。

同时,韩愈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在教育方面提倡“实”这个核心理念,强调实践的作用,并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他提倡对“人”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客观性和符合实际性。

他的教育思想方法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韩愈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都树立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

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

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及哲学家,他作为当时的文坛泰斗和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有着十足的气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

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的生平简介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生在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在朝中或者地方为官的。

所以韩愈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

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他为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韩愈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

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

当时也有人看出了韩愈的才干,董晋就是其中之一。

董晋举荐韩愈为宣武军的观察推官,韩愈在董晋帐下做了三年。

后董晋病逝,韩愈扶着他的灵柩离开宣武军。

没想到四天后军中就发生了变乱,韩愈因为提前离开躲过了一劫。

回到徐州的韩愈终于在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通过了考试,第二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又一年被提升为检查御史。

由于韩愈说话直接,话语直入事情的要害,道理深刻有力,所以时常受到那些小人甚至是皇上的不满,也由此韩愈数次被贬地方。

韩愈的著名诗

韩愈的著名诗

韩愈的著名诗
1、《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幽怀》唐·韩愈
幽怀不能写,行此春江浔。

适与佳节会,士女竞光阴。

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

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音。

岂无一尊酒,自酌还自吟。

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

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

4、《游太平公主山庄》唐·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5、《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山石》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韩愈是唐代后期到五代时期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评论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史论、经传注释等方面,以其强烈的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深受后人的推崇。

一、生平简介韩愈于768年出生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侯马镇舒庄。

他自幼聪颖好学,14岁时考中了进士。

其任官历经唐代后期、五代之乱,先后在当政宦官李辅国、天晏、卢杞、朱全忠的府宾花园中经历过官场的生活。

但是,他最多的时间是在离官居住和自由创作中。

他在818年主张废除藩镇割据的制度,以后因多次言论得罪权臣,被发配为黄州司马。

但后来朝廷很快就改判了他的罪。

晚年时,他一直居住在江陵,忙于著述和崇尚孔子的活动,于824年离世。

二、代表作品1. 《师说》这是韩愈最著名的散文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在文中,韩愈探讨了古代学者和教育者的责任和成就,强调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讴歌了杜少府辞官北归,返回故乡的志向和素质。

通过描写杜少府淡泊名利、爱国忧民的形象,韩愈强调了忠贞于道德和尊重人性的价值。

3. 《帝京篇十首》这是韩愈的一组长诗,大量描写了唐代都城长安的风景、市井生活、历史和文化。

文中展现了韩愈的思想、态度和审美观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

4. 《进学解》这是韩愈的一篇散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批评的代表作之一。

韩愈通过对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的批评和评价,强调了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并思考了历史研究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三、影响和地位韩愈是唐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古文运动,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对于继承和发展前人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作品以思想性和文化性为特点,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政治伦理的探讨、文艺风格的塑造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价值在于语言的凝练、思想的深邃和艺术性的独特性。

韩愈的简介资料

韩愈的简介资料

韩愈的简介资料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汉族,河南河陽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唐朝文坛上德宏才望之一,主张“唯识论”,被誉为唐代文坛上“奇才之冠”。

韩愈的家族世居河阳,在唐代是一个很显赫的家族,韩愈的父亲是在朝廷中做官的人。

当时的朝廷多是以貴族为主,人人都想向政治中心朝廷靠拢。

韩愈很有天赋,并较早就表现出他的才华,取得了状元的称号。

韩愈兴学爱才,骨肉亲族门人数十百人,振兴儒学,号称“盛唐第一贤”。

“藏之九章”,“齐民要术”,都是韩愈致力研究的书籍。

韩愈提倡儒家道德思想,他强调要遵循九德的准则,即“夙兴温凊,一日之始也;衣服敝故,上下庶几也;斗酒简能,省躁也;适志娱身,自适也;稍逊让色,有容也;非淑则灭,体用忠贞也;辟谗而明志,是以事上也;居廉而无射,事下也;恭己正南,以达于四方也。

”他认为这些德行的实践,可以使人们达到道德、容貌、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完美与协调。

韩愈对于政治理论也有着深入的思考,认为天下上应该有立圣之人,他们能够领导和帮助人民,保持一个稳定、经纬有序的政治局面,他有过“让政”、“靖难”等名言,要求君主制度遵循儒家思想需要具备“仁政”、“知能”、“慎行”等特点。

在文学方面,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力图还原唐朝文学的原始风貌。

他声称文学应该追求“新意与古式相会而不相悖,章法抑洁而不闲露,辞思冲虚而不温故”,并通过“复古理古,反古炼真”,来弘扬古代文化。

他的文学思想在当时非常先进,被誉为“韩愈开唐文矣”的后世又将其确立为“韩文正宗”。

总之,韩愈是唐代文坛上的巨匠、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华文化和唐朝文学的影响深远,被后世史学家、文学家多次予以高度评价和赞誉。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

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著名的文章。

一、生平经历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今属辽宁)。

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

但其“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

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

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

”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于官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于他后来的趋向有一定的影响。

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祭郑夫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

”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自存”。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

仆诚乐之,就求其术。

”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

这次考试,由陆贽主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

“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除韩愈外,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

韩愈此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

此后,韩愈便上书宰辅,以求闻达。

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

于是离开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

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

唐代韩愈的简介资料

唐代韩愈的简介资料

唐代韩愈的简介资料韩愈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称为“韩文之父”。

他的文学成就高度的推动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韩愈的简介资料。

一、生平韩愈生于唐朝贞观十四年(公元768年),卒于元和十五年(公元824年),享年57岁。

他出身于一个普通官员家庭,但他非常勤奋好学,曾经在绥德县书院中学习,后来被推荐给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担任了小官职。

在唐朝中后期,韩愈曾经担任过几个重要的职务,包括考试官员、监察官员和朝廷官员。

他的政治观点极具倾向性,主张轻视宗族门第,鼓吹功名不能代替思想和品德,反对贵族阶层的垄断,主张以文治代替武力。

这些思想观点在当时是比较大胆和激进的,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成就韩愈在唐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不可小觑。

他的文学创作既独具匠心又充满了批判精神,支付了大量的文艺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嵬》、《进学解》、《师说》、《原道》、《帝京篇序》、《北堂书钞》等作品。

《帝京篇序》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

这篇序文是为了引荐韩愈的学生崔涂到京城进修而写的。

篇中既有对古京的形容和描写,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和批评。

文中不仅用字巧妙,句子流畅,而且兼有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等诸多方面的表述,阐明了韩愈在文学创作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宏观视野和敏锐洞察力。

韩愈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家之一。

他体裁多样,写过诗歌、散文、辞赋、史论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散文尤其具有深深的影响力,为后世的散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句型和语言素材。

其著作《北堂书钞》以杂记、杂文的形式将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整理出来,包含了很多历史、哲学、文学、政治等知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特别宝贵的遗产。

三、思想观点韩愈的思想观点极富有独创性和深度,其主要思想包括:1、主张平权,反对官僚主义和凭门第地位晋升公职。

2、反对出身不良家庭的学者,主张“士无远则不芳”,认为对立落后的理性不是切实可行的。

韩愈生平介绍

韩愈生平介绍

韩愈生平介绍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之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是唐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文学和哲学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韩愈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生平介绍由于韩愈聪明好学,七岁便能言,十二岁就能成文,所以对于参加科考是有信心的。

公元789年开始的几年中,韩愈先后参加了四次了科举,却没有一次中第。

后来韩愈的嫂夫人去世,韩愈回到家乡守丧五个月。

虽然韩愈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失败结束,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韩愈的自信心。

公元796年,韩愈受到董晋的举荐,从而有机会在宣武军出任观察推官一职。

在这三年的任职期间,韩愈一边指导青年才俊的学习,一边极力推广自己对于散文改革上的看法和主张。

后来董晋去世,韩愈扶着其灵柩离境,就在韩愈走后的四天,军中发生了变乱,韩愈因此躲过了一劫。

公元801年,韩愈通过了考试,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又晋升为监察御史。

韩愈为人正直坦率,面对不平之事,他会毫无顾忌的直言说出事情的要害,加上他那铿锵有力的语言艺术,使得说理有深度,有力度,时常会让犯事之人心里不舒服。

关中地区大汉,官员却封锁消息,韩愈著文说理,被犯事人污蔑,后被流放。

韩愈最为著名的直谏就是谏迎佛骨了。

宪宗满怀欣喜迎接佛骨,却被韩愈劈头说道,供奉佛骨是荒唐事,是祸害。

这引得皇帝大为恼怒,韩愈因此被又一次被贬。

后韩愈逢天下大赦,才被调往中原地区。

后来韩愈还以一身凛然正气和忠义之胆,劝诫了镇州的叛乱。

公元824年,韩愈请病在家,年底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韩愈号什么一般在古时候的人,有些会在名字之外在取个“号”,或者叫“别号”。

古时人的“名”,是自出生后就取的用以区别他人的符号象征,而“字”则是他们用意表现自己德行或者是被寄寓希望的意图,不过在名和字之外还有一个别号,这在《周礼》中被解释为美称,也就是说那些德行声望在外的人,才会取个别号让他人称呼。

别号自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取了,比如老子的别号就叫广成子。

不过先秦之际,人们取号的行为并不多,见于史册的也就那几人(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未被记录)。

韩愈的简介和资料

韩愈的简介和资料

韩愈的简介和资料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韩江阳(今河南南阳)人。

祖籍当涂(今安徽)。

韩愈出身世家,少年时期即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在集体讨论时表现得非常出色,引人注目。

他在唐代文坛上名闻遐迩,被誉为“唐代第一才子”。

他的名篇《师说》、《进学解》、《让雄渠草》等被誉为古文最高成就。

韩愈的父亲是唐朝官员韩察,其祖父韩瑰也是一位文学家。

韩愈先生自小机智聪颖,擅长诗词、文章,这与其家庭的文化底蕴有关。

后来他考中进士,曾担任过三公子、秘书郎等官职,但一直以学术为重,发表了许多以文为载体的思考与个人见解。

韩愈对儒家思想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在思想理论上提出了多种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儒家学说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更是一种哲学思想。

他提出“格物致知”、“经世济民”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学术界,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是韩愈非常尊重的人物,他曾说过:“吾未堪与圣人比肩,而孔子之遗言,又岂可决已不能安之心哉?”他经常向孔子学习,自认不如,并且自认为没有资格享受孔子的智慧,因而带着谦虚的心态去接受历史上的巨人所传递的思想。

在文学方面,韩愈着重提倡“劝学”,即旨在劝诫更多的人去读书,真正地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这也是韩愈人生思想最大的代表之一。

他认为人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其个人的知识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这一点上,他也被称为“学者之师”。

韩愈的生平尽管历经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这些特质也成为了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他所留下的学术与思想,不仅奠定了唐代文坛的基础,更开拓了人们对于儒家学派的认识与理解,这一代表性学者的存在,不仅为后世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韩愈的简介资料及诗词

韩愈的简介资料及诗词

韩愈的简介资料及诗词韩愈,字退之,一生为文学界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是唐代文坛上名望极高的官员之一。

他所写的诗词,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韩愈的简介资料以及他的诗词作品。

一、韩愈的简介资料韩愈生于唐代中期,公元768年出生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是韩愈很聪明,很早就表现出了他超群的才华。

他年轻时曾在一所私塾里读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后来,他去了长安,参加了科举,考取了进士资格,在当时的官场上崭露头角。

韩愈的才华很快得到了赏识,他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

他曾经任过经学博士、翰林学士、吏部侍郎等官职。

除此之外,他还在政治、教育、文学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他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常常以直言质疑和严肃思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的一生为人知晓的事迹特别多,成就也十分卓著。

二、韩愈的诗词作品韩愈的诗词作品,是他文学创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写实而有情调。

他的诗歌涉及比较广泛的主题,有谴责时事,抒发感情,描绘山水的诗歌。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代表性作品。

1、《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之一。

这篇文章是韩愈为了反驳王安石而写的。

文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重视教育的人的不满和谴责。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很容易让人理解作者的观点。

2、《渔家傲》《渔家傲》是韩愈的一首抒情诗,主要描写的是渔民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内容非常自然,富有亲和力。

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达了对渔民这个群体的敬佩和尊重。

3、《竹枝词》《竹枝词》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歌之一。

这首词歌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段伤心的爱情故事。

作者运用了词歌独特的语言韵律和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4、《祭妹文》《祭妹文》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的是他妹妹的生平事迹。

古代诗人韩愈

古代诗人韩愈

古代诗人韩愈韩愈(768年—820xx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家,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诗人韩愈吗?关于古代诗人韩愈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人韩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诗人韩愈的人物简介韩愈(768年—820xx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贞元十九年(820xx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20xx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20xx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0xx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古代诗人韩愈的主要成就文学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时人有“韩文”之誉。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 生平简介

韩愈 生平简介

韩愈生平简介韩愈生平简介关于诗人韩愈的生平大家清楚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

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之父仲卿,为小官僚。

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

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

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

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这是韩愈从政开始。

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及作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韩愈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韩愈的个人简介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五十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五十七岁终。

政治上较有作为。

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字”来历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既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书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书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书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人推崇,尤其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韩愈的文学创作中,充满了深情、激昂、慷慨激昂、爱国等多种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一、韩愈的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出生于河南郡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家境不富,但韩愈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家风。

年轻时,韩愈曾在当地的梁山上修炼道法,并广泛涉猎儒、道、佛三教经典,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韩愈的学识渊博,卓有声望,被誉为唐代的第一文学家。

他曾担任过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右司郎中等官职,同时也是当时的名师,他的学生有孟郊、李慈铭等著名文学家。

韩愈对教育非常重视,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此外,他也大力倡导名节思想,主张“行己有耻,不行则耻”,这对于中国古代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韩愈的代表作1.《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是韩愈为纪念自己的师父卢橘所写的,内容讲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文章中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继承之前的学说思想,强调了师生之间的道义关系,这也为后来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2.《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教育名篇,是为了探讨初学者的学习方法而写的。

这篇文章从学习方法本身和文化学科的特点入手,提出了“行康之学,多闻多识,胜于寡闻少识和纯粹知识”的观点。

韩愈强调学习应该由浅入深,思考应该先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逐渐深入。

这也为后来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元狩宴诗》《元狩宴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卫国的大气魄、壮志豪情为主题,表现了韩愈的爱国情怀和抗击外敌的决心,被后人誉为“以一人之力守卫国门的壮举”。

这首诗描绘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地合一、皆为中华的情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爱国志士的豪迈和坚定。

韩愈最著名十首诗大全

韩愈最著名十首诗大全

韩愈最著名十首诗大全1、第一首:《春雪》春雪韩愈〔唐代〕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春雪》是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言新年伊始,芳华未现。

次句言二月已至,花儿仍未绽放,唯有初生的草芽悄然探出头来。

三、四句写飞雪迎春,装点春色。

此诗在寻常之景中发掘出新意,工巧奇绝,独具风采。

其以春寒飞雪的视角,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感受:万物皆有灵性,它们能将春寒料峭化为春意盎然,将冷漠情怀化为盎然生趣的乐观主义精神。

2、第二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赏析】这首诗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第一首。

此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京城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描画了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诗人以之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感受早春的到来。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抓住早春的特色,将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3、第三首:《晚春》晚春韩愈〔唐代〕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晚春》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暮春景物。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想要留住它,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呈现出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就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韩愈简介

韩愈简介

韩愈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北)人。

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出众,被尊为唐代文学的宗师之一。

韩愈在文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誉为“文人之林”的领袖。

他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等各种文体,主题涉及社会、政治、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多富有豪放、雄浑的气势,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其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

韩愈的诗文具有独特的思想性、感情性和艺术性,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除了文学才华,韩愈还以正直、刚直而闻名。

他在政治生涯中一直秉持正直的原则,坚持自己的信念,以诚实守信、公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尊重。

他曾历任宰相、御史中丞等重要职位,但在面临官场腐败和草菅人命的局面时,他选择了坚决反对,大胆揭发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正。

另外,韩愈还是教育思想家,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基础,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提倡以大道之行教化人,强调教育要贵精神、重思考、注重实践。

他的教育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韩愈在文学、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被尊为唐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文学的推动、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教育的思考,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他被后人称为“早唐三绝”之一,与柳宗元、刘禹锡并称为唐代三大文学家。

韩愈在824年去世,享年57岁。

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阅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生充满了信仰和追求,他的精神风范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

韩愈的简介和主要作品

韩愈的简介和主要作品

韩愈的简介和主要作品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 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诗人。

他是唐代文学“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以下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一、生平韩愈出生于唐代天宝元年,少年时期即表现出卓越的才华。

后来担任了多个官职,任中书舍人时,曾参与编定唐律。

他曾被贬黜至地位低微的岭南;但他受到了岭南文化的熏陶,开拓了他的文化眼界,并且在此期间创作出了许多崭新的作品。

9年后,他回到了中原,并担任了相州推官。

他曾与颜真卿一起撰写“白马篇”,为大唐年间新法的立法进行辩护。

韩愈因积劳成疾,在恢复期间创作了《昌黎先生集》等多部文集。

二、主要作品韩愈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诗歌、散文、赋、绝句、小品、题跋等应有尽有。

他主张大赋,是执行主体。

其中《进学解》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进学解》是一篇讲述科举制度的文章,其中提到“上得心,下觉文”,讲的是读书不仅要看表面,而应该从内心去理解。

这篇文章对后来的文坛影响非常大,直接促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

在散文方面,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在中国古代散文代表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清晰地阐述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观点,并强调教育师不仅要传播文化,还要在道德和信仰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还创作了《师说质疑》、《师说正说》等多篇文章来具体阐述他的观点。

三、韩愈的思想韩愈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德治天下”,主张“仁民爱物、尊师重教、崇孝尚礼”,主张教育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

韩愈的思想与自然法则相吻合,批评许多迷信和封建思想,呼吁人们要追求真理、清正廉洁。

他同时批评和赞扬了唐朝的政治体制,认为当时官僚制度虽然存在缺陷,但其方方面面的功用是不可替代的。

总之,韩愈的生平和作品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和思想积累提供了重要贡献。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至今尚未烟消云散。

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尤其是文学史中独领风骚。

韩愈的古今贤文

韩愈的古今贤文

韩愈的古今贤文1.《古今贤文·劝学篇》唐韩愈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2.《师说》唐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中文名:韩愈外文名:H an yu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出生日期:768逝世日期:824职业:诗人主要成就:提出复兴儒学,反对佛教和道教代表作品:韩昌黎集韩愈: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4岁以前。

3岁丧父。

受兄韩会抚育。

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

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

后迁居宣城。

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

先登进士第。

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

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

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

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

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

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

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

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

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

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

他一生排斥佛教。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

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

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

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评价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

),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编辑本段“字”来历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

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

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

”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

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

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恃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

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

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

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

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

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

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

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

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

”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

”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

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政治主张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涵。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

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

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韩愈在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

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

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

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

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

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指为死者歌功颂德,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

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

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

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

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

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

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

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

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

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