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案《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教材由“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两目组成,前一目强调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后一目强调良好的秩序需要规则,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本课旨在培养、增强学生的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到维护秩序,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懂得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三、教学设计策略

此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纳与整合,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具可操作性。本课教学采用思维引导方法,利用知识架构的方式服务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结,为学生铺设出思维路径;在路径延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自主探究、班级分享等方式交流思想,梳理思路,构建思维。同时,在激起思维火花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不同观点的交锋,这种矛盾冲突点的有效交流,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升华认识、提高能力,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遵守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基于他律的遵守和基于自律的遵守。学生主要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需要从他律向自律转变。本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高的品行。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活动:探究活动——我们来“找茬”

(一)教师活动

提问: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三)设计意图

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发现问题,为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作铺垫。

【设计说明】导入环节是一堂课和学生的第一次对话,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简单易懂又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能够有效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适应课堂节奏。同时,导入活动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体现导入环节“启下”的重要作用。

环节二:生活需要秩序

活动1:承上启下,引导学生通过“找茬”活动继续思考

(一)教师活动

提问:

1.“茬”背后的共同点是什么?

2.这类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

3.面对这样的现象,你的选择是什么?

(二)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三)设计意图

通过进一步分析图片蕴藏的内容,就行为选择的过程营造思想交锋的氛围,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提高学生思维辨析的能力。

活动2:桃桃的一天

(一)教师活动

提问:文章末尾用“平凡”和“美好”两个词概括了作者一天的感受,为什么会使用这两个词?

(二)学生活动

分析情境,思考作答

(三)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活动3:探究活动——数字密码

(一)教师活动

提问:请根据下面两组数字,猜测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了解数字背后的故事后,你有什么发现呢?

追加材料:中国的安全环境,外国人赞不绝口!

(二)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三)设计意图

通过解开数字密码,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并进一步认识到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内在联系。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作用旨在通过思维引导,提高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各步骤间环环相扣,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搭建思维路径,提高理性认识。同时,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情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讨论氛围,便于学生表达对于生活的感悟。通过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需要秩序的现实意义。

环节三:维护秩序靠规则

活动1:探究活动——群体的故事

(一)教师活动

提问: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写出你的“解决之道”。

(二)学生活动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

(三)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制定规则,可以保障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环境的有序性。

活动2:探究活动——续群体的故事……

(一)教师活动

提问: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社会规则能自动发生作用吗?

(二)学生活动

分析情境,思考作答

(三)设计意图

规则不会自动发生作用,要从主、客观角度共同调整。培养规则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信仰规则,要加强自律和他律,让规则深入我们的内心。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设计重在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情境中思考,在活动中交流,分析得出“维护秩序靠规则”这一主旨。同时,情境的创设借助了社会契约论等理论,从社会建立与进步的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生间观点的相互碰撞,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于规则的维护、执行与完善的积极作用。

环节四:社会秩序我维护

活动:对某些无序现象作出不同选择后导致的不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