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合集下载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年级专业:指导教师: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摘要本次设计是对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端面,孔,螺纹及槽加工。

由加工工艺原则可知,为了保证零件的精度,同时节约成本縮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那么一个良好的工艺安排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必不可少。

在工艺的安排下不紧考虑合理的加工要求,还要考虑操作者及加工机械的安全。

同时夹具的设计也要考虑拆卸的方便及安全。

设计一个良好的工艺工装安排路线必须对加工件的详细分析及周密考虑后才能得出。

所以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还要反复的调整。

来寻求一个最好的方案。

这样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及生产节拍。

关键词轴承座,加工工艺,专用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special fixture for machining the bearingseat and some work. The main processing surface of the bearing seatparts of the face, hole ,thread and arc processing. By the principleknown process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parts, at thesame time, save cost and shorten the processing cycle to improve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the design of a good process arrangementand special fixture is essential. In the process of arrangement is nottight reasonabl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but also consider theoperator and processing machinery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thefixture design also consider removing the convenience and safety.The design of a good tooling arrangement route must have to processa detailed analysis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can reach. So the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At the sametime, repeat adjustment. To seek a better solution. In order toguarante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production rhythm.Key words:shaft block,Process the craft,special fixtur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 I I 目录 . (1)1绪论 (1)2 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2.1零件的分析 (3)2.1.1零件的作用 (3)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2.2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2.3轴承座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4)2.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3.2粗基准的选择 (4)2.3.3精基准的选择 (5)2.4工艺路线的制定 (5)2.4.1 工艺方案一 (5)2.4.2 工艺方案二 (5)2.4.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6)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8)2.7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17)2.8本章小结 (19)3轴承座铣Ø80开口槽夹具设计 (20)3.1轴承座铣Ø80开口槽夹具设计 (20)3.2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20)3.3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19)3.4本体和定位销及定位档销的设计 (21)3.5夹具精度分析 (23)3.6本章小结 (24)........................................................................................................................................................ 结论 ..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1 绪论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在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使我对专业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打下基础。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本工序采用挡销和支承钉定位,工件始终靠近挡块的一面。但是,因此本道工序要求不高,故应当能满足定位要求。
6.5定向键和对刀装置
6.51定向键
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使用两个。其距离尽可能布置的远些。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T形槽的配合,使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于工作台的送进方向具有正确的位置。
图6-2装配图
欲知详细说明书、工序卡片及CAD图纸请联系QQ:2913275729加Q时请备注:毕业设计 。非诚勿扰!
N=Qm(1+a%)(1+b%)=4000X1X(1+3%)X(1+5%)=4326件/年
根据轴承盖的质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轴承盖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1选择毛坯
1.轴承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
1.1轴承盖的用途………………………………………………………………1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1
1.3审查轴承盖的工艺性………………………………………………………2
1.4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3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51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端面,再加工孔。
3.52热处理工序
铸造成型后,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可消除铸造后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12轴承端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12轴承端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一、确定毛坯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H 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3、绘制铸件零件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选择定位基准:1 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小头上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二)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0页表1.4-7、1.4-8、1.4-11,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工序01 粗铣Φ20、Φ50下端面,以T2为粗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2 粗铣Φ20上端面,以T1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3 粗铣Φ50上端面,以T4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4 钻、扩Φ20孔,以Φ32外圆和T2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5 粗镗Φ50孔,以D1为定位基准,采用T616卧式镗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6 铣斜肩,以D1和T2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7 精铣Φ20下端面,以T2为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8 精铣Φ20上端面,以T1为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9 粗铰、精铰Φ20孔,以T2和Φ32外圆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0 精铣Φ50端面,以D1为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1 半精镗Φ50孔,以D1做定位基准,采用T616卧式镗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2 钻、铰Φ8锥孔,以T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3 钻M6底孔,攻螺纹,以T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并采用专用夹具;工序14 铣断,以D1为基准,采用X60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5 去毛刺;工序16 终检。

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鸡西大学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M4螺纹专用夹具设计1.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1张(7)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等主要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滑动轴承由轴承座、轴瓦(轴套)和润滑装置组成,轴承座的作用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以直接做在机器箱壁或机体上。

2,零件的工艺分析2.1零件图:零件三维图如下图所示:图12.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调质HB230~250、锐边倒钝,未注倒角0.5×45°、表面做防锈处理(发蓝)。

2.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Ø22+0.018 0内孔1) 从零件图上可知主要的加工难点在与Ø34-0.007-0.025外圆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1.6um以及它们之间同轴度(Ø0.02)的要求。

2) 零件总长的要求保证尺寸18±0.05,同时两端面的粗糙度为Ra3.2um。

3) 大端外圆及1.5×Ø33为自由公差,除了保证尺寸在公差范围之内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即可。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轴承座是一种用于支撑轴承的零部件,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对于轴承座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和铣面夹具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工艺规划: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的流程和各个工序的顺序。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加工的稳定性、效率和质量控制等因素。

2.材料准备:根据轴承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切割、热处理等预处理工艺。

3.初加工:对轴承座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艺,以使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4.精加工:通过修整、调整等工艺对轴承座进行细致加工,以满足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5.检验:对加工后的轴承座进行检测,包括尺寸检测、表面平整度检测等,以确保轴承座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6.表面处理:对轴承座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电镀等,以提高轴承座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二、铣面夹具的设计铣面夹具是用于夹持轴承座进行铣面加工的工具,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见的夹具类型有机械夹具、液压夹具等。

2.夹具结构设计: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和形状。

夹具的结构应该简单、稳定,并能够夹持轴承座在铣削时保持稳定。

3.夹具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夹具,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以保证夹持轴承座时不变形或变形较小。

4.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确保轴承座在夹具中的位置准确、稳定,并能够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5.夹具与机床的配合设计:夹具要与机床的工作台、刀具等配合合理,确保夹具在铣削时能够正常工作。

6.安全性设计:在夹具的设计中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因夹具设计不当造成事故。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设计“CK6133车床"床头箱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中批量生产)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1 绪论 (3)1.1课题背景 (3)1.2夹具的发展史 (3)1.3小结 (3)2 CK6133床头箱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2.1零件的分析 (4)2.1。

1零件的作用 (4)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2确定生产类型 (5)2。

3确定毛坯 (5)2。

3。

1确定毛坯种类 (5)2.3。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2.3。

3绘制铸件零件图 (5)2。

4工艺规程设计 (5)2.4。

1选择定位基准 (5)2.4.2制定工艺路线 (6)2.4。

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9)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2。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2.5。

1工序1:粗精铣轴承座底面 (11)2.5.2工序2:粗精铣轴承座两端面 (13)2。

5.3工序3:铣座孔上顶面 (15)2.5。

4工序4:粗、半精、精(细)镗Φ110H6、Φ125H6轴承孔 (16)2.5。

5工序5:攻4xM8螺纹孔 (24)2.5。

6工序6:钻17Φ孔 (25)2。

5.7工序7:扩17Φ孔 (26)2。

5。

8工序8:铰17Φ孔 (27)2。

5.9工序9:锪32φ埋头孔 (28)2。

6本章小结 (29)3 专用夹具设计 (29)3.1镗孔夹具设计 (29)3.1。

1问题的提出 (29)3。

1。

2夹具的设计 (29)3。

2本章小结 (39)结论 (39)设计心得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1)装配图、零件图附后 (42)1绪论1。

1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与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

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与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

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与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覆盖主要的工艺设计细节。

以下是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
1、产品介绍
轴承套是由低碳钢或不锈钢制成的,用于安装轴承,进行精密加工,
其内壁有压力形成的油槽。

2、加工材料
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硬度符合要求。

3、加工设备
采用数控机床,可以完成加工精度高,表面处理精细。

4、加工工艺
(1)精加工阶段:
a.基准加工:拆下轴承套,放在机床上,将轴承套的外形加工,保证
外形精度。

b.对刀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对轴承套的孔加工,保证孔的精度。

c.抛光:使用砂纸抛光,使周围表面光洁无缺陷,达到表面处理要求。

(2)油孔加工:
a.拆下轴承套,放在油孔夹具上,定位准确。

b.进行铣削,完成油孔加工,保证油孔的精度。

c.抛光:使用砂纸抛光,使油孔表面光洁无缺陷,达到表面处理要求。

(3)清洗:
a.使用清洗液,将加工过的轴承套进行清洗,清除残留的油脂和污垢。

b.使用空气吹扫,将清洗出来的污垢和气体吹除。

1、工序卡片介绍。

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钻夹具设计

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钻夹具设计

题目: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钻夹具设计需要整套图纸加QQ1036950507(包括CAD图纸、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序卡、论文说明书等)可以定做各课题图纸论文包过摘要:对轴承端盖零件的分析、加工工艺设计以及夹具部分的设计。

首先是进行对轴承端盖零件的结构、作用以及工艺分析。

根据轴承端盖零件的结构以及形状特点进行制作加工工艺流程。

要设计的加工工艺规程满足轴承端盖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等。

要做到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案。

选择加工的定位基准。

制作出两条加工工艺规程路线进行对比,在其中选取一条合理可靠的加工工艺路线。

还要做到的是进行对轴承端盖零件的毛坯材料和制造形式的正确选择。

通过计算分析加工工序工步的切削用量以及其加工工时等等。

一个零件的加工,在满足了其加工要求下,还应提高零件加工效率。

所以零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本次的加工夹具是钻Φ30孔加工。

夹具的设计要考虑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制作夹具的成本,选择的方案要考虑把制作的成本降低。

而且制作夹具结构简单,易于进行对零件的加工操作方便。

关键词:轴承端盖、工艺、钻夹具A bs t ra c t:Analysis of bearing end cap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design. First of all,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rocess analysis of bearing end cover parts a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ring end cover part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The machining process to be designed meets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roughness of bearing end cap part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machining plan of each machined surface. Select the orientation datum for machining. Two processing procedures were compared and a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processing route was selected. What's more to do is to carry out the blank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form of the bearing end cover parts. Make the right choice.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tting parameters of the working step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and its working hours and so 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achining,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of a part should be improved. So the parts need to design a special fixture. This processing fixture is drilling Φ 30 hole machining. Many asp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fixture, including the cost of making fixture and the choice of scheme to reduce the cost of manufacture. And the manufacture fixture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carry on the processing operation to the part convenient.K e yw o rds:Bearing end cap, process, drilling fixture目录第一章序言 (5)1.1 机械加工工艺概述 (5)1.2 机床夹具的概述 (6)第二章轴承端盖加工工艺设计 (8)2.1 轴承端盖的结构分析 (8)2.2 轴承端盖的工艺分析 (8)2.3 轴承端盖的毛坯制造 (9)2.4 机械加工工艺概述 (9)2.5 基面的选择 (10)2.5.1 粗基准的选择 (10)2.5.2 精基准的选择 (11)2.6 轴承端盖工艺路线方案的制定 (12)2.6.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2.6.2 工序设计的原则 (12)2.6.3 确定轴承端盖加工工艺规程 (13)第三章钻Φ30孔的参数确定及计算 (17)3.1 选择加工设备及装备 (17)3.2 确定本次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17)第四章钻轴承端盖φ30mm孔夹具设计 (21)4.1 问题的提出 (21)4.2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22)4.3 定位误差的分析 (23)4.4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3)4.5 夹具体的设计 (25)4.6 夹具装配图的简要分析 (26)4.6.1夹具装配图的使用说明 (26)4.6.2夹具装配图的结构设计分析 (26)4.6.3夹具装配图 (27)结论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附录 (31)1. 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 (31)2. 加工工序卡一张 (31)3. CAD零件图 (31)4. CAD夹具装配图及非标零件图 (31)第一章序言在本次的设计中,主要是围绕着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z 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摘要这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轴承端盖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轴承端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零件之一。

轴承端盖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轴向固定轴承,第二是起密封保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灰尘、杂物等进入轴承。

轴承端盖设计的第一部分是加工工艺,工艺部分的难点就是确定了零件加工毛坯和加工余量以及怎样安排加工方法,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和计算。

最后拟定了比较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

第二部分是专用夹具设计,它的难点在于怎样去装夹、定位。

通过分析计算,最终设计一个专用夹具来保证孔的加工要求。

在整个毕业设计中,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匮乏,好多东西在学习感觉不到它的用途,真正做起毕业设计来才知道老师当初为什么那么详细的去讲。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感觉到自己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去学习。

并不是把毕业设计做完就完事了。

我应该还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

这样才会使我在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毕业设计;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毕业设计的任务概述 (2)2.1 简述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2)2.1.1 毕业设计的任务 (2)2.1.2 毕业设计的要求 (2)2.1.3毕业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2)2.2设计指导思想 (2)2.2.1毕业设计的目的 (2)2.2.2毕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第三章零件图形分析 (3)3.1 零件图形的分析 (3)3.2材料及热处理分析 (4)3.2.1零件材料的分析 (4)3.2.2热处理分析 (4)3.3 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 (4)3.3.1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4)3.4结构工艺分析 (5)3.4.1零件的结构分析 (5)3.4.2零件工艺性分析 (5)第四章毛坯设计 (6)4.1毛坯类型及制造的选择 (6)4.1.1毛坯余量的确定 (6)4.1.2主要毛坯尺寸 (6)第五章工艺路线设计 (7)5.1加工方案的选择 (7)5.1.1加工路线的比较分析 (7)5.1.2确定最优的加工方案 (8)第六章工序设计 (10)6.1 工序的安排 (10)6.1.1 基准的选择 (10)6.1.2 切削用量的选择 (11)6.1.3 时间定额的确定 (12)第七章机床设备及切削液的选择 (14)7.1 机床的选择 (14)7.2切削液的选择 (16)7.2.1切削液的作用 (16)7.2.2切削液的选用 (16)7.3刀具、量具的选择 (16)7.3.1刀具的选择 (16)7.3.2量具的选择 (17)第八章填写工艺文件 (18)第九章钻模夹具的设计 (23)9.1 钻床夹具设计的要点 (23)9.2 确定夹具的设计方案 (23)9.3零件的工艺分析 (24)9.4钻模夹具的分析 (24)9.4.1定位方案 (24)9.4.2夹紧方案 (24)9.4.3导向方案 (24)9.5 夹具体的设计及类型 (25)9.6夹具总图上的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26)9.6.1夹具总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和公差 (26)9.7 工件在夹具上加工的精度分析 (26)9.7.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26)9.7.2保证加工精度的条件 (27)9.8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和夹具零件图 (28)9.8.1夹具总装图的绘制次序 (28)9.8.2绘制夹具的零件图 (28)结束语 (29)参考文献 (30)附录 (31)第一章前言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机械工业的发展具的地位化,规模化,全球化和高技术化的特点。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面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便成为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不可能通过复制和模仿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样我们毕业设计就必须学以致用,争取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为思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很大和直接的影响。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科技兴国的战略,紧紧围绕机械工业振兴的目标,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基础结合,从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的需求出发,以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装备,基础件,基础机械和轿车为载体,以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以高技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工程化产业,产业为桥梁,以提高企业竞争为目的,全面提高全行业的科技水,推进机械工业的振兴。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第二章毕业设计的任务概述2.1 简述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2.1.1 毕业设计的任务毕业设计通常选择一般用途的零件为题目,设计的内容包括:零件图分析、铸造设计及锻件图、工艺路线设计与比较、工艺设备的选择、工序设计、工序加工程序编制、编写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答辩等。

2.1.2 毕业设计的要求在加工时,保证零件加工质量;适合一般现场条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性强;工艺合理,工艺资料齐全,说服力强。

2.1.3毕业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们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基本问题;回顾和加深理解以前所学的知识,优化我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运用现在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2.2设计指导思想2.2.1毕业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知识,训练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拟定后挡模锻设计与数控加工方案,合理选择加工机床,正确分析零件尺寸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选择材料,较全面地考虑加工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等,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通用零件、简单机械设计的设计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设计的能力。

3、进一步训练学生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图表、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2.2毕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我认为毕业设计的原则是从准备质料到说明书的结束,应在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下尽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遵从创新原则,保证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的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毕业设计应按其具体要求与生产实际的要求来完成。

第三章零件图形分析3.1 零件图形的分析(1)名称分析该零件的名称为端盖(2)材料分析该零件的材料为HT200(3)比例分析该零件的图形为1﹕1(4)外形分析该零件的外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5)结构分析该零件属于对称结构(6)总体尺寸分析该零件的总体尺寸完整(7)公差分析该零件的公差精度比较低,其余的为自由公差图样是否清晰、尺寸是否完整,图样是否是张完整的零件图还应具有以下容:①一组完整的图形必须是按照国家标准(GBT14689— 14691—93)和GB4457、4—1998)和(GB44584—1998) 中的主要内容。

②完整的尺寸,能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的尺寸。

按照国家标准(GB4458—1998)。

③必要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

填写完整的标题栏(零件的名称、零件的材料、比例、数量以及图样设计者签字等)该零件图均满足以上要求和严格执行国家(GB4457、4—1998)和(GB4458、4—1998)的标准正确、清晰、合理、完整表达出设计者的意图。

根据以上要求说明,该零件图样清晰、尺寸完整。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分析有零件图的表面粗糙度可知,最高的为φ34的内孔表面精度为其次φ32的台阶表面精度为φ18内孔表面精度为还有端盖的左端面的表面精度倒角面再次就是φ32的台阶面面的表面精度为其余的都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表面要求。

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分析0.033有尺寸精度要求外。

其余通过对零件图的尺寸分析,除了尺寸φ34+的尺寸都没有精度要求,如φ48mm,φ32mm、φ18mm、φ6mm、φ10mm、4×φ3mm、9mm、25mm、3mm、12mm都为自由公差。

该零件只有一个形位精度要求。

即端盖的左端面相对φ48mm的轴线垂直度为0.03零件的加工表面分析该零件的名称是个端盖。

需要加工的表面就是φ32mm、φ18mm、φ32mm的内孔表面,以及4×φ3mm、φ6mm、φ10mm的孔,端盖的左右端面。

其余的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可以获得。

3.2材料及热处理分析3.2.1零件材料的分析零件材料为HT200,由零件的结构分析可知,该零件的毛坯为铸造成型,而且零件为大批量生产。

HT200的“HT”表示灰口铸铁的牌号,HT200中的200表示灰口铸铁的最小抗拉强度为200Mpa。

灰口铸铁有下列优良性能:(1)铸造性能好灰铸铁熔点低、流动性好。

在结晶过程中析出体积较大的石墨,部分补偿了基体的收缩,所以收缩率较低。

(2)减振性好石墨割裂了基体,阻止了振动传播,并将振动能量变为热能而消失,其减振能力比钢高10倍左右。

(3)减摩性好石墨本身有润滑作用。

石墨从基体上剥落后所形成的孔隙有吸附和储存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减少磨损。

(4)切削加工性好片状石墨割裂了基体,使切屑易脆断,切石墨减摩性作用,减少了刀具的磨损。

(5)缺口敏感性低铸铁中石墨的存在就相当与许多微裂纹,致使外来缺口的作用相对减弱。

HT200的硬度为HBS148~236,而且耐磨性、强度、耐热、减振性能较好,需要人工时效,适用于承受较大的应力和耐磨,有一定的气密性的零件。

3.2.2热处理分析灰铸铁的热处理只能改变基体组织,不能改变石墨的形状、数量、大小和分布,因此对提高灰铸铁力学性能的作用不大,故灰铸铁的热处理主要来消除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稳定尺寸、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等。

由于该零件的毛坯是铸造成型,为了消除铸造的残余应力,该毛坯采用时效处理,有利于加工和保证质量。

3.3 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3.3.1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该零件的成品产量一年为1万件,属于大批量生产,要求生产该零件时,废品百分率小于2%备品百分率为5%。

由计算公式:N=Qn(1+α)(1+β)N—零件的年产量;Q—产品的年产量(该产品中Q=10000);n—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由于是端盖,n=1);α—备品的百分率;β—废品的百分率;N=10000(1+α)(1+βN=107103.4结构工艺分析3.4.1零件的结构分析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应遵循工艺为原则,并贯穿产品的结构设计的全部过程中的各阶段,一般从下列方面考虑:①、合理划分产品结构操作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