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针灸的部位
中医治儿童头晕的方法有
中医治儿童头晕的方法有中医治疗儿童头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儿童头晕的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对儿童头晕也有一定疗效。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穴、足三里、风池穴等,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头晕的症状。
2. 中药疗法:中医药治疗是中医系统的核心内容,对儿童头晕也有一定疗效。
常用的中药方包括四逆散、天麻钩藤饮等,可以调理气血、清热利湿、消散瘀血,减轻头晕的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以手法施加压力、摩擦、揉捏等手段来调理人体的疗法。
对于儿童头晕,可以通过推拿按摩头部、颈部等区域,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头晕的不适感。
4. 拔罐疗法:拔罐是一种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以促进气血运行的疗法。
选取合适的拔罐穴位,如风府穴、天突穴等,可以改善气滞血瘀的情况,改善头晕症状。
5. 饮食调养:中医认为,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儿童头晕也有一定的调养作用。
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水果等,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头晕发作。
6.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对于儿童头晕也有一定帮助。
可以选择适合儿童的户外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均衡运动量,不仅可以提高儿童体质,还可以缓解头晕症状。
7. 心理疏导:儿童头晕往往伴随着焦虑、烦躁等情绪,心理疏导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与儿童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焦虑,从而减轻头晕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儿童头晕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综合选用多种疗法,疗程和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而定。
此外,儿童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中医师的意见,避免自行用药或不规范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耐心和坚持,及时更改方案或调整治疗方法。
颈椎病头晕可以针灸吗【医学养生常识】
颈椎病头晕可以针灸吗文章导读颈椎病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头晕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大脑供血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因为颈椎压迫神经常常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差,引起头晕的症状,治疗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都能达到一定的作用,在进行针灸的时候,要对应相应的治疗的穴位。
颈椎病头晕可以针灸吗⑴皮肤针:叩刺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使皮肤发红并有少量出血,然后加拔火罐。
⑵耳针:取颈椎、肩、颈、神门、交感、肾上腺、皮质下、肝、肾。
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⑶电针:取颈部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中俞、大杼、大宗。
每次选用2~4穴,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刺激20分钟。
⑷穴位注射:取大抒、肩中俞、肩外俞、天宗。
用1%普鲁卡因2ml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各2ml,每穴注射0.5ml。
中药热敷1、将防风、川芎、红花、赤芍、乳香、没药、牛膝、羌活、威灵仙等放入纱布包中,缝合药包后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后取出,用毛巾包好放于颈部热敷20-30分钟,每日1次。
2、将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获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等药物研成细末,调匀后加食盐和黄酒适量,炒成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中,将棉布袋药物置于锅中烘烤,烤热后直敷患处30分钟,早晚各1次。
3、将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红花、干姜、艾叶、羌活等用醋水各半将药熬成浓汁,再将铁砂炒红后搅拌,随后将药装入布袋内,加醋适量后即发热,可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
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针灸病例精选
针灸病例精选病例1:头痛病情描述患者女性,35岁,近期频繁出现头痛症状,每次头痛持续1-2小时,疼痛部位为头顶部分,伴有眩晕和恶心。
针灸治疗方案1. 选取穴位: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四神聪、足三里、太冲穴。
2. 施以针刺:用细针刺入穴位,进行适度的旋转、提捏或扭转针头。
3. 针刺时间:每次针灸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4周。
疗效评估经过4周的针灸治疗,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每次头痛的持续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眩晕和恶心症状也减轻明显。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病例2:失眠病情描述患者男性,45岁,近期出现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无法安然入眠,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针灸治疗方案1. 选取穴位:合谷穴、内关穴、太冲穴、神门穴、心俞穴、足三里。
2. 施以针刺:用细针刺入穴位,进行适度的旋转、提捏或扭转针头。
3. 针刺时间:每次针灸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进行3次治疗,连续6周。
疗效评估经过6周的针灸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入睡困难的情况明显减轻,夜间醒来的次数也减少了。
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改善,白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病例3:颈椎病病情描述患者女性,50岁,颈椎长期劳损,出现颈部酸痛、僵硬、头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针灸治疗方案1. 选取穴位:风池穴、天鼎穴、肩井穴、颧髎穴、翳风穴、足三里。
2. 施以针刺:用细针刺入穴位,进行适度的旋转、提捏或扭转针头。
3. 针刺时间:每次针灸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8周。
疗效评估经过8周的针灸治疗,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颈部酸痛和僵硬感明显减少,头晕的频率也明显降低。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以上是三个针灸病例的精选,通过简单的针灸治疗方案,这些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
然而,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疗程和穴位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特效针法(颈八针)治疗颈性眩晕
特效针法(颈八针)治疗颈性眩晕眩晕通常都被归类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或良性阵发性的位置性眩晕,其基本原因都认为与内耳迷路受到刺激和前庭疾病有关,但1950年Bartschi Rocharx根据眩晕与交感神经的关系提出颈性眩晕,并将颈部紊乱伴发眩晕或头晕称之为颈性眩晕。
又因其症状与颈交感神经关系密切,又被称为Barre-Lieou综合征国内常将颈性眩晕归咎于颈椎病和颈椎失稳, 认为是一起由颈椎病所引起的以眩晕及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甚至,有的学者把这种颈部肌源性的眩晕称为一种新的疾病综合征。
20世纪,欧美逐渐将骨骼肌源性的疼痛病症归结于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骨骼肌内形成了疼痛触发点,造成肌肉长期的肌力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肌筋膜痛性综合征(MFP)。
而某些颈部特定肌肉的力学不平衡不仅仅会导致局部的疼痛,也会产生头晕、眩晕、定向、定位功能障碍。
通过在临床长期是实践与观察,触发点研究者发现引起颈型头晕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颈部肌肉痉挛可以造成眩晕和头晕,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可以有效缓解眩晕。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以针刺和推拿手法对颈部特点肌肉的触发点灭活,不仅能使机体各部的疼痛得以缓解,同时也可以有效眩晕、头昏重感以及[定向、定位功能障碍。
我们将其归纳为八点,称之为“颈八针”。
根据国内外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发现,胸锁乳突肌触发点的产生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头夹肌、颈夹肌,颞肌、二腹肌等,颈八针就主要来源于这些肌肉中的触发点。
颈部8针定位图解:1定位在上颈部胸锁乳突肌后,横进针,然后斜向后中、下穿刺头夹肌和颈后肌触发点,后上内刺头后大斜和直肌。
2定位在颈中下部胸锁乳突肌后肩胛舌骨肌下腹上,横进针,然后斜向后中、下穿刺斜角肌、提肩胛肌、颈夹肌、斜方肌颈角和颈后肌下部触发点。
3定位在锁骨上窝,用手抓住斜方肌,针刺手抓部分向中内外的斜方肌触发点。
4定位胸锁乳突肌中内侧,用手抓提该肌,向中上下穿刺该肌触发点。
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法
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患上眩晕症,严重威胁着生命。
一旦出现眩晕症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后,采取适当的方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因为有些患者对西药的副作用有所忌讳,就采取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缓解。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眩晕症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一、眩晕的病因病机起因常与忧思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等有关。
归纳起来不外风、痰、虚三个方面。
风: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动主升,凡忧郁恼怒,日久郁滞化火,风阳升动上扰清窍;或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痰:恣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健运失司,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眩晕。
虚:气血亏虚:久病失血或劳心太过,或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气虚清阳不展,血虚脑失所荣,均可发生眩晕。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房劳太过,阴精亏耗,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眩晕。
二、辨证论治1、风阳上扰主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口苦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分析:肝阳上亢,上冒巅顶,故发眩晕。
阳升则急躁易怒,火动扰心则多梦。
口苦苔黄是阳热炽内,脉弦为肝阳亢盛之征。
治则: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取足厥阴、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酌用补法。
穴取风池、侠溪、太冲、行间、肝俞、肾俞。
方义:肝胆两经同为风木所寄,风池可疏泄在上之浮阳。
侠溪为胆经荥穴,可清泻上亢之阳。
太冲和行间为足厥阴原穴和荥穴,可疏肝解郁,平肝潜阳。
肝俞和肾俞用补法,滋阴潜阳。
随证选穴:耳鸣重加翳风,头胀痛甚加太阳。
2、痰浊上蒙主症: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痰多,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分析:痰浊阻中,清阳不升,头窍失养或痰蒙清阳均可致眩晕头重如蒙。
湿阻中焦,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痰多,神疲困倦。
舌胖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内蕴之象。
治则:健脾和中,除湿涤痰。
处方:取足阳明、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穴取头维、阴陵泉、丰隆、内关、中脘。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胡希恕(1936年-2017年)是一位中国中医药界的著名专家,擅长中医内科和中医骨伤科。
他在治疗眩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以下是胡希恕治疗眩晕的一些医案和相关参考内容(不包含链接)。
1. 病案1患者:女性,60岁,眩晕症状已有1年多,伴随着头晕、恶心、呕吐,常常丧失平衡感。
治疗方案:胡希恕采用了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该患者。
他选择了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如百会穴、风池穴、肩井穴等。
同时结合中药煎汤,使用了葛根、防风、川芎、柴胡等药物。
效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头晕、恶心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2. 治疗原则胡希恕治疗眩晕的原则是“以眩晕的病机为主,辅以局部症状的病机,并重视辨证施治。
”他认为眩晕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半规管功能紊乱、颈椎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因此,治疗眩晕的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 针灸治疗胡希恕在治疗眩晕中广泛应用针灸疗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他认为,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气血不畅所引发的眩晕症状。
他常用的一些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肩井穴等。
4. 中药治疗胡希恕在治疗眩晕中也常采用中药配合针灸进行综合治疗。
他认为,中药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眩晕的病理过程。
他常使用的一些中药有葛根、防风、川芎、菊花、柴胡等。
5. 调理饮食胡希恕认为,饮食习惯的调整对于眩晕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他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姜蒜等。
同时,对于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应限制盐的摄入量。
6. 身体锻炼胡希恕认为,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改善眩晕的症状。
他建议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跳绳、游泳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颈椎保健操,有助于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总之,胡希恕治疗眩晕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治疗、调理饮食和身体锻炼等。
他的治疗经验丰富,注重综合施治,以病因为导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中医眩晕治疗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
针灸五枢穴的位置功能主治
针灸五枢穴的位置功能主治一、五枢穴的定义五枢穴是指经络系统中的五个特殊的穴位,也称为“五大穴”或“五奇穴”。
它们分别是“天枢”、“天柱”、“人枢”、“人柱”和“地里穴”。
这五个穴位分布于人体不同的部位,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主治。
二、五枢穴的位置1.天枢:位于腹部,距离肚脐3寸,是脐中正上方。
2.天柱:位于后颈正中,颈椎第一块椎体之上凹陷处。
3.人枢:位于背部的肩胛骨与脊椎之间,第七颈椎棘突下。
4.人柱:位于腰部,脊椎起始的位置。
5.地里穴:位于腿部,距离足踝正后方最低点约3寸,脚底有凹陷处。
三、五枢穴的功能主治1.天枢:能够调节肠胃功能,主治胃脘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天柱:具有调节头晕和眩晕的作用,主治头痛、眼睛干涩等症状。
3.人枢:能够缓解肩颈部的疼痛,主治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4.人柱:具有调节腰痛的作用,主治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症状。
5.地里穴:能够缓解下肢疼痛,主治膝关节炎、足底筋膜炎等症状。
四、使用五枢穴的方法1.按压:用手指或握持的针具对五枢穴进行适度的按压,力度适中,以产生酸胀感。
2.针刺:使用中医针灸技术进行穴位刺激,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针灸师进行操作。
3.艾灸:将艾绒点燃,悬垂在五枢穴上方,通过熏灼的方式进行刺激。
五、注意事项1.针灸治疗需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不可随意尝试。
2.针灸过程中应注意卫生,保持穴位干净。
3.针灸治疗过程有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局部疼痛和红肿,属于正常反应,不必过度担心。
4.针灸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人对五枢穴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个体化调整。
六、结语针灸五枢穴作为中医针灸的重要穴位之一,在调节身体功能、缓解疾病症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针灸治疗仍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生或针灸师的意见并进行正规的治疗。
头晕的中医名词解释
头晕的中医名词解释头晕是指一种症状,患者感到头部晕眩,伴有眩晕、头重、目眩、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等感觉。
中医学对头晕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解释,其中涉及到一些特定的名词。
在本文中,将对这些中医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头晕的中医病名解释1. 阴虚阳亢阴虚阳亢是指体内阴阳两个方面的失衡。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运行需要阴阳相互平衡,而阴虚阳亢则是指体内阴气不足而阳气过盛。
阴虚阳亢可以导致气血不足,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头晕症状。
2. 脾胃虚弱中医将脾胃视为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其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脾胃虚弱意味着脾胃功能不足,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这种情况会导致营养不良,血液供应不充分,从而引发头晕的症状。
3. 肝气郁结中医认为,肝脏是贮藏血液、调节情绪的重要器官。
肝气郁结是指肝气运行不畅,导致气血阻滞,影响血液的流动。
这种情况会导致头晕的发生,伴随着烦躁、易怒等情绪异常。
4. 血瘀中医对血液循环的理解十分重要,而血瘀则表示血液流通不畅。
中医认为,血瘀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头晕等症状。
血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外伤、气滞、气虚等。
二、关于头晕的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常用的手段之一,对于头晕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具体的主要病因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阴虚阳亢引起的头晕,可以使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如黄连、生地黄等;对于肝气郁结导致的头晕,可以使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柴胡、郁金等。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头晕,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合谷、足三里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中医的手法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身体的平衡。
对于头晕的治疗,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缓解头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4.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通过饮食调理来治疗疾病。
基于“上病下取”探讨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规律
基于“上病下取”探讨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规律作者:谷娜李飞邱帅辉韩舒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规律。
方法以“眩晕”、“针刺”、“温针灸”、“电针”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5年国内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规律。
结果共筛选出102篇相关文献,涉及下肢穴位17个,腧穴的总频次为212次。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眩晕的下肢穴位所属经络主要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取穴频次较高的前六位分别为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血海、太溪。
其中,以特定穴的使用频率最高,以五腧穴最为常用。
穴位聚类分析显示第一大类由丰隆-阳陵泉-阴陵泉组成。
第二大类由太冲-悬钟-足三里-太溪、侠溪-行间、三阴交-血海-足临泣组成。
运用 k-core 优化腧穴处方共得到7个核心腧穴节点,分别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临泣、侠溪、丰隆。
结论针灸治疗眩晕处方所选下肢穴位多以脾胃肝肾经为主,特定穴以五腧穴为主,并显示出辨证循经取穴的规律。
关键词:上病下取;下肢穴位;眩晕;应用规律;复杂网络分析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2-0078-05现代医学研究证明[1],眩晕并不属于一个疾病名称,而是临床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
它是由人体空间定位障碍或者平衡障碍引起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或者位置性错觉[2]。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自身不稳、天旋地转、视物漂移,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慌等其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根据祖国医学的观点,眩晕属于中医学的“眩晕病”的范畴。
眩,即视物不清或者眼前昏花、发黑,晕指头晕甚或自感外界景物转动的现象,症状较轻者闭目停止,症状严重者,如坐船一般,亦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3]。
历代医家对于眩晕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多概括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
陈华德教授针灸治疗眩晕的取穴规律
中国乡村医药陈华德教授针灸治疗眩晕的取穴规律王芳芳陈华德眩晕指人体对周围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自身空间位置产生的运动错觉,即患者常错误地描述周围无位置改变的物体发生位移或旋转,或者自体并未活动却感到自身旋转、摇摆、晃动或跌落感等[1]。
陈华德主任中医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眩晕病建设负责人,从事中医针灸教学、科研及医疗工作达35年,尤擅长于针灸治疗眩晕病,取穴精巧,疗效满意。
现将陈教授运用针灸治疗眩晕病相关取穴经验介绍如下:1 辨证取穴眩晕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被称为继头痛和发热之后的第三大临床症状。
古今中医各家将其病因病机归为风、火、痰、瘀、虚五大因素。
陈教授熟谙古籍,融会贯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辨证取穴论治,将该病分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两类虚证,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内阻三类实证。
针灸治疗眩晕的基本穴为风池(双)、风府、颈夹脊穴、肩井(双)、身柱、昆仑。
其余则根据辨证具体情况加减。
1.1气血不足型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故后天脾胃虚弱和先天禀赋不足之人,易患此型。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眩晕,动则甚,遇劳发,神疲纳减,面色少华,心悸气短,不寐,舌淡、苔少、质胖,脉细弱或虚大。
针对此证型,陈教授重视在针灸治疗眩晕的基本穴上配伍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脾俞、胃俞穴,补益气血,调理脾胃。
后天之本得固,气血充足,上充于脑,脑窍得以濡养,症状必将有所改善。
1.2肝肾亏虚型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年迈肾精亏虚、积劳过度及先天禀赋不足之人易患此证。
临床上常表现为头晕目眩、精神倦怠、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发落耳鸣、舌瘦或嫩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弱或细数,或兼见头痛颧红,咽干津少,形体消瘦,手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在读(王芳芳);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陈华德)通信作者:陈华德,Email:docchd@ 足心热,胸闷心烦,或兼见面色惨白或黧黑,手足不温,苔白或浊苔,脉弱且尺甚。
针灸治疗呕吐头晕的原理
针灸治疗呕吐头晕的原理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细针,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呕吐头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人体气血平衡:中医理论认为,呕吐头晕等症状常与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通过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和循环,调整气血平衡,增加脑部供血,改善脑功能,从而缓解呕吐头晕等症状。
2. 调整脏器功能: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器的功能,包括胃肠道、脾胃、肝胆等。
胃肠道功能失调是引起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针灸可以调整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痉挛等问题。
另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肝胆功能,缓解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等症状,从而减轻呕吐头晕的发生。
3. 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针灸对解除呕吐头晕的症状还起到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神经递质的分泌,达到平衡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例如,刺激“内关”穴位可以产生镇静安神的作用,刺激“合谷”穴位可以减轻颈椎病引起的头晕症状。
4. 改善血液循环:呕吐头晕等症状常与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到大脑,提高大脑组织的氧供,并改善血液粘度。
这些改变可以加速疾病康复,减轻呕吐头晕等症状。
5.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针灸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呕吐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增加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总之,针灸治疗呕吐头晕的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气血平衡,调整脏器功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来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作为一种疗法,其疗效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和操作,同时结合其他的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董氏奇穴针灸——头晕处方
董⽒奇⽳针灸——头晕处⽅
头晕症状经常见到的有头晕、头昏、头胀、头晕⽬眩如坐车船,甚⾄美尼尔⽒综合症。
不论什么病因,只要是遇到症状,就可以⽤董⽒针灸头晕处⽅缓解这些症状,长期坚持针灸,还可以有效调理、改善⾝体病症。
⼿六⽩、三顶、⽕菊、⽕连、⽕散
临床三组⽳⼀起扎上,全部单侧取⽳即可。
⼿六⽩:强化倒马,包治三焦
三顶:头顶三侧包治
⾜三⽕:降⾎压、颅压、眼压
董⽒奇⽳针灸疑难杂病临床实战班每⽉⼀期,⼿把⼿教学,保证学会!
董⽒奇⽳针灸的特⾊:简单易学,安全特效不复发
培训内容
董⽒针灸⽳位详解
董⽒特⾊针法(倒马针法、动⽓针法、牵引针法)
课堂传授40多组⽳位与常见病症的关系,课后医学⼩⽩也能快速上⼿运⽤董针治疗各种病症,特别是对颈肩腰腿疼能做到针⼊痛⽌。
附(40多种常见病处⽅)。
针灸治疗眩晕
针灸治疗眩晕—辨病治疗
11
(一)针灸治疗梅尼埃病
诊断依据: 发作性旋转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分钟至数小
时。常伴自主神经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
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1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 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前庭功能检查: 可有自发性眼震和(或)前庭功能异常。 排 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 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重压感 电针刺激量的大小 患者的年龄等个体差异
5
针灸诊疗特点
(1)针灸治疗眩晕以辨病为主, 首先找到引起眩晕的 原因和疾病, 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
(2)眩晕发作期针灸治疗以镇静止眩为主, 多采用电 针。间歇期应根据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 以补虚泻实, 调理髄海为法。
6
大家有疑问的, 可以询问和交流
阳明经交会穴,通窍明目。 肓俞位于神阙旁开0.5寸,为 足少阴经与冲脉交会穴。 中腕为胃之募穴、腑会。 大横 是足太阴经与阴维脉交会穴,三穴合用健脾和胃,调理胃 肠气机而除湿。丰隆为祛痰要穴,丰隆透承山化痰除湿。 百会,四神聪位于巅顶,升提阳气、清利头目。
28
结束! 谢谢!
29
上。 肩禺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可疏经利节,活血 通络,治疗风热头痛有效。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既 可疏风清热又清利下焦湿热,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 健脾和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输穴、 原穴, 中级乃任脉与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交会穴,膀胱 经之募穴,合足阳明胃经穴 归来以补肾培元,通利膀胱, 清利湿热。
温针灸百会穴合电针“颈三针”为主治疗颈性眩晕78例
温针灸百会穴合电针“颈三针”为主治疗颈性眩晕78例颈性眩晕是指因为颈椎病导致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其临床特点为:眩晕常与颈部活动有关,偶尔有恶心、呕吐,一般无旋转感。
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颈三针”穴合温针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科门诊病例,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6年;其中36例反复发作并多次治疗。
其主诉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头颈痛、肩背痛、手指麻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等;颈肩部触压疼痛,可触及条索感和肌肉僵硬感;颈部X线正侧位片、CT扫描常提示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小关节增生狭窄,椎间盘变性等;脑血流图常有一侧或双侧供血不足,血管弹性降低等改变。
2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双侧百会、“颈三针”(天柱、颈百劳、大杼)、风池穴;配穴:斜方肌疼痛者加肩中俞、肩井;头痛者加头维、率谷;手指麻木者加外关,八邪等。
操作:患者面靠治疗床端坐(眩晕严重者取枕胸、额俯卧位),双手屈肘掌心向下平放于治疗床上,颈部微曲。
术者选取规格分别为为0.30x50mm 、0.30x25mm的无菌针灸针,针刺前先引导患者全身放松,常规消毒穴位皮肤,针百会采取逆督脉方向与头皮皮肤呈15度夹角斜刺,针刺深度约20~30mm,以小幅度捻转手法使针感向颈部传感后,将切好的30mm高清艾柱一壮插于针柄上,针身与头皮夹角间用医用棉球缠绕垫高以适当抬高艾柱高度免灼伤头皮,然后点燃艾柱;针风池穴朝鼻尖方向斜刺,针天柱、颈百劳、大杼均采用直刺,针刺深度约20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使局部产生麻胀感后联接英迪808针灸治疗仪,选用连续波刺激,频率约100~15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留针30分钟,艾柱可连灸2~3壮。
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3 疗效观察参照文献[1]拟定疗效标准,本组78例患者,痊愈(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56例,占71.8%,其中疗程最短5次6例,1疗程35例,2疗程13例,3疗程2例;好转(症状减轻)19例,占24.4%;无效3例,占3.8%。
头晕针灸穴位有哪些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头晕针灸穴位有哪些呢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会深受失眠的困扰,这样大脑的生物钟就被严重的打乱了,因此脑部的一些神经就会受到侵扰,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
而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会深受失眠的困扰,这样大脑的生物钟就被严重的打乱了,因此脑部的一些神经就会受到侵扰,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
而很多朋友对此就非常大意,胡乱的服用一些西药。
其实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通过针灸也可以缓解头晕。
那么头晕针灸穴位有哪些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看看。
灸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而且较之针刺疗法也更为安全。
我国晋唐时期曾一度风行灸疗,当时的一些著名医家都极力推崇灸法,有的甚至抑针扬灸。
实际上,灸法如应用不当,亦可发生意外事故。
这是由于古代缺乏消毒概念和条件,加上缺少有效的抗炎措施,容易发生感染和招致严重后果。
晕灸,在古人的临床实践中十分多见,现代,灸法意外较为常见的除晕灸、感染外,尚有过敏、中毒等。
下面来看看晕灸的症状及处理办法:
晕灸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
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
应引起注意。
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
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
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
治眩晕的穴位
治眩晕的穴位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会使病人出现头晕,晕厥,眼前一黑等不适症状。
很多时候,眩晕会伴随着耳鸣、头痛、噪音等其他症状。
眩晕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的任务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治疗眩晕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治疗眩晕有两种方式: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使用精神镇定剂、抗炎药等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有些患者不愿意使用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则不会产生副作用,而且疗效也很好。
针灸治疗眩晕,通常是在经穴上针刺后服用药物,使眩晕的症状得到缓解。
具体的针灸穴位包括涌泉穴,关元穴,太溪穴,承泣穴,头间穴,百会穴,灵台穴等。
涌泉穴是眩晕治疗的主要穴位,它位于头部,关元穴处在耳咽处,太溪穴处于头部后部,承泣穴在耳下,头间穴位于耳后,百会穴位于对侧耳后,灵台穴位于对侧头部前部。
除此之外,在针灸治疗眩晕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局部穴位,比如它们出现的病症。
如果眩晕是由头痛引起的,可以选择头部的穴位;如果眩晕是由耳鸣引起的,可以选择耳部的穴位。
针灸治疗眩晕,每次针刺的时间为10-15分钟,使用无名针或小针针刺。
针刺时,应保持放松,注意控制呼吸,使针刺效果更佳。
此外,还应当避免饮酒、吸烟等不利于疗效的行为。
针灸治疗眩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能视为疗效绝对,患者在针灸治疗之前,应当向医生咨询,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治疗方法。
此外,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治疗眩晕很重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改善自身身体上的不适,实现眩晕的有效治疗。
董氏针灸治疗各种头痛、脑鸣、眉头痛、头晕、脑膜炎等病案分享!!
董⽒针灸治疗各种头痛、脑鸣、眉头痛、头晕、脑膜炎等病案分享!!治疗各种头痛、脑鸣、眉头痛、头晕、脑膜炎的病案分享;(1)头顶痛、胃酸,刚喝过碱⽔:针三顶、⼼灵、通胃、四花上、门⾦,40分钟后病⼈说,刚下完针头顶左侧⽴刻轻快了,现在整个头顶没有闷胀的感觉了,刚来的时候嗓⼦还有酸热的感觉,下针没多久就好了。
(2)⼥,61岁,昨天来时头疼发涨伴有胸闷⽓短,颈椎僵硬,睡眠不好,我⽤上曲、下曲、⼼灵、灵⾻、⼤⽩、重魁,另⼀侧扎三顶⽳,今天患者⾃述昨晚睡的很好,所有症状全部消失。
(3)⼀病⼈,来之前说整个头疼⼗多年了,脸⾊乌⿊,嘴唇⿊紫,后背3到7胸椎处甚痛(切菜时针刺⼀样,但⼏秒后⽴刻停⽌痛),现已针17天,⼤部分症状基本消失,但头右侧神聪处总到下午⿇痛不消,该如何配⽳?三顶、⼿⽳、侧三、侧下三、⽕菊、⽕连、⽕散。
(4)男,50岁,头顶部位空闷,摇头时疼,伴颈椎病,诊其肝脉⼤,肾脉不⾜,⽅案:灵⾻⼤⽩、上⽩分⽩、上下三黄(皇),正筋正宗正⼠。
针上马上头脑清利,摇头不痛。
(5)⼥40岁,主诉:左头痛⼆天;现病史:由于睡觉咬⽛,⽩天低头打字;既往史:偏头痛20年;家庭史:母亲有⾼⾎压史,⾼胆固醇史。
检查:左侧颞肌,左侧颈部肌⾁僵紧,且轻压痛,寰椎横向向左轻度侧摆错位;⾆:淡红,⽆苔,⾆下青紫;脉:肝弦细,肾细弱弱。
诊断:1:C1横向向左错位;2:左侧偏头痛;3:肝肾阴虚,⽓滞⾎瘀。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活⾎化瘀。
治疗:取⽳:双侧下三皇、三重,右侧灵⾻、⼤⽩、腕顺1-2,双侧⽕硬、⽕主、⽊⽃。
动⽓法。
疗效:针下痛⽌,前⼀分钟还说左侧头部有些胀,后⼀分钟说已经好了,不痛不胀了。
⾏针30分钟,病⼈⾼兴出门。
(6)病⼈头痛的厉害,针了灵⾻⼤⽩重魁,⽊⽃⽊留⼗分钟,其余两⽳患者怕针没扎,头已不疼。
(7)前头顶痛,针了⼼灵⼀⼆三,⽴竿见影,也好多了。
(8)⼥,38岁,来时急呼头晕的厉害,受不了,难受的不⾏,取⽳:三肩、⼿三⽕、脚三⽕,针下三分钟⾃述,头不晕了,就是⼿三⽕酸胀的厉害,告知乃是针感得⽓,勿忧,留针50分钟,起针后⼀切症状消失。
头晕针灸治疗方法头晕针灸这里可缓解
头晕针灸治疗方法头晕针灸这里可缓解针灸治疗的含义:针灸治疗是中医里面独特的治疗方式,主要就是将针刺人体穴位治疗以及艾灸刺激人体穴位治疗进行有效结合,达到对人体中的一些经络与穴位进行有效刺激的目的,对人体内部进行有效、合理调节,疏通人体内部经脉,从而对患者起到补充气血、增强体内脏腑功能的作用。
针灸对人体的好处:其一,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疏通人体中的各个经络,让患者体内淤塞的经络可以正常运转,让患者的气血保持在稳定状态,维持人体的生理健康,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疼痛、头晕、肿胀以及麻木等情况;其二,对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可以有效调整患者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让患者体内的阴阳保持平衡,这也是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最主要的目的,有效祛除患者体内的湿气;其三,针灸刺激治疗还可以对患者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中医方面认为患者体内出现疾病,主要就是因为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在互相争斗,而针灸通过对穴位与经络的有效刺激,可以有效祛除患者体内的邪气,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认为患者出现头晕的原因:一般患者出现头晕的情况都是发生在头部,中医认为头晕情况与人体的肝脏、脾脏、肾脏等部位紧密相关,主要是因为人体出现了气血虚衰、清窍失养,或者是肾精不足的情况,导致患者看东西时出现昏花旋转的感觉,就像在坐船或者是坐车一样,不能站立稳当,同时会有想要呕吐的感觉,一些患者还会出汗及猝倒、眼球震颤等情况,但是不会失去意识。
而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穴位进行一定刺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的症状。
头晕患者的主要表现:中医将患者出现的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不足、阴虚阳亢、气血两虚等情况都归于头晕症状,也就是患者头晕的同时伴随着脑胀、头重、耳鸣、目涩以及眼花等情况,会有烦躁恼怒、胸闷、精神萎靡、嗜睡、失眠多梦、饮食不良、记忆减退、手足心热等表现。
头晕针灸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头晕针灸治疗,主要就是对患者的百会穴、风池穴、太冲穴、内关穴以及丰隆穴等进行针灸刺激,对患者起到清醒头目、缓解眩晕、平肝潜阳、健脾除湿、化痰定眩的效果。
董氏针灸【四花穴】
董氏针灸【四花穴】
大家好,又来到了我们董氏针灸课堂的时间,今天呢我们讲的是【四花穴】
穴位位置:
【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外帘,足三里穴向骨胫内侧一寸处。
【四花中穴】在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
【四花下穴】四花中穴直下五寸处。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半(如图)
提示:【四花穴】
1.[花]主花花肠肠,故能调理胃肠疾病,
2.[花]主心花怒放、也能夠治療心脏、肺部及上焦前胸区域病症,
3.[花]主头晕眼花头面五官、眼睛,口腔的问题可以治,【大家猜猜看本穴能治疗什么疾病呢?】
【四花穴】主治:
(一)胃病、肠胃系统紊乱、肠易激惹综合症、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肠炎、便秘、腹痛---消化系統
(二)哮喘、心脏病、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肌梗塞、心脏血管硬化、心两侧痛、心脏麻痹、心闷难耐。
肺癌、肺气肿、肺炎----心肺上焦區域
(三)牙痛、口内生疮、头晕、眼球病(酸痛、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甲狀腺肿大眼球突出、睡中咬牙----頭面五官
【董氏针灸十大处方】
1.【乳腺病处方】:驷馬、四花、三重、重子重仙.
2.【妇科处方】:云白、李白、三其、四花、门金.
3.【脾胃病症处方】:四花、土水穴、门金、通肾通胃通背.
辨别:四花上穴并非足三里,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两筋之间【兩穴距離一寸】,四花上穴貼近胫骨。
颈椎病头晕针灸这些穴位可缓解
文章导读颈椎病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人体骨骼疾病,患有颈椎病容易影响到身体健康,还会容易导致一些骨骼并发症,而患有颈椎病容易导致头晕的症状,这是由于压迫神经所引起的症状,针灸可以起到缓解头晕的作用,可以用针灸在人体穴位上可以有效缓解头晕。
颈椎病头晕针灸方法颈椎病头晕又叫颈性眩晕,是因为颈部的因素造成了头晕的症状。
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针对颈椎的原发病灶的治疗,一般选用天柱、风池、夹脊穴、大椎、肩井等穴位;另一方面针对头晕的治疗,一般选用百会、四神聪、神庭、太阳、印堂等穴位。
分型治疗:(1)颈型颈椎病:主症以颈强为主者,可针风池、合谷、列缺、悬钟、外关;以颈痛咽痛为主者可选针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后溪;俯仰受限者,配昆仑、列缺;旋转受限者配支正。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症以痛为主者,针风池、合谷、足三里、悬钟、后溪;有肩痛者配肩髎、肩外俞;肘臂痛者配曲池、天井、外关、尺泽;腕部者配阳池、阳溪、腕骨、大陵;以麻为主者可选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悬钟;以肌萎缩为主者,可针曲池、手三里、脾俞、八邪八风。
(3)脊髓型颈椎病:①以痉为主症,虚痉针中脘、足三里、悬钟、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命门;实证针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脾俞、大椎、后溪;便秘可加天枢、支沟、上巨虚;小便不利针三阴交、阴陵泉、中极;②痿症:补肾益精: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太溪;补养脾胃:脾俞、足三里。
(4)椎动脉型颈椎病:①偏痰湿者针中脘、内关、丰隆、解溪、悬钟、阴陵泉;②偏血瘀者针太阳、风池、阳陵泉、支沟、合谷、太冲、足三里、束骨、中渚、足临泣、后溪;③偏湿热者针大椎、合谷、曲池、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冲;④偏气虚者针百会、气海、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悬钟、劳宫。
(5)交感型颈椎病:①肝阳偏亢针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行间、阳陵泉、太阳,前头痛加合谷。
枕痛加后溪,头顶痛加太冲,颞痛加中渚;②血虚精亏针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③胸痹针支沟、阳陵泉、郄门、内关、神门;④胃痛针内关、足三里、中脘、悬钟;⑤便秘针天枢、支沟、上巨虚、中脘、行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晕针灸的部位
关于《头晕针灸的部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头昏这类状况的产生是会出现许多原因存有的,可是针对头昏出現之后最好是的方式便是中医针灸这一位置的,进而让自身赶快到并不是那麼头昏的,但是要依据自身不一样的病况原因来中医针灸不通过的穴道,那样的话才能够有目的性的医治,不容易出現一切的副作用,并且中医针灸的情况下要维持开心轻轻松松的心理状态。
针炙疗法偏头痛具备一定优点,依据不一样症型,实际选穴以下:
1、气血两虚型:可选穴头部的太阳光、头维、百会穴,或后后脑的脑户、玉枕、脑空、翳风;远侧选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内关穴、足三里、三阴交及其太溪穴和太冲穴,做为益气补血的医治;
2、肝阳上亢型:该类患者一般性情心浮气躁,头痛常常脸红,除扎针外采用于太阳光或两侧太冲穴放血的方式开展医治,做到气随血泻进而止疼;
3、肾虚型:可选穴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或两腿上的太溪穴、天山、涌泉,以补肾壮阳强身健体;
3、瘀血形:可采用膈俞、血海、风池等活血化淤的穴道。
颈椎病头晕又叫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的要素导致了头昏的病症。
针对颈源性眩晕的医治,从两层面下手,第一层面对于颈椎骨的原发性疾病的医治,一般采用贵州天柱县、风池、夹脊穴、大椎穴、肩井等穴道;另一方面对于头昏的医治,一般采用百会穴、四神聪、神庭、太阳光、印堂等穴道。
实际上,在中医临床之中,针对头昏病症的并不是非常比较严重的病人,除开使用药品开展医治外,一般开能够挑选使用中医针灸的方式开展医治;而在应用针炙疗法头昏时,一般采用风池穴这一工作经验特效穴更为医治疾患的主穴。
风池穴坐落于身体后颈部,在颈部肌肉和三角肌上边凹处,约于风府穴像差不多;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具备袪风、养血等作用,针对机体体会寒邪所造成的头痛病症有明显的功效。
临床治疗头昏病症的具体步骤技巧为:在身体的后颈部精准定位风池穴,随后开展手术前消毒杀菌,然后手执毫针,向鼻头方位以斜刺的入针技巧入针0.5寸,亦或是选用风池通风府的平刺技巧入针,并根据适当的提插捻转等晕针技巧,待俞穴位置得气后,留
针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