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全球化(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 农业、工业等大类,叫作一般的分工;把 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作特殊的 分工;把工厂内部的分工,叫作个别的分 工。407 • 社会分工 • 企业内部的分工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问题: • 分工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资本消费劳动力是如此迅速,以致工人到 了中年通常就已经多少衰老了。他落入过 剩者的队伍,或者从较高的等级被排挤到 较低的等级。我们看到,正是大工业中的 工人寿命最短。739
分工与全球化
刘新刚
本讲提纲
• 一、引子:联想收购案、工资低 •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第五章第一节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新变化)
• 源自文库、案例:联想收购和富士康再分析
一、引子:泰罗制和福特制
一、引子:联想收购
• • • • 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收购后是否成功? 联想收购后一 联想收购后二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分工为何是生产关系,细分为两个问题 • 社会分工为何是生产关系? • 企业内部的分工为何是生产关系?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所以我们的商品占有者发现:分工使他们 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 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 他们自己支配;人与人的互相独立为物与 物的全面依赖的体系所补充。129
资源的有限性 需求的无限性
生 产 力
生 产 关 系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 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 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 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 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 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它在当时的基础上只能在资本 主义的形式中发展起来,——只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靠 牺牲工人来加强资本(人们把它叫作社会财富,“国民财 富”等等)自行增殖的一种特殊方法。工场手工业分工不 仅只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而 且靠使各个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它生产 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 的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 面,它表现为文明的和精巧的剥削手段。421-422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 占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用在商品上的劳 动应当是以社会有用的形式耗费的,或者说, 应当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127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社会分工使商品占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 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正因为 这样,他的产品对他来说仅仅是交换价值。 这个产品只有在货币上,才取得一般的社 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 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 当对于货币占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 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以社会有用的形 式耗费的,或者说,应当证明自己是社会 分工的一部分。127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分工是生产力: •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 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 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 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 及自然条件。”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 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5 • 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 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 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 乃至包装,都是专业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 十八种操作。6 • 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 增进劳动的生产力。7 • 各种行业之所以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 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 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 程度。7 ——《国富论》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资本论第一卷 • 分工127-129、197、407-410、413、415、420-426、 483-486、557、719、739 • 自然形成的分工96、407 • 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390、392-393、398-399、 400-403、405-415、419-423 • 国际分工519-520 • 社会分工55-56、90、92、127、129、406-410、 423-424、512、587 • 地区分工409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 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 动。因为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 社会接触,所以,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独特的社会性质 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私人劳 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 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关系。因 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 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 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 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90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工场手工业分工和大工业性质之间的矛盾强 烈地表现出来。例如,它表现在这样一个可 怕的事实上:现代工厂和手工工场雇用的大 部分儿童从最年幼的时期起就被束缚在最简 单的操作上,多年遭受着剥削,却没有学会 任何一种哪怕以后只是在同一手工工场或工 厂中能有得上的手艺。557-558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 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 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408
二、理论:分工的二重性
• 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 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 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 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 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 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 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 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