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简单复习总结之----求线段、周长、面积的最大值经典题型练习(无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是常数,,那么叫做的二次函数.要点诠释: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这里,当a=0时就不是二次函数了,但b、c可分别为零,也可以同时都为零.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要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②;③;④,其中;⑤.(以上式子a≠0)当(轴) (轴)(,)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1)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时,开口向上;当时,开口向下;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2)平行于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特别地,轴记作直线.3.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中,,,a b c 的作用: (1)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中的完全一样.(2)和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故:①时,对称轴为轴;②(即、同号)时,对称轴在轴左侧;③(即、异号)时,对称轴在轴右侧.(3)的大小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当时,,∴抛物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①,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与轴交于正半轴;③,与轴交于负半轴.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则.4.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一般式:(a≠0).已知图象上三点或三对、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a≠0).已知图象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可以看成的图象平移后所对应的函数.)(3)“交点式”:已知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通常选用交点式:(a≠0).(由此得根与系数的关系:).要点诠释:求抛物线2y ax bx c =++(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常用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代入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要点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函数,当时,得到一元二次方程,那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因此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这时,则方程没有实根.要点诠释: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由的值来确定.(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这时,则方程没有实根.要点四、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数学模型,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利用题中存在的公式、内含的规律等相等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再利用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去研究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具有实际意义.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把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数据与点的坐标联系起来;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关系式;(4)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点诠释:常见的问题:求最大(小)值(如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最小周长等)、涵洞、桥梁、抛物体、抛物线的模型问题等.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列出相关的函数关系式.【典型例题】类型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及点11,24⎛⎫-- ⎪⎝⎭,且图象与x 轴的另一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 ____. 【答案】 21133y x x =-+或2y x x =+. 【解析】 正确找出图象与x 轴的另一交点坐标是解题关键.由题意知另一交点为(1,0)或(-1,0). 因此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有两种.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则有0,1114420c a b c a b c =⎧⎪⎪-=-+⎨⎪++=⎪⎩,或0,111,4420,c a b c a b c =⎧⎪⎪-=-+⎨⎪-+=⎪⎩解之13130a b c ⎧=-⎪⎪⎪=⎨⎪=⎪⎪⎩,或1,1,0.a b c =⎧⎪=⎨⎪=⎩因此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133y x x =-+或2y x x =+. 【点评] 此题容易出错漏解的错误.举一反三:【课程名称:二次函数复习357019 :(1)-(2)问精讲】【变式】已知:抛物线y=x 2+bx+c 的对称轴为x=1,交x 轴于点A 、B(A 在B 的左侧),且AB=4,交y 轴于点C.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其顶点M 的坐标. 【答案】∵对称轴x=1,且AB=4∴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1,0),B(3,0)bb=-212c=-31b c 0⎧-=⎧⎪∴∴⎨⎨⎩⎪-+=⎩∴y=x 2-2x-3为所求,∵x=1时y=-4 ∴M(1,-4) ∵对称轴x=1,且AB=4∴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1,0),B(3,0)bb=-212c=-31b c 0⎧-=⎧⎪∴∴⎨⎨⎩⎪-+=⎩∴y=x 2-2x-3为所求,∵x=1时y=-4 , ∴M(1,-4).类型二、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判断代数式的符号2.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1所示,反比例函数ay x=与正比例函数y =(b+c)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答案】B ;【解析】由2y ax bx c =++的图象开口向上得a >0,又02ba->,∴ b <0. 由抛物线与y 轴负半轴相交得c <0. ∵ a >0,∴ ay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 b+c <0,∴ y =(b+c)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同时满足ay x=和()y b c x =+图象的只有B . 【点评】由图1得到a 、b 、c 的符号及其相互关系,去判断选项的正误.类型三、数形结合3.(2015•陕西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经过点M (﹣1,2)和点N (1,﹣2),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则: ①b=﹣2;②该二次函数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③存在这样一个a ,使得M 、A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④若a=1,则OA •OB=OC 2.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思路点拨】①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经过点M (﹣1,2)和点N (1,﹣2),因而将M 、N 两点坐标代入即可消去a 、c 解得b 值.②根据图象的特点及与直线MN 比较,可知当﹣1<x <1时,二次函数图象在直线MN 的下方. ③同②理.④当y=0时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到OA •OB 的值,当x=0时,可得到OC 的值.通过c 建立等量关系求证. 【答案】C ;【解析】①∵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经过点M (﹣1,2)和点N (1,﹣2),∴,解得b=﹣2.故该选项正确.②方法一:∵二次函数y=ax2+bx+c,a>0∴该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点M(﹣1,2)和点N(1,﹣2),∴直线MN的解析式为y﹣2=,即y=﹣2x,根据抛物线的图象的特点必然是当﹣1<x<1时,二次函数图象在y=﹣2x的下方,∴该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方法二:由①可得b=﹣2,a+c=0,即c=﹣a<0,所以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故该选项正确.③根据抛物线图象的特点,M、A、C三点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该选项错误.④当a=1时,c=﹣1,∴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当y=0时,0=x2﹣2x+c,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c,即OA•OB=|c|,当x=0时,y=c,即OC=|c|=1=OC2,∴若a=1,则OA•OB=OC2,故该选项正确.总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熟练掌握所学函数的图象性质及特点对于解题很重要;同时也要灵活应对知识点彼此之间的联系.类型四、函数与方程4.(2016•台湾)如图,坐标平面上,二次函数y=﹣x2+4x﹣k的图形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轴交于C点,其顶点为D,且k>0.若△ABC与△ABD的面积比为1:4,则k值为何?()A.1 B.C.D.【思路点拨】求出顶点和C的坐标,由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得出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答案】D.【解析】解:∵y=﹣x2+4x﹣k=﹣(x﹣2)2+4﹣k,∴顶点D(2,4﹣k),C(0,﹣k),∴OC=k,∵△ABC的面积=AB•OC=AB•k,△ABD的面积=AB(4﹣k),△ABC与△ABD的面积比为1:4,∴k=(4﹣k),解得:k=.【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无论x 为何实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永远在x 轴的下方的条件是( )A .B .C .D .【答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则说明y=0时,方程无解,即.又图象永远在x 轴下方,则. 答案:B【变式2】对于二次函数,我们把使函数值等于0的实数x 叫做这个函数的零点,则二次函数(m 为实数)的零点的个数是( )A .1B .2C .0D .不能确定 【答案】当y=0时,,,即二次函数的零点个数是2. 故选B.类型五、分类讨论5.已知点A(1,1)在二次函数22y x ax b =-+的图象上.(1)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b ;(2)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 【思路点拨】(1)将A(1,1)代入函数解析式.(2)由△=b 2-4ac =0求出a . 【答案与解析】(1)因为点A(1,1)在二次函数22y x ax b =-+的图象上,所以1=1-2a+b ,所以b =2a . (2)根据题意,方程220x ax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2244480a b a a -=-=, 解得a =0或a =2.当a =0时,y =x 2,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 当a =2时,2244(2)y x x x =-+=-,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0).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0,0)或(2,0).【点评】二次函数2y ax b c =++(0)a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240b ac =-=△.类型六、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6.(2015•黄陂区校级模拟)进价为每件40元的某商品,售价为每件5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5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每件的售价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100件,但售价不能低于每件42元,且每星期至少要销售800件.设每件降价x 元 (x 为正整数),每星期的利润为y 元.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某星期的利润为5600元,此利润是否是该星期的最大利润?说明理由. (3)直接写出售价为多少时,每星期的利润不低于5000元? 【思路点拨】(1)根据利润y=每件利润×销售量,每件利润=50﹣40﹣x ,销售量=500+100x ,而售价50﹣x≥42,销售量=500+100x≥800,列不等式组求x 的取值范围;(2)根据(1)的关系式配方后确定最大利润,与5600比较后即可发现是否为最大利润; (3)设当y=5000时x 有两个解,可推出0≤x≤5时,y≥5000. 【答案与解析】解:(1)依题意,得y=(50﹣40﹣x )•(500+100x )=﹣100x 2+500x+5000,∵,∴3≤x≤8;(2)y=﹣100x 2+500x+5000=﹣100(x ﹣)+5625,∵5600<5625,∴5600不是最大利润.(3)当y=5000时,y=﹣100x 2+500x+5000=5000,解得x 1=0,x 2=5,故当0≤x≤5时,y≥5000,即当售价在不小于45元且不大于50元时,月利润不低于50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般求最值问题,大多是建立二次函数关系,从而借助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020—2021年新苏科版(新课标)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经典考点归类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年新苏科版(新课标)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经典考点归类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

苏科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综合题》归类复习1.图像与性质:例1.(2014年四川资阳,第24题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3,0),与y轴的交点为B(0,3),其顶点为C,对称轴为x=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M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BM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M 的坐标;(3)将△AOB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0<m<3)得到另一个三角形,将所得的三角形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用m的代数式表示S.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对称轴可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分三种情况:①当MA=MB时;②当AB=AM时;③当AB=BM时;三种情况讨论可得点M的坐标.(3)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PEF.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易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3+m.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AC的解析式.连结BE,直线BE交AC于G,则G (,3).在△AOB沿x 轴向右平移的过程中.分二种情况:①当0<m ≤时;②当<m<3时;讨论可得用m的代数式表示S.解:(1)由题意可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则,解得.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①当MA=MB时,M(0,0);②当AB=AM时,M(0,﹣3);③当AB=BM时,M(0,3+3)或M(0,3﹣3).所以点M的坐标为:(0,0)、(0,﹣3)、(0,3+3)、(0,3﹣3).(3)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PEF.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则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AOB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0<m<3)得到△PEF,易得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x+3+m.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则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6.连结BE,直线BE交AC于G,则G (,3).在△AOB沿x轴向右平移的过程中.①当0<m ≤时,如图1所示.设PE交AB于K,EF交AC于M.则BE=EK=m,PK=PA=3﹣m,联立,解得,即点M(3﹣m,2m)。

压轴题二:二次函数中的周长问题

压轴题二:二次函数中的周长问题

九年级数学压轴题库(二) 二次函数中的周长问题知识点:1. 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P ,使得PA+PB 最短.2. 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P ,使得 |PA-PB| 最长.例1 已知:抛物线()20y a x b xc a =++≠的对称轴为1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30A -,、()02C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PBC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 的坐标. (3)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Q ,使得|QB-QC|的长最大.请求出点Q 的坐标.(4)若点D 是线段O 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点C 重合).过点D 作DE P C ∥交x 轴于点E .连接P D 、P E .设C D 的长为m ,P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CxyBOA' P l A BPl A BlABPBlA BBPA'例2 已知:抛物线t ax ax y ++=42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1,0)。

(1)求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2)D 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以AB 为一底的梯形ABCD 的面积为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E 是第二象限内到x 轴、y 轴的距离的比为5∶2的点,如果点E 在(2)中的抛物线上,且它与点A 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

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E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 已知抛物线y=x2+(2n-1)x+n2-1 (n为常数).(1)当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并且顶点在第四象限时,求出它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设A是(1)所确定的抛物线上位于x轴下方、且在对称轴左侧的一个动点,过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再作AB⊥x轴于B,DC⊥x轴于C.①当BC=1时,求矩形ABCD的周长;②试问矩形ABCD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A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4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2,0),B(8,0),以AB为直径作半⊙P交y轴于M,以AB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1)直接写出C、M两点的坐标.(2)连CM,试判断直线CM是否与⊙P相切?说明你的理由.(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QMC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坐标及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例2例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4。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定稿)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定稿)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定稿)第一篇: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定稿)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一、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ane;0),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2+bx+c(ane;0)顶点式:y=a(x-h)2+k(ane;0),此时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P(h,k)交点式:y=a(x-x1)(x-x2)(ane;0)仅用于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x1、x2为交点的横坐标,所以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0)和 B(x2,0)),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为x=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k=;x1, x2=;x1+x2=-三、二次函数的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属于轴对称图形。

四、抛物线的性质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当x=-时,y最值=,当agt;0时,函数y有最小值;当alt;0时,函数y有最大值。

当-=0时,P在y轴上(即交点的横坐标为0);当Delta;= b2-4ac=0时,P在x轴上(即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即形状)。

当agt;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lt;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对于两个抛物线,若形状相同,开口方向相同,则a相等;若形状相同,开口方向相反,则a互为相反数。

4.二次项系数a和一次项系数b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四字口诀为“左同右异”,即:当对称轴在y轴左边时,a与b同号(即abgt;0);当对称轴在y轴右边时,a与b 异号(即ablt;0)。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线段周长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线段周长问题)(含简单答案)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P在直线 下方的抛物线上,连接 交 于点 ,过点 作 轴的垂线 ,垂线 交 于点 , 垂线 ,求证 ;当 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及 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在 上是否存在点 ,使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抛物线与 轴交于点 , ,与 轴交于点 .
(3)若直线 与线段 交于点 (不与点 , 重合),则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使得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相似?若存在,求出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及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如图,抛物线 与 轴交于 , 两点,与 轴交于点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2)若点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 的交点,点 是抛物线的顶点,求 的长;
(3) 或
13.(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3)点P的坐标为 或 .
14.(1)
(2) ,或
(3)
15.(1)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直线 的函数关系式为 ;
(2) 面积的最大值为 ;
(3)点M的坐标为 .
16.(1) ,
(2)
(3)最大值为4,此时
17.(1) ,
(2)
(3) 或 或
18.(1)
11.已知:抛物线 经过 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点P为直线 上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连接 , 交直线 于点E,设 ,求当k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并求此时k的值.
(3)如图2,点Q为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D.求 的周长及 的值.
12.如图,抛物线 交 轴于 , 两点(点 在 的右边),与 轴交于点 ,连接 , .点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 的横坐标为 ,过点 作 轴,垂足为点 , 交 于点 .

九年级二次函数专题复习二次函数中几何图形线段、周长、面积的最值课件

九年级二次函数专题复习二次函数中几何图形线段、周长、面积的最值课件

5.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B和点C的坐标分别为 (3,0),(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D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E为线段BC上一动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F,求四边形ACFB面积的最 大值,以及此时点E的坐标.
练习反馈:
3.如图,已知抛物线y=-x2+m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3,0). (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当PA+PC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练习反馈:
4.二次函数y=- x2+bx+c的图象与直线y=- x+1相交于A,B两点(如图),A点在y轴上,过点B
练习反馈:
10.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A(-3,0),B(0,3),且其对称轴为直线x=-1.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抛物线上点A与点B之间的动点(不包括点A,点B),求△PAB的面积的最大值, 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练习反馈: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 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 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求a的值;
二次函数专题复习 二次函数中几何图形线段、周长、面积的最值
类型一 线段最值问题
1
1.(综合与探究)如图,直线y=-x+4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抛物线y= x2+bx+c经过点A,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复习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复习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题目中的矩形框部分是一段被墨水污染了无法 辨认的文字.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你根据已有信 息,在原题目的矩形框内,填上适当的条件,把 题目补充完整。
五. 延问精练,课后固学
1.交流展示课前练习中的1,3两题
2.课堂小结 请大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从知识、方法、思想等方面进行反思.
三.追问互助,合作深学
问题3:
变式1: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你能求出 △BCD的面积吗?
三.追问互助,合作深学
问题3:
变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不与点C重合) ,使得△ABM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四.查问测效,即时补学
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A(1,-2)、
变式1: 若C(2, y1),D(6,y2)也是抛物线上的两点 ,则y1 ___ y2
变式2:若E(-2, y1),F(4,y2)也是抛物线上的两点 ,则y1 ___ y2 (填 , 或 );
三.追问互助,合作深学
问题3:设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为A,B,顶点
为C,求△ABC的面积(A在B的左边)
一.概问引标,课前先学
见学案相关内容
(请同学们课前完成,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欢迎光临,敬请指导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二次函数复习 (1)
目标引领
1.会通过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顶点坐标和最值; 2.会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 题; 3.能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能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简单的 综合性问题。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2 -1 0 1 2 …y … 5 0 -3 -4 -3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该二次函数图像关于x 轴对称的图像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二次函数y=(x-m)(x+m+4),其中m为常数.(1)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公共点.(2)若A(-1,a)和B(n,b)是该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两个点,请判断a、b的大小关系.3.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E(3,0)两点,与轴交于点B(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顶点为D,求四边形AEDB的面积;(3)△AOB与△DBE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给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4.若二次函数21y ax bx =++的图像经过点(1,0)和(2,1) (1)求a ,b 的值; (2)写出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5.如图,二次函数y =ax 2-8ax +c (a <0)的图像与x 、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顶点为D ,一次函数y =-mx +c 的图像过 A 、B 两点,且sin ∠OAB =35,BD 平分∠ABY (Y 在点B 上方). (1)求m 的值;(2)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6.二次函数y = ax 2 + bx + c 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它的顶点M 在第二象限,且经过点A (1,0)和点B (0,1) (1)试求a ,b 所满足的关系式;(2)设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当△AMC 的面积为△ABC 面积的54倍时,求a 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AB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y O ADxY7.(1)已知二次函数2=+的图像经过点(-2,8)和点(-1,5),求该二次函数y ax c表达式.(2)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1,0)和点(-3,0),且经过点(0,3),求该二次函数表达式.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以()2,5B-.A-为顶点,且过点()1,4(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2)求该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将函数图像向左平移几个单位,该函数图像恰好经过原点.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1,0)和(0,-3).(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当y>-3时,x的取值范围.10.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1(1)(2)(3)2y x x x x =---+的性质.(1)先从简单情况开始探究: ① 当函数为1(1)2y x x =-+时,y 随x 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② 当函数为1(1)(2)2y x x x =--+时,它的图象与直线y x =的交点坐标为 ;(2)当函数为1(1)(2)(3)y x x x x =---+时,下表为其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②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2443=-++的顶点为A.y mx mx m(1)求点A的坐标;(2)将线段OA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O A''.①直接写出点O'和A'的坐标;②若抛物线2443=-++与四边形AOO A''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y mx mx m求m的取值范围.1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个3元、已知该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关系216=++,其图像如图所示.y ax x c(1)求a、c的值;(2)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3)销售单价在什么范围时,该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16元?13.如图,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A (-3,0)、B(1,0)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0,3),点C 、D 是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一对对称点,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B 、D . (1)D 点坐标( , ); (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若把二次函数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直接写出平移后的解析式;(4)根据图像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小于二次函数值 的x 的取值范围.14.对于二次函数342+-=x x y 和一次函数1+-=x y ,我们把)1)(1()34(2+--++-=x t x x t y 称为这两个函数的“再生二次函数”,其中t 是不为零的实数,其图像记作抛物线E .现有点A (1,0)和抛物线E 上的点B (2,n ),请完成下列任务: 【尝试】⑴判断点A 是否在抛物线E 上;⑵求n 的值.【发现】通过(1)和(2)的演算可知,对于t 取任何不为零的实数,抛物线E 总过定点,请你求出定点的坐标.【应用】二次函数5832-+-=x x y 是二次函数342+-=x x y 和一次函数1+-=x y 的一个“再生二次函数”吗?如果是,求出t 的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6x+m=0 (1)当m=0时,求原方程的解:(2)若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3-5,求方程另一根及m 的值。

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 第5章 二次函数压轴题经典题型(含答案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 第5章 二次函数压轴题经典题型(含答案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第5章二次函数压轴题经典题型1.如图,已知抛物线y=−1x2+bx+c交x轴于A(-3,0),B(4,0)两点,交y轴于点C,点3P是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OP,BP,若S△BOP=2S△AOC,求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BA=75°?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作为武汉市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我市新洲区光明村白菜丰收却面临滞销的情况,在武汉市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各地的订单如雪片般“飞”向光明村,千亩白菜的滞销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市政府拟采用水陆联运的方式,派出车队到田间将白菜装车后运往码头再装船销往各地,负责人统计了解装载情况,发现运送到码头的白菜量y(单位:吨)随时间x(单位:小时)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当0≤x≤10时,y是x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A(0,100),顶点B(10,600);当10<x≤12时,累计数量保持不变.(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在码头安装了2台传送设备,在运送白菜的同时,可将码头上的白菜直接传送到船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台传送设备每小时可传送20吨白菜到船上.码头上等待传送上船的白菜最多时有多少吨?全部白菜都传送完成需要多少时间?3.如图1,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经过A(-3,0),C(0,3)两点,交x轴于另一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在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作PD//y轴,交线段AC于点D,作PE//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若2PD=PE,求点P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平移至顶点在原点,直线PQ分别与x,y轴交于E,F两点,与新抛物线交于P、Q两点,做PQ的垂直平分线MN交y轴于点N,若PQ=2MN,求证:OEOF−OFOE=4OE.4.如图,抛物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其中直线l经过点A且与y轴相交于点C(0,12 ).(1)写出A点坐标 ;B点坐标 ;(2)如图,在抛物线上存在点M(异于点B),使得B,M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横坐标.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9,P是线段AD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A、D),连接PC,过点P作PE⊥PC交AB于E.(1)若DP=2,则AE= ;(2)当点P在AD上运动时,对应的点E也随之在AB上运动,求BE的取值范围;(3)在线段AD上是否存在不同于P的点Q,使得QC⊥QE?若存在,求线段AP与AQ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y=a x2+bx+c与x轴交于点A、点B,与y轴交于点C,直线y=2x−6与抛物线交于点B、点C,直线y=−12x−1与抛物线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E,与直线y=2x−6交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M(m,n)在抛物线上,当−4≤m≤2时,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3)H是直线CB上一点,若S△ECH=2S△ECF,求点H的坐标;(4)P是x轴上一点,Q是平面内任意一点,是否存在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者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已知二次函数y=a x2+bx−4(a,b是常数,且a≠0)的图象过点(3,−1).(1)试判断点(2,2−2a)是否也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该函数的表达式.(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x1,y1)和(x2,y2)两点,且当x1≤x2≤2时,始终都有y1>y2,求3a的取值范围.8.如图,灌溉车为绿化带浇水,喷水口H离地竖直高度OH为1.2m.可以把灌溉车喷出水的上、下边缘抽象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抛物线的部分图象;把绿化带横截面抽象为矩形DEFG,其水平宽度DE=3m,竖直高度EF=0.5m.下边缘抛物线是由上边缘抛物线向左平移得到,上边抛物线最高点A离喷水口的水平距离为2m,高出喷水口0.4m,灌溉车到绿化带的距离OD为d(单位:m).(1)求上边缘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喷出水的最大射程OC;(2)求下边缘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交点B的坐标;(3)要使灌溉车行驶时喷出的水能浇灌到整个绿化带,直接写出d的取值范围.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抛物线y=−1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4,0)两点,2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直线BM:y=2x+m交y轴于点M.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BC、BM于点E、F.(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点P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时,求△PBC的面积;(3)①若点N为y轴上一动点,当四边形BENF为矩形时,求点N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第四象限内有一点Q,满足QN=QM,当△QNB的周长最小时,求点Q的坐标.10.如图,抛物线y=1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边),与y轴交于C,直线2y =12x−2经过B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BC 及x 轴分别交于点D 、M.设M(m ,0),点P 在抛物线上运动,若P 、D 、M 三点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m 的值.11.当直线y =kx +b (k 、b 为常数且k≠0)与抛物线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0)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切点,其切点坐标(x ,y )为相应方程组{y =kx +b ax 2+bx +c 的解.如将直线y =4x 与抛物线y =x 2+4,联合得方程组{y =4x y =x 2+4,从而得到方程x 2+4=4x ,解得x 1=x 2=2,故相应方程组的解为{x 1=x 2=2y 1=y 2=8,所以,直线y =4x 与抛物线y =x 2+4相切,其切点坐标为(2,8).(1)直线m:y=2x-1与抛物线y=x2相切吗?如相切,请求出切点坐标;(2)在(1)的条件下,过点A(1,-3)的直线n与抛物线y=x2也相切,求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3)如图,已知直线y=kx+3(k为常数且k≠0)与抛物线y=x2交于C、D,过点C、D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这两条切线交于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CD于点Q,试说明点Q是CD的中点.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 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C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在直线BC上方时,求△BPC面积的最大值:(3)若M为抛物线上动点,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N使点A、C、M、N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把A (−3,0),B (4,0)代入 y =−13x 2+bx +c ,得{−13×(−3)2+(−3)b +c =0−13×42+4b +c =0,解得{b =13c =4,∴ 抛物线的表达式 为y =−13x 2+13x +4.(2)解:当x =0时,y =4,∴C (0,4),∴OC =4,∵A (−3,0),B (4,0),∴OA =3,OB =4,∴S △AOC =12AO·OC =12×3×4=6,∵S △BOP =2S △AOC ,S △BOP =12OB·|y P |,∴12OB·|y P |=12,|y P |=6,∴当y =6时,−13x 2+13x +4=6,x 2−x +6=0,b 2−4ac =−23<0,∴方程无解,当y =−6时,−13x 2+13x +4=−6,x 2−x−30=0,x 1=6,x 2=−5,∴点P 的坐标为(6,−6)或(−5,−6).(3)解:如图,当点Q 在x 轴上方时,在对称轴上找一点F ,连接BF ,使得QF =BF ,∵∠QEB =90°,∠QBA =75°,∴∠BQE =15°,∵QF =BF ,∴∠BQE =∠QBF =15°,∴∠BFE =30°,∵A (−3,0),B (4,0),点E 是AB 的中点,∴E (12,0),∴BE =12AB =72,∴EF =3BE =732,BF =2BE =7,∴QF =BF =7,∴QE =QF +FE =7+732,∴Q (12,7+732), 作点Q′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Q′BA =75°,∴Q′(12,−7−732), 综上所述,Q (12,7+732)或(12,−7−732).2.【答案】(1)解:①当0≤x≤10时,∵顶点坐标为(10,600),∴设y =a (x -10)2+600,将(0,100)代入,得:100a+600=100,解得a =-5,∴y =-5(x-10)2+600=-5x 2+100x+100(0≤x≤10)②当10<x≤12时,y =600(10<x≤12),∴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5x 2+100x +100(0≤x ≤10)600(10<x ≤12)(2)解:设第x 小时的等待传送上船的白菜为w 吨,由题意可得w =y-40x ,①0≤x≤10时,w =-5x 2+100x+100-40x =-5x 2+60x+100=-5(x-6)2+280,100≤w≤280;当x=10时,w=200,∵-5<0,∴当x =6时,w 的最大值是280;②0≤x≤10时,100≤w≤280;∵当x=10时,w=200,∴传送设备一直工作∴当x>10时,w =600-40x ,全部白菜都传送完成,根据题意得:600-40x =0,解得:x =15(另:0≤x≤10,一直运送;当x>10时,w=200需5小时,共需15小时)∴等待传送上船的白菜最多是280吨;全部白菜都传送完成需要15小时.3.【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9a−3b +c =03=c −b 2a =−1解得:{a =−1b =−2c =3∴解析式为:y =−x 2−2x +3(2)解:设直线l AC :y=kx+p ,代入A(-3,0),C(0,3)得k=1,p=3∴l AC :y =x +3设P (m ,−m 2−2m +3)D (m ,m+3)∵P 在直线AC 上方∴PD=−m 2−3m∵PE ∥x 轴,∴P ,E 关于对称轴x=-1对称∴PE=2|−1−m|∵2PD=PE∴−m 2−3m =|−1−m|①当m <-1时,−m 2−3m =−1−m解得m 1=−1−2;m 2=−1+2∵P 在AC 上方,∴-3<m <0,∴m=−1−2,点P 为(-1-2,2)②当m >-1时,−m 2−3m =1+m解得m 1=−2−3(舍)m 2=−2+3∴点P 为(−2+3,23)综上:P 点坐标为(-1-2,2)或(−2+3,23)(3)解: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 2设l PQ :y =kx +b∴E 为(−b k ,0),F 为(0,b ),OE=b k,OF=-b ∴OE OF −OF OE =−1k+k 联立{y =kx +b y =−x 2x 2+kx +b =0x p +x Q =−k ,x p .x Q =b连接PN ,QN ,过N 作GH ⊥y 轴,作PG ⊥GH 于G ,作QH ⊥GH 于H∵MN ⊥PQ ,PM=MQ ,且PQ=2MN∴ΔPQ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GN ≌△NHQ∴{PG =NH GN =QH∴{y P −y G =x Q −x P =y Q −y N即y P −y Q =x P +x Q 整理得:k (x P −x Q )=x p +x Q即:k 2−4b =1k−1k =4b k即OE OF −OF OE =4OE 4.【答案】(1)(-1,0);(3,0)(2)解: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则 {0=−k +b 12=b ,解得: {k =12b =12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12x +12;分类讨论:①当点M 位于直线AC 下方时,如图点 M 1 ,∵ B 、M 两点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B M 1∥AC ,∴可设直线BM 1的解析式为 y =12x +b 1 ,则 0=12×3+b 1 ,解得: b 1=−32,∴直线BM 1的解析式为 y =12x−32.联立 {y =x 2−2x−3y =12x−32,解得: x 1=−12,x 2=3 (舍),∴此时点M 的横坐标为 −12 ;②当点M 位于直线AC 上方时,如图点M 2和M 3 ,∵直线BM 1的解析式为 y =12x−32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12x +12,∴12−(−32)=2∴直线M 2M 3为直线AC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M 2M 3的解析式为 y =12x +52 .联立 {y =x 2−2x−3y =12x +52 ,解得: x 1=5+1134,x 2=5−1134 ,∴此时M 的横坐标为 5+1134 或 5−1134 .综上可知M 的横坐标为 −12 或 5+1134 或 5−1134 .5.【答案】(1)73(2)解:由(1)得:AEDP =APDC ,∴AE•DC =AP•DP ,设AP =x ,AE =y ,∴DP =9−x ,∴6y =x(9−x),整理得:y =−16(x−92)2+278(0<x <9),∵−16<0,∴当x =92时,y 最大值=278,∴BE =AB−AE =218,∴此时BE 的最小值为218,又∵E 在AB 上运动,∴BE <6,∴218≤BE <6.(3)解:如图,假设存在这样的点Q ,由(1)可得:AE•DC =AP•DP ,同理可得:AQ•DQ =AE•DC ,∴AQ•DQ =AP•DP ,∴AQ(9−AQ)=AP(9−AP),整理得:(AP−AQ)(AP +AQ−9)=0,∵Q 不同于P 点,∴AP ≠AQ ,即:P 不是AD 的中点,∴AP +AQ =9,∴当P 不是AD 的中点时,总存在这样的点Q 满足条件,此时AP +AQ =9.6.【答案】(1)解:∵直线y=2x-6与x 轴、y 轴交于点B 、点C ,∴B(3,0),C(0,−6),∵直线y =−12x−1与x 轴交于点A ,∴A(−2,0),∵抛物线y =a x 2+bx +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y 轴交于点C ,∴{0=9a +3b +c −6=c 0=4a−2b +c ,解得:{a =1b =−1c =−6,∴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x−6;(2)解:∵y =x 2−x−6=(x−12)2−254,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2,∵点M(m ,n)在抛物线上,−4≤m ≤2,∴当x =12时,抛物线有最小值−254,即n 有最小值−254;∵当m =−4时,n =(−4−12)2−254=14;当m =2时,n =(2−12)2−254=−4,即n 有最大值14.∴n 的取值范围为−254≤n ≤14;(3)解:∵直线y =−12x−1与y 轴交于点E , ∴E(0,−1),∵{y =−12x−1y =2x−6,即得:{x =2y =−2,∴F(2,−2),∴E C 2=[−6−(−1)]2=25,E F 2=[2−0]2+[−2−(−1)]2=5,F C 2=[2−0]2+[−2−(−6)]2=20,∴E C 2=E F 2+F C 2∴EF ⊥BC .设H(m ,n).①当H 在EF 上方,∵S △ECH =2S △ECF ,∴12CH ⋅EF =2×12CF ⋅EF ,∴CH =2CF ,即F 是CH 的中点,∴{0+m 2=2−6+n 2=−2,解得:{m =4n =2,∴H(4,2);②当H 在EF 下方,∵S △ECH =2S △ECF ,∴12CH ⋅EF =2×12CF ⋅EF ,∴CH =2CF ,设点G (m ,n )为HC 的中点,如图,即C 是FG 的中点,∴{2+m 2=0−2+n 2=−6,解得:{m =−2n =−10,∴G(−2,−10).∵C(0,−6),∴设点H(j ,ℎ),由G(−2,−10)为HC 的中点,∴{0+j 2=−2−6+ℎ2=−10,解得:{j =−4ℎ=−14,∴H(−4,−14);综上,点H 的坐标为(4,2)或(−4,−14);(4)解:存在一点Q 使存在以B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B(3,0),C(0,−6),∴BC =62+32=35,①当BC 为菱形一边时,则P 1(3+35,0),P 2(3−35,0),∴Q 1(0+35,−6),Q 2(0−35,−6),即Q 1(35,−6),Q 2(−35,−6),②当BC 为菱形对角线时,则B P 3=C P 3,设P 3(n ,0),P 3B =P 3C =3−n ,∵P 3O 2+O C 2=P 3C 2,∴(3−n)2=n 2+62,解得:n =−92,∴P 3B =3+92=152,∴Q 3(152,−6).综上 ,点Q 的坐标为(35,−6)或(−35,−6)或(152,−6).7.【答案】(1)解:将点(3,−1)代入解析式,得3a +b =1,∴y =a x 2+(1−3a)x−4,将点(2,2−2a)代入y =a x 2+bx−4,得4a +2(1−3a)−4=−2−2a ≠2−2a ,∴点(2,2−2a)不在抛物线图象上(2)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1−3a )2+16a =0,∴a =−1或a =−19,∴y =−x 2+4x−4或y =−19x 2+43x−4(3)解:抛物线对称轴x =3a−12a , 当a >0,3a−12a ≥23时,a ≥35;当a <0,3a−12a ≤23时,a ≥35(舍去);∴当a ≥35满足所求;8.【答案】(1)解:如图,由题意得A(2,1.6)是上边缘抛物线的顶点,设y =a (x−2)2+1.6,又∵抛物线过点(0,1.2),∴1.2=4a +1.6,∴a =−0.1,∴上边缘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0.1(x−2)2+1.6,当y =0时,−0.1(x−2)2+1.6=0,解得x 1=6,x 2=−2(舍去),∴喷出水的最大射程OC 为6m ;(2)解:∵对称轴为直线x =2,∴点(0,1.2)的对称点为(4,1.2),∴下边缘抛物线是由上边缘抛物线向左平移4m 得到的,∴点B 的坐标为(2,0);(3)2≤d ≤11−19.【答案】(1)解:∵抛物线y =−12x 2+bx +c 与x 轴交于点A(−1,0)、B(4,0)两点,∴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2(x +1)(x−4),∴y =−12x 2+32x +2(2)解:∵y =−12x 2+32x +2,∴y =−12(x−32)2+258,∴P(32,258),∵B(4,0),C(0,2),∴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12x +2,把x =32代入y =−12x +2得:y =54,∴S ΔPBC =12×(258−54)×4=154(3)解:①过点N 作NG ⊥EF 于点G ,∵y =2x +m 过点B(4,0),∴0=2×4+m ,∴m =−8,∴直线BM 的表达式为:y =2x−8,∴M(0,−8),设E(a ,−12a +2),F(a ,2a−8),∵四边形BENF 为矩形,∴ΔBEH≅ΔNFG ,∴NG =BH ,EH =FG ,∴a =4−a ,∴a =2,∴F(2,−4)、E(2,1),∴EH =FG =1,GH =4−1=3,∴N(0,−3);②∵QN =QM ,∴点Q 在MN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B(4,0),N(0,−3),∴BN =5,∴C ΔQNB =BQ +NQ +5=BQ +MQ +5,∴当点B 、Q 、M 共线时,△QNB 的周长最小,此时,点Q 即为MN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M 的交点,∵N(0,−3);M(0,−8),∴D(0,−112),把y =−112代入y =2x−8得:x =54,∴Q(54,−112).10.【答案】(1)解:在y =12x−2中,当x =0时,y =−2;当y =0时,x =4;∴C(0,−2),B(4,0),把C(0,−2),B(4,0)代入到抛物线解析式中得{8+4b +c =0c =−2,∴{b =−32c =−2∴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2−32x−2(2)解:m的值为-2或−12或111.【答案】(1)解:直线m:y=2x−1与抛物线y=x2相切,理由如下:由{y=2x−1y=x2得{x1=x2=1 y1=y2=1,∴直线m:y=2x−1与抛物线y=x2相切,切点是(1,1)(2)解:设直线n的解析式为y=mx+n,将A(1,−3)代入得:m+n=−3,∴n=−3−m,∴直线n的解析式为y=mx−3−m,由{y=mx−3−my=x2得x2−mx+m+3=0,∵直线n与抛物线y=x2相切,∴x2−mx+m+3=0有两个相等实数解,∴△=0,即(−m)2−4(m+3)=0,解得m=−2或m=6,当m=−2时,直线n的解析式为y=−2x−1,解{y=−2x−1y=2x−1得{x=0 y=−1,∴此时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0,−1);当m=6时,直线n的解析式为y=6x−9,解{y=6x−9y=2x−1得{x=2 y=3,∴此时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2,3);答: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2x−1,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0,−1)或直线n的解析式为y=6x−9,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2,3);(3)解:过C作CM⊥PQ于M,过D作DN⊥PQ于N,如图:设C(m,m2),D(n,n2),直线PC解析式为y=kx+b,将C(m,m2)代入y=kx+b得:m2=km+b,∴b=m2−km①,∵PC与抛物线y=x2相切,∴{y=kx+by=x2有两个相同的解,即x2=kx+b有两个相等实数解,∴△=k2+4b=0②,将①代入②得:k2+4(m2−km)=0,∴k=2m,b=−m2,∴直线PC解析式为y=2mx−m2,同理可得直线PD解析式为y=2nx−n2,由2mx−m2=2nx−n2得x=m+n2,∴P的横坐标为m+n2,设直线CD解析式为y=tx+s,将C(m,m2)D(n,n2)代入得:{m2=mt+sn2=nt+s,解得{t=m+n s=−mn,∴直线CD解析式为y=(m+n)x−mn,在y=(m+n)x−mn中,令x=m+n2得y=m2+n22,∴Q(m+n2,m2+n22),∴CM=x Q−x C=n−m2,DN=x D−x Q=n−m2,MQ=y Q−y C=n2−m22,NQ=y D−y Q=n2−m22,∴CM =DN ,MQ =NQ ,∵∠CMQ =∠DNQ =90°,∴ΔCQM≅ΔDQN (SAS ),∴CQ =DQ ,∴点Q 是CD 的中点.12.【答案】(1)解:由题意得,{a +b +c =09a−3b +c =0c =3 ,解得{a =−1b =−2c =3,∴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2)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x 2−2x +3),过点P 作PQ//y 轴,交直线BC 于点Q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mx +n ,过点B (-3,0),C (0,3)两点,∴{−3m +n =0n =3 ,解得{m =1n =3,∴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3,∴点Q 的坐标为(x ,x +3),∴PQ =y P −y Q =−x 2−2x +3−(x +3)=−x 2−3x ,∴S ΔBPC =S ΔBPQ +S ΔQPC=12PQ ×(x +3)+12PQ ×(0−x)=32PQ =32(−x 2−3x)=−32(x +32)2+278∵−32<0,∴S ΔBPC 有最大值,此时x =−32,S ΔBPC 的最大值为278;(3)解:∵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x +1)2+4,∴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为x =−1,设点M 的坐标为(t ,−t 2−2t +3),点N 的坐标为(−1,d ),(Ⅰ)当线段AC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则AM 与CN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如图所示,由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t +12=−1+02d +32=−t 2−2t +3+02 ,解得{t =−2d =0 ,∴此时点N 的坐标为(−1,0);(Ⅱ)当线段AC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AC 与MN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如图所示,由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t−12=1+020+32=−t 2−2t +3+d 2 ,解得{t =2d =8 ,∴此时点N 的坐标为(−1,8);综上可得,存在点M 、N 使点A 、C 、M 、N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点N 的坐标为(−1,8)或(−1,0).。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基础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基础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 能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 经历探索由已知条件特点,灵活选择二次函数三种形式的过程,正确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三种形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点梳理】要点一、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二次函数解析式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a ≠0); (2)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a ≠0);(3)交点式:12()()y a x x x x =--(1x ,2x 为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a ≠0). 2.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设:先设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如2y ax bx c =++或2()y a x h k =-+,或12()()y a x x x x =--,其中a ≠0;第二步,代: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得到关于解析式中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解此方程或方程组,求待定系数; 第四步,还原:将求出的待定系数还原到解析式中. 要点诠释:在设函数的解析式时,一定要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择合适的形式:①当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坐标时,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②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大值、最小值时.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2()y a x h k =-+;③当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x 1,0),(x 2,0)时,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12()()y a x x x x =--.【典型例题】类型一、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1.(2014秋•岳池县期末)已知二次函数图象过点O (0,0)、A (1,3)、B (﹣2,6),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对称轴.【答案与解析】解: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 2+bx+c , 把O (0,0)、A (1,3)、B (﹣2,6)各点代入上式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2x 2+x ; ∴抛物线的对称轴x=﹣=﹣=﹣.【总结升华】若给出抛物线上任意三点,通常可设一般式:y=ax 2+bx+c (a ≠0). 举一反三:【课程名称: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56565 :例1】【变式】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 (0,5-),B (1,3-),C (1-,11-)三点,求它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答案】设52-+=bx ax y (a ≠0),据题意列⎩⎨⎧--=--+=-51153b a b a ,解得⎩⎨⎧=-=42b a ,所得函数为5422-+-=x x y 对称轴方程:1=x ,顶点()31-,.2.(2015•巴中模拟)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 (1,﹣2),且经过点N (2,3),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与解析】解: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 (1,﹣2), 设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 (x ﹣1)2﹣2, 把点(2,3)代入解析式,得: a ﹣2=3,即a=5,∴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5(x ﹣1)2﹣2. 【总结升华】本题已知顶点,可设顶点式. 举一反三:【课程名称: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56565 :例2】【变式】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14)A -,,且过点(30)B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并直接写出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答案】(1)223y x x =--.(2)令0y =,得2230x x --=,解方程,得13x =,21x =-.∴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30),和(10)-,. ∴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经过坐标原点. 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40),.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答案与解析】解法一: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a ≠0),由图象知函数图象经过点(3,0),(0,3).则有930,3,1,2a b c c ba⎧⎪++=⎪=⎨⎪⎪-=⎩ 解得1,2,3.a b c =-⎧⎪=⎨⎪=⎩∴ 抛物线解析式为223y x x =-++.解法二:设抛物线解析式为12()()y a x x x x =--(a ≠0). 由图象知,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为(-1,0),(3,0). 则有(1)(3)y a x x =+-,即223y ax ax a =--. 又33a -=,∴ 1a =-.∴ 抛抛物物解析式为223y x x =-++.解法三: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 x h k =-+(a ≠0). 则有2(1)y a x k =-+,将点(3,0),(0,3)代入得40,3,a k a k +=⎧⎨+=⎩ 解得1,4.a k =-⎧⎨=⎩∴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4y x =--+,即223y x x =-++.【总结升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它们是相互联系、并可相互转化的,在实际解题时,一定要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形式的解析式求解.类型二、用待定系数法解题4.已知抛物线经过(3,5),A(4,0),B(-2,0),且与y 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求△ABC 的面积. 【答案与解析】(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4)y a x x =+-(a ≠0),将(3,5)代入得5(32)(34)a =+-,∴ 1a =-.∴ (2)(4)y x x =-+-. 即228y x x =-++.(2)由(1)知C(0,8), ∴ 1(42)8242ABC S =+⨯=△. 【总结升华】此题容易误将(3,5)当成抛物线顶点.将抛物线解析式设成顶点式.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4秋•招远市期末)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5),(0,﹣4)和(1,1),则这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A .y=﹣6x 2+3x+4 B . y=﹣2x 2+3x ﹣4 C . y=x 2+2x ﹣4D . y=2x 2+3x ﹣42.二次函数225y x x =+-有( )A .最小值-5B .最大值-5C .最小值-6D .最大值-63.把抛物线y=3x 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是( )A . y=3(x -3)2+2B .y=3(x+3)2+2C .y=3(x -3)2-2D . y=3(x+3)2-24.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 =2x bx c ++的对称轴为x =2,点A ,B 均在抛物线上,且AB 与x 轴平行,其中点A 的坐标为(0,3),则点B 的坐标为 ( )A.(2,3)B.(3,2)C.(3,3)D.(4,3)5.将函数2y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a(a >0)个单位,得到函数232y x x =-+的图象,则a 的值为( )A .1B .2C .3D .46.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7 -6 -5 -4 -3 -2 Y-27-13-3353则当x =1时,y 的值为 ( )A .5B .-3C .-13D .-27二、填空题7.抛物线2y 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 ____.第7题 第10题8.(2014秋•江宁区校级月考)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2,﹣3).对称轴为x=1,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距离为4.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9.已知抛物线222y x x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_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10.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1,0),(1,-2),当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 ____.11.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 (a ≠0)中自变量x 和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3)2- -1 12- 0 12 1 32 … y…54- -294- -254- 074…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 ___.12.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坐标为(3,-2),且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 _____.三、解答题13.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1,2),且过点(2,3);(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1),(0,1),(-1,13)三点; (3)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1,0),(3,0),且图象过点(0,-3).14.如图,已知直线y =-2x+2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BAC =90°,求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15.(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4,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抛物线y=﹣x 2+bx+c 经过B 、C 两点,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C 、BD 、CD .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此抛物线顶点D 的坐标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a ≠0),将A 、B 、C 三点代入解得a=2,b=3,c=-4.故所求的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2+3x ﹣4.故选D .2.【答案】C ;【解析】首先将一般式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即2225216y x x x x =+-=++-2(1)6x =+-,∵ a =1>0,∴ x =-1时,6y =-最小. 3.【答案】A ; 4.【答案】D ;【解析】∵ 点A ,B 均在抛物线上,且AB 与x 轴平行, ∴ 点A 与点B 关于对称轴x =2对称, 又∵ A(0,3),∴ AB =4,y B =y A =3, ∴ 点B 的坐标为(4,3). 5.【答案】B ;【解析】抛物线的平移可看成顶点坐标的平移,2y x x =+的顶点坐标是11,24⎛⎫-- ⎪⎝⎭,232y x x =-+的顶点坐标是31,24⎛⎫-⎪⎝⎭,∴ 移动的距离31222a ⎛⎫=--= ⎪⎝⎭.6.【答案】D ;【解析】此题如果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再将x =1代入求函数值,显然太繁,而由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迅速地解决此问题.观察表格中的函数值,可发现,当x =-4和x =-2时,函数值均为3,由此可知对称轴为x =-3,再由对称性可知x =1的函数值必和x =-7的函数值相等,而x =-7时y =-27.∴ x =1时,y =-27. 二、填空题7.【答案】223y x x =-++;【解析】由图象知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为(3,0),(-1,0),则(1)(3)y x x =-+-. 8.【答案】y=x 2﹣2x ﹣3;【解析】∵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距离为4,且以x=1为对称轴∴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坐标为(﹣1,0),(3,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y=a (x+1)(x ﹣3) 又∵抛物线过(2,﹣3)点 ∴﹣3=a (2+1)(2﹣3) 解得a=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x ﹣3),即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2x ﹣3.9.【答案】(1)x =1;(1,3);【解析】代入对称轴公式2bx a =-和顶点公式24,24b ac b aa ⎛⎫-- ⎪⎝⎭即可.10.【答案】12x ≥; 【解析】将(-1,0),(1,-2)代入2y x bx c =++中得b =-1,∴ 对称轴为12x =,在对称轴的右侧,即1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1.【答案】22y x x =+-;【解析】此题以表格的形式给出x 、y 的一些对应值.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每一对x 、y 值,从中选出较简单的三对x 、y 的值即为(-1,-2),(0,-2),(1,0),再设一般式2y ax bx c =++,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a ≠0),由表知2,2,0.a b c c a b c -+=-⎧⎪=-⎨⎪++=⎩ 解得1,1,2.a b c =⎧⎪=⎨⎪=-⎩∴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2y x x =+-. 12.【答案】21(3)22y x =--; 【解析】由题意知抛物线过点(1,0)和(5,0). 三、解答题13.【答案与解析】(1)∵ 顶点是(1,2),∴ 设2(1)2y a x =-+(a ≠0).又∵ 过点(2,3),∴ 2(21)23a -+=,∴ a =1. ∴ 2(1)2y x =-+,即223y x x =-+. (2)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a ≠0).由函数图象过三点(1,-1),(0,1),(-1,13)得1,1,13,a b c c a b c ++=-⎧⎪=⎨⎪-+=⎩ 解得5,7,1.a b c =⎧⎪=-⎨⎪=⎩故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2571y x x =-+.(3)由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1,0),(3,0),∴ 设y =a(x-1)(x-3)(a ≠0),又∵ 过点(0,-3), ∴ a(0-1)(0-3)=-3,∴ a =-1,∴ y =-(x-1)(x-3),即243y x x =-+-.14.【答案与解析】过C 点作CD ⊥x 轴于D .在y =-2x+2中,分别令y =0,x =0,得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0,2). 由AB =AC ,∠BAC =90°,得△BAO ≌△ACD , ∴ AD =OB =2,CD =AO =1, ∴ C 点的坐标为(3,1).设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0)y ax bx c a =++≠,则有0,9312,a b c a b c c ++=⎧⎪++=⎨⎪=⎩,解得5,61762.a b c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517266y x x =-+.15.【答案与解析】 解:(1)由已知得:C (0,4),B (4,4), 把B 与C 坐标代入y=﹣x 2+bx+c 得:,解得:b=2,c=4,则解析式为y=﹣x 2+2x+4;(2)∵y=﹣x 2+2x+4=﹣(x ﹣2)2+6,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6),则S 四边形ABDC =S △ABC +S △BCD =×4×4+×4×2=8+4=12.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会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2.会求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坐标,掌握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3.经历探索验证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看方程和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0)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就是令y =0,求20ax bx c ++=中x 的值的问题.此时二次函数就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因此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决定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它们的关系如下表: 判别式24b ac=-△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根的情况△>0a >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于1(,0)x ,2(,0)x 12()x x <两点,且21,242b b acx a-±-=,此时称抛物线与x 轴相交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2b b ac x a-±-=a <△=0a >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切于,02b a ⎛⎫-⎪⎝⎭这一点,此时称抛物线与x 轴相切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x x a==-a <△<0a >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轴无交点,此时称抛物线与x 轴相离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或称无实数根)a <要点诠释: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由的值来确定的.(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时,,方程没有实根.2.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问题实质就是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我们把它延伸到求抛物线2y ax bx c =++(a ≠0)与y 轴交点和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1y kx b =+(0)k ≠的交点问题.抛物线2y ax bx c =++(a ≠0)与y 轴的交点是(0,c).抛物线2y ax bx c =++(a ≠0)与一次函数1y kx b =+(k ≠0)的交点个数由方程组12,y kx b y ax bx c=+⎧⎨=++⎩的解的个数决定.当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 当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解时⇔两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当方程组无解时⇔两函数图象没有交点.总之,探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的问题,最终是讨论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要点诠释:求两函数图象交点的问题主要运用转化思想,即将函数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组解的问题或者将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转化为求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 要点二、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作二次函数的图象,由图象确定交点个数,即方程解的个数;2. 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即确定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大致范围;3. 在(2)确定的范围内,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即在(2)确定的范围内,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取值,用表格的形式求出相应的y 值.4.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在(3)中最接近0的y 值所对应的x 值即是一元二次方的近似根.要点诠释: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方法(图象法):(1)直接作出函数的图象,则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根;(2)先将方程变为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和直线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根; (3)将方程化为,移项后得,设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和直线的图象,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要点三、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当△>0时,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A(1x ,0),B(2x ,0),则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b x x a +=-,12c x x a=. ∴ 22121||||()AB x x x x =-=-21212()4x x x x =+-24⎛⎫=-⨯ ⎪⎝⎭b c a a 224b ac a -=24||b ac a -= 即 ||||AB a =△(△>0)要点四、抛物线与不等式的关系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0)与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a ≠0)及20ax bx c ++<(a ≠0)之间的关系如下12()x x <:判别式 0a >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的交点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01x x <或2x x >12x x x <<△=01x x ≠(或2x x ≠)无解△<0全体实数 无解注:a <0的情况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要点诠释:抛物线2y ax bx c =++在x 轴上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都为正,所对应的x 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在x 轴下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都为负,所对应的x 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不等式中如果带有等号,其解集也相应带有等号.【典型例题】类型一、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1.已知二次函数y=(m-2)x 2+2mx+m+1,其中m 为常数,且满足-1<m<2,试判断此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 轴有无交点,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还是在x 轴下方. 【答案与解析】∵-1<m<2.∴m-2<0,抛物线开口向下,又m+1>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Δ=4m 2-4(m-2)(m+1)=4m 2-4(m 2-m-2) =4m+8=4(m+1)+4>0.∴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总结升华】此题目也可以用数形结合方法来判断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交点(用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在x 轴上方,开口向下,必与x 轴有两个不同交点). 举一反三:【课程名称: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356568 :例3-4】【变式】二次函数y=mx 2+(2m-1)x+m+1的图象总在x 轴的上方,求m 的取值范围。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面积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面积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面积问题)一、解答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点A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5),.(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C PB BC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 ①当t 为何值时,PB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①当t 为何值时,PBC 是直角三角形.(3)若点M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N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存在点M 使得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2.如图,直线112y x =-+交y 轴于点A ,交x 轴于点C ,抛物线212y x bx c =-++经过点A ,点C ,且交x 轴于另一点B .(1)直接写出点A ,点B ,点C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 ,求四边形ABCM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 的坐标;(3)将线段OA 绕x 轴上的动点(),0P m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 A ,若线段''O A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3.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1,0A -、()3,0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2)当03x <<时,求y 的取值范围;(3)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10PAB S =,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4.如图,抛物线25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A -,,()5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QA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 点的坐标并计算QAC △的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M 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上,当MBC 的面积最大,求此时点M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4y ax x c =-+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点()1,0A -和()05C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3)点P ()22-,是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上一点,连接OP ,找出x 轴上所有点M ,使得OPM 是等腰三角形,并直接写出所有点M 的坐标.6.已知,如图,抛物线22y ax ax c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点B 的坐标为()1,0,3OC O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是第三象限抛物线上的动点,当四边形ABCD 面积最大时,求出此时面积的最大值和点D 的坐标.(3)将抛物线22y ax ax 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M ,N 在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上,H 为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一点,当以A 、M 、H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点H 的坐标.7.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30)A ,,(03)B ,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如图①,动点E 从O 点出发,沿着OA 方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A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F 从A 点出发,沿着AB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B 匀速运动,当E ,F 中任意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EF ,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AEF △与ABO 相似.(3)如图①,动点P 在直线AB 上方,且在抛物线上,求出PAB 的最大面积,并指出此时点P 的坐标.8.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6,0A -和点()10B ,,交y 轴于点C ,连接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AC 于点Q . ①当点P 在何位置时,PAC △面积S 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①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P ,Q ,O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1030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2)当1x -<<3时,直接写出y 的取值范围;(3)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若10PAB S =,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3y ax x c =++与一次函数4y x =-+分别交y 轴于点A ,交x 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第一象限内一动点P 在抛物线上,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AC 于点Q ,垂足为D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APC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线段PQ 最大时,点E 是抛物线第二象限上一动点,点F 为直线EF 与抛物线另一交点,且EF 交直线PQ 于点R ,若90ER FR EQF =∠=︒,,求点R 的坐标.11.如图,抛物线22y x x k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A 和点B 的坐标;(2)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D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抛物线22y x x k =-+上求点Q ,使BCQ △是以B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12.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0,0O ,()3,3A ,且它的对称轴为1x =,点B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且点B 在第一象限.(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OAB 的面积为92时,求B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PA PB -的值最大时,求P 的坐标以及PA PB -的最大值.13.如图,已知抛物线235y x bx c =-++交x 轴于()50A ,,()10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P 是线段AC 上一动点.(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2)连接OP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D ,连接AD ,是否存在点P ,使AOP APD S S =△△.若存在,请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接BC ,过点P 作PE CB ∥交x 轴于点E .将CEP △沿CE 翻折,当点P 的对应点P '恰好落在x 轴上时,则E 的坐标为 .14.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y 轴交于点()04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其中点A 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1x =与抛物线交于点D ,与直线BC 交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 是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 使四边形ABFC 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 的一条动直线l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P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 ,若以D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15.如图,直线y kx =与抛物线2y x c =+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B 的坐标是()2,2(1)求直线AB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C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ABC 的面积为3,求点C 的坐标;(3)P 在抛物线上,Q 在直线AB 上,M 在坐标平面内,当以A ,P ,Q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16.如图1,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3y x =-+经过B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 在抛物线上,连接BD 、CD ,若BCD △的面积为15,求点D 的坐标;(3)如图2,连接AC ,点E 在抛物线上,连接AE ,若2BAE ACB ∠=∠,求点E 的坐标.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抛物线2y x bx c =-++过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A 作AC 平行于x 轴,抛物线于点C ,点F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F 在AC 上方),作FD 平行于y 轴交AB 于点D .问当点F 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F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3t x t +≤≤时,函数2y x bx c =-++的最大值为4,求t 的值.18.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为()2,4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6,0A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求ABC 的面积;(3)能否在抛物线第三象限的图象上找到一点P ,使APC △的面积最大?若能,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245y x x =-++(2)①当52t =时,ABC S ∆=最大①t 为3或22 (3)(38),或(316)--,或(716)-,2.(1)()0,1A ;()1,0B -;()2,0C ;211122y x x =-++ (2)最大值为2,此时M 的坐标为()1,12m ≤≤-1m ≤≤3.(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顶点坐标为()1,4-(2)当03x <<时,40x -≤<(3)P 点坐标为()2,5-或()4,54.(1)245y x x =--;顶点坐标为()29-,(2)存在,()23Q -,,QAC △(3)()2.58.75M -,5.(1)()2455,0y x x B =--,(2)30(3)()()()()12344,02,0M M M M -、、、6.(1)223y x x =+-(2)最大值758,点315,24D ⎛⎫-- ⎪⎝⎭(3)()2,3-或()2,5-或()4,21-7.(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y x =-+(2)1或32(3)ABP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 的坐标为31524⎛⎫ ⎪⎝⎭,8.(1)215322y x x =--+(2)①当()3,6P -时,S 最大值为272;①存在, 当3P ⎛-+ ⎝⎭或3⎛- ⎝⎭时,以P ,Q ,O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9.(1)223y x x =-++,顶点坐标为()14, (2)04y <≤(3)点P 的坐标为()()5524---,,,10.(1)234y x x =-++(2)228S t t =-+(3)()2,2-11.(1)()214y x =--;()1,0A -,()3,0B (2)存在点315,24D ⎛⎫- ⎪⎝⎭,使四边形ABDC 的面积最大为758 (3)存在,点()12,5Q -、()21,4Q -,使1BCQ 、2BCQ 是以B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12.(1)22y x x =-(2)点B 的坐标为()1,4(3)321(,),24-P13.(1)2312355y x x =-++;(2)存在,P ⎝⎭或⎝⎭(3)()1-14.(1)2142y x x =-++ (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3)()131P ,,(22P ,(32P15.(1)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2y x =-(2)12C C ⎝⎭⎝⎭,,()()340,2,1,1C C -- (3)()()()()23411,1021113M M M M -,,-,-,,-,-16.(1)243y x x =-+(2)点D 的坐标为(5,8)或(2,11)-时,BCD △的面积为15(3)点E 的坐标为13()3409,或58()39,-17.(1)223y x x =-++ (2)31524F ⎛⎫ ⎪⎝⎭,,面积最大为94 (3)21t -≤≤18.(1)2134y x x =+- (2)12 (3)能,点P 的坐标为153,4⎛⎫-- ⎪⎝⎭。

最新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题(线段周长问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题(线段周长问题)含答案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 交x轴于 , 两点,与y轴交于点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如图1,点D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D,交BC于点E,求 的最大值;
(3)如图2,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2∠PCB=∠OCB,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求点A、B、C的坐标;
(2)若点M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MAC的周长最小,求点M的坐标;
(3)若点P在x轴上,且△PBC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20.如图,二次函数y=ax2+bx+3(a≠0)交x轴于A,C两点,交y轴于B点,A(﹣1,0),C(3,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如图,已知抛物线 与x轴相交于 , 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 ,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 轴于点H,与BC交于点M.
①求线段PM长度的最大值.
②在①的条件下,若F为y轴上一动点,求 的最小值.
6.如图,已知抛物线 与 轴交于点A,B(点A在点 的左侧),与 轴交于点 ,其对称轴为直线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 在直线 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过 点作PE∥x轴交直线 于点 ,作PF∥y轴交直线 于点 ,求 的最大值;
(3)设 为直线 上的动点,以 为一边且顶点为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符合条件的 点坐标.
14.如图,已知抛物线C:y=x2+bx+c经过点A(0,−4),B(4,0).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 PDE的周长取得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和 PDE周长的最大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压轴题型简单总结一
求线段、周长或面积的最大值,求动点坐标(利用三角函数、二次函数顶点式、中点弦性质、铅锤法求面积等知识点)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三点,已知点A(﹣
3,0),B(0,3),C(1,0).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交直线AB于点E,作PD⊥AB于点D.动点P在什么位置时,△PDE 的周长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C(0,4),点A、B在x轴上,并且OA=OC=4OB,
动点P在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 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及△P AC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5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抛物线
y=﹣x2+bx+c过A、B两点.
(1)点A,B的坐标分别是A,B;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过点A作AC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点P在AC上方),作PD平行于y轴交AB于点D,问当点P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4、如图,抛物线y=ax2+bx+2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直线BC经过B,C两点,已知A(﹣1,0),B(4,0)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
(2)点F是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F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BC相交于点E,交x轴于点M.
①当点F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FE有最大值,请求出线段FE的最大值及F点坐标;
②当点F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有最大面积?求出四边形CDBF的最大面积
及此时E点的坐标;
5、如图,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与x轴相交于点A(﹣1,0)、B(3,0),与y
轴相交于点C,其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作直线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如图①,若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求△PBC的面积.
②是否存在点P使△PBC的面积为6?若存在,求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点A(﹣3,0)、C(1,
0),与y轴交于点B.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F,交直线AB于点E,作PD⊥AB于点D.
①过点P在什么位置时,△PDE的周长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
7、如图,在矩形OABC中,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0,8),点C的坐标为(6,0).抛
物线y=﹣x2+bx+c经过点A、C,与AB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点P为线段BC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Q为线段AC上一个动点,AQ=CP,连接PQ,设CP=m,△CPQ的面积为S.
①求S关于m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S最大时,在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l上,若存在点F,使△DFQ为直角
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B、C,已知A(﹣1,0),C
(0,3).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如图1,P为线段BC上一点,过点P作y轴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当△BCD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9、如图,二次函数y=ax2﹣2ax+c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其中点A在点B的左侧),
交y轴正半轴于点C,且OB=3OA,点D在该函数的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
(1)求点A、点B的坐标;
(2)若△BDC的最大面积为平方单位,求点D的坐标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0、如图1,抛物线与y=﹣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
y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D是线段AB上一点,且AD=CA,连接CD.
(1)如图2,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在线段BC上有一动点Q,连接PC、PD、PQ,当△PCD面积最大时,求PQ+CQ的最小值;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与抛物线y=ax2+bx+交于点A、C,与y
轴交于点B,点A的坐标为(2,0),点C的横坐标为﹣8.
(1)请直接写出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作DE⊥AC于点E.设点D的横坐标为m.求DE的长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DE长的最大值;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3)、B(0,1),
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
(2)如图1,点M是第一象限中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MH⊥BC于点H,作ME⊥x轴于点E,交BC于点F,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MFH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如图,抛物线y=a(x﹣1)(x﹣3)(a>0)与x轴交于A、B两点,抛物线上另有一点
C在x轴下方,且使△OCA∽△OBC.
(1)求线段OC的长度;
(2)设直线BC与y轴交于点M,点C是BM的中点时,求直线BM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ABPC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已知: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点A(﹣1,0)和点B,交y轴于点C(0,2)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使△PBC面积最大的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
15、如图1,抛物线C1:y=x2﹣ax与C2=﹣x2+bx相交于点O、C,C1与C2分别交x轴于
点B、A,且B为线段AO的中点.
(1)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的值为;
(2)若OC⊥AC,求△OAC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设抛物线C2的对称轴为l,顶点为M(如图2),点E在抛物线C2上点O与点M之间运动,四边形OBC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和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
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ANM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和△ANM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
(点A在点B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用含a的式子表示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点E为直线l下方抛物线上一点,当△AD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时,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18、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的坐
标为(﹣1,0),与y轴交于点C(0,2),直线CD:y=﹣x+2与x轴交于点D.动点M 在抛物线上运动,过点M作MP⊥x轴,垂足为P,交直线CD于点N.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线段OD上时,△CDM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