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12、低温治疗
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 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 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8、加压素被除名
2015(更新)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 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 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与加 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 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2010(旧)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骨内推 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 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7、除颤
先除颤?先按压?
2015(更新)指南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 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 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 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 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 先进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
10、及早冠脉造影
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 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 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 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 脉血管造影。
11、及早PCI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 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5、离开胸壁
2015(更新)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2010(旧)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 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 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 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以下简称《指南更新》),2015《指南更新》是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
指南更新要点如下:新AHA 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级体系2015《指南更新》中使用的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均依据AHA的最新定义。
最新版定义中的3级建议有所更改,3级:无益,当证据显示,有高质量或中等质量研究(证据水平LOE分别为A或B)表明某项策略的效果并不优于对照组时,不常使用。
证据水平也有所更改。
LOE B 现分为LOE B-R(随机研究)和LOE B-NR(非随机研究)。
LOE C 现分为LOE C-LD(有限数据)和C-EO(专家意见)。
总的来说,复苏学的证据水平和建议级别都较低,2015 版的所有建议中仅1%(315条建议中有3条)基于最高证据水平(LOE A),仅25%的建议(315条建议中78条)被认定为1级(强建议)。
2015《指南更新》中的大部分建议(69%)都只有最低证据水平的支持(LOE C-LD 或C-EO),将近一半(315条建议中有144条,45%)被定为2级(弱建议)。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2015《指南更新》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
要点包括•救治体系通用分类•将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救治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救治体系•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卒中问题上。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015新心肺复苏指南
2015 年10 月15 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CPR 和ECC 指南》隆重登场。
时隔5 年,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接下去,丁香园将为你用心分析。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行)。
2. 生存链「一分为二」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 先电击or 先按压10 年的指南中,在AED 就绪时,应先进行1.5 - 3 分钟的CPR, 然后再除颤。
最新版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4. 别再使劲按了!10 年的指南规定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 100 次/ 分、深度≥ 5 厘米。
临床上普遍存在按压过度的问题,如胸骨和肋骨骨折,同时,施救者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无法保证接下去的按压质量。
新的指南提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该有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按压速率为100 - 120 次/ 分钟;幅度至少是5 厘米,不超过6 厘米。
5. 瘾君子的福音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
瘾君子的福音!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呼吸正常,但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6. 胸外按压需「有效」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更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60%。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7 大更新要点
• 6. 胸外按压需「有效」
• 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 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 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 要,更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 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 7. 加压素被「除名」
• 10 年版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 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 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 停。 • 而新版则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 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 有优势。给与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 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必要时需要气管插管,困难插管的患者可 能需要气管切开。目的只有一个,务必保 证呼吸道通畅!
第三步: 肾上腺素来帮助
• 由于肾上腺素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 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面对过敏性休克,究竟该如何使用肾上腺素?目前各个书籍指南说法不同。 根据《2010 年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 •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 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 发挥重要作用;
•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 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 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一线首选基础用药,其他药物(比如 β 受体激动剂、组胺拮抗剂 和皮质激素等等)都是肾上腺素的附加治疗。 急性过敏治疗首先要注意的是气道通畅、血压和心脏状态。为此可能须作插管、气管切开、 扩容、升压等处置。 最重要的是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且以上处置在急性过敏反应期间,愈早愈好。 肾上腺素能改善血管张力,提高血管通透性,从而矫治低血压和组织水肿。但是肾上腺素 的好处也须与它对老年人和某些病变的不利影响结合考虑: 如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窄角青光眼等,在 这些情况下,肾上腺素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脑水肿等。 另外,正在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与肾上腺素发生「矛盾反应」,这种患者过敏反 应发生率更高且更严重,此类患者可以试用胰高血糖素,每 5 min 给予 1-2 mg,肌注 或静推均可。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2.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2步”
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
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 班,2015年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 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 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以缩短开始首次按 压的时间;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
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 疗团队系统(MET)
4. 先电击 or 先按压
2010 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先进
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最新版 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 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 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 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瘾君子的福音
瘾君子的福音
C-A-B 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
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 内容,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 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 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 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 呼吸。
谢谢
3. 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
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这样可以确 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
院外心脏骤停
院外心脏骤停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
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是充分利用社会媒 体呼叫施救者在现代信息时代中是个非常合 理的变化。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 挥重要作用 。
AED&CPR
2015AHA心肺复苏
前言
2015 年 10 月 15 日,新版《美国心脏学 会 CPR 和 ECC 指南》隆重登场。时隔 5 年, 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 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意识突然丧失 ◦呼吸停止或喘息状 ◦大动脉搏动消失
院内:强调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
依赖快速反应小组(RRT)或紧急医疗团队(MET), 重视监测与预防能有效减少心脏骤停的发生。
2015版成人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院外心脏骤停
2015版成人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院内心脏骤停
成人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
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 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
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 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 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
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 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5.按压中断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时间与次数!
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
6.按压时的通气
1、延迟通气有益:(院前)按压优先,借助3 个200次持续按压+被动给氧策略,延迟正压 通气。
侧倾与高质量CPR不可兼得,删除侧倾建议。 为提高CPR质量,建议徒手将子宫向侧边移位 有助于减轻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压力。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
这些更新的标准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为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提供更清晰、更简单的操作指南。
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更新:1. 胸外按压深度,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应达到5厘米(2英寸),最大深度不超过6厘米(2.4英寸)。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足够的血液被推动到患者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2. 胸外按压速率,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速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按压的速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3. 呼吸比例,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一变化旨在减少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间的转换时间,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连续性和效率。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HA强调在心肺复苏中使用AED的重要性。
AED能够检测心律失常并提供电击治疗,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使用AED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AHA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包括按压深度、按压速率、呼吸比例、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中断时间的最小化等。
这些因素都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2015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对于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来说,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最新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希望通过这些最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修改要点2:胸外按压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重申2010版的建议):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 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 胸外按压的次数。 2015(新):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 脏骤停成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 量提高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 比例为至少60%。 理由: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 苏所用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可以 通过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
修改要点2:胸外按压
胸部按压深度:5 — 6 cm
2010(旧):成人胸骨应至少按压下5cm. 2015(更新):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 以至少5cm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 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超过6cm. 理由:相比于较浅的按压,5cm的按压深度更有可 能取得较好的结果,胸部按压深度超过6cm会造 成胸部损伤。
修改要点4: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心脏骤停后的药物治疗:利多卡因 • 2015(新):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 骤停后利多卡因的常规使用。但若是因室 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骤停,恢 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或继续给予 利多卡因。 • 理由:近期一项针对心脏骤停中给予利多 卡因的存活者的研究显示,室颤/无脉性室 性心动过速的复发有所减少。
修改要点2:胸外按压
胸廓回弹: 2010(旧):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 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2015(更新):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 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理由: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促进静 脉回流和心肺血流。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 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心肌 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
2015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详解
对于急性 ST 段升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的患者,新版 的指南更加推荐 PCI,因其可以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即 使在不能 PCI 的医院中对 STEMI 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患 者也应在溶栓后的最初 3 到 6 h,最多 24 h 内进行常规血 管造影,以防再梗死的发生。
对于 STEMI 患者,入院前可给予普通肝素(UFH)或比 伐卢定;对于正在向 PCI 中心转移的 STEMI 疑似患者, 可以用依诺肝素代替普通肝素。
阿托品
阿托品在指南更新中出现于儿童高级生命支持的部分,新 版指南纠正了旧版关于气管插管术前,给予阿托品存在最 小剂量预防心动过缓的说法。
知识延伸
阿托品用法:麻醉前单次 0.01-0.03 mg/kg,最大剂量 0.6 mg。
纳洛酮
新版指南指出,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 救治同时可以给予患者肌内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同时 给出了纳洛酮的用法,即纳洛酮 2 mg 滴鼻或 0.4 mg 肌注。 并可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在 4 分钟后重复给药。
知识延伸
利多卡因用法:起始剂量 1-1.5 mg/kg 静推(一般用 50100 mg),静脉注射 2-3 min。根据患者反应,5-10 min 后可再用 0.5-0.75 mg/kg 静推,1 h 内最大剂量不得超过 300 mg。利多卡因易引起除颤后心脏停搏,使用时应予以 注意。
溶栓治疗
非专业人士该怎么做
1. 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 施救者在不离开患者的情况下紧急反应(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 未经培训的旁观者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中国为 120);
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新标准
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严华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
本次更新共包括执行摘要、证据评价与利益冲突管理、伦理学问题、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童高级生命支持等部分文件。
一、概述(一)时间就是生命心脏停搏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5-10秒:突然倒地,意识丧失;30秒:全身抽搐;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4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二)早期CPR的意义CPR抢救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心脏停搏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大于90%;心脏停搏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大于60%;心脏停搏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大于40%;心脏停搏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大于20%;且侥幸存活者也可能是“脑死亡”者心脏停搏10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抢救白金时间:1分钟以内抢救黄金时间:4分钟内抢救白银时间:4—8分钟内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二、专业人员心肺复苏标准的变化(一)按压深度1、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2英寸(5厘米),但不超过2.4英寸(6厘米)。
2010版指南为至少22英寸(5厘米)。
2、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1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4厘米,儿童大约5厘米,青少年则应按成人的按压深度5-6厘米。
(二)按压的频率规定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尽量不中断按压,中断时间小于10秒。
心肺复苏过程中每分钟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患者能否恢复自主循环(ROSC)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2015心肺复苏新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
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
目的: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和治疗缺氧 性脑损伤 措施: 1.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2. 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3. 防治肾衰竭: 4. 脑复苏:目标温度选定在32度到36度之 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2010,32度 到34度,维持12到24小时)
心脏骤停到开始CPR时间>10分钟,标准CPR 10分钟无心跳恢复,未见心脏电活动。 心跳停止到CPR<4分钟,标准CPR 30分钟以上, 仍无心跳,未见心脏电活动。 脑死亡:心跳恢复后72h,评估脑死亡。
心脏骤停:在美国,心脏性猝死患者 1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90% 4-6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 10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 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 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 早期除颤:院外5 min内完成,院内4min内完成 心电监护下发生室颤,原则上3分钟内施行!
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后, 急救人员应该多久给一次通气?
6秒 30:2 比例 6-8 秒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步骤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总结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① 鼓励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同时检查呼 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② 由多名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 步骤和评估,如由 1 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第 2 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 3 名进行通气或 者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第 4 名取回并设 置好除颤器)。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 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多巴胺 腺苷 阿托品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
指南针对医务人员的有何提醒呢?又与此前2010版指南有何变动呢?以下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供大家学习。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15(更新):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旧):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胸外按压的强调事项*2015(更新):医护人员应为所有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提供胸部按压和通气,无论这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
而且,医务人员比较实际的做法应是,根据最有可能导致停搏的原因,调整施救行动的顺序。
2010(旧):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理由:建议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因为这种方式相对易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
医护人员理应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才能够有效实施按压和通气。
但是,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单独行动时,仍应是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给予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的顺序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改变,比如在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取得并使用AED时。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2015(更新):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立即可取得AED,施救者应从胸部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
2015心肺复苏
2015 心肺复苏指南7 大更新要点总结(附中文版下载)2015 年10 月15 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CPR 和ECC 指南》隆重登场。
时隔5 年,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行)。
2. 生存链「一分为二」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 先电击or 先按压10 年的指南中,在AED 就绪时,应先进行1.5 - 3 分钟的CPR, 然后再除颤。
最新版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4. 别再使劲按了!10 年的指南规定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 100 次/ 分、深度≥ 5 厘米。
临床上普遍存在按压过度的问题,如胸骨和肋骨骨折,同时,施救者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无法保证接下去的按压质量。
新的指南提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该有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按压速率为100 - 120 次/ 分钟;幅度至少是5 厘米,不超过6 厘米。
5. 瘾君子的福音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
瘾君子的福音!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呼吸正常,但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四、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 2015 (更新):
对社区来说,利用社会媒体技术,帮助在院外疑似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呼 叫附近有愿意帮助并有能力实施心肺复苏的施救者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 理由 :
有限的证据显示调度员利用社会媒体在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附近呼叫 的施救者,但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 是,瑞典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手机调度系统时,旁观者启动心肺复苏的 比率显著上升。考虑到这种情况危害较低而有潜在益处,同时电子设备也无处 不在,市政机构可以考虑将这些技术融入到院外心脏骤停救治系统中。
2015(更新):
确定了救治体系 的通用元素,为利益 相关方提供了一个通 用框架,以便其组建 一个综合性复苏系统 (图3)
理由 : 提供医疗服务需要架构(如人员、器材、教育等)与流程(如政策、协议、
程序等),把它们综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系统(如方案、组织、文化等),产生 最佳结果(如患者的存活、安全、质量、满意等)。一套有效的救治体系,能在一 个质量持续改进的框架中融入所有这些元素——架构、流程、系统和患者预后。
最新发布| 2015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AHA呼吁,迅速采取行动,团队合作实施CPR;指南还强调了 公众的作用。
对于非专业施救者,指南强调识别心脏骤停征象、及时打急 救电话并立即开始徒手CPR(心脏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对于急救医护人员,指南强调了给予高质量CPR的重要性:以 足够的速率和深度(5~6cm)按压胸部,允许每次按压后胸廓充 分回弹,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 2010 (旧):
尽管证据存在矛盾,专家共识建议系统性识别有心脏骤停风险的患者, 为这类患者建立有条理的反应系统,并评估患者预后以持续加强质量改进。
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
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濒临死亡的患者。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新标准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CAB”替代了“A-B-C”,即首先进行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然后进行人工呼吸(Airway)、最后进行心脏除颤(Breathing)。
这一改变的目的是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因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新标准建议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保持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并且尽量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对于心室颤动(VF)和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患者,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对于非专业人员,AHA建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以缩短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另外,新标准还对人工呼吸的操作进行了调整。
对于成人患者,AHA建议采用口对口和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而对于婴儿和儿童患者,则建议采用口对口和口对面罩的方式。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人工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除此之外,新标准还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HA建议所有参与心肺复苏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以保持其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最新的指南要求,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的发布对于心肺复苏的实施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强调胸外按压、早期除颤和规范人工呼吸的操作,新标准有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更多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濒临死亡的患者。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新标准的内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1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胸外 按压 联合 人工 呼吸
直流 电波 除颤 法
美国心脏病 学会(AHA) 编写了第一 个心肺复苏 (CPR)指 南
2015心 肺复苏 和心血 管急救 指南更 新
定义
•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针对循环和/或呼吸骤停的一系列紧急抢救评估 的措施。
医护专业人员
• 判断有无意识、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 检查颈动脉脉搏无循环体征—立即胸外 按压
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
基础生命支持(BLS)
胸外 清理 人工 电除
按压
气道
呼吸
颤
BLS阶段CPR基本技术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irway)
人工呼吸(Breathing)
更新11: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 无证据表明,使用机械活塞装置对心脏 骤停患者 进行胸外按压,相对人工胸外按压更有优势。 • 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救治标准。
体外心肺复苏 (ECPR)
• 大动/静脉(如股动静脉)中紧急置管,建立体外 循环。 • ARDS,心肌梗死后心衰。 • ECPR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训练有素的团队、 专业的设备,跨学科支持。
阿托品
• 2010年指南已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 搏停止时常规使用阿托品,并已经将其从高级生 命支持的心脏骤停的流程中去掉。
更新14:利多卡因/β 受体阻滞剂
• 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骤停后利多卡因/β 受 体阻滞剂的常规使用。 • 但若是因室颤 /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骤 停,恢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利多卡因/β 受体 阻滞剂。
第三阶段:脑保护
延续生命,脑保护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5心肺复苏
对于急救医护人员,指南强调了 给予高质量CPR的重要性:以足 够的速率和深度(5-6cm)按压 胸部,允许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 回弹,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 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避 免过度通气。
2015心肺复苏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 总结: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2015心肺复苏
2015心肺复苏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 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 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
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 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 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 活率。
2015心肺复苏
7、新指南建议,所有疑
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 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 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 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 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 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 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2015心肺复苏
(7)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
心脏骤停后施用β受体阻滞 剂可能会比不用β受体阻滞 剂效果更好。尽管这项观察 性研究还不足以成为将其建 议为常规疗法的有力证据, 但因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 速导致心脏骤停而入院后, 可以考虑尽早开始或继续口 服或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2015心肺复苏
本次更新共包括 执行摘要、证据评价与利益冲突 管理、伦理学问题、急救系统和 持续质量改进、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 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 量(医护人员BLS)、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儿童高级生命支持等15部分文件。 AHA官网还提供了包括中文在 内的十余种语言的指南摘要文件。
(1)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
2015心肺复苏
(2)经过20分钟心肺复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更新要点
10 年版 一剂静脉 / 骨内推注的 40 单 位加压素可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治疗心脏骤停 15年版 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 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 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C-A-B 顺序仍需坚持
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 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 人工呼吸(C - A - B) 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 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 人工呼吸
3. 先电击 or 先按压
10 年的指南 AED 就绪 CPR
除颤
( 1.5 - 3 分钟)
15年指南:立即取得 AED 时, 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 快使用除颤器
4. 别再使劲按了!
10 年的指南 胸外按压的下限: 频率 ≥ 100 次 / 分、深度 ≥ 5 厘米
新的指南 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 按压速率为 100 - 120 次 / 分钟 幅度>5 厘米,≤6 厘米。
5. 瘾君子的福音
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 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
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 如果无反应且呼吸正常,但有脉搏,肌 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6. 胸外按压需「有效」
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避免在按 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胸外按 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更新要点
任悦义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 多个步骤和评估
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
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
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7、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8、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诊。
9、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旧指南还要求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