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蕾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一系列的人物神态,外貌 描写,刻画了一个旧中国农村劳 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 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 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 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 害、受鄙视而终,甚至被封建礼 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 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 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 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 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 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 抗。 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 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 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 当然也不懂得,要改变自己人生 命运的唯一道路是:推翻这造成 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初见: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 大 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 顺着眼。{安分守己} 再遇:1 月白背心,年纪大 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 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顺着眼,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 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内心痛苦} 2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 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 是直着眼睛{整日陷在深深的思念与痛苦} 3“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 么?”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无奈,痛苦,失 望与无声的抗议} 4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 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 人,也总惴惴的,{所受打击之大}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 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顺着眼。
约二十六
赏析 :第一次描写是祥林嫂初到四叔家来时的样子,反映了祥林嫂虽然正当年轻, 不过她的穿着和外貌还是显示了她的丧夫之痛和营养不良 情景分析:第一幅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的、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青年妇 女形象。她的生活是困苦的,“脸色青黄”,但精力是充沛的,两颊是红的,她的 穿着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量,也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明净。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 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 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 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 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 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 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 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 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 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 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 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 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 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 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情景分析:第二幅画像是一个精神受到挫伤、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 经动摇但仍在勉力维持着的习惯打扮。脸色和眼光表明她已经失去充盈的 精神力量。 临死前: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 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赏析:第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已然崩塌,对现实的生活变得麻木而 绝望。 情景分析:第三幅画像则是一个精神完全枯竭的妇女形象,不仅物质上一无所有,而 且精神上毫无寄托,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妇女形象。
• 背景 • 主要内容 • 人物特点 • 总结
《明天》
《明天》之梗概
单四嫂子在鲁镇没有人鲁迅《明天》里的单四嫂子是一名“寡妇”,他
和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她的丈夫死去的两三年里,她没有失身也没有 再嫁,她的心中甚至连再嫁的念头也没有,她只是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来 养活自己的儿子,她夜以继日的纺纱,做着超出自己体力的活儿。但她 这点小小的心愿在黑暗的社会里,也不能实现。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 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 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 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 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 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 过于她的了:之前的花白的头 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 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 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 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 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 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 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 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 是一个乞丐了。
小结之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的“单”又音近善良的“善”, 说明她是一个善良但不失愚笨的女人。我 想到了一句话,麻木不仁,这是鲁迅作品 中众多看客(《明天》中单四嫂子也是一 个看客,对腐糜生活的一种无助的表态) 性格中最集中的一点。具体到单四嫂子身 上就是痴,死守妇道,迷信权威,反应迟 缓,都表现了她的痴。不是情痴而是对强 大生活洪流无力抗挣的一种近乎绝望的姿 态。
同情她,更没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假如女子的生计能独立,社会上的人懂的 互助,单四嫂子还有一个人独自养活自己和孩子的机会,但这时的社会环境正好 相反,社会冷漠,人心麻木。单四嫂子就是过得非常的苦,也没有一个人表示慰 问。 •
人物分析
单四嫂子是一个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人,在封建伦理纲常下幼小的儿 子成了她精神世界的唯一支柱。 在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单四嫂子内心的孤独和空虚,她是那么的 孤立无援。后来宝儿病重,她带宝儿去求镇上唯一的医生何小仙,但 何小仙只是个骗子罢了,不仅医术不佳,还不负责人,宝儿的病并非 无法医治,可以说是单四嫂子的“无知”和庸医骗子联手夺走了宝儿 的生命。这也是文中鲁迅把单四嫂子形容成粗笨女人的原因。但单四 嫂子的“粗笨”不只是她自身所形成的,社会的偏见,社会上人的愚 昧,把单四嫂子变成了一个“粗笨”的女人,难道单四嫂子不知道大 医院可以救自己孩子的命吗?她是知道的,但她没钱,她知道没人会 帮助她,没人会白白救自己的孩子,因此她用封建迷信来麻痹自己的 神经,来逃避现实。 单四嫂子麻痹自己的表现在文中几次的出现,她总幻想“明天” 会变好,但什么都不做,只是“希望”“乞求”上帝就能显灵吗? 单四嫂子是可怜的,她只是个弱女子,她没有能力救自己孩子的 命,她连自己都救不了。老拱、阿五这样的无赖整日的虎视眈眈,想 占她的便宜,这些周围的百姓在宝儿死后只充当着无聊麻木的看客, 单四嫂子在这人情冷漠,社会污浊的社会里还能活命?还能做一个真 正的人吗 • 单四嫂子的悲剧并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一种无法自鸣的 痛。
• 鲁迅 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 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 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与二弟 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 “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杂 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 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 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 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 现代小说、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 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评价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 革命的主将。
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 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 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 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 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 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 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 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 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 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 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 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 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 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 街头
论文和讲义 ▪坟 杂文集 ▪ 热风 ▪ 三闲集 ▪ 准风月谈 ▪ 且介亭杂文末编 诗文集 ▪ 集外集 小说集 ▪ 呐喊 散文诗集 ▪ 野草 回忆录 ▪ 朝花夕拾 ▪ 彷徨 ▪ 故事新编 ▪ 集外集拾遗 ▪ 集外集拾遗补篇 ▪ 华盖集 ▪ 二心集 ▪ 花边文学 ▪ 华盖集续编 ▪ 南腔北调集 ▪ 且介亭杂文 ▪ 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 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 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 的。又只是顺着眼,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
赏析:第二次描写在祥林嫂表现了她面对阿毛的过世的深重的悲伤之情,而且相同的 穿戴表现了她生活的极度困难;
两文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对中国妇女 的理解与同情,对寡妇形象的塑造是站在“寡母”抚养的 “孤子”的角度的。因此说,鲁迅在创作这两篇小说时, 寡母始终“站”在他的背后。可以说,鲁迅是在“孤子” 的现实角色的前提下扮演了塑造寡妇形象的创作角色。这 种角色的模糊促成了《明天》和《祝福》的感情化叙述。 同时,怜悯与同情也在这种叙述中压倒了批判寡妇自身弱 点的声音。 人物整合分析: 像单四嫂子,祥林嫂这些最普通人的最普 通的悲惨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 的同情和怜悯,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中国社会里,人 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践踏,让人感到一股刺骨的凉意。 中国的小说也只有到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在社会最底层, 描写底层人的生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