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为进一步规范《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发挥《导学案》在落实道德课堂理念、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作用,2011年7月4日郑州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指导意见》,倡导老师们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在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郑州19中的张志刚老师、郑州101中学的杨琳琳老师都曾为大家做过相关的经验介绍,与大家分享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心得体会,以及导学案对自己的教学产生的影响。
在座很多老师都亲身实践过的、深受大家认可的生物学科高三一轮复习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导学案。
一年来,老师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依照《指导意见》的精神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进行了新的研究、实践、总结、反思,并于4月25日下午以协作区(学区)为单位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
张老师和我也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发放了学生问卷(包括七八年级和高一、高二),对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访谈。
结合以上各项工作,现将生物学科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现状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实效显著
1.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导学案的框架来看,各学校的导学案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总结各学校的导学案,大都包括以下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精讲、达标反馈、延伸拓展、课后反思等环节。
各学校对上述环节名称的表述略有差异,但实质不谋而合。
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目标清晰、方法具体。
避免了自主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引用部分学生的问卷加以说明。
1.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做好预习工作。
2.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减少记笔记的时间,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3.综合性强、内容详细,便于形成知识体系,复习时有据可依。
4.对于预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上课时可以更认真听,避免了以前听不懂时才发现问题,想要认真听时老师又已经讲过了的情况。
2.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导学案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更具体、更明确的目标与方法,也使教师的教更加有的放矢。
教师不再满堂讲、满堂问,面面俱到。
教师只是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引
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
可以把大量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丰富了学科教研的内涵。
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使学科集体教研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促进了解读细化课标工作的深化,促进了教师对课程纲要的研究。
二、五个关注
1.关注共同成长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目前大部分学校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采用“一人主备,大家共用”方式。
如果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这种方式极易使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脱节。
即上课教师对主备教师编写的导学案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没有自己的加工和创造。
而目前这种现象也确实存在。
因此希望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时要规范化。
教师也要对集体备课、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是教师进行个性化创造的过程。
只有正确认识共同成长与教师自我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使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建议:教师个人初备,形成个案;其次,同伴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再其次,主备教师对初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完成对定案的编制;最后,同伴跟踪听课,形成复案;此外,课后交流反思,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补案,以备后续使用。
若学生能够参与课后交流反思,更有利于导学案的补充完善。
2.关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导学案的关键在一个“导”字。
田保华局长也曾谈到,导学案一开始是学生学习的“学步车”,然后慢慢过渡到成为学习的路线图和“导航仪”。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
只有有效的“导”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否则只能是无目的的、低效的。
因此教师要正确地分析学情,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坐视不管。
在此,引用枫杨外国语学校生物组在主题教研活动中的发言。
“导学案”不是教材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
它要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
因此,“导学案”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新知、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媒介,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巩固的过程中遵循学习目标和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帮助”“指导”“引导”,点出了导学案的核心作用—导。
建议:1.外显环节。
重视导学案中“学法指导”的环节。
依据学情、课型、所学内容、
设置合理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导学案中的各个环节如同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工具,学法指导如同工具使用说明书。
2.内隐因素。
重视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层次性、一致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
3.关注导学案的适切性
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因此,不同的学情、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科应当有不同特点的导学案。
即导学案要与学情、学段、课型、学科特点相适应。
在此引用郑州16中张敬璇老师和郑州外国语中学李帅老师在主题教研活动中的发言,通过对比来说明导学案与学情的适切性。
郑州16中的张敬璇老师发言:如何设计“自主预习”的环节成了我最头疼的事,经过反复变革,我们尝试过问题式、表格式、结构图示、自由表达式……最终又回到了最原始的原句填空式。
由于我校生源所限,这种方式至少让程度较低的学生能够通过此环节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对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并且也间接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这种方式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显然是太容易了。
这就需要教师调控好课堂,把将点评讲解和总结升华的环节留给他们大展身手,从而使他们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郑州外国语中学李帅老师发言: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环节,我们设置一定的题目,以填空题、填图题或者问答题的形式,使学生对新的课程有个感性认识,同时使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导学案。
希望老师们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时,首先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学生。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建议:1. 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
2.找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认知起点之间的差距。
3.采用多种学习方法。
由此及它,不同的学段、课型、学科特点也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导学案。
4.关注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如果目标、教学、评价不一致,努力的结果是南辕北辙。
这一点无需赘言。
希望老师们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纲要,站到一定的高度理解本学科的教学。
建议:尝试评价先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方法。
步骤:1.依据课程标准、学习内容特点、学情等确定学习目标;2.设计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方式、内容);3.设计帮助学生达到评价标准的学习环节。
案例:郑州31中康新建老师必修1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设计流程:
1.课标要求: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解读分解出其中一个学习目标: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3.针对这一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层次的检测题;
【检测反馈】
1.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区别它们的依据是( )
A.所含氨基多少不同
B.所含羧基多少不同
C.所含R基不同
D.肽键位置不同
2.观察下列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
A.都含有一个氨基(-NH2)
B.都含有一个羧基(-COOH)
C.含有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D.都含有一个氢原子
3.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羧基和氨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羧基的部位应
在()
A.在氨基上 B.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也和氨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4.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
【学习流程】
……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思考: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①. 特点分析: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一个,并且都有一个和一个连接在。
②. 结构通式:
“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③.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的还有p、s等元素。
……
5.关注导学案和课件的一致性
现象:导学案上的内容、课件上的内容和教材上的内容不一致性,学生无所适从。
原因分析:1.教师对他人主备的导学案没有进行个人的加工创造;2.教师个人主备的导学案在学习目标、评价方案、教学环节上存在问题。
建议:1.加强集体备课的规范性。
2.从编制方法上,关注学习目标、评价与教学的一致性。
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纲要、教材、教参,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3.对导学案的作用有个再认识。
即为什么要编制导学案?怎样使用导学案?4.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一个再认识。
自己要做怎样的老师?
鉴于调研范围、时间、方法所限,以上汇报未能呈现生物学科导学案编写使用情况的全貌,一些浅见仅供老师们参考。
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如有不当之处,愿与大家做进一步的交流、探讨。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