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教案

合集下载

5.1《植物生长素》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5.1《植物生长素》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5.1《植物生长素》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能运用物质观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意义(2)科学思维:在学习植物生长素发现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家的思维历程,理解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并预测云母片插入时胚芽鞘的生长情况(3)科学探究:运用“假说—演绎法”自主探究植物向光性原因,尝试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并演绎推理,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合理评价探究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发展探究能力。

(4)社会责任:逐渐形成以科学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意识,并通过优化实验设计培养批判性思维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教学难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理解尖端产生的刺激是由于分布不均才导致下部生长快慢不均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由四组科学家的探究性实验组成,其中达尔文的实验是教学重点,这些实验涉及单一变量控制对照原则,必须非常细致地讲解每一步。

为了提高教学速度,讲解达尔文实验时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描述出达尔文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之后老师再一步步讲解实验原理。

本节课先导入向光性概念,创设情境,展示胚芽鞘结构,进而引出达尔文用胚芽鞘进行植物向光性研究的实验。

之后继续对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剖析,用问题串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进行科学探究,建立概念。

四、教学过程PPT展示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的图片【提问】植物为什么向光弯曲生长,植物的向光性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学生: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老师引导:一百多年前达尔文就设计了实验来探究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了,那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观察达尔文是怎么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

教师邀请学生观看PPT并回答以下问题:1.达尔文的对照实验那个是对照组哪个是实验组2.达尔文的实验组分别做了哪些安排3.达尔文的几组实验分别有什么实验现象老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原理进行解读并在黑板上绘制达尔文四个实验的示意图:由于胚芽鞘其实是有两个部分的:尖端和下部,所以达尔文要逐个探讨其作用。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科教案(选修一)授课时间:板书设计授课时间:1、豆腐长白毛是什么原因?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3、豆腐长的毛是什么生物?4、你认为毛霉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5、毛霉的繁殖方式是什么?6、毛霉中起作用的酶有哪些?(一)毛霉的相关知识(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4)优良菌种的选择:不产生毒素;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力强;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使产品气味正常良好。

小结: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豆腐乳特色。

发酵的温度为15~18 ℃ 。

了解了王致和制作腐乳的过程,你能说出腐儒制作的流程图吗?(二)腐乳制作的流程图请大家结合流程图和投影资料一、二、三设计腐乳的制作过程。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设计1、设备及用品瓦罐或有盖玻璃瓶、保温容器、小刀、摇床、250ml 三角瓶、超净台及接种设备、灭菌锅2、材料粽叶、北方豆腐、调料。

3、操作步骤1)将豆腐切成3cm ×3cm ×1cm 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板书设计授课时间:实验结果与分析: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如下。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课题: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生物学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2. 理解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内部器官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物体,思考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2. 引导学生回答:一切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 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细胞具有哪些结构和功能?二、讲解(15分钟)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

三、实践与探究(20分钟)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提出问题:细胞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细胞的功能又是如何实现的?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引出下节课内容:细胞的代谢过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笔记;2.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做好预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讲解、实践与探究、总结和作业布置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实践与探究环节,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和引导。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1 2 内环境的稳态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1 2 内环境的稳态教案

内环境的稳态一、教学目标:目标:1.描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说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3.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4.尝试解释生物体内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素养:1.通过对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及其生理意义的学习,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

2.通过“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训练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能力。

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问题: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答: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2.问题: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答: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问题: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那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答:①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

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②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③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 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缓冲物质①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生物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膜、核、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介绍细胞膜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膜的重要性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师生讨论生物膜和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协调作用。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针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展开,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本教案包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选修一课程,提高学习兴趣。

一、单元教学计划1. 单元名称: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2. 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3. 教学时长:4周4.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5.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 小组合作6. 评价方式:- 实验报告- 课堂讨论- 期中评测- 学生自评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2. 细胞的膜的结构和功能- 磷脂双分子层- 膜蛋白- 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 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4.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 细胞的新陈代谢-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细胞的能量来源和转化三、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细胞器的功能和协同作用,培养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细胞实验和课堂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观点和思考,评价学习态度和思辨能力。

3. 期中评测:组织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细胞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以上是生物选修一课程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和学生更好地学习。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科教案
<选修一)
、毛霉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毛霉中起作用的酶有哪些?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它的菌
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
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的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能力。

过颜色反应直接筛选。

课堂练习作业
教案过程
教法
效的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
比较项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
不同点
相同点
〖思考8〗有位同学打算用丝绸做实验材料,探讨含有蛋白酶的洗。

高中生物选修1电子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1电子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1电子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主题:生物的组成和特性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2. 掌握生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3. 能够描述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

2. 生物的特性:生长、繁殖、代谢、适应性。

3. 生物的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藻藻物界、古细菌界、细菌界。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出生物的特性和分类的问题。

2. 学习生物的组成和特性,让学生自行讨论和总结。

3. 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各个界的特点,并进行比较。

4.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5. 总结:回顾本课的内容,强调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教学评估:
1. 设计一份小测验,考查学生对生物基本组成和特性的掌握程度。

2. 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份总结,总结本课的内容并思考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教学资源:
1. 课件:生物的组成和特性,生物的分类。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生物的组成和特性,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

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1、体液(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①通过提问:血液是体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血浆≠血液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探究二: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探究三: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其他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人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人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1.1 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2024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2024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目录CONTENCT •选修1课程简介与目标•生物技术实践基础知识•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实验•酶工程实验技术探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讨论01选修1课程简介与目标课程内容概述生物技术实践本课程主要探讨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科学与社会介绍生物科学在社会、经济、伦理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学论文写作等。

80%80%100%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具备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实践性强调综合性注重创新性编排体系合理教材特点与编排体系本教材注重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教材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外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本教材按照“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顺序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同时,每个章节都配备了丰富的图表和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02生物技术实践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制度危险品的识别与处理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学生应学会识别常见危险品标识,了解危险品的分类、性质及应急处理措施,如遇到危险品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

全套高中生物选修一精品学案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⑴环境条件:充足。

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案

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看似与其他章节没有联系,但是他是在学生学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的提高,为学习以后的高级神经调节和选修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2.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核心素养对接〗1.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位产生的机理及相关曲线的解读,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2.科学探究——通过反射弧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分析,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3.社会责任——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能够向他人宣传这些危害,拒绝毒品。

三、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1.重点: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式。

2.难点: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式。

四、教材处理:本节通过一个短视频导入新课,通过视频中神经节,突触,电信号等名词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根据考纲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三个核心素养,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老师点拨等方式,循序渐进的回扣本节课两个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问题探究、学生展示、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通过设置学生的探究活动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生活实际和临床实际等方面的有关常识,使学生接受时变得有趣味些。

六、教学过程导入: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七、小结八、巩固练习九、板书设计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部分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细胞的特殊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的过程;
3. 了解细胞的特殊结构的功能;
4. 能够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特殊结构。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第一章内容;
2. PPT课件;
3. 实验仪器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导引学生进入主题。

二、讲授(30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特殊结构;
4.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结构。

三、教学活动(15分钟)
1. 分组讨论,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引导学生对细胞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认识细胞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细胞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多给予学生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案(全册 共11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案(全册 共11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案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阅读教材P2~3)1.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及来源①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②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反应式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2.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2)原理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_℃。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阅读教材P3~5)1.制作流程2.酒精的检测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共研探究](一)果酒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如图),仔细观察模式图并回答相关问题:1.酵母菌属于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2.果酒的制作原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3.果酒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1)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要在去枝梗之前(填“前”或“后”)进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同时要避免反复冲洗,防止酵母菌菌种数量减少。

(2)传统工艺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2 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2 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案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大脑对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比较大脑对躯体运动调节与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特点三、教学难点自主神经系统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创设情景:1.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一下手或眼前有东西飞来时,你会不自觉地眨眼,而经过训练的军人,却能做到不为所动。

这是为什么呢?2.当用针刺一下手指,你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医生采指血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生缩手反射呢?3.正常人在放松状态下都会产生膝跳反射,个别人在紧张状态下,受刺激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由脑干参与的眨眼反射还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由脊髓参与的缩手反射还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紧张状态下,大脑皮层可以有意识控制不完成膝跳反射。

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通常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那么,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来进行调节的呢?(二)讲授新课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大脑皮层:大脑表面覆盖着由神经元细胞体及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约含140亿个神经元和许多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有丰富的沟回(沟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使大脑在有限体积的颅腔内有更大的表面积(表面积约是教科书表面积的3.5倍)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一切感觉(视、听、触、味)均在大脑皮层形成。

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到达脊髓。

那么大脑皮层和躯体运动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阅读34页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资料1:老人大脑某区受伤导致肢体不能运动,说明脊髓控制的躯体运动受大脑的调控。

2)资料2: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图中紫色区域,旁边黄色区为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区)科学家刺激中央前回顶部,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下部,引起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也会引起相应器官的运动,这说明:①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②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的倒置的(头面部是正立分布)。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选修1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72页)

生物科教案<选修一)授课时间:板书设计授课时间:、毛霉地繁殖方式是什么?、毛霉中起作用地酶有哪些?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3-5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3-9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3-11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3-12统计一次菌落数目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3-16较强地实验设计地能力及对实验结果地预测和分析能力板书设计选授课时间:2018-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变量,如比较项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不同点相同点〖思考8〗有位同学打算用丝绸做实验材料,探讨含有蛋白酶地洗衣粉地洗涤效果,你认为他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师生互动,着重探讨三种制备方法地优缺点.拓展视野:固定化酶地应用提出新地问题:在生产实际中使用固定化酶技术有无不足?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有不足,可怎么办?对比学习:固定化细胞技术阅读教材P53,解决以下问题:<1)参照固定化酶,给细胞固定化下个定义<2)细胞固定化地常用方法<3)固定化细胞技术有哪些优势?<4)如果想把微生物地发酵过程变成连续地酶反应,应该选择哪种技术?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又应该采用哪种方法?<5)一般来说,酶更适合用吸附法和交联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想想看为什么?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课堂归纳,提炼升华: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各有什么优缺点?拓展视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固定海藻球课堂反馈,巩固提高:<详见PPT)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防止血凝?塑料烧杯,量筒,玻璃棒,尼龙纱布,陶瓷研钵,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准备材料:将新鲜菜花和体积分数为板书设计授课时间:2018-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热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一)引入新课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

举引起sas 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二)分析细胞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是生命活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动的基本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单位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

(举出一些实例)(三)生命系统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的结构层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次(难点)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

(以一只龟为例分析)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小结一个系统(分析略)。

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课后练习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阅读资料并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

(着重引导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使用显微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思考并回答问题镜的高倍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镜观察集构。

中细胞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

用幻灯片指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

思考讨论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二)第一课时的第一题:答案是b 课后练习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完成练习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

(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

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

(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比较两种细胞的差异,讨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都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后练习科学前沿本章小结自我测试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

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

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

(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略)尝试解释细胞学说的内容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汇报。

(1、例如科学发现是曲折,漫长的;2、主要是阐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对神创论有力的打击等。

【篇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

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

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

在分析组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四、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对教材的认识本章介绍了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把有机物放在无机物的前面,这是编者的匠心所使然──生命物质运动特殊性和运动的本质属性是由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来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