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橡树》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感受诗歌蕴味。

2、赏析诗歌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3、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诗歌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难点: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语文快餐】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讣.闻尴尬

..百舸.争流觥.筹交错曲肱.而枕桎梏

..

盥.洗粗犷.焚膏继晷.一丘之貉.涸.辙之鲋薅.苗

第Ⅰ部分课前研究

【相关资料】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9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初步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慰藉

..()雾霭.()流岚.()虹霓.()

霹雳

..()戟.()舟楫.()

【合作探究】

1、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那么这首诗中存在着哪些意象呢?请你一一列举。

2、在这些意象中,哪些意象是作者认同的,哪些是作者不认同的?这些意象又分别代表着什么样的爱情观?(请指出这些意象包含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认同:

不认同:

【各抒己见】

1、在本诗中,作者借木棉之口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爱情观?你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是怎样的呢?

【补充资料】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的作用: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可以使

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3、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这种

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4、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5、

《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小组讨论记录表】

认同不认同总结意象

修辞手法

或表现手法

作用

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