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绿茶初制加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绿茶初制加工技术
张锡友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汉中绿茶初制加工技术
汉中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的茶树多为适制绿茶的品种,所谓绿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的嫩梢,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成的,具有清汤绿叶品质特征的茶叶。
汉中为绿茶产区,茶叶香高味浓,品质优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汉中茶叶加工,经历了漫长的“脚蹬、手揉、太阳晒”手工制做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慢慢由手工加工向半手工半机械化发展,到了上世纪末,全市炒青绿茶加工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加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茶叶加工机械近十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不仅炒青绿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名优茶95%以上也都实现了加工机械化。
要加工好汉中绿茶,必须抓好以下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一、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1、环境条件
(1)加工场所应选择地势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
(2)加工场所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距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距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
(3)加工场所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3095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水源清洁、充足。
茶叶加工用水应达到GB5749的要求。
2、三区布局
(1)厂区应根据加工要求合理布局,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2)加工场所的设计和建筑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
建筑应符合工业或民用建筑要求。
(3)厂区应整洁、干净、无异味。
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地面无积水,厂区应绿化。
(4)厂房和设备布局应与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相适应,能满足生产工艺、质量和卫生的要求。
(5)加工场所应根据当地地理位置选择合理的朝向。
锅炉房、厕所应处于生产车间的下风口。
(6)厂房和车间布置应考虑生产工艺对温度、湿度和其他工艺参数的要求,防止毗邻车间相互干扰。
3、生产车间
(1)初制生产车间一般由贮青间、加工间、包装间等组成,面积应与加工产品种类、数量相适应,地面应坚固、平整、光洁,便于清洁和清洗,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墙壁无污垢。
(2)贮青间应独立设置,贮青车间面积按大宗茶鲜叶堆放厚度不超过30厘米(或按每100公斤鲜叶需6—8平方米)标准确定,设备贮青按设备作业效
率确定。
(3)初制加工车间面积(不含辅助用房)应不少于设备占地总面积的8倍。
(4)机械包装车间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
手工包装10人以内按每人4平方米确定车间面积,10人以上人均面积可酌减。
(5)加工厂应有足够面积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
茶叶成品仓库应设在干燥处,地面垫板高度不得低于15厘米,并有防潮、防霉、防蝇、防虫和防鼠设施。
成品仓库面积按250—300公斤/平方米计算确定,宜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
(6)车间照明以不改变茶叶在制品的本色为宜,宜装置日光灯。
(7)车间应通风、除尘良好。
精制车间和作业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扇或除尘设备,室内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0毫克/立方米。
(8)车间墙壁应涂刷浅色无毒涂料或油漆。
宜用白色瓷砖砌成1.5米高的墙裙。
(9)车间门、窗安装纱门、纱窗或其他防蝇设施。
车间出口及与外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
(10)杀青和干燥车间安装足够能力的排湿、排气设备。
(11)加工设备的各种炉火门不得直接开向车间,燃料及残渣应设有专门存放处,有压祸炉另设锅炉间。
(12)燃油设备的油箱、燃气设备的钢瓶和锅炉等易燃易爆设施与加工车间至少留有3米的安全距离。
(13)车间的噪声应控制在80分贝(dB)以下。
(14)车间层高不低于4米。
初制车间要多开门窗,门窗面积以占门窗所在墙总面积35%~40%为宜。
4、加工设备
(1)直接接触茶叶的设备和用具应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茶叶的材料制成。
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铝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零部件,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
(2)使用前,新设备必须清除表面的防锈油,旧设备进行机械除锈。
每个茶季开始和结束,应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3)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5、卫生设施与管理
(1)车间进口处应设更衣室,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杀菌、干手设备或用品。
更衣室与车间设通道。
(2)有相应的盥洗、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厕所有化粪池,有冲水、洗手等设施,易于清洗并保持清洁。
(3)在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避免茶叶与地面直接接触。
与茶叶接触的物品与场地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物品接触。
茶叶包装用纸应符合GB1160的规定。
(4)非加工茶叶用的物品不得放在加工车间内。
(5)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6)加工厂应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并明示。
(7)加工厂应按要求,记录、保存各项原始记录。
6、加工人员要求
(1)加工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制茶技术和卫生知识的培训,掌握制茶的基本技能和卫生要求。
(2)加工及有关人员应持有卫生部门规定的有效的健康合格证书。
(3)进入车间应着工作装、戴工作帽、净手、换鞋。
离开工作现场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置于更衣室内。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带入车间。
(4)加工及有关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禁止在车间内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
二、炒青绿茶初制技术
(一)鲜叶集运与管理
1、鲜叶:是指从适制绿茶的茶树上采摘的嫩稍。
2、鲜叶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芽叶新鲜、色泽鲜绿、质地匀净,朵形完整,含水率不低于72%。
3、鲜叶采摘后四小时内要送到加工厂,要随采随运,保持新鲜干净。
运输工具应清洗,提倡专用,严禁混装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
装运时要轻装、免压、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和温度太高而变质。
4、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网眼茶蓝或篓
筐,盛装量以不影响鲜叶品质为度。
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
5、严格验收、分级摊晾。
按鲜度、净度、匀度、嫩度标准要求,严格验收。
验收后按不同等级分开摊晾。
并应搞好贮青间的清洁与通风工作。
6、要合理适时摊晾。
鲜叶摊晾最好不直接接触地面,可在竹席等竹器上摊晾。
摊叶厚度一般15—17厘米,最多不超过30厘米。
摊晾时间以4—12小时为好,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
摊放过程中适时翻动,防止散热不良,造成发烧变红。
一般叶温不宜超过25℃。
摊晾程度,应以叶质微软、青香透出、含水70%,失重不超过5%—10%为宜。
达到适度后,就应及时进行加工,劣变叶不得用来制茶。
7、鲜叶档级标准:鲜叶分为三档六级。
高档特级:以一芽一、二叶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占50—60%以上。
高档一级: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60%以上,一芽三叶占40%以下。
中档二级: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其中一芽二、三叶占65—75%以上,对夹叶不超过20%。
中档三级:以一芽三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占50%以上,对夹叶不超过30%。
低档四级:以一芽三、四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占30%以上,一芽四叶占30%以下,对夹叶占40%以下。
低档五级:以一芽四、五叶为主,其中一芽五叶占40%以上,对夹叶占50%以下。
(二)初制工艺技术规范
工艺流程:鲜叶→摊晾→杀青→揉捻→干燥(二青→三青→足干)
1、杀青
(1)杀青目的
杀青是炒青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关键工序。
鲜叶通过杀青,可为品质形成打下基础。
通过高温杀青可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防止叶子“变红”,保证形成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同时,使叶子内水分大量汽化散失,形成柔软的叶质,为揉捻创造条件。
此外,随着叶内水分的蒸发,叶内具有青臭气的低沸点物质挥发,而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2)常用机械
杀青机种类很多,型号不一,但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基本上可分为二种机型: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滚筒式(100型)间歇杀青机。
(3)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操作规范:炉灶内火烧旺后,打开开关,启动机器,当机内进叶端的温度上升接近280℃,滚筒局部有些泛红时,立即开动输送机投入鲜叶。
以后随着温度上升,投叶量不断增加,当温度达到280℃,投叶量保持恒定。
而这时机器的出叶端温度只有120℃左右,因而,在杀青过程中温度达到了先高后低的要求。
如出现焦边现象即叶边发焦,可适当增大投叶量:如出现生叶(杀青不足)现象,可适当减少投叶量。
在杀青结束前约10分钟开始降温,使机温随着机中叶量的减少而逐步降低,可以防止烧焦杀青叶。
如果在杀青叶中出现了烧焦的现象,应立即将这些焦叶与正常的杀青叶分开,另作处理,绝对不
能混淆。
该机的转速以每分钟32转为宜,杀青时间控制在4分钟左右。
生产效率是:65型的每小时产量为250公斤左右,80型的每小时产量为350公斤左右。
“雨水叶”的投叶量应适当减少。
(4)滚筒式(100型)间歇杀青机操作规范:炉灶中的火烧旺后,打开开关,使滚筒转动。
当滚筒受热局部有些泛红时,投入12公斤左右的鲜叶,可听见有类似炒芝麻的爆破声,即为杀青的适温。
要根据鲜叶嫩度和水分含量的不同,控制投叶量,嫩度高或水分含量多的鲜叶,投叶量适当减少;反之,投叶量适当增加。
当鲜叶投入机内炒2—3分钟后,适当地降低温度,再炒2—3分钟即可,杀青时间约7分钟。
该机转速以每分钟28转为宜。
(5)杀青程度
目前在生产中都是通过感官检验的方法来确定杀青程度的。
当芽叶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变成暗绿色,叶质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用手紧握杀青叶能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有粘性,青气散失,显露清香,均匀一致,无红梗红叶,高档茶的杀青叶应略有刺手感,含水率57—65%即为杀青适度。
2、揉捻
(1)揉捻目的
揉捻是炒青绿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是形成炒青绿茶品质的关键之一,通过揉捻卷紧条索,为形成炒青茶的外形打好基础,使叶细胞适当破碎,茶汁被挤出附着于叶表面,便于冲泡溶解在茶汤中,增加茶汤的浓度。
(2)常用机械
常用的揉捻机有35型、40型、45型、55型、65型等机型。
(3)操作规范:
①投叶量:35型6—8公斤,40型10—15公斤,45型20—25公斤,55型30—35公斤,65型55—65公斤。
原则上松散装满为度。
揉桶装叶后,应比揉桶上沿低5厘米左右,不可过满,否则,在揉捻机转动时,容易使桶盖连同加压锤向外甩出,造成事故。
②加压时间。
加压应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嫩叶要“轻压短揉”,老叶要“重压长揉”。
按揉捻机大小来确定揉捻时间。
一般小型揉捻机的揉捻时间是25分钟左右,大型揉捻时间是45分钟左右。
(4)揉捻程度
揉捻适度的叶子,高档嫩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低档粗叶的成条率达60%以上;细胞破碎率55%左右,碎茶率不超过3%,茶汁溢附叶面,手握有粘手感。
3、干燥
(1)干燥目的
干燥是炒青绿茶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确保茶叶品质、整形、做形、发展香气的重要工序。
干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蒸发叶内过多的水分,使毛茶水分含量在6%左右,防止霉变,便于贮藏。
二是彻底破坏叶中残余酶的活性,进一步散发青臭气,促进叶内生化变化,发展茶香,增进滋味。
三是在揉捻成条的基础上,进一步紧结条索。
(2)干燥技术:
干燥工序分二青、三青、足干三个阶段。
①二青:
1)炒二青操作规范:用110(100)型滚筒炒干机,筒温120—150℃,投叶量15—20公斤,时间15—20分钟,适度后下机摊晾30分钟。
2)烘二青操作规范:进风口温度120—130℃,摊叶厚度1—1.5厘米,时间10—15分钟,适度后下机,摊凉30分钟。
3)二青程度:待减重率达25—30%,含水率不低于35—40%,手握叶质尚软,茶条互不粘连,稍能成团,松手能散开,富有弹性,稍感触手,青气消失。
②三青
1)操作规范:用110(100)型滚筒炒干机,筒温90—110℃,投叶20—30公斤,滚45分钟,下机摊凉60分钟,用16孔/英寸筛隔除碎、片、末,分段干燥。
2)三青程度:炒至含水量约15—20%,条索基本收紧,叶子部分发硬,茶条可折断,手捏不会断碎,有刺手感即可。
③滚足干
1)操作规范:用110(100)型滚筒炒干机,筒温70—80℃先高后低,投叶35—40公斤,炒60—90分钟。
2)足干程度:炒至含水量4—6%,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茶香浓郁,手捏茶条全成粉末,折梗即断。
待摊凉至室温后包装。
附长炒青绿茶感官品质特征要求
三、仙毫茶加工技术
仙毫茶是从生长在汉中东部天然富锌、富硒土壤上,适制绿茶品种的茶树上,采摘的细嫩芽叶,经过杀青、做形、提毫、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烘炒型绿名茶。
(一)原料鲜叶要求
1、要求不带茶蒂、不含鳞片、鱼叶及老叶,芽叶新鲜,无劣变或异味,不受污染,无其它非茶类杂物。
2、鲜叶等级和品质要求,见表1
表1
3、鲜叶运抵加工厂后,应摊放于清洁卫生、设备完好的贮青间,禁止鲜叶直接摊放在地面。
鲜叶要分级摊放,堆放厚度不超过3厘米,摊放时间不超过10小时。
4、鲜叶的运输、验收、贮存操作应避免机械损伤、混杂和污染。
(二)加工技术要求
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组织加工。
按鲜叶品种、等级、原料情况、茶类要求,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确保产品质量。
2、应采用机械化加工,以稳定品质,批量生产。
可选用清洁化微扁形名优绿茶成套加工设备。
3、加工过程中半成品及成品不得与地面接触。
(三)加工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理条→做形→提毫→烘干→精选。
2、摊青:
(1)摊青环境:阴凉通风、不受阳光直射、干净卫生的室内。
(2)摊青用具:竹质匾盘或晾席上。
(3)摊青厚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厚。
(4)摊青翻动:每1—2小时1次。
(5)摊青时限:一般6—10小时内应付制。
(6)摊青程度:叶色变暗、叶质萎软、青气消失、失重8—10%。
3、杀青
(1)机械:常用30型、40型、50型滚筒杀青机
(2)锅温:以50型杀青机为例,一般220—240℃。
(3)投叶量:以50型杀青机为例,一般800—1000克/次。
(4)程度:青臭气散尽、茶香显露、叶色变暗,含水60%左右为适度。
4、理条
(1)机械:常用五槽和七槽多功能理条做型机。
(2)锅温:通常90—80℃。
(3)投叶量:一般每槽100—200克。
(4)程度:初步成型,含水率40%左右为适度。
5、做形
(1)机械:同理条用机械。
(2)锅温:通常80—70℃。
(3)投叶量:一般每槽150—250克。
(4)程度:基本定型,含水率20—30%为适度。
6、提毫
(1)设备:目前常用炒茶锅手工提毫。
(2)锅温:通常60—70℃。
(3)投叶量:一般150—250克/次。
(4)程度:白毫初露,外形固定为适度。
7、烘干
(1)机械:名茶热风烘干机。
(2)温度:初烘100—90℃,复烘80—70℃。
(3)程度:足干时,手捻成末,含水率6%以内。
8、精选
(1)拣剔:按产品实物标准样拣剔。
(2)复火:对水分超标产品,进行复火,使含水率在6%以内。
四、茗眉茶加工技术
(一)原料要求
1、鲜叶应及时运达加工厂,保持新鲜干净,切忌紧压和日晒雨淋,严禁混装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
2、按鲜度、净度、匀度、嫩度、标准,验收分级。
验收后分不同等级摊放。
搞好贮青车间的清洁与通风工作。
3、鲜叶应合理适时摊晾,鲜叶摊晾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摊叶厚度不超过5厘米,时间不超过4小时。
(二)工艺流程
加工工艺流程:选料→杀青→清风→二青→做型→烘焙→精制。
1、选料:
①芽叶要求:特级:单芽为主,其中单芽占90%以上。
芽长不超过2.5厘米;一级:一芽一叶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初展占80%以上。
芽长不超过3厘米;二级:一芽一叶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初展占60%以上。
芽长不超过3厘米。
②鲜叶验收:设专人验收,分级摊放,对鲜叶原料必须登记、标注,严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鲜叶混入。
2、杀青:
①机型:用60型以下滚筒杀青机。
②锅温:180—200℃。
鲜叶进锅后有炒芝麻的响声。
③投叶量:根据机型大小适量投叶。
④杀青时间:高温快速杀青,应不超过5分钟。
⑤杀青程度:使鲜叶达到叶色暗绿、青草气散失,透发清香,初显条形,失水率30—40%为度,适度后即可出锅。
3、清风:杀青叶出锅后,立即在风力的作用下进行抖散,使叶温很快降低,并散失水分和青草气。
杀青叶摊晾厚度不得超过1.5厘米。
清风后摊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4、二青:
①机型:60型以下滚筒杀青机。
②温度:130—150℃。
③投叶量:两锅杀青叶的数量。
④二青时间:3分钟以内。
⑤二青程度:减重率达到10%以内,手捏茶叶互不粘连,即可出锅。
⑥二清后摊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5、做型:
①机型:五槽或七槽多功能做型机。
②锅温:110—90℃。
③投叶量:600—800克/锅次。
④加棒时间:先将叶子在槽内翻转,升温变软,达到叶子互不
粘连,理顺成条,叶质柔软时,即可放入加压棒。
⑤取棒时间:做型到匀秀如眉,90%以上成形并定型,即可取棒。
⑥取棒后,继续使叶子在槽内翻转至有触手硬感且滑爽时就可出锅。
6、烘焙:用名茶热风烘干机烘焙。
全程掌握在120—180分钟内完成。
采取“一烘、一复、一焙”三道工序烘焙。
烘焙温度110—90℃,此后可适当降低。
在烘焙的过程中要勤翻。
每道工序结束后要下盘摊晾。
烘干适度标准为:手捻成抹,含水量在5.5%以内。
达到烘干程度后,即可下烘盘。
并摊晾到室温时收贮。
7、精制:通过人工精选,使干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剔除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茶叶。
必要时复火焙香。
(三)贮藏包装
1、贮存:要求贮存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
在茶叶专用仓库周围应无异杂气味污染。
2、包装
(1)包装材料达到干燥、清洁、无异杂气味。
(2)包装达到牢固、防潮、清洁,并确保茶叶品质,并便于装、仓储、运输及销售。
(3)包装车间应清洁卫生,无异杂气味。
五、雀舌茶加工技术
(一)加工工艺流程:
选料→摊青→杀青→清风→做形→烘焙→精制。
(二)加工技术
1、选料要求
(1)规格:
特级:以单芽为主,其中单芽应占90%以上,一芽一叶初展不超过10%,采摘时节为阳历4月底以前,芽体长短、粗细应基本一致。
一级: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其中单芽应占40% 以上,一芽一叶初展不超过60%。
采摘时节为阳历4月底以前。
二级:在阳历4月底前采摘的规格要求为:单芽占10%以上,一芽一叶初展不超过90%。
在阳历4月底后采摘的规格要求为:单芽占60%以上,一芽一叶初展不超过40%。
(2)要求:无病虫叶、无断裂叶、无污染叶、无空心叶、无杂叶杂质。
叶质新鲜洁净鲜嫩。
(3)器具:应采用通风透气的光洁竹制器具盛装。
不得采用塑料袋、编织袋等不透气、不洁净、易损伤芽叶的器具盛装。
2、摊青要求
(1)环境:通风阴凉的室内,室温不宜超过25℃,
(2)器具:应采用竹制器具。
(3)方法:按级别分别薄摊勤翻。
摊青厚度应不超过2厘米,翻动时间一般为半小时一次,摊青时限不超过4小时。
气温较高时,时限应更短。
(4)程度:春茶季节,失重10%即可,夏秋季节,失重6—8%为宜。
3、杀青要求
(1)在炒茶专用锅灶上手工杀青。
锅温:200—180℃。
投叶量:300—400克/锅次。
历时:3—5分钟/锅次。
方法:①含水少的鲜叶,应先闷后抖,杀到适度。
②含水多的鲜叶,应先抖后闷再抖,杀到适度。
(2)槽锅式多功能炒茶机上杀青。
锅温:230—200℃。
投叶量:500—800克/锅次。
历时:3—5分钟/锅次。
方法:①含水少的鲜叶,应先慢后快,再交替杀到适度。
②含水多的鲜叶,应先快后慢,再交替杀到适度。
(3)感观程度:青气散尽,熟香显露,叶色转暗,叶质变软。
手握叶成团,柔软如棉,松开即散。
(4)出锅处理:应快速出锅,清风降温,均匀薄摊。
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就应转入下道工序。
4、做形要求
(1)槽锅式多功能炒茶机上做形。
锅温:150—120℃。
投叶量:一锅杀青叶一锅次。
历时:约9—15分钟/锅次。
方法:投叶后,先快摇1—3分钟,使叶质变热回软后,加入轻压棒压3分钟左右,初步压紧叶条;取出轻压棒,加入重压棒,压2分钟左右,压实茶条。
待叶质变硬成形后取出重压棒,使叶子在槽锅内继续翻转到叶质有触手硬感且滑爽时出锅。
(2)在炒茶专用锅灶上做形。
锅温:100—80℃。
投叶量:一锅杀青一锅次。
历时:约10—15分钟/锅次。
方法:先采用拖带轻抖手势,理直茶条,散失水分。
后用抓、捂、带、压、甩手势,反复炒制,直到压扁成原定形状时为止。
(3)做形程度要求:茶条应挺直,微扁,抓时应有刺手硬感。
干度应为八成干。
5、烘焙要求
(1)在热风式名茶烘干机上烘焙。
温度:80—70℃
方法:在铺有白棉布的烘盘上,分两次烘干,第一次应薄摊2—3厘米厚,历时10分钟左右,烘到九成干。
第二次可厚摊5—10厘米厚,历时30分钟左右,烘到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