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建议】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思考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将其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担当;逐级分解任务、强化精准;严格督促督办、强化责任。各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站位之高、投入之大、督查之实,前所未有。“真扶贫、扶真贫”的务实作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但是,笔者在基层调研及督查中,发现脱贫攻坚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上级检查多,要求准备的资料多,浪费了财力和人力,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今年以来,基层乡镇、村迎接上级脱贫攻坚的综合及专业检查、督导、评估已达十多次,填写贫困户的审批表、登记表等各种表册达十几种,有的朝令夕改、一天一个要求,乡镇刚印刷费开支就达几十万元。乡村干部“5+2”、“白+黑”成为常态,加班加点填写表册、完善资料、应付检查,劳民伤财,苦不堪言。

二是产业扶贫雷同,没有形成产业链。有的地方一哄而上,争相发展相同产业,如或都种杨梅,都种猕猴桃;或都养青壳蛋鸡,都养肉牛等,没有发展下游产业。一旦销路不畅,群众的经济损失巨大。今年我省多地的杨梅滞销,烂在树上就是一个深刻教训。

三是部分扶持政策不接地气,资金使用框条过多,统筹力度不够。比如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有的地方资金有结余,当地人社部门提出将剩余资金购买农村公益性岗

位,将合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安排为乡村保洁员,既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又做好了农村创卫工作,一举两得。可这与上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有冲突,县里不能统筹使用。

四是部门协作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具体表现为扶贫工作机构与产业、教育、建设、人社、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合力。比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涉及多个部门,扶贫办要提供贫困户的名册,财政、民政给予参保资助,卫生计生负责医疗服务及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人社部门负责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民政部门承担大病救助,部门之间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无法直接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优惠政策碎片化、不系统,大大降低了政策的整体效果。

五是部分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内生动力不足,扶志更显迫切。有的村民不以勤劳致富为荣,反以懒惰穷困为不耻,面对困难不找出路,反而攀比你家得我家为什么没得,生怕别人多得到了好处,争当贫困户坐等政府补贴,久而久之便形成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坏习惯。

六是有的地方对脱贫攻坚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估计不够,仍存在急于求成思想。个别地方领导及扶贫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急功近利,为提前完成任务,层层加码赶进度,搞虚假扶贫、数字脱贫,用形式主义代替真抓实干,打击了群众的脱贫信心,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为做好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认为:

一是要简化资料及各种检查、评估,使一线扶贫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扶贫实务工作中。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

知》要求,对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问题立即整改,减少填表报数、检查考评及会议发文,规范调查研究,让基层干部切实从“纸”上扶贫转变为“实”地扶贫。

二是要全面、系统、辩证地规划产业扶贫,既要因地制宜有特色,又要做到产业扶贫可持续。对于种养殖产业,要么要发展专业合作社,要么要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条,解决产品销路问题,减轻群众后顾之忧。

三是要接通地气,统筹政策、统筹资金使用,提高扶贫的实效性。建议对各级各类扶贫资金,都可以以县为单位统筹使用。要减少滞留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时效。

四是要强化协调、协作,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扶贫办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作用,密切部门配合,强化政策联动。建立共享信息平台,全面实行扶贫资料信息化管理,发挥各自资源及政策优势,形成做好脱贫攻坚的工作合力。

五是要加强教育,注重扶“志”、扶“智”。除了该兜底的给予兜底保障外,单纯给贫困户“输血”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拔除“穷根”,关键靠立“志”、有“智”,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要加强思想教育,针对性地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培养一技之长,加大劳务输出及购买公益岗位力度,鼓励其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六是要标本兼治,着力从源头上防止贫困发生。产生贫困的根源是多样的,有自身条件较差、观念守旧致贫的,有自然条件恶劣、缺少资源致贫的,还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等。要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精准发展帮扶产业,全面提升村民增收能力;要整合医疗保障,强化“兜底保障”,切实减少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