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血清淀粉酶胰腺炎诊断标准

血清淀粉酶胰腺炎诊断标准

血清淀粉酶胰腺炎诊断标准
一、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
血清淀粉酶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胰腺炎发作的情况下,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大量的淀粉酶,导致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

正常值为40-180 U/L,超过这个范围通常提示存在胰腺炎的可能性。

二、淀粉酶与肌酐清除率比值大于60%
除了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还需要考虑淀粉酶与肌酐清除率比值。

正常时,肌酐清除率与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比值接近1。

当比值大于60%时,提示存在胰腺炎的可能性。

三、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与患者腹痛症状呈正相关
患者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与腹痛症状通常呈正相关。

血清淀粉酶水平越高,患者腹痛等症状可能越严重。

因此,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和腹痛症状可作为诊断胰腺炎的参考依据。

四、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
血清淀粉酶升高并不一定都是胰腺炎引起的。

其他原因如胰腺外伤、胰腺炎后遗症、消化道穿孔等也可能导致血清淀粉酶升高。

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原因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

五、影像学检查(如CT、MRI)显示胰腺炎症或胰管扩张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显示胰腺炎症或胰管扩张等异常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胰腺炎。

当患者有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时,应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六、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也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白细胞计数通常在正常范围内或略有升高,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如下: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往往可作出诊断。

轻症患者有持续而剧烈的上腹部痛, 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压痛, 但无腹肌紧张, 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明显升高。

排除其他急腹症, 即可以诊断。

重症除符合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并且具有局部并发症(假性囊肿、胰腺坏死、脓肿)和(或)器官衰竭。

因为重症胰腺炎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 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评估, 关键是在发病48或72小时内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 综合评判。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 因为两者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有以下表现应按重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体征:腹膜刺激征、腹肌强直, 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明显下降(2mmol/L以下), 血糖>11.2mmol/L (无糖尿病史), 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发现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典型的溃疡病史, 腹痛突然加重, 腹肌紧张, 肝浊音界消失, X线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2.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常有胆绞痛病史, 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部, Murphy征阳性, 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腹部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3.心肌梗死有冠心病史, 突起发病, 疼痛有时限于上腹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 血清心肌酶升高。

血、尿淀粉酶正常。

4.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 伴有呕吐、腹胀, 肠鸣音亢进, 无排气, 可见肠型。

腹部x线可发现液气平面。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临床上常见于胰腺炎症、坏死、出血等病变。

及时准确地诊断急性胰腺炎对于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掌握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1.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呕吐、发热、心动过速等。

上腹疼痛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可放射至腰背部。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

此外,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糖升高、血清钙、镁降低等也是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3.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等情况,发现胰腺的炎症、坏死等病变,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①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的升高;②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③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典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④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于不典型的病例,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胃溃疡、肠梗阻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胰腺炎诊疗规范

胰腺炎诊疗规范

胰腺炎诊疗规范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标准】1.病史发病前常有暴饮暴食、进油腻饮食、酗酒或药物服用史或有胆石症病史。

2.症状(1)腹痛:多为上腹剑突下持续性痛,可放射到腰部及左、右肩部,腰部可呈束带样疼痛。

(2)恶心,呕吐一般较频繁,吐后腹痛不缓解。

(3)腹胀常伴有停止排气排便。

(4)全身症状可有轻度发热,重症胰腺炎可有高热和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表现。

3.主要体征(1)皮肤、巩膜可伴有黄染。

(2)合并出血性胰腺炎者,脐部或腰背部皮肤有时可出现青紫瘢、水肿和压痛。

(3)水肿型胰腺炎血压、脉搏、呼吸多无变化,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及呼吸加快,重症病人可出现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阳性。

(4)上腹剑突下或偏左有压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腮腺或睾丸可有压痛。

4.化验检查(1)血和尿淀粉酶增高,但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程度不成比例。

(2)白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3)有条件时,测定变性血红蛋白、脂肪酶、弹力蛋白酶、载脂蛋白A2(apo-A2)以及C-反应蛋白有助于胰腺坏死的诊断。

5.特殊检查(1)B超检查:了解有无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和结石,胰腺是否肿大及其周围渗液范围或脓肿形成。

可见横结肠、胃等充气扩张,或有左侧膈肌上升,左下胸腔积液。

(2)腹部X线平片:可见横结肠、胃等充气扩张,或有左侧膈肌上升,左下胸腔积液等。

(3)CT检查:了解胰腺肿大情况,周围渗出情况及有无脓肿或囊肿形成。

6.腹腔穿刺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时,在右/左下腹常可抽出血性液体,淀粉酶测定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原则】一经诊断急性胰腺炎或高度怀疑本病时,应先采用非手术疗法,重型急性胰腺炎则需要积极的支持治疗或手术处理。

1.非手术疗法(1)持续吸氧,禁食及胃肠减压。

(2)防治休克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营养支持: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适当补充钙剂。

胰腺炎诊断金标准

胰腺炎诊断金标准

胰腺炎诊断金标准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胰腺炎,医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胰腺炎的诊断金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炎的诊断金标准,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胰腺炎的定义胰腺炎是一种由胰腺内部的炎症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有饮食不当、酒精中毒、胆石症、高脂血症、感染等因素。

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痛、呕吐、腹泻、发热、黄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

二、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腹痛、呕吐、发热、黄疸等。

其中,腹痛是胰腺炎的最主要症状,通常为持续性的上腹痛或腰部疼痛,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不同。

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当高度怀疑胰腺炎的可能性。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检查项目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胰蛋白原、血清白蛋白、血糖等指标。

其中,血清淀粉酶是目前诊断胰腺炎的主要指标之一,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如果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应当高度怀疑胰腺炎的可能性。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其中,CT检查是目前诊断胰腺炎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之一,其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和病变范围等信息,对于诊断胰腺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胰腺炎的最终手段之一,通过对胰腺病变组织的镜下观察和化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胰腺炎的类型和病情轻重。

病理检查通常需要进行胰腺穿刺或手术切除等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

三、胰腺炎诊断金标准的应用胰腺炎诊断金标准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胰腺炎的诊断。

胰腺炎诊断金标准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提高诊断准确率胰腺炎诊断金标准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的优势,对胰腺炎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诊断,从而提高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胰腺炎,占慢性胰腺炎病例的2%~6%,多见于老年男性,大多﹥50岁。

医生会通过完善自身免疫抗体检查、胰腺超声、CT、血清学检查、血尿淀粉酶及肝功能检查、胰腺病理学检查等来进行诊断。

1.、血清学检查:可见Ig4抗体增高,对该病确诊具有重要意义2、胰腺超声、CT:对于胰腺炎具有提示性意义。

检查可见胰腺弥漫性肿大,超声显示以低回声为主的胰腺肿大。

3、自身抗体检查:因该病由免疫系统介导,检查可发现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CA-Ⅱ抗体、类风湿因子、抗平滑肌抗体可不同程度升高。

4、血尿淀粉酶及肝功能:该检查没有特异性,血尿淀粉酶升高不明显。

部分患者肝功能指标升高。

5、胰腺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后期可见胰腺纤维化。

如有身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

轻症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轻症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轻症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轻症和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1. 轻症胰腺炎:患者通常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

同时,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且排除其他急腹症。

2. 重症胰腺炎:
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

体征: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

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以下,血糖>/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

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脏器功能受损:胰液性脑病、腹腔室隔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受损脏器越多,病人存活的几率就越小。

此外,通过评分标准、CT检查结果以及身体里面积聚的液体变化也可以辅助判断。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重型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重型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重型胰腺炎的诊断标准重型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导致胰腺组织坏死、炎症蔓延和多器官功能损伤。

及早、准确地诊断重型胰腺炎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重型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和相关参考内容。

1. Atlanta 2012 国际共识会议(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ute Pancreatitis 2012, ISAP)诊断标准:(1)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明显,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

(2)胰腺酶(尤其是胰腺特异性酶,如胰蛋白酶、胰脂酶等)的2倍以上升高。

(3)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如CT扫描或MRI显示明显的胰腺增大、水肿、坏死等。

此外,胸腹腔积液、胰腺假囊肿、胰腺腔内渗出等也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2. 重型胰腺炎的Balthazar CT评估标准:(1)Balthazar A:胰腺正常或轻度水肿。

(2)Balthazar B:胰腺轻度增大,胰腺周围的间隙仍然清晰。

(3)Balthazar C:胰腺显著增大,胰腺周围的间隙模糊。

(4)Balthazar D:胰腺坏死。

胰腺周围的间隙广泛模糊,可见胰腺内含气、液体积聚。

3.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II)评分:APACHE-II评分是一个用来评估重症患者预后的评分系统,也可以用于评估重型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该评分系统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年龄、体温、血压、呼吸频率、PaO2/FiO2比值、心率、意识水平、肌力等)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慢性疾病情况,得出一个综合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越高。

4. Ranson评分系统:Ranson评分系统是用来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一种评分系统。

它包括入院时和48小时后两个时间点的11个指标,如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糖、血清尿酸、血清氧分压等。

根据得分的高低,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对于这种疾病,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影响到后续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因此,了解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其次,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和指南,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根据2012年IAP/APA的共识,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①典型的上腹部疼痛,伴有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三倍以上升高;②典型的上腹部疼痛,伴有腹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和漏诊。

此外,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溃疡、肠梗阻等疾病都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呕吐,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老年患者、儿童、妊娠妇女等,诊断时需要考虑到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生理特点。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进行判断。

同时,也需要遵循国际上的共识和指南,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以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尽早明确诊断,接受规范的治疗,提高预后。

胰腺炎 判断 指标 标准

胰腺炎 判断 指标 标准

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部疼痛,或者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者腹膜刺激征。

血清尿液或者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的增加。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彩超、CT等,显示有胰腺炎症或者手术所见,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能够排除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可以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相关的体格检查,作出急性胰腺炎的初步诊断。

其中,实验室检查血液脂肪酶、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盲目用药或延误治疗。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胆石症、酒精性肝病、高血脂、感染等。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因此,掌握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常放射至背部,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并无典型症状,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此外,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也是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指标并非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的炎症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此外,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等。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呕吐等;2)实验室检查提示胰腺酶的升高,如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的升高;3)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的炎症改变。

当患者符合以上三项标准时,可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需要指出的是,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等。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免疫抑制患者等,诊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判断。

总结。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需要熟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掌握诊断标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本文对于临床医生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有所帮助。

胰腺炎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炎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炎超声诊断
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就是胰腺的一个体积增大多呈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轮廓线光整清楚,少数局限性肿大者多见于胰头和胰尾,胰头副胰管或者胰尾副胰管梗阻形成局限性的炎症有关。

第二从胰腺的内部回声,胰腺内部回声减弱,但多数为均匀分布的细小光点,如果慢性胰腺炎的急性发作胰腺内部的回声可分布不均、强弱不等。

第三,我们就是可以从胰腺周围的回声来判断,胰腺因水肿透声性增加后方回声较为清晰或者增强,但肿大的胰腺压迫或者渗出,后方的脾静脉或者门静脉可变细或者显示不清。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和指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诊断标准来明确诊断,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

首先,临床上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的上腹疼痛,常放射至背部,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体征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部胀满等表现。

这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次,实验室检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淀粉酶的升高更具有特异性。

此外,白细胞计数的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增加也是重要的实验室指标,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最后,影像学检查是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腹部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胰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此外,超声检查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也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

通过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的特征综合分析,可以明确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诊断标准,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重症胰腺炎 诊断标准

重症胰腺炎 诊断标准

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如下:
1.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同时会出现坏死、
假性囊肿、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2.患者的体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压痛、肌紧张、腹胀、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

3.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常见的有脐周皮下淤斑征以及腰胁
部皮下淤斑征等。

4.患者会出现一个或者多个脏器官功能障碍,同时还会表现出严
重的代谢紊乱,出现低钙血症。

5.采用增强CT或者B超可以为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相关依
据。

6.APACHEⅡ评分≥8分;Balthazar CT分级系统≥Ⅱ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脾胰]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急性胰腺炎, 中国, 指南, 血清, 亚特兰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

总体病死率为5%-10%。

一、术语和定义根据国际AP专题研讨会制定的AP分级和分类系统(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和世界胃肠病大会颁布的AP处理指南(2002年,泰国曼谷),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规定有关AP术语和定义,旨在对临床和科研工作起指导作用,并规范该领域学术用词。

(一)临床使用术语1.AP: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

可有或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

2.轻症AP(M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而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

Ranson评分<3,或APACHE-Ⅱ评分<8,或CT分级为A、 B、c级。

3.重症AP(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APACHEⅡ评分≥8;CT分级为D、E级。

4.建议:(1)对临床上SAP患者中病情极其凶险者冠名为:暴发性胰腺炎(fullnillate pancreafitis),或早期重症AP。

其定义为:SAP患者发病后72 h内出现下列之一者: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176.8μmol/L、呼吸衰竭[PaO2≤60 mm Hg(1kPa=7.5mmHg)]、休克(收缩压≤80mmHg,持续15min)、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70%(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s]、败血症(T>38.5℃、WBC>16.0)<109/ L、剩余碱≤4mmol/L,持续48h,血/抽取物细菌培养阳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T>38.5℃、WBC>12.0)<109/L、剩余碱≤2.5mmol/L,持续48h,血/抽取物细菌培养阴性)。

(2)临床上不使用病理性诊断名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除非有病理检查结果。

临床上废弃“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急性胰腺蜂窝炎”等名称。

(3)临床上AP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分级诊断、并发症诊断,例如:AP(胆源性、重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P(胆源性、轻型)。

(4)AP临床分级诊断如仅临床用,可应用Ranson标准或CT分级,临床科研用,须同时满足APACHE-Ⅱ积分和CT分级。

(二)其他术语1.急性液体积聚:发生于病程早期,胰腺内或胰周或胰腺远隔间隙液体积聚,并缺乏完整包膜。

2.胰腺坏死:增强CT检查提示无生命力的胰腺组织或胰周脂肪组织。

3.假性囊肿: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

多发生于AP起病4周以后。

4.胰腺脓肿:胰腺内或胰周的脓液积聚,外周为纤维囊壁。

二、AP病因AP的病因较多,且存在地区差异。

在确诊AP基础上,应尽可能明确其病因,并努力去除病因,以防复发。

1.常见病因: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酒精,高脂血症。

2.其他病因:壶腹乳头括约肌功能不良,药物和毒物,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外伤性,高钙血症,腹部手术后,胰腺分裂,壶腹周围癌,胰腺癌,血管炎,感染性(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蛔虫症),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3.经临床与影像、生化等检查,不能确定病因者称为特发性。

三、AP病因调查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既住病史,酒精摄入史,药物服用史等。

计算体重指数。

2.基本检查:血清淀粉酶测定,肝功能试验,血脂测定,血糖测定,血钙测定;腹部B超。

3.深入检查:病毒测定,自身免疫标志物测定,肿瘤标记物测定(癌胚抗原、CAl9-9)测定;CT扫描(必要时行增强 CT),ERCP/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检查,壶腹乳头括约肌测压(必要时),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等。

四、AP诊断流程(一)AP临床表现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

发热常源于急性炎症、坏死胰腺组织继发感染、或继发真菌感染。

发热、黄疸者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

除此之外,AP还可伴有以下全身并发症:心动过速和低血压或休克;肺不张、胸腔积液和呼吸衰竭,有研究表明胸腔积液的出现与AP严重度密切相关并提示预后不良;少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耳鸣、复视、谵妄、语言障碍及肢体僵硬,昏迷等胰性恼病表现,可发生于起病后早期,也可发生于疾病恢复期。

体征上,轻症者仅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Grey-Turner征,Cullen 征。

少数病人因脾静脉栓塞出现门静脉高压,脾脏肿大。

罕见横结肠坏死。

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

其他可有相应并发症所具有的体征。

(二)辅助检查1.血清酶学检查:强调血清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变化仅作参考。

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不呈相关性。

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

血清淀粉酶持续增高要注意病情反复、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疑有结石或肿瘤、肾功能不全、巨淀粉酶血症等。

要注意鉴别其他急腹症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增高。

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当血清淀粉酶活性已经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有互补作用。

同样,血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度不呈正相关。

2.血清标志物:推荐使用c反应蛋白(cRP),发病72 h后CRP>150 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

动态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3.影像学诊断:在发病初期24-48h行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但受AP时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AP不能做出准确判断。

推荐CT扫描作为诊断AP的标准影像学方法。

必要时行增强CT或动态增强CT检查。

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为A-E级。

A级:正常胰腺。

B级:胰腺实质改变,包括局部或弥漫的腺体增大。

c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

D级:除c级外,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

E级: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包括胰腺和脂肪坏死,胰腺脓肿。

A-c级:临床上为MAP;D-E级:临床上为SAP。

4.建议:(1)必须强调临床表现在诊断AP中的重要地位。

持续性中上腹痛、血清淀粉酶增高、影像学改变,排除其他疾病,可以诊断本病。

(2)临床上不再应用“中度AP”,或“重症AP倾向”。

(3)临床上应注意一部分AP患者从MAP转化为SAP可能。

因此,必须对病情作动态观察。

除 Ranson指标、APACHE-Ⅱ指标外,其他有价值的判别指标有:体重指数超过28kg/m2;胸膜渗出,尤其是双侧胸腔积液:72h后CRP>150mg/L,并持续增高等均为临床上有价值的严重度评估指标。

Ranson提出急性胰腺炎严重分类的有关指标在入院时或诊断时在最初的48小时内年龄> 55岁红细胞比积下降> 10%白细胞计数>16×10 9/L 血钙<1 mmol/L血糖>11 mmol/L 血尿素氮比正常值高 1.7mmol/L血清乳酸脱氢酶大于正常 2倍动脉血氧分压< 8kPa(60mmHg)碱缺乏>4mmol(4mEq/L)估计液体分离>60000ml若病人阳性指标少于 3项,死亡率约1 %,如果有3~4 项为阳性,死亡率为15%;若5~6 项阳性,死亡率为40%;7项或更多为阳性,死亡率为100%。

楼上说得不太准确,Ranson标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入院时:年龄大于55岁,血糖大于11.2,白细胞大于16,ALT大于250,LDH大于350;第二部分为入院48小时以内:血细胞比容下降大于10%,血钙小于1.2,碱缺乏大于4,血尿素氮增高5mg%,失液量估计大于6升,氧分压低于60。

评分标准同意楼上所说。

我的记忆方法是:年糖白双酶,比钙碱氮失液氧。

(三)AP的诊断流程见图1图1急性胰腺炎诊断流程图五、AP处理原则(图2)1.发病初期的处理和监护: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内容包括:血、尿常规测定,粪便隐血、肾功能、肝脏功能测定;血糖测定;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胸片;中心静脉压测定。

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和肠鸣音改变。

记录24 h尿量和出入量变化。

上述指标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作相应选择。

常规禁食对有严重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者应进行胃肠减压。

在患者腹痛减轻或消失、腹胀减轻或消失、肠道动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时可以考虑开放饮食,开始以糖类为主,逐步过渡至低脂饮食,不以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作为开放饮食的必要条件。

2.补液:补液量包括基础需要量和流入组织间隙的液体量。

应注意输注胶体物质和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

3.镇痛:疼痛剧烈时考虑镇痛治疗。

在严密观察病情下可注射盐酸哌替啶(杜冷丁)。

不推荐应用吗啡或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654—2等,因前者会收缩奥狄括约肌,后者则会诱发或加重肠麻痹。

4.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抑制剂应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而发挥作用,主张在SAP治疗中应用。

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除此之外,还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主张在SAP时使用。

蛋白酶抑制剂主张早期、足量应用。

5.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由于微循环障碍在AP、尤其 SA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推荐应用改善胰腺和其他器官微循环的药物,如前列腺素E1制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丹参制剂等。

图2 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流程图6.抗生素应用:对于非胆源性MAP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

对于胆源性MAP,或SAP 应常规使用抗生素。

胰腺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等肠道常驻菌。

抗生素的应用应遵循:抗菌谱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有效通过血胰屏障等三大原则。

推荐甲硝唑联合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线用药,疗效不佳时改用其他广谱抗生素,疗程为7~14 d,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应用。

要注意真菌感染的诊断,临床上无法用细菌感染来解释发热等表现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可经验性应用抗真菌药,同时进行血液或体液真菌培养。

7.营养支持:MAP患者,只需短期禁食,故不需肠道或肠外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