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压强》
《认识压强》神奇的压强PPT课件
2
压
力
3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1
桌子重力
桌脚
不明显
2
桌子+砖块重力
桌脚
明显
3
桌子+砖块重力
桌面
极不明显
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应选 1、2
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应选 2、3
实验结论:
压力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
受力面积
(2)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③海绵块、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
方案1:小方桌模型、砖块、细沙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小方桌放在沙盘里,观
测桌脚陷入沙中的深度;
G
(2)在小方桌上放上砖块,观测
桌脚陷入沙中的深度;
(3)将小方桌翻过来放在沙盘里,放上
同样的砖块,观测桌面陷入沙中 的深度。
G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
G
G
1
实验次数
G
G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8.1 认识压强
- .
学习目标
1.知道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
3.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重点)
4.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为什么大型载重卡车要安装许多车轮?
(2)为什么小小的图钉要把它的一端做
墨水瓶压桌面的力,方向垂直于桌面[图8-2 ( a )],使桌面发生微小弯曲;重物
压在传送皮带上的力,方向垂直于皮带[图8-2 ( b )],使皮带发生弯曲。
认识压强课件
0.5 约1.5×104 约3×104 约5×104 约1.3×105
5×105 9.8×105 1×106 108~109 2×1011
【例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铝块置于边长为 50cm的正方形水平台面上,求铝块对台面的压强。 (ρ铝=2.7×103kg/m3)
已知: a = 10cm=0.1m ρ铝=2.7×103kg/m3 求: p=? 解: V=a3=(0.1m)3=10-3m3 m=ρV=2.7×103×10-3kg=2.7kg ∵铝块置于水平台面上 ∴ F=G=mg=2.7×9.8N=26.46N S=a2=(0.1m)2=10-2m2 p=F/S=26.46N/10-2m2=2646Pa 答: 铅块对台面的认识压压强强等于2646Pa。
作用点 方向
大小
受力物的表面处
物体的重心
与受力面垂直,指向 受力物的内部。
始终是竖直向下
当物体不受外力且静 重力大小与质量
止在水平面上时,压力 成正比。即:
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即:F=G。
G=mg(g=9.8N/kg)
认识压强
【例1】如图所示各力的示意图,能正确反映物 体对斜面压力的是 ( C )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2.当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当受压面积 不变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 积都能减小压强
【例4】砖的密度是2×103kg/m3,用砖砌成高 10m的砖柱,砖柱对地面的压强多大?(砖缝所占 体积与砖缝里的泥土质量忽略不计)
已知: ρ=2×103kg/m3,h=10m
求: p=?
解: ∵砖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 p=F/S=ρgh =2×103×9.8×10Pa=1.96×105Pa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精神。
2.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讲解;•压强计算方法的讲解。
3. 教学难点•压强计算实际问题的应用;•掌握良好的实验操作方法。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种压强计、漏斗、水平面、被测物体、压强计算表等实验器材和资料;•制作PPT和讲义。
5. 教学内容和方式5.1 教学内容5.1.1 概念引入引导学生想象:海底一定有很多巨大的石柱,支撑起海洋,海水又成了人们的压强测试示例。
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5.1.2 压强的定义通过多种示例引导学生认识和定义压强的概念,如:•针刺卡车和针刺轿车的情况相比,哪一个需要的力更小?•张三站在泰山脚下和站在草地上,哪种情况更容易被躺在身后的人压扁?5.1.3 压强的计算由浅至深,渐进式地讲解压强计的使用、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如:•如何使用压强计,如何读数?•通过实验演示,对比不同物体占据相同面积时对于支撑平衡的下压力情况进行测量并计算压强。
5.1.4 压强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压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如:扁平物品运输、墙体承重结构设计、平衡秤勾芯的设计等。
5.2 教学方式•讲授 + 实验演示;•提问 + 答疑;•让学生扮演实验者,手把手地了解压强计量的操作方法。
6. 教学过程6.1 导入通过引入例子,让学生认识海底巨石支撑海洋的场景,导入压强概念,并引发学生对压强的认识和思考。
6.2 讲授通过PPT和讲义,逐步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以及压强在物理力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同时结合实际例子加深其对压强的理解。
6.3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压强计使用和压强的实验演示,通过手把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压强计量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认识压强(沪粤新版)
04
固体间相互作用产生压强探讨
固体间相互作用力分析
80%
分子间作用力
固体中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 力,使得固体保持一定的形状和 体积。这种分子间作用力是固体 间相互作用产生压强的基础。
100%
弹性力
当两个固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 间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 性力。这种弹性力的大小与固体 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80%
摩擦力
当两个固体表面之间存在相对运 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 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正压 力以及固体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接触面积对固体间相互作用影响
接触面积越大,固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因为更 多的分子或原子参与到相互作用中。
接触面积越大,固体间的压强分布越均匀,因为压 力被分散到更大的面积上。
压强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工程师在设计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结构时 ,需要考虑压强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以确保工 程的安全性。
压强在医学中的应用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需要考虑人体内部不 同部位受到的压强变化,如血压、颅内压等。
压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家在研究气候变化、海洋环流等问题时 ,需要考虑大气压强、海洋压强等因素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压强的计算公式
$p = frac{F}{S}$,其中$F$为 压力,$S$为受力面积。
压强单位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 (Pa),$1Pa = 1N/m^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或压力的大 小来改变压强。
易错难点剖析指导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而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 的力,两者方向不一定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课时 认识压强
讲授新课
实验器材:小方桌,砝码,海绵 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转换法:比较海绵的形变程度
甲
乙
丙
图8-3
讲授新课
控制变量: 受力面积相同 比较图8-3中: 甲 和 乙 。
甲
乙
丙
图8-3
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讲授新课
控制变量: 压力相同 比较图8-3中: 乙 和 丙 。
甲
乙
丙
图8-3
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压路机: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么斧 很头 锋的 利刃 ?为
什
钢轨为什么铺在枕木上?
斧头: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现在你能解释这个问题了吗:为什么有了宽宽 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还能在雪地 上滑行?
在雪面上行走,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容易陷入雪中。
使用滑雪板,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 强,不容易陷入雪中。
随堂训练
6. 同一块砖怎样放置,压强最大?
平放
A
侧放
竖放
√C
7.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 体的表面
随堂训练
GG
GG
甲
乙
丙
6.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应选 ___甲____和___乙_____; 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应选 __乙____和____丙____, 该实验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控__制__变_量__法__和_。转换法
。
A
《认识压强》神奇的压强PPT精品课件(第1课时)
p丁。(选填“>”、“<
”或“=”);
(4)小明与小红进行实验交流时,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
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
用如图2①、②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
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小红指出图
(选填“
①”或“②”)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该方法
。
谢谢聆听
8.1 认识压强
第1课时
-.
8.1认识压强
什么是压力
知识点1 压力
概念: 物理学中,把_____垂__直___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叫做压力。 (1) 方向:__垂__直__于____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2)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__受__力___面__中_. 点 (3)大小:在水平面上,F_____=_____G.
表示:1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 桌面的压强约为 0.5Pa
推土机的履带对地面的压 “水刀”切割物体产生的高
强约为3×104Pa
压约为108Pa
芭蕾舞演员脚尖对地面的 压强5×105Pa
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1.5×104 Pa
典例练习
1.如图所示,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 海绵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p丁,则关于压强 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放上砖块或改变砝码个数
问题二:如何改变受力面积
将小方桌翻过来放
知识点3 压强 2.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 _压__力___与受___力__面___积__的比
,叫做压强。
(1)意义:表示__压___力__的___作__用___效__果__.
(2)公式:_p____FS_____
初中初三物理说课稿《认识压强》
初中初三物理说课稿《认识压强》一、说课目的本次说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到压强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简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压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本课将主要讲解以下内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压力的特点;3.压强与海拔的关系;4.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本课还将设计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让学生观察下图,并从中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为什么里面的油会往上面跑?•如果我们再加上一些油会发生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学习新知识(30分钟)–定义压强和压力:•压强 = 垂直作用力 / 接触面积•压力 = 作用力 / 作用面积–计算压强:•P = F / S–讲解压力的特点: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配合实验设计说明如何利用万能称来测量压力和压强3.进行实验(40分钟)–实验1:观察不同的物体在天平上放置的现象以及压强的大小计算。
–实验2: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4.巩固知识(10分钟)–提问压强、压力和面积的关系。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量一个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压强。
–以生活中某个实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压强的应用。
5.作业布置(5分钟)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布置如下作业:–练习册:选择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
–设计一个实验,用于测量一个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压强。
–查找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填写报告并交到教师那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压强和海拔的关系。
3.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压强。
2.如何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分析使用压强的场景。
五、教学策略1.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说课稿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清晰、风格简洁。板书分为三个部分:
1.左侧为标题和课程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和预期达成目标。
2.中间为主内容区,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变化规律以及应用实例。我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关键词和公式,使重点内容更加醒目。
3.右侧为总结和作业提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点,并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对于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复习材料。
-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我会尝试更多有趣的实例和实验,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我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如展示一个装满水的气球,然后将其放在桌面上,观察气球的变形情况。通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接着,我会简要介绍压强的概念,并说明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和运用压强。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说课稿
2022年沪粤版物理八下《认识压强 》课件(公开课)
特殊测量
拉注射器法
No Image
No Image
大气压与生活
高压锅问题
解题关键:对限压阀进行受力分析,考虑锅内外的气体压强,利用受力平衡求解
Nop0s G
Image pmaxs
内部水蒸气最大压强时限压阀恰好被顶起
p0s+G=pmaxs
例题
小明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xx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測得高压 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 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假设锅盖面积为260cm2,那么它所能承受的压力 至少多大オ能保证平安?(设大气压P0=10’5Pa,g取10Nkg)
3.假设某同学用双手捧着该气压计的侧壁进行实验,对结果的影响是
例题
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的注射器、 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No Image
1.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局部的长度 2.如图,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膜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 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測力计的示数F 3.该同学所測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
木凳、海绵、砝码
实验中不出 现压强二字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海绵的凹陷程度〕、控制变量法
比照实验1、2 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照实验2、3 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什么是压强
大气压的大小还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晴天的气压一般比雨天高 冬季的气压一般比夏天高
2.大气压的测量
《8.1认识压强》1
《8.1认识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压强》是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探究,是力和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以后探究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力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对内容的分析,结合八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及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有关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3、教学的重、难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教学成功与否,是能否正确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所以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压力的概念容易和重力相混淆,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压强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这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压强的角度去认识,根据生活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因此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另外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涉及的因素较多,让学生设计实验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这句醒目的格言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光说是没有用的,听见后很快就忘记了。
只有亲自动手去做,才能真正的了解。
多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放心让孩子去实践,这样学习到的东西才是孩子自己掌握的。
也就是说,动手第一,看见第二,听见第三。
再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歌声结束,在大屏上提出两个问题:一,雪地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二,脚印为什么有的深有的浅?我从学生的生活情境:雪地,深浅不一的脚印出发,用媒体给学生听觉和视觉冲击,使学生兴奋,很快进入求知的状态。
关于《认识压强》的初中物理说课稿
关于《认识压强》的初中物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描述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对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认识压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压强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感知压强的存在并加以描述,让学生理解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2. 压强的计算方法:介绍压强的计算方法,即压强等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除以物体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压强的实际应用: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理解为什么穿高跟鞋的女孩子容易陷入地面、为什么牛的脚掌特别大等,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感知压强的存在,如走在尖锐物体上会感到疼痛,用手指按压球体会到压强等。
然后让学生与同桌讨论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示例演示通过幻灯片或黑板,讲解压强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压强的理解。
例如,用一只针将一个气球的表面戳破,观察气球被戳破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对物体的作用。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如使用一块相同大小的海绵,分别用手按压和用一本书压在上面,观察两种方式对海绵的作用效果,并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讨论压强的大小与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4.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如为什么手指按压的时间长了会有疼痛感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三物理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压强。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教材《初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压强的概念》。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 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计算公式,能够解决与压强相关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问题引导、讨论、归纳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理解对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压强的概念介绍: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解释压强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 压强的计算公式: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 - 压强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应用示例,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实际应用场景。
3.2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压强,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压强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对压强的物理意义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步骤三:计算公式(15分钟)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上的压力,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压强,并进行讨论和归纳总结。
步骤四:实际应用(15分钟)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水压、气压等。
步骤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压强相关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压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强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压强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根据课堂所学,运用压强公式计算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写一篇关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
3.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来减小或增大压强?举例说明。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压强相关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减小或增大压强?”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压强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通用3篇)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
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认识压强课件
知3-讲
导引:由图可知,甲中演员与棒的重力大于乙中演员的重 力,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甲中演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中演员对地面 的压力,即F 甲> F 乙,故A、B、C 错误; 由图可 知,演员在甲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即受力面 积较小, 由p=F/S 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较大, 即p 甲> p 乙,故D 正确。
压力可能与重力有关,也可能与重力无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知1-讲
压力的作用效果
知1-讲
将两手用力的挤压你的两腮,感受腮所受到的压力。
分别用两个指头抵住铅笔尖和笔尾,感受压力作用效
果的不同。
通过以上感受,猜想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与哪些 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知1-讲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8.1 认识压强
1 课时讲解
压力 压强 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钉床气功表演时,气功师躺在用钢钉做成的钉床上, 一人用锤打他身上的石块,石块被打碎,气功师却 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
钉床气功表演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知识点 1 压力
你了解压力吗?
极不明显
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应选_甲__、__乙__
要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应选_乙__、__丙__
归纳
知1-讲
(1)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 果越明显。
(2)在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
知1-讲
例 1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认识压强【教学PPT课件 初中八年级物理】
新知探究
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类似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注射针尖
冰刀
新知探究
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2.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练一练: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坐软沙发比坐硬板凳要舒服呢?
那是因为沙发受力形变后,与人体的接触面 积大;板凳不怎么形变,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小。 根据压强的知识可知,沙发对人体的压强较小, 所以人感觉舒服。
新知探究
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活动2 讨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雪橇有很大的面积 刀刃磨得越薄就越锋利 锥子都很尖锐
火星探测车的 轮子很宽大
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图中的实例哪些有利于增大压强? 哪些有利于减小压强?
新知探究
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使用菜刀切菜时,我 们又用了什么办法增 大刀对菜的压强的?
新知探究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想想议议
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 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 沙中,这是为什么?
你觉得压力的 作用效果与什 么因素有关呢?
新知探究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有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S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2)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 (2)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 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 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三个压 力的大小关系是 FA=FB=FC ,压强自小到大 的顺序是 pB< pA< pC 。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b.解释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a.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是怎样的?
b.在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压强有关?
c.压强在工程领域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观察,总结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2.压强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单位换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3.实验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通过动态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从而降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压强计算公式。先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应用题,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在压强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充满好奇心,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尚需进一步指导。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学习兴趣。
2.降低理解难度: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注重实验指导: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物理 4认识压强-课件
相同之处: 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不同之处:
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 不同.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 因素有关?
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 关?
(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什么不同? 手指感到疼痛是因为手受到了笔的压力
而脚印的深浅不同、手的疼痛感觉不同,都是由 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压力的产生及其作用效果
1.压力的产生 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弹力,弹力
是如何产生的?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人站在雪地对雪地有压力;手指顶住中性 笔有压力,那压力如何产生的?
答案: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G=f=1.2N,F=N=10N.
2.压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刚才看到小孩站在雪地里,双脚陷入雪里;运动员利 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却几乎没有陷入雪里;
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用的力越大,皮肤陷入 越深;用手指顶住中性笔的两端,笔尖、笔帽对手指 有压力,笔尖扎进手指深些,笔帽扎进手指浅些.
挤压而产生力的作用. 3.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
压力是弹力的一种,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 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重力是由于地球 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处,方向竖 直向下,因此压力与重力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 的力,二者不能混淆.
虽然压力与重力性质不同,但有的时候, 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故它们的大小往 往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观察下列甲、乙、 丙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㈣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㈠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㈡讲授新课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米(帕)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㈤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第九节 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
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