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历史转折时期或新的方针、政策开始实行之前,由于宣传 不得法,未能很好地改变受众的“定势错觉”;
5、特定的舆论环境干扰,片面强调“舆论一律”;
6、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播音员等或因形象、语调引起反 感,或因工作作风、品德修养失去威信,易引起受众逆反现象。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态度:
四、信息反馈者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特征:
一、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稳定中的流动性 电视传播的覆盖率 电视观众的结构层次 二、收看的随意性、自主性与隐匿性 家庭收视环境的影响
电视节目(频道)的选择范围
电视技术提供的便利(遥控器) 三、理解的差异性
影响观众理解信息的因素:人的个性心理……
当这种需要激起受众受传活动时,便构成受众的动机。
需要 —————— 动机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大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1)获取所期望信息的需要 (2)迎合一种已经养成的接触媒介的习惯 (3)为了休息和寻求刺激 (4)逃避烦闷和无聊 (5)获得陪伴、避免寂寞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 •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收视率调查
收视率:是特定的时间段内、特定电视覆盖区内观众收视具体节目 的数量标志,是描述电视节目拥有观众数量多寡的一种相对的统 计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收视率高低是电视台能否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 因素之一。
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它主要是电视传播机构或社会上其它专门机构对观众 进行的社会调查。其内容包括: 电视传播活动中—— 观众收视节目的基本现状、节目覆盖率、观众构成、 观众收视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调查; 观众对节目的反应、要求、意见和建议等,
(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初级阶段)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视听率调查服务公司(rating services): 为广告主和广播、电视公司测定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受众的 公司。他们从市场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发表其调查结果, 企业向这些机构机构调查报告,作为自己策划、购买或销售媒介 广告的基础。 如: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美)www.nielsenmedia.com 央视索福瑞(GSM)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二、定势心理: 指受众个体在观看电视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 素构成的心理模式。 求真、求实、求新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是借用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 论来阐释受众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所谓认 知心理,在此是指受众通过电视传播,根据电视形象 特征,推测、判断、理解其本质或内在属性的心理活 动模式。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他人相对立的心理倾向。具有逆 反心理的受众,往往采取与传播者相对抗的态度和行 为。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造成观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新闻信息或节目内容不真实;
2、过多地重复人所共知的普遍性结论或陈旧观念; 3、传播的信息内容与观众的立场、观点、所处的实际情况相距 很远,或与受众固有成见相矛盾;
电视传播中受众反馈的方式: 1、观众来信、来电、来访; 2、在直播现场和现场直播节目中直接反馈; 3、通过专门机构调查,收集受众反馈意见。
电视传播过程中反馈的特点:
1、反馈的被动性 2、反馈的延迟性 3、反馈的差异性 4、反馈的典型性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观众调查
观众调查是受众调查的一种,也是获取受众反馈信
中国观众收看电视的动机:
——了解国内外时事、增长见识、娱乐消遣;
中国观众收听广播的动机: ——获得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方针政策、消遣娱乐、丰
富生活、增长见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一、期待心理:
指受众对电视节目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预求
状态。 1、信息期待 3、移情期待 2、娱乐期待 4、“纪实”期待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1、需要和动机 2、心理效应 3、心理倾向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永恒的需要 创造了职业传播活动
•
受众需要激发了受众对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接触和使用, 受众有怎样的需要,其渴求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的节 目内容及其在传播中的比例。
——传播者的权威性、传播方式的多面性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反馈
反馈:
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传者据此检验传播效果,调 节后继的信息传播,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环流。 反馈的作用: 1、检验电视传播效果 2、提供改进节目依据 3、提供电视报道线索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使用与满足” 媒介能对受众做什么
受众能使用媒介做什么
(基于观众使用媒介的心理需求)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受传的双重角色
受众的双重角色: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传播者
(直接或间接参与)
当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为受众参与传播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现代受众素质的提高和收视心理的变化,也为 新的受传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变化的基础。
第三章
电视传播的受众研究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信息的接受者
构成受传关系 主动的、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现代社会大众使用媒介的目的: 1、解闷消愁 3、确认自我 二、媒介的使用者 2、人际关系 4、监视环境
态度:
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有的那种带有一致性和持久性的行为 倾向” 。 态度由三种要素构成: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态度的形成 (传播环境对受众态度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态度的改变:
指受众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
发生了变化。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当广播电视传播者掌握了受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就能
真正地服务受众、引导受众。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严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受众需要是一种建立在广播电视受众共性基础上, 以其个性为依据的信息需要,这种需要呈现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