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文管理思想论文
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
![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a9749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3.png)
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前言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在于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各项活动,以实现特定目标。
而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其中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着重探讨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联系和差异。
老子管理思想老子,也称李聃,是中国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管理的思想和观点,被称为“老子管理思想”。
领导者的素质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无为而治”的素质,即不强求、不操纵,而是采取温和的方式影响和调节。
同时,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带领下属,展示正义和道德。
技巧与智慧老子主张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善用心智和智慧,遵循天道和自然规律。
他认为,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具体的事务,但是真正的管理必须建立在智慧和领导者的洞察力之上。
自我管理在老子看来,对自己的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
只有通过自我修养、自我纠正和自我反省,才能更好地管理下属并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现代管理现代管理是对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和迭代的产物。
相较于老子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更加注重制度、流程和科学化的方法。
基于数据的决策现代管理倡导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即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合理的决策和策略。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客观地判断和预测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管理科学化现代管理尤其注重对流程和制度的科学化管理。
这种方法可以将流程可视化、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和误判的风险。
团队协作现代管理中的协作指的是,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密切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依赖,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自愿地分享信息、意见和反馈,以使团队不断成长和壮大。
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联系和差异从上述两种管理思想和方法的阐述来看,二者存在一定联系和差异:共同点老子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都追求一种“无为而治”的精神,即不强求、不操纵,而是通过柔性的力量、情感和感染力调控管理过程,使其自然而然地达成目标。
科研课题论文:浅谈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科研课题论文:浅谈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edd0861eb91a37f0115c9f.png)
社会其它论文浅谈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运用一、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含义人们常用“自然无为〞来概括老子的思想,一般来说,“自然无为〞可以认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
老子所谓的“自然〞不是现代人所谓的“自然界〞或“大自然〞,而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意思。
在老子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的、平衡的整体,这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是通过宇宙的无事无物自身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存在和开展而达成和维持的。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都能发挥自己的最正确状态,都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正确状态和良好的关系中到达了和谐和平衡,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这就是老子所谓的自然。
为无为,那么无不治。
〔三章〕?老子?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七章〕?老子?可见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排斥任何人为,决不是什么都不做。
“无为〞的含义,一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一是指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
这两个方面的含义又是相通而一致的。
老子的“无为〞,虽然不去勉强地“为〞,刻意地“为〞,干扰性地“为〞,而是顺任自然之理去做事,但却可以收到“无不为〞的实效。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道〞永远是“无为〞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天地万物都是它创生的,又都有赖于它才得以存在和开展,离开了“道〞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这一切恰恰又都是“无为〞的结果。
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能为政能够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教育,自我开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就能够和谐安稳,这就是“无不为〞了。
反之,如果不是“无为〞,而是不断地扩张自己的私欲,不停的滋事搅扰,就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政治效果,反而不能“无不为〞了。
对于“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外表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
其实,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bdb353343323968011c9235.png)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这些经典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而且,道是老子管理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的本源,是统领、支配天、人、万物的总规律,从整体的、运动的、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事物,揭示宇宙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普遍联系。
这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综观全局,求得优化整体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老子认为,道是管理者最宝贵的财富,遵循“道”进行管理,就不会失败。
“道常无名,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 “求以得, 有罪以免。
”这个“道”与神秘莫测的“天道”是相统一的,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不争之德, 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
指导人事的圣人之道也要遵循自然界的天道, 引导他人, 使他人的力量完成事业。
由此我们联想到管理的一种定义: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管理的要义。
综上分析可以肯定, 道就是老子全部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管理是一把宝剑,用来杀人还是维护正义就在管理者的一念之间”他尤其强调: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管理者的成功离不开普通员工的支持; “自爱而不自贵”, 平等对待员工, 才能得到员工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如果处理不当,物极必反。
管理者要给员工留一定的空间。
只要是公司整体战略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要考虑员工的需求。
能给予的一定给予,那是员工关怀;不能触犯的,坚决杜绝,因为那是规矩。
我们只有认真体会老子的辩证法,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借鉴老子的管理思想。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不能墨守陈规。
我们应该遵循管理原理,同时注重总结实际管理经验,只有真样才能真正将老子的管理思想为我所用。
浅析老子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浅析老子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15fd11aa00b52acec7cab4.png)
浅析老子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浅析老子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摘要:系统地学习老子的管理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以“道”为中心的,其本质是“无为而治”。
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子管理思想的探讨,为我们的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老子;道;管理者素质Abstract:Thesystematicstudyofmanagementthoughtlaozi,andforo ozi'smanagement is"Tao"asthecenter,anditsessenceis"inaction."Thispaperaimst oexploretheideasofLaozimanagement,toprovidereferenceandguid anceforourmodernmanagement.Keywords:laozi;Road;qualitymanager一、《老子》的哲学内涵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总体性范畴。
道的层次展开,溶铸了老子的哲学框架构;道的义蕴的阐发,成为这个结构的丰富内容。
从整体内容来看,道家学说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
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古代另外的8个学派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融合起来,合而为一。
从道出发,以道为归依,这从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来看,是有道理的,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下运行和发展的。
谁掌握了这一事物发展的规律,谁就成为事物发展的真正主宰。
二、自然无为的`管理原则作为老子形而上学的“道”,它是产生“万物”的根源“自然”这个词不像“道”那么古老,它是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指称“客体”(如自然界),而是指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即一般所说的“自己如此”。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0180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9.png)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老子思想概述老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无为而治”、“无欲则刚”,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操之过急,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
老子认为,万物自然而然地发生并运转,不需要人为干预,只要顺势而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顺其自然,尊重事物的本源,不做无谓的干预和干扰,从而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老子思想概述中还包括了“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即管理实践中并不是完全不作为,而是遵循事物自然规律和人性本真,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目的。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灵活性、自我调节和顺势而为,避免强制干预和过度控制,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在当今社会中,老子的“无为”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管理理念,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实现管理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中承载着深刻的意义。
这一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即不做过多干预和干扰,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展开。
在管理实践中,这一理念可以体现在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和组织文化中。
老子的“无为”思想提倡谦逊和谨慎的领导风格,领导者在管理中应放下身段,不过分干预员工的工作。
他们应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自由,让他们自主地发挥才能,从而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员工的自主性与无为密切相关。
当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信任和支持时,他们将更加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更加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这种自主性不仅激励员工的个人发展,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团队的协作与无为也是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老子强调“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引导事物自然运行。
团队成员应当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通过“无为”的方式,团队将更加和谐、高效地运转,取得更好的成绩。
组织的发展与无为也密不可分。
一个管理者若能以“无为”的心态来管理组织,开放思维,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就能够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3a82dff998fcc22bcd10d9a.png)
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核心就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对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从老子的”无为而治”出发,引申出泰勒的”例外原则”,现代企业的”模糊管理”,西方的”自由放任”学说以及治理国家的”有限政府”理论来探讨老子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化和完善现代管理理论。
【关键词】:无为而治;例外原则;模糊管理;自由放任;有限政府老子,作为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其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一家学派,老子在管理思想上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阐述了整个道家思想体系。
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的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仍对现代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居于核心地位。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既然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生,那么一切事物必须像道那样自然而然地运行、变化,包括人的活动。
不违反自然而另求作为,这就是”无为”。
只要按照道的要求行事,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背离自然去追求个人的目的,一切工作就能够通过道的运行”功成事遂”,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无为就是不要勉强、强行违背规律而是要顺乎自然,遵循规律。
也就是说,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
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契合。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契合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论述。
一、”无为而治”与”例外原则”在老子看来,”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汲取老子 无为 思想精华 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教育论文
![汲取老子 无为 思想精华 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acf63267ec102de2bd89fd.png)
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至关重要,但多数青少年仍未能较好处理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如迟到,爽约,不自觉地做九三学士(早九点起床下午三点睡不醒),每天数小时耽于网络聊天或游戏、徘徊于公寓内无所事事等。如此浪费时间,乐不思书,贪睡,贪玩,贪图当前暂时的生活享受,不思进取,与古代不施仁政的统治者何其相似。“无为”即有所不为的宝贵思想,对我们加强时间管理很有启迪作用。
一、“无为”即无违,即有所不为
如《老子》第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四十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等等,全书涉及“无为”、自然、无事说法多达廿余处。文章中论述到“无为” 即无违,指为人处事要遵从规律。
对当今青少年而言,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则是指要加强自我管理,遵从学习、生活、工作乃至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学的行为或思想是不遵从规律的,如放松自我管理,不刻苦学习却想得到好的成绩;不讲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彻夜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白天却昏昏欲睡;与人交际有时缺少从对方立场出发的换位思考;贪小便宜或轻信他人,难以透过假象识别事情的本质(骗局);学习、工作关系有时难以兼顾;工作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等,如此行事,出现失败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无为”即有所不为同时又有所为
老子告诫古代统治者要守虚静、修上德、戒贪欲,不与民争利,爱惜民力,不施暴政,同时赞成民众积极有为,认为这是符合道的行为。如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六十章)圣人也有合理欲望,但不纵欲、禁欲,不看重贵重的东西。如老子说:“上‘德’若谷”。(第三章)谦虚之大德,似胸怀宽阔容纳万物的山谷。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莫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这体现了水之韧性,不与物争,反而无物胜之,可无所不为的特点。如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意即君主有所不为之时,民众便可有所积极作为。这种思想对青少年家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老子管理思想分析论文
![老子管理思想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acd79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3.png)
老子管理思想分析论文一、“无为而治”——老子管理思想的本质1.“无为而治”思想的人性假设一切管理理论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
老子虽未明确将人性假设作为管理前提,但也曾系统地探讨过人性问题,且有意无意地将之作为管理的前提。
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了“自然人”假设,认为人和自然一样也有其规律,管理措施须符合之才有效。
所以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本来如此之意)老子强调管理者要通过无为的策略来获得民心,认为管理者能以“无为而治”理念进行管理,将收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效果。
何谓“无为”?其义包括:其一在个人方面少为,在政治方面“近朴还淳”;其二率性而为,人皆有有所能,有所不能;其三因势而为,人或社会能随时势走就是无为。
其四顺理而为。
2.休养生息和管理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实现“无为而治”思想的重要措施实现“无为而治”需两条措施。
一是休养生息。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三章)指执政者治理天下,要使官吏少私寡欲,使人民得到温饱,弱化人民的期望值,增强人民的体魄和自立自强精神,使百姓淡化政治斗争意识,减少贪欲。
“无为”不是主张人们不为,而是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
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辅助万物自身的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
另一措施是管理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老子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八章)强调统治者应当行善有如水的品格,把自己摆在行善的地位,心胸总是保持宽广和宁静,交往总是讲求爱人利物,说话总是讲求诚信可靠,行政总是追求民众安居乐业,做事总是讲究创造实效,行动总是讲究抓紧时机。
这种策略恰恰是大智慧,因为一味争强好胜,易心劳神伤,退避三舍,则海阔天空,以柔克刚,则无往而不胜。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018e9f904a1b0717fd5ddf9.png)
老子管理思想探析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政治、经济、技术进步和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无为而治”是道家领袖老子的思想精华,本文通过分析圣人作为得道者,有道者,其对道之玄德的认识和体察,在应对世间事物时所保持的自然虚静之“玄同”境界,以“贵身”作为其治理天下的必备条件,并进而探讨其思想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及启示。
关键词:道无为而治无不为道法自然《老子》是一部阐释修身养性、经国安邦、经营理财的道家经文要典,全书虽只有五千字,却包含了许多的经世济民、为人处世的思想和智慧。
在中国,除了孔子以外,再也没有一个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而持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大量接受西方管理及经营理念的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汲取其思想精华,探讨和研究其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人们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众说不一,各衷一是。
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和支配宇宙万物的基本法则,也是处世为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所说的道并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产生万物的精神本体。
老子认为道既是无,无即是道。
万物是遵循“道”的法则而顺其自然而产生的,这就是“无为”过程。
从顺其“道”而产生万物的结果上看,则达到了“无不为”的效果。
所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主张“无为”治国的理念。
一个国家的君主要想把自己的国家处理好,就要做到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谦虚谨慎。
这一理念的产生与老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当时正值混乱之时、礼仪皆失、群雄并立,政治舞台更是陷入混乱无序、尔虞我诈的局面,这种无序的社会状况给普通的百姓带来了苦难、贫困,甚至对生命无情的杀戮。
这种悲惨的境象引起老子深刻的反思。
他认为:上古时代平静和睦的生活来自于“无为”,现在的苦难、动荡起因于“有为”“。
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
![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8931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2.png)
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引言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现代管理思想的一种启示。
本文将尝试从几个方面探讨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首先,文中将介绍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然后分析该思想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并对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和总结。
1. 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无为而治”和“非争”的观念。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谦逊、平和、柔软的管理方式,他认为领导者应该放下私欲,不与员工争斗,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管理问题。
老子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像水一样,无欲无求,柔软且温和,它能适应任何形状,无论复杂多变的环境如何变化。
在老子的管理思想中,他还强调了领导者应该注重和谐、平衡和自然。
他提倡领导者要像大自然一样,不去干涉和追求超越自然的事物,而是接受和适应自然的规律。
同时,老子也认为领导者应该注重平衡,避免极端,保持事物的正常运行。
2. 老子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尽管老子管理思想存在于几千年前,但它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管理强调领导者的谦卑、自律和忍耐,这些价值观与老子的管理思想密切相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老子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三个应用方面。
2.1 领导力与人际关系在现代管理实践中,领导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老子的管理思想强调谦逊和柔和,这与现代管理对领导者的期望是一致的。
一个有着谦逊品质的领导者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老子也强调领导者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不加干涉地给予员工发展的空间。
这与现代管理的个性化管理理念相符,倡导每个员工都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
2.2 策略和决策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领导者需要在决策时保持头脑冷静,不被短期目标所干扰。
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放下私欲,所有的决策都应该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个人利益。
老子的管理制度
![老子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15a1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2.png)
老子的管理制度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许多关于管理制度的思想,他认为管理应该以无为而治、以柔克刚、以小治大等方式进行,这些思想对现代管理制度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本文就以老子的思想为基础,探讨他的管理制度观念。
一、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
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懂得无为而治,使得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这种理念在现代管理中也有一定的意义。
很多时候,领导者们过分干预和干涉员工的工作,反而可能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
所以,领导者应该更多地信任员工,给予他们自由的发挥空间,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以柔克刚的管理手段老子强调在管理中应该以柔克刚,他认为,柔弱者胜于刚强者。
在管理中,有时候不需要采取强硬的手段,而是可以通过柔性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柔性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情感和需求,使管理的过程更具人性化。
这种管理方式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小治大的管理原则老子认为,以小治大是一种管理原则,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得其和而不以。
”在现代管理中,这种原则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领导者应该多关注一些“小”事物,因为很多时候,千丝万缕的小事物决定了整体的局势。
所以,领导者们应当以小事物为出发点,多考虑整体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整体局势。
四、管理的大道理念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管理的大道理念。
他认为,管理者要善于自我反省、坚持平和的心态,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到宽厚柔弱、谦让谨慎。
这些大道理念对于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要具备宽容、谦卑、坚韧的品质,积极学习并弘扬这些大道理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五、领导者的修养要求老子对领导者的修养要求很高,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态度。
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
![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817a3e580216fc700afd00.png)
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摘要:老子的管理思想颇为丰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管理思想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主要分析老子生平和生活的时代背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老子管理思想时代背景无为而治特点和地位;价值意义批判继承一.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老子是先秦时代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人们所熟知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老子》又称为《道德经》。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鼎足而立,他的思想有很深刻的哲理和魅力,其影响十分深远和广泛,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考证老子的生卒的年代约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00年,这段时期属于春秋末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算起,到公元前476年,即周元王即位的前一年止,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大动荡、社会大混乱、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着周室从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西周时期,天子有着“天下宗主”的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居于政治上的最高地位,可以号令诸侯。
而东迁以后,周天子不再有控制诸侯的力量,反而在诸侯的扶持下才得以立足。
各诸侯国相互兼并,大国陆续出现。
各诸侯国内大夫公卿也相互斗争,强大的宗族也陆续出现。
西周旧制被破坏殆尽。
与周王室的衰微相对应,各诸侯国因为失去了周天子统一号令的约束,势力很快地膨胀起来。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陆续吞并周围小国,或向周边少数部族地区扩张。
各诸侯地域迅速拓展,实力迅速增强。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正是对这一形势的概括。
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格局导致了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既然天子失去了号令天下的能力,客观上势必需要有某种力量来填补这个政治真空,于是乎“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名义,加以讨伐,以会盟主”因此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迭起。
浅谈道家管理思想(论文)
![浅谈道家管理思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e9a6667e21af45b307a8b8.png)
浅谈道家管理思想摘要:在我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管理学”者及管理专著,有关管理的重要原则都是在论述人生观、社会观、兵法之类的问题中涉及到的。
因此,后人不断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去发掘、寻找和梳理古人的那些管理思想。
本文主要从道家学说中去探究其蕴含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老子》;无为;以弱胜强道家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结合易经的学说,使之成为一个理论体系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其中充满了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着相当强的辨证法和方法论。
尽管如此,道家的学说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是老子及其《老子》和庄周及其《庄子》。
一、道家管理的最高原则——无为“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
《老子》认为:实现“无为”的管理原则,是要使社会上的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无为”和“不敢为”。
他们把人们改进生产、改善生活而进行的活动,把人们对文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都视为“有为”,而主张通过国家的管理加以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削弱。
但是国家的这种管理却不能采用法令、规章、刑罚、奖赏之类的手段。
因为,这样做是违反无为原则的,而且必然会引起规避、反抗等行为,结果是越管越乱。
为了使社会上一切人都无为和不敢为,《老子》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由统治集团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率先实行“无为”,不但在政治里省减活动,而且带头过一种朴、简陋、低下的生活,不享受文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
在最高统治者的倡率下,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无为”的风气。
无形地但却是有力地约束着一切人。
从而达到至上而下人人无为的要求。
(二)“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
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
但是《老子》首先却是把“无为”作为一个政治管理原则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国家政权为管理人民制定的法令规章越多,人们为规避、利用这些法令规章而采取的手段越多;国家为禁止人民而使用的刑罚越繁苛,人们的反抗越强烈,社会也就越乱,越不安宁:“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58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57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74章)。
浅议老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应用2300字
![浅议老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应用2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e582ab41ed9ad51f11df244.png)
浅议老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应用2300字摘要:《老子》一书作为哲学著作,是老子在对古代帝王统治经验的总结和对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根据自己对人类社会变迁,自然万物繁衍及宇宙星辰发展变化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而提出的系统的劝戒领导者“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系列理论。
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今天的企业管理者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激烈的竞争有指导作用,是企业管理者所应遵循的领导学。
关键词:企业管理道法自然联系学习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必然和一定的联系,道法自然在企业管理中就是顺应事物的本身发展,发现并寻找其中的“道”,运用到我们企业经营和团队管理之中去,不能用我们主观的管理手段去折腾,而要遵循并合理运用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创建健康的企业管理模式,从有为到无为,从有道到无道,那我们的企业就能象树苗一样,慢慢地自动成长为苍天大树。
那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怎样运用老子的思想来管理自己的企业和员工呢,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一、“道”是企业管理中应遵循的规律“道”在老子思想处于核心地位,他所说的“道”就是一种事物发展规律。
那么“道法自然”在企业管理中就是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特点、有前瞻性、并能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符合企业自己“道”,企业才能正常运行、发展、并不断壮大。
天然气产销厂是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下的集气田开发、伴生气集输、天然气外供为一体的油气生产单位。
在日常管理中按照自己厂的发展的“道”建立适合的管理制度,并不断探索稳产和地质开发的管理规律。
将企业的目标层层分解,责、权、利划分明确。
在授权和分权方面,管理者既不过度干预,也不过分宽松,掌握好管理中的度。
2021年在企业管理中对老子哲学的论述论文
![2021年在企业管理中对老子哲学的论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fb44ea5727a5e9846a6189.png)
在企业管理中对老子哲学的论述论文老子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可以为企业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
本文通过挖掘老子哲学中蕴含的管理智慧,分析了现今企业中如何运用老子智慧深化管理 ___和增强管理层管理水平。
老子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融合自身经历与精神思想而形成的哲学理论。
老子说过,宇宙之中,人占据着重要地位,老子还说过,圣人的意志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意志的变化紧随百姓意志的变化。
这其中表明的道理就是说,企业中的 ___者要最大程度地了解、关爱、尊重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认识到自身才是企业运行中的主体,加深员工的主导意识和参与思想,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老子哲学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道”的概念是老子哲学系统中最高的范畴,是最为重要的核心。
老子说过道生一乃至万物,这其中的道则是说的众生的根基和万物规律。
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基于“道”而存在,并接受“道”的约束。
其次,老子提出人、地、天、道皆为自然之道。
这里所说的意思是指人的行为都在模仿道的运行,像“道”一样自由、自然。
首先,在企业管理的工作中, ___者应该学习大道,遵守企业自然发展的规律,时时注意企业所处环境的改变,充分认知产品周期、企业发展周期等经济变换给予企业的影响,并且以此为依据不断提升自我、改进自我,构建相应完善的发展策略与应对措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依据老子哲学的理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要和煎小鱼一样,不能经常翻动它,要找寻翻动鱼身的合适时间与合适位置,用合适的对应措施面对客观规律的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企业的无形价值成了___层眼中的珍宝,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逐渐变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所有阶层、所有岗位对企业形象有高度的统一认知,企业必须保证文化和品牌价值的稳定性。
同时,企业各种相关制度不能随意变动,那样会使得工作人员无法适应,难以扬己所长。
最后,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决定不能草率决议,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后,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宣布,不要急迫追究眼前利益而丧失长远的收益和企业职业道德。
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6b160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d.png)
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论文关键词:“无为而治” 高等教育管理管理伦理思想论文摘要:“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家为代表尸‘无为而治”是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伦理思想,也足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
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统治者所运用,发挥着安定社会与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道家思想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开始从现代管理伦理的角度来诊释其管理伦理精义。
这一思想开始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领域,走向世界。
因此,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智慧之源,足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能为学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
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对于祟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
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它的巨大功能,潜移默不匕池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范妞寸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主练《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给它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徽”。
不仅如此,老子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刁鲜”。
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日水限》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叉。
本文拟对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浅析老子师法自然企业管理思想论文
![浅析老子师法自然企业管理思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88e31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d.png)
浅析老子师法自然企业管理思想论文《道德经》不仅包含有逻辑严密的高深哲理,也有丰富全面的治国治世方略。
纵观老子《道德经》中可资今用的管理思想,主要就是“师法白然”的管理思想。
其思想核心,即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白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本白然,法道者亦法其白然而己”。
但老子的“白然”并非白然主义,而是白然规律。
“无为”也并非不为,而是顺应白然,即“辅万物之白然”,依据事物白身的规律运行和开展,而不凭借任何外加的力量。
“侯王假设能守之,万物将白化。
”反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然而老子的上述管理思想虽然都以“无为”的面目出现,其实质却是要通过“无为”到达积极的“无不为”。
因而“为无为,那么无不治。
”“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白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十辐共一毅,当其无,有车之用。
诞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h`}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明确提出了“有”与“无”是道的两个方面的思想。
即无是无物,讲道的无形无象。
但道虽然无形无象,却也并非空无,而是客观存在的。
经过无形无象的无物产生具体规定险的“有”,并非外在于道,而同样是道的一个方面。
思想命题,是其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总认识,也是他对这一规律的总概括老子认为,除了作为宇宙本体和最高存在的“道”之外,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
这一变化和运动的规律就表现为“反”。
“反”在老子书中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反,二是返回。
“相反”,是指矛盾对立着的事物或方面,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返回”,那么是指万事万物向着“道”返本复初,归根回始。
对于“反者道之动”中的“返回”,即返本复初,归根回始,一切事物都最终回归于“道”的循环往复思想,因与管理关系不大,我们这里不再论及,而专讲“相反“的方面。
关于老子的管理学论文
![关于老子的管理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2f20b3cc22bcd127ff0c04.png)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 ; 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装------------------------------------------订-----------------------------------------线----------------------------------------广 东 商 学 院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中国哲学智慧 2010-2011 学年 第 一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贾未舟 评语: ========================================== 《道德经》 ——管理思想 [摘要] 老子哲学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本质是“无为而治”,学习老子的管理思想,对于搞好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子管理思想的探讨,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老子 哲学 自然 以人为本学了道德经这门课,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老子,从中我明白了一些关于老子的管理哲学。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
2005年世界哲学日《道德经》一书获选最受欢迎著作。
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意即: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
当代企业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其察明当代中国人思想深处许多固有观念,明确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经营管理之道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这正是我喜欢道德经的最大原因。
我还知道,尽管我表面上好像是懂了老子的一些管理哲学,但面对真正的管理时,我未必能够马上用上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论文管理思想论文:《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启示摘要:《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对现代管理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老子》的“修身之德”、“自知谦逊”、“无为而治”和“知足常乐”对企业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大德、讲谦逊、知无为、懂常乐,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老子》;管理思想;启示《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其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言,论述精辟,涵义丰富,思想深邃。
《老子》重在论道,蕴含着极大的智慧,它为人们讲述“道”,论解“道”,授人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孔德文容,惟道是从。
”[1]老子之“道”能够赋予管理者如何治理一个企业之智慧。
《老子》中的智慧和真谛对现代管理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一、管理之道——修其之德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伟大的品性包含诸多,笔者认为,有大德之人可称为伟大品格之人。
现代企业竞争激烈,管理者若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修身以德。
《老子》中对德行的阐述给了现代管理者很好的示范作用。
“修文于身,其德乃真;修文于家,其德乃余;修文于乡,其德乃长;修文于邦,其德乃丰;修文于天下,其德乃普。
”唯有以德修身,家国才能长久,天下才能太平。
管理者首先要做一个有德之人,用自身的品格魅力以赢得人心。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圣人善于经常救助他人,拯救万物。
圣人也是善人,有良好品行的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对善良、不善良的人都善待,才是真正善良有德行的人。
企业也是如此,管理者对待企业所有人都应心地慈善,才能人心所向,企业的软实力和凝聚力才能得到提升,企业也会更强大,更长久。
凡是行为善良与品行高尚的管理者定能有担当,使企业长治久安的人才。
没有高尚的品性,便没有高尚的事业,每个伟大人物的成功,其自身的人格魅力起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首善陈光标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十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温家宝总理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并向他表示致敬。
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暨明星慈善夜28日在京举行。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因其在社会领域的慈善影响力,再获“中国首善”称号[2]。
陈光标巨大的道德感染力与老子“圣人常善救人”的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同时他的道德和善良也成为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不朽的精神,增强了企业的世界知名度,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修身其德就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源泉和动力,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二、管理之质——自知谦逊古希腊哲学认为:认识自己是最高的智慧。
老子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
因此,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就成为管理者的更高的修养标准。
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应走出自我的盲区,进入自我明察中去,面对自我应有一种反省和自觉。
管理者应正视企业面临的优势和困境,常怀谦逊之心。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谷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认为上善者应居于大家所厌恶的卑下之处,才能最接近于管理的本质。
自知谦逊方能胸怀博大,胸怀博大才能海纳百川,而海纳百川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气度和格局。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追求私欲、自以为是、自我炫耀的思想行为,是违反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需求和自知谦逊的管理学本质的。
老子认为圣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就应谦逊自省,自知自觉,这是管理企业的本质要求。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是虚怀若谷的企业家的典范。
李开复在担任微软副总裁时,曾经帮助比尔整理演讲稿,比尔每次演讲前,都会自己仔细研究他写的演讲稿,进行批注并认真地准备和练习,到台上讲的时候都会讲得很好。
但每次演讲完都会下来和李开复交流,问他“我今天哪里讲的好,哪里讲的不好?”,他不是问问就算了,还会拿个本子仔细地记下来自己哪里说错了[3]。
正是比尔盖茨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追求卓越的谦逊精神,微软才成为世界顶级的企业,微软“自我批评、追求卓越”的精神才具有全球影响力。
一个人在事业上如此成功,但还能这么谦虚敬业,不知疲倦的学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很多企业家事业刚有起色,就变得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抛弃了创业之初“自知之明、谦虚谨慎”的精神,这是很难取得长远的成功。
老子所倡导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精神是企业管理者内在的精神诉求和修养,管理者把谦逊的精神一旦化为企业管理的文化标签,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
三、管理之法——无为而治老子讲成功有“无为”之道。
老子的无为而治绝非纯粹的无所事事,放任自流;而是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为于无为之中,顺应大势不强求,看似无为,实则有为。
这是管理的辩证法。
李约瑟对“无为”有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4]。
“无不为,则天下治”。
圣人治理天下,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大治的。
管理者“无为”的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员工各顺其性,发挥各自的潜能,让企业自然地运作下去。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矢”。
圣人不会妄自作为就不会失败;不强行把持就不会失去。
笔者认为,“无为”作为领导和管理的哲学,要求管理者视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的应对,对待员工不专断,不放任自流;尊重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有为”和“无为”灵活运用于企业之中,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事”原则治理企业,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把握集权和授权的标尺,正确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
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无为”的管理方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开拓出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员工发展特点和自身管理特色的发展道路。
笔者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给我们如下启示:(一)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无为而治”文化理念,这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系统,包括价值观、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等。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最重大的意义是企业员工能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发挥员工个人特长和企业的集体智慧,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企业管理者要通过组织活动、举行座谈等方式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增进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另外,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精神世界是否欢愉健康,让他们不仅仅是为薪水而工作,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而工作。
构建“无为而治”的文化理念,才能促进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共同成长。
(二)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实用化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老子“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具备科学和实用的领导艺术,用科学、实用、有效地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激励员工的创造性。
确定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让员工知道自己什么必须去做,什么不该去做。
科学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做到“无为胜有为”的重要保障。
综上,老子“无为而治”作为管理的哲学,明确了企业各个角色各司其职,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把个人的能力和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这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章法。
四、管理之义——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一个人因期望值不高导致需求容易得到满足、出现快乐心境的经常性内心感受和外表流露相统一的总称。
知足常乐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智慧的态度。
胡锦涛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引用周恩来同志的话告诫全党同志具备“知足常乐”健康心境的重要意义的论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周恩来同志曾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生活关,他说:‘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5]个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导致人性的贪婪、浮夸和扭曲。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过分追求物质会让人变得贪婪,知道满足的人是快乐的。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实质是对形势的调整和适度的把握,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企业管理者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是跟风般地扩大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扩张企业的业务还是放弃一些不合适的业务,购买新的设备和产品,保持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呢?盲目地扩大企业规模,会增加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造成重大的浪费。
“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认为,太注重名声必定会造成重大的浪费,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出现危险,这样才能长久。
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其中关键的是要有适度原则,摒弃虚荣心的膨胀。
一切失败的举动大多数是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企业若想长久,管理者必须学会审时度势,适度发展,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减少个人私欲,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样当企业(下转79页)(上接75页)面临诱惑与欲望时才能真正坚守自我。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知足才能长保,这是现代管理的真义。
小结《老子》中蕴含的哲学和管理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子》一书分别从管理之道、管理之质、管理之法、管理之义进行论述,从德行、谦逊、无为、常乐等方面对管理者提出了治理企业的要求,这对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大德、讲谦逊、知无为、懂常乐,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1]老子.老子[m].饶尚宽,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2]2010慈善排行榜揭晓陈光标再获“首善”称号[eb/ol].新华网,2010-04-25.[3]微软副总裁李开复眼中的比尔盖茨[eb/ol].成功励志网,2010-12-30.[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68.[5]人民日报理论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读本——深刻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modern revelations of management thoughts from lao ziyang che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210000, china)abstra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aoistsect,lao zi has profound management ideas. lao zi plays a great role of modern management. virtue, modest, noninterference, content are important role of management ideas. they will forcefully promote a modern corporat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managers must have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good moral character, modest, 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and content is better than riches.they are lao zi management thoughts give u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