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公开课教案
《锦瑟》教案3篇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锦瑟》教案3篇《锦瑟》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下面来欣赏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3.苏轼《赤壁赋》4.刘鹗《明湖居听书》5.韩愈《听颖师弹琴》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7.李白《听蜀僧濬弹琴》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
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锦瑟试讲教案模板(3篇)
第1篇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题:《锦瑟》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格律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李商隐的忧愁情怀,理解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主题。
教学重点:1. 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把握《锦瑟》的诗歌格律和表现手法。
3. 领悟《锦瑟》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锦瑟》的象征意义。
2. 体会诗人李商隐的忧愁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李商隐会选择“锦瑟”作为诗歌的意象?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锦瑟》,理解诗歌内容。
2. 学生分析《锦瑟》的格律和表现手法。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锦瑟”有什么象征意义?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诗歌中的“锦瑟”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无常。
四、朗读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锦瑟》。
2. 学生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学生分组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锦瑟》的文学背景、格律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锦瑟》,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分析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李商隐的忧愁情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意义?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李商隐的忧愁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锦瑟》的主题思想。
锦瑟语文公开课教案
锦瑟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一诗;(2)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锦瑟》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青春、爱情、生命的感慨和思考;(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锦瑟》一诗的背诵与理解;2. 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锦瑟》的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难点1. 《锦瑟》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锦瑟》全文;3. 李商隐生平介绍资料;4.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锦瑟》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锦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3)让学生思考《锦瑟》的主题,交流讨论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锦瑟》的含义;(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3)解析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4)阐述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锦瑟》的艺术特色;(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歌意境;(3)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锦瑟》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6. 作业布置(1)背诵《锦瑟》;(3)阅读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让学生选取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与《锦瑟》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唐代诗歌的总体特点。
2. 创作实践(1)引导学生尝试仿写《锦瑟》风格的诗歌;(2)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1)教师针对《锦瑟》一诗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锦瑟》教案(精选4篇)
《锦瑟》教案(精选4篇)《锦瑟》教案(精选4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
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高中语文《锦瑟》教案范例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锦瑟》优秀教案范例学科领域:高中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的背景和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和意义的介绍。
2. 诗歌形式的分析和解读。
3. 诗歌艺术特色的探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诗歌背景和意义,解析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批判性思考。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演能力。
二、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锦瑟》的背景和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和意义的介绍。
2. 诗歌形式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诗歌背景和意义,解析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诗歌学习,激发对《锦瑟》的兴趣。
2. 诗歌背景和意义:讲解《锦瑟》的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诗歌形式分析: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包括韵律、意象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背景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形式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三、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深入探讨《锦瑟》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诗歌艺术特色的探讨。
2.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1.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批判性思考。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锦瑟》的艺术特色。
2. 诗歌艺术特色探讨:引导学生从意象、韵律、修辞等方面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
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锦瑟》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锦瑟》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首诗歌作品。
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以其深深的哲理和音乐美感而闻名。
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教授《锦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锦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2. 理解《锦瑟》的主题和中心思想;3. 学习分析和解读《锦瑟》的技巧;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锦瑟》的背景和作者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文本理解(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锦瑟》,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哲理,让学生认识到《锦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忍。
提问学生对于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比喻和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锦瑟》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4. 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向学生播放《锦瑟》的音乐演奏,让学生倾听并感受曲调中的哀怨和美感。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并与之前的课堂讨论相对照,进行比较和分析。
5. 写作任务(30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锦瑟》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诗歌的解读和启示等。
教师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完成文章。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展示给全班,教师和同学们可以针对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文笔等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写作成果等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言、积极思考和深入解读。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锦瑟》的历史背景,包括唐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艺术特点等。
解释《锦瑟》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与其他著名唐诗的关系。
1.2 作者简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包括他的身世、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
分析李商隐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以及《锦瑟》与作者个人经历的联系。
第二章:诗歌内容分析2.1 诗歌结构分析《锦瑟》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排列、韵律、节奏等。
解释诗歌中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2.2 诗歌意象与主题分析《锦瑟》中的主要意象,如“锦瑟”、“五十弦”、“一弦一柱”等,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意义。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等。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3.1 诗歌语言分析《锦瑟》的诗歌语言特点,如用词准确、意境深远等。
探讨诗歌中的双关语、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歌中的效果。
3.2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锦瑟》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探讨这些技巧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与文化价值4.1 诗歌与传统文化探讨《锦瑟》与唐朝传统文化的联系,如诗歌中的儒家、道家思想等。
分析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和象征,以及它们在唐朝文化中的意义。
4.2 诗歌的价值与影响探讨《锦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分析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它对人们的启示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设计与实践5.1 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如学生能够理解《锦瑟》的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等。
设定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
5.2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设计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读、诗歌解析、创意写作等。
5.3 教学评估设计教学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设定评估标准,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
第六章:诗歌意象解析6.1 五十弦深入解析“五十弦”的象征意义,如何代表着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锦瑟》优质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篇1《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它同时可能也是中国最早和最著名的朦胧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锦瑟》的世界,来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感悟。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听完刚才的朗读,可以明显感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婉转而又略带忧伤的。
这忧伤既来自于全诗的主旨内涵,同时也与诗人创作时的生命状态有关:李商隐就是在写作本诗的这一年去世的。
下面,我们将从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依次展开对本诗的探讨。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哪一个词透露出诗人写作时的生命状态?(思华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都已逝去,此时的诗人正处在衰老和对往事的怀想之中。
2.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幅图景:一位清瘦的老者倚窗而坐,看着靠在墙角的一张装饰华丽的瑟-锦瑟(瑟,是一种音色与古筝相类似的乐器,声音悠长而沉郁),陷入了对往事的沉思。
很显然,眼前这张瑟的某个特性使他产生了联想:从瑟的身上他似乎发现了人生的某种特性,答案在首句的某个词。
(无端)3.“无端”解释?(无缘无故,没来由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无端”发生的事情,你们喜欢这样的事情吗?对于李商隐而言,“无端”可能就是他人生的一种苦难:青年时期莫名奇妙地陷入牛、李党争,使自己终身仕途受挫;恩爱的妻子也在中年突然离世-------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使李商隐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他将这种种的“失去”化作了首联中浓郁的怀旧与感伤的色调,并以之串联起接下去的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从这一联开始到下一联四句,作者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文创作中一种独特、也很常见的手法?(用典)。
2.庄周句:“庄周梦蝶”是李商隐在他的人生追忆中呈现出的第一个片段,这个典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庄子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锦瑟程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锦瑟程翔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锦瑟程翔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节文学欣赏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程翔的短篇小说《锦瑟》的研读与欣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锦瑟》这一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掌握本文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了解作者程翔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辨和哲思;-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感悟。
三、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锦瑟》- 作品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主要人物与情节梗概。
2.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明确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通达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作品细节和情节展开对主题的解读。
3.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营造作品的意境。
4. 课外拓展- 阅读其他程翔的作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关怀; - 与其他同期作家进行对比,比较其创作特点和思想倾向。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引入《锦瑟》的话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对“锦瑟”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2. 预习与导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预习《锦瑟》的内容,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导读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 文学作品解读(30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掌握作品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4. 鉴赏与思辨(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深入探究作品意义;- 师生共同思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李商隐锦瑟——李商隐环节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鉴赏诗歌中起兴、博喻、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怅惘与感伤,多角度领会诗歌主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鉴赏诗歌中起兴、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怅惘与感伤,多角度领会诗歌主旨。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是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
老师要说,人生是一张朴素的古琴,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全在抚琴人的轻拢慢捻抹复挑中。
人生有什么请用对比句描述。
人生有欢乐,孟郊进士及第,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人生有悲苦,杜甫登高,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有豁达,苏子遇雨,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人生,又会作何感想呢请看《锦瑟》。
(二)课前检查1.小试牛刀,检查预习《资源与评价》(1)诵读诗韵,找出诗歌韵脚,划分节奏。
(2)赏阅提示(写作背景、赏析点拨、知人论世)2.任务一知人论世,解《锦瑟》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
25岁时举进士。
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招为婿。
李商隐由此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诗歌风格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锦瑟》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锦瑟》的文学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诗歌的基本格律和表现手法;背诵并理解《锦瑟》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 掌握《锦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生平。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锦瑟》的意象和情感。
2. 理解《锦瑟》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播放《锦瑟》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锦瑟》,了解诗歌的基本格律和韵律。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生平。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意象。
a. 蝉:蝉鸣声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b. 风雨:风雨交加,寓意着人生无常和命运的坎坷。
c. 琴瑟:琴瑟和鸣,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友谊。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情感。
a. 感慨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b. 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思考人生哲理,抒发对命运的感慨。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
a. 意象鲜明,富有诗意。
b. 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c. 格律严谨,韵律优美。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学生背诵《锦瑟》。
5. 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
(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锦瑟》这首诗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理解诗歌的同时,体会到人生的哲理。
第2篇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1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学习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探讨诗歌晦涩的内容,体会诗人哀怨、迷惘的情思。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诗中的用典,体会诗歌朦胧的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的晦涩和主旨的多义性。
3、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体会诗歌清丽的语言、哀怨的基调。
教学方法朗诵法、讲授法、问答法预习《锦瑟》的朗读。
查找李商隐的相关资料。
圈画诗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李白、杜甫,再到中唐的白居易,既见证了唐朝的历史兴衰、时代变迁,也让我们认识了历代诗人文豪的不同情怀。
到了晚唐,一颗明星在唐代诗坛上升起,他就是李商隐。
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千古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三、诗歌朗读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朗读朗读节奏和情感流露。
找同学朗读,教师作指导,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李商隐锦瑟教案范文
李商隐《锦瑟》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锦瑟》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文本内容:《锦瑟》的诗意、意象、情感和主题。
1.2.2 相关背景: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3 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1.2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中意象和情感的深刻内涵。
2.2.2 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1.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3.1.3 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文本、相关背景图片和音乐,增强教学效果。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鉴赏实例。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4.1.1 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1.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和序言,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2 自主阅读4.2.1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文本内容。
4.2.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4.3 分析讲解4.3.1 教师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韵律、节奏等。
4.3.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内涵。
4.4 小组讨论4.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4.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5 总结提升4.5.1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艺术特色。
锦瑟语文公开课教案
锦瑟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诗歌的源头——李商隐《锦瑟》1.1 教学目标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意象解读《锦瑟》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1.2 教学内容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锦瑟》的诗歌形式分析,包括韵律、对仗、意象等《锦瑟》的深层含义解读,涉及爱情、人生、哲学等方面分析《锦瑟》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读《锦瑟》的深层含义互动法: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意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锦瑟》的分析和解读,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锦瑟》的短文,进一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第二章:诗歌的传承——历代评述《锦瑟》2.1 教学目标了解历代对《锦瑟》的评价和解读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对《锦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探讨《锦瑟》在诗歌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2.2 教学内容历代对《锦瑟》的评价和解读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对《锦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分析《锦瑟》在诗歌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的探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历代对《锦瑟》的评价和解读,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对《锦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锦瑟》在诗歌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历代对《锦瑟》的评价和解读的分析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锦瑟》在诗歌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的短文,进一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第三章:诗歌的诠释——现代视角下的《锦瑟》3.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对《锦瑟》的诠释和解读分析现代视角下的《锦瑟》的新理解和感悟探讨现代社会中《锦瑟》的审美价值和意义3.2 教学内容现代对《锦瑟》的诠释和解读介绍现代视角下的《锦瑟》的新理解和感悟的分析《锦瑟》在现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的探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现代对《锦瑟》的诠释和解读,分析现代视角下的《锦瑟》的新理解和感悟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锦瑟》在现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现代对《锦瑟》的诠释和解读的分析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锦瑟》在现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的短文,进一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第四章:诗歌的再创——以绘画诠释《锦瑟》4.1 教学目标了解绘画与诗歌的关系分析绘画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探讨绘画对《锦瑟》的再创和审美价值的提升4.2 教学内容绘画与诗歌的关系介绍绘画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的分析绘画对《锦瑟》的再创和审美价值的探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绘画与诗歌的关系,分析绘画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绘画对《锦瑟》的再创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绘画与诗歌的关系的分析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以《锦瑟》为灵感的绘画作品,进一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第五章:诗歌的演绎——以音乐诠释《锦瑟》5.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分析音乐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探讨音乐对《锦瑟》的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提升5.2教案继续:第五章:诗歌的演绎——以音乐诠释《锦瑟》5.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分析音乐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探讨音乐对《锦瑟》的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提升5.2 教学内容音乐与诗歌的关系介绍音乐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的分析音乐对《锦瑟》的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探讨讲授法:介绍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分析音乐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音乐对《锦瑟》的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聆听《锦瑟》的音乐演绎,分析其与诗歌的关联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音乐与诗歌的关系的分析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活动:学生对《锦瑟》的音乐演绎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六章:诗歌的跨界——以戏剧诠释《锦瑟》6.1 教学目标了解戏剧与诗歌的关系分析戏剧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探讨戏剧对《锦瑟》的跨界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提升6.2 教学内容戏剧与诗歌的关系介绍戏剧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的分析戏剧对《锦瑟》的跨界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探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戏剧与诗歌的关系,分析戏剧如何诠释《锦瑟》的意象和情感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戏剧对《锦瑟》的跨界演绎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以《锦瑟》为灵感的戏剧表演,分析其与诗歌的关联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戏剧与诗歌的关系的分析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活动:学生对以《锦瑟》为灵感的戏剧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第七章:诗歌的生活——以《锦瑟》启发生活智慧7.1 教学目标理解《锦瑟》中的生活哲学学会如何将《锦瑟》中的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探讨诗歌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7.2 教学内容《锦瑟》中的生活哲学解读将《锦瑟》中的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法诗歌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的探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锦瑟》中的生活哲学的解读,分享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智慧,讨论诗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锦瑟》中的哲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锦瑟》中的生活哲学的解读和讨论,分享个人感悟第八章:诗歌的传播——以现代传媒诠释《锦瑟》8.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传媒如何传播诗歌分析现代传媒对《锦瑟》的诠释和影响探讨现代传媒在诗歌传播中的作用和责任8.2 教学内容现代传媒传播诗歌的方式介绍现代传媒对《锦瑟》的诠释和影响的分析现代传媒在诗歌传播中的作用和责任的探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现代传媒传播诗歌的方式,分析现代传媒对《锦瑟》的诠释和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现代传媒在诗歌传播中的作用和责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创作以《锦瑟》为内容的传媒作品,如视频、音频等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对现代传媒传播诗歌的方式的分析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活动:学生对以《锦瑟》为内容的传媒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九章:诗歌的传承——以文化活动诠释《锦瑟》9.1 教学目标了解文化活动如何传承诗歌分析文化活动对《锦瑟》的诠释和推广探讨文化活动在意境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9.2 教学内容文化活动传承诗歌的方式介绍文化活动对《锦瑟重点解析《锦瑟》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解读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锦瑟》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锦瑟》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全诗;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互读、诵读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悲凉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领悟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锦瑟》诗歌文本;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
2.2 教学重点:《锦瑟》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李商隐诗歌创作特点的把握。
2.3 教学难点:诗歌中含蓄意境的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把握;李商隐诗歌中的哲理领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李商隐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锦瑟》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预测诗歌内容。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诗歌品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3.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体验诗歌中的悲凉之情;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3.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背诵《锦瑟》诗歌;完成课后练习,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写一篇《锦瑟》诗歌鉴赏的文章。
4.2 作业布置:课后及时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作业难度要适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锦瑟公开课教案
锦瑟公开课教案锦瑟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锦瑟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公开课教案篇1《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诗人最大的贡献是进一步扩大了七言诗的表现力,他一生写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
他善于用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却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使人难以把握,他的诗中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绪,即使知道典故的出处,也很难搞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
《锦瑟》就是诗人无题诗的代表,诗意朦胧,晦涩难懂。
历来对这首诗的鉴赏颇多,但总不能完全解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公开课教案
兆麟中学于洪玲
一、导入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
这首堪称李商隐压卷之作的诗歌,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迷惘和困惑。
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的隧道,和李商隐进行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共同触摸这位旷世才子的脉搏,去揭开《锦瑟》的神秘面纱。
二、作家及背景简介
李商隐:(约813 –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文学上,晚唐唐诗在前辈光芒的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之势,而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与杜枚并称“小李杜”。
一生创作了近600首诗。
与白居易诗风截然相反,白诗妇孺皆懂,而李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有一些无题诗,较朦胧。
政治上,因受牛李党争的影响,被排挤,一生不得志,潦倒终生。
李的爱情生活,被许多研究者关注,缘于诗作的朦胧、神秘。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总要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才好。
(那我们就来听一下朗读录音)
三、(1)听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
(3)个别同学读
(4)学生齐读
四、让同学们谈一下初读这首诗的感受(难懂、悲伤、朦胧、凄美)
师:梁启超先生说:“义山的《锦瑟》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那么接下来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再读这首诗歌,之后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五、鉴赏诗歌
(1)首联(找同学来读一下)
首联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起兴)(幻)
师:《诗经》中我们学过“兴”的艺术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那么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聆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
师:诗人们往往喜欢把瑟跟哀怨的情调连在一起,如:
“锦瑟华年谁与度?”——贺铸(宋)《青玉案》
“佳人锦瑟怨华年!”——元好问《论诗》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
(幻)这里诗人要表达的是哪种感情呢?(对年华逝去的一种惋惜和伤感。
)你是如何体会到的?(师提示:“无端”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锦瑟本就那么多弦,并无过错,为何诗人却硬要埋怨它,有何作用?诗人在营造气氛,正所谓叹年华盛景已逝,寓心中难言之悲,音繁绪乱,怅惘难奈。
)
(2)尾联
师:尾联中“此情”二字又和首联中“华年”相呼应。
那我们看一下尾联(找同学读一下),如果从抒情方式来说,尾联属于“直抒胸臆”(幻),这联的意思也极为明白,是说此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当时就有怅惘之情。
此时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纠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作者为什么惘然?我们从哪里能找到答案?(中间四句)
(3)中间四句(学生齐读)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中间四句都运用了典故。
谁就某一个典故说一下,诗人借用典故要表达什么?(幻)
庄生梦蝶(板书)
在庄周的梦里,庄子即蝴蝶,蝴蝶即庄子,人与蝴蝶同体,飘飘然进入随心所欲之境。
梦生蝶翅,己蝶难辨。
望帝啼鹃(板书)
望帝,传说中国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幕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海珠遗泪(板书)
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
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
良玉生烟(板书)
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六、师:全诗以“锦瑟”开始,以“惘然”做结。
作者在这首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做的具体之事,所以古今对《锦瑟》的创作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你认为《锦瑟》是一首什么诗?(生说)
师:王蒙先生曾经说过:“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
”也许正是我们后人对《锦瑟》的重新挖掘,才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的丰盈。
我们看一下视频------对《锦瑟》的赏析。
七、我们刚刚对主题进行了探究,借助联想和想象,你想对李商隐说些什么?
八、结束语:
《锦瑟》仅五十六字,把要说的,没说的,都说尽了。
其实无可指实才正是《锦
瑟》的独特之处。
也许这节课我们并未真正地走近李商隐,读懂李商隐的内心世界,那就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终于可以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