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教育心理学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教育心理学在咱们的生活里,有好些个听起来挺玄乎的名词,像什么“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其实啊,它们在教育心理学里可有着大作用呢!先来说说这“首因效应”,就好比你去一家新餐馆吃饭。
头一回,那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你是不是心里就认定这是家好馆子?往后再提起吃饭的地儿,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在教育里也一样,老师和学生初次见面,老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那可重要得很!要是老师一开始就展现出亲切、有知识的模样,学生能不喜欢?相反,要是老师一开始就凶巴巴的,学生怕是得怕上好一阵儿。
你说这第一印象难道不重要吗?再讲讲“近因效应”。
就好比你跟朋友聊天,临了分别前说的那几句话,往往最让你记得住。
在学习中也是,最近学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在考试的时候想起来。
老师在期末复习的时候,重点讲讲最近学的,学生们不就能多拿几分?还有那“晕轮效应”,这就像月亮周围的光环,能把月亮照得朦朦胧胧的,让人看不清楚。
要是一个学生学习好,老师就容易觉得他啥都好,品德也好,体育也好。
可这能准吗?一个人学习好,不代表其他方面就一定出色呀!咱们想想,要是老师被“首因效应”给框住了,只凭着第一印象就给学生定了性,那对那些后面努力变好的孩子多不公平啊!要是只看重“近因效应”,光抓着最近学的,前面的知识不巩固,那不就像建房子没打好地基,能牢固吗?再要是被“晕轮效应”迷了眼,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那不是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吗?所以啊,老师们得把这几个效应都琢磨透了。
不能被“首因效应”蒙住了眼,要多给学生机会展示变化;不能只依赖“近因效应”,得把知识系统地教、系统地复习;更不能让“晕轮效应”影响了对学生的公正评价。
教育可不像做算术题,一加一就等于二那么简单。
得用心,得灵活,得把这些心理学的道理用对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都能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真谛吗?。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first impression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会面 时所形成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2、经典实验研究:洛钦斯的文字实验材料 首因效应实验
材料一: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 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 人。他一边等待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玩具向 外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朋友走向学 校。在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 手了。 材料二: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上阳光很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马路上迎面而来的 是前天晚上刚认识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 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 直到店员注意了他,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 就回家了。
最后印象 近因效应 两种信息断续地被人感 知,人们倾向于对后者 印象较深。 与熟人交往时易起作用
组别
条件
友好评价第一组先出示热情、源自向材料, 然后出示相反材料 78%
第二组
先出示冷淡、内向材料,
然后出示相反材料
第三组 第四组 只出示热情、外向材料 只出示冷淡、内向材料
18%
95% 3%
洛钦斯在被试阅读材料前预先告知和提醒他们,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要求在阅读全部材料后再对吉 姆做判断,结果发现首因效应消失了。
3、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洛钦斯不让被试者连续阅读两份材料,而是 让被试者阅读完第一种材料后进行一段其他活 动,如做数学题、做游戏等,然后再让被试者 阅读第二种材料,结果发现产生了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案例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案例篇一:首因效应案例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阿希,是最早研究首因效应对认知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
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
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篇二:对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光环效应的认识对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光环效应的认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他们对人们认知事物和人有着重要影响。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解释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投射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解释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投射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晕轮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某一方面特征被评价为积极或消极时,会影响到对其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即形成“晕轮”效应。
比如,如果某人被认为很聪明,那么他的其他优点也容易被看作是积极的;相反,如果他被认为很愚蠢,那么其他方面的评价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2.投射效应: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容易把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意见投射到对方身上,从而导致评价偏差。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己情绪低落而觉得周围的人都很懒散,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并不是这样。
3.首因效应:即在了解一个人时,首次接触时的印象会对之后的评价产生影响,即形成“首因”效应。
比如,如果初次接触某人时他显得友好、诚实,那么之后的评价就可能更为积极;相反,如果初次接触时他给你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后续评价就可能更为消极。
4.近因效应:指对一个人的评价会受到最近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即近期发生的事情比较容易被记住和放大。
例如,一个人一直表现优秀,但最近在一个重要项目上失败了,那么评价就可能不如之前肯定他的表现那么高了。
- 1 -。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序号一: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对最近经历过的事件或信息更为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导致人们更容易受到最近的经历或信息的影响,而忽略了更为遥远的、历史悠久的事件或信息。
近因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广告营销中的最新推广策略、政治宣传中的最新新闻事件等都会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通过近因效应,人们更容易被当下的信息所影响,而忽视长期的影响和价值。
序号二: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于某一系列事件或信息中最先接触到的部分更为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倾向。
在一个连续的事件中,人们更容易记住最先出现的部分,而忽略后续的部分。
这种心理倾向导致了首因效应的产生。
首因效应在学习记忆中有重要意义,因为人们更容易记住先接触到的知识点和信息,而忽略后面的内容。
首因效应也在社交互动中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对于初次印象往往更为重视,而忽略了后续的交流内容。
序号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于某一概念或信息的记忆受到其周围相关信息的影响,使得原信息更加突出和关注的心理倾向。
当一些相关信息与某一概念或信息一同出现时,会加强人们对于该概念或信息的印象和记忆。
这种心理倾向导致了晕轮效应的产生。
在广告营销中,晕轮效应被广泛应用,通过将某一产品与一些积极的相关信息一同呈现,可以加强人们对于该产品的印象和记忆。
晕轮效应也对人们的认知和判断产生影响,使得人们更容易被周围的相关信息所影响,而忽略其他不相关的信息。
序号四: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理解和评价他人行为时,会受自身经验、情绪和观点的影响,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
投射效应导致了人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理解和评价他人,忽视了他人的独特性和特殊情况。
这种心理倾向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在社会观点的传播中,投射效应也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和信息的态度和理解,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和观点的影响,而产生偏见和片面的看法。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两种矛盾但又紧密的效应概念,经常容易混淆,下面就几个不同点进行区别分析:一、性质不同1、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2、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二、产生原因不同1、首因效应: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
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
2、近因效应: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三、特点不同1、首因效应: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2、近因效应: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人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看似矛盾,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并不矛盾。
因为如果一个人评价另外一个不太熟悉的人,那么首因效应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如果一个人评价另外一个特别熟悉的人,或者是朋友,那么他的近因效应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因为他正认识的这几年中某个更完整的印象会把首因效应覆盖掉。
了解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待一个人而不被他的一些外在行为受影响,可以放下更多的评判。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反应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反应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印象、态度以及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交往的正常进行。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交往过程中的人际认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反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反应1、首因效应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
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大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客观地说,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人为主”,它影响着今后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
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变的。
虽然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的认知具有综合*,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
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
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
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而论,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
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3、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
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例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两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它们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因效应的例子:
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你对他/她的印象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对他/她的看法。
如果一开始你就对他/她有好感,那么在后续的交往中,你可能会更加积极地看待他/她。
在求职面试中,如果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很好,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录用你。
近因效应的例子:
当你和一个朋友长时间没有联系后,如果你们最近又开始频繁交流,那么你可能会对这个朋友产生新的印象。
这种新的印象可能会改变你之前对他的看法。
在一个产品的广告宣传中,如果广告商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播放该产品的广告,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对该产品产生更深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有时会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
在认知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两种效应,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和做出决策。
管理心理学分析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
管理心理学解读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摘要: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它们在很多人际交往领域均有体现.如何在生活、管理中运用好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值得我们思索.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叫做社会知觉,它是指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在社会知觉的概念中,印象形成有几大效应,其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工作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虽然是两个心理学术语,但其实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如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现象就体现了首因效应,而与好朋友因小事闹别扭则体现了近因效应.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心理效应与其运用,再简单地做一下对比分析.〔一〕首因效应①首因效应的概念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习惯称之为"第一感〞.②案例引入理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就是首因效应.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些都是首因效应在生活中的具体写照,可以说它我们思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向性.③首因效应的理论解释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的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理论上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总的说来,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④如何把握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就如我们听多了不要以貌取人后,当评价陌生人时就会提示自己不要以貌取人,自主控制首因效应的强度.⑤首因效应的运用既然首因效应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与企业管理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至少让人看起来干净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总是准确.人们交往种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就是这个原因.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外表的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外貌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外貌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虽值得商榷,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无论外在和内在,我们应该格外注重.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让自己显得落落大方,倘若还能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优雅,可谓是锦上添花,一定会在对方心里得个高分.并且这一印象会长时间地左右对方未来对自己的判断.在管理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首因效应.比如老板给一个新员工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老板在一开始能够对新员工多一些理解与帮助,让新员工感到温暖,那么要留住员工的心也就容易很多,通俗地讲就是"胡萝卜政策〞.反之,如果要给员工留下严肃谨慎的印象,那么一开始对工作的要求也就不能马虎.〔二〕近因效应①近因效应的概念与解释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对该系列中的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与对它们的识记相距时间最短,因而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这种观点用改变识记与回忆之间间隔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证明.延缓回忆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但却消除了近因效应,这说明短时记忆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应.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②近因效应的体现近因效应多体现在我们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③近因效应的影响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软弱瘫痪,最近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④近因效应的把握如前所述,在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在印象的形成中对人际知觉的准确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交往过程中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会更改或是覆盖之前既有的信息,进而影响着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所以,一个人给他人以好的印象并不难,难的是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已经形成的好的印象.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不做有损自己既有好的形象的事,以使自己给他人的近因效应与既往保持一致,或是更好.但是,近因效应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近因效应形成后,如若进行延缓回忆,并在延缓期间加入干扰性的作业以防止复述,这种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便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告诉我们当个体发生了错误,给他人以坏的近因效应后,只要我们处理的得当就有可能挽回印象的损失.所谓的处理得当,首先要充分暴露事实真相,以消除他人各种可能的疑惑,这样才能达到延缓他人对你有过的错误的回忆;其次是要坦诚面对他人,在尽可能解疑释惑的同时,让自己在各方面做的比过去更好,而不总是纠缠在原有的问题之中,以实现减少他人对你曾经的错误的再复述;最后,所谓的处理得当还要求有坚持的恒心,绝不是通过你一两次的短暂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消除他人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应该通过自己更进一步的努力表现,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新的近因效应,你与他人的交往才有可能走向和谐.⑤近因效应的运用近因效应虽然有很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同样可以将其运用于生活中,谋取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既有直观形象的,更有逻辑抽象的;既有生动丰富的,也有单调枯燥的.在同一个系列内,作了即时回忆后,系列尾部的内容通常都会有较中部明显的记忆效率,这对我们的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而在人际交往中,既然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中占很大比重,就要在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间尽量不要把话说死把事做绝,时不时留下一点好印象.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以改变改善原来的印象,让近因效应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对比分析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呢?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在主体价值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被称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因此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而对于熟悉的人,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对第一组说,这是一个外倾型的人;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型的;在第三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然后,让这四个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然易见的.在第三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也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型,第四组普通把他想象为内倾型.第二段,给另外两级学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倾或外倾特征之后,中间插做其他事情,如让学生作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描述的特征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我们从概念中也可看出,首因效应是不可避免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而近因效应针对的并非是开始部分,而是末尾部分对中间部分的优势.二者并不矛盾,只是体现的时间和强度不一样.应该明确的是,不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是短期效应,据此决策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既然如此,只要善加应用,规避它们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它们的心理学价值,就会很好的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继而取得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两个对立统一相辅相承的概念。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或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A. S. Lochins1957年以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杜撰的故事做实验材料,描写的是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生活片断。
一段故事中把詹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并且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则把他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
他将不同组合的材料,分别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
研究证明,第一印象对认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了对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表情、姿态、身材、衣着打扮等方面的印象,以此判断对方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之后的系列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
而在首因效应中,对情感因素的认知常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通常都喜欢那些流露出友好、大方、随和情感的人,因为人们都需要获得他人关注和尊重。
社会心理学家艾根在1977年研究发现,人们在相遇之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增加他人的接纳性,使得在对方的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
具体是由五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拼写的专用术语,其中:S表示坐姿或站姿要面对别人;O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 表示目光接触;R表示放松。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叫“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双方往后交往的依据。
正性的、良好的印象,希望继续交往,增进关系;负性的、不好的印象,则拒绝继续交往,使关系了结。
你若问他为什么?当事人似乎很难说得清,只是笼统地感到“喜欢”或“不喜欢”。
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其切身体验。
但是,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进行的。
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
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
洛钦斯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
结果表明,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开朗友好在先,评估为友好者为78%,在后,则降至18%,首因效应极为明显。
在结交朋友的时候,第一印象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心理学上告诉我们的道理,可是你千万不要把第一印象变成对朋友挥之不去的“终影”,因为踏入这一误区,很多人的所谓友谊中途夭折。
现实生活中,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许多场合,如出差在车、船上的邻位旅客,入学遇见同班新同学,出席会议初次邂逅的与会者等。
虽然对人家的个性品德等一无所知,但却由对方的衣着、容貌、谈吐举止表情等方面,留下印象,并与之结交成朋友。
比尔走进公关经理室就对副经理戴伊颇有好感,他干脆利落的工作作风,风度翩翩的仪表,尤其是对比尔十分热情,当他抬头打量比尔时,戴伊便喊道:“嗨!小伙子,你好,请坐”。
随后带着他熟悉了公司的各个部门,还重点介绍了室内情况,比尔对此感恩不尽,认为戴伊是个讲义气的朋友。
而另一室的工程师劳德鲁普脸色阴沉沉地,手里正忙着设计,抬抬头连声招呼也没打,比尔在心里给劳德鲁普下的定义是“呆板、不热情,肯定是个冷血动物。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序位效应课件
序位效应的影响因素
信息呈现的顺序
序位效应的核心在于信息 呈现的顺序,最先呈现的 信息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 影响力。
信息的重要性
重要程度高的信息,即使 出现在后面,也可能对人 们的评价和决策产生重大 影响。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 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因 此序位效应的影响程度也 会有所不同。
序位效应的应用场景
信息呈现方式
信息的呈现方式会影响近因效应 的程度,如以时间间隔、重复次 数等方式呈现信息,可以增强近
因效应的影响。
个体记忆容量
个体记忆容量的大小会影响近因效 应的程度,记忆容量较大的个体更 容也会影响近因效应的程度 ,如情绪状态、情感倾向等,可能 会增强或减弱近因效应的影响。
印象形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也 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初次 见面时的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 品质,而近期的互动和表现也会影响 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
沟通效果
序位效应在沟通中也有所应用。在交 流时,信息的呈现顺序和方式会影响 对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影响沟 通效果。
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广告营销
商家可以利用序位效应,将最 重要的产品信息放在广告的前 面,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
促进销售。
新闻报道
新闻媒体在报道多条新闻时, 可以将更重要的新闻放在前面 ,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
社交媒体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时,可 以合理安排信息的发布顺序, 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会议演讲
在演讲中,可以将重点内容放 在开头,以给听众留下深刻印
02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的定义
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新获得的信息对个体印 象的形成影响较大,使个体对最新信息产生记忆优势,从而 影响个体对整体印象的判断。
人脑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人脑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定义
人们对最初获得的信息(如首次接触、第一印象)给予更高的权重,从而影响后续的判断和记忆。
人们对最近获得的信息(如最近接触、最后印象)给予更高的权重,影响对整体事物的评价或记忆。
作用范围
通常在初次接触或初步了解阶段最为显著,如面试、初次约会等情境。
在序列信息的末尾阶段更为明显,如学习、演讲、会议总结等场景。
影响方面
影响对个体或事件的初步评价和判断,形成难以改变的“第一印象”。
影响对整体印象的最终形成,可能覆盖或修改之前的信息。
心理学基础
基于记忆的序列位置效应,最初的信息更容易被编码和回忆。
同样基于记忆的序列位置效应,但最近的信息因更接近提取时间而更容易被回忆。
应用实例
- 招聘面试中,面试官往往对候选人的第一印象印象深刻。<br>- 初次见面时,外貌、言谈举止等成为重要评判依据。
-;br>- 会议结束时的总结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克服方法
- 意识到首因效应的存在,避免仅凭第一印象做出判断。<br>- 给予更多时间和机会去全面了解和评估。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 前言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和人打交道的时候,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总是让人记忆犹新。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他的言谈举止会让你觉得特别亲切,或者特别尴尬?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简单来说,首因效应就是你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则是你在和他交流结束时的感觉。
换句话说,咱们总是被那些最先和最后的体验所左右。
2. 首因效应的魅力2.1 首次见面,给个好印象说到首因效应,真的是一言难尽。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聚会上遇到一个新朋友,刚开始,他满脸笑容,言语幽默,气氛瞬间就活跃起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春风拂面,让你忍不住想要和他聊下去。
反之,如果他一上来就冷冰冰的,没个笑容,那你心里肯定会想着,“这人怎么这么无趣?”虽然你们可能后来聊得很开心,但心里那种第一印象可是扎根深厚,像老树盘根,想要改变可没那么容易。
2.2 不止是外貌,态度也重要而且,首因效应不仅仅是看脸,也包括态度和行为。
比如说,你去面试,面试官一开始就对你微笑,还给你热情的问候,那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个好人。
而如果他面带严肃,根本不看你,心里肯定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
真是“第一印象决定一切”,你连想要展示真实自我的机会都没有了。
3. 近因效应的影响3.1 结束时的感觉最持久接下来再说说近因效应。
我们常常会注意到,交流结束时的感受对整个交往的影响可大着呢!想想看,跟朋友吃饭,最后结账的时候如果服务员态度好,大家自然心情也美丽;如果最后一刻服务员把单子拍到桌上,语气不善,那你心里肯定会打个问号,“这服务真够差的!”尽管中间的聊天非常愉快,但那最后的感觉就像一块石头,落在了心里,久久不散。
3.2 高峰结束法则的妙用心理学里有个“高峰结束法则”,意思就是我们更容易记住那些情感强烈的时刻和结尾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次活动的最后,大家都爱来个大合影,给个高兴的ending。
如果那最后的时刻特别感人,或是特别开心,之后大家就会对整个活动有个美好的回忆。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清晰。
运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方法:一、控制自己的小动作细节决定成败,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你的小动作越多,越会让人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所以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小动作。
举例来说,在与他人交谈时,不要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特别是不要做出抖腿等不雅观的动作。
二、生动描述自己的个人信息当别人询问你的个人信息时,说明他很想了解你,这时候你要生动地介绍自己,这样别人才会记得你。
比如,你可以将你名字的寓意生动地告诉对方,将工作的细节或者趣闻逸事有针对性地告诉对方。
这样一来,你才能有与对方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
三、临别时给对方一个拥抱拥抱具有关心、爱护等含义,因此,在谈话结束后,你可以给对方一个深切的拥抱,这会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也能够为你们下一次的交流打下基础。
因为,分开后即使你说的话对方已经不记得了,但他会记得你们拥抱的画面,这能在无形中给你增加不少印象分。
人际交往,是不断结识朋友、扩大人脉圈的过程。
而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一门艺术,如果你要想获得好的人脉圈,就必须学会沟通这门艺术。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你在沟通中能正确运用这两个效应后,你便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沟通效果以及自己想要的人脉圈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人际交往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这两个概念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咱们日常生活中都在用到它们。
那么,什么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呢?简单来说,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对第一次接触到的信息所产生的印象,而近因效应则是我们对最近接触到的信息所产生的印象。
这两个效应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来说说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像是我们认识一个人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
比如说,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他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这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那么我们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更加信任他;反之,如果这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我们在以后的交往中就可能会对他产生偏见。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就像是我们与一个人相处过程中的最新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会对我们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说,当我们和一个人相处了很长时间后,突然发现他的一个很小的缺点,那么这个缺点就可能会让我们对他产生不满;反之,如果我们一直只看到他的优点,那么即使他真的有一些缺点,我们也可能会被他的美好印象所蒙蔽。
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关注对方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
那么,如何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来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1. 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很重要。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2. 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是我们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善意。
3. 关注对方的最新动态。
近因效应告诉我们,最新的信息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人们在做出判断或评价时,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信息和最后一次接触到的信息更为重视和影响深远。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接触到某个事物或人物时,第一印象对于后续的判断和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是因为人们在第一次接触到信息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评价,这些初步的印象会在后续的接触中不断被强化和巩固。
例如,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他的外表、言谈举止等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印象,这些印象会在后续的接触中不断被强化和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评价。
近因效应则是指人们在接触到某个事物或人物时,最后一次接触到的信息对于后续的判断和评价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这是因为人们在接触到信息的最后一刻,会将这些信息作为最为重要的参考,对于后续的判断和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最后一次接触到的价格、品质等信息会对我们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对于我们的判断和评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接触到信息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要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所影响,从而做出更为准确和合理的判断和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名师浅谈—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效应
教师招聘考试名师浅谈—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效应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社会心理学的几个概念是常考知识点,经常在选择题中出现。
本店铺老师对几个常考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大家对这些概念形成更清晰透彻的理解。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有关实验: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编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的文字,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外向的人,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他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
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人有95%,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第一组和第二组条件下,相同的内容,只因顺序不同,人们对吉姆的印象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也就是说,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这个现象叫作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卢钦斯的实验并没有就此中止,他改变了实验条件。
首先,告诉参加实验的人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然后,将描述吉姆不同特征的两段文字隔开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卢钦斯“内向—外向实验”
卢钦斯“内向—外向实验”
设计了两段描写一个叫“Jim”的男孩一天的活动。
E(extroversion): Jim和同学一起去上学、在阳光下取暖、
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
I(introversion):放学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荫凉的一边,
表情这种符号在人类中具有相当高的认同感。
2、对人格的判断
认识他人的人格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他人并顺利与 之交往。
中国传统的知人之道有时间考验、危难考验、利益 考验和世态炎凉的考验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别人的人格。
三、自我知觉
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你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1、自我知觉的理论
a、米德(1934):在互动角色中形成对自己的认知。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由于信息纷繁,人们在处理信息时要尽量“省 力”,所以一个人的“中心品质”往往决定他给别 人的印象。
1、寻找有意义的印象
品质特征+背景=意义
中心品质可能会因人而异,因角色而异,因文 化而异。
2、注重显著性信息
背景中的显著信息易受重视,负向效应(消极 信息的作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
在商店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天刚认识的女孩不打招呼等。
结果:
E—I:78%的人认为Jim友好热情。 I—E:18%的人认为Jim友好外向。 只E: 95%的人认为Jim友好外向。 只I: 3%的人认为Jim友好外向。
第二节 知觉他人和自我知觉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三、自我知觉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2、自我知觉的内容
a、态度的自我知觉
传统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内省去认识自己的态度, 但贝姆认为这种内部线索过于微弱、模糊,必须通 过外部线索(行为和环境)去推测内心的态度。
b、情绪的自我知觉
人们通常并不能清楚知觉到自己的情绪体验。 沙赫特(1964)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取决于两个方 面:一是生理唤起水平(相对重要),二是对自己 行为和情境的认知判断。
我们在接触事物时,常在记忆中搜索那些最符合 的图式与之对照,这个过程称作图式加工。
社会图式主要包括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和 事件图式(脚本图式)。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我们了解他人主要了解些什么?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情绪状态大致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状态, 而情绪又主要通过外在的表情表现出来。
b、库利(1956):“镜像自我”综合两个方面:个 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个体想象对自己的评价。
c、贝姆(1967):一是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他 内在状态的认识是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的 结果;二是自我要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去依外部线索 推断自己内在状态。
d、费斯廷格:自我的态度和行为是在社会认知中不 断调整的结果。
“巴纳姆效应”:研究表明,人们容易相信一个 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写特别适合自己。如: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 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 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 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 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 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 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 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 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1、晕轮效应
当某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我们会 倾向于据此推断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消极的晕轮效 应也成作“扫帚星效应”。“以偏概全”“爱屋及 乌”。
2、积极性偏差
评价他人时,往往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总 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也称作“宽大效应”。“与 人方便,自己方便”,“皆大欢喜”。
实验(沙赫特、辛格,1962)
组一 注射药物 正确告之
被试 人员
组二 注射药物
错误告之
组三 注射盐水 不告知
快乐 愤怒
不易受影响 易受影响
不易受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情绪的自我知觉中最重要的 因素是生理唤起,其次是个体对这种唤起进行的 认知判定(原因)。
3、个体对自我信息的易受暗示性
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进行自省,也不可能总把自 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自己,所以认识自己有时更容易 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和暗示。
Late nite lounge mingle if you're single. 你若是单身就来夜店交际吧 !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人们往往愿意将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在交往中 也倾向于按标准将人分类,所以也容易建立“先入为 主”的观念。如我们对某国人的看法。“刻板印象”。
4、运用图式
图式(schema)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 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视觉的或其他的。
——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 第四节 印象管理 ——控制他人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觉 二、印象的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一般知觉和社会知觉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社会知觉包括人知觉(自我和 他人)、角色知觉、人际关系知觉、社会因果关系的知 觉和群体知觉。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知觉”(强调感性和理性)与 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强调感性)不同,所以有人主 张用“社会认知”来代替“社会知觉”。
引题
1、“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这是影视剧中常见的一句台词。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如何认识他人?靠直觉、理 性还是第一印象? 我们又是如何认识自己? 这些看法可靠吗? 2、我们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给别人留下好印 象,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第一节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 知觉他人和自我知觉 第三节 社会认知
二、印象的形成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会对别人形 成印象,如初次见面总会猜测他的年龄、智力、社会 背景和性格特征等,这就是“第一印象”。
1、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
三个维度: 评价(好—坏);力度(强—弱);向度(主动—被动)
2、印象形成中整合信息的法则
平均法则、叠加法则、加权平均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