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蒙托夫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 英文译名:Lermontov ,MikhailIurievich 俄国诗人。
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卒于高加索。
3岁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
上中学时开始写诗。
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课余写了近300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
1832年因参与反对保守派教授被迫离开大学,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到近郊骠骑兵团服役。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 外文名: 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 国籍: 俄国 出生地: 莫斯科 出生日期: 1814年10月15日 逝世日期: 1841年7月21日 职业: 作家、诗人 毕业院校: 莫斯科大学 代表作品:
《当代英雄》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814年
1
莱蒙托夫
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1841年7月21日卒于高加索。
3岁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
上中学时开始写诗。
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课余写了近300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
1832年因参与反对保守派教授被迫离开大学,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到近郊骠骑兵团服役。
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引起文坛注意。
同年创作剧本《假面舞会》,表现一个勇于同上流社会对抗的悲剧人物。
1825年
莱蒙托夫其多数优秀诗歌和小说作品,都有较好的中文译本。
诗人的童年是在奔萨州的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的。
他接受首都式家庭教育,从小就能流利的说法语和德语。
1825年夏,外祖母带莱蒙托夫到高加索的矿泉疗养;儿时对高加索的自然风光和山民生活的记忆在他的早期作品里留下了印记(《高加索》1830年;《蓝色的高加索山,你好…》1832年)1827年莱蒙托夫全家搬到莫斯科,1828年他作为半寄宿生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学校四年级,在那里接受人文教育
莱蒙托夫。
还在塔尔罕内时,莱蒙托夫就对文学和诗歌创作表现了强烈的兴趣。
在寄宿学校,他的主要方向是研究A·C·普希金和拜伦风格长诗。
拜伦式长诗成为莱蒙托夫早期的主要作品。
1828—1829年,他写下了《海盗》、《罪犯》、《奥列格》、《两兄弟》(死后发表)、《最后的自由之子》、《伊兹麦尔一白》和《恶魔》等诗篇。
这些长诗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抗争、践踏社会和道德规范的英雄、被抛弃者和暴乱分子;“罪恶”悬在他们头上,这种罪恶通常被秘密笼罩,并以苦难的表象出现。
1830年
1830年3月,根据枢密院令,莫斯科寄宿学校改为普通中学。
1830年,莱蒙托夫“请求”退学,在莫斯科郊外斯托雷平家族的谢列德尼科沃庄园避暑消夏,同年考取莫斯科大学思想政治系。
莱蒙托夫的初恋发生在这段时期,他深深迷恋上了E·A·苏什科娃(1812—1868年)。
他是在友人A·M·韦列夏金娜的家中结识苏什科娃的。
因为她,诗人于1830年开始了自己的抒情诗创作期(《致苏什科娃》、《乞丐》、《十四行诗》、《夜》)。
不久以后,莱蒙托夫又疯狂地爱上了剧作家Ф·Ф·伊万诺夫的女儿H·Ф ·伊万诺娃(1813—1875年),尽管这只是一段短暂的恋情。
诗人的个性形成于这几年(1830一1832年),不断地移情别恋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尝试了解自己。
这时,诗歌出现了“片断思维” 体,诗的中心部分是不停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认知。
他在1830—1831年创作的诗歌开始表现社会主题。
莱蒙托夫鲜有直接意义上的政治抒情诗;社会政治课题通常融入到他的哲学和精神思考体系中。
这在莱蒙托夫19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莫斯科大学哲学和政治氛围浓厚,学校成立了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И·B·斯坦克维奇、A·И·赫尔岑和B· Г·别林斯基都组建过社团)。
没有资料显示莱蒙托夫与这些团体有何关联,但他有可能赞同它们在政治上特有的反对派精神,甚至参加过学生活动(将M· Я·马洛夫教授赶出教室)。
这些思想早在《土耳其人的哀怨》(1829年)和献给1830—1831年欧洲革命(《1830年7月30日》巴黎、《1830年7月10日》)、法国大革命(《来自安德烈·申尼耶》,1830一1831年)及普加乔夫起义(《预言》,1830年)的组诗中就有体现。
莱蒙托夫这个时期开始构思展现1774—1775年农民起义全景的小说《瓦季姆》,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写小说。
莱蒙托夫
他这一阶段诗歌的抒情对象是巴赫梅捷夫的妻子、莱蒙托夫大学同窗的妹妹B·A·洛普
希娜(1815一1851年)。
他对她的感情最为热烈,也最持久。
洛普希娜既是他早期诗歌(《K.莱蒙托夫1831年、《她不是骄傲的美人……》1832年等),又是晚期作品(《瓦列里克》,《恶魔》第六次印本的题词)的抒情对象或主人公原型;她的形象走进了诗歌《不,我没有如此强烈地爱着你》和《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维拉)。
1830—1831 年,诗人早期的抒情诗创作达到颠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1832年
1832年后,莱蒙托夫开始涉足叙事诗(《心愿》1832年、《美人鱼》1832年)和散文体小说领域。
莱蒙托夫此时诗歌关注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的俄罗斯历史(《最后的自由之子》1831年、《立陶宛女人》1832年),另一个是异域的高加索题材(《伊兹麦尔一白》1832年、《巴斯通志村》1833 —1834年、《哈吉—阿勃列克》1833年)。
1832年,莱蒙托夫离开莫斯科大学前往圣彼得堡,希望在圣彼得堡大学继续求学;但他在莫斯科所听课程被拒绝评定合格。
为了不重新开始学业,莱蒙托夫听从亲戚们的建议选择从军;1832年11月他通过近卫士官生入学考试,在军校度过了两年时光,队列勤务、值勤和阅兵几乎占去了他所有的创作时间(军校生活粗糙自然地反映在他的士官生诗中—《彼得戈夫的节日》等)。
1835年,在莱蒙托夫毕业成为禁军骠骑兵团的一名骑兵少尉(1834年9月)后,他的创作又趋活跃。
这一年面世的长诗《哈吉—阿勃列克》是莱蒙托夫第一次在印刷刊物上发表作品(据传,手稿是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投给杂志社的)。
莱蒙托夫将剧本《假面舞会》的初稿交给书刊审查机关,同时还在创作诗歌《萨申卡》和《大贵族奥尔沙》,并开始写作小说《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
莱蒙托夫同A·H·穆拉维约夫、И·И·科兹洛夫以及与正在组建的斯拉夫主义小组关系密切的人的交情众所周知。
在小说《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写于1836年,未完成,1882年发表)中,莱蒙托大首次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并提前预料到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生理学”。
他同时还在创作《假面舞会》(1835—1836年),这是第一部他认为值得发表的作品,他三次将剧本交付审查,两次修改,但剧本最终还是被禁。
1835—1836年
莱蒙托夫还没有进入到与普希金关系最亲密的圈子里.与普希金也并不认识。
然而,他在获悉普希金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写就的《诗人之死》却引发了轰动。
1837年2月l8日莱蒙托夫被捕,“禁诗”政治案件的调查开始了。
莱蒙托夫在被捕期间创作了《邻居》、《囚徒》,《女邻》(1840年)、《被囚的骑亡》(1840年)等诗篇。
其中,《囚徒》是他辉煌的“狱中诗” 创作周期的开始。
1836一1837年
1836一1837年,莱蒙托夫创作了第一首成熟的独具特色的长诗《大贵族奥尔沙》(1835—1836年)。
奥尔沙是他第一次尝试塑造的历史人物,一名伊凡雷帝时期按照贵族荣誉法则生活的农奴主。
这个主题在《沙皇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年轻的禁军士兵和勇敢的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1838年)中得到延续。
莱蒙托夫与之相类似的抒情诗还有《波罗金诺》,这首写于波罗金诺战役25 周年(1837年)的诗篇是关于1812年人民战争的“微型叙事诗”。
莱蒙托夫作品
1837年2月,莱蒙托夫接到调任下诺夫哥罗德高加索骑兵团准尉的最高指令;他于3月出发,途经莫斯科。
由于中途患上感冒,莱蒙托夫留在斯塔夫罗波尔、皮亚季戈尔斯克和基斯洛沃茨克治疗;在追随骑兵团的路上“游遍了沿线各个地方,从基兹利亚尔到塔曼,他翻山越岭,足迹遍布舒沙、库巴、舍马哈、卡赫季,他身着切尔克斯人服装,肩背步枪,在旷野中过夜,伴着胡狼的嗥叫声入眠……”,11月份到达季夫里斯。
1837年,莱蒙托夫开始记录有关阿希克·克里布的民间神话(《阿希克—克里布》),他努力再现东方语言的色彩和“土耳其”说书人的心理活动;诗人在《捷列克的恩赐》、《哥萨克摇篮曲》和《逃亡者》中揭示了高加索民族的性格。
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莱蒙托夫遇见了莫斯科寄宿学校的旧交H·M·萨京以及别林斯基和H·B·迈尔医生(《梅丽公爵小姐》中韦尔纳医生的原型);结识了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C·И·克里夫佐夫、B·M·戈利岑、B·H·利哈廖夫和M·A·纳济莫夫),与A·И·奥多耶夫斯基过从甚密(1840年写下《追忆A· И·奥多耶夫斯基》)。
1837年
1837年2月,普希金在决斗中重伤后去世。
莱蒙托夫愤然作《诗人之死》一诗,直言杀害普希金的罪魁祸首是俄国上流社会。
他因此被流放到高加索。
1838年4月回到圣彼得堡原部队。
在此期间,除写了《述怀》《诗人》《匕首》等一系列抒情诗外,还发表《波罗金诺》《沙皇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帆》等诗作,《年轻的近卫士》和《勇敢的商人卡拉希尼科夫之歌》两首长诗。
1839~1841年完成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由5个相对独立的中短篇组成。
作品通过原来精力充沛、才智过人的贵族青年毕巧林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无法施展才能,结果成了只好在一些无聊小事上消耗自己生命的“多余人”的经历,强烈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态度。
小说的大部分篇幅用主人公日记的形式,重在自我心理剖析,兼有现实主义的客观具体描写和浪漫主义直抒主观情思的特色。
莱蒙托夫亲笔绘画,内容是对高加索的回忆
1840年
莱蒙托夫作品
1840年新年,莱蒙托夫参加一个贵族的假面舞会,写了《一月一日》一诗,引起上流社会不满。
同年2月,沙皇当局挑起他与法国公使之子巴兰特决斗,事后借机将他逮捕。
当年4月,他再度被流放到高加索;途经莫斯科时在果戈理的命名日宴会上朗读自己的新作长诗《童僧》,表现一个想逃脱监狱般的修道院回家的少年僧徒的痛苦和急切心情。
1840年6月,莱蒙托夫到达流放地,7月参加对山民的战斗。
翌年2月获准回圣彼得堡休假。
不久完成长诗《恶魔》,描写天国的反叛者恶魔到了人间,仍感孤独,而且给人带来不幸,诗人以此表现对恶魔叛逆天国的赞赏,揭示其利己主义的悲剧结局。
它和《童僧》均属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
同年4月《祖国纪事》发表的《祖国》一诗,否定俄国的军事荣耀,讴歌俄罗斯的壮丽山川和淳朴农村生活,是他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1840年2月,在公爵夫人拉瓦尔的舞会上,莱蒙托夫与法国公使的儿子Э·巴兰特发生冲突;直接原因是上流社会的竞争—两人都对M·A·谢尔巴托娃公爵夫人感兴趣,而公爵夫人更喜欢莱蒙托夫。
争执超出了私人范畴,上升到捍卫国家尊严的层面。
2月18日举行的决斗以双方和解结束。
但莱蒙托夫还是被交给了军事法庭,朋友和文学界的相识纷纷前来探狱。
在此期间,对莱蒙托夫与巴兰特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新的解释,这恶化了事态的发展。
1840年4月,上面发布将诗人调往高加索现役军队田加骑兵团的调令。
他6月份才踏人斯塔夫罗波尔高加索军队司令П· X·格拉别的房间,7月份就参加了与高加索山民的小型战斗和血腥的瓦列里克战役。
1841年2月初,莱蒙诺夫得到两个月的休假,返回彼得堡。
他因作战勇猛而被推荐受奖,但尼古拉一世拒绝了推荐。
诗人在首都度过的3个月中备受关怀;他有很多创作计划,打算退役并重新投身到文学活动中。
在高加索接触到的东方精神生活令他感兴趣;在自己的一些作品中,他触及到了“东方世界观”的问题(《塔马拉》《争吵》)。
1841年4月14日,没有得到延期许可的莱蒙托夫回到高加索。
5月,他来到皮亚季戈尔斯克,获准在矿泉停留疗养。
在这里,他写下一系列诗篇:《梦》、《悬崖》、《他们相爱…》、《塔马拉》、《约会》、《叶
莱蒙托夫作品
》、《我独自上路…》、《海的公主》和《预言家》。
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莱蒙托夫找到了过去的老友,其中还有士官生学校的同学马丁诺夫。
一次,在韦尔济林的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的玩笑激怒了马丁诺夫。
争吵过后马丁诺夫发出决斗的挑战;莱蒙托夫对这个小争执并未在意,接受了挑战,他没打算向同学开枪,结果自己被一枪打死。
莱蒙托夫被安葬在塔尔罕内的家族墓穴中。
1841年
1841年夏,莱蒙托夫休假后回部队途中在决斗时被杀害。
在流放期间和以后的日子里,从小痴迷绘画的莱蒙托夫的艺术天分充分展露出来。
他的画主要是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种类有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和讽刺画,其中又以高加索题材的画为最佳。
经过外祖母的多方奔走和向A·X·本肯多夫疏通,莱蒙托夫的流放时间缩短了。
1837年10月莱蒙托夫接到调往格罗德诺骠骑兵团(诺夫哥罗德州)、然后调回位于皇村的禁军骠骑兵团的命令。
1838年1月下旬,莱蒙托夫回到圣彼得堡。
1838—1841年是他在文坛名声大噪的几年。
他很快进入普希金文学圈,认识了B·A·茹科夫斯基、П·A·维亚泽母斯基、П·A·普列特尼奥夫和B·A·索洛古布,卡拉姆津家庭接纳。
最后一次流放前,莱蒙托夫在卡拉姆津家中阅读了《乌云》。
1840年,其生前唯一一部诗集和《当代英雄》在圣彼得堡出版发行。
不算上剧本和未完成的散文体小说,到1840年,莱蒙托夫留给世人的作品包括约400
首诗歌和30首长诗。
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诗人死后发表的。
1838—1840年,诗人加入“16人小组”—一个由小圈子行为规则和成员的政治对立情绪联合起来的军界年轻贵族团体。
作品
这一阶段,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体小说中似乎运用了普希金的一些方法。
但莱蒙托夫散文体小说的基本架构(诗歌亦是如此)在许多方面与普希金是对立的;普希金散文体小说的简约和诗歌“和谐准确”的风格不是他的特点。
莱蒙托夫并没有与普希金的圈子结成密切的关系:无论茹科夫斯基、维亚泽姆斯基,还是普列捷尼奥夫,远非所有人都接受他的创作。
“有选择”地接受他的还有正在形成的莫斯科斯拉夫主义小组。
莱蒙托夫也在仔细观察未来斯拉夫主义者(A·C·霍米亚科夫、Ю·Ф·萨马林)的活动,与他们保持着私人关系,还在《莫斯科维亚人》(1841年))上发表叙事诗《争吵》,但对待他们理论中的社会哲学基础却态度冷漠(《祖国》1841年)。
与莱蒙托夫关系最牢固的是《祖国纪事》杂志社。
正是这家杂志刊登了他生前和死后发表的大部分诗篇,以及《贝拉》、《宿命论者》和《塔曼》。
编辑本段文学生涯
人文教育期
莱蒙托夫
诗人的童年是在奔萨州的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的。
他接受首都式家庭教育,从小就能流利的说法语和德语。
1825年夏,外租母带莱蒙托夫到高加索的矿泉疗养;儿时对高加索的自然风光和山民生活的记忆在他的早期作品里留下了印记(《高加索》1830年;《蓝色的高加索山,你好…》1832年)1827年莱蒙托夫全家搬到莫斯科,1828年他作为半寄宿生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学校四年级,在那里接受人文教育。
还在塔尔罕内时,莱蒙托夫就对文学和诗歌创作表现了强烈的兴趣。
在寄宿学校,他的主要方向是研究A·C·普希金和拜论风格长诗。
拜伦式长诗成为莱蒙托夫早期的主要作品。
1828—1829年,他写下了《海盗》、《罪犯》、《奥列格》、《两兄弟》(死后发表)、《最后的自由之子》、《伊兹麦尔一白》和《恶魔》等诗篇。
这些长诗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抗争、践踏社会和道德规范的英雄、被抛弃者和暴乱分子;“罪恶”悬在他们头上,这种罪恶通常被秘密笼罩,并以苦难的表象出现。
瓦列里克战役的一个场面(莱蒙托夫画,1840年)
抒情诗创作期
1830年3月,根据枢密院令,莫斯科寄宿学校改为普通中学。
1830年,莱蒙托夫“请求”退学,在莫斯科郊外斯托雷平家族的谢列德尼科沃庄园避暑消夏,同年考取莫斯科大学思想政治系。
莱蒙托夫的初恋发生在这段时期,他深深迷恋上了E·A·苏什科娃(1812—1868年)。
他是在友人A·M·韦列夏金娜的家中结识苏什科娃的。
因为她,诗人于1830年开始了自己的
抒情诗创作期(《致苏什科娃》、《乞丐》、《十四行诗》、《夜》)。
不久以后,莱蒙托夫又疯狂地爱上了剧作家伊万诺夫的女儿伊万诺娃(1813—1875年),尽管这只是一段短暂的恋情。
莱蒙托夫
抒情诗巅峰期
诗人的个性形成于这几年(1830一1832年),不断地移情别恋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尝试了解自己。
这时,诗歌出现了“片断思维”体,诗的中心部分是不停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认知。
他在1830—1831年创作的诗歌开始表现社会主题。
莱蒙托夫鲜有直接意义上的政治抒情诗;社会政治课题通常融入到他的哲学和精神思考体系中。
这在莱蒙托夫19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莫斯科大学哲学和政治氛围浓厚,学校成立了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И·B·斯坦克维奇、A·И·赫尔岑和B·Г·别林斯基都组建过社团)。
没有资料显示莱蒙托夫与这些团体有何关联,但他有可能赞同它们在政治上特有的反对派精神,甚至参加过学生活动(将M·Я·马洛夫教授赶出教室)。
这些思想早在《土耳其人的哀怨》(1829年)和献给1830—1831年欧洲革命(《1830年7月30日》巴黎、《1830年7月10日》)、法国大革命(《来自安德烈·申尼耶》,1830一1831年)及普加乔夫起义(《预言》,1830年)的组诗中就有体现。
莱蒙托夫这个时期开始构思展现1774—1775年农民起义全景的小说《瓦季姆》,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写小说。
他这一阶段诗歌的抒情对象是巴赫梅捷夫的妻子、莱蒙托夫大学同窗的妹妹B·A·洛普希娜(1815一1851年)。
他对她的感情最为热烈,也最持久。
洛普希娜既是他早期诗歌(《K.莱蒙托夫1831年、《她不是骄傲的美人……》1832年等),又是晚期作品(《瓦列里克》,《恶魔》第六次印本的题词)的抒情对象或主人公原型;她的形象走进了诗歌《不,我没有如此强烈地爱着你》和《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维拉)。
1830—1831年,诗人早期的抒情诗创作达到颠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叙事诗创作期
1832年后,莱蒙托夫开始涉足叙事诗(《心愿》1832年、《美人鱼》1832年)和散文体小说领域。
莱蒙托夫此时诗歌关注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的俄罗斯历史(《最后的自由之子》1831年、《立陶宛女人》1832年),另一个是异域的高加索题材(《伊兹麦尔一白》1832年、《巴斯通志村》1833—1834年、《哈吉—阿勃列克》1833年)。
1832年,莱蒙托夫离开莫斯科大学前往圣彼得堡,希望在圣彼得堡大学继续求学;但他在莫斯科所听课程被拒绝评定合格。
为了不重新开始学业,莱蒙托夫听从亲戚们的建议选择从军;1832年11月他通过近卫士官生入学考试,在军校度过了两年时光,队列勤务、值勤和阅兵几乎占去了他所有的创作时间(军校生活粗糙自然地反映在他的士官生诗中—《彼得戈夫的节日》等)。
1835年,在莱蒙托夫毕业成为禁军骠骑兵团的一名骑兵少尉(1834年9月)后,他的创作又趋活跃。
这一年面世的长诗《哈吉—阿勃列克》是莱蒙托夫第一次在印刷刊物上发表作品(据传,手稿是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投给杂志社的)。
莱蒙托夫
将剧本《假面舞会》的初稿交给书刊审查机关,同时还在创作诗歌《萨申卡》和《大贵族奥尔沙》,并开始写作小说《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
莱蒙托夫同A·H·穆拉维约夫、И·И·科兹洛夫以及与正在组建的斯拉夫主义小组关系密切的人的交情众所周知。
在小说《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写于1836年,未完成,1882年发表)中,莱蒙托大首次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并提前预料到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生理学”。
他同时还在创作《假面舞会》(1835—1836年),这是第一部他认为值得发表的作品,他三次将剧本交付审查,两次修改,但剧本最终还是被禁。
莱蒙托夫第二个女友苏什科娃
特色长诗创作期
1836一1837年,莱蒙托夫创作了第一首成熟的独具特色的长诗《大贵族奥尔沙》(1835—1836年)。
奥尔沙是他第一次尝试塑造的历史人物—一名伊凡雷帝时期按照贵族荣誉法则生活的农奴主。
这个主题在《沙皇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年轻的禁军士兵和勇敢的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1838年)中得到延续。
莱蒙托夫与之相类似的抒情诗还有《波罗金诺》,这首写于波罗金诺战役25周年(1837年)的诗篇是关于1812年人民战争的“微型叙事诗”。
1835—1836年,莱蒙托夫还没有进入到与普希金关系最亲密的圈子里.与普希金也并不认识。
然而,他在获悉普希金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写就的《诗人之死》却引发了轰动。
1837年2月l8日莱蒙托夫被捕,“禁诗”政治案件的调查开始了。
莱蒙托夫在被捕期间创作了《邻居》、《囚徒》,《女邻》(1840年)、《被囚的骑亡》(1840年)等诗篇。
其中,《囚徒》是他辉煌的“狱中诗”创作周期的开始。
1837年2月,莱蒙托夫接到调任下诺夫哥罗德高加索骑兵团准尉的最高指令;他于3月出发,途经莫斯科。
由于中途患上感冒,莱蒙托夫留在斯塔夫罗波尔、皮亚季戈尔斯克和基斯洛沃茨克治疗;在追随骑兵团的路上“游遍了沿线各个地方,从基兹利亚尔到塔曼,他翻山越岭,足迹遍布舒沙、库巴、舍马哈、卡赫季,他身着切尔克斯人服装,肩背步枪,在旷野中过夜,伴着胡狼的嗥叫声入眠……”,11月份到达季夫里斯。
1837年,莱蒙托夫开始记录有关阿希克·克里布的民间神话(《阿希克—克里布》),他努力再现东方语言的色彩和“土耳其”说书人的心理活动;诗人在《捷列克的恩赐》、《哥萨克摇篮曲》和《逃亡者》中揭示了高加索民族的性格。
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莱蒙托夫遇见了莫斯科寄宿学校的旧交H·M·萨京以及别林斯基和H·B·迈尔医生(《梅丽公爵小姐》中韦尔纳医生的原型);结识了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C·И·克里夫佐夫、B·M·戈利岑、B·H·利哈廖夫和M·A·纳济莫夫),与A·И·奥多耶夫斯基过从甚密(1840年写下《追忆A·И·奥多耶夫斯基》)。
绘画创作期
在流放期间和以后的日子里,从小痴迷绘画的莱蒙托夫的艺术天分充分展露出来。
他的画主要是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种类有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和讽刺画,其中又以高加索题材的画为最佳。
经过外祖母的多方奔走和向A·X·本肯多夫疏通,莱蒙托夫的流放时间缩短了。
1837年10月莱蒙托夫接到调往格罗德诺骠骑兵团(诺夫哥罗德州)、然后调回位于皇村的禁军骠骑兵团的命令。
1838年1月下旬,莱蒙托夫回到圣彼得堡。
1838—1841年是他在文坛名声大噪的几年。
他很快进入普希金文学圈,认识了B·A·茹科夫斯基、П·A·维亚泽母斯基、П·A·普列特尼奥夫和B·A·索洛古布,卡拉姆津家庭接纳。
最后一次流放前,莱蒙托夫在卡拉姆津家中阅读了《乌云》。
1840年,其生前唯一一部诗集和《当代英雄》在圣彼得堡出版发行。
不算上剧本和未完成的散文体小说,到1840年,莱蒙托夫留给世人的作品包括约400首诗歌和30首长诗。
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诗人死后发表的。
小说创作期
1838—1840年,诗人加入“16人小组”—一个由小圈子行为规则和成员的政治对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