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活动,回归教育本质

合集下载

回归教学实践活动(3篇)

回归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回归教学实践活动,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围绕回归教学实践活动的背景、意义、实施方法及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回归教学实践活动的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回归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2. 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回归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综合素质。

3. 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回归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回归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回归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不断探索、尝试,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3.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回归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不断反思、总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回归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1.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起到引导、组织、协调的作用,学生则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注重实践过程: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丰富实践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

5. 强化实践评价: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五、回归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效1. 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回归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标题:《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摘要: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模式和经验,只要是成功了的,他们在本质上并无什么特别,无非是吻合了教育的规律而取得了成功。

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求知者获取知识的快乐兴趣,期待和想象。

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这可能才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改革,也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本质和真的要解决眼前的教育教学问题。

实现教育理想回归教育本质,就必须守望教育理想,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远见和高度的良知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脊梁。

关键词:教育、本质、规律。

正文: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各个层面都在积极的探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许多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和经验正在应运而生,甚至给人一种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

在这种教育变革与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洪流中,如果不及时分析形式,澄清思想,每个人都难免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在教育变革的征途中便会变得亦步亦趋故步自封。

也正是如此,我们经常是慕名去先进学校取经,兴冲冲而去,学习参观之后却又图带感伤和羡慕失落而归。

我们终究还是搞不清该如何学习先进,应该学习先进者的哪些东西。

其实,在学习教育改革先进者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要改革?和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

如果搞清楚了这两个为什么,在学习课改先进的过程乃至整个课改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或许就可以或多或少地避免和尽量少的重复与狗熊争棒子和邯郸学步一样的故事。

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模式和经验,只要是成功了的,他们在本质上并无什么特别,无非是吻合了教育的规律而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走在全国课改和教改前列,确立了一些成功学校,在全国教育系统一些权威报刊专门介绍过的,诸如河北的衡水中学,山东的杜廊口学校等等,与其说这些学校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极大成功的典型,不如说他们是按教育规律教学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代表。

就说近年来有中国教育报等权威报刊先后报道在全国教育系统都吵得很热的山东杜廊口学校,他的改革成功就是吻合了教育的规律而取得了成功的最好证明。

回归教育本质

回归教育本质

回归教育本质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教育本质的探讨 (5)2.1 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7)2.2 教育的本质特征 (7)三、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性 (8)3.1 回归教育本质对提升教育质量的意义 (10)3.2 回归教育本质对满足社会需求的贡献 (11)四、如何回归教育本质 (12)4.1 转变教育观念 (13)4.2 创新教育模式 (14)4.3 提升教师素质 (15)五、回归教育本质的挑战与对策 (17)5.1 面临的挑战 (18)5.2 应对策略 (19)六、结论 (20)6.1 回归教育本质的成果展示 (21)6.2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 (23)一、内容简述回归教育本质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定位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主张摒弃过于功利化和应试化的教育倾向,恢复教育的本源意义,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公平与质量:追求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提高教育质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是为了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育真正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正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为学而教,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回归原点

为学而教,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回归原点

为学而教,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回归原点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
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更加生动、丰富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也需要我们将教学回归原点,让学为主、
教为辅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变成主角。

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
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中心
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例如,在学
习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制定实验方案,然后让他们去实施实验,最后再通过实验结果来检验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否正确。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
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让学生变成主角,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会自主学
习是关键。

只有真正回归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我们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取
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回归教育本质的思想总结

回归教育本质的思想总结

回归教育本质的思想总结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虽然教育形式和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但其根本目标始终是促进人类智力、品德和创造力的提升。

回归教育本质的思想,是追求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超越功利和形式外在的追求,关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价值的传承。

本文将从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本质的意义以及实践回归教育本质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多元的,涵盖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回归教育本质就是回归这一初心,努力满足个体在认知、情感、道德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需求。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其次,回归教育本质对于教育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回归教育本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当前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

回归教育本质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他们的快乐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回归教育本质有助于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回归教育本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实践回归教育本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教育制度和政策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减少对分数和功利的过度追求。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同时,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

此外,教育评估和选拔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表现。

综上所述,回归教育本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本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

回归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3篇)

回归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变革。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教育理念和实践在不断更新。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曾思考过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如何回归教育的原点,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本文将从回归教育的原点这一角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原点教育的原点,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在我国,教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

这一理念源于《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明明德”指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亲民”指的是关爱民众,“止于至善”指的是追求最高尚的境界。

这一理念强调了教育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

回归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回归教育的原点的途径1. 转变教育观念。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的基本载体。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就要改革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我们要减少应试教育的课程,增加实践性、探究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教育回归心得体会

实践教育回归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数年。

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回归的重要性,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回归的必要性。

以下是我对实践教育回归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回归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回归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

教育回归是指教育要回归到人的本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纠正过去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

二、教育回归的意义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回归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品德、身心健康、审美能力等方面。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回归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回归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回归强调教育的公平性,要求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三、实践教育回归的措施1. 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是教育回归的实践者,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是教育回归的重要载体。

要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3. 改革教学方法教育回归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教育回归的关键。

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具备实施教育回归的能力。

总结小学德育工作,回归教育本质

总结小学德育工作,回归教育本质

总结小学德育工作,回归教育本质2023年了,小学教育的德育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德育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未来的需求,并回归教育的本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成长。

回归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对价值的追求、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德育工作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教会学生如何与自己、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困境,如何培养正直、勇气和自信。

在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审视小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我们必须强调德育的核心,即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需求、兴趣等方面出发,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德育方案,让他们自主选择、自主实践。

德育工作的实践小学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整个教育团队的共同努力。

在实践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以情感教育为中心。

要深刻理解情感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从情感认知、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四个方面获得全面的情感发展,为形成健康、成熟的个性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2.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社会实践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接触社会,感知社会,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强化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了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以课程整合为途径。

课程整合就是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

通过课程整合,学生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能力,培养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互通和衔接。

德育工作的评估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地评估,以帮助学生达成德育目标。

评估的过程是动态的,可以通过定期调查和教师的反馈来实现。

评估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思辨能力、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

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3篇)

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践中,实践教学往往偏离了教育常识,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旨在探讨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的必要性与途径,以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偏离教育常识的表现1. 过度注重技能培训,忽视综合素质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只关注技能掌握,而忽视了道德、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提升。

2.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学生在实践中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这种现象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是制约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部分高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设备陈旧等原因,导致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的必要性1. 符合教育规律教育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2. 提高教育质量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3. 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四、实践教学回归教育常识的途径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开展实践活动,回归教育本质——浅议农村职业中学为“三农”服务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回归教育本质——浅议农村职业中学为“三农”服务的综合实践活动
服 务 育 人 和 环境 育 人 。
言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于“ 三农 ” 的主题活动 开展 使学生 在指导教 师 作为农村职 业学校 , 我们 要积极 探索 和创新 教学 的形式 。 解 决教 书和 和农户专家的细心指导下 , 自己亲 自动手 完成实践 的各个 环节 , 培 养较强 育人 两个 问题 。 综合 实践活动让教育 回归本质 , 实现知识 、 能力培育与价值 的动手实践能力 , 学到一门门劳动技 能。每个主题活动资料 的搜 集就涉及
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和持续 发展。现代 职业教 育培养 的应 当是现 代技能人 居 、 教师等相关人员了解情 况, 到 图书馆 、 书店查 阅资料 , 向相 关政府 部 门 才, 这个 “ 现 代 ”, 不 仅 是 与 现 代 科 技 和 现 代产 业 发展 相 适 应 的 现 代 技 能 , 而 获取数据 , 还利用因特网收集信 息。长期 的活动 中, 使学 生收集信 息 的意 且还 是与现代科 技和现 代产 业 发展相 适应 的职 业素 养, 如强 烈 的时代 精 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 能够对获取 的信息 进行讨 论、 分析 、 筛选、 归纳、 推理 , 神、 创新意识 、 实践 能力和 良好 的职业 道德 、 社 会 责任感等 等 . 是 人对 自我 自然 的 学 生 处 理信 息 的 能 力也 就 得 到 相 应 的 提 高 。 的完善和超越。通过综合 实践活动 , 我们 要努力 构建全 员育人 、 全方位 育 6 .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促 进学 生的学业发展 人、 全过程 育人 的“ 三育人 ” 体系 , 打造积极向上的校 园文化 , 让人人都 成为 根据《 郭城地 区昆虫种类调 查及标本 制作》 实践 活动我们 知道学生在 德 育工作者 , 在 处处 、 时时都可 以开展德 育, 真正做到教 书育人 、 管理 育人 、 动手实践方面的能力较差, 特 别是从事农 业劳动就更谈不上有什 么技术可

关于让教师回归教育本职的建议

关于让教师回归教育本职的建议

关于让教师回归教育本职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和使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然而,有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教师是否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职?是否在教育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为了让教师回归教育本职,我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教育的理念: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秉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2. 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保持教育的前沿性。

他们应该持续学习,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 建立积极的教师评价机制:教师的工作应该根据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来评价,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育中去。

4. 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职业,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教师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6.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他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

7.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

通过合作,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和互相促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8. 建立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校管理。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心的公民。

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关乎国家的未来。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幼儿教育,把它看作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然而,幼儿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孩子个体差异1.尊重孩子天性。

幼儿教育应注重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自由探索、发挥想象,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避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

2.发现孩子特长。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3.培养孩子品格。

幼儿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让他们学会尊重、感恩、合作,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基础。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1.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幼儿教育。

2.加强师资培训。

定期开展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构建激励机制。

设立教师奖励基金,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1.引入多元智能理论。

根据孩子的智力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幼儿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四、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1.建立家长学校。

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加强家长沟通。

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3.开展家校活动。

组织家校互动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信任。

五、完善幼儿园管理,保障孩子安全1.规范幼儿园收费。

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减轻家长负担。

2.提高幼儿园硬件设施。

改善幼儿园环境,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3.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提升幼儿教育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努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立足师生发展 回归教育本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打造课堂新生态的实践与反思

立足师生发展    回归教育本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打造课堂新生态的实践与反思

钟启泉先生说过:“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引领教师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以新教材为载体,创新课堂生态,努力焕发常态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相长中共育共生,恐怕是每一所普通高级中学需要深入研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生本课堂微格着手生本课堂,顾名思义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

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填鸭式课堂必将被新生态的生本课堂所取代。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素养为主旨的生本课堂,其教学设计一定离不开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专注度的调动。

因此,课堂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要基于学习目标,做出深入而精准的微格化研究,如在课堂观察中,我校教研团队会针对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从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观察有没有形成成熟的合作小组,组内成员的分工如何,学生合作学习的状态怎样,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是否恰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如何,是否有过程性评价,等等。

(一)依托课题研究,解决瓶颈问题面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校积极探索真正帮助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新生态,从“十一五”到“十三五”,跨越三个“五”年,持续进行高中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这一研究项目经过多名教师的课堂实践与探索,不断地被加以深化和创新,生成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历史教研组研究整理出的拼切式学习模式策略研究在业界引起广泛的影响。

“拼切式合作学习”以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本质特征,将“研究”与“分享”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去理解学习目标;借助情境创设,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最大程度实现了全体学生学习“无死角”。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进步,教育的意义也不断被重新认识和探索。

在过去,教育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注重教授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然而,现在教育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们需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培养人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

育人的过程要求教育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和支持者。

学校不仅仅应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和成长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在学业上互相学习、交流和切磋,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社团、俱乐部和义工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并逐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育人的本质还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学生才能在社会中扮演良好的角色。

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是在学生体智美劳方面的全面培养,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教育。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也要一同参与,通过教育协同,才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最后,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还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应该意识到,他们是社会的一员,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学校中,可以通过各种义工活动和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我们可以让教育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关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事业。

回归教育本性

回归教育本性

回归教育本性教育本性是指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原则、特点和规律。

回归教育本性即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质,恢复教育的真实面貌。

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将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人的品德和价值观。

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人。

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应该是给予学生思考的自由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技能,学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不断适应和发展。

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去实践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活跃分子,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要回归教育的本性,就是要回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品德和价值观、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轨道上来。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回归教育本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适应变化、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

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教育的基础,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是回归教育本性的重要保障。

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

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

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的智⼒,⽽是把⾃⼰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维护孩⼦的⼼⼒,让他成为⼀个内⼼强⼤的⼈,⼀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和环境的⼈。

造成⽬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前以⾚裸裸的形式进⾏,⽽孩⼦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在教育他的。

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师放不下⾃⼰的权威、尊严,认为⾃⼰时时处处表现得⽐孩⼦强,才能树⽴权威。

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的⼼理障碍。

教育者的⽬的是让孩⼦成长,⽽不是显⽰⾃⼰的聪明与才华。

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孩⼦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点还是慢⼀点,其实不重要。

教育者唯⼀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捍卫孩⼦的主动性。

⼀旦建⽴了保护孩⼦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为,才能切实保护孩⼦的主动性。

在孩⼦的成长⾯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智慧。

教育就是⽣长。

学习是⼈的⾼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的。

教育就是要让⼈⾃然⾃由⽣长、主动学习。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教育在于“于⽆声处响尺雷”,孩⼦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通过⾃⼰的内化,最好的教育⽅式是⽆为⽽⽆所不为,不教⽽教。

关⼼⼀切孩⼦⾼度尊重学⽣的⽣命发展规律,教师唯⼀要做的事情是保护孩⼦的主动性、激活课堂活⼒,给孩⼦⼀个成功的阶梯。

⼀切教育都将归结到习惯的培养上来。

⼼理枷锁:印度马戏团⼤象被⽕烧死的故事。

现代教育的两个伟⼤使命:发现孩⼦,解放孩⼦。

发现和解放孩⼦的前提是了解孩⼦,了解孩⼦的前提是尊重孩⼦。

⾼度尊重⼈的⽣命发展规律,是⼀切教育的逻辑起点。

只有从⽣命发展规律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教育者唯⼀要做的事情是⽆条件保护甚⾄捍卫孩⼦的主动性,⽽不是控制它。

激发孩⼦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孩⼦隐约感到了发展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产⽣具体动机时,会产⽣⼀种独特的⼼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

回归教育本真心得体会

回归教育本真心得体会

在繁忙而喧嚣的现代社会,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在这其中,我们似乎逐渐失去了教育的本真。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回归教育本真”的口号,旨在让教育回归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了回归教育本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回归教育本真的内涵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力。

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个性。

2. 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3.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5.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二、回归教育本真的实践体会1. 教师角色的转变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2. 课程设置的创新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我们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要减少应试教育的痕迹,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教学方法的改进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育评价的改革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我们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的成绩评价转向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

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

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

21特别策划JUJIAO 聚焦2021-05·湖北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文/麻城市第三小学 李伟霞麻城市第三小学,地处麻城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创建于1962年,五十多年来,学校饱经岁月的沧桑,栉风沐雨,四易其名,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一所村办小学逐渐成长为麻城市的窗口学校。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2138名学生,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城区建制公办小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如何创新开展德育工作,如何挖掘德育的新内涵,如何寻找德育的落脚点,这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教育如果偏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趣乐交融的文化生活、真实体验的社会生活,将是难以想象的。

学校要努力创设一个课内外、校内外协调一致的育人环境,与家庭和社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处于一个和谐的教育场的作用之中。

育人先育德,为此,麻城市第三小学把德育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结合麻城市教育局“4610”生活体验式德育工作要求,挖掘自身特色、地域特点,创造性地调度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目标——生活育人。

学校德育从生活入手,把“生活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途径,将活动融入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融入校外社会生活的全过程,让学生回归生活,促进学生自主、自信、自律、自强良好品质的养成。

在校园生活中拓展德育途径近年来,学校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育人这个大舞台上不断探索、追求、创新和发展。

学校以校内生活为主体,以周边社区为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新时期德育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校内生活场景的教育,社区资源的发掘、整合与运用研究,科学有效地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模式,拓展课程空间和渠道,让德育回归教育的本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学校、社会支持性环境建设,在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和积极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获得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良好认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关于回归教育本质

关于回归教育本质

2023年回归教育本质教育回归本质2023年,教育回归本质成为了当代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反思,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最本质是什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教育,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本质以及回归教育本质的意义。

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它是培养人才、塑造个性、传承智慧的重要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受到了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功利化的教育目标、应试教育的扭曲、标准化的评估体系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的失衡和偏离本质的现象。

回归教育本质,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满足应试考试的需求。

此外,回归教育本质还意味着摒弃一切功利化的教育观念。

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分数和荣誉。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未来公民。

同时,教育必须关注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潜力。

回归教育本质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教育不应该简单地把学生划分为优等生和差等生,而是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发他们的潜力。

另外,回归教育本质也要求改变评估方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回归教育本质需要建立多元评估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评估应该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最后,回归教育本质需要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教育应该与社会的需求密切结合,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与社会互动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本质(3篇)

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本质(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共识。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本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教学回归生活,即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生活经验、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体现生活情境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生活能力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生活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

通过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路径1. 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空间,如布置教室、设计教学活动等。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如网络、书籍、影视作品等,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

生活化教学资源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教育工作者应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实践活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实践活动,回归教育本质
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形式,解决教书和育人两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创新素质教育。

关注学生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激发他们自信心和进取热情。

农村职业中学“三农”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科教兴国的希望在科教兴农,科教兴农的希望在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教只有始终坚持面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为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脱贫致富服务的思想,探索出一条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办学、积极为本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服务的成功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农村职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校内校外实习实训缺乏,仍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和“黑板上种庄稼”的教育模式上,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变不利为有利,进行为三农服务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给人以谋生手段,还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应当是现代技能人才,这个“现代”,不仅是与现代科技和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技能,而且还是与现代
科技和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如强烈的时代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等,是人对自我的完善和超越。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要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育人”体系,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在处处、时时都可以开展德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作为农村职业学校,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的形式,解决教书和育人两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综合实践活动创新素质教育路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注学生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激发他们自信心和进取热情。

要把到实践活动看成一种正常的学习,但又是有别于一般的学习,这种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所以一定要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

否则,可能出现”放羊”的现象。

通过服务于“三农”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教育教学效果:
1.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开展农村职业学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生生存”的素养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让学生要有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形成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正确认识
学校地处农村地区,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对事物,对社会的认识上都比较浅显。

通常父母都教育孩子跳出“农门”,学生们从小就有一种瞧不起农村的意识。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于“三农”的主题活动,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农村有着巨大的宝藏与锻炼的空间,做好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做好了就可以发家致富,农民是最勤劳的劳动者,有着很多的优良品质与道德情操,都值得学生为建设家乡而不懈努力,并从此在心中烙下“爱农、学农、为农”的思想感情。

3.获得积极的体验与丰富的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于“三农”活动的实施,可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学习活动途径。

它要求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与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与丰富的经验。

4.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发现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其思维的创造力,给予指引达到目的。

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得到增强。

5.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于“三农”活动中,学生为了把活动主题开展好,不仅要利用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信息储备,还要向自己身边的农户、家长、邻居、教师等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到图书馆、书店查阅资料,向相关政府部门获取数据,还利用因特网收集信息。

长期的活动中,使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讨论、分析、筛选、归纳、推理,自然的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6.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根据《郭城地区昆虫种类调查及标本制作》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的能力较差,特别是从事农业劳动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可言。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于“三农”的主题活动开展使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农户专家的细心指导下,自己亲自动手完成实践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学到一门门劳动技能。

每个主题活动资料的搜集就涉及到数学统计知识,信息处理技能技巧;调查采访、
问卷涉及到社交知识;撰写报告必然涉及语文能力等。

7.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实践活动服务于“三农”能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实践服务于“三农”活动中涉及到各个学科知识、社会领域知识或能力,并与之紧密联系融合。

如开展主题活动《生物肥料使用报告》就可涉及到化学科知识;《当地植物种类调查》就可涉及到生物学科知识;每个主题活动资料的搜集就涉及到数学统计知识,信息处理技能技巧;调查采访、问卷涉及到社交知识;撰写报告必然涉及语文能力等。

总之,学生在活动过程综合能力都得到锻炼。

这种能力自然会渗透在各学科的学习之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学生的见识增强,学习积极,观察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

8.构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教育系统
学校对孩子们的教育,学校、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而农村学校常常把教育与外界隔离,学校教育唯一。

开展实践活动服务于“三农”主题活动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依靠于家庭和社区,依靠家长和社会人士。

如在具体的养殖、种植活动中都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

通过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管理的到位,家长沟通到位,社区服务与宣传到位,形成一股合力,不仅利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还可以起到各科学的教学,并且对家乡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此,要逐步形成学校、社区、
家庭一体化的教育系统,营造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中职教育.
[2]中等职业高中办学特色.
[3]重在专业,贵在特色.教育文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