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平行线的判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平行线的判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B )
A.∠2=∠3
C.∠4+∠5=180°
B.∠1=∠3
D.∠2=∠4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3.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C )
A.∠1=∠2
C.∠1+∠3=180°
B.∠1=∠5
D.∠3=∠5
得∠1=∠2(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G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已知如图所示,∠ =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 ∠,且平分∠,试说明 ∥ 的理由.
复习回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AB外一点P做AB的平行线CD.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中,直尺和三角尺分别
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可以看出,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实际上就是过点P画与∠2
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中,直尺和三角尺分别
4.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A.若∠1=∠4,则m//c
B.若∠1=∠2,则a//b
C.若∠1+∠3=180,则n//c
D.若∠2+∠3=180°,则m//n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如图(1),光线AB,CD被一个平面镜反射,此时

CD
∠1=∠3,∠2=∠4,则AB // _____,BE_____DF.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5.2.1平行线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数学思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学生经历观察、实践、讨论、体会平行公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平行公理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平行线的认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教学重点:平行线的画法和平行公理及推论,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定义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新课导入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物都可以抽象成为相交线,那么大家想一下,两条直线除了相交的位置关系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位置关系呢?(学生回答,还存在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拿出两支笔摆一下,找出两直线位置关系并让学生画出所找的位置关系).新课学习活动一.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结合图形讲解异面直线。

在空间中两条直线还有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情况,如图棱AB 与棱B’C’不相交显然它们不平行,象这样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强调:平行线的定义是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学生讨论,举出日常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活动二.平行线的表示:平行用“∥”表示,如图直线AB与CD是平行线,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活动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练习:判断1.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2.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就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线段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线段平行。

第3课时平行线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第3课时平行线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第3课时——平行线及其性质(答案卷)知识点一:平行线: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若直线a平行于直线b,则记作,读作。

注意:一定要在同一平面内。

且一定要时直线。

2.平行线的画法: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具体步骤:①将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将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紧靠在一起。

③固定直尺不变,平移三角尺,使三角尺原来与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与已知点重合。

④沿着三角尺该直角边画直线。

【类型一:确定平行线】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无法确定2.在长方体中,对任意一条棱,与它平行的棱共有()A.1条B.2条C.3条D.4条3.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几条()A.4B.3C.2D.1【类型二:作图】4.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1)过P画l1∥OA;(2)过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关系?5.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经过点C 画与线段AB 互相平行的直线l 1,再经过点B 画一条与线段AB 垂直的直线l 2.知识点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有且只有:存在且唯一。

2.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若c b b a ∥,∥, 则a c 。

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若c a b a ⊥⊥,,则b c 。

【类型一: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判断理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垂直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D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B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C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D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8.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c、d的位置关系为()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D.没有确定关系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如果a∥b,a∥c,那么b∥c(3)如果两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4)如果两直线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马路的斑马线是平行线B.100米跑道的跑道线是平行线C.若a∥b,b∥d,则a⊥d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知识点三: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1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1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共19张PPT)
答: 可以.可以画无数条.
n
m
直线n就是直 线m的平行线.
无数条
A
B
平行线画法❷:如图,已知直线 a 和 a 外一点 P,过点 P 作 a 的平行线.
第一步: 放 第二步: 靠 第三步: 推 第四步: 画
P
n
问题: 过点 P 还可以再 画直线 a 的平行线吗? 这样 的平行线能画多少条?
答: 不可以. 只能画一条.
转动a,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A、0 B、1 C、2 D、4
(5)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平行 转动a,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A、0 B、1 C、2 D、4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A、因为a // d,b // c,所以c // d;
合作探 究
3、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如图1所示,因为AB // DE,BC // DE(已知)。所以
A,B,C三点_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 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A··B ·C
D 图1E
3、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2)如图2所示,因为AB // CD,CD // EF(已知),所以 ____A_B___ // ____E_F____(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A、0 B、1 C、2 D、4 下列各图中,AB∥CD, 先分别过点E画直线EF∥AB,然后判断EF会不会平行于CD.
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因为a // d,b // c,所以c // d; B、因为a // c,b // d,所以c // d; C、因为a // b,a // c,所以b // c; D、因为a // b,c // d,所以a // c。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一、定义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为基础,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在几何学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被称为平行线。

二、平行公理平行公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五大公理之一,也被称为第五公理或者平行公设。

平行公理有多种表述方式,本文采用较为经典的一种表述方式:给定一条直线和一点,可以且只可以在这个平面内,过这个点作与所给直线垂直的直线。

这个公理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点P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可以通过在P点作一条与L线垂直的线,最终得到与L线永远不相交的直线。

这条与L线平行的直线被称为L线的平行线。

三、推论平行公理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给定一线段和一个不在这线段上的点,则可以且只可以有一条直线过这个点且与线段平行。

这个推论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给定一条线段AB和一个点C(不在AB线段上),那么只能存在一条通过点C且与线段AB平行的直线。

在这个推论中,AB线段被称为给定线段,C点被称为不在线段上的点。

在欧氏几何学中,这个推论又被称作“唯一直线公设”,因为它表达了只能存在一条直线通过点C且与线段平行的事实。

另一个重要的平行线推论是: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对这些相交的线上的对应角相等。

这个推论被称为平行线的性质,并且常被大家用来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结论,即“如果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的相应角相等,则这两条线平行”。

这个结论有时被称为“等角推平行定理”,它是几何中常用的用于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之一。

总结本文介绍了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公理表述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和一点,可以且只可以作一条经过这个点且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平行公理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给定一线段和一个不在这线段上的点,则只有唯一一条直线过这个点且与这条线段平行”。

此外,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对这些相交的线上的对应角相等,这条性质十分重要。

5.2.3 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同步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

5.2.3 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同步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

解:过点F向左作FQ,使∠MFQ=∠2=50°,
则∠NFQ=∠MFN-∠MFQ=940°,
所以∠1+∠NFQ=180°,
所以CD∥FQ,所以AB∥CD.
6.有一块木板,身边只有直尺和量角器,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上下边缘是 否平行?
方案1:
90
180 180
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会运用平行线的 判定解决问题. 掌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复习回顾
1.到目前为止,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1)定义法:(这条不实用) (2)平行公理的推论:若a//b,b//c,则a//c. (3)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方法3:测出∠5=90°,
理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4:测出∠2,∠3,∠4,∠5中任意一个角为90°, 理由是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达标检测
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若∠1=120°,∠2= _12_0°,则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0
1
G R E A T 。PROTRACTOR
40°
0 0
2
G R E A T 。PROTRACTOR
40°
方案2:
180
0
90
G R E A T 。PROTRACTOR
180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
E
A
B
75o 1 3
54
C
D
2 105o
F
例3: 如图,∠1=∠2,能判断AB∥DF吗?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四、平行线(一) 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说明两条直线平行的六种思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说明两条直线平行的六种思路

∴∠1=∠2,∴EF∥BD.
分类训练
(2)若BD⊥AC,∠C=2∠2,求∠A的度数.
【解】∵BD⊥AC,∴∠CDB=90°.
∵∠1=∠2=∠CBD,∠C=2∠2,
∴2∠CBD=∠C,
∴∠CBD+∠C=∠CBD+2∠CBD=90°,
解得∠CBD=30°,
∴∠ABC=60°,∠C=60°.
∴∠A=180°-∠ABC-∠C=60°.
130°,∠FCB=40°,试判断直线MN与EF的位置关
系,并说明理由.
【解】MN∥EF.理由如下:
延长CB交MN于点G,如图.
∵MN⊥AB,
∴∠1=90°.
分类训练
∵∠ABC=130°,
∴∠ABG=180°-∠ABC=50°,
∴∠NGB=180°-∠ABG-∠1=Βιβλιοθήκη 0°.又∵∠FCB=40°,
∴∠NGB=∠FCB,∴MN∥EF.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2招说明两条直线平行的六种思路
教你一招
寻找说明平行的方法
1.分析法:由结论往前推,要说明这个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样
的条件,一直递推到已知条件为止;
2.综合法:由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往后推理,看这个已知条件
能推出什么结论,一直推导出要说明的结论为止;
3.两头凑:当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分析法和综
又∵∠BCD=50°,
∴∠AEB=∠BCD,
∴AE∥DC.
分类训练
7.[2023·长沙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期中]已知:如图,DE∥BC,
BD平分∠ABC,EF平分∠AED.
(1)求证:EF∥BD;
【证明】∵DE∥BC,
∴∠AED=∠ABC.
∵BD平分∠ABC,EF平分∠AED,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讲 平行线的判定(1)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讲 平行线的判定(1)

第2讲平行线的判定(核心考点讲与练)一、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要点诠释:(1)平行公理特别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要区别于垂线的第一性质.(2)公理中“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3)“平行公理的推论”也叫平行线的传递性.二、直线平行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即由数推形.考点一:平行公理及推论【例题1】(2019春•余姚市期末)已知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不同的直线a,b,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a∥b,a⊥c,那么b⊥c B.如果b∥a,c∥a,那么b∥c C.如果b⊥a,c⊥a,那么b⊥c D.如果b⊥a,c⊥a,那么b∥c【变式训练1】(2018春•杭州期中)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④若a⊥b,c⊥b,则a与c的关系是平行;⑤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其中正确的是.【变式训练2】(2020春•椒江区期末)如图,AB∥CD,AB∥GE,∠B=110°,∠C=100°.∠BF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考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例题2】(2021秋•平阳县期中)如图,下列条件中①∠1=∠2;②∠3=∠4;③∠2+∠5=∠6;④∠DAB+∠2+∠3=180°,能判断AD∥BC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变式训练1】(2021秋•余姚市期中)木条a、b、c如图用螺丝固定在木板α上且∠ABM =50°,∠DEM=70°,将木条a、木条b、木条c看作是在同一平面α内的三条直线AC、DF、MN,若使直线AC、直线DF达到平行的位置关系,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木条b、c固定不动,木条a绕点B顺时针旋转20°B.木条b、c固定不动,木条a绕点B逆时针旋转160°C.木条a、c固定不动,木条b绕点E逆时针旋转20°D.木条a、c固定不动,木条b绕点E顺时针旋转110°【变式训练2】(2021春•拱墅区期末)如图,已知∠F+∠FGD=90°(其中∠F>∠FGD),添加一个以下条件:①∠F+∠FEA=180°;②∠F+∠FGC=180°;③∠FEB+2∠FGD=90°;④∠FGC﹣∠F=90°.能证明AB ∥CD的是()A.①B.②C.③D.④【变式训练3】(2021春•萧山区期末)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BC的是()①∠1=∠2;②∠3=∠4;③∠2+∠5=∠6;④∠DAB+∠2+∠3=180°.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变式训练4】(2021春•怀安县期末)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A B.∠1=∠2C.∠D=∠DCE D.∠D+∠ACD=180°【变式训练5】(2021•下城区一模)如图,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分别度量:①∠1,∠2,∠C;②∠2,∠3,∠B;③∠3,∠4,∠C;④∠1,∠2,∠3.可判断直线m与直线n是否平行的是()A.①B.②C.③D.④【例题3】(2021春•椒江区期末)如图,∠A=70°,O是AB上一点,直线OD与AB的夹角∠BOD为75°,要使OD∥AC,直线O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度.【变式训练1】(2021春•鄞州区期中)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AD+∠ABC=180°;②∠1=∠2;③∠3=∠4;④∠BAD=∠BCD,能判定AD∥BC的是.【变式训练2】(2020秋•婺城区校级期末)如图,点E是BA延长线上一点,在下列条件中:①∠1=∠3;②∠5=∠B;③∠1=∠4且AC平分∠DAB;④∠B+∠BCD=180°,能判定AB∥CD的有.(填序号)【变式训练3】(2021春•奉化区校级期末)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四个条件:①∠1=∠2;②∠C+∠ABC=180°;③∠C=∠CDE;④∠3=∠4,能判断AB∥CD的是(填序号).【变式训练4】(2021•柳南区校级模拟)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当∠2=度时,a∥b.【例题4】(2021春•槐荫区期末)点B,E分别在AC,DF上,BD,CE分别交AF于点G,H,∠AGB=∠EHF,∠C=∠D.求证:AC∥DF.【变式训练1】(2021春•乾安县期末)已知:如图,直线l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Q,PM垂直于l,∠1+∠2=90°.求证:AB∥CD.【变式训练2】(2020春•岱岳区期末)将一副三角尺拼图,并标点描线如图所示,然后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EFC的度数.【变式训练3】(2020春•麻城市校级月考)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若已知∠1=∠2,说明AB∥CD的理由.解:根据得∠2=∠3又因为∠1=∠2,所以∠=∠,根据得:∥.【变式训练4】(2020秋•温州月考)已知:如图,∠ACD=2∠B,CE平分∠ACD.求证:CE∥AB.【变式训练5】(2019春•秀洲区期中)如图,如果∠1+∠3=180°,那么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类型一、平行公理及推论【例题5】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期末复习讲义(含知识点和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期末复习讲义(含知识点和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讲义5.2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回顾】一.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要点剖析(1):平行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是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重合的直线视为一条直线。

(3)平行线是指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的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二.平行线的画法1.“一落”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2.“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3.“三推”把三角尺沿着直尺推到三角尺的一边刚好过已知点的位置4.“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___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___________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型拓展题型1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例1:1.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与AB重合,EF 为折痕.把长方形ABEF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例2:2.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把ABNM平摊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MN不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MN∥∥.因此∥.题型2 综合运用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例1:3.如图,∠1=47°,∠2=133°,∠D=47°,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呢?为什么?例2:4.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题型3 平行线判定的开放探究题例1:5.如图,∠A=60°,∠1=60°,∠2=120°,猜想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证明.例2:6.如图,直线a,b被c所截,∠1=50°,若要a∥b,则需增加条件(填图中某角的度数);依据是.题型4 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1:7.如图所示,给你两块同样的三角板和一根直尺(直尺比桌子长),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检验桌子的相对边缘线是否平行?例2:8.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已经知道∠2是直角,那么再度量图中已标出的哪个角,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课后提高训练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对顶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10.如图,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C∥EF的是()A.∠1=∠2B.∠4=∠C C.∠1+∠3=180°D.∠3+∠C=180°11.如图,平面内有五条直线l1、l2、l3、l4、l5,根据所标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l2B.l2∥l3C.l1∥l3D.l4∥l512.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4B.∠BAD=∠BCDC.∠BAD+∠ADC=180°D.∠2=∠313.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1=∠4(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3(已知)∴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1=∠3(已知)∴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2(已知)∴AE∥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填序号)①∠B+∠BCD=180°;②∠2=∠3;③∠1=∠4;④∠B=∠5;⑤∠D=∠5.16.如图,要使BE∥DF,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填一个条件即可).17.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C、D重合,若固三角板定ABC,改变三角板AED的位置(其中A点位置始终不变),当∠CAD=时,ED∥AC.1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的下列四个条件:①∠4=∠7;②∠2=∠5;③∠2+∠3=180°;④∠2=∠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19.已知:∠A=∠C=120°,∠AEF=∠CEF=60°,求证:AB∥CD.20.如图,若∠1=42°,∠2=53°,∠3=85°,则直线l1与l2平行吗?判断并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CD⊥AD于点D,DA⊥AB于点A,∠1=∠2,试说明DF∥AE.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所以DF∥AE().22.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如图,点E在AB上,点F在CD上,∠1=∠2,∠B=∠C,求证AB∥CD.证明:∵∠1=∠2(已知),∠1=∠4(),∴∠2=∠4(等量代换),∴().∴∠3=∠C().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四边形FECD是矩形,∴CD∥EF;又∵四边形ABEF是矩形,∴AB∥EF,∴CD∥AB.2.解:∵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MN∥AB,MN∥CD,即MN∥AB∥CD,∴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各空依次填AB、CD、AB、CD.3.解:BC∥DE,AB∥CD.理由如下:∵∠1=47°,∠2=133°,而∠ABC=∠1=47°,∴∠ABC+∠2=180°,∴AB∥CD;∵∠2=133°,∴∠BCD=180°﹣133°=47°,而∠D=47°,∴∠BCD=∠D,∴BC∥DE.4.解: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2+∠3=180°(已知)∠3=∠6(对顶角相等)所以∠2+∠6=180°,(等量代换)所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角的补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解:如图,∵∠A=60°,∠1=60°,∴∠A=∠1,∴DE∥AC.又∵∠A=60°,∠2=120°,∴∠A+∠2=180°,∴EF∥AB.6.解:∵∠3=50°,1=50°,∴∠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3=5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解:(1)将直尺放在桌面上,使其与桌面一组对边相交;(2)将三角板一边贴近直尺,斜边贴近桌面边缘;(3)使另一个三角形同样方法放置,如果相符合说明对边平行,原理如图所示,若∠1=∠2则a∥b,再检查另一组对边是否平行.8.解:①通过度量∠3的度数,若满足∠2+∠3=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②通过度量∠4的度数,若满足∠2=∠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③通过度量∠5的度数,若满足∠2=∠5,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9. D10.C11.D12.C13.B14.B15.解:选项①中∵∠B+∠BCD=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②中,∵∠2=∠3,∴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选项③中,∵∠1=∠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④中,∵∠B=∠5,∴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⑤中,∠D=∠5,∴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故答案为:①③④.16.解:添加条件为:∠D=∠COE.理由如下:∵∠D=∠COE,∴BE∥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D=∠COE(答案不唯一).17.解:如图所示:当ED∥AC时,∠CAD=∠D=30°;如图所示,当ED∥AC时,∠E=∠EAC=60°,∴∠CAD=60°+90°=150°;故答案为:30°或150°.18.解:当∠4=∠7时,a∥b,故①正确;当∠2=∠5时,无法证明a∥b,故②错误;当∠2+∠3=180°时,无法证明a∥b,故③错误;当∠2=∠7时,a∥b,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19.证明:∵∠A=∠C=120°,∠AEF=∠CEF=60°,∴∠A+∠AEF=180°,∠C+∠CEF=180°,∴AB∥EF,CD∥EF,∴AB∥CD.20.解:直线l1与l2平行,理由:∵∠1=∠4,∠2=∠5,∠1=42°,∠2=53°,∴∠4=42°,∠5=53°,又∵∠3=85°,∴∠3+∠5=85°+53°=138°,∴∠3+∠5+∠4=138°+42°=180°,∴l1∥l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1.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垂直的定义),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等量代换),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等式的性质1),所以DF∥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2.证明:∵∠1=∠2(已知),∠1=∠4(对顶角相等),∴∠2=∠4(等量代换),∴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专题 第6讲 平行线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及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专题 第6讲 平行线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及练习

专题第6讲平行线知识点1 平行公理及推论1. 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2.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典例】1.如图,直线a,点B,点C.(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1)中所作的直线平行吗?【解析】解:(1)由平行公理可知,过直线a外的一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1)中所作的直线平行.理由如下:如图,∵b∥a,c∥a,∴c∥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在公理中,要准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从作图的角度说,它是“能但只能画出一条”的意思.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判定两直线平行的一种常用方法,要牢固掌握.【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1)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原来的说法错误;(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原来的说法错误;(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是正确的;(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原来的说法错误.故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3个.故选:C.2.请你动手试试,过一条直线外的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作几条?由此能得出一个什么数学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解:过一条直线外的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做1条,理由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能做一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知识点2 平行线的判定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1,∵∠4=∠2,∴a∥b.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2,∵∠4=∠5,∴a∥b.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3,∵∠4+∠1=180°,∴a∥b.2. 重要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注意:条件“同一平面”不能缺少,否则结论不成立.【典例】1.如图,BE平分∠ABD,DE平分∠BDC,且∠E为直角,AB与CD平行吗?试说明理由.【解析】解:AB∥CD.理由:∵BE平分∠ABD(已知),∴∠ABD=2∠α(角平分线的定义).∵DE平分∠BDC(已知),∴∠BDC=2∠β(角平分线的定义),∴∠ABD+∠BDC=2∠α+2∠β=2(∠α+∠β)(等量代换).∵∠E为直角,即∠E=90°(已知),∴∠α+∠β=9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ABD+∠BDC=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方法总结】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2∠α,∠BDC=2∠β,根据等量代换可得∠ABD+∠BDC=2(∠α+∠β).由∠E为直角可得∠α+∠β=90°,进而得到∠ABD+∠BDC=180°,然后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随堂练习】1.完成下面的证明,括号内填根据.如图,直线a、b、c被直线l所截,量得∠1=65°,∠2=115°,∠3=65°.求证:a∥b证明:∠1=65°,∠3=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5°,∠3=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解答】证明:∵∠1=65°,∠3=65°∴∠1=∠3,∴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15°,∠3=65°∴∠2+∠3=180°,∴b∥c(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答案为:∠1=∠3;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180°;b ∥c(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图,BE平分∠ABD,DE平分∠BDC,且∠1+∠2=90°.求证:AB∥CD.【解答】解:∵BE平分∠ABD,DE平分∠BDC(已知),∴∠ABD=2∠1,∠BDC=2∠2(角平分线定义),∵∠1+∠2=90°,∴∠ABD+∠BDC=2(∠1+∠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如图,已知∠1=30°,∠B=60°,AB⊥AC,将证明AD∥BC的过程填写完整.证明:∵AB⊥AC∴∠_____=____°(______)∵∠1=30°∴∠BAD=∠_____+∠___=_____°又∵∠B=60°∴∠BAD+∠B=_____°∴AD∥BC(______________)【解答】证明:∵AB⊥AC∴∠BAC=90°(垂直定义)∵∠1=30°∴∠BAD=∠BAC+∠1=120°又∵∠B=60°∴∠BAD+∠B=180°∴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AC,90,垂直定义,BAC,1,120,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知识点3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1,∵a∥b,∴∠4=∠2.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2,∵a∥b,∴∠4=∠5.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3,∵a∥b,∴∠4+∠1=180°.【典例】1.如图1,对于直线MN同侧的两个点A,B,若直线MN上的点P满足∠APM=∠BPN,则称点P为A,B在直线MN上的反射点.已知如图2,MN∥HG,AP∥BQ,点P为A,B在直线MN上的反射点,判断点B是否为P,Q在直线HG上的反射点,并说明理由.【解析】解:点B是P,Q在直线HG上的反射点,理由:∵点P为A,B在直线MN上的反射点,∴∠APM=∠BPQ,又∵HG∥MN,∴∠APM=∠BAP,∠BPQ=∠PBA,∴∠PAB=∠PBA,又∵AP∥BQ,∴∠PAB=∠QBG,∴∠PBA=∠QBG,∴点B是P,Q在直线HG上的反射点.【方法总结】依据点P为A,B在直线MN上的反射点,即可得到∠APM=∠BPQ,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PAB=∠PBA,经过等量代换可得∠PBA=∠QBG,所以点B是P,Q在直线HG 上的反射点.本题是新定义题,正确理解“反射点”的概念和特征,并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如图,已知AB∥CD,点E在AC的右侧,∠BAE,∠D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探索∠AEC与∠AFC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解:∠AEC=2∠AFC.理由:如图,分别过E,F作EG∥AB,FH∥AB,则EG∥CD,FH∥CD,∴∠AEG=∠BAE,∠CEG=∠DCE,∴∠AEC=∠AEG+∠CEG=∠BAE+∠DCE,同理可得∠AFC=∠BAF+∠DCF,∵∠BAE,∠D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BAE=2∠BAF,∠DCE=2∠DCF,∴∠AEC=2(∠BAF+∠DCF)=2∠AFC.2.课上教师呈现一个问题:已知:如图1,AB∥CD,EF⊥AB于点O,FG交CD于点P,当∠1=30°时,求∠EFG的度数.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如图:甲同学辅助线的做法和分析思路如下:辅助线:过点F作MN∥CD.分析思路:①欲求∠EFG的度数,由图可知只需转化为求∠2和∠3的度数之和;②由辅助线作图可知,∠2=∠1,从而由已知∠1的度数可得∠2的度数;③由AB∥CD,MN∥CD推出AB∥MN,由此可推出∠3=∠4;④由已知EF⊥AB,可得∠4=90°,所以可得∠3的度数;⑤从而可求∠EFG的度数.(1)请你根据乙同学所画的图形,描述辅助线的做法,并写出相应的分析思路.辅助线:_________________分析思路:(2)请你根据丙同学所画的图形,求∠EFG的度数.【解答】解:(1)辅助线:过点P作PN∥EF交AB于点N.分析思路:①欲求∠EFG的度数,由辅助线作图可知,∠EFG=∠NPG,因此,只需转化为求∠NPG的度数;②欲求∠NPG的度数,由图可知只需转化为求∠1和∠2的度数和;③又已知∠1的度数,所以只需求出∠2的度数;④由已知EF⊥AB,可得∠4=90°;⑤由PN∥EF,可推出∠3=∠4;AB∥CD可推出∠2=∠3,由此可推∠2=∠4,所以可得∠2的度数;⑥从而可以求出∠EFG的度数.(2)如图,过点O作ON∥FG,∵ON∥FG,∴∠EFG=∠EON∠1=∠ONC=30°,∵AB∥CD,∴∠ONC=∠BON=30°,∵EF⊥AB,∴∠EOB=90°,∴∠EFG=∠EON=∠EOB+∠BON=90°+30°=120°.3.问题情境:(1)如图1,AB∥CD,∠P AB=130°,∠PCD=120°.求∠APC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E∥AB,请你接着完成解答问题迁移:(2)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试判断∠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提示:过点P作PE∥AD),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猜想∠CPD、∠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解:(1)过P作PE∥AB,∵AB∥CD,∴PE∥AB∥CD,∴∠APE=180°﹣∠A=50°,∠CPE=180°﹣∠C=60°,∴∠APC=50°+60°=110°;(2)∠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DPE+∠CPE=∠α+∠β;(3)当P在BA延长线时,∠CPD=∠β﹣∠α;理由:如图4,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CPE﹣∠DPE=∠β﹣∠α;当P在BO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图5,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DPE﹣∠CPE=∠α﹣∠β.知识点4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叫做“等价于”,即由左边能推出右边,由右边也能推出左边.【典例】1.如图,已知∠1=∠2,∠3=∠4,∠5=∠A,试说明:BE∥CF.【解析】解:如图,∵∠3=∠4(已知),∴A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DC=∠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已知),∴∠EDC=∠A(等量代换),∴DC∥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5+∠2+∠3=180°.∵∠1=∠2(已知),∴∠5+∠1+∠3=180°(等量代换),即∠BCF+∠3=180°,∴BE∥C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学习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1)小明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l1∥l2,点P在l1、l2内部,探究∠A,∠APB,∠B的关系.小明过点P作l1的平行线,可证∠APB,∠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PB=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若AC∥BD,点P在AC、BD外部,∠A,∠B,∠APB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3)已知:如图3,三角形ABC,试说明:∠A+∠B+∠C=180°.【解析】解:(1)如图1,过P作PE∥l1,∵l1∥l2,∴PE∥l1∥l2,∴∠APE=∠A,∠BPE=∠B,∴∠APB=∠APE+∠BPE=∠A+∠B,故答案为:∠A+∠B.(2)如图2,过点P作PE∥AC,则∠A=∠1.∵AC∥BD,∴PE∥BD,∴∠B=∠EPB.∵∠APB=∠BPE﹣∠1,∴∠APB=∠B﹣∠A;(3)如图3,过点A作MN∥BC,则∠B=∠1,∠C=∠2.∵∠BAC+∠1+∠2=180°,∴∠BAC+∠B+∠C=180°.【方法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平形线的性质是由两直线平行得到角之间的关系,他们都可以作为说理的依据.其他常见的说理依据有:已知、等量代换、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等.【随堂练习】1.如图,DE⊥AB,∠1=∠A,∠2+∠3=180°,试判断CF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CF⊥AB,理由如下:∵∠1=∠A(已知)∴AC∥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180°(已知)∴∠ACF+∠3=180°∴DE∥C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EF=∠1+∠2∵DE⊥AB∴∠1+∠2=90°∴CF⊥AB2.如图1,直线AG与直线BH和DI分别相交于点A和点G,点C为DI上一点,且CE⊥AG,垂足为点E,∠DCE﹣∠HAE=90°.(1)求证:BH∥DI.(2)如图2:直线AF交DC于,AM平分∠EAF,AN平分∠BAE,证明:∠AFG =2∠MAN.【解答】证明:(1)因为∠DCE+∠ECG=180°,∠CEG+∠CGA+∠ECG=180°,所以∠DCE=∠CEG+∠CGA因为CD⊥AG所以∠DCE﹣∠CGA=∠CEG=90°又因为∠DCE﹣∠HAE=90°所以∠CGA=∠HAE所以BH∥DI(2)因为AM平分∠EAF AN平分∠BAE所以∠EAM=∠F AM∠EAN=∠BAN又因为∠MAN=∠EAN﹣∠EAM所以∠MAN=∠BAN﹣∠F AM又因为∠BAN=∠BAF+∠F AN∠F AM=∠MAN+∠F AN所以∠MAN=∠BAF﹣∠MAN所以∠BAF=2∠MAN又所以BH∥DI所以∠AFG=∠BAF所以∠AFG=2∠MAN.知识点5 命题、定理、证明1.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2.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3. 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判断一个命题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4. 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进行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典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1)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解析】解:(1)“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位”是假命题,如30°和40°的和为70°;(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为真命题.已知: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直线b⊥a,直线c⊥a.证明:如图,∵b⊥a,c⊥a,∴∠1=90°,∠2=90°,∴∠1=∠2,∴b∥c.【方法总结】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任意找两个锐角,使它们的和为锐角或直角即可;(2)写出已知、求证,作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即可证明命题为真命题.【随堂练习】1.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①a∥b;②a⊥c;③b⊥c;④a⊥b.请你用①②③④所给出的其中两个事项作为条件,其中一个事项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命题,例如:如果a⊥c、b⊥c、那么a∥b).(1)写出一个真命题,并证明它的正确性;(2)写出一个假命题,并举出反例.【解答】解:(1)如果a⊥c、b⊥c、那么a∥b;理由:如图,∵a⊥c、b⊥c,∴∠1=90°,∠2=90°,∴∠1=∠2,∴a∥b.(2)如果a⊥c、b⊥c、那么a⊥b;反例:见上图,如果a⊥c、b⊥c、那么a∥b.2.如图,有三个论断:①∠1=∠2;②∠B=∠C;③∠A=∠D,请你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解答】已知:∠1=∠2,∠B=∠C求证:∠A=∠D证明:∵∠1=∠3又∵∠1=∠2∴∠3=∠2∴EC∥BF∴∠AEC=∠B又∵∠B=∠C∴∠AEC=∠C∴AB∥CD∴∠A=∠D综合运用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解析】解:把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则如果后面为题设,那么后面为结论.“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改写成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设: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答案为: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将△BCD沿对角线BD折叠,记点C的对应点为C',若∠ADC'=24°,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答案】57°【解析】解:如图,设AD与BC′交于点E.∵四边形ABCD是矩形,∴∠C=90°,AD∥BC,∠ADC=90°,∴∠3=∠4,∠1=∠2+∠4.∵△BDC′是由△BDC翻折得到,∴∠2=∠4,∠C=∠C′=90°,∠BDC=∠BDC′∴∠2=∠3,∵∠ADC′=24°,∴∠1=90°﹣∠EDC′=66°,∵∠1=∠2+∠4=2∠2,×66°=33°,∴∠2=∠3=12∴∠BDC=∠D-∠3=90°-33°=57°.故答案为57°.3.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交点有多少个?甲:同一平面三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为0个,因为a∥b∥c,如图(1)所示.乙: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交点个数只有1个,因为a,b,c交于同一点O,如图(2)所示.以上说法谁对谁错?为什么?【解析】解:甲、乙说法都不对,都少了三种情况.a∥b,c与a,b相交如图(1);a,b,c两两相交如图(2),所以三条直线互不重合,交点有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共四种情况.4.如图,如果CD∥AB,CE∥AB,那么C,D,E三点是否共线?你能说明理由吗?【解析】解:C,D,E三点共线.理由:因为过直线AB外一点C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平行,直线CD、DE都经过点C 且与AB平行,所以直线CD、DE重合,所以点C、D、E三点共线.5.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析】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垂直的定义).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125°.所以∠EAB=∠FBG(等量代换).所以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2)若a>b,则a2>b2;【解析】解:(1)假命题.反例为:两个锐角分别为40°,60°,它们的和为100°,为钝角;(2)假命题.反例为:a=1,b=﹣3,但是a2=1<b2=9.7.如图,AB∥CD,△EFG的顶点F,G分别落在直线AB,CD上,GE交AB于点H,GE 平分∠FGD,若∠EFG=90°,∠E=35°,求∠EFB的度数.【解析】解:∵∠EFG=90°,∠E=35°,∴∠FGH=180°-∠EFG-∠E=180°-90°-35°=55°.∵GE平分∠FGD,∴∠FHG=∠HGD=55°.∵AB∥CD,∴∠FHG=∠HGD =55°.∴∠FHE=180°-∠FHG=180°-55°=125°.在△EFH中,∠EFB=180°-∠FHE-∠E=180°-125°-35°20°.8.如图,已知:AB∥CD,∠1=∠2,∠3=∠4,求证:(1)∠4=∠DAC;(2)AD∥BE.【解析】证明:(1):∵AB∥CD,∴∠4=∠BA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1+∠CAF=∠2+∠CAF(等式的性质),即∠BAF=∠DAC,∴∠4=∠DAC,(2)∵∠4=∠DAC,∠3=∠4,∴∠3=∠DAC,∴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2.1 平行线一、平行线的概念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情形,这时我们说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注意: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几何语言表达:∵a//c , c//b , (已知)∴a//b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经过一点有两条直线与某一直线平行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a // d,b // c,所以c // dB.因为a // c,b // d,所以c // dC.因为a // b,a // c,所以b // cD.因为a // b,c // d,所以a // c4.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1)如图,因为AB // DE,BC // DE,(已知)所以A,B,C三点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因为AB // CD,CD // EF,(已知)所以________ // _________.( )5,如图,直线a ∥b,b∥c,c∥d,那么a ∥d 吗?为什么?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就平行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B.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C.若a∥b,a∥c,则b∥cD.以上说法都正确3.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条不相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观察下列四边形,在这些四边形中,AB不平行于CD的是A.B.C.D.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__;(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__;(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__.6.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__________.7.如图所示,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点E为直线AB,CD外一点,现想过点E作河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作AB的平行线即可,其理由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8.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有多少个?甲:同一平面三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为0个,因为a∥b∥c,如图(1)所示.乙: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交点个数只有1个,因为a,b,c交于同一点O,如图(2)所示.以上说法谁对谁错?为什么?9.如图,P,Q分别是直线EF外两点.(1)过P作直线AB∥EF,过Q作直线CD∥EF;(2)AB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0.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如图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与AB重合,EF为折痕.把长方形ABFE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精品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 精品

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学过的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2.掌握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学过的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根据语句画图.3.通过画平行线和按几何语句画图的题目练习,培养学生画图能力.4.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推理的能力.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尝试法、引导法、发现法.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发现新知,造就成就感.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平行公理及推论.(二)难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三)解决办法通过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新知、练习巩固的方法来解决.四、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投影片和适当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反馈练习,完成新授.3.学生自己完成本课小结.六、教学步骤(-)明确目标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能画出平行线,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图形的画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整体感知以情境引出课题,以生活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以变式训练强化和巩固新知.(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下面清同学们看投影片.观察投影片中的铁路桥梁以及立在路边的三根电线杆,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和横格本中两条横线,若把它们向两方延长,看成直线,它们还是相交直线吗学生齐声答:不是.师:因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板书]24.【教法说明】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物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不相交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行线的图形.探究新知,讲授新课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平面内不相交的情形还有许多,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窗户相对的棱,桌面的对边,书的对边……师:我们把它们向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的直线总也不会相交.我们把这样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教法说明】初中几何必须重视几何概念的直观性,所以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形状,在形成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数学名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在性,减少抽象性.教师出示投影片(课本第74页图2–17).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棱与无论怎样延长,它们会不会相交学生:不会相交.师:那么它们是平行线吗学生:不是.师:也就是说平行线的定义必须有怎样的前提条件学生:在同一平面内.师:谁能说为什么要有这个前提条件学生:因为空间里,不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平行.【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平行线的“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的重要性.讲解:平行用符号“ ”表示,如图直线与是平行线记作“ ”(或)读作“ 平行于”(或平行于)也就是说平行是相互的.【教法说明】这里教师不必赘述,让学生清楚平行线符号表示、读法和记法就可以了,对于平行线的图形经常会使用变式图形,不要总是横平竖直的,以防形成思维定式.师:请同学们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任意画两条不同的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能有几种情况,试画一画,同桌的可以讨论.学生:两种.相交和平行.由此师生共同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判断正误(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直线是相交直线.()(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4)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必把这个平面分为四部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直线必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直线必垂直.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不垂直.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简要说明理由.【教法说明】这组练习旨在巩固学生掌握平行线定义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判断(1)、(3)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通过判断(2)、(4)题和选择题使学生对两直线位置关系,尤其是对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有更深层的理解.师:我们很容易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而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用直尺和三角板画,下面清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下面题目(投影显示).已知直线和外一点,过点画直线,使.师:请根据语句,自己画出已知图形.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师:下面请你们按要求画出直线.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很快完成,然后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观察他的画图过程是否正确,然后师生一起订正.注意:(1)在推动三角尺时,直尺不要动;(2)画平行线必须用直尺三角板,不能徒手画.【教法说明】画平行线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画图中常常会遇到,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画线段,画任意射线,在上取、、三点,使,连结,用三角板画,,分别交于、,量出、、的长(精确到).2.读下列语句,并画图形(1)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2)直线、是相交直线,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与直线平行与直线相交于.(3)过点画,交的延长线于.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按要求画图,并由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第2题的(2)、(3)题,学生画完后教师给出第1题的图形(提前做好的投影片),请学生回答测量的结果,然后共同订正第2题的(2)、(3)题.【教法说明】这组练习重点巩固平行线的画法及理解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能够根据语句画出正确图形,注意要求学生用准确的几何语言反映图形,同时真正理解几何语言才能画好图形.师:我们练习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请同学们回忆,过直线外一点能不能画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能画,而且只能画一条.师:下面请你试一试,前面我们完成的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以画几条,想一想,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后总结出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师:我们把这个结论叫平行公理,教师板书.【板书】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教法说明】学生对垂线的惟一性比较熟悉,通过对惟一性的回顾,学生能够用类比的思想,把自己动手得到的实验结论采用准确的几何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类比的思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师:过直线外一点,能画这条直线的惟一平行线,若没有条件“过直线外一点”,问你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能画多少条学生:思考后,立即回答,能画无数条.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出示投影)已知直线,分别画直线、,使,.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请同学们观察,直线、能不能相交学生活动:观察,回答:不相交,也就是说.师:为什么呢同桌可以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教法说明】几何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有过硬的分析能力,也就是说理能力.初一几何课是几何课的起始课,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即加强几何思维不惯的培养,这是个很重要的内容.学生活动:教师让学生积极发表意见,然后给出正确的引导.师:我们观察图形,如果直线与相交,设交点为,那么会产生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讨论.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师:同学们想得很好,因为,,于是过点就有两条直线、都与平行,根据平行公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与不能相交,只能平行,由此我们得到平行公理的推论.[板书]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那么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或线段)也是平行的,对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不对,给出反例图形,例如:如图1所示,射线与就不相交,也不平行.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说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时,实际上是什么平行才可以呢生: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尝试反馈,巩固练习(投影)填空:∵,(已知),∴________ _______().学生活动:口答.【教法说明】巩固平行公理推论的掌握,同时让学生清楚平行公理推论的符号语言,为今后进行推理论证打好基础.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选择题下列图形都不相交,哪一个平行()【教法说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尤其是平行的变式图形.(四)总结、扩展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完成下表:(出示投影)学生活动:表格中的内容均由学生口答出来.【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完成表格,不仅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体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八、布置作业(一)必做题课本第96页习题A组第3题(1)、(2)题.(二)思考题1.能直接利用定义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2.怎样才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呢3.阅读课本第76页,“读一读”的观察与实验,课下同学之间相互演示.九、板书设计。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公理的推论知识点.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公理的推论知识点.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公理的推论知识点初一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因此必须学习好初一数学知识,大家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很多知识点,在课下要及时的进行复习回顾,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公理的推论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提高初一数学水平有所帮助。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公理的推论知识点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数学课下多回顾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加深对它们的记忆,从而在考试中熟练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平行公理和推论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A 组、B 组、C 组都掌握)。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A 组、B 组、C 组都掌握)。

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A 组、B 组掌握)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
描述图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观看幻灯片,如图,分别将木条a 、b 与木条c 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

转动a ,直线a 从在c 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 相交。

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呢?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 与b 互相平行,记作a ∥b
平行线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让同学举出其他一些例子。

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 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 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 与a 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 绕直线a 外一点B 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 与b 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 画直线a 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 的 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
c b
(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
(1)学生直观判定过B 点、C 点的a 的平行线b 、c 是 互相平行.
(2)从直线b 、c 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 ∥c .
(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
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
直线也互相平行.
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 ∥a,c ∥a,那么b ∥c.
(5)简单应用.
练习
四、作业
1、填空题.( A 组、B 组、C 组都做)
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
⑵.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_________.
⑶.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_______. ⑷.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_____个.
2、判断题. (A 组、B 组、C 组都做)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⑵.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⑶.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
3、解答题.
⑴.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后判断. (A 组、B 组做)
①直线a 、b 互相垂直,点P 是直线a 、b 外一点,过P 点的直线c 垂直于直线b.
②判断直线a 、c 的位置关系,并借助于三角尺、直尺验证.
⑵.试说明三条直线的交点情况,进而判定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情况. (A 组做)
答案:
1、⑴.相交与平行两种 ⑵.相交 ⑶.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⑷.一个,零
c b a
2、⑴.× ⑵.∨ ⑶.×
3、(1)①略②a∥c ⑵. 交点有四种,第一没有交点,这时第三条直线互相平行,第二有一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第三有两个交点,这时是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都相交,第四有三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