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劳资矛盾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以及当前我国的剥削现象
第31卷第8期2010卑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feagUniversity(Soc.Sci)V01.31No.8Aug.2010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以及当前我国的剥削现象术朱婷(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38)摘要:剥削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又是一-ha.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不存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我们要超越道德层面看待剥削,运用马克思关于剥削的传统标准分析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剥削程度能够自觉加以lilt常1。
关键词:马克思;剥削理论:剥削现象中图分类号:A8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0)08—0061—02剥削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又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正确认识剥削,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的社会矛盾,“凼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文尝试回到经典著作,认真阅滨领会马克思经典博学理论,以此分析多种剥削观点,并就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提出新看法。
一、剥削问题的重新提出“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奉概念.萨谬尔森曾指出:“剥削的概念出自卡尔・马克思的著作.来源于他的劳动价值论。
著述于边际生产率理论被发现以前的时代。
马克思把剥削定义为一个劳动荇对产出量的贡献和他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因为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创造的一切.全部利润、利息、地租都单纯是埘劳动者的剥削。
”Ol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对剥削专门下过定义,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对剥削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有过大量的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现律,在通篇论述中.每一个问题都直接或问接地与剥削这个问题相联系。
这主要是由丁: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决定的。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始终是与剥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毫不夸张地说剥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剥削问题的论述对f我们科学的认识剥削的基本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肩发意义。
马克思原理分析经济危机
马克思原理分析经济危机摘要:2007年8月美国爆发大规模次贷危机,由此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波及实体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一场全面的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国际秩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解读此次危机,很有必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社会现状、机遇2008年的这个多事之秋,美国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收购,美林自卖其身,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只剩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在勉力维持。
全球金融市场也在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原因当前经济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借贷性消费、金融创新过度、监管缺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但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它的发生具有必然性。
1.从制度层面来看,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这两个矛盾,又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和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的两极分化,从而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逐渐缩小之间的矛盾。
这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
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新的‘恶性循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26页)当前经济危机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
一方面,当前的经济危机是多年来积累的产能过剩导致的。
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工资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造成了劳动者实际购买力下降。
2.从理论政策层面来看,是新自由主义与美国金融霸权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恶果。
从美国国内来看,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从美国投资银行的演变过程中可见一斑。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通过描述马克思资本与劳动矛盾观的形成,分析《法兰西内战》逻辑结构,指出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分析法兰西内战精神实质,即战胜国德国与战败国法国媾和,镇压巴黎人民公社政权,说明资本联合镇压劳动,劳动的反抗仍会继续,马克思和恩格斯补充并丰富了社会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围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不断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标。
标签:法兰西内战;实质;资本;劳动;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马克思考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中逐渐形成的一条核心主线,在论述当时正在进行的法兰西内战中得到一以贯之的体现,对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资本与劳动矛盾观的形成马克思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哲学理论要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德国人才能解放为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工人的劳动是强制的异化劳动,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是异己的关系,劳动给工人只能带来痛苦,却给有产者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不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502,提出“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02,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共产主义与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1]574,在“大工业和竞争中”各种社会矛盾问题“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私有制和劳动”[1]579,在1847年《哲学的贫困》中提出“劳动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1]655,“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1]655,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要“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44,利用政治统治,“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52。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多维度分析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多维度分析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理论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条主线。
马克思在其各大经济学著作,尤其是在《资本论》中,大量论述了劳资关系,并且阐述了劳资关系是一种对立性的关系。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中,在很多方面论述了劳资关系;在此,本文试从劳资利益的对立性、雇佣劳动的演进、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的本质、生产过剩危机几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理论。
标签: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多维度分析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思想,马克思的各大经济理论都反映了这一思想。
研究劳资关系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从总体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劳资对立的本质:利益对立劳资关系与经济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资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劳资关系与经济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研究劳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到经济关系中去寻找根源、寻找原因,而不是从其他什么关系中去探索。
同时,劳资关系又是和一定的阶级关系相关联的,阶级关系又是和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的。
因此,探索劳资关系,归结于探索经济关系。
正如恩格斯所说:“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1]劳资关系与利益关系。
劳资关系是一种根本对立的关系,而这种对立关系主要表现为物质利益的对立关系。
劳资之间的一切冲突、一切矛盾都可以在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去寻找根源。
“事实日益令人信服地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益一致、关于自由竞争必将带来普遍和谐和人民的普遍福利的学说完全是撒谎。
……但是,旧的、还没有被排除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2]2 劳资对立的基本原因:雇佣劳动的演进雇佣劳动形式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作者:周海荣何丽华来源:《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摘要: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框架下厘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因素及其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相对于阶级社会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非对抗性”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回归到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会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展开。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最终目标是以合理充分的发展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新概括是对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生产;需要;发展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8)04-0026-09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继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论断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历史性定位。
实践表明,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前进的重要前提。
因此,深刻认识并合理应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新时代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出发,并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对这一重大历史性变化作进一步分析和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矛盾理论是马恩经典作家研究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而在1847年《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便明确指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_韩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收稿日期:2011-10-26作者简介:韩禄(1984-),男,河南洛阳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韩禄[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具体社会矛盾。
列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提出了“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
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又否定社会基本矛盾,提出了“完全适应论”的错误观点,导致苏共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失误。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社会矛盾思想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1-0025-05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矛盾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矛盾思想受黑格尔的矛盾学说影响较大。
在黑格尔生活的时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统治地位,但它并不能科学地揭示自然界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恩格斯对此说道:“无论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人那里,还是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都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1](P28)。
在当时的学界,要突破“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藩篱,必须在思维范式上构建新的分析方法,黑格尔对“社会没有矛盾”和“矛盾是不可想象的、无法思维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2](P66);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互斥性,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统一、差异、对立、矛盾”四个过程。
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作者:汪树民黄蓉芳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4年第05期摘要: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问题不容忽视。
文章从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它的不利影响与弱化原因,并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59-04高校教师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军。
高校教师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直接影响。
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但是如果不考察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其动向,无疑没有找到硬币的另一面。
因此,审视高校教师这一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如何做到让大学教师真学真信真行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表现(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正确地把握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什么时候坚持马克思主义就会取得胜利和成功,相反如果违背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正因为如此,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宪法和党章中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亿万民众的根本信仰[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内容包括: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
这四个部分各自具有自身的内涵、特色和地位,共同架构起这一信仰的体系[2]。
就高校教师群体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求自觉地学习马列、宣讲马列,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当前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表现我们知道,高校教师群体都是受过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表率和榜样。
用马克思主义解析现代社会矛盾
用马克思主义解析现代社会矛盾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形态,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体系,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论。
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础,深入剖析社会矛盾的根源和本质,提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矛盾,找到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的路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矛盾的基本观点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表现为劳资关系的紧张和对抗。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压迫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而无产阶级的反抗和争取权益则是现代社会矛盾的表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还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但也引发了资源分配不均等矛盾问题。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亦成为现代社会的矛盾之一。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强调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的利益与资本家的利益之间常常存在不对等和冲突。
工资低下、劳动权益受损、工作条件恶劣等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中劳资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另外,马克思主义还关注了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公正问题。
现代社会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资源和机会的不均等分配,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实现社会公正和消除社会分配不平等,才能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解析现代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指导。
通过分析社会阶级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劳资矛盾、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者:董小君来源:《理论探索》2020年第03期〔摘要〕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研判,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双重视角,可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体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路径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处理好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实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处理好本国与他国的关系,构建全面开放体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重构收入分配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发展〔中图分类号〕F012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0)03-0096-06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时代方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论断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作出的全新研判。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理论与历史的双重逻辑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理论与历史的双重逻辑。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与时俱进的科学论断。
(一)理论逻辑: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视角下,厘清决定主要矛盾的因素,以及主要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关系中抽象出了社会基本矛盾。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在总结矛盾运动规律基础上,指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核心议题。
生产力代表着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社会生产关系则构成了生产力的运行条件和框架。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然而,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关系却往往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之间存在着矛盾。
在私有制的制约下,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
私有制使得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生产力的低效利用。
同时,私有制也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封闭性和僵化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如果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例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关系,使得劳动者无法充分分享生产成果,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和劳资关系的紧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要解决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必须通过革命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只有在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下,生产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享,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资本主义矛盾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资本主义矛盾理论资本主义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观点。
本文将从矛盾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矛盾与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1. 矛盾的本质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统一体。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对立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体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2. 经济矛盾与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领域是矛盾激化的主要领域。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增长,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资本积累不断加剧,劳动者遭受剥削和压迫。
这种经济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矛盾。
经济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剥夺雇佣工人的劳动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占有,导致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是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
3. 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具有辩证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是不断推动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将催生出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还具有历史性。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逐渐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集中和扩张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加剧,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尖锐的特点。
4.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矛盾的应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的理论体系,其中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是其核心概念。
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入理解社会演变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为了争夺社会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而进行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之一。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阶级斗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从原始社会的贵族与平民、奴隶社会的奴隶与奴主,一直到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一直存在于社会中,不断推动着社会的演变。
三、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
经济斗争是阶级之间通过争夺经济资源和财富来进行的斗争,例如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劳资矛盾。
政治斗争是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政治权力而进行的斗争,例如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
意识形态斗争是阶级之间通过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例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
四、社会矛盾的类型社会矛盾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对立和冲突。
马克思主义将社会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社会中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矛盾。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阶级对抗所产生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基础上产生的矛盾。
例如在工人阶级内部,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工资待遇等问题而产生的矛盾。
五、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解决社会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认为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可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目标。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劳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劳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概括性论述。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关系则是指社会中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探讨劳动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并从思想观念和实践角度来分析劳动关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劳动关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框架下,劳动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分配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权益和责任。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劳资矛盾是社会矛盾的核心。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则是主要矛盾所在。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关系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改变劳动关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基础,而这需要通过社会革命和制度改革来实现。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劳动关系会发生不同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
二、劳动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劳动关系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劳动工具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不断扩大,使得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
首先,原始社会中的劳动关系是基于共同生活和互相帮助的。
人们通过合作狩猎、采集和农耕等方式来获取生活必需品,劳动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分工,劳动关系主要以个人为单位展开。
其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劳动关系逐渐从个体劳动向集体劳动转变。
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
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摘要】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探讨。
在我们将对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概述。
在将分别探讨马克思对经济发展的理论、劳动价值论在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应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均衡理论、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分析以及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理论。
在将分析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对其理论的评价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以及对当今经济学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发展、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剩余价值、影响、评价、未来发展。
1. 引言1.1 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概述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是他对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之一。
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探讨了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揭示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中的均衡状态。
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生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还包括了劳动力、资本、剩余价值等重要概念。
通过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试图建立起一个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均衡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马克思强调了劳动力的价值、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希望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2. 正文2.1 马克思对经济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对经济发展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包含着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将推动社会向更高级的形式转变。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是稳定的,而是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利润追逐和资本积累。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会不断扩大市场和生产规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指出,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浅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
浅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刻分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成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那么,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是什么呢?其一,时代和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
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兴起,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步被打破,民主和自由思想在欧洲大陆迅速传播。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劳资矛盾和阶级分化,形成了无产阶级的群体。
马克思主义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通过对这些历史斗争和发展变革的深刻洞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其二,人类知识发展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在人类知识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入探索,人们对宇宙万物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对历史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马克思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深入研究过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理论体系借鉴了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智慧和经验,对社会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其三,人类思想解放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在人类思想解放和觉醒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封建主义的和教皇权威的思想体系在民主思想和自由思想的冲击下逐渐瓦解。
对于社会问题、民主制度、人权权利等问题进行了深思熟虑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在这一思想解放和觉醒的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时代和历史条件、人类知识发展条件、人类思想解放的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可分割,有其必然性,并且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解决劳资矛盾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解决劳资矛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对于解决劳资矛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对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劳资矛盾的本质和产生机制,提出了解决劳资矛盾的根本途径。
本文将从劳资矛盾的内涵、产生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解决劳资矛盾的指导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资矛盾的内涵和产生原因劳资矛盾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在分配资源、权益、劳动价值等方面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劳资矛盾的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劳动力与资本家的资本之间的不对等关系。
此外,劳资矛盾还体现为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报酬不公平等问题。
劳资矛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和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了劳资双方利益的分歧。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剥削劳动者,导致劳资矛盾的产生。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进步和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紊乱,进一步加剧了劳资矛盾。
此外,政府政策的不合理、劳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也是导致劳资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解决劳资矛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对于解决劳资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劳资矛盾的本质和产生机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劳资之间的矛盾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产生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除劳资矛盾、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强调劳动者应享有劳动成果的合理分配权益。
此外,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改善劳动条件以及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劳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解决劳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首先,各国政府制定劳动法律、建立劳动关系协商机制等,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有力地推进了劳资双方协商解决矛盾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工人阶级权益保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工人阶级权益保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旨在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生产关系的社会化,同时注重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在这一经济体系中,工人阶级的权益保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体现包括劳动者的权利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工人阶级权益保护体现在对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因此应当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享有言论自由、组织集会和罢工的权利,这为他们捍卫自身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劳动者还享有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待遇,确保其在劳动过程中不受剥削和压迫。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工人阶级权益保护体现在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按劳分配原则,即个人应当按照其对社会生产所做出的贡献程度获得相应的报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通过建立健全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劳动者从生产中获取合理报酬,避免收入差距过大,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
此外,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促进全体劳动者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工人阶级权益保护体现在劳动条件的改善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劳动条件对劳动者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了改善劳动条件的理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通过加强劳动安全保护、提高职业健康水平、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着重强调工人阶级权益保护,体现在对劳动者的权利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公平的发展模式,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劳资矛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劳资矛盾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和该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劳资矛盾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矛盾都应该是资本收益与劳动者收益之间的矛盾。
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都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缓和这一矛盾,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任何经济制度,无论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都存在着资源稀缺性的问题,也时刻面临着选择,都必须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矛盾。
但不同的经济体制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极端的中央计划经济是一种由政府做出一切有关生产和分配决策的经济。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基本上是由中央计划当局以指定性计划形式贯彻实行的,价格也是由计划决定的。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资源的所有者(既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又作为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各自独立地分散决定的。
他们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产品价格的高低,企业使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如何生产)生产那些利润最大的产品(生产什么),人们的消费产生于他们如何花费由于劳动或财产所有权带来的工资收入的决策(为谁生产)。
而在全球范围内,无论苏联,东欧还是中国,计划经济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