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治血证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复习之血证

中医内科复习之血证

A 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2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3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4 气血亏虚:补气摄血
B 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C 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2 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若咳血量较多,纯血鲜红,可用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冲服,以清热
泻火,凉血止血。

3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本证可合用十灰散凉血止血
D 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2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3 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
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肤冷、畏寒、便溏者,治宜温经摄血,
可改用柏叶汤。

上述三种证候的吐血,若出血过多,导致气随血脱,表现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汗出、脉微等症者,亟当用独参汤等益气固脱,并结合
西医方法积极救治。

E 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2 气虚不摄:益气摄血
3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F 尿血 1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2 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3 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4 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G 紫斑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热毒炽盛,发热,出血广泛者,加生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
雪丹
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若表现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化瘀消斑。

3 气不摄血:补气摄血。

中医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血证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常见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尿血、使血等病证有记载,并对出血原因及预后有所论述。

《灵枢·百病始生》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阴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对吐血、血、便血进行辨证论治,创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方剂,沿用至今。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犀角地汤治疗血热出血证,至今仍为经典4.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对血证分门别类,汇集了众多的治疗方剂,丰富了血证的治疗体系。

宋·严用和《济生方·失血论治》谓:“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

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认为失血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强调因于热者多。

5.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也认为失血主要由热盛所致。

6.元·朱丹溪《金匮钩玄·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指出,阴虚火旺是出血的主要病机。

《丹溪心法·吐血》云:“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对判断血证的预后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7.明·虞抟《医学正传·血证》率先以“血证”之名概括各种出血病证,并为后世医家所采用。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张景岳《景岳全书·血证》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陈安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血病。

他的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的经验撷英。

一、血证辨识陈教授治疗血证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辨识血证。

在他的经验中,血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真血证,一类是假血证。

真血证主要表现为色素沉着、舌苔发暗、脉细数等。

此外,中药煎剂浸泡棉球使用后,棉球上呈现红色,也是真血证的一个标志。

这种血证常见于血虚、血热等病理状态,需要调理补血、清热解毒等方面治疗。

二、补血治法在治疗真血证方面,陈教授的经验是以补为主。

他认为,补足机体的气血,才能有效地改善血虚、血热等病理状态。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1.补血药物陈教授常用的补血药物有当归、熟地黄、川芎、赤芍等。

这些中药可以滋补肝肾、补充气血,对于缓解贫血、淤血等病理状态有良好的疗效。

2.调理脾胃在治疗真血证的同时,调理脾胃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数情况下,真血证的患者脾胃功能受损,导致气血化生不足。

因此,给予适当的脾胃调理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吸收能力,促进补血药物的吸收利用。

三、疏通经络治法在治疗假血证方面,陈教授的经验是以疏通经络为主。

他认为,气滞血瘀是假血证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疏通经络可以改善气滞血瘀,从而调理气血,改善假血证症状。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2.温通脉络温通脉络是治疗假血证的重要手段。

陈教授常用的温通脉络药物有生姜、红花等。

温通脉络可以扩张血管、疏通经络,从而改善假血证症状。

总之,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的经验,主要涵盖了真血证和假血证两大类病理状态。

他的治疗方法以补血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陈教授的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血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血证的治疗原则

简述血证的治疗原则

简述血证的治疗原则一、引言血证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其病机主要涉及气血失调,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失调。

治疗血证的原则是通过调整气血平衡,恢复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辨证施治原则1.辨证论治:在治疗血证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因为不同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都会影响到气血平衡,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以扶正为主:在治疗血证时,必须以扶正为主。

因为气血失调往往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扶正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标本兼治:在治疗血证时,必须标本兼治。

因为单纯地针对某个表现进行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同时针对表现和根源进行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药物治疗原则1.滋补气血:在治疗血证时,必须滋补气血。

因为气血失调往往会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失调,只有通过滋补气血来恢复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活血化瘀:在治疗血证时,必须活血化瘀。

因为气血失调很容易导致身体内部的淤积和阻塞,只有通过活血化瘀来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3.祛风除湿:在治疗某些类型的血证时,必须祛风除湿。

因为某些类型的血证与风湿关系密切,只有通过祛风除湿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四、中药方剂1.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常用于滋补气血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黄等。

它可以有效地滋养肝脾肾三脏,提高气血质量,从而达到治疗血证的效果。

2.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也是一种常用于滋补气血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和桃红等。

它可以有效地调整女性生理期间的气血平衡,缓解痛经等问题。

3.活血化瘀汤:活血化瘀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淤积和阻塞等问题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川芎、赤芍、桃仁和红花等。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促进淤积和阻塞物质的排出。

五、针灸治疗原则1.调整气血:在针灸治疗时,必须通过调整气血来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血证常用验方

治疗血证常用验方

治疗血证常用验方
治疗血证常用验方包括地榆散合槐角丸、清脏汤或脏连丸、归脾汤加减、黄土汤加减等。

1.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方药包括地榆、茜草、栀子、黄芩、黄连、茯苓、槐角等。

2. 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可酌加槐花、地榆、白及、仙鹤草,以增强止血作用。

3.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加减。

方药包括灶心土、白术、附子、甘草、地黄、阿胶等。

可加白及、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

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可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

4.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四生饮。

组成包括鲜生地黄30g,鲜艾叶30g,鲜荷叶30g,鲜侧柏叶30g。

主治证候包括鼻血,口渴欲饮,尿黄,脉数等。

用法为上4味,共捣绞取汁服用,不拘时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避免延误治疗。

中医关于“血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血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血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一、血证
1.血证以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为共同特点。

常见的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外感、内伤的多种病因均会导致血证。

2.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

3.治火、治气、治血是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

治火应清热泻火或滋阴降火;治气应清气降气或补气益气;治血则当遵循《血证论》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原则。

各种血证均可酌情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药物。

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调摄护理,对促进血证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4.血证的预后有三个方面:与出血量最为密切。

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可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

外感易治,内伤难愈。

新病易治,久病难疗。

与伴随症状有关。

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

二、血证的日常防控措施
1.注意气候变化,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注意饮食有节,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之品。

3.避免情志过极,保持精神愉快,劳逸适度,防止气机郁滞。

4.根据出血量多少辨别疾病轻重缓急辨证施护。

要注意消除
血证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

5.注意休息,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若出现头昏、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芤或细数等,应及时救治。

若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积极抢救。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ppt课件

便血
肠 脾
便血
大 肠道湿热 肠
脾 气虚不摄
清化湿热、凉血 地榆散合槐
止血
角丸加减
益气摄血
归脾汤
脾 脾胃虚寒 健脾温中,养血 黄土汤 止血
医案赏析
丁左 便血色紫,腑行不实,纳谷衰少,此远血也。 近血病在腑,远血病在脏,脏者肝与脾也。血生于 心,而藏统之职,司于肝脾。肝为刚脏,脾为阴土, 肝虚则生热,热迫血以妄行;脾虚则生寒,寒泣血 而失道,藏统失职,血不归经,下渗大肠,则为便 血。便血之治,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肝虚者柔润 之,脾虚者温运之,一方而擅刚柔温清之长,惟金 匮黄土汤最为合拍,今宗其法图治。 土炒于术(一钱五分) 阿胶珠(二钱) 炒条芩 (一钱五分) 灶心黄土(荷叶包煎,四钱) 陈广皮 (一钱) 炙甘草(五分) 炒白芍(一钱五分) 抱 茯神(三钱) 炮姜炭(五分) 炙远志(一钱) (丁甘仁医案)
临证备要
治血四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宜行血不宜止血; 宜补肝不宜伐肝; 宜降气不宜降火。
临证备要
治吐血三要法(《血证论》)
止血; 消瘀; 宁血; 补血
临证备要
辨证与辨病互参
谢谢!
治疗原则
治火 治气 治血
治火
寒 降 引 阴
治气
清气 降气 补气 理气
治血
敛血 凉血 袪瘀 养血 宁血
证治分类
鼻衄
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 实:肺、胃、肝 虚:脾
鼻衄
热邪犯肺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桑菊饮
胃热炽盛 清胃泻火、迫血妄行 玉女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火上炎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紫斑
肌衄 葡萄疫 注意与温病发斑的异同
紫斑

论中医调治妇科血证

论中医调治妇科血证

包 括妊娠 病 中的胎 漏 、胎动 不安 、堕胎 小产 、异 位妊娠等 ,及产 后病 中恶露不 绝、人工流产或药物 流产 后引起的 阴道 出。 1 . 与节 育措施有关 的不规则 阴道 流血 .3 2
主要包括宫 内节 育器及服用避孕药 引起 的阴道出血 。
中医 临证诊治疾病 是通过 “ 四诊 ”了解病情 和收集 临床资料 的 , 问诊 对于妇 科血证的诊 断尤为重要 。 问诊 即通过询 问病 史 了解 患者 的 主观 感受及疾病 的发生 、发展 、现在症状 和治疗情 况 ,是诊治 患者 时 做 出诊 断思维 的第一步 ,明代 医家 张景岳认为 问诊 “ 诊治之要领 , 乃
1. . 1与月经有 关的不规则 阴道流血 2
常见于月 经失调 出血 ,如月 经过多 、崩 漏 、经 间期出血 、经 断复 来等 。 1. .2与产 科有关的阴道异常 出血 2
是妇 科常见 病之一 【 2 ] ,是指 除正常月 经之外 的一切 不规则 阴道流血 ,
引起 妇科 出血病 因复杂 , 种多 ,范围广 ,本 文就妇 科血证 的诊 断 、 病 辨证论治 ,治则用药做一探 析。 1 妇科血 证 的诊 断 1 . 1四诊 首重 问诊
21 0 2年 7月第 1 0卷 第 2 O期
神精 乏力 ,失眠健忘 ,腰膝 酸冷 ,面色恍 白,手足麻痹 ,阳痿早泄 , 下肢 浮肿 ,大便 溏泄 ,舌淡胖 少津 或有瘀点 ,或唇舌紫 暗 ,脉沉细 无 力 ,为 阴 阳两虚 ,内有淤血 ,加附子 、肉桂 、熟地 、 山茱萸 ,以温 补
阴 阳,化治指 南解 读 【 . : 2 糖 M] 北京 中国 中医药 出版 社,
2 0968 0 : .
4 生活 饮食 调护 糖尿病 眼部神 经病 变属于 糖尿病 较少见的并 发症 ,有 资料统计 ,

中医内科学血证-精选文档

中医内科学血证-精选文档

5.病后诱发 久病热病之后, 一则可使阴津耗伤,阴虚火旺,火迫血 行而致出血; 二则由于正气损伤,气虚失摄,血溢脉 外而致出血; 三则久病人络,瘀血阻滞,血难归经, 因而出血。
三、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鼻衄 2.齿衄 3.咳血 4.吐血 5.便血 6.尿血 7.紫斑
四.病性
有虚有实 实以热、瘀为主 虚为气虚或阴虚火旺
六、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 酒食不节 情志过极 劳倦过度 大病久病之后 等均可引起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之于 外而导致血证的发生。
1.外感六淫 外感风热燥邪,热伤肺络,迫血上溢而致咳血、鼻衄; 湿热之邪,侵及肠道,络伤血溢,从下而泻可致便血; 热邪留滞,侵及下焦,损伤尿道,络脉受损,导致尿 血。 2.酒食不节 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 一则湿热蕴积,损伤胃肠,熏灼血络,化火动血,而 致衄血、吐血、便血。 二则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失摄,统血无权,血 溢脉外也可导致出血。
(三)、范围
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 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 的出血性疾病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多种 (二)病机:迫血妄行,气虚不摄 “火盛,气伤” (三)预后
二、病象
咳、吐、(鼻、齿、肌)衄、尿、便 热:血色鲜红+热象(实热、虚热) 虚:血色淡红+气虚(疲乏、气短、脉虚) 瘀:出血夹有血块+瘀主证(颜面黎黑,皮肤 干涩,舌有瘀斑) 三、病位 咳血在肺 衄血在五官、皮肤 吐血在胃 便血在胃及在肠 尿血在肾与膀胱
实证可向虚证转化。 血证始为火热偏亢者,若反复发作,阴 分必伤,虚火内生; 或火热伤络,反复发作不愈,出血既多, 气亦不足,气虚阳衰,更难摄血。 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属实的火热之邪 引起的反复不止的出血,可以导致阴虚 和气虚的病理变化;而阴虚和气虚又是 导致出血日久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病因。 如此循环不已,则是造成某些血证缠绵 难愈的原因。

不同血证的中医治疗

不同血证的中医治疗

不同血证的中医治疗血证是一类出血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的是血液不循常道、渗出于肌肤、下泄于前后二阴、上溢于口腔诸窍等疾病,通俗来讲,血证可以划分为血虚、淤血、出血几种类型,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那么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的血证类型开展治疗,本文就主要阐述不同血证的中医治疗。

1 血证的发病机制在中医治疗理论当中,不同血证的发病原因有所差异,具体为:(1)劳欲体虚,由于患者久病体虚或者是劳欲过度导致出现肾、脾、心的损伤,若是患者的损伤发生在阴上,导致患者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紫斑、尿血等;若是损伤发生在气上,导致患者由于气虚难以摄血,从而导致血液外溢发生紫斑、便血、吐血等;(2)饮食不节,若是为患者过多食用辛辣肥腻食物或者是过度饮酒,就可能会导致脉络烧伤、滋生湿热,导致便血、吐血、咳血等;或者是由于血失统摄、脾胃虚衰、脾胃损伤,导致出现便血、吐血等;(3)情志过极,由于恼怒过度、情志不遂等使得肝气郁结化火,因肝火上逆对肺产生侵犯,导致出现咳血、衄血;若是肝火侵犯至胃,则有可能导致吐血;(4)感受外邪,在热病对脉络损伤或者是外邪侵袭,导致出血,若是下部脉络在湿热、热邪的作用下发生损伤,就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便血、尿血;若是上部脉络在燥、热、风邪的作用下发生损伤,就有可能会导致吐血、咳血、衄血等。

2 不同血证的中医治疗2.1 补气摄血若是患者的血证没有气逆、瘀、热症状,可以为患者选用一定量的补气药物,这是因为气对于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统摄作用,尤其是对于长时间下窍出血导致气血亏虚,那么在开展治疗过程中就主张补气生血。

常用的治疗效果有:山药、白术、黄芪、党参、人参等;若是患者长时间生病导致气阳虚衰、虚寒内盛,可以配合应用肉桂、熟附子来发挥温阳散寒的功效,采用杜仲炭、艾碳.川断炭、炮姜来止血;若是患者出现暴然出血或者是长时间生病导致血竭气脱,需要重用黄芪、党参或者是人参来发挥补气固脱功效,并联合应用龙骨、山萸、五味子来止血。

治疗血证的三个基本原则

治疗血证的三个基本原则

治疗血证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1. 活血化瘀:血证的病机主要是血液循环不畅、凝聚成块或瘀滞在体内。

因此,治疗血证的首要原则是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和瘀阻。

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2. 补血养血:血证往往伴随着血虚或血液质量不佳的情况。

因此,治疗血证的第二个原则是补血养血,增加血液的数量和质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调补、食疗、针灸等。

3. 调和阴阳:中医认为,血证的发生往往与阴阳失调有关。

因此,治疗血证的第三个原则是调和阴阳,恢复阴阳平衡。

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和经络、调节生活作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血证的具体方法和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在接受治疗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第六章第二节血证中医内科学

第六章第二节血证中医内科学

【范围】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 包括某些系统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统 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 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热、外邪侵袭 燥、湿热)
损伤上部脉络——衄血、咳血、吐血 损伤下部脉络——尿血、便血
迫血妄行
衄血、吐血 衄血、尿血、紫斑 便血、紫斑
5.久病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 阴津伤耗 ——阴虚火旺,迫血妄行 久病或热病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正气亏损 久病入络 血脉瘀阻 ——血行不畅,血不循经
血证
二、诊断与鉴别
【诊断】
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 均可诊断为鼻衄。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 即可诊断为齿衄。
3.咳血 (1)多有慢性肺系病史; (2)血由肺、气道由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
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
血; (3)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咯血的病因。
4.吐血
(1)有既往宿疾; (2)发病较缓,吐血前有前驱症; (3)血随呕吐而出,常夹有食物残渣或胃内容物,
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以鲜红色,大便 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4)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吐血的原因。
【病机】
各种 病因
外感热邪,湿热,气郁(实火)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阴虚火旺(虚火) 气虚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气损及阳
5.便血
(1)有胃肠道溃疡、炎症、息肉、憩室或肝硬化等病史; (2)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 (3)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6.尿血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中医内科学血证》课件

《中医内科学血证》课件

血证的概述
1 定义和特点
血证是中医内科学中的一种疾病分类,包括血虚、血瘀、血热等不同类型。
2 功能和作用
血证与人体机能密切相关,具有调节气血、滋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
常见的血证病症
血虚和贫血
血虚和贫血是血证的常见表现,主要症状 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血热和血液疾病
血热和血液Leabharlann 病包括热性疾病和血液相关 疾病,如皮肤疹子、出血倾向等。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增加 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 积极参与运动和调整生活 方式。
《中医内科学血证》PPT 课件
探索中医内科学中的血证,包括其定义、特点、功能和作用。了解常见的血 证病症,如血虚和贫血、血瘀和循环障碍、血热和血液疾病、血症和内分泌 紊乱。深入了解血证的诊断方法,如四诊合参、脉诊和舌诊。探索中医内科 血证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方剂选择、针灸和推拿疗法、饮食和生活 调整。
血瘀和循环障碍
血瘀和循环障碍导致气血不畅,常引发疼 痛、瘀斑、经脉不通等问题。
血症和内分泌紊乱
血症和内分泌紊乱影响体内血液和激素平 衡,易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和病症。
中医内科学血证的诊断方法
1
四诊合参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
脉诊和舌诊
2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辅助 诊断血证。
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
苔和脉搏的变化,判断血证的类型
和程度。
3
病人个案解析
通过现实病例剖析,探讨血证的诊 断方法和临床应用。
中医内科血证的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和方剂 选择
根据血证的具体情况,选 择中药治疗方案,如补血、 活血、清热等。
针灸和推拿疗法

中医关于“血证”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血证”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血证”的临证备要一、“治吐血三要法”与“治血四法”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强调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

这是对吐血治法的新发展,并带有补偏救弊的性质。

应根据病情辩证地对待行血-止血、补肝-伐肝、降气-降火这三对治法。

《血证论·吐血》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治血四法”,认为治疗血证时“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

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必亟为消除,以免后来诸患,故以消瘀为第二治法。

止血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须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

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阴者阳之守,阴虚则阳无所附,久且阳随而亡,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

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止、消、宁、补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值得临床借鉴参考二、注意辨证与辨病互参血证包括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涉及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尤其是一些危重疾病,在诊治过程中宜辨证论治的同时,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

三、大黄具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吐血及便血)的现代治疗中,大黄、白及、云南白药、三七、地榆等药常被选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

因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大黄常作为首选药物。

常取生大黄粉,每次3~5g,每日4次,温水调服,或用蜂蜜调成浆液状(黄蜜浆)口服,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消瘀作用,且蜂蜜可以减少大黄苦寒伤正之弊。

四、根据出血部位有针对性地选用止血药火热与瘀血是鼻衄的主要原因,祛瘀凉血是常用的治法,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川牛膝、白茅根、仙鹤草等,可以起到引血归经、活血止血的作用;咳血可选白茅根、藕节;齿衄可选茜草根、墨旱莲;吐血和便血(远血)除大黄粉外,还可选白及、云南白药或灶心土;便血(近血)选生槐花、生地榆;尿血选用白茅根、小蓟、石韦、琥珀等药,既有止血作用,又能利小便。

中医如何调理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如何调理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如何调理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中医在调理血小板减少症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整体调理、辨证论治,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以下是中医调理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方法:一、中药调理1、辨证论治气不摄血证:表现为反复出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治疗以益气摄血为主,常用方剂如归脾汤加减,药物包括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

血热妄行证:起病急骤,皮肤瘀点瘀斑,色鲜红,伴发热,口渴,便秘。

治以清热凉血止血,常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赤芍、丹皮等。

阴虚火旺证:皮肤瘀点瘀斑,时轻时重,心烦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以滋阴降火、宁络止血为治法,常用方剂如茜根散加减,药物有茜草根、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知母等。

瘀血内阻证: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有血块,伴疼痛,面色黧黑。

治以活血化瘀止血,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赤芍等。

2、单方验方花生衣:花生衣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将花生衣煮水或研末冲服。

仙鹤草:仙鹤草能收敛止血,补虚强壮,可煎水服用。

二、针灸调理1、常用穴位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血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的功效。

膈俞:为血之会穴,可调节血液运行。

2、操作方法针刺: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采用补法或泻法,留针 20 30 分钟。

艾灸:对于虚寒型患者,可选用艾灸,如隔姜灸、温和灸等,以温通经络、益气养血。

三、饮食调理1、饮食原则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增强体质。

易消化: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凉血止血:多食用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食物,如莲藕、荠菜、黑木耳、梨等。

中医治疗出血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出血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出血证的经验良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出血现象,例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吐血、便血等,各种各样的出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里我们就讲述治疗这些出血现象及其常用的经验良方。

一、概述1.出血证及其常见出血部位出血证是指血离经妄行,或亏损不足的病证。

血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周流不息地循行于脉中,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一旦因某种原因造成血离经妄行,或亏损不足,均可引起出血证。

常见的出血有鼻出血(中医称之为鼻衄)、牙龈出血、咯血、呕血、吐血、便血、皮肤出血(中医称之为肌衄)等。

2.出血证的常用治法血行脉中,环周不息,一旦外受六淫侵袭,内为七情所动,或遭跌仆损伤,则血不宁谧,溢于脉外则成出血之证。

血是营养机体的重要物质,若不迅速止血,血液大量丢失,将会造成不良后果。

故出血的常用治法是止血,以止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止血作用的方剂称为止血剂。

止血剂的组成常以止血药或收涩药物,如小蓟、侧柏叶、藕节、棕榈炭、黄土、诃子、乌贼骨等为主,以制止出血。

出血机制大致有五:一为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二为阳气不足,血失统摄;三为元气虚损,气不摄血;四为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五为跌打损伤,血络破损。

因此,本类方剂在配伍方面,常遣用清热、温里、补气、活血等消除出血原因的药物。

如热迫血行者,配以生地黄、牡丹皮、栀子、青黛等清热泻火凉血之品;阳虚不统血者,配以干姜、附子等温里助阳之品;气虚不摄血者,伍以人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之品;瘀阻血不循经者,配以桃仁、川芎之类;配益阴养血药,如当归、地黄、阿胶之类。

失血之证,必然耗损阴血,故止血剂佐以补血滋阴之品;配活血药,如牡丹皮、川芎之类,大剂凉血止血药的运用也易致血涩不行,故配伍活血药物;配沉降或升提药,血随气而升降,逆而上出者是升多于降,陷而下泻者是降多于升。

故上部出血,宜配沉降之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使血随气下而不上溢;下部出血,宜配升提之荆芥、防风、升麻、黄芪等,使血随气升而不下溢。

中医关于血证的描述

中医关于血证的描述

中医关于血证的描述凡损伤之后,血液妄行,从创口外溢,成为外出血。

向内停积瘀颅腔、胸腔、腹腔、盆腔、髓腔之中,称之为内出血。

向上出于眼、耳、口、鼻,向下出于二阴,称为九窍出血。

腔道、九窍出血以及血瘀于皮内、肌腠之中者,均属于损伤血证。

(一)病因病机损伤血证,包括出血、瘀血、血虚三部分。

1.损伤出血伤后内外出血,均是血脉破损所致,为损伤之最常见证候。

出血量大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应特别注意。

锐器损伤如金刃、弹片等损伤,造成血管断裂,此种损伤,常为开放性,若伤及主要血管,出血势猛、量多,危害性甚大,需立即止血;钝性暴力伤,包括高坠、棍棒打击、重物挤压、车轮压轧等,常致脉络破裂,弥散性出血,出血可能是开放性的,也可能是闭合性的。

有时外观出血较轻,但内出血却甚重,这种潜在的危险,应引起警惕。

(1)创口出血:即外出血,包括阳络、阴络、细络出血三种。

阳络出血(即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来势凶猛,喷射而出,出血量大,如不及时止血,可造成死亡,如《血证论·跌打血》所说“如流血不止者,恐其血泻尽,则气散而死”,又说“去血过多,心神不附,则烦躁而死”;阴络出血(即静脉出血),血黯红,平流而出,来势稍缓,但长时不止,危害亦大,不可不慎;细络出血(即毛细血管出血),来势较缓,慢慢从组织或脏腑器官中渗透而出,若大面积、广泛细络出血,亦有一定的危害性,亦应注意。

(2)眼、耳、口、鼻出血:多为头部内伤颅骨骨折所致。

如为颅前窝骨折,可出现白珠瘀血或血灌瞳神,称为“目衄”,眼眶周围青紫、水肿,脑脊液鼻漏,流泪、畏光,头目胀痛欲裂;颅中窝骨折,可出现外耳道出血,称为“耳衄”,脑脊液耳漏;颅后窝骨折,可见Battle征(即骨折累及颞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斑)。

若耳鼻中出血或流出血性脑脊液,称为“脑衄”。

(3)咯血:胸部内伤,肺部络脉破裂,形成内出血,咳嗽唾痰时,痰中带血。

(4)吐血:上腹部损伤,伤及脾胃,腹中满胀、疼痛剧烈,不得俯仰,呕吐出血、夹有食物残渣,血色多紫暗、乌黑成块,也可吐出鲜血,则说明内出血量多势急。

中医血证的名词解释

中医血证的名词解释

中医血证的名词解释中医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

中医强调人体内气血的平衡,而血证则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中医血证进行名词解释,探讨其相关理论和临床应用。

一、血证的定义在中医学中,血证是指由于人体血液运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证候。

中医理论认为,血液在人体内部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它具有养生化病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液通过经脉在体内流通,供给全身各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

然而,如果人体出现气血不足或血液运行不畅的问题,就会导致所谓的血证。

二、血证的分类在中医中,血证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血证有血瘀证、血虚证、血热证等。

血瘀证主要指由于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堆积在体内,形成血瘀,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症,如疼痛、淤血等。

血虚证则是指由于血液供给不足或血液质量不良,造成全身气血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疲惫等症状。

血热证则是指由于血液状况异常而引起的发热、口渴等症状。

三、血证的病因和病机血证的产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情绪失调、环境恶劣、不良饮食习惯等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血证的出现。

此外,一些长期患病或者外伤也可能导致血证的发生。

具体到病机上,血证的形成通常涉及到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气血亏损等方面的问题。

四、血证的诊断中医对于血证的诊断主要依靠四诊合参的方法。

首先,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等,以判断气血是否失调。

其次,还需要结合病人的主诉和病史,全面分析病情。

最后,根据所得资料进行病因辨析和辨证论治,制定治疗方案。

五、血证的治疗中医治疗血证通常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治疗的目标是调整人体气血平衡,促进血液运行畅通。

中医会根据不同类型的血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血瘀证,常常会运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如川芎、桃仁等;对于血虚证,通常会使用补血益气的药物,如黄芪、当归等;对于血热证,通常会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赤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第11卷 第8期 2009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8 Aug .,2009对神本身来治疗,让神失去感知的功能,那么就不会感知到痛了。

然而“治病必求于本”,痛只是症状,是现象,治疗痛时要辨明病因,辨证论治。

在既有的对疼痛的治法中,包含着恢复机体濡养和谐的思想。

中医学中的治疗大法是“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针对因为气血精津液等的虚衰不荣引起的机体失养而产生的痛,都知道主要应该用补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荣”了就不痛了?因为当气血等恢复正常时,机体得到精血津液的正常濡养,恢复濡养和谐的状态,“痛”便会消失。

众人皆知因扑伤而痛,有伤口者则应固护组织,防止气血流失外泄,之后还应补益气血,痛将减轻直至消失。

为什么?因为组织恢复,气血运行正常,肌肉组织濡养又复常态。

若有虫毒,还应解毒。

为什么?为了减少毒邪对机体的损害,防止毒邪破坏机体的正常濡养。

都知道若为寒湿之邪阻于经络,瘀血停于血脉,痰饮阻碍津液运行输布,结石阻碍气机,虫积食积阻滞肠胃气机,肝郁气滞者,则会考虑“通则不痛”的治法,分别对应祛寒、除湿、活血化瘀、化痰逐饮、排石、驱虫消食、疏肝解郁等治法,加上行气,促进其通。

针对“不通”采用相应治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

”“通”的结果是什么?“通”了,意味着消除了引起濡养失和的具体原因,则气血精津液神运行正常,在神的调控下,气机调畅,各脏腑组织得到精血津液的正常濡养滋润,即恢复了濡养和谐的状态,机体功能又复正常。

那么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其他症状也会相应消失。

所以,无论针对各种具体证候,采用的治疗方法来消除疼痛,其根本都是消除导致濡养不和的具体原因,使气血精津液等发挥正常的濡养滋润功能,以恢复机体濡养和的状态。

3 一理有万象——痛的表现有差异痛的产生原理是机体濡养失和,但由于机体的筋骨肌肉各有结构和功能特点,又因为经脉循行分布不同,再者,易感受的邪气不同,导致濡养失和的具体原因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疼痛现象有各种差异。

(这就是在共性基础上的差异。

)就部位而言,当肝胆及其经脉的气血精津液濡养失和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见胁痛。

当外伤、精气亏虚或寒邪外束等导致背部濡养失和,可见背痛。

当风寒湿等邪气入侵或者脾虚等,破坏四肢的濡养,导致四肢痛等等。

就疼痛的特点而言,主要因为引起濡养失和的原因具有特殊性。

若由瘀血引起的濡养不和,因为瘀血为有行之邪又留有定处,对机体组织的形质有明显刺激,故可见刺痛。

若由风邪引起的濡养失和;因为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可见串痛。

若筋脉濡养失和,结合筋脉循行分布,可见掣痛。

若因火邪濡养失和,可见灼痛。

寒邪引起的濡养失和,可见冷痛。

若有单纯的精血不足,经脉失充引起的濡养失和,则可见空痛,有空虚感。

等等,难以全数。

综上所述,从生理、病理、治疗运用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说明诸多原因引起的疼痛,都是由于机体(形与神)的濡养失和,由神来感知的一种症状。

(在论文写作及打印的过程中,某些老师及同学给予较多帮助,深表感谢!) ◆中医论治血证娄立娟1,张拴成2,赵欣铭3(1.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求恩校区,河北 石家庄 050081;2.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3.河北省体检中心检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收稿日期:2009-02-20作者简介:娄立娟(1976-),女(满族),河北石家庄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药学。

摘 要:血是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正常情况下循行流布周身,可以营养人的脏腑组织、官窍,外达皮毛,可营养皮毛,使皮毛荣润有光泽。

体内血液一旦发生了异常变化,则对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发生不同的疾病。

主要从与血的生成运行有关的脏腑、血证的常见证及中医角度来辨证论治血证3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血证中图分类号:R2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08- 0022- 02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of BloodLOU Li-juan 1,ZHANG Shuan-cheng 2,ZHAO Xin-ming 3(1.Bethune Campus of Shijiazhuang Med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81,Hebei,China;2.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91,Hebei,China;3.Hebei Medical Examination Center,Shijiazhuang 050000,Hebei,China)Abstract :The blood is running in the veins with the role of nutrition and moisture of the red liquid, normally spread through the whole body line can be one of the organs of nutrition organizations, intelligence officials and outside hair, fur to nutrition, so nutrition shiny fur. Upon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abnormalities, the various tissues and organs of the body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different human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tion of blood from the operation of the organs, blood evidence and the evidence of the common point of view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n three aspects of blood evidence.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diseas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blood symptom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行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正常情况下循行流布周身,可以营养人的脏腑组织、官窍,外达皮毛,可营养皮毛,使皮毛荣润有光泽。

一旦血的生成循行发生了问题,则对全身都会产生影响。

1 与血液的生成循行有关的脏腑1.1心 心主血脉,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都得到充足的营养,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促进血液的生成;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新鲜血液。

《侣山堂类辨》说:“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心生血”之说。

全身的血液依赖心气的推动,通过经脉而输送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1.2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脾的统血功能可以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

1.3肝 《素问·六节藏香论篇》云:“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肝在五行中属木,应春日生发之气,正是这种生生不息之气,有助于脾与心的生血功能。

肝的藏血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防止失血。

肝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对血液通畅地循行起着作用。

1.4肺 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1.5肾 肾在血液的生成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肾中精气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奉心化赤为血;肾藏精,精血互化,精血同源。

2 血证的常见证2.1血虚 主要体现在生成不足和丢失过多两个方面,导致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状态。

因肝藏血,心主血,故血虚病变多与此两脏表现最为明显。

2.2血瘀 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多因气滞、气虚、痰浊、血寒、血热等引起。

2.3出血 血不偱经运行溢出脉外而出血,多因血热迫血妄行、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外伤等引起。

3 血证的中医论治3.1治血必先治气 从阴阳角度来说,气为阳,血为阴,阴阳互根互用,故气血相互为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治疗血证应遵循“治血必先治气”的原则。

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结则血瘀,气虚则血脱,气盛可迫血妄行,气不谧则血难宁。

气有余便是火,火盛可迫血妄行,动络失血,故治疗宜先降其气,即降其火。

故对气有余者,多采用行气、降气之法调治,这是治血必先理气之法。

气不足即气虚者,气虚不摄血易产生血脱之症,可造成血脱气溃而危及生命,此时血去不能补阴,而在于存阳即气,故必先补气,则可达到留得一分气,即留得一分血,亦即留得一线生机。

血留气存,气血就有了生化之机。

清·赵献可:“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无形而能生有形也”也充分说明了治血脱者先益气,补无形生有形也:血脱者治气,血瘀者治气目的则是气行则血行;由上可推断血证不论虚实,治气确实可达到治血的目的。

3.2调脾也为治血之要务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说明血虽生于心,必得饮食之精微,由脾运输,上奉于心,心得之变赤而为血;并且脾气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治其脾胃。

3.3止血 消瘀 宁血 养血为治血四要法 清·唐容川对治血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要法,对治疗血证有其临床指导意义。

(1)止血:止血适用于出血证。

治出血,不重在止血,而重在治其出血原因。

①清热止血:适用于因热迫血妄行而引起的出血,多以心、肺、肝、胃有热引起的以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为主,治疗多以清热凉血药为主,如生地黄、丹皮可清热凉血,再配以黄芩、栀子、黄连等药可清心、肝、肺、胃之热,再加以一些常用止血药如白茅根、白及等药进行配伍即可止血。

②补气止血:用于气虚不摄血引起的出血,多以下部出血如便血、崩漏等为多见,这里的“气”多指中气,中气有升提作用,与脾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