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信息交流教案
初中因特网信息交流教案
初中因特网信息交流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因特网信息交流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理解因特网信息交流的概念和方式。
3. 学习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搜索、浏览和分享。
4.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3. 因特网接入设备和网络连接。
4. 教学课件和相关网站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讨论因特网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授:2. 解释因特网信息交流的概念,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社交媒体等方式,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讲解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并提供一些搜索技巧和注意事项。
4. 介绍如何浏览和筛选因特网上的信息,包括辨别可信信息和避免网络陷阱。
5.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强调网络礼仪和安全问题。
6. 介绍社交媒体的概念和常见平台,讨论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和与他人互动。
实践活动:7. 分组或个人练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并分享他们找到的有用信息。
8. 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师提供的一些网站,讨论网站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9. 学生编写一封电子邮件或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
10. 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或与其他用户进行讨论。
总结和评价:1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12.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反思,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困难。
1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因特网的其他功能和应用,如在线购物、在线学习等,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15. 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所学内容,如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撰写一篇文章。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因特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功能以及安全使用技巧,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一、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
2.认识因特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因特网的安全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电信网络连接起全世界的计算机与服务器。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等等。
2.因特网的功能:a.获取知识:因特网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b.交流与合作: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c.购物娱乐: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购买商品、观看电影、玩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3.因特网的安全使用技巧:a.保护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慎地处理网络上的友谊请求和链接。
b.辨别真伪: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不轻信转发和分享未经证实的信息。
c.密码安全: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或者简单的密码。
d.注意网络作业:在网络上提交作业时,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规定,不参与抄袭。
三、教学流程:1. 创设情境: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使用因特网而解决问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因特网的应用场景。
3. 探究讨论:学生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调查,调查因特网在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 教师讲解: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功能,制作一张海报展示给全班。
6. 安全教育:学生小组讨论并整理出因特网安全使用技巧,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因特网信息交流_张华
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通过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布置
作业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部分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课题:1.2.1因特网服务类型
教案编号
003
备课人
使用时间
三
维
目
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实现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因特网交流信息的能力。
1.语言、文化、背景等差异在交流中的影响是怎样的?
2.完成讨论,课本实践2-3。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带着任务,参照教材表格1-5。
独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参照课本,也可与同学商量,或询问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索性学习,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提出问题,综合实践
1.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和缺陷?
给出任务,学生自学。
演示表格1 - 4(课本)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老师补充说明,解释。
其余同学补充。知道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以及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优点,体会网络在今天生活中的作用。
《教案认识因特网》课件
《教案认识因特网》课件第一章:因特网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明白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因特网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网络系统。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TCP/IP,再到万维网的诞生。
因特网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信息交流、推动了科技发展等。
因特网的影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如信息泛滥、网络安全问题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小组讨论因特网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1.4 教学资源教材或课件。
互联网接入设备。
1.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二章:互联网协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协议及其功能。
2.2 教学内容互联网协议的作用: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常见的互联网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协议等。
各协议的功能:如IP协议负责数据路由,TCP协议保证数据可靠性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互联网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各协议的功能。
小组讨论互联网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4 教学资源教材或课件。
互联网接入设备。
2.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三章:万维网与网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万维网的定义和发展。
让学生掌握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3.2 教学内容万维网的定义:通过超文本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网络系统。
万维网的发展:从简单的文本页面到多媒体、交互式的网页。
网页的基本结构:HTML标签、CSS样式、JavaScript脚本等。
网页的制作方法:使用HTML编写页面结构,CSS设置页面样式,JavaScript 添加交互功能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万维网的定义和发展。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网页的基本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1.2 教学内容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探讨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
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特网,它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
第二章:电子邮件服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服务的使用方法。
讲授法:讲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2.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子邮件服务,它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讲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3. 实践: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第三章:信息搜索服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搜索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搜索服务。
3.2 教学内容信息搜索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信息搜索服务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搜索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信息搜索服务。
3.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搜索服务,它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讲解信息搜索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3. 实践: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信息搜索服务。
第四章:文件传输服务让学生了解文件传输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文件传输服务。
4.2 教学内容文件传输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文件传输服务的使用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件传输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文件传输服务。
4.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件传输服务,它的作用是什么。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设计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会使用引擎查找所需信息。
3.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假、筛选信息的能力。
4.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因特网的概念和特点、使用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
难点:辨别信息真假、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2.相关教学资料和PPT。
3.教师准备好的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因特网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3.启发学生探讨在因特网时代如何获取准确的信息。
讲解:(15分钟)1.讲解因特网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原理。
2.介绍引擎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示范如何通过引擎查找所需信息。
实践:(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引擎查找一个指定主题的信息,并在小组中讨论整理出相关信息。
2.每组呈现他们查找到的信息,并进行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3.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辨别信息真伪,或者组织互动活动让学生筛选出正确信息。
总结:(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因特网的重要性和使用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因特网时代获取准确的信息,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引擎查找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写一份简短报告。
拓展:(10分钟)2.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因特网,并提高信息辨别的能力。
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3、
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疏理、重
构、提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技术
2、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在信息
环境下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因特网上的量大信息交流方式
上网浏览信息、下载资料、收发邮件等对于人多数 学生学习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称
本节课的内容是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三章,因特网技
术应用。1、介绍网络的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
教材分析 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
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据我们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从 力分析
网上获得的信息是否属实、有无价值等基本的信息评价
知识不了解,由于缺乏正确的判断而上当受骗的事情也 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 教授使用不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却忽视了告诉 他们如何对所找到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事实 上,利用搜索引擎键人关键字所查找到的信息往往不是 符合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搜索引擎只是充当了 网络资源发现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对信息质量进行鉴 别。正如苗逢春博士所言,“信息不等于知识,信息获 取能力不仅仅指能够获取信息,而是指能够获取有效的 信息。”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鉴别和评价网络信 息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尤其是网络知识撑握得也比较好。
目前在学校里,孩子接受的大多仍是传统应试教
育;在家中,又没办法很好地和家长沟通。于是,好多
因特网的教案
因特网的教案因特网的教案「篇一」教学主题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概述:让学生能够通过因特网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后,为今后的学习、研究积累资料。
重点:网络资源的保存和收藏夹的.使用难点:网页的几种保存类型、收藏夹中文件夹的创建学习目标1、掌握网络浏览的方法。
2、会保存有用的网络资源。
3、学会收藏有用的网址。
所需资源和环境数字化资源搜索引擎网站。
常规资源1、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2.2节;配套光盘。
2、教材配套教师用书。
3、“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学习任务单。
教学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布置任务—学生活动—交流谈论—教师点拨”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引导问题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你知道获取网址有多少种方法?掌握获取网址的策略和方法在检索信息时可以使用哪些关键词进行检索。
如何保存网页?因特网的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和作用2、技能目标:掌握连接到因特网和浏览网页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2、难点:浏览器的使用;上网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内,有一个以“童话世界”、“人间天堂”而著称的地方,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并以湖泊、瀑布群和滩流享誉世界。
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300多种、鸟类140多种。
这是什么地方呢?请看——[播放有关九寨沟的视频]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过关于九寨沟的介绍,那你对“人间天堂”——九寨沟有哪些了解呢?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九寨沟的?你还想了解九寨沟的哪些信息?1、浏览“九寨沟”网师: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因特网日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难以计量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以调查方式顺利引入新知识
新授
讲解:网络的通信方式可分为两类:
非实时电子邮件,论坛
实时QQ,微信
活动二:阅读学案中的材料一,了解电子邮件的发展史。
自学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提问:请问你的电子邮箱地址是多少?
讲解: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
思考并回答
活动三:请使用QQ邮箱向老师的邮箱发送邮件,主题为自己的名字,内容自选,并探索QQ邮箱除了可以发送文字信息之外,还有那些功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活动六:播放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视频。(教师讲解)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和教师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提问:你曾使用过QQ的那些功能?
讲解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QQ的工作原理:
(1)用户首先从QQ服务器上获取好友列表以建立点对点的联系;
(2)双方之间直接采用UDP方式发送信息;
3.3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方பைடு நூலகம்的分类;
2、理解C/S模式和B/S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3、了解邮件传输与接收的过程;
4、了解实时同时方式QQ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Foxmail和QQ邮箱的使用理解C/S模式和B/S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2、利用动画演示讲解邮件传输与接收过程。
(3)如果双方之间无法建立点对点的联系,则用服务器中转的方式完成。
讨论并回答问题
小结
1、回顾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那两种信息交流方式?
2、电子邮箱主要有那两种工作模式?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
思考并回答
因特网的信息交流
2.电子邮件的收发模式
▪ B/S模式。
➢ 直接通过浏览器(Brower)来收发。
➢ 用户名为姓名全拼,密码为123
▪ C/S模式。
➢ 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常见的有foxmail、Outlook Express等。
➢ 配置foxmail收发信,单击“工具” →“帐户管理”→ 输入学校email地址→选择“邮箱类型”为POP3,同 时输入密码→修改两个服务器均为 10.22.8.250→测试 一下是否成功。
▪ 客户利用POP3协议从邮件服务器上收信。
二、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 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必须双方同时在 线。
▪ QQ实时交流过程
➢ 从QQ服务器上获取好友列表 ➢ 用户与好友采用UDP方式发送信息 ➢ 若无法直接联系,可用服务器中转
▪ 常见的实时交流有:
➢ QQ ➢ MSN ➢ IP电话、视频会议
2.电子邮件的收发模式
▪ 配置foxmail,给自己发一封电子邮件
➢ 单击“工具” →“帐户管理”→“新建” ➢ 输入你的内部email地址 ➢ 选择“邮箱类型”为POP3,同时输入密码 ➢ 修改接收和发送邮件的服务器地址均为 ➢ 测试一下是否成功。
3.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 邮件先利用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发信到邮件服务器上。
3.3因特网上信息交流
一、非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 E-mail ▪ BBS(论坛) ▪ Blog(博客) ▪ 微博
@的பைடு நூலகம்来
▪ 1971年末,美国人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发明电子邮件的时候,他想到 了利用计算机键盘上@这个符号来分割使 用者的姓名和计算机的名称。
▪ 读音同at,取义“a tail”
认识因特网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案)
飞塔第六课时认识因特网【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因特网,知道因特网是全球电脑互联形成的网络资源库。
2.能举例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与应用功能,感受因特网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因特网的服务功能。
2.教学难点。
什么是因特网。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我们上网可以做些什么。
2.观察法:引导学生实地观察机房电脑的互联,浏览网上邻居的共享资源。
3.讨论交流法:上网能做些什么,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4.操作法:尝试输入教师提供的网址,登录因特网,感受因特网的服务功能。
【教学准备】1.教材环境。
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广播控制系统。
软件环境:WindowsXP、IE浏览器。
2.教学资源。
相关学习网站的网址。
【教学过程】一、导课1.猜谜游戏: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它是谁?它能够查看国内外的新闻,可以帮你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可以查阅各种书籍期刊,可以随时收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节目,不出门就能购买到各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可以和远方的亲人进行交流、沟通等等。
它是谁呢?2.揭题:它就是“因特网”,大家对这个名词一定不会陌生,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位朋友。
3.出示课题:认识因特网。
二、探究活动(一)认识因特网1.因特网(Internet)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阅读教材“开阔视野”部分的内容。
2.请学生说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了解的因特网是什么。
3.实地观察:让学生观察机房中局域网电脑的互联情况,认识因特网就是把全世界电脑资源链接在一起。
4.引导学生打开桌面上网上邻居图标,浏览机房中电脑的共享资源,了解信息资源共享。
小结:因特网把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链接在一起,因特网上的网站是由世界各地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创办的,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息还在不断地更新,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浏览、交流、发布信息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二)了解上网能做什么1.提问:请上过网的学生回忆一下,你都用因特网做过什么?2.讲解:因特网上的网站由许多网页组成,网页包含文字、图片,以及各种超链接等。
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网络应用中的安全
编号:004
备课时间:
课题: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网络应用中的安全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教材分析:
1.生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信息活动,确保信息安全,这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青少年要树立安全的信息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了解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有网络知识及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甚至有进行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经验,但对信息安全还没有足够认识,也不能正确防范网络上的一些病毒和违法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及传播的途径;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学会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网络学习学会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的方法,规范进行信息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要树立安全的信息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了解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教育学生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应遵守一定法律法规,从自己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因特网交流习惯,不能做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
教学重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手段:网络广播交互式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因特网信息交流
编号:003
备课时间:
课题: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因特网信息交流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教材分析:
1.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交流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因此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关于因特网应用的内容要求,通过使用和演示,了解与人们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另外分析其局限性。
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但学生的水平会有较大差异,学生上网现象普遍,有进行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经验,但对利用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优缺点还没有足够认识,也不能正确的利用网络的各种优势资源和规范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熟练应用网络的各种服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交流。
(3)情感和态度目标
通过完成各项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网络信息交流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因特网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
教学手段:网络广播交互式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部分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说课6_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是选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下册第一章《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电子公告牌BBS及网上论坛;网上即时交流信息的工具。
其主要是拓展的学生思维,以INTERNT为基础,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知识为目的,让学生更好的掌握BBS等网上信息交流工具的用途。
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几种网上信息交流的方法。
(2)技能目标:对熟悉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进行比较及通过聊天软件进行实时交流来感受网上信息交流的优势。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生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常用的网上信息交流方式。
(2)难点:因特网中多种信息交流服务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教育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本节课我采用先讲后练的方法,学生“练”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在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营造创新氛围。
并且根据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上机实践、个别辅导中体现分层次教学。
(二)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的学法有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说教学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本节内容,结合教材参考相关知识点为课堂知识扩充做准备,准备演示文稿PPT,并且做好在课堂实时演示的准备。
六、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利用情景创设的方式导入)传统的远程信息交流方式主要包括电话和书信,但这两者各有不足之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初识因特网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初识因特网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中,初识因特网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基本概念和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本篇文章将从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的作用以及如何安全使用因特网三个方面来介绍小学生初识因特网的教学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接入因特网,实现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等多种操作。
其次,我们来了解因特网的作用。
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会。
首先,因特网上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各类知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其次,因特网可以实现远程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与他人进行实时沟通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再者,因特网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游戏等,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最后,因特网也是一个创造的舞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创建自己的内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因特网上存在许多安全风险,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安全地使用因特网。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识别网络环境中的风险,例如虚假信息、网络钓鱼等。
他们需要培养辨别信息真伪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
其次,学生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例如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便加入陌生人的社交网络等。
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如何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保护自己的账号安全。
另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的危害,并学会如何应对和报告这些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初识因特网。
一方面,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信息交流教案
一、课程题目
因特网信息交流
二、教学目的
1、能熟练使用电子邮箱发送邮件,会注册电子邮箱
2、知道邮箱地址组成,明白其唯一性
3、能简单描述邮件传输过程
4、了解B/S、C/S模式的区别,能分辨各实例属于哪种模式
5、了解非实时交流方式和实时交流方式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邮箱地址组成,明白其唯一性;能简单描述邮件传输过程;能分辨B/S、C/S模式是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邮箱地址就跟生活中一个地方的地址一样是唯一的,这样才能确保邮件发送的准确性,因此认识到其唯一的重要性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给出一个系统,能分辨出是属于B/S模式还是C/S模式也是很重要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发邮件,然而对于邮件传输过程却不太了解,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服务器和协议更是不知道,因此这部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
四、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方法
课程类型:理论讲授课、实践操作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设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1、上节回顾
简单回顾上节课因特网信息检索内容。
在教师的提示下,请学生来回忆并回答上节课所教授的搜索引擎分类及其各自代表,以及5种主要的搜索技巧。
教师结合实例来诱导学生回答。
2、新知探究
(1)电子邮箱注册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与别人进行信息交流的?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可知方式有很多,比如面对面聊天或者寄信,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人们常用的是QQ、微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
接着可询问学生是否都有电子邮箱,除QQ邮箱外,有没有人有网易邮箱、新浪邮箱或者移动的139邮箱,请这部分同学简单回忆当初是如何注册邮箱的。
然后教师以网易邮箱注册为例,简单介绍邮箱的注册方法,只要跟着提示一步步做就可快速地注册邮箱。
(2)邮箱地址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邮箱名一旦被注册,其他人就无法再取相同的邮箱名进行注册,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分析邮箱地址的组成来解释其唯一性。
邮箱地址由用户名和邮件服务器域名组成,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邮件服务器的网站域名在因特网中是唯一的,类比家里的地址门牌号可知,用户名也必须是唯一的,防止信件投递过程中发生错乱,所以邮箱地址是唯一的。
@读音与英语里的at一样,表示“在”的意思。
(3)学生实践操作
请学生用自己的邮箱或者提供的邮箱,发一封邮件到指定邮箱。
要求主题以各自学号命名,内容为“邮件已发送,请老师查收”。
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老师要四处查看,掌握学生的操作熟练情况,看是否所有学生都会发送邮件。
(4)邮件传输过程
当我们发送一封邮件的时候,邮件是被直接发到了接收方的计算机上吗?由经验可知,当收到一封带有附件的邮件时,我们要查看附件还需要现将其下载到计算机里,所以邮件并不是直接发送到接收用户的计算机上。
结合示意图来解释邮件传输过程中,存在多个STMP 服务器,实现邮件中继接力传递。
这些STMP服务器接收用户邮件,再把它投递到目标邮件服务器,用户可通过POP3协议把服务器邮箱里的信下载到个人计算机上进行离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