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守德谈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声书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静身。——(宋)苏轼《赠

东林》

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故道教有专门讲静功修炼的《清静经》。儒家同样重视敬静二字,强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孟子同样强调“静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宋明两代大儒如周敦颐,如二程(程颐、程颢),如朱熹,如王阳明,皆十分重视静功的修炼。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静,半日读书。朱熹说:“动静。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这完全是练功的体会。朱熹解释《大学》中定、静、安、虑四种境界时说:“定如水之初定。静则定得来久,物不能扰。处山林亦静,处尘市亦静。安则静者广,无所适而不安。静固安,动亦安,看处甚事,皆安然不扰。安然后以虑。今人心中摇漾不定叠,远能处事否?虑者,思之精审也。人之处事,于丛冗急遽而不错乱,非安不能。”王阳明则有这样的练功体会:“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

在用。是谓体用一源……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

清代湘军名将曾国藩同样练静的功夫了得,他曾专门在日记中谈到静字功夫的重要。他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阳明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外观万象内察心

太极拳讲“以静制动”“动中求静”,大家首先要能够体会何为静,才能明白怎样去求静,怎样去制动。太极拳的静,并不是人体通常所能理解的静,一定意义上,而是指看不见的神意气的中和运动。入静,是练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的练功方法,是道家内观之道的基础。道家说:“神道深微,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大道以虚静为本。”只有了然明静,才能外观万象,内察一心。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语道尽太极拳的特点和练功方法。动静开合,分阴

分阳,阖然一气,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阴阳悉具其中。

近代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亦提出,“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近代吴氏太极拳名家亦有类似的提法。这些古代、近代名家的体会,都为我们理解静在太极拳中的意义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途径。

太极拳真正的静,是“至虚中生神,至静中生气”,是“心安则虚则道自来”,是“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那是很高的境界,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现在练功的时候要求静,是打基础。太极拳练功讲究一层功夫、一层体会;谈静,同样首先要知道静究竟有多少层次。不同的境界究竟有怎样不同的感受。要做到入静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静分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感受,尤其是到了高级阶段,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不过,为了我们练功的方便,我还是要为大家讲解一下太极拳的八静层次,好让大家到了某个阶段时就有某个阶段的参考。

动静层次看功夫

简单划分,太极拳的静有如下形式安静、平静,宁静、虚静、定静、真静、灵静,最后是清静,这个灵是灵活、灵动、灵性之灵,是静中有动,而且是大动,是“动静如一”,意涵深远,其中可以真正体会太极拳神意气的中和所产生的“以静制动”的功效,所以层次就很不一样了。

太极拳讲静,讲“以静制动”,首先是要制自己的心动,这就是“收心猿,拴意马”。在静字上下功夫极深的曾国藩的体会就是“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所以,心先要安静下来,这是指先排除外界的干扰,所谓“收心离境”是也。我们初练功时,仍是一个常人之心,虽然站在这里了,但念头一个接一个,犹如野马奔腾,所以要先求安静。能安静下来了,这时脑子里还有很多外界事物的沉淀,动多静少,但我们的心要慢慢静下来,逐步排除这些沉淀。这时还会感觉到意集中不了,心较散逸,这是安静阶段的体会。关于这层功夫,明代大儒王阳明曾如此告诉学生:“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待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

慢慢地我们的意能集中了,动的感觉逐渐减少,静的体会逐渐增加,心里就平静了,心平气和的状态就产生了。这时就是心里开始平静,内气开始和畅和顺。有一种好像冬天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的懒洋洋和煦之感,这时候脑子里也开始放松,什么也不想了。感觉也很舒服,也不想做其他什么事。

关于心平气和,在道家的入手功夫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张三丰曾经强调:“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他的告诫是,“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心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这里,张三丰谈到了心平与中的关系,而这个中,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喜怒哀乐未发之际,谓之中”的那个中。练太极拳,同样是“平”难找,能够像张三丰所说的心不起波,心执其中,大家的功夫就相当不错了.

太极平字不易找

再深入一点的状态是宁静。因为心平气和了,脑子开始静下来了,很多杂念的沉淀排除了,人对周围事物的感应范围反而就随之扩大。比如,这时很远的地方有一只鸟叫、飞翔,你都能感觉到,有一只猫在走路,你都能很清楚地感应到……这时候,要做到

脑子并不跟着这些外在的事物去走,并不会因为这种情形的出现跟着它去。这时候可以体会所谓“一志凝神,洗心涤虑”的境界。

再往下,就进入虚静的阶段了。这个阶段你有点感觉不到自己部分肢体的存在,比如说,好像两只胳膊没有了,完全感觉不到了,开始恍兮惚兮,似有似无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还不是真实的,还不到任运入定、长久湛寂的状态,因为念头一转,这些感觉马上就不见了。这个阶段好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愣神的状态,但这时还不能见到东西。什么都不想,好像站在那里发呆,这是虚静的状态。不过,此时这种寂寂空空的感觉已能体会真气的出入消息。

定静、虚静的状态对自己的心身两方面的体会还不是十分真切,脑子不清醒的静不是真静。我们所说的静,脑子里要很灵活、很灵敏,要知道心腹当中的很多变化,但这许多变化我又可以不去管它。所以我们再往下讲的定静,是脑子里有很多图像的产生,我们都清清楚,比如一个风景、一朵花、一个动作的念头,你都能把握住,定在那里不动,你的意不转移也不走,那时就是定静的状态。这叫前念已去,后念未生,定在那里,中间的那个图像你拿住了,但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