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学案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1)【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自主学习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1)概念:在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约定采用 (符号)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作,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作。
(3)特征:可逆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进行到底,反应物实现完全转化,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非常普遍2.不可逆反应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几乎完全进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 = ”表示。
二、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的建立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过程如下:(1)反应开始时:v(正) ,v(逆)为。
(2)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v(正)逐渐;生成物浓度由零逐渐增大―→v(逆)从开始逐渐。
请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2.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或保持恒定的状态。
构成化学平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物和所有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等)保持不变3.特征研究对象必须是 反应。
化学平衡是 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在平衡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 。
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会 ,达到新的平衡。
[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A 2(g)+B 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减少x mol A 2,同时生成2x mol ABB .单位时间内生成2x mol AB ,同时生成x mol A 2C .单位时间内减少x mol B 2,同时生成x mol ABD .单位时间内1 mol A —A 键断裂,同时生成2 mol A —B 键合作探究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⑴、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课题: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主编:赵军审核:郭兰香审批:刘鹏使用时间2012-12-10 【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3)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4)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难点: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纲】一.什么叫做可逆反应?如何定义正反应、逆反应?可逆反应的特征:“两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水的分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否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与普通反应相比,重要特征是。
例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O18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O18存在于()A、只存在于氧气中B、只存在于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二.如何理解化学平衡状态?注意: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
例题: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四、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哪些?这些标志如何衡量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当堂检测】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班级:小组:完成等级编号:(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部分反应(D)气体反应2.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高二化学学案化学平衡1
高二化学学案化学平衡课时:1 编写人:卢镇芳审核人:编号:1问题导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阅读教材P25~P26的相关内容,思考:从微观角度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向100ml水中逐量加入NaCl固体粉末,为什么开始一段时间内固体不断减少?而在一段时间后,再向其中加入食盐细粒,而粉末不再溶解?+O22SO3;若再充入一定量的18O2,在一段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着某可逆反应:2SO时间后18O可能存在于那些物质?+O22SO3为例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出发,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的3.(1)以2SO过程。
(2)试着总结性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基本特征。
4.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判断一个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方法。
自己尝试写一篇小论文。
最好有一些具体的例子。
自主训练:1.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 2+3H22NH3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 v正(N2)= v逆(NH3)C.2 v正(H2) =3 v逆(NH3)D. v正(N2) =3v逆(H2)2.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物质C的百分含量⑦各气体的物质的量A. ②③⑤⑥⑦B. ①②③⑥⑦C. ②③④⑤⑥D. ①③④⑤⑦3. 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g)+2B(g) C(g)+D(g) 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 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4.(双选)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Y2(g) 2Z(g)。
化学平衡1课时导学案.doc
第十课酎《化学平衡》第1课时导学案学平衡将被打破,直到建立新的平衡。
【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探究一:如果你是一家工厂的老板,你肯定希望生产快而且反应物最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这样的愿望都能实现吗?请先回答下列问题。
(1) ImoL氮气与3moL氢气充分反应,能生成2moL氨气吗?请根据方程式做解释说明。
C2)从符号、各物质存在情况、反应进行的方向、速率的种类等方面列表比较可逆反应与非可逆反应的区别。
常见可逆反应有哪些?写出方程式。
探究二:以合成氨为例解释,在可逆反应的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浓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速率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物质的量和浓度还会变化吗?为什么探究三:结合探究一和二的知识回答。
(1)哪类反应才有化学平衡?平衡后速率有什么关系?C2)平衡后量和浓度还变化吗?反应真的停止了吗?C3)什么情况下,能使化学平衡改变?【课堂小结】3化学平衡.可逆反应1.定义:2.特征:.化学平衡1.定义:2.化学平衡的建立:(用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表示)3.化学平衡的特征:【课堂检测】1.在容积固定为1L的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应:X2(g)+Y2(g)=2Z(g)(可逆反应),已知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0. ImoL、0.3 moL、0.2 mo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各物质的量可能是:()A、Z 为 0. 3 moLB、Z 为 0. 4moLC、X?为 0. 2 moLD、Y?为 0. 4 moL2.在一定条件下,使N0与Q在一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中不变3.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2(g)+L(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B. 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C. 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课堂反思】。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例证事实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以及特点,并能够据此特点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掌握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计算。
同时通过对不同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数据的研究,寻找规律,归纳得出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表达式,理解平衡常数可以定量的表示反应限度。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和判断方法;平衡常数表达式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得出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6分钟一、可逆反应【引入】合成氨工业氨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氨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提出问题: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呢?只要尽力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生产效率就一定高吗?给出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效率除了考虑速率问题,还需要考虑反应的限度问题。
【活动1】想一想:根据所给图表,结合所学,分析可逆反应建立化学平衡的过程。
素材1:合成氨反应的相关数据;素材2:合成氨正、逆向投料,反应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活动2】算一算:从给定合成氨的数据中计算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理解转化率是一种表示物质转化程度的量,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是该条件下物质的最大转化率。
8分钟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活动3】根据前一个环节的分析梳理提炼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活动4】应用特征进行平衡状态的判断。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以下哪些选项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同时生成 2a mol NH3B.H2的消耗速率等于 N2生成速率的3倍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活动4】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思考,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化学平衡状态,说出分析理由。
10分钟三、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得出【活动5】规律的探寻:化学平衡的改变,有规律可循吗?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素材1:给出CO(g) + H2O(g) CO2 (g) + H2 (g)在800 ℃时反应体系中不同投料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课题: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3)常识性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3)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难点是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教学过程: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正反应:_____________,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逆反应的特征:“两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水的分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否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的重要特征是转化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也就是反应一旦开始,那么,就不可能只存在反应物,或只存在生成物。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O18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O18存在于()A、只存在于氧气中B、只存在于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化学平衡导学案
三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溶解和结晶过程的分析,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特征1.在一定条件下,把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根据要求填表:N2+3H22NH3反应物浓度v正生成物浓度v逆开始时c(N2) c(H2)进行中c(N2) c(H2)平衡时c(N2) c(H2)2.用速率—时间(v-t)图像表示出以上过程:【小结】(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或保持恒定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逆、等、动、定、变,即:①逆:研究的对象是反应。
②等:化学平衡的条件是v正和v逆。
③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平衡,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④定: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为一。
⑤变: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与方法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特征之一是v正v逆≠0。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②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③3v正(A)=v逆(B)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C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另一特征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s)+2B(g)C(g)+D(g)。
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②B的物质的量浓度③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④混合气体的密度【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反应都存在平衡状态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2.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A.14CO2B.14CO2、14COC.14CO2、14CO、14CD.14CO3.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g)+3H2(g)2NH3(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4.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应的原理为CO(g)+H2O(g)CO2(g)+H2(g),下列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的CO同时生成2 mol的CO2B.两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H键断裂C.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5.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A.SO2、O2分别为0.4 mol·L-1、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2为0.24 mol·L-1,SO3为0.14 mol·L-1。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海市奉贤中学徐雪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可逆反应,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根据速率关系初步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达成。
2、过程与方法:学习分析可逆反应,初步学会用图象表示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建立平衡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观念。
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反应是可逆反应,如硫酸工业中SO2转化为SO3、合成氨反应等等。
本单元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各种因素,为工业生产服务。
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溶解平衡,初步构建平衡的学科思想,本节将从可逆反应出发引领学生再次涉足平衡,从平衡的建立到平衡特征的认识到平衡的影响因素,将更系统更全面地构建平衡思想。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以后还要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多种平衡,研究这些平衡,都离不开化学平衡的基础知识。
因此,化学平衡也是这些动态平衡体系的核心。
学好化学平衡为今后其它平衡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研究化学平衡原理又能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考虑到难点分散的原则,化学平衡常数到高三拓展课再进一步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我校学生的基础,本节拟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第二课时,学会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本教学设计为该节的第一课时,即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
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尚未发展成熟,教学时宜采取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策略。
此前已经学过溶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思维力度,比如在第一课时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正逆反应速率角度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其它判断方法可以放在第二课时展开。
化学平衡(第1课时)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
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对实验现象的深入观察,自然会产生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的完全(达到反应限度)这样的疑问。
本节课在学完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可逆反应分析化学反应限度,当化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就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是绝对的,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可以更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特点,所以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同时平衡状态的特征对影响平衡的因素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储备作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反思对化学平衡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多媒体相等V 正 时间 速V 逆资源的辅助性和必要性在这节课上得到了体现。
特别是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难点时,学生做题的兴趣很高,讲解时有恍然大悟的表情,说明很有收获。
教学中有几点要着重说明首先,分析完例题的答案时,我认为这恰好可以用新课标的理念对他们进行教育,在学习中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要有自信,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第二、虽然溶解平衡可以很流畅的迁移出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特征,但结合选修化学的学生的基础,溶解平衡的内容不难理解,所以溶解平衡的建立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分析的简单一些。
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新教材关于化学平衡的概念并没有写出具体的文字,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归纳整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们讨论总结的时间,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时间有点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强调一下预习的重要,最好能够列出提纲引导学生把辅助材料《南方新课堂》的相关习题提前练习,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领悟和归纳会更快更从容,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最后、课后和其他老师讨论时指出,本节课没有提出平衡建立的途径问题,认为这也是平衡的特征之一。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学案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学案班次 姓名课标要求: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4.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
阅读教材:P27-33知识要点:一、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在反应CO+H 2O CO 2+H 2中,将0.01molCO 和0.01mol H 2O (g)通入1L 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 1、 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为____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2、反应过程中: 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 1时刻后, v 正= v 逆 即正反应消耗的量与逆反应生成的量相等,反应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二、化学平衡1、概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不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______________2、化学平衡的性质:⑴、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变,——条件不变是基础⑵、研究对象: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一般不会出现平衡状态——可逆反应是前提⑶、本质:_____________即同一物质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________相等是实质⑷、现象:反应混合物组成成分的________保持不变——_________不变是标志3、化学平衡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⑴、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教案公开课教案
变的状态
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不能
2. 特征:逆、等、动、定、 做为平衡的标志。 随反应进
变
行而变化的量不再变化时,
说明体系已达平衡。)
2. 怎样理解 v( 正)= v( 逆) ?
(1)必须一个是正反应速
率,一个是逆反应速率
(2)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
应速率不能是表面上的数
值相等,而应是本质意义相
同(与计量数成正比)。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
设计时, 利用不同层次的习题层层分解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增强认
识结构,深化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必修阶段,学生对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选修阶
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溶解结晶平衡入手,
导入化学平衡的建立,深化判断可逆反应达平衡的判断方法, 这样逐步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 为可逆反应,并说明理由 用
应
让学生回忆可逆反应与不 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表示方法
设计情境:一定条件下, 1 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平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开始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衡建立的过程,复
互动 交流
2molSO2、1molO2,开始反 如何?
习浓度对反应速
应。
虽着反应的进行, 浓度对速 率的影响
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
数
2、数学表达式:
分析、练习书写化学平衡常 学以致用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数的表达式,认识到固体、
mA(g) + nB(g)=pC(g) + 纯液体的浓度为 1,可以不
qD(q)
写
思考
3、平衡常数的意义: K 值 越大,反应程度越大,反 归纳、总结 应物转化率越高。 4、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五篇
教学设计(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五篇第一篇:教学设计(化学平衡第一课时)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的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贯穿了本章内容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平衡的知识,在必修二的学习中,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等基础知识,从溶解平衡过渡到化学平衡,教师需要做好架桥连接工作;此外,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讲解时需要不断补充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理解可逆反应。
2、通过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归纳出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
3、能用平衡状态的特征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已有关于溶解的知识——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讨论并归纳出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特征。
3、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用已归纳的平衡特征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某种程度时是否达到平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平衡是宇宙中各科平衡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化学平衡的核心内容——动态平衡,日常生活中的溶解平衡、环保等平衡问题与化学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五、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六、教学过程[引言] 前面我们学过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但是化学反应还要考虑能否进行到底,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也即是我们要研究的化学平衡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必修课本我们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我们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在初中、高一接触到的溶液、溶解度也存在这个限度问题,下面我们转入有关的探索。
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
科学思想: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科学方法: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
重点、难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1.31×10Pa(1.294atm)
第二课时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及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能力培养:依据对实验的观察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综合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
科学思想: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相对的,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培养严谨、
求实的科学思想。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重点,难点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上述思考题
引导]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CO (气)⇆+H 2O (气)⇆ CO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
附1:
附2:随堂检测答案 1.(B) 2.放热 3.(A)。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可打印修改)
教师活动 【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化学平 衡状态的建立及其特征,请同学 们说出什么反应才会存在化学平 衡,并以反应 N2(g)+3H2(g)
2NH3(g)为例,说出化学平衡 状态是怎样建立的以及反应达到 了平衡状态之后反应体系有什么 特征?
【引入】我们上节课在化学平衡 的概念前面还留了一条横线,这 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这节 课来学习。我们分析的化学平衡 建立的过程以及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后的特征都与溶解平衡很相似。 那我们请一个同学回答溶解度的 概念。 【引导】描述溶解度时,为什么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之一 。首先,要理解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生活
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水槽进水与放水,当单位时间内进水量与出水量相同时,从水的
液面上看,是不变的,而实质上水仍在流动。这里可利用多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际
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同时配以其他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并举,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
平衡状态的内因,只有可 逆反应才存在化学平衡状 态; 2)动态平衡:V 正=V 逆>0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等不随时间 改变 【其中(2)、(3)是化学平衡 状态的特征和标志,也是判断化 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物质的量不会 改变 思考、理解
理解化学平衡状 态并为化学平衡 状态的移动作铺 垫。
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内因只有可逆反应才存在化学平衡状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不随时间改变其中23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标志也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思考理解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并为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作铺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其特征请同学们说出什么反应才会存在化学平衡并以反应n2g3h2g2nh3g为例说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怎样建立的以及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之后反应体系有什么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4、请你概括化学平衡的特征。
5、判断化学平衡的直接标志有哪些?
迁移应用层次
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2mol AB3
B.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3mol B2
C.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三种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
⑧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
⑨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⑩若该容器为一绝热容器,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A.全部B.只有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D.只有①③⑤⑥⑦
知识建构
①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不再改变
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
B.正反应速度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C=2 mol/(L·min)
C.正反应速度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B=1.5 mol/(L·min)
D.正反应速度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C=1.5mol/(L·min)
能力检测
6、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 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灵石一中课前自主学习型学案1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卫佩佩)主编(温向珍)审核
教材序列
2.3.1
课题
化学平衡
编号
4.2.3.1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特点。
2、学会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学法指导
基
础
层
次
1、什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请你根据本题归纳判断化学平衡的隐含标志有哪些?
我的问题
灵石一中课前自主学习型学案2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卫佩佩)主编(温向珍)审核
教材序列
2.3.1
课题
化学平衡
编号
4.2.3.1
班级Βιβλιοθήκη 小组姓名自主检测1、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A)逆反应停止进行(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A. HI、H2、I2的浓度相等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化时
C.混合气体的总压不变时D. v(HI):v(H2):v(I2)=2:1:1时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正反应速度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B=2 mol/(L·min)
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NO2 2NO+O2。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NO2和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同时生成n mol O2
4、在密闭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HI气体,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 H2+I2(气)。下列叙述中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