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分布+中国地形和地势 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次地形说课,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 掌握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3. 理解中国地形对气候、水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说课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10分钟)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理特征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2. 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30分钟)2.1 高山地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喜马拉雅山脉。

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青藏高原、川西高原等。

高山地形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植被稀疏,有利于水资源的蓄积和发展高山特色的生态旅游。

2.2 平原地形中国的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大江流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平原地形广阔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2.3 丘陵地形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太行山、大别山等。

丘陵地形地势较为起伏,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2.4 河流地形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等。

河流地形河道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为农业、工业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2.5 湖泊地形中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

湖泊地形水面广阔,水资源丰富,对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有重要影响。

3. 中国地形对气候、水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0分钟)3.1 气候影响中国的地形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高山地形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导致高山地区气温较低;平原地形容易积聚热量,使得气温较高;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多雨。

3.2 水资源影响中国地形决定了其丰富的水资源。

高山地形蓄积了大量的冰川和雪水,为水资源提供了重要补给;河流地形使得水资源分布广泛,为灌溉农田和供应城市用水提供了便利;湖泊地形则为水资源的储存和调节提供了条件。

3.3 人类活动影响中国地形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高山地形为登山运动和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平原地形适宜农业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基础;河流地形为交通运输和水利工程提供了便利;湖泊地形为渔业和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

教材从地势和地形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特点。

地势方面,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地形方面,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地势与地形的特点,理解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等知识。

但他们对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地理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学会分析地势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案例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保护地理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地势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势与地形的区分,地势与地形对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地势与地形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国地形地貌的视频片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点,以及地势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地势与地形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势与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地形丰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等各种地貌类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地理环境。

正文内容:一、高山地形1.1 高山地形的特点: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植被稀疏。

1.2 形成原因:1) 构造运动: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青藏高原构造带,地壳运动导致高山地形的形成。

2) 风化侵蚀: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部分地区的山地逐渐升高形成高山地形。

3) 冰川作用: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也是高山地形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平原地形2.1 平原地形的特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2.2 形成原因:1) 河流冲积:长期的河流冲积作用使得河流两岸的沉积物逐渐堆积形成平原地形。

2) 海岸沉积:海洋侵蚀和沉积作用也是平原地形形成的原因之一。

3)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隆起或下沉,形成了一些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三、丘陵地形3.1 丘陵地形的特点:地势起伏、土壤疏松、植被茂盛。

3.2 形成原因:1) 风化侵蚀: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山地逐渐被侵蚀形成丘陵地形。

2) 水力侵蚀:河流的冲刷和侵蚀作用也是丘陵地形形成的原因之一。

3)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形成了一些丘陵地形。

四、盆地地形4.1 盆地地形的特点: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4.2 形成原因:1)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下沉,形成了一些盆地地形。

2) 河流冲积:长期的河流冲积作用使得河流两岸的沉积物逐渐堆积形成盆地地形。

3) 海岸沉积:海洋侵蚀和沉积作用也是盆地地形形成的原因之一。

五、河流和湖泊5.1 河流的特点:流域广阔、水量丰富、对农业和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5.2 湖泊的特点:湖泊众多、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是由构造运动、风化侵蚀、冰川作用、河流冲积和海岸沉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各种地貌类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

一、山脉1.1 主要山脉:中国的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其东段为中国的西藏地区。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昆仑山脉是中国的重要分水岭,分隔了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

1.2 地形特点:中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形成了许多壮丽的山峰和深邃的峡谷。

山脉对于中国的气候和地貌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寒冷的西风,形成了中国的青藏高原,也为中国南方提供了水源。

1.3 经济价值:中国的山脉不仅具有自然景观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山脉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山脉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为农业和工业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二、高原2.1 主要高原:中国的主要高原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旅游区。

2.2 地形特点:中国的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多山多水。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的美誉,其高海拔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其成为研究和保护的重点。

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山川纵横,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2.3 经济价值:中国的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高原地区的水电资源丰富,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高原地区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为主,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区。

三、平原3.1 主要平原:中国的主要平原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

华北平原位于中国的北方,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区。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区。

3.2 地形特点:中国的平原地势较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和人口聚居。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干燥,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形与地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形与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也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气候、河流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并通过地图和图表展示了它们的分布情况。

接着,教材阐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即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并分析了地势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现象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图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形与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和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分布。

(2)学生能够描述我国地势的特点,并能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分析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

(2)我国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地势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与地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中国的地形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多样的地貌类型。

本文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地貌类型和地理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北界蒙古国,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相连,南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西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西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连。

二、地形特点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

东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南部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北部以平原和沙漠为主。

三、地貌类型1. 山地中国的山地分布广泛,主要有长白山、昆仑山、天山、秦岭、太行山、华山等。

其中,长白山是中国最北的火山山脉,昆仑山是中国最长的山脉,天山是中国最高的山脉。

2.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其中最有名的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这些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中国的粮食基地。

3.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源和牧区。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

这些盆地地势低洼,气候干燥,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

四、地理意义1. 自然资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地和高原地区富含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铜、锌等。

平原和盆地地区适宜农业发展,是中国的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主产区。

2. 水资源中国地形复杂,河流众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要道,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生态环境中国地形多样,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理条件复杂多样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多样的地形特征。

本篇说课稿将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河流等方面。

二、山脉中国地理上的主要山脉有五岳、秦岭、太行山、大别山、南岳、华山等。

其中,五岳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岳之首,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这些山脉保护了中国的东方平原,形成了中国的自然屏障。

三、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

它被誉为"世界屋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储备。

内蒙古高原则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势相对较低,但仍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和资源。

四、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北方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构成。

北方平原则位于长江以北,是我国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盆地中国的盆地众多,其中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被山脉环绕,地势相对较低,属于典型的向内流域。

塔里木盆地则位于新疆西部,被喀喇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环绕,地势高于海平面。

鄂尔多斯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气候干燥。

六、河流中国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其中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和黑龙江等。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流经11个省市,对于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意义重大。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美称,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结语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特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通过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1、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具体教材版本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地形与地势的知识,是后续学习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基础。

1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理解地势阶梯的划分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12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地势阶梯的特点。

难点:地势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说教法21 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展示我国地形与地势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11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说学法3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基础知识。

311 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提高读图能力。

312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4、说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壮丽山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411 讲授新课展示中国地形图,介绍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结合地势剖面图,讲解地势阶梯的划分及特点。

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412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地形与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开展读图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413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414 布置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如填图、简答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收集有关地形与地势的资料,拓展知识面。

5、说板书设计51 主板书标题:地形与地势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势阶梯的划分及特点地势的影响511 副板书学生回答问题的要点补充的知识点以上说课稿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形与地势》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和地势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气候、河流、交通、农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既是对中国地理概况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也是后续学习中国气候、河流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他们对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地形和地势的具体特征、影响等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2.理解中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分析地形地势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析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中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教学难点1.运用地形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理解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地势特征。

2.问题导向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是世界上最复杂和多样化的之一。

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高山,中国的地貌景观非常丰富多样。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地形特征,包括其主要的平原、山脉、高原和丘陵地带。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地形特征对中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东部是一个广阔而肥沃的平原地区,主要包括华北平原、长江平原和珠江平原。

这些平原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这些平原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农业提供水源,并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其次,中国的西部是世界上一些最高的山脉之一。

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的西部边界,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

中国的西部还有其他著名的山脉,如昆仑山、天山和秦岭。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阻挡了来自西方的寒冷气流,为中国的东部提供了温暖的气候。

同样,这些山脉也是重要的水源,为中国的大江大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除了高山,中国还有一些广阔的高原地带。

西藏高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尽管这个地区的气候严寒,但它仍有一定的适应性物种和文化。

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也是一个重要的高原地区,它在中国北部向蒙古国延伸,并且有丰富的草原资源。

最后,中国还有一些丘陵地带,分布在全国各地。

比如,中国的南方地区有很多丘陵,如广东丘陵和福建丘陵。

这些丘陵地带的地势较为起伏,有利于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形条件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水源。

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其次,高山和高原地带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持。

此外,丘陵地带的地势起伏促进了旅游业和生态保护。

总之,中国的地形多样化,既决定了其丰富的资源,又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说课重点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三、说课难点地形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多样。

主要地形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

这些地形类型在中国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2. 中国地形的分布情况中国地形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地壳构造、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降的趋势。

西部地区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同时,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形,如喀斯特地貌、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3. 地形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形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地形对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地理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地地形容易形成陡峭的山地气候,高原地形容易形成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平原地形容易形成湿润的平原气候。

同时,地形也影响着水文的分布和流动,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展示与讲解、总结与评价。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中国的地形特点。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中国的地势是高还是低?中国有哪些地形类型?2. 展示与讲解(3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重点介绍中国的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地形类型,并结合具体的地理案例进行说明。

同时,讲解地形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总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如:中国的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国的地形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地形和地势》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地形和地势》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地形和地势》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地形和地势》范文篇1你们好!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

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

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

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结构上分为三个标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宏观到微观,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则需要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认知地形特征,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

中国地形说课稿人教版

中国地形说课稿人教版

中国地形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中国地形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地形最为复杂多样的国家之一,其地形地貌不仅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地影响着亿万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中国地形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分布,自西向东,可以分为四大地貌阶梯。

第一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第二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

第三阶梯主要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第四阶梯则是我国东部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

这种阶梯状的分布特征,使得中国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同时,这种地形特征也对我国的交通、农业、工业等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形对气候类型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二是地形对气候的分布和变化产生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首先,由于地势的高低差异,中国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例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而东部平原地区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其次,地形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也十分明显。

山脉作为气候的屏障,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和暖空气的北上,使得气候分布更加复杂多变。

三、中国地形对水文的影响中国地形对水文的影响同样显著。

阶梯状的地形使得我国河流呈现出从高到低的流向特点,形成了众多的大江大河。

长江、黄河等大河的源头多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经过多个阶梯的落差,最终汇入大海。

此外,地形还影响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例如,河流在流经不同地形阶梯时,流速、含沙量等都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对于河流的航运、灌溉、水电开发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中国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在农业方面,不同地形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同,如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而山区则适宜种植果树和药材。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地形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但同时,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地形区,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地形区。

2.教学难点:地势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地势对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地形区。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强调地势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地势对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势与地形的特点和作用。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势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地势对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引言概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和地势高低的分布情况。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形特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国的地形,包括高原地形、山地地形、丘陵地形、平原地形和盆地地形。

一、高原地形:1.1 藏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海拔较高,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主要有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

1.2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势较为平缓,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疏。

主要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山脉。

1.3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势较为平整,气候湿润,植被丰富。

主要有大别山、武夷山等山脉。

二、山地地形:2.1 华北山地: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地势较为险峻,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主要有太行山、燕山等山脉。

2.2 华东山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缓,气候温和,植被丰富。

主要有黄山、天目山等山脉。

2.3 华南山地: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湿润,植被茂密。

主要有五岭、南岭等山脉。

三、丘陵地形:3.1 华北丘陵: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地势较为平缓,气候温和,植被丰富。

主要有太行山余脉、山西丘陵等。

3.2 华东丘陵: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缓,气候温和,植被丰富。

主要有浙江丘陵、福建丘陵等。

3.3 华南丘陵: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缓,气候湿润,植被茂密。

主要有广东丘陵、广西丘陵等。

四、平原地形:4.1 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势平整,气候较为干燥,适宜农业发展。

主要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

4.2 华东平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整,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

主要有长江平原、黄河平原等。

4.3 华南平原: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地势平整,气候湿润,适宜农业发展。

主要有珠江平原、闽江平原等。

五、盆地地形:5.1 西南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势较为平整,气候湿润,适宜农业发展。

主要有四川盆地、云南盆地等。

5.2 西北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整,气候干燥,适宜农业发展。

地形与地势 说课稿

地形与地势 说课稿

地形与地势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所选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地形部分。

本节内容是中国的地形的基础知识,它承接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的知识,并为下一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打下基础。

地形与地势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交通、农业、工业等。

因此,掌握中国的地形与地势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我国的地形种类和地势特征。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地形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我国的自然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地势特征。

难点:我国的地形种类及其分布。

二、说教法本课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发现、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我国的地形与地势。

三、说学法本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我国的地形与地势;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深入理解我国的地形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我国的风景名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我国的地形种类,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形种类;然后介绍我国的地势特征,通过动画演示我国的地势分布情况,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最后介绍地形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形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的地形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4、课堂小结:通过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的地形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山地带、平原地带、丘陵地带、盆地地带和沿海地带。

一、高山地带:1.1 高山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1.2 高山地带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有大量的冰川和雪峰。

1.3 高山地带的地形特点是峰峦叠嶂,山势险峻,地势起伏较大。

二、平原地带:2.1 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长江平原和东北平原。

2.2 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2.3 平原地带的地形特点是广阔平坦,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三、丘陵地带:3.1 丘陵地带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地区,包括华北丘陵、华东丘陵和华南丘陵。

3.2 丘陵地带地势较高,起伏较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3 丘陵地带的地形特点是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土地多为丘陵地貌。

四、盆地地带:4.1 盆地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

4.2 盆地地带地势低洼,多为内陆的封闭盆地,气候干燥。

4.3 盆地地带的地形特点是平坦开阔,盆地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五、沿海地带:5.1 沿海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5.2 沿海地带地势平缓,河流众多,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5.3 沿海地带的地形特点是海岸线曲折,沿海平原广阔,海湾和海峡众多。

总结:中国的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地带、平原地带、丘陵地带、盆地地带和沿海地带。

每个地带都有独特的地形特点和地理特征,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提供了基础。

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形和地势说课稿(实用6篇)

地形和地势说课稿(实用6篇)

地形和地势说课稿(实用6篇)地形和地势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

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种类与分布以及地形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

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

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中国地形的课程。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介绍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1. 面积和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东西宽度约为5500公里,南北长度约为5500公里。

2. 山脉和高原中国是世界上山脉和高原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括珠穆朗玛峰,海拔达到8844.43米。

中国还拥有广袤的高原,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3. 平原和盆地中国的平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此外,中国还拥有众多的盆地,如四川盆地、松辽盆地等。

4. 河流和湖泊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它们对于中国的经济和交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水源和交通要道。

中国还有其他重要的河流,如黄河、珠江等。

湖泊方面,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面积约为3580平方公里。

三、中国的地形类型1. 山地中国的山地分布广泛,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山地对于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山地也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多变,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区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的“水塔”,为中国的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同时,平原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许多大城市和工业基地都位于平原地区。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引言中国地形广泛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

本说课稿将重点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地形特点1. 高山地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此外,中国还有昆仑山、天山等众多高山。

高山地形往往具有峻峭陡峭的特点,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气温极低。

高山地形对气候、水资源等有重要影响。

2. 平原地形:中国有广阔的平原地带,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平原地形广阔开阔,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3. 丘陵地形:中国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如华南丘陵、西南丘陵等。

丘陵地形起伏不平,山丘交织,土地多用于农业和林业。

丘陵地区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4. 河流地形:中国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河流地形呈现出峡谷、河湾、河口等多样的地貌特点。

河流地形对水资源的分布、交通运输等具有重要影响。

5. 湖泊地形:中国湖泊众多,如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

湖泊地形往往呈现出湖面辽阔、水域丰富的特点。

湖泊地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形形成原因1. 地壳构造运动: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处,地壳构造运动频繁。

板块的碰撞、隆升和断裂等地壳变动形成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形。

2. 气候和水文条件:中国气候多样,从北方的寒温带到南方的亚热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对地形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水文条件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河流、湖泊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中国的地貌。

3. 构造地质背景: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背景复杂多样。

地震、火山活动、地壳变形等构造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农业: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地形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平原地区适宜农作物的种植,丘陵地区适宜果树和茶叶的种植,山区地形适宜畜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分布》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地形分布》。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评价分析五个方面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作以下分析:一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本节内容是学习气候、河流的基础。

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2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2)掌握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同时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地形的特点与山脉分布难点:中国地形的特点。

二说教法为了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

我教学的策略是: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

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法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我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四说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镶嵌其中。

引出对我国主要山脉的认识。

2中国主要的山脉(1)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补充完成导学案上的“山脉分布图”。

(2)教师引出山脉的走向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找出一系列山脉的走向。

(3)学生自己归纳山脉的走向特点,老师借助多媒体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循序渐进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看图分析为主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国主要地形区(1)介绍中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一些主要丘陵。

(2)教学时先以图片展示地形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出各自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可以借助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4 课堂总结,完成练习:(1)设计四道题,随即进行评价。

(2)完成导学案课堂检测。

五评价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以下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说教法)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集录象、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四、说教学过程1、教学结构:㈠复习旧知,导入新课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㈢建构体系,拓展创新㈣课堂活动,分组竞赛2、教学程序:依据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教学思路总体设计如下:五、教学过程【导人新课】通过前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不均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造成这种分布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地形,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地形。

【屏显】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谓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

【屏显】中国地形图【指图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海拔高度,请同学们看图中的陆高海深表。

(后排看不清的同学可以看地图册P11)问:棕黄色代表海拔多少米?(4000米以上)浅黄色代表海拔多少米?(1000~2000米)绿色代表海拔多少米?(500米以下)问:那么同学们能告诉我中国哪边高,哪边低了吗?【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

【屏显】一、地势西高东低【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能更直观表现地势起伏的地图——地势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馒头,竖着,沿馒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馒头的剖面图。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馒头的剖面)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出馒头是中间高,两端低。

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图上。

这一刀从哪里切呢?请大家看到地图册P11的中国地形图,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北纬30°纬线,再找到北纬40°纬线,估计一下北纬32°的大体位置,然后用笔在图上自西向东画出一根横贯中国的纬线,为什么要大家把北纬32°纬线画出来啊?因为等会儿我们要看的地形剖面图就是从这里切下去的。

问: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北纬32°纬线自西向东穿过了哪些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屏显】沿北纬32°线中国地势剖面图【转折过渡】在这幅图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问:这幅图象什么?(教师鼠标演示)学生讨论、回答:象阶梯【屏显】阶梯示意图问:一共有几级?(三级)【教师总结】呈阶梯状分布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二部分。

【屏显】呈阶梯状分布【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是对我国地势特征的一个完整的描叙。

我们把西边最高的称为第一阶梯,中间的称为第二阶梯,东边最低的称为第三阶梯,我们可以看到第三阶梯向东一直延伸到海底大陆架。

【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这3个阶梯是怎样分布的呢?阶梯的界线又在何处呢?我们一起来看中国地形图吧。

【屏显】中国地形图阶梯概况表【分析讲解】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到图上的颜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棕黄色一个部分,实际上这就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绿色一个部分,实际上这就是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中间的浅黄色部分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

请大家在图上用笔沿着这3个阶梯的边缘把它们勾出来。

【屏显】三阶梯分界线【转折过渡】大家画的和屏幕上是否相同?大家看能不能用一些山脉做他们的分界线呢?学生讨论、回答【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线,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

学生讨论、回答【转折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三阶梯分界线的时候提到了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等山脉,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也就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而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则镶嵌其中。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纵横交错的山脉。

【屏显】二、山脉纵横交错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分析讲解】河流有流向,山脉有走向。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受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影响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那么,走向是不是也用自哪里向哪里呢?山脉走向怎么表述?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说出其走向。

教师鼠标指图按走向说出我国五组山脉,学生在学案上填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