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公开课
《窦娥冤》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代盛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2、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3、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2、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语设计]同学们相信不相信六月能下大雪?咱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京剧《窦娥冤》就是讲的与此有关的事。
《窦娥冤》是关汉卿创作的著名悲剧,它属于京剧。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这实际上是由地方戏曲演变出来的,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
今天我们共同赏析的《窦娥冤》就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简介]关汉卿,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
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侯,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新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上走![元曲简介]1、元曲的分类:①、散曲:a、套数(散套)b、小令②、剧曲(杂剧)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
窦娥冤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_1
窦娥冤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窦娥冤教案(一):教学目标:⒈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⒊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⒈元杂剧简介⒉关汉卿简介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⒊《窦娥冤》剧情简介三、整体感知分主角朗读课文,要求:⑴把你认为疑难的问题找出来,讨论交流。
⑵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四、讨论交流⒈讨论交流疑难问题⒉自由发言: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示例:(一)强烈的反抗精神⑴指天斥地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好歹,怕硬欺软,错堪贤愚。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⑵三桩誓愿临刑时的三桩誓愿,尤其是第三桩誓愿,窦娥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
这是窦娥对自我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恨和坚决抗争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
那里,是全剧的高潮,也是窦娥形象塑造的最成功的一笔,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由此得到完美的体现。
这样,一个勤劳、正直、善良,但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轻妇女的形象就丰满、鲜明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二)淳朴善良的性格诀别婆婆:走后街—说真相—立遗嘱—劝婆婆窦娥这善良、完美的心灵更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也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
⒊谈谈关汉卿的语言风格明确:①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②说白,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
③曲白配合相得益彰。
王国维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元人第一。
”五、探究阅读⒈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终发下三大誓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
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靠是始终交织在一齐的。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元杂剧《窦娥冤》的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分析窦娥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3)能够概括剧中的主要情节,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窦娥冤的案例,提升批判思维能力;(2)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的热爱;(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不公,培养正义感;(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元杂剧《窦娥冤》的文学地位及特点;(2)窦娥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3)剧中的主要情节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元杂剧的戏剧特色及文学价值;(2)对窦娥冤案深层含义的理解;(3)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分析文学作品。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增强情感共鸣;2. 比较教学法:将《窦娥冤》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性;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表演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高中生的《窦娥冤》版本;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研究、评论文章、改编作品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元杂剧《窦娥冤》的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窦娥角色的性格特点及作品情节;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窦娥冤案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4. 对比分析:将《窦娥冤》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性;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情感,提高表演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不公,培养正义感。
窦娥冤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窦娥冤的教案引言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为了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血脉,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其中,《窦娥冤》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包含着悲剧的人性之美,还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因此,本文将针对《窦娥冤》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关于窦娥冤教案的参考。
一、教案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内涵;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和表达能力;4.启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和分析《窦娥冤》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感知和解读《窦娥冤》表达的文学意义;3.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通过讲述《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和发展过程进行理解和分析。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分角色、分组探讨,加深对情节的理解和思考。
2.文学意义的感知和解读通过分析《窦娥冤》中所展现的悲剧人性和社会冷漠等主题,引导学生解读其中所蕴含的文学意义。
可以进行课堂讲解、文学作品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3.文学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文学写作活动,可以以《窦娥冤》为题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情节衍生或是另一种结局的小说或散文。
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书面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窦娥冤》的读后感,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文学意义的解读。
2.口头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堂进行教学反馈与评价,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拓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触角,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活动,如观看相关历史文化题材的电影、参观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等。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元杂剧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窦娥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结合现实生活,思考道德伦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窦娥的善良、勇敢和忠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压迫,提高批判意识;(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元杂剧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3)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文本。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窦娥的性格特点和心灵世界;(2)探讨《窦娥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结合现实生活,思考道德伦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元杂剧的概念和历史背景;(2)概述《窦娥冤》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和心灵世界;(2)比较分析《窦娥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结合现实生活,探讨道德伦理问题。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元杂剧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2)分析《窦娥冤》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3)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1)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文学鉴赏方法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应用;(3)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3. 选择一部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与《窦娥冤》进行比较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元杂剧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的质量;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窦娥冤》的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情节和氛围。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一章:课题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及其背景。
2. 了解《窦娥冤》的剧情梗概。
【教学内容】1. 介绍关汉卿及其在元曲领域的地位。
2. 简述《窦娥冤》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阅读《窦娥冤》剧情梗概,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及地位。
2. 学生能简要描述《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窦娥冤》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了解人物形象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分析窦娥、张驴儿、蔡婆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探讨人物形象在剧情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窦娥、张驴儿、蔡婆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学生能分析人物形象在剧情中的作用。
第三章:剧情解析【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窦娥冤》的剧情内容。
2. 分析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方式。
【教学内容】1. 详细解读《窦娥冤》的剧情,分析矛盾冲突。
2. 探讨剧情中的正义与邪恶、善与恶的斗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剧情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矛盾冲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剧情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认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详细描述《窦娥冤》的剧情内容。
2. 学生能分析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方式。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2. 分析剧本中的语言、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分析《窦娥冤》的语言特色,如押韵、对仗等。
2. 探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艺术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的语言特色。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认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窦娥冤》的语言特色。
2. 学生能分析剧本中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艺术手法。
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
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分析窦娥被冤枉而死、昭雪的过程。
2.感受关汉卿作品的艺术魅力,领悟作品所传达的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邪恶的斗争。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主题,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作品的艺术手法及人物性格的刻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窦娥冤》的背景及作者关汉卿。
学生分享对关汉卿及其作品的了解。
2.故事梗概教师概述《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学生跟随教师梳理故事发展脉络。
3.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窦娥、张驴儿、王生等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成果。
4.领悟作品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品所传达的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邪恶的斗争。
学生结合作品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
5.艺术特色分析教师分析《窦娥冤》的艺术手法,如对比、夸张、悬念等。
学生举例说明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6.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看待窦娥被冤枉而死、昭雪的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7.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窦娥冤》中的片段。
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作品中所获得的启示。
四、作业布置1.深入阅读《窦娥冤》,分析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人物分析、主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窦娥冤》的内容。
2.在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窦娥冤》文本。
2.关汉卿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
3.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对《窦娥冤》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的掌握情况。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窦娥冤》,使学生了解元代社会背景,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主题,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窦娥冤》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杂剧特点。
2. 分析窦娥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主题。
三、教学难点:1. 元代社会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2. 深入剖析窦娥冤案的根源,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元代社会背景,引发学生对《窦娥冤》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 课堂讲解:分析作品主题,讲解窦娥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冤案产生的根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元代社会黑暗的认识。
2. 试从人性的角度分析窦娥的形象特点。
3. 推荐一篇关于《窦娥冤》的学术论文,简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5. 选取一个与《窦娥冤》主题相关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
4. 剧情梗概编写: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创造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5. 现实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窦娥冤公开课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案一、导入(出示投影)2分钟XXX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是美好的东西,毁灭得越彻底,悲剧的效果就越明显。
XXX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典型代表,她身上表现出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说是美好的。
但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妇女形象最后却走向了毁灭,悲剧效果非常明显。
二、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三折,思考问题。
(出示投影)5分钟1.XXX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2.XXX的悲剧是谁造成的?三、(出示投影)合作讨论:10分钟1.XXX被昏官屈判死罪,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2.在押赴刑场时,XXX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对塑造XXX形象有何作用?3.怎样认识XXX的三桩誓愿?四、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出示答案15分钟1.XXX被昏官屈判死罪,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XXX却敢于怒目青天,斥责大地。
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我们可以看到XXX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2.在押赴刑场时,XXX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对塑造XXX形象有何作用?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作者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3.赏析“三桩誓愿”1) XXX许下了哪三桩誓愿,运用了哪些典故?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出示答案。
2) 每桩誓愿XXX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桩:血溅白练,目的是让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第二桩:,目的是以洁白的雪花覆盖自己的身体,表明自己的清白。
第三桩:XXX三年,目的是证明自己的冤屈,让上天惩治邪恶。
不屈的XXX五、学生归纳XXX的形象,教师总结(出示投影)5分钟基本性格特征:坚强刚烈、淳朴善良、富有反抗精神。
六、(出示投影)合作探究:读剧本,看戏曲,要注意其矛盾冲突。
问:本折戏中冲突双方是谁?XXX的悲剧是谁造成的?5分钟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出示答案)从表面上看,冲突的双方是XXX和桃杌太守、XXX等人。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窦娥冤》的作者背景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理解《窦娥冤》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作品作者及历史背景介绍。
故事情节概括与分析。
主题思想探讨。
艺术特色分析。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作品情节的理解与分析,主题思想的探讨。
难点: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的鉴赏。
第二章:作者与历史背景2.1 教案目标了解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掌握《窦娥冤》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2.2 教学内容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简介。
《窦娥冤》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分析。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窦娥冤》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关汉卿生平与创作风格,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的相关资料。
第三章:故事情节与人物分析3.1 教案目标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分析并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3.2 教学内容故事情节概括与分析。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探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3.4 教学准备PPT课件:故事情节与人物分析的相关资料。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教案目标理解《窦娥冤》的主题思想。
提高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的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主题思想的概括与分析。
讲授法:讲解主题思想。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4.4 教学准备PPT课件:主题思想探讨的相关资料。
第五章:艺术特色分析5.1 教案目标分析《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语言特色分析。
情节结构特点分析。
人物塑造手法分析。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特色。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艺术特色。
5.4 教学准备PPT课件:艺术特色分析的相关资料。
《窦娥冤》教案(优秀5篇)
《窦娥冤》教案(优秀5篇)《窦娥冤》教案1导入新课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窦娥冤PPT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血溅白练:昭示冤情 (长弘化碧、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伸张正义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惩治邪恶 (东海孝妇) 千古奇冤 层层递进
第10页
思索: 2、这三愿要“感天动地”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与第一层有什 么关系?在思想内容上与第一层赴刑场“指天斥地”是否矛 盾,该怎样了解?
第5页
思索: 1、窦娥“冤”是什么?课文中哪一首曲词能够说明 其“冤”?
【正宫·端恰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 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 将天地也生埋怨。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拖累婆婆而屈招,可恨 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 理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 2、课文一开头舞台说明对写窦娥“冤”有什么作用?
第15页
古代戏曲语言鉴赏:曲词 宾白
点评一:
含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特点:
1、指天斥地场面高亢激越,担心急促,《端恰好》和《滚绣
球》几乎句句用韵;
2、诀别婆婆场面则曲白相间,如泣如诉,哀婉低回。(“曲
白相生”人们称这种在唱词、说白中诉说一样内容,说白与唱词
相互补充。)
3、三桩誓愿场面,则激情如火,慷慨激昂。
点评二:
含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特点:
《滚绣球》曲词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示了主人
公满腔怨恨,表示了古代戏曲曲词富于抒情性特点。
这支曲子利用呼告、对比以及对偶句、反问句、感叹句、词语
重复等,不但使主人公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抒发,而且句式整
齐,节奏鲜明,含有强烈表示效果。
第16页
古代戏曲语言鉴赏:曲词 宾白
课文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人物殿堂里,有
这么一些奇女子:“举身赴清池”刘
(完整版)《窦娥冤》优秀课件
多样化艺术手段运用
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
剧中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表演技巧精湛
演员的表演技巧精湛,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舞台美术设计独特
舞台美术设计独特新颖,通过灯光、布景、道具等手段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逼 真的画面。
(完整版)《窦娥冤》优秀课件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剧情梳理与角色分析 •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元代杂剧发展概况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悲剧异同点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关汉卿生平及成就
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优秀文化的传承
《窦娥冤》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的彰显
作品通过窦娥的抗争精神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彰显了中华民族不 屈不挠、勇于反抗的民族精神。
社会价值的体现
《窦娥冤》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呼唤的正义之声,不仅在当时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窦娥冤情得以昭雪,张驴 儿父子受到惩罚。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
窦娥
善良、孝顺、坚贞不屈。面对张 驴儿的胁迫和诬陷,她坚决反抗, 宁死不屈。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 表达了对冤屈的愤慨和对正义的
渴望。
蔡婆婆
懦弱、贪财、轻信他人。因贪图 小利而引狼入室,导致窦娥遭受
无妄之灾。
《窦娥冤》防城港市公开课优秀课件
背景链接
高利贷 地痞流氓 科举考试
贞洁观
下一页
高利贷
放高利贷,这在元蒙时代是风行全国 上下的盘剥手段。当时,自诸王妃主、僧 道贵族、富商巨贾直至汉族地主,均大放 高利贷。他们“吃人膏血,以致农民一年 耕种,合得粮米,尽数偿之,还本利更有不 敷,抵当人口,准折物件。”(吕振羽:《简 明中国通史》)
悲剧理论
鲁 迅
高尔基 恩格斯
下一页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悲剧的戏剧性,一方面来 自于性格之间的冲突,另一方 面来自于性格内部的冲突。
———高尔基
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 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 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恩格斯
拯救窦娥
失败
窦娥是非死不可的。她的善良、孝顺、 贞洁与勇于抗争等这些合乎礼法、顺应人性 的合理要求在元代这个吏治黑暗、统治腐败、 矛盾尖锐的时代势必得不到满足。冤死是
课题:《窦娥冤》
感 千 天 古 动 同 地 悲 关汉卿 飞 窦 雪 娥 冤 主题解读:拯救窦娥降
学习目标
一、分析窦娥形象,提高深入挖掘人物内在 美的能力。
二、寻找并分析剧中的戏剧冲突,探讨窦娥 的悲剧性,感悟其中的悲剧美。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讲述的 故事。
(要求:重点突出 条理清楚 语言准确)
贞洁观
贞节,就是要求妇女保持性的纯洁和专一。从 先秦时代起,贞节观念和与之相应的行为一直延 续了二千多年,自始至终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 到了宋代,贞节观念明显强化,并开始片面强调 处女的贞节,一女不事二夫,无论丈夫怎么对待 她,她都不能提出离婚,即使丈夫比她先去世, 她也不能改嫁,改嫁即失节。到了元代,贞节观 念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夫死守节,几乎成为 妇女应尽的义务。五代时有贞妇断手的故事,到 了元代,贞妇马氏,乳疡不医,拒医而死,被传 为佳话。元代统治者要求妇女为丈夫献身,所谓 “丈夫死国,妇女死夫,义也。”(《元史· 忠义 传》)
窦娥冤的公开课课件 4篇
窦娥冤的公开课课件篇4教学目的: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教学设计示例(三)。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杂剧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元杂剧、赏析第一部分教学步骤:一.教学导入: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出了大批戏曲名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元杂剧的艺术特色。
二.元杂剧与关汉卿:1.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
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
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局)
四.把握窦娥的人物形象
分析讨论: 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 你觉得窦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窦娥
勤劳善良、正直孝顺、坚强刚 烈、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
初步探究社会意义
分析讨论:
窦娥是一个淳朴、善良、坚强、孝顺的 女子,但最终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是谁之过错?
分 析:
(1)张驴儿父子,他们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 (2)楚州太守桃杌,他是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 (3)庸医赛卢医,他既是造恶者,又是助恶者。 (4)其父窦天章他是窦娥悲剧的间接责任者。
•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 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 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
一.走近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 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 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 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 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 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 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 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 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 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 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 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元 代 杂 剧
元曲
散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散曲+“科”+“白”) 唱+演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
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 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 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 都包括较多的场次,有的杂剧还有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 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 明情节,介绍人物。
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
八.探究式阅读
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 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 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 把自己打扮的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 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 特点。 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 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 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 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
3、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范。
唱词: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在 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听一 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 定。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 蹈。
白:“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 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 -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六月飞霜
三年亢旱
东海孝妇
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表现窦娥的反抗精神
研析“三桩誓言”
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现实情况下能够应验吗?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都不可能实现。 其实,这正是作者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使之充 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使悲剧 气氛更浓烈。 同时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并寄托了作者鲜 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使 主题思想更深刻。这也正是本折剧最成功的地方。
单元指导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 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戏剧(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 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 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文学上 说的戏剧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 剧本。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它 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4、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乐调,相当于 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结合课本注释理
解
三、整体感知全文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窦娥冤”她为何而冤?简 述故事梗概。然后概括楔子和前
三折的内容。
【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 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 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 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 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 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 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 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
问题:从上面的分析看,当时的社会是 个什么样的社会?
(1)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
(2)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 贪赃枉法; (3)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人身心的摧残。
五.探究主题
通过写窦娥被无辜残忍杀害的悲惨故事, 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 精神。
关汉卿在《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中 自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便是 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 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 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 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 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 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二、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 杂剧常识
绣闼(tà):指妇女的居室。闼:①本义指小门。 ②门内。③门楼上的小屋。 短筹:这里的意思是短命。筹是古时计数和占卜 用的工具,文中比喻寿数。 阑(lán)珊:将近,衰落。阑:将尽。 惫(bâi)赖:泼赖,凶狠泼辣。 撚(niǎn)断脊筋:伤筋断骨,这里形容讨债催逼 得紧迫。撚,揉搓。 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 下的意思。
•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 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 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 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 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九.字词积累
缥缃(piǎoxiāng):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 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 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争奈:怎奈,无奈。 看觑(qù ):照看,照顾。 一向:这里的意思是一段时间以来。 蓦(mò )过隅(yú )头:转过墙角。蓦过,迈过、 跨过。隅头:墙角,拐角。 赚(zhuà n):①本义指买卖得盈利,引申为赢 得;获得。②诳骗,欺哄。文中是诳骗、欺哄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 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 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 (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 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 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 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 (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六.具体研习第三折
先分角色表演
分析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
研析“三桩誓言”
1. 窦娥临刑前发出了哪三桩誓言,运用了 哪些典故?每桩誓愿表现了窦娥什么样的愿 望?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在场的人能立刻了解 她的冤情。 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 得到反应。让白雪覆盖身 躯,表明她的清白。
六月飞雪
楔 子
作用: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字音字词)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 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
考去了。
(序幕)
第一折
字音字词
(开端)
第二折
字音字词
(发展)
第三折
字音字词
(高潮)
第四折
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 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 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故事梗概】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 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 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 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 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 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 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 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 冤狱,惩治了仇人。
重点你都把握了吗?
1.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 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把
握课文内容。 3.赏析窦娥人物形象,概括主题。
二.剧本的特点
(1) 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 就没有戏剧,一般说,情节结构可以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 则。因为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 和场景中展开。 • (3)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自己的性格。
三.戏剧分类
• 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 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 •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 雨》); •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亲(qīn)人/勒(lâ)索/缥(piāo)缈/症(zhēng)结 亲(qì ng)家/勒(lēi) 杀/缥(piǎo)缃/症(zhè ng)候 解(jiě)放 /累(lãi)赘 /提(dī)防 /煞(shā)尾 押解(jiâ) /连累(lěi) /提(tí)纲 /煞(shà)费苦心 浑身解(xiâ)数/劳累(lâi)
恁(nân)的:这样的。恁:这样,如此。 忤(wǔ)逆:叛逆;不孝敬父母。忤:抵触. 恓(xī)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委的:真的,确实。 错勘(kān):错误地判断。勘:判断。 前合后偃(yǎn):跌跌撞撞,站不稳。偃:倒下, 倒伏。 瀽(jiǎn):泼,倒。 一陌(bǎi):儿:一叠。陌,量词,“叠”。 罪愆(qiān):过错,罪过。 湛(zhàn)湛青天:湛湛,清明澄澈的样子。 亢(kàng)旱:大旱。亢,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