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

合集下载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的启示及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的启示及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和启示《巴塞尔协议Ⅲ》是金融危机后拯救金融机构的苦口良药吗?强调资本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有什么启发?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美经济仍在衰退边缘挣扎的时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来自27个经济体的央行和银行监管机构负责人,于9月12日一致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成为本轮危机后首个全球范围内的重磅监管改革产物,预计20国集团领导人将于今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峰会上批准新规。

新协议在现有规约的基础之上,不仅上调了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要求,新增了资本缓冲要求,更注重银行资本的质量,并配合以流动性约束,其目的在于确保银行经营的稳健性,进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分析人员的估计,《巴塞尔协议Ⅲ》将使欧洲银行业增加1390亿欧元成本,到2012年末,欧洲银行业核心资本的平均比率将由9.6%下降到8.1%。

其中劳埃德银行集团和法国信贷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将下降到4%左右,巴克莱银行将出现170亿英磅的资本缺口,对汇丰银行和百富勤打击也会较大。

伴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去杠杆化”进程,昔日的银行业巨擘们正在受到《巴塞尔协议Ⅲ》的困扰。

行政强势下的过度监管与现行资本规定协议相比,这次“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可谓神速,巴塞尔委员会自2009年开始酝酿“巴塞尔协议Ⅲ”,即使从雷曼兄弟破产算起,也仅历时两年多就形成了方案。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巴塞尔协议Ⅲ”是一个西方金融危机的应急版本,但却也是近几十年来全球银行监管领域最大规模的改革,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希望借此促使银行减少高风险业务,同时确保银行储备足够的资本金,能够独自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由于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饱受诟病,全球银行监管机构承受了巨大压力。

特别是在国内,从西方金融危机以来,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不断强化,一轮接一轮的监管政策不断出台。

从10%的资本充足率、到150%的拨备覆盖率、再到75%的存贷比,以及计划中2.5%的拨备/总贷款比率、提前加码执行“巴塞尔协议Ⅲ”等,加之对银行信贷行为的流程和日常监控,银监会为银行的经营行为拉起了一条条红线,并不断提高红线的标准。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巴塞尔委员会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建立你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些改革将使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

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协议的内容,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目录1 引言 (2)2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2)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2)3.1 资本充足率符合国际水平,风险抵御能力逐步增强 (3)3.2 贷款质量和拨备覆盖率明显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 (3)3.3 流动性比率较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经受挑战 (3)3.4 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加强 (3)3.5 其他方面的风险管理 (4)4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4.1 短期影响 (4)4.2 逆周期响 (4)4.3 政策响 (5)5 对策建议 (5)5.1 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5)5.2 建立长效的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 (5)5.3 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 (5)5.4 加快银行业转型步伐 (6)5.5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金融监管 (6)1 引言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缺陷,同时也为改进金融监管提供了重要契机。

巴塞尔委员会作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机构,正逐步对银行监管制度进行全方位改进。

本轮危机中,虽然中国银行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并不表明中国银行监管臻于完善。

我们应该通过这次新协议的出台,对中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和借鉴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经验和良好做法。

这对于提升中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银行体系对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新协议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内容:重新定义一级资本、最低资本金比率要求、过渡期安排。

巴塞尔协议III新内容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新内容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召开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GHOS),就提高全球银行业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监管标准等一整套银行监管方案达成一致,并首次将这一套银行监管方案称为“巴塞尔协议Ⅲ”(BaselⅢ)。

这是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针对商业银行监管所做出的大规模改革,巴塞尔协议Ⅲ必将成为未来数年商业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产生深刻影响。

一、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一)更严格的资本金要求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尽管在最初的巴塞尔协议中已经涉及了资本监管方面的要求,但由于存在缺乏全球统一监管调整标准、监管科目与会计报表科目不匹配等问题,导致银行业很多机构不能充分化解相关风险和信贷损失,也使得资本监管工作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新协议要求将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和利润留存)充足率由2%提高到4.5%;核心资本充足率由4%提高到6%;包含附属资本在内的资本充足率维持在8%。

同时,对于上述监管标准的进程也做了初步的安排。

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3年1月1日,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应达到3.5%;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达到4.5%;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

到2015年1月1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4.5%;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资本充足率保持8%不变。

(二)设定资本留存缓冲比例巴塞尔委员会吸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教训,为了进一步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保证商业银行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时期能够有效避免重大损失,引入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由扣除递延税项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

如果商业银行的资本留存缓冲比率达不到该要求,监管机构将限制银行拍卖、回购股份和分发红利等。

这一机制可以防止一些银行在资本头寸恶化时也肆意发放奖金和高红利的情况。

这项规定将于2016年1月起适用,并于2019年1月开始生效。

(三)提出了逆周期监管的缓冲资本要求银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对经济周期的判断,以及对单个银行运行状况的评估,要求商业银行增持缓冲资本,规模为风险资本的0%~2.5%,全部需要以核心一级资本形式持有。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标是增强全球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这一协议的推出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它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Ⅲ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核心内容是提高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加强银行业务风险的防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二是引入杠杆比率,限制银行过度杠杆化;三是引入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银行在危机时期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风险。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影响银行业务模式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出,使得我国银行业在业务模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满足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需要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增加低风险或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业务创新和盈利空间。

(二)促进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尽管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促进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银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

这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提高银行业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引入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措施,巴塞尔协议Ⅲ使得我国银行业更加稳健、健康地发展。

同时,这也为银行提供了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平台,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一)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我国银行业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这包括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等。

(二)创新业务模式在满足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的同时,我国银行业应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增加盈利空间。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及其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启示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及其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启示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及其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启示2010年11月20日全球银行业监管者达成《巴塞尔协议III》,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本文从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存在的缺陷出发,结合《巴塞尔协议III》的改进,探讨其对推进和加快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III 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巴塞尔资本协定是由国际清算银行下的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所促成,旨在强化国际型银行体系的稳定及维护银行间公平竞争,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国际标准。

从1988年的旧巴塞尔资本协议到2004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经历了一个内容不断更新、方法不断改进、思想不断成熟的深化过程。

经多次修正和改进,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市场纪律为三大支柱,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04年新协议增加了以内部评级法计量银行风险资本的核心内容,使之更具风险敏感性,运作更有效率。

然而在由次级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下,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缺陷暴露无遗,直接催生了《巴塞尔协议III》。

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缺陷2004年6月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旧协议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三大支柱的重要性,并做出了诸多修改。

一是将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导的控股公司纳入最低资本充足率约束范围,并增加对证券化资产的限制。

二是将操作风险一并纳入资本监管要求,实现从单一资本充足约束向全面风险管理的转变。

三是制定更加灵活动态的规则,因地制宜,允许各国监管机构充分考虑国内金融环境及体制差异,确定适宜的资本协议实施计划。

四是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借助市场力量实现银行高效稳健经营。

尽管如此,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还是存在不少不足,主要表现为:(一)鼓励在新兴市场经营的银行的次优行为新资本协议鼓励在新兴市场经营的银行的次优行为,并在信贷危机中加重银行的惜贷行为。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答: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明确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是普通股(含留存收益)最低要求为5%,一级资本最低要求为6%,总资本最低要求为8%。

(2)明确了两个超额资本要求:一个是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水平为5%,设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是为了确保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本用于吸收经济压力时期的损失,并规定银行必须用普通股来满足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另一个是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水平为0~5%,只有当出现系统性贷款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才需计提反周期超额资本,大多数时期反周期超额资本为0。

(3)明确过渡期安排。

为了防止过快实施更高的资本标准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自2019年开始正常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最低应分别达到7%、5%和5%。

由于各国银行盈利模式及债务水平的差异,新规对全球银行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别。

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银行为例。

(1)对欧洲银行的影响对于仍处在主债危机阴影之中的欧洲银行业,新监管规则的影响尤为明显。

首先,欧洲银行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紧张的局面,需要募集资本,因欧洲银行大多是混业经营,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其次,对受债务危机影响的国家来说,要满足更高的资本金要求,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融资,还是用国家财政增资,当前情况都难以行得通。

(2)对美国银行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对美国银行的影响不大。

首先,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各银行已经筹集了大量的新资本,主要商业银行基本已经达到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其次,美国大型银行当前的一级普通股权益资本比率的平均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协议所要求的比例。

(3)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甚微。

首先,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相对西方商业银行要简单,同时批发性融资比例低,所以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值影响小;其次,目前我国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高于此次新规的要求;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已达到巴塞尔监管标准;第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可能有影响的是新规中逆周期的5%充足率缓冲要求,此外,如果推行5%反周期缓冲,对于银行利润分配也会有所限制,未来银行分红率将有所下降,而再融资的时间会明显缩短;第五,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也可能面临新的障碍;第六,长期来看,资本补充、风险的覆盖,反周期资本的提取,以及对于重要金融机构附加值计提,银行面临较大的压力。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准则,旨在提高银行资本的充足性和风险防范能力。

该协议的实施对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银行业而言,其影响不容小觑。

本文旨在研究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方向。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巴塞尔协议Ⅲ是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银行资本监管的重要文件。

该协议的核心理念是加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引入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标准,提升全球银行业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协议的核心特点包括提升银行核心资本比例、强化杠杆比率和风险资本调整,并对银行业务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使得我国银行业必须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以符合国际监管标准。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促进我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巴塞尔协议Ⅲ的严格监管要求,促使我国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业务结构,降低高风险业务比例,增强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加强银行业务监管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加强银行业务的监管,使我国银行业更加重视风险防范,同时也提升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四、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应用(一)优化银行内部结构为了适应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我国银行业开始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包括提高资本充足率、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风险管理等。

这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如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据的全面利用等。

这有助于提高银行的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五、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思考

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思考

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思考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准则之一,旨在通过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于2024年底正式出台,对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应对问题。

首先,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上。

根据该协议,银行需要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以应对潜在风险的冲击。

这就要求我国银行要加强资本管理,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

对于一些资本较低的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将面临增加资本金的困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如增资扩股、募资等。

其次,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还表现在流动性管理方面。

协议要求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在金融市场紧张时能够满足资金需求。

这对于我国银行来说,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来说,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银行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存贷比例控制能力,合理配置流动性资产。

第三,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还体现在风险管理方面。

协议要求银行对风险进行细分并进行有效管理,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这要求我国银行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测量和评估能力。

银行需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针对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我国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思考:首先,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风险的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

银行可以引进风险监控和风险评估模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使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银行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以减少对传统存款业务的依赖。

如发行债券、募集股权资本、发行可转债等,增加银行的非存款类负债,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另外,银行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姓名:班级:学号:摘要:巴塞尔协议,全名是资本充足协议。

该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Franklin national银行的倒闭。

这两家著名国际银行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开始重新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巴塞尔协议就这样应运而生。

本文基于巴塞尔协议III对过去两个巴塞尔协议的对比分析,结合中国国情,巴塞尔协议III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Abstract:The Basel Accords ,also called Capital Accords issued by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 for responds to the failures of Herstatt bank in federal Germany and Franklin national bank in U.S. Which made the BCBS re-examine the bank supervision with wide ran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And Basel Accord was emerged.By analyzing the theory changes of the old and new Basel, and according to China’s reality,this paper reveal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analysis of the Basel III’s influence 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关键词:商业银行巴塞尔协议银行管理制度经营模式监管效率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Basel Accord \; Banking regulation ; management mode ; supervisory efficiency1.历次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评价1.1《巴赛尔协议I》的内容及评价1.1.1主要内容1988年《巴塞尔协议I》出台,其全称为《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其目的是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少各国规定的资本数量差异,加强对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消除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

资料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进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doc

资料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进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doc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进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1、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对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有所提高,引入了留存资本,提高银行吸收经济衰退时期损失的能力,建立于信贷过快增长挂钩的反周期超额资本区间。

2、严格资本扣除限制:对少数股权、商誉、递延税资产、金融机构普通股的非并表投资。

债务工具和其他投资性资产的为实现收益、拨备额与与其亏损、固定收益养老基金资产和负载等计入资本的要求有所改变。

3、扩大风险资产覆盖范围:提高“再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增加压力状态下的风险价值,提高交易业务的资本要求,提高场外衍生品交易(OTC derivatives)和证券融资业务(SFTS)的交易对手风险(CCR)的资本要求等。

4、引入杠杆率:为弥补资本充足率要求下无法反映表内外总资产的扩张情况的不足,减少对资产通过加权系数转换后计算资本要求所带来的漏洞,推出了杠杆率,并逐步将其纳入第一支柱。

5、加强流动性管理,降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引入了流动性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产比率。

同时,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和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

二、巴塞尔协议III的改进在“巴塞尔协议II”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III”对金融危机中银行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如资本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场外衍生交易产生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量不够审慎,对再次资产证券化暴露产生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薄弱等,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监管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明确和加强了监管要求。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由目前的4%上调到7%,同时计提2.5%的防护缓冲资本和不高于2.5%的反周期准备资本,这样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8.5%-11%。

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维持8%不变。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基石,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引领着全球银行业稳健发展。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出对全球金融系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资本要求和风险管理准则。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银行业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这一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启示。

二、巴塞尔协议Ⅲ概述巴塞尔协议Ⅲ是一套全球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旨在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银行在面临经济波动时仍能保持稳健运营。

该协议主要从资本定义、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等方面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范,对全球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增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巴塞尔协议Ⅲ的引入,促使我国银行业加强了资本管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

这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减少因风险事件而导致的损失。

同时,这也使得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二)推动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要求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业务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这促使我国银行业更加注重长期稳健发展,而非过度追求短期利益。

同时,这也为我国银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广,我国银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这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影响力。

四、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策略(一)加强资本管理我国银行业应继续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确保银行在面临风险时能够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抵御。

(二)优化业务结构我国银行业应优化业务结构,降低高风险业务比重,增加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以实现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和均衡发展。

(三)加强风险管理我国银行业应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能力,确保银行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摘要:巴塞尔协议Ⅲ是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威胁的重大背景下产生的,该协议草案于2010年提出,并在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上通过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此前拟定的有关银行资本与流动性框架的新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Ⅲ将对世界各国经济金融体系发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银行业、金融风险。

一、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一)调整核心资本结构,上调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由原来的4%上调至6%,同时计提2. 5%的缓冲资本和不高于2. 5%的逆周期准备资本。

通过调整,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 8. 5%~11%。

其中普通股权益 / 风险资产比率的要求由原来的2%提高到 4. 5%。

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维持8%不变。

(二)引入杠杆比率、流动杠杆比率和净稳定资金来源比率的要求通过规定这些比率以降低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按照协议的要求,最低杠杆比率是 3%,流动杠杆比率是 100%。

(三)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确定了新的资本监管框架巴塞尔协议Ⅲ从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个层面确定了新的资本监管框架,包括对资本充足率公式中作为分子的资本的定义和构成进行修改、对分母中风险权重的更新和强化、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有效补充、对顺周期和金融机构关联的处理等。

二、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在全球商业银行体系层面的推行将进一步提高各国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水平,增强银行业吸收冲击和对抗损失的能力,降低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溢出风险,确保银行经营稳健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国银行业引入巴塞尔协议Ⅲ,能够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关于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借鉴意义,应进一步加以研究,冷静全面的综合看待,照搬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一)我国银行业不适用的方面1.逆周期资本与中国经济周期可能存在矛盾。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其对于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与内容巴塞尔协议Ⅲ是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银行业监管规定,旨在加强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管理和风险加权等方面,以提升全球银行业的稳健性。

该协议在原有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促使我国银行业在资本补充方面进行更多的努力。

银行需要提高核心资本和一级资本的比例,以满足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资本成本。

(二)风险管理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同时,这也要求银行加大对风险的投入,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银行在保障日常业务运营的同时,还要确保在面临风险冲击时具备足够的流动性。

这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防止因流动性问题导致的金融风险。

四、应对策略(一)加强资本补充和优化资本结构为满足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银行业需要加强资本补充,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同时,还需要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核心资本和一级资本的比例,降低杠杆率。

(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我国银行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

这包括加强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方面的能力,确保银行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巴塞尔协议讲解

巴塞尔协议讲解

2014-10-21
二、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
(二)对我国银行的有利影响 3. 有利于完善银行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
当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是:信用风险管理虽 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己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市场风险 才被高度重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业才开始关 注操作风险问题。《巴塞尔协议III》在对银行风险评估的 过程中强调商业银行应采用以预期违约率、违约损失率、 样本敞口等为参数的内部评级法和外部评级法。并且将银 行风险大致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我 国,为了使《巴塞尔协议-III》得到有效的执行,商业银行结 合实际,建立一整套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使其可以包括几 乎所有的银行风险。只要保证所需数据充分,我国商业银 行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型和技术来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 风险计量模型。
一、总影响: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一)资本方面
1.有助于提高监管资 本基础质量、一致性 和透明度的措施 2. 有助于扩大资本的 风险覆盖范围 3. 引入杠杆率来补 充风险资本 4.缓解亲周期性和提 高反周期超额资本 5. 应对系统性风险 和关联性
巴塞尔委员会正在研究切实的方 法,帮助监管者计量银行对金融 系统稳定性和实体经济影响的指 标。 为进一步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爆发,保证商业银行在金融和经 济危机时期能能够有效避免重大 损失,巴塞尔委员会引入了 2.5%的资本留存缓冲,由扣除 递延税项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 权益组成。
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体系的有利影响
2014-10-21
目录
一、总影响: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二、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
一、总影响: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一)资本方面
1.有助于提高监管资 本基础质量、一致性 和透明度 2. 有助于扩大资本的 风险覆盖范围 3. 引入杠杆率来补 充风险资本 4.缓解亲周期性和提 高反周期超额资本 5. 应对系统性风险 和关联性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内容:
3.在资本分类和风险权重的基础上,报告确定了资本充足率8% 的标准和核心资本充足率4%的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CAR”) 是衡量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以百分比表示的量,其计 算公式是: 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资产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 风险资产=资产×风险权 重 (2)协议的主要目标 :监管视角从银行外转到银行内,监管 目标更加明确具体;监管重心从母国与东道国监管责权的分配 转移到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监控;促使银行强化内部资本管理 机制的建设;使监管范围从国家分散监管到国际统一监管
三大支柱细说
2
第二支柱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委员会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场纪律的重要补 充。具体包括:(1)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与 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 战略。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 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 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三,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 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 本。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 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2)监管当局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银行要披露计算信用及操 作风险最低资本的内部方法的特点。作为监管当局检查内容之一,监管 当局必须确保上述条件自始至终得以满足。委员会认为,对最低标准和 资格条件的检查是第二支柱下监管检查的有机组成部分。(3)监管当局 监督检查的其它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换银行帐薄利率风险
发展:
1975年2月,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巴塞尔市召开会议,成立巴塞尔

1-巴塞尔Ⅲ实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1-巴塞尔Ⅲ实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Ⅲ实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巴塞尔Ⅲ监管改革的背景和内容(一)巴塞尔Ⅲ监管改革背景2007年以来,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由金融体系蔓延至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至今复苏步伐缓慢。

本次危机暴露出的诸多金融监管体制漏洞发人深省: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机制缺失,最低资本要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不足,公司治理存在明显缺陷等。

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架构发生重大变革:20国集团(G20)峰会成为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平台;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承担监督、协调国际金融监管等工作;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先后于2009年4月和5月两次扩员(中国同期加入BCBS,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会员单位),增加其代表力和公信力。

针对上述金融监管体制弊端,扩员后的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在巴塞尔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统称为巴塞尔Ⅲ。

这一方案旨在充分吸取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严格银行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是金融危机后一项最重要的金融改革举措。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决策委员会(GHOS)就方案基本达成一致。

11月12日,G20首尔峰会正式批准通过了巴塞尔Ⅲ。

(二)巴塞尔Ⅲ监管改革主要内容这次改革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提高资本监管标准和要求,二是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三是引入流动性监管标准,四是强化风险治理架构及全面风险管理要求。

巴塞尔Ⅲ要求银行分阶段、分步骤满足这些要求,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详见附表1)。

1、提高资本监管标准和要求(1)提高资本质量和数量。

严格资本定义,增强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恢复普通股在一级资本中的主导地位,调整普通股扣除项目,对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建立更为严格的标准,设定统一的二级资本标准,取消专门用于覆盖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

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不低于4.5%),将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至6%。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

一、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第一,短期内,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满足巴塞尔协议规定的监管标准,受资本充足率提高的影响不大,并且由于我国利率管制,银行并不完全开放,表外创新业务并没有西方国家发达,受次货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银行也能通过外部融资,获得实体经济提供的资本补充。

第二,长期内,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的推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带来了银行业资本缺口的问题,必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我国银行业主要选择外源融资的方式,势必对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如西方资本市场发达,从资本市场融资受到较多的制约,融资周期长,监管规则多。

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进行内源融资,扩大股本和留存收益的方式,节约融资成本,加强管理,更好的抵御风险。

长远看,银行业必须转变融资方式,由外源融资过渡到内源融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银行自身核心资本不足的资金压力缺口,另一方面,增强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再受资本市场的制约。

第三,从资本结构构成看,我国银行一级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较高,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中对普通股的要求增多,普通股的地位更加突出。

普通股虽然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较强,但具有成本高的特点,势必增加银行经营成本,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资本构成多样化,资本市场发达,融资渠道较多,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普通股融资,这必然造成我国银行业和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杠杆率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是,短期内我国仍会继续以传统业务为主,利息收入仍然占银行利润的主要部分,这样必然产生较高的杠杆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较容易达到巴塞尔III 的最低监管要求,杠杆率调控机制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较小。

二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差收入在利润中占比较大,所导致的较高杠杆率,对于调控我国银行风险所起的作用较小,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存贷利差的收入空间日益减少,银行已不能在依靠传统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就必然会下降;并且我国与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不同,西方国家更多追求表外业务,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业为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会积极由发展传统业务向表外创新业务过渡,大量创新的表外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必然降低,由此伴随而生的是银行的高风险。

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潘沁余珊萍一、引言2010年l1月12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通过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此前拟定的有关银行资本与流动性框架的新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其时间表也得到了一致通过。

巴塞尔协议Ⅲ将对各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产生深远影响。

在达成最终方案之前,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都有过不少不同意见,巴塞尔委员会也经历了多方征求意见和修改方案,如资本要求的提高和杠杆率指标值由4%调整为3%等等,但最终新的框架获得了一致通过和较高的国际评价,成为未来各国金融监管和机构发展的追求目标。

在经济金融恢复期间,巴塞尔协议Ⅲ的通过仍然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缓解亲周期效应的反周期框架在繁荣期间不但不放松监管,还将多计提的储备用于未来危机期间(The Basel Committee, 2009)。

为了防止资本框架的不足性,还加入了流动性的全球标准,以避免类似北岩银行的案例发生(资本指标较好,但却难以避免流动性风险)(Stefan Walter,2010)。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巴塞尔Ⅲ的了解,不少商业银行认为,新的有关资本和流动性的方案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不是太大。

巴塞尔Ⅲ的监管措施会通过中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指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组合,进而影响到社会的金融资源配置状况。

巴曙松(2010)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可以借此契机适应银行业经营模式多样化的探索,鼓励银行差异化经营;淡化存贷比管理,转向与资产负债全面匹配的资产负债管理;关注现金流状况,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新趋势合理设置流动性监管指标,真实反映流动性风险;突出研究金融机构偿债能力,适当控制杠杆比率。

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张燕玲(2010)从国际贸易融资的角度来看,认为引入杠杆率监管工具对信用证、保函等贸易相关表外资产与金融衍生品等其他表外资产一律采用100%的信用转换系数(Credit Conversion Factors,CCF)折算成表内资产进行杠杆率计算,是欠缺考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第一,短期内,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满足巴塞尔协议规定的监管标准,受资本充足率提高的影响不大,并且由于我国利率管制,银行并不完全开放,表外创新业务并没有西方国家发达,受次货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银行也能通过外部融资,获得实体经济提供的资本补充。

第二,长期内,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的推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带来了银行业资本缺口的问题,必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我国银行业主要选择外源融资的方式,势必对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如西方资本市场发达,从资本市场融资受到较多的制约,融资周期长,监管规则多。

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进行内源融资,扩大股本和留存收益的方式,节约融资成本,加强管理,更好的抵御风险。

长远看,银行业必须转变融资方式,由外源融资过渡到内源融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银行自身核心资本不足的资金压力缺口,另一方面,增强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再受资本市场的制约。

第三,从资本结构构成看,我国银行一级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较高,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中对普通股的要求增多,普通股的地位更加突出。

普通股虽然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较强,但具有成本高的特点,势必增加银行经营成本,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资本构成多样化,资本市场发达,融资渠道较多,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普通股融资,这必然造成我国银行业和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杠杆率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是,短期内我国仍会继续以传统业务为主,利息收入仍然占银行利润的主要部分,这样必然产生较高的杠杆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较容易达到巴塞尔III 的最低监管要求,杠杆率调控机制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较小。

二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差收入在利润中占比较大,所导致的较高杠杆率,对于调控我国银行风险所起的作用较小,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存贷利差的收入空间日益减少,银行已不能在依靠传统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就必然会下降;并且我国与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不同,西方国家更多追求表外业务,
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业为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会积极由发展传统业务向表外创新业务过渡,大量创新的表外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必然降低,由此伴随而生的是银行的高风险。

由此,杠杆率的监管会激励银行业拓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发展为我国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我国银行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是我国杠杆率指标对所有商业银行均是同质化标准,并未针对不同规模、不同风险大小的银行提出不同的监管标准。

在达到杠杆率最低监管标准的情况下,由于资产规模相同,为达到资本充足率标准,低风险的银行比高风险的银行需要补充更多的银行资本,这样必然导致银行不愿在经营低风险的业务,转而积极扩展高风险业务,追求高风险的表外业务,随着各大商业
银行的表外创新业务的发展,必然为我国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系统性风险,因此可以考虑对我国不同规模和风险情况的商业银行,提出不同的杠杆率监管标准,既避免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也防范系统性风险在我国银行业爆发。

三、贷款撗失准备指标影响
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已达到拨备覆盖率的监控标准,仅依靠拨备覆盖率的测算指标已不能满足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分析。

贷款拨备率的引入较好地弥补了拨备覆盖率的不足。

二是不良贷款率和贷款拨备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容易导致高贷款拨备率和高不良贷款率的同时出现,我国引入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指标所起的监管作用就大为减小,并且容易诱导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的业务。

通过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实现较高的贷款拨备率,贷款拨备率既没有起到监管银行风险的作用,更没有缓解拨备率引发的顺周期效应。

三是为达到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往往会釆取缩小分母或放大分子的策略。

缩小分母即减少贷款额,这对我国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银行冲击较大,信贷投放额的减少,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严重阻碍我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放大分子的办法即为增加贷款减值准备,通过多提损失准备方式提高贷款拨备率,多提损失准备的方法对银行具有较大影响,它的计提会较大减少银行账面利润,对银行的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我们应该考虑完善贷款拨备率指标的监管,首先监管当局合理化贷款分类,贷款
拨备率就是在原来贷款分类不在有效的基础上提出,唯有监管者制定正确合理的贷款的分类标准,贷款拨备率才能起到对贷款的监测作用;其次,实行差别化待遇,差别化贷款拨备率标准和差别化贷款拨备率的过渡期,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实行差别化贷款拨备率标准,以防有较高贷款拨备率的银行转而从事高风险业务,对不同商业银行采用不同的过渡期标准,资产质量好的银行实行较长过渡期,资产质量不好的银行敦促较早实行贷款拨备率,这样做可以避免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为尽快达到监管标准,由原来稳健的经营转而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也防止资产质量较差的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拨备率继续从事高风险业务。

四、流动性指标影响
次货危机爆发前,银行业并未对流动性风险过多关注,而是更多关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银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银行业才开始制定流动性监管机制,防范银行流动性问题。

我国监管当局沿用了国际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规范,采用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大指标进行监管。

两大比例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最低监管要求也与国际监管标准保持了一致性。

我国监管当局还提出了新的流动新监管工具,包括监测工具、资金集中度、市场监测工具和监控工具。

由于数据限制,本文不对《巴塞尔协议III》中规定的流动性的两大指标进行测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