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高考作文热点命题:国学继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东卫视播出的《国学小名士》节目中,曾以“月”为主题要求选手说出带“月”的古诗词,其中两位小才女在短短3分钟的时间共过招25轮,说出了49句,这引发社会各界对“国学继承”问题的激烈讨论。赞成者认为,小才女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她们是“国学继承”忠实的践行者,即使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还是值得鼓励与提倡的;反对者则认为小才女们重背诵而轻理解,从国学传承模式、家庭教育观念以及电视台节目制作目的等方面提出了反对意见。

对“国学继承”这一问题,你有怎样的认识与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定,自拟题目;②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审题点拨

作文题是一段时事类新材料,材料的中心内容为小才女在3分钟内说出49句带“月”的古诗词,社会议论的焦点在小才女的表现是否真正地践行了传承与弘扬国学的问题。考生可从小才女、电视台与家长、观众等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时可以赞扬,也可以批判。

思考一:从小才女的角度。可肯定小才女的优异表现,肯定她们对传承与弘扬国学的积极作用。也可批判小才女们重背诵而轻理解的不足,指出囫囵吞

枣、机械记忆并非真正继承国学。

思考二:从电视台与家长的角度。批评电视台作秀的行为,指出继承国学应拒绝喧嚣;批评家长的功利思想,指出他们揠苗助长,忽视孩子学习成长规律的错误行为。

思考三:从观众的角度。理性辩证分析小才女、电视台与家长的行为,既肯定他们在传承国学方面的努力也对他们采取的方式展开商榷,分析权衡利弊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突围角度一

透过现象看本质,批判功利作秀的行为

名师支招:从电视台利用小孩子做节目、家长逼迫孩子学习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古诗词这一现象入手,对他们的浮躁、功利、作秀进行批判,明确危害,提出建议。

佳作赏析

别让文化成为一种负担

近日,两位小才女在《国学小名士》中用短短三分钟的时间共过招25轮,说出了49句含“月”字的古诗词。她们古诗词的储备量之大令我们难以望其项背。然而,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金钱与名利冲昏了人们的头脑,人们打着“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幌子让“高手们”过招,甚至用儿童赢得收视率,无疑是文化的一种畸形发展。

余秋雨曾说:“毕恭毕敬的我们正犯着将文化遗产供奉起来的毛病。”现

在看来,这句话与文化类节目的本质不谋而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通货膨胀一样迅速升值,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同时也给“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埋下祸根。如果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文化责任,那么我们所宣扬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而是一种虚伪造作、空洞乏味的形式主义。

两位小才女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己努力的成果,诚然是让人为之佩服的,但这种努力是否真的变成了自己的成果是很难说的,在一个尚具有爱玩天性的年龄段,授之以巨量的古典诗词,除特殊个例外,大部分孩子都是功利性的。因为这个时代文化气息薄弱,拿孩子们作“笔杆”写出的文章必会刺穿“敌人”的心脏。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如果连兴趣都没有,谈传承、发扬是可笑的。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只会给自己增添负担。羡慕两位小才女的同时,我也很庆幸,她们付出了比我们多百倍的努力,做着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事,她们虽足够让人佩服,也足够让人可怜。

面对文化被颠覆的现象,悲观失望没有用,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文化使命,无关乎形式、利益,而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并且归根于文化本身的价值。由此,浅尝辄止就不应成为思维定式,急功近利不应成为文化现象,喧嚣肤浅不应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弃心而行,无处安放心灵的执着、理性、深刻。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现代医学称之为“目的颤抖”:一个人如果太追逐一个目的,反而事与愿违。

别成为继承文化的奴隶,别让文化成为负担。

【点评】

文章开篇即指出电视台片面追求收视率、家长以功利为目的逼迫孩子的现象。在具体的论证中,作者陈述现象、引用名言、叙述故事,再辅之以精当的分析论证,使论证有力,能警醒世人。

突围角度二

充分肯定,理性分析凸显辩证思维

名师支招:小才女们能熟背如此多的古典诗词,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运用自如,是应当得到我们的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得理性分析小才女们的不足,并从肯定的角度加以礼赞。

佳作赏析

给予鼓励,鞭策起航

古人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浅深耳。”台上小小的选手个个妙语连珠,小小年龄没有深究其理是无疑的,但凭他们对唐诗宋词倾注的热情,就值得啧啧称赞。少年正含花嚼蕊,若偏偏抓住他们的不解其中味,真可谓吹毛求疵。

国学风的兴起,让少年们在小小的年纪便重拾经典,唐诗宋词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点燃了他们对世间万物都充满新鲜感的热情之火。不同阅历,不同收获,或许他们无法遇见高人的睿智,体味世道人心,但他们也许能感受那些拥有千番阅历的人所不能领会的犀利与活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偏偏让他们去感受唐诗宋词中的“绚丽与丰厚”,去感受唐诗

宋词的“情长而意绵”,所带来的不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这反而给国学传承添上了浮躁之笔。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少年们已迈开了国学学习的第一步,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读,让他们探索国学的精华,而不应以批判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扑灭他们炽烈的热情之火。当他们已然能够熟读深思时,他们会在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披荆斩棘,会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下心系天下。将脱口而出的诗词多次诵读,终有一天,少年们会在世俗扰攘之处觅一处安放己心的空灵之所,他们会成为国学传承的中坚力量,从而实现传统的发展创新。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是未来的主人;脑袋虽然狭窄,但它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思想;眼珠儿不过一丁点大,却可以看到广阔的天地。

学习是一个自我钻研的过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少年的学习即使走了弯路,但是尝过酸甜苦辣后,他们会多一份睿智,多一份成熟。

少年正在路上,让他们带上我们的鼓励扬帆起航吧!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老年玩月时感谢当初少年时隙中窥月的热情。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讽刺与批评,而是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加油吧,少年!将我们的期盼别上衣襟,去开拓属于你们的天地。

【点评】

文章开篇旗帜鲜明地对小才女们的行为予以肯定,中心论点按照发展的观点,明确不应对她们的行为“吹毛求疵”的观点。在具体的论证中,作者条分缕析,以谈心式的笔法谆谆告诫读者,明确我们应有的态度,能以理服人,更是以情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