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釉板形成的原因
一种菲薄的板状结构,起自釉质表面向釉牙本质界延伸,部分可达牙本质。
一般认为,釉板是由于釉质发育时期某种原因引起的应力改变,是釉质发生折裂,结缔组织或有机物进入裂隙形成。
2.牙本质的基本结构如何?
牙本质主要由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牙本质小管为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细胞体位于髓腔近牙本质侧.单层排列。
其细胞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内.并分出细的小支伸入小管的分支内,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该突起只伸至牙本质小管的近髓端1/3或l/2。
细胞间质大部分为矿化的间质,其中有细小的胶原纤维.主要为I型胶原。
纤维的排列大部分与牙本质小管垂直而与牙表面平行,彼此交织成网状。
3.牙髓有哪些主要功能?牙髓和牙本质之间的关系如何?
形成功能,营养功能,感觉功能,防御功能;牙本质构成牙主体的,硬而有弹性,由大量平行的小管和矿化的胶原性基质构成。
小管内含成牙本质细胞的突起及少量细胞外液.牙本质和牙髓由于其胚胎发生和功能上相互关系密切,故二者常合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4.试述死区,透明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机制及联系。
①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完全形成后还在不断沉积的牙本质
②修复性牙本质一牙齿受到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时,其深部的牙本质小管会暴露,临近的牙本质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变化,由牙髓内未分化的细胞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在与其相对应的髓腔壁上会形成新的牙本质,这种新形成的牙本质称为修复性牙本质
③透明牙本质一当成牙本质细胞受到刺激或受年龄增大影响,细胞突起还会发生退行性变,然后钙盐沉积封闭牙本质小管,其折光率与小管周围间质的折光率一样在磨片上呈透明状,故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④死区一当牙齿因磨损酸蚀或龋病而使牙本质小管暴露时,受到刺激部分的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会逐渐变性,分解,使小管内充满空气,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时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故称之为死区
5.牙体硬组织有哪些交界?这些交界有什么特点?
①釉牙本质界:许多小弧形线相连而成,弧形线凸面向着牙本质,凹面向着釉质,增大接触面积:
②釉牙骨质界:60%少量牙骨质覆盖在牙釉质表面.3o%釉质与牙骨质端口相接, l0%釉质与牙骨质分离
③牙本质牙骨质界:平坦,界限清
6.阐述牙骨质的组织结构和临床意义如何?和骨组织有何异同?
牙骨质是覆盖于牙根面的类似骨组织的矿化结缔组织,组织结构与密质骨相似,由细胞和矿化的细胞间质组成。
不同于骨的是牙骨质无哈佛管.也无血管和神经。
临床意义:抗吸收、一生中不断形成。
牙的切缘和咬合面受到磨损时,也可通过根尖部继发性牙骨质的形成而得到一定的补偿。
当牙根表面有小范围的病理性吸收或牙骨质折裂时,均可由于继发性牙骨质的沉积而得到修复,在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后,牙骨质能新生并覆盖很尖孔,重建牙体与牙周的连接关系。
7.联系牙槽骨的组织学特点试解释:为什么上颌前牙用局部侵润麻醉的效果比下颌好?
上颌牙槽骨的唇面,尤其前牙区密质骨很薄,有许多血管和神经穿过的滋养管,而舌侧增厚:在下颌骨则相反,密质骨比上颌厚而致密,小孔很少。
8.结合上皮的组织形态。
结合上皮是指龈沟上皮的延续部分,附着在牙体表面的呈带状的上皮,其在龈沟底部较厚,15
一18层细胞,越向根方越窄。
约含3—4层细胞,大多呈扁平状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9.简述牙周膜各组主纤维束的位置,走行方向及各自的功能。
(1)牙槽嵴组:向冠方呈放射状,止于牙颈部牙骨质,主要分布在唇颊舌腭侧,将牙齿向牙槽窝内牵引.防止唇舌向倾斜
(2)水平组:位于牙槽脊组的根方,一端埋于牙槽骨内,另一端埋于牙骨质内.呈水平方向.环绕整个牙齿,对抗侧方力,防止牙齿移动
(3)斜行组:牙周膜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呈45度左右斜行方向排列.高的一端埋于牙槽骨中,低的一端埋于牙颈部牙骨质内,将牙齿悬吊于牙槽窝内,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
(4)根尖组:此组纤维起自根尖部牙骨质.呈放射状排列,止于根尖周围牙槽骨,固定根尖的位置
(5)根间组:起自多根牙牙根间隔,呈放射状止于根分叉处的牙骨质,将牙齿向牙槽窝内牵引.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
10.硬腭黏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硬腭属于咀嚼黏膜,腭黏膜前2/3为硬腭黏膜,硬腭黏膜分四部分:牙龈区、中间区,脂肪区,腺区。
角化层较厚,以正角化为主,牙龈区中间区无黏膜下层,脂肪区腺区有黏膜下层。
11.试述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学结构特点?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与皮肤基本形似,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部分口腔黏膜深部还有黏膜层,口腔粘膜上皮属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少数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根据所在部位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角化或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典型的口腔上皮由四层细胞构成,从深层至表面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化层。
非角化上皮由基底层,棘层、中层和表层构成。
固有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其功能主要是为固有层提供营养及支持。
12.述唇的组织学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唇粘膜上皮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中间层较厚,固有层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乳头短而则,粘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当贫血或缺氧时,唇红表现为苍白或发绀,唇红部粘膜下层无小涎腺及皮脂腺,故易干裂。
唇红部向外与唇部皮肤相延续,表皮有角化,真皮和皮下有皮肤附属器。
13.涎腺的一般组织学结构?
涎腺属于外分泌腺,其分泌物为唾液经导管排入口腔,故称唾液腺。
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
实质包括腺泡与导管:间质即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与小叶间隔.其中含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14.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在组织学上有何不同?
①表现在各延腺组织所构成的细胞类型不完全相同。
除新生儿腮腺中见少量黏液细胞外,腮腺全部由浆液性腺泡组成。
而颌下腺是以浆液性腺泡为主,并有少数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
舌下腺是一种黏液性腺泡占主要部分的混合腺,此外,在腮腺可见典型的皮脂腺结构或含脂肪之导管上皮细胞团,亦见有少数含黏液的杯状细胞和晶样体结构,而颌下腺和舌下腺较少②表现在腮腺闰管长,有分支。
颌下腺闰管比腮腺短,分泌管则较腮腺者长分泌管多.舌下腺闰管和分泌管发育不良。
正常腮腺组织内,尤其近表面部分经常出现小的淋巴结,部分出现导管和腺泡样结构。
在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淋巴组织。
15.描述涎腺的导管系统?
涎腺导管系统复杂而分支,分为闰管、分泌管,排泄管。
前两者位于小叶内,后者穿行于小叶间。
闰管:导管最细小的分支部分,连接腺泡与分泌管,长短不一。
闰管细胞可能发挥干细胞的作用。
分泌管:与闰管相连续,单层柱状细胞,胞浆丰富,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可吸钠封卡钾转运水。
排泄管:与分泌管相延续,管壁细胞柱状.出小叶后管径变粗,细胞变为假复层或复层柱状上皮逐渐与口腔粘膜相接续。
16.唇裂的形成背景如何?
①在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②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③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
17.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
颌裂和腭裂。
颌裂的形成背景:上颌裂为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常伴有唇裂或腭裂:下颌裂为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的结果。
腭裂的形成背景:为一侧腭突和对侧侧月号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果,单、双侧均可发生。
在腭突的融合缝隙中。
有时有上皮残留,可发生发育性囊肿,如鼻腭囊肿.正中囊肿。
18.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
①侧舌隆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可形成分叉舌或舌裂.罕见
②舌盲孔前方有时可见小块菱形或椭圆形红色区,此区的舌乳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称为正中菱形舌。
③甲状腺早期发生过程中,在甲状腺始基形成的甲状舌管至甲状软骨的下降过程中如发生停滞.则形成异位甲状腺.如在下降过程中只有部分甲状腺始基滞留.则形成异位甲状腺组织。
19.牙胚的组成及各部分可形成的组织。
①成釉器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牙釉质
②牙乳头起源于外胚间充质:形成牙本质和牙髓
③牙囊起源于外胚间充质: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20.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1)原发性上皮板及牙板的发生
(2)成釉器的发育过程包括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及其形态特点
(3)牙体组织形成,包括冠部牙本质,釉质的形成: 牙根的形成,包括上皮隔,上皮根鞘的发生,牙骨质的发生
(4)牙的萌出,包括萌出的组织学变化,结合上皮的形成等
21.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
牙形态的异常常由牙胚的形态因各种原因发生的改变所致, 如临床常见的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牙根弯曲:牙的数目异常可能主要涉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牙蕾形成的数目的异常所致。
22.牙釉质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
釉质的基质由成釉细胞分泌,主要的有机成分未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釉基质很快矿化。
小的磷灰石晶体,其直径和长度迅速增加。
新形成的釉质中,磷灰石品体短,细小如针形而且稀少,在成熟的釉质中,晶体的体积增大,呈板条状,数量增多。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一方面矿物质沉积到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质从釉质中被吸收,如此反复交替.使釉质最后达到96%的矿化程度,在釉质形成到应有的厚度,釉质进一步矿化。
23.牙本质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
牙本质基质由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主要为胶原纤维和非胶原蛋白;牙本质的矿化由成牙本质细胞控制.其中罩牙本质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基质小泡到大的胶原纤维之间.在细胞外小泡中磷灰石以单个晶体形式存在,以后晶体长大,小泡破裂.泡内晶体成簇地分散在突起的周围和牙本质基质中,晶体继续长大并互相融合,最后形成矿化的牙本质.而髓周牙本质基质的胶原纤维比较少,互相交织并与小管垂直,成牙本质细胞不再产生基质小泡,牙本质基质是以形成各种的晶核进行矿化。
牙本质的矿化形态主要是球形矿化。
24.简述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的区别?
融合牙多发生在牙发育期两个正常牙胚融合在一起发育而成;双生牙发生在牙发育期间一牙胚分裂为二;结合牙指两个牙根发育完成后借增生的牙骨质结合在一起的牙。
25.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和病理表现如何?
①局部因素:感染,创伤,放射治疗,特发性
②全身因素:环境/系统因素.先天性,新生儿和出生后
③基因性因素
病理表现:釉质形成不全临床表现为表面出现窝状,沟状凹陷,或整个釉质厚度降低,凹陷的分布、深度呈现出显著的随机性.磨片检查显示釉柱数量减少.方向异常,柱间质增宽,釉柱横纹和生长线明显,釉丛和半由梭数目增多,一些病变无釉柱.釉质矿化不全临床表现为白色不透光的斑,由于色素沉着而呈浅黄色、棕色等.矿化不全釉质的有机基质大部分为酸不溶解,故在脱钙标本切片中能被保存。
26.斑釉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如何?
在牙发育阶段,如果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百分之之一,或经其他途径摄入过多的氟,氟离子可导致釉质形成不全和矿化不全.这种釉质的发育障碍即为斑釉牙。
临床表现:病变轻者釉质上出现无光泽的白色斑点.斑块或条纹,中等程度者病变区呈黄色棕色,黑色,可伴有程度不同的釉质形成障碍.牙面上出现不规则的凹陷,重度者窝状凹陷相互融合,牙正常形态丧失。
27.牙本质与釉质龋有哪些不同?
牙本质有机物含量多,主要为胶原,因此,其龋损过程除了无机晶体的溶解外,有机物酶解破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牙本质全层均有牙本质小管,内含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牙本质龋因沿牙本质小管进展,故发展较快:牙髓和牙本质为一生理性复合体,因此在牙本质龋损的同时,还伴有牙髓组织包括牙本质细胞的一系列防御反应的出现。
28.在牙本质龋治疗中, 脱矿层和细菌侵入层各有何意义?
脱矿层因无细菌侵入而在龋治疗的窝洞预备中可以加以保留,由于细菌侵入层内已有细菌存在.在临床窝洞制备时应彻底清除该层组织,以免今后发生继发龋。
临床上可用碱性品红染色来区别此层和浅表的感染组织.
29.何谓龋病的三联因素学说?
20世纪60年代初,Keyes提出了“三联因素”学说。
其主要观点为:龋病是由细菌,食物,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即龋病发生要求有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底物,敏感的宿主.在三种因素并存的前提下龋病才有可能发生。
30.试述牙本质龋,釉质龋在光镜和电镜下各层的表现。
(1)光镜下观察釉质龋磨片,最早显示为病损区釉质横纹和长线变得明显.龋病继续发展,病损区呈三角形,基底部向着釉质表面,由里向外一般可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
扫描电镜下见表层中有许多小孔,釉柱头部晶体有溶解,透射电镜下见部分羟磷灰石中心溶解,晶体间隙增大,但也可见晶体直径大于正常釉质,达40-75nm,证明存在再矿化。
(2)牙本质龋在病理形态上是一个累及范围较广的三角形病变,尖指向髓腔侧.底向着釉牙本质界, 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和坏死崩解层。
光镜和电镜下见此层无正常牙本质结构保留,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只残留一些坏死崩解组织和细菌存在。
31.请说出四种主要的龋病病因学说及其主要论点.
①化学细菌学说:龋病是由寄生于牙面的产酸细菌与口腔内的碳水化合物作用产生酸,酸作用于牙,使牙中的无机物溶解,以后蛋白水解酶溶解有机物而使牙结构崩解。
②蛋白溶解学说:龋病的早期损害首先发生在牙体的有机物部位.微生物产生的蛋白溶解酶使这些部位有机物分解.从而无机晶体相互分离,造成结构崩解,形成了细菌进入的通道.继之细菌产酸使无机盐溶解.
③蛋白溶解一螯合学说:龋病造成的牙组织的破坏是从釉质中的有机物开始,细菌产生的蛋白溶解酶分解釉质中的有机成分,形成酸离子、胺、氨基酸等衍生物,这些产物具有螯合特
性.可和钙离子螯合,形成可溶性的钙螯合物.造成无机成分的脱矿.龋病病损形成.
④三联因素学说:龋病是由细菌.食物、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即龋病发生要求有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底物,敏感的宿主.在三种因素并存的前提下龋病才有可能发生。
32.根尖周病和牙髓病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①根尖周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网和侧支循环,故炎症时组织的修复能力较强.
②牙周膜内有本体感受器存在,对炎症引起的疼痛能准确定位
③根尖周组织内淋巴循环丰富.发炎时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
33.慢性根尖周炎病变可分为哪四种?
慢性根尖脓肿: 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34.根尖肉芽肿的转归?
迁延不愈:急性发作:囊肿形成:形成致密性骨炎
35.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①牙面有菌斑,牙垢及牙石②牙周袋内大量炎性渗出物③龈沟上皮糜烂或溃疡,向深部增生,炎细胞浸润④结合上皮与牙面剥离,向根方增殖,出现上皮钉突,形成深牙周袋, 炎细胞浸润⑤上皮下方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出现水肿,变形、丧失,被炎细胞代替,深部相对正常⑥牙根面暴露. 牙石附着.脱矿.根面吸收⑦牙槽骨表面破骨细胞.牙槽骨吸收破坏
36.论述牙周炎形成过程的病理变化。
①始发期:沟内上皮与结合上皮表现为急性炎症。
一般持续2~4天
②早期病变:上皮下结缔组织内现大量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少量浆细胞及巨噬细胞,渗出增多,结合上皮开始增生,4~7天可出现,可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
③病损确立期:大量淋巴细胞,B细胞增多,多数浆细胞,上皮增生,钉突延伸,无明显牙槽骨吸收,主要为慢性龈炎表现,
④进展期:结合上皮根方增生,与牙面剥离,深牙周袋形成,基质及胶原溶解、变性,丧失。
牙槽骨吸收,最终牙脱落。
37.简述上皮单纯性增生时白斑的病理变化?
上皮单纯性增生时,其病理特征为上皮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可伸长且变粗,基底膜清晰整齐。
固有层级粘膜下层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38.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学变化?
①上皮表面有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觅,角化层可有剥脱,有时可见角质栓塞②上皮棘层变薄,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③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可形成裂隙和小水疱.基底膜不清晰.④基底膜增厚.PAS反应阳性;⑤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T细胞:⑥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血管周围有类纤维蛋白沉积.PAS染色阳性.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⑦胶原纤维发生类纤维蛋白变性,纤维水肿,断裂。
39.简述扁平苔藓的病理变化?
在粘膜的白色条纹处,上皮为不全角化,在粘膜发红部位。
则上度表层无角化,且结缔组织内血管可有扩张充血。
一般棘层增生较多,也有少数棘层萎缩。
上皮钉突显示不规则延长,少数上皮钉突下端变尖呈锯齿状。
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因此,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基底细胞液化明显者可形成上皮下疤,粘膜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其浸润范围一般不达到粘膜下层。
研究证实这些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在上皮棘层、基底层或粘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胶样小体,其直径平均为10um左右, 为均质性嗜酸性呈玫瑰红色。
这种小体可能是细胞凋亡的一种产物。
40.简述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和镜下改变。
棘层松解和上皮内疱为特征,病变早期肌细胞间水肿,细胞间桥消失,细胞松懈,严重时形成裂隙和疱,镜下见松解的棘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核周胞浆成晕状,这种游离为单个或成团的细胞称之为天疱疮,由于壁薄易破裂,但仍可见到胞底完整的基底细胞层或带有部分棘细胞附着于结缔组织上方,不规则乳头向上突起成绒毛状.上皮下固有层可见中等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41.何谓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累及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可以分为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等,本病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质性的,病因复杂。
42.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以青壮年多见,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其中12%-59%的有自觉症状。
关节区疼痛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以是自发痛或开口痛,约40%的患者有咀嚼痛。
关节运动时弹响或有杂音.可为弹响音,破碎音或摩擦音.关节运动障碍.开口运动异常,开口型偏斜,开口度过大或受限等。
43.试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变化.
伴有明显骨吸收和死骨形成的化脓性病灶。
死骨主要表现为骨细胞消失,骨陷窝空虚,骨小梁周围缺乏成骨细胞.死骨周围有炎症性肉芽组织.使死骨与周围组织分离.小块死骨可瘘管排出,大块死骨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围绕,病变周围有时可见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死骨摘除后,纤维组织增生活跃,分化出成骨细胞,并形成反应性新骨。
4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镜下的主要病理改变。
主要表现为关节盘和髁状突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镜下见关节盘病变部位胶原维玻璃样变性,溶解断裂,嗜碱性变.排列紊乱:软骨细胞增多。
髁突软骨的表面出现胶原纤维间水肿、松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纵裂和横裂.软骨可沿横裂剥脱。
胶原纤维可发生变性,为弥漫的无结构的均质样物。
髁突的骨密质和骨小梁中的骨细胞可发生固缩.有的骨细胞消失,骨陷窝空虚.骨纹理明显,骨小梁出现不规则的微裂.甚至崩解。
45.简述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的区别?
结缔组织囊壁内没有皮肤附属器称为表皮样囊肿.如果内含皮肤附属器,如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称为皮样囊肿
46.口腔囊肿的一般组织学特征。
病理性囊腔和囊壁构成,囊腔内含各种表现的液体、半固体物质:囊壁的囊腔面多有上皮衬里:结缔组织囊壁多有明显的胶原纤维,其中可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有的出现腺体组织47.叙述含牙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有牙颈部附着于囊壁的牙冠,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
囊肿继发感染时,上皮增生,上皮钉突明显囊壁组织内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约40%囊肿的衬里上皮可发生黏液细胞化生,少数情况还可见皮脂腺细胞:某些病例的衬里上皮还可发生区域性角化,一般为正角化:纤维囊壁中有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48.叙述腺牙源性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衬里上皮部分为复层鳞状上皮,部分为无明显特征的上皮,但在相当区域内,复层上皮的表层细胞呈嗜酸性立方或柱状,常形成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含不同数量的纤毛细胞和产黏液细胞:在衬里上皮内常可形成隐窝或囊性小腔隙,内含黏液,形成黏液池,内衬这些小腔隙的细胞为类似于表层的嗜酸性立方细胞:衬里上皮可发生局灶性增厚.形成类似于发育性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