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生儿惊厥-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儿科惊厥诊疗常规

儿科惊厥诊疗常规

儿科惊厥诊疗常规惊厥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非自主的强直与阵挛性抽搐,并引起关节运动,常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发作时的脑电图可有异常或正常。

临床表现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

如在问诊或体检时,见到下列临床征象的任何一项,应警惕惊厥的发作: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等。

惊厥大多数为突然发作。

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面部、四肢肌肉抽搐,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

由于喉痉挛,气道不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部分患儿大小便失禁。

低钙血症惊厥时,患儿可意识清楚。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惊厥止后多入睡。

常见的惊厥的发作形式有以下几种:(1)强直-阵挛发作:突然意识丧失,肌肉剧烈强直收缩,呼吸暂停和青紫,持续1~2分钟后转入阵挛期,肢体有节律抽动,数分钟后逐渐减慢、停止;(2)强直性发作:意识丧失肌肉强烈收缩并维持某种姿势片刻;(3)阵挛性发作:意识丧失,面部或肢体肌肉节律性反复抽动(4)肌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全身或某组肌肉突然快速有力收缩,出现突然有力低头弯腰、摔倒或后仰;(5)限局性运动发作:意识丧失,为躯体某个部位抽动、常可泛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但在新生儿期,惊厥表现很不典型,呈全身性抽搐者不多,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眼球镇颤、眼脸颤动或吸吮、咀嚼动作等。

由于幅度轻微,易被忽视。

惊厥持续状态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超过30分钟,发作间期伴意识不清,其表现多为强直性-阵挛性抽搐。

85%患儿发生在5岁以内。

惊厥持续状态若不及时抢救,其后果严重,可致永久性脑损害,或因生命功能衰竭和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诊断小儿惊厥的诊断应着重寻找病因。

在进行紧急止惊处理后,必须详细地搜集病史、仔细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综合分析,尽早明确病因,以便针对病因行特殊治疗和判断预后。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新生儿期是婴儿生命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婴儿发生惊厥是极为严重的疾病。

惊厥是指由于脑功能异常导致的全身痉挛的症状,而新生儿惊厥则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生的惊厥症状,发生率非常高。

因此,对新生儿惊厥症状的早期诊断及及时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惊厥的定义新生儿惊厥一般是指在新生儿期产生发作性躁动或惊厥引起的全身性抽搐,抽搐通常出现在临床的前两周。

由于新生儿的脑部发育还不完全,对一些外界刺激反应过分敏感导致产生惊厥。

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原因新生儿期的惊厥发作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缺氧、缺钙、缺糖、感染及颅内出血等。

此外,新生儿神经系统自身的发育不足,对外界刺激反应过于敏感,也是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症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全身痉挛抽搐、肢体强制性屈曲、面部抽搐、口唇发绀等等。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新生儿惊厥的发作症状都是相同的,有些症状可能会出现,而有些则可能不会。

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在诊断新生儿惊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询问产前、产后过程,包括分娩难产、麻醉过程等;2.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家族病史、服药史等;3.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如评估神经系统存在异常、感染等;4.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糖、电解质、血细胞比法等。

新生儿惊厥的处理新生儿惊厥发作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症状,降低风险。

下面是几点处理原则:1.检查过程中,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2.控制惊厥抽搐,采取药物措施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频哌酮等药物,降低惊厥后遗症。

3.对于有原因引起的惊厥,及时治疗干预,如低钙血症、感染等。

4.针对性治疗,如引起惊厥的脑血管病变,及时施行手术治疗等。

新生儿惊厥症状在新生期很常见,但是,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类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类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类
一、概述
很多宝宝在刚刚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后,就会因为某些原因,患上各种疾病,比如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新生儿时期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暂时性紊乱的一种症状,患儿常常会表现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甚至失去知觉,所以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二、步骤/方法:
1、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类有五种,第一种是局灶阵挛型,患儿常表现为一个肌肉群有节奏性的抽动,但神志清醒;第二种是多灶阵挛型,患儿表现为多个肌肉群阵发性的抽动,而且患儿意识开始模糊。

2、第三种是强直型,患儿的上下肢出现强直性伸展,或者双腿伸直,上肢弯屈,患儿的眼球出现偏移,而且呼吸困难;第四种是肌阵挛型,患儿的某个身体部位出现一次或多次痉挛,甚至出现全身性肌阵挛。

3、第五种是隐晦型,这种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患儿常表现为反复眨眼、面部抽动,眼球上翻,四肢异常抽动,而且患儿的意识开始模糊、呼吸困难,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三、注意事项: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家长朋友要引起高度的
重视,平时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和表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到儿科医院进行治疗!。

新增章节:新生儿惊厥的处理

新增章节:新生儿惊厥的处理

新生儿惊厥的处理:新生儿惊厥是急症,必须立即紧急处理。

治疗的原则是:①维持生命;②药物控制惊厥发作;③寻找并治疗引起惊厥的病因;④预防惊厥复发。

1.保持气道通畅:惊厥发作时,患儿应取侧卧位,松解衣领。

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有条件时立即吸氧,惊厥后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时,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惊厥停止后,如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止惊处理:抗惊厥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病情选药。

当一种药物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重复应用一次,或其他药物更替使用。

注意用药剂量,必要时需监测血中药物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药量。

⑴苯二氮卓类药物:为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常用地西泮(diazepam)及咪达唑仑(midazolam)。

本类药物的优点是作用快,1~3分钟内生效,较安全,最宜于急症。

缺点是与苯巴比妥合用时可能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故需进行呼吸、血压监测。

地西泮推荐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0.3~0.5mg/kg,静注时间不少于3min,必要时30分钟可以重复应用。

地西泮可不经稀释直接注射,也可用0.9%生理盐水稀释,稀释后产生的混浊不影响疗效。

如果不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可用地西泮灌肠。

咪达唑仑的剂量为0.15~0.3mg/kg,静脉注射,注射后仍有反复发作者可使用咪达唑仑持续泵入,剂量为0.02~0.4mg/(kg.h)。

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后,多数惊厥可以缓解,如无效可选以下药物。

⑵苯妥英钠(phenytoin):多用于惊厥持续状态。

负荷量为15~30mg/kg,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mg/kg。

如果惊厥控制,12~24小时后使用维持量为3~9mg/kg,分两次给药。

苯妥英钠必须用0.9%生理盐水溶解。

静脉注射本药时需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⑶苯巴比妥钠(sodium phenobarbital):本药肌内注射吸收较慢,不宜用于急救,止惊时应选用静脉制剂应用。

新生儿负荷剂量为20~30mg/kg,首次10~15mg/kg静注,如未止惊,每隔10~15分钟加注5mg/kg,惊厥控制后改维持剂量为每日3~5mg/(kg.d),分两次应用。

儿科小儿惊厥的诊疗常规

儿科小儿惊厥的诊疗常规

儿科小儿惊厥的诊疗常规惊厥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结果。

惊厥发作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或阵挛性抽搐,多伴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

凡能造成神经元兴奋过高的因素,如脑缺血、缺氧、缺糖、炎症、水肿、坏死、变性等,均可导致惊厥。

一、诊断1.病史病史中要了解惊厥发作的类型、持续时间、意识状态及伴随症状,既往有无类似发作等;还要询问有无头颅外伤史、误服有毒物质或药物历史;询问有无感染、发热及与惊厥的关系。

分析惊厥的病因时要注意年龄的特点,新生儿期常见产伤、窒息、颅内出血、低血糖、低血钙、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婴儿期常见低钙血症、脑损伤后遗症、脑发育畸形、脑膜炎、高热惊厥、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等;幼儿期常见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癫痫等;学龄期以癫痫、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瘤、脱髓鞘病多见。

还要注意惊厥发作的季节特点,春季常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夏季常见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夏秋季多见流行性乙型脑炎,冬季常见肺炎、百日咳所致中毒性脑病低钙血症等,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惊厥一年四季均可见到。

2.体检惊厥发作时应注意观察抽搐的形式是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及惊厥时的意识状态。

除一般体格检查外,还应注意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色素斑等。

神经系统检查要注意头颅大小及形状、囟门、颅缝、瞳孔、眼底。

运动系统检查注意肌张力.有无瘫痪,有无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感染灶,外耳道有无溢脓、乳突有无压痛等。

3.辅助检查除血、尿、便常规检查外,根据需要选择性作血电解质测定和肝肾功能、血糖等化验。

凡原因不明的惊厥,特别是有神经系统特征或怀疑颅内感染时,均应做脑脊液检查。

但有视盘水肿或其他颅内高压体征时,可暂缓腰椎穿刺,待应用脱水药物后再进行检查。

待惊厥控制后根据需要选择进行头颅X线、脑电图、CT、磁共振成像(MRI)或SPECT检查。

二、治疗惊厥是急诊症状,必须立即处理,其治疗原则为:①及时控制发作,防止脑损伤,减少后遗症;②维持生命功能;③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④防止复发。

惊厥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惊厥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惊厥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惊厥(convulsion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致使肌肉抽动,并常伴意识障碍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抽动多为全身性。

4%~5%的小儿至少发生过1次惊厥,5岁以下尤为多见。

【诊断提示】1.病因注意有无发热、外伤史,家族癫痛史,季节特点及出生前和围生期病史,生长发育史,或误服毒物、药物史等;并了解惊厥发作的类型、持续时间、意识状态及伴随症状等。

不同年龄惊厥的病因有所不同:①新生儿期:生后3d 内常见产伤、窒息、低血糖、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4d后常见低钙血症、低血镁症、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破伤风、颅脑畸形等。

②婴儿期:以低钙血症、脑膜炎、高热惊厥、癫痛(婴儿痉挛症)、脑损伤后遗症、脑发育畸形等多见。

③幼儿期:以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癫痫等多见。

④学龄期:以癫疴、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瘤、脑脱髓鞘病变多见。

2.体格检查除一般体格检查及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外,应观察抽搐的形式及惊厥时的意识状态。

还应注意皮肤有无出血点、皮疹及异常色素、感染灶等,以及神经系统体征、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征、眼底改变、瞳孔变化等。

3.实验室检查除血、尿、便常规检查外,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做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培养、脑电图检查,必要时做诱发试验和24h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

疑颅内感染时查脑脊液,必要时做X线片、CT、MRI检查。

【治疗措施】小儿惊厥需紧急救治如下。

1.惊厥发作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备好气管插管;体温高者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开辟静脉通道。

2.抗惊厥治疗地西泮0.3~0.5mg/min注射速度,一般5mg/次,最大剂量10mg,缓慢静注,1~3min即可生效,必要时15min后重复1次。

苯巴比妥5~10mg/(kg·次),肌注,是长效止惊药物。

苯妥英钠1次负荷量为15~25mg/kg,溶于0.9%生理盐水滴注。

小儿惊厥诊断及治疗要点

小儿惊厥诊断及治疗要点

⏹小儿惊厥诊断及治疗要点概念⏹惊厥: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由于脑神经元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导致以肌肉抽搐为主的短暂而突然的脑功能障碍。

⏹癫痫持续状态(SE)传统定义:一次惊厥时间持续30min以上,或频繁发作连续30min以上、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

惊厥临床表现常见发作:强直阵挛发作。

婴幼儿可仅表现阵挛,可局限于半身或单个肢体或面部,也可仅表现眼斜视、凝视、眨眼、反复咀嚼,还可表现阵发性呼吸暂停、面部苍白或发红。

病因感染性病因⏹颅内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弓形体、疟疾)、寄生虫(肺吸虫、血吸虫、囊虫、包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脑膜脑炎、脑脓肿。

⏹颅外感染热性惊厥(单纯型、复杂型)中毒性脑病(毒痢、伤寒、百日咳、败血症、肺炎),其他如破伤风等。

非感染性病因⏹颅内疾病癫痫(原发性、继发性、隐原性)、占位性病变(肿瘤、囊肿、血肿等)、颅脑损伤(产伤、缺氧、外伤等)、颅脑畸形(脑积水、脑血管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等)、脑白质营养不良、脱髓鞘病。

⏹颅外性疾病1中毒性疾病药物(中枢兴奋药、氨茶碱、氯丙嗪等)、植物(毒菌、发芽马铃薯等)、农药(敌敌畏等)、杀鼠药(毒鼠强等)、一氧化碳等。

2肾原性肾性高血压。

3其他出血性疾病伴颅内出血、接种百日咳疫苗后等。

诊断要素⏹年龄1新生儿期:HIE、颅内出血、颅脑畸形、代谢性疾病、胆红素脑病、破伤风、脑膜炎。

2婴儿期:低血钙、化脑、热性惊厥、颅内出血、颅脑畸形、脑损伤后遗症、癫痫(婴儿痉挛症)。

诊断要素⏹季节⏹冬春:流行性脑膜炎,婴儿频繁的无热惊厥需注意低钙惊厥夏秋:菌痢、肠道病毒感染⏹7-9月:乙型脑炎诊断要素⏹病史⏹现病史:有热或无热惊厥、惊厥发作特点、神经系统症状、重要伴随症状。

既往史:有无惊厥史、有无易导致惊厥的疾病。

围产期:有无高危因素诊断要素⏹体检感染中毒症状:轻、重、有、无。

神经系统体征:意识(水平、内容)、瞳孔、颅神经、反射、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征、肌力、肌张力诊断要素⏹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

中医小儿惊厥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惊厥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惊厥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惊厥又称小儿惊风,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

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制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小儿惊厥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

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二、治疗方法1.耳穴疗法【主穴】神门穴(位于耳壳上方三角窝内,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

【操作】取身边任何尖钝小棒如火柴、探针、毫针等均可,对准神门穴施行点压。

要以均匀适当的指力,持续或阵阵加压,得效为度。

2.推拿疗法【操作】运天庭、推上攒竹、分推坎宫、运二太阳、掐揉中指巅、揉合谷,分阴阳,掐揉五指节各30〜40遍,揉内劳宫,运八卦,推肺经、三关,推六腑、清天河水各100〜300遍。

加减:腹部胀满,二便不通者,加运中脱100次,天枢120次;口噤不开者加运颊车100次。

上述两步推拿做完后,如还不能汗,发热不退,需用汗解法。

取少商、中冲、商阳、合谷,先用重掐法各数次。

次取太阳、风池,用掐揉并进,须至大哭得汗,如能得涕泪俱现则效果更佳。

3.灌肠疗法【药物】丹参、当归、石菖蒲、红花、桃仁各4g,白芍、钩藤(后下)各5g,金银花、知母各6g,煎成药液200ml,冲入羚羊角粉1g,清开灵注射液40ml,以此比例制成灌肠液备用。

【操作】应用时,按常规灌肠方式插导尿管入肛门内6〜8cm,按每分钟5ml速度推注药液,保留0.5小时,4〜6小时重复保留灌肠1次,待惊厥停止后8小时再重复灌肠1次巩固。

灌肠液用量2岁以下每次50ml,2岁以上80ml,5岁以上100ml。

同时,西医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低血糖、预防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措施。

短暂惊厥,不使用止痉药,惊厥持续状态者加用安定每次0.2〜0.3mg∕kg肌注。

4.中药外敷疗法【药物】用牛黄酪脑丸(主要成分:小牛角、牛黄、冰片、薄荷脑等)1丸,加全蝎1只(焙干、研末)。

新生儿惊厥诊疗常规

新生儿惊厥诊疗常规

新生儿惊厥诊疗常规新生儿惊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表现,症状常不典型,反复发作可造成脑损伤而留有后遗症。

诊断(一)临床表现惊厥发作形式常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更难于辨认。

常见的发作形式有轻微发作,表现为眼球斜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吸吮咀嚼、肢体踏板样动作以及呼吸暂停等;局限性阵挛性发作、多灶性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等。

(二)辅助检查根据病情检查血糖、钙、磷、镁、钾、钠、氯、胆红素。

脑电图检查对惊厥的诊断和预后尤为重要。

治疗(一)迅速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如:低血糖可给25%葡萄糖2-4ml/kg,以每分钟1ml的速度静注,以后用10%葡萄糖5-6mg/kg·min继续静注,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

低血钙(7mg/dl)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加等量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8小时一次,同时监测心率。

此外,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治疗参照有关章节。

(二)一般治疗细心护理、保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输液,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心肺监护。

(三)抗惊厥治疗原则上选用一种药物,剂量要足,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用药期间经常监护药物血浓度。

1.苯巴比妥钠为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对窒息和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脑代谢和能量的消耗,减轻脑水肿。

2.地西泮(安定)为治疗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效果好。

但地西泮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有抑制作用,所以,与苯巴比妥类药物合用时应十分慎重。

3.水合氯醛可作为抗惊厥治疗的辅助剂。

脱水剂的应用;反复长时间惊厥常并发脑水肿,必要时可给20%甘露醇静注,或速尿肌注或静注。

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

抗惊厥药物的选择
推荐:苯巴比妥作为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一线药物,优先推荐 静脉注射。负荷量20 mg/kg,单次负荷量不能控制的惊厥, 半小时后可按照10~20 mg/(kg·次)追加,总的负荷量不 超过40 mg/kg。
七、抗惊厥药物的选择
最大负荷量的苯巴比妥仍不能控制的惊厥,应加用二线抗惊厥 药物治疗。可选择的药物有左乙拉西坦、咪唑安定或劳拉西泮、 利多卡因。
对存在可快速纠正的病因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是新生儿惊厥常见病因,可以通过快速检测手段, 如床旁纸片法血糖监测、血气分析快速获得结果。大多数急性代谢紊乱 导致的惊厥可通过纠正代谢紊乱缓解,不需要抗惊厥药物治疗。 其他病因如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IE、新生儿戒断综合征、部分 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均可通过早期病因诊断,达到显著改善预后的效果。
新生儿惊厥管理目标
惊厥发作新生儿的父母焦虑和抑郁症的风险较高,较差的家庭生 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也会影响新生儿惊厥的远期预后。父母宣教、出 院后随访、鼓励父母积极参与患儿管理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新生儿惊厥诊断
01
单靠临床观察新生儿惊厥的漏诊或误诊率较高,而由此带来 的漏治或过度治疗均对惊厥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国际抗癫 痫联盟(ILAE)新生儿癫痫发作特别工作组、美国脑电生理 协会以及多个脑电监测指南均建议视频脑电图(VEEG)是 新生儿惊厥诊断的金标准。
五、对存在可快速纠正的病因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部分新生儿症状性惊厥可通过原发病治疗终止惊厥发作如低血糖、电解质 紊乱等。 部分患儿可通过病因治疗减少惊厥发作或改善原发病的预后如HIE给予低 温治疗;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遗传代谢性疾病 如高氨血症给予禁止氨基酸输注,降低血氨等。 因此,所有疑似或惊厥发作患儿应尽快完善病因识别,快速纠正可识别的 病因。如果惊厥发作停止,不需要进行抗惊厥治疗。如果针对病因的治疗 不能控制惊厥,需要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详见图1。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惊厥持续状态是指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者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的2次或2次以上连续发作达30分钟以上。

这种状态约85%发生在5岁以内,表现各种各样,分类有所差异。

一般以临床和脑电图相结合对诊断较实用。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发作时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为主。

根据发作形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常呈现轻微的抽动、呼吸暂停、肢体强直等奇异动作,发作形式多变。

某些重症新生儿在ICU抢救期间,可能会因使用呼吸机等原因应用肌松剂,此时惊厥的临床表现不明显,甚至缺乏,需经脑电图监测方能诊断。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以意识障碍和(或)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可为癫痫的首发症状。

常见以下两类: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和失神癫痫持续状态。

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凝视、语言中止、自动症和各种精神症状。

常有面部阵挛或抽动,可持续数小时、数日甚至数月,中间可有波动。

失神癫痫持续状态多见于10岁以内患儿,发作时呈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朦胧状态或仅有思维和反应变慢,严重意识混浊时则缄默不语、少动、定向力丧失,感觉、思维、记忆、认知等均有障碍,可有各种自动症表现。

发作后不能回忆,持续数小时、数日、数月不等,可能被误诊为精神障碍类疾病。

可进展为全身惊厥性发作。

发作时脑电图呈持续性双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典型失神,长时间发作后波率可稍慢)或持续弥漫性高波幅1~4HZ不规则棘慢波、多棘慢波或慢波(不典型失神)。

在病史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年龄、发作形式、发作时长、意识状态、精神行为异常、自动症表现等。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药物使用、手术史等情况,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惊厥持续状态。

仔细了解病史和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病儿是否有发热、发作前是否有精神症状、意识改变的程度等。

首先要判断是否是由颅内病变引起的惊厥,如果不是,则应考虑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生化改变引起。

新生儿惊厥诊疗常规

新生儿惊厥诊疗常规

新生儿惊厥诊疗常规立即将患儿平放于辐射台上,紧急评估紧急处理。

•有无气道阻塞-1气道阻塞f1立即吸痰吸氧维持通换气功能有无呼吸节频率改变-2判断中枢性或2维持静脉循环通路;•有无发热或体温不升一周围性呼吸改变3发热者物理降温,不升者给予复温4抗惊厥药物应用:(I)10%水合氯醛・有无心率循环改变一04〜06/kg保留灌肠,(2)苯巴比妥负荷量20〜40mg∕kg静注,首剂10〜15mg∕kg,24小时改维持量3~5mg∕(kgd)(3)地西泮可1次以03〜1mg/kg静注,止惊后给予苯巴比妥维持。

注意呼吸抑制,有肺部疾患及呼衰患者慎用或禁用。

•病史询问:1、家族惊厥史:评估有无先天性或遗传代谢病2、母亲孕产伤史:判断HIE,颅内出血极重要。

3、不洁接生史:警惕破伤风4、生后喂养延迟或不能进食者:有助于低血糖、低血钙等电解质紊乱判断。

5、母亲感染史和胎膜早破:有助于颅内感染和败血症诊断。

6、出生3日内出现的惊厥,最常见的病因为HIE、颅内出血,可合并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以及维生素B6依赖症,先天性宫内感染弓形体,等•体格检查:除全面检查外,还应着重检查:1、精神、意识:嗜睡、昏迷常提示大脑受损;2、四肢运动和肌张力异常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原始反射:如吸吮、觅食、拥抱、握持等反射异常表明脑干受损;4、颅缝和囱门紧张与饱满示颅压增高;瞳孔反射迟或消失大脑严重受损,不等大则提示脑疝已形成。

•辅助检查:结合病因1、实验室检查:血糖、血清钙、钠、镁、血PH值、脑脊液、血培养、母亲和新生儿宫内感染证据:优生五项2、头颅B超、MR1或头颅CT体层扫描、脑电图检查。

•针对病因诊断及时作出处理:1、低血糖:按02~05g∕kg,给予10%~25%葡萄糖10m1∕min滴注,后改为8-10mg∕kg∕min 滴注。

极低体重早产儿输注速度不宜〉8mg∕kg∕min,每4~6小时监测血糖一次,正常24小时后减慢速率,48~72小时停用。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常规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常规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常规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分类及诊断
1.单纯性热性惊厥
(1)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

(2)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于发热24小时内。

(3)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

(4)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

(5)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

小儿惊厥的临床诊断与救治——及时处理凉厥,尽早进行病因诊疗

小儿惊厥的临床诊断与救治——及时处理凉厥,尽早进行病因诊疗

新 生 儿 多 见 缺 血 缺 氧 性 脑 病 、 颅 内 出
临床 医生应 首先根 据 临床表现 作 出
惊 厥 的症 状 诊 断 ,及 时进 行急 救处 理 。 再依据 患儿 的病史 、体 征及必要 的辅助 检查 ,力求早 期作 出病 因诊断 ,针对病
因 治 疗 。 最 终 的 明 确 诊 断 是 在 综 合 鉴 别
辅 助 检 查 有 针 对 性 地 选 择 血 、 尿 、便 一 般 检 查 ,血 液 生 化 f 钙 、磷 、
镁 、钾 、 钠 、 氯 、 糖) 及必 要 的特殊 检 查 。疑 颅 内感 染 、出血 等 疾病 者 ,惊厥 停
染 、颅脑 损伤 、代谢异 常或 中毒等 急性
疾 病过程 中均可 出现惊 厥症状 。在这 种 情 况下 ,惊厥 仅是急 性病患 者的临 床症 状 ,随急性病 的好转 而消失 ,由于不具 备 癫痫 患者长 期慢性 和反复 发作 的基本 特 征 ,因而不能诊断 为癫痫 。
特征 。
和抽 动 ,常伴或不 伴有 意识 障碍 ,俗称
抽风 、惊风 ,以 <3 岁的婴幼儿 多见。惊 厥是 由于各 种刺激 引起 神经 细胞 异常放 电所 致 ,婴 幼儿 时期 由于大脑皮 质功 能 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惊厥 。 惊 厥 是癫 痫 患 者 的基 本 临床 表 现 , 但类 似 的临床发 作 同样 可多 次地 出现在
血 、化 脓 性 脑 膜炎 、低 钙 血 症 、低 血
糖 、先天性 脑发 育畸形 、破伤风 和高胆 红素脑病 等;婴幼儿多见高热 l 京厥 、化脓
性脑膜炎、低钙血症 、婴儿痉挛症等;学
龄 前 及 学龄 儿 童 多见 癫 痫 、颅 内感 染 、中
续 时 间长 、发 作 频 繁 ;高 热 惊 厥 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表现,症状常不典型,反复发作可造成脑损伤而留有后遗症。

诊断
(一)临床表现惊厥发作形式常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更难于辨认。

常见的发作形式有轻微发作,表现为眼球斜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吸吮咀嚼、肢体踏板样动作以及呼吸暂停等;局限性阵挛性发作、多灶性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等。

(二)辅助检查根据病情检查血糖、钙、磷、镁、钾、钠、氯、胆红素。

脑电图检查对惊厥的诊断和预后尤为重要。

治疗
(一)迅速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如:低血糖可给25%葡萄糖2-4m1/kg,以每分钟1ml的速度静注,以后用10%葡萄糖5-6mg/kg·min继续静注,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

低血钙(7mg/dl)加等量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8小时一次,同时监测心率。

此外,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治疗参照有关章节。

(二)一般治疗细心护理、保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
输液,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心肺监护。

(三)抗惊厥治疗原则上选用一种药物,剂量要足,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用药期间经常监护药物血浓度。

1.苯巴比妥钠为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对窒息和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脑代谢和能量的消耗,减轻脑水肿。

2.地西泮(安定〉为治疗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效果好。

但地西泮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有抑制作用,所以,与苯巴比妥类药物合用时应十分慎重。

3.水合氯醛可作为抗惊厥治疗的辅助剂。

脱水剂的应用;反复长时间惊厥常并发脑水肿,必要时可给20。

』甘露醇静注,或速尿肌注或静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