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ppt正式完整版
• 根据202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热性惊 厥为发热状态下(肛温≥38.5 ℃,腋温≥38 ℃) 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
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
史。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可
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
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如发热 ≥3 d才出现惊厥发作,注意应寻找其他导致惊 厥发作的原因。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 识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童时期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 的原因,患病率为3%~5%。2021年中华 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已制定《热性惊 厥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2021)》,2021 年再次制定了《热性惊厥诊断与管理专家 共识(2021实用版)》
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气道通畅、监测生
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
静脉通路。若惊厥发作持续>5 min,则需要尽快 3、长期预防治疗: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不推荐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辅助检查: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检查。
使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泮简单快速、安全 Hayakawa等对381例发热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病因分析显示,81.
• 热性惊厥持续状态(FSE)是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 、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 min及以上。Hayakawa等对381例发热 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病因分析显示,81.6%为FSE,6.6%为脑病 或脑炎,0.8%为脑膜炎,7.6%为癫痫,3.4%为其他原因。因此对 FSE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病因。
Meta分析:热性惊厥的预防性药物治疗
Meta分析:热性惊厥的预防性药物治疗Meta分析:热性惊厥的预防性药物治疗热性惊厥(FS)是临床常见的发作性疾病,亦是儿童抽搐发作的常见形式,目前全球有2%~5%的儿童患热性惊厥。
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将热性惊厥定义为:一种发生于6个月至5岁婴幼儿,伴体温升高(≥38℃,任何原因均可)而不伴颅内感染的抽搐发作。
尽管该病为良性疾病,且呈自限性病程,但其发作程度的剧烈给患儿父母带来巨大恐惧感,亦是患儿急诊就医的主要原因。
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总概率为2%~6%,是普通人群的4~6倍。
其发作形式可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概率为1.0%~2.2%,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别;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概率为4.1%~6.0%,明显高于单纯性。
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可以增加继发癫痫的风险,因此,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阻止其进一步进展为癫痫,成为当前临床研究之关注重点。
目前认为,热性惊厥复发与患儿阳性家族史、首次抽搐发作年龄(<18个月)、引起惊厥的体温和高热持续时间有关,而药物治疗是否能够真正预防复发尚存争议。
本文通过对4项Meta分析的质量评估来评价药物预防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最终纳入4篇英文Meta分析文献,提示间断口服或直肠予地西泮、间断口服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维生素B6、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对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率无重要临床意义;仅1项临床试验显示间断口服氧异安定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明显降低。
4项Meta分析中3项未提及发表偏倚的识别和处理,仅1项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但未行定量分析以评价其对Meta分析结论科学性的影响,亦未描述对发表偏倚的进一步处理。
结论鉴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后预后较好,而药物预防性治疗存在效果不确切、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故不常规推荐抗癫癫药、解热镇痛药、维生素取等作为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常规用药。
经检索最终获得4篇关于药物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献,包括48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6182例热性惊厥患儿,治疗药物主要为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和维生素B6。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解读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重病症。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既往又称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儿科门急诊常见的病种之一。
热性惊厥的定义、诊断及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临床问题,《中华儿科杂志》曾于1984年发表了我国专家关于本病诊断和治疗的建议[1],对指导广大儿科医生对本病的临床规范化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和癫痫病学的快速发展,关于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和处理规范,又有不少新的认识,国际上也发表了相关指南或建议,但临床实践中仍缺乏针对本病和相关疾病的高质量指南[2,3,4],尤其是对于热性惊厥的急诊处理、退热剂使用及长期预防等问题,高水平研究证据尤为缺乏。
为促进儿科医生全面、正确地诊断和处理热性惊厥及相关临床问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成立专家组,讨论并制定了"儿童热性惊厥诊断与管理的专家共识(2016)"(简称共识)[5]。
由于缺乏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该共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对其给予解读,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热性惊厥的概念热性惊厥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是:初次惊厥发作在6月龄至5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初期,体温在38 ℃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6]。
本共识与美国儿科协会2011年的定义基本相同,即发热(肛温≥38.5 ℃,腋温≥ 38 ℃)伴随的惊厥发作,能够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且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
热性惊厥的定义可高度概括为发生于特殊发育时期,由发热所诱发的惊厥发作。
主要包括3个条件:惊厥发作、发热、年龄。
共识中明确指出,部分患儿发作前未发现发热。
临床实践中患儿通常在惊厥发作后立即发热,且常常体温升高速度快,程度重。
对于这类患者,应注意可能忽视即将发生(实际上常常是已经发生了,只是病史尚未提供)的发热因素,而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x
如果没建立静脉通道怎么办?
• 咪达唑仑0.3 mg /kg(≤10 mg/次)肌肉注射(医院 有价格21左右,2ml 10mg)
• 100 g/L水合氯醛溶液0.5 mL/kg灌肠
间歇性预防治疗
预防发作一直是Fs临床处理的关键而又缺乏公 认的指南及规范
• 指征:(1)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 ≥4次);(2)发生惊厥持续状态,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 发作者。 • 用法:在发热开始 即给予地西泮口服,每8 h口服0.3 mg/kg,≤3次大多可有效防止惊厥发生。 • 有报道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间歇性用药可预防FS 复发。 • 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间歇性用药对预防复发无效
惊厥发作前发热时间短以及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多也是继发癫痫的危 险因素 ̈
热性惊厥附加症
• Dravet综合征(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特征:
(1)1岁以内起病,常因发热诱发首次发作;
热敏感相关的癫痫综合征
(2)主要表现为发热诱发的全面性或半侧阵挛发作,1次热程中易反 复发作; (3)具有热敏感的特点,易发生惊厥持续状态; (4)1岁以后出现多种形式的无热发作; (5)智力、运动发育倒退; (6)初期脑电图多数正常,1岁以后出现全导棘慢波或多棘慢波,或 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 • 多数患儿药物疗效不佳,发作难以控制,Dravet综合征是遗传性癫 痫常见类型之一,70%一80%的患儿与基因突变有关。
• 年龄越小,复发风险越高,小于1岁的热性惊厥患儿有50%的复发可 能,而首发年龄大于3岁者复发率降至20%
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评估 • 10%-15%的癫痫患者既往有热性惊厥史,单纯性FS与复杂性FS发
展为癫痫的概率分别为1.O%-1.5%与4.0%-15.0%. • 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主要危险因素:
热性惊厥的诊治
热性惊厥热性惊厥(febrile conuvulsion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
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6岁,高峰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3岁。
5岁小儿约2%-3%有过有过热性惊厥历史。
长时间的热性惊厥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不仅影响智力发育,而且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明显遗传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诊断要点】一、诊断标准:初次在3个月至5-6岁之间,在上感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或代谢性异常后,可诊断为热性惊厥。
二、临床表现:分两型。
(一)单纯性热性惊厥:首发年龄在3个月-6岁,6月至3岁为高峰年龄组,3岁后发作减少,6随后不再发作。
多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先有高热,体温多在38.5-39℃以上,很快出现惊厥(一般在6-12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发作为全身性,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短,多在10分钟之内停止。
同一次病程中只发作一次,惊厥发作后很快清醒,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热退1-2周后脑电图正常,预后良好。
(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不定,初发可在小于3月,大于6岁;惊厥发生在发热24小时以后;发作时体温低于38-38.5℃;开始为高热惊厥,随着发作次数增多,逐渐变成无热惊厥,惊厥持续时间长(15分钟以上),可反复累计发作5次以上;惊厥多为局限性,持续时间超过10-15分钟,或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反复惊厥发作;可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热退1-2周后脑电图可有异常波形。
三、辅助检查:(一)脑脊液检查:首次高热惊厥或婴儿期发生热性惊厥,必要时做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颅内疾病,高热惊厥时脑脊液正常。
(二)其他检查根据情况可选做生化检查,如血糖、血钙、血磷、血钠、血、尿、便常规及培养,脑电图、颅脑彩超、CT扫描、MRI等检查,进一步做出病因诊断。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鉴别诊断
癫痫
癫痫发作无发热,且发作形式多样,持续时间较长,脑电图检查 有异常表现。
低钙惊厥
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儿,发作时血钙降低,可伴有手足搐搦、喉痉挛 等症状。
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
如脑膜炎、脑炎、脑外伤等,有相应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热性惊厥的分类
单纯型热性惊厥
全身性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不 超过10分钟,无局灶性发作特征 。
反复发作
热性惊厥多在1-2周内反复发作,但也有 少数病例仅发作一次。
发热
惊厥发作时体温多在38℃以上,但也有少 数病例体温正常或低于38℃。
持续时间
惊厥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至10分钟,不超 过30分钟。
惊厥
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意识丧失, 呼之不应,双眼上翻或凝视,可伴有口吐 白沫、咬舌、呼吸暂停等。
热性惊厥概述
定义
病因
热性惊厥是指因发热诱发的惊厥发作 ,通常发生于儿童体温急剧上升期。
热性惊厥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 传、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热性惊厥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尤 其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更为常见。
02
热性惊厥的诊断
诊断标准
发病年龄
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但也可发生 于更大年龄段。
教育与心理支持
正确认识热性惊厥
01
家长应了解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其发生原因、症状
及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恐慌。
心理疏导
02
对于因热性惊厥而产生心理压力的孩子,家长应给予适当的心
理疏导和支持。
增强免疫力
03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降低热性
惊厥的发生风险。
05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
热程中(肛温i>38.5 oC,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 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 也没有无热惊厥史。4 o。Fs通常发生于发热24 h内,如 发热≥3 d才出现惊厥发作,应注意寻找其他导致惊厥 发作的原因。部分Fs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监护人 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 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M J。
一些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可以Fs起病,表现为发热 易诱发,具有“热敏感”的特点或早期呈Fs表现,不易与 Fs鉴别,需引起重视。热敏感相关的癫痫综合征包括 Dravet综合征和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GEFS+)等。临床应根据患儿发病年龄、发作表现、脑 电图特点、病程演变及家族史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因此,对于年龄小、反复发作、局灶性发作或惊厥持 续状态、家族史阳性的患儿应警惕热敏感相关的癫痫综 合征,建议至三级医院进行专科评估。
5治疗与预防 FS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问歇性预防治疗
及长期预防治疗。需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和家长意愿进 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5.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大多数FS呈短暂发作,持续 时问1~3 rain,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j。应保持呼吸 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 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其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 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 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保证 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堡壅旦』L型!堕盎苤查垫!!生!旦篁!!鲞箜!!塑!!垫!垒艘!业!里!!!!望!!竺!!竺!竺!Q!!!!型:丝!盟!:!!
.1379.
·标准·方案·指南·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
第十页,共23页。
4复发风险的评估: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复发率为 30%~40%,多在发病后1年内复发;≥2次发作后的复 发率为50%。复发的危险因素:(1)起始年龄小(<18月 龄);(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1 h);(3)一级亲属中有热 性惊厥史;(4)低热时出现发作。无任何上述危险因素 者2年复发率为14%,具备1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20%, 2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30%,3项危险因素者>60%,4 项危险因素的复发率>70%。年龄越小,复发风险越高, 小于1岁的热性惊厥患儿有50%的复发可能,而首发年 龄大于3岁者复发率降至20%。FSE与单纯性热性惊厥相 比,其再发为FSE的风险明显增高,表明长时程热性惊 厥发作后易再次发生惊厥持续状态。头颅MRI异常者复 发风险增高3.4倍。
第十八页,共23页。
健康教育与长期管理
1健康教育与指导:需要对家长进行热性惊厥疾 病诊断、防治及管理的系统性指导,减轻家长对 疾病的焦虑和担忧,并掌握热性惊厥家庭救治的 基本知识。重点强调以下内容:(1)热性惊厥的疾 病特点: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发热和神经系 统易感性相关,虽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为 3.0%~5.0%,但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 (2)热性惊厥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没有证据表明对 热性惊厥患儿进行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可降低 远期癫痫发生率或改善远期认知结局,但根据惊 厥发作频率、程度并结合家长治疗意愿,可给予 阶梯式预防治疗。
第四页,共23页。
临床诊断及评估
1诊断: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根据临 床特征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 发作情况见表2。单纯性占70%~80%,表现为 全面性发作,24 h内无复发,无异常神经系统 体征。复杂性占20%~30%,发作持续时间长 或为局灶性发作,24 h内有反复发作,发作后 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热性 惊厥持续状态(FSE)是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 min及以上。Hayakawa等对381例发热伴惊厥 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病第五页因,共23页分。 析显示,81.6%为FSE,
高热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
关于热性惊厥的定义、临床诊断及评估、治疗和预防等问题,近年来有一些新的认识。
为促进临床儿科医生全面、正确地诊断和处理热性惊厥及相关癫痫综合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成立专家组,讨论并制定儿童热性惊厥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规范化诊治,避免过度的检查和治疗。
一、概念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年龄依赖性的疾病,首次发作多见于6月龄至5岁。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热性惊厥为发热状态下(肛温≥38.5 ℃,腋温≥38 ℃)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史。
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如发热≥3 d才出现惊厥发作,注意应寻找其他导致惊厥发作的原因。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主要系脑发育未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以及个别非感染性的疾病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
本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同卵双胎同病率高于异卵双胎(62%比16%)。
热性惊厥发病的遗传相关机制涉及个人与家族易感性、炎症与免疫调节反应、神经元兴奋与抑制以及机体与病毒等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已报道多个基因和(或)染色体异常与热性惊厥相关,有些变异和癫痫重叠(表1)。
对首发年龄小或发作频繁者可行基因检测,为进一步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
二、临床诊断及评估1.诊断: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情况见表2。
单纯性占70%~80%,表现为全面性发作,24 h内无复发,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
热性惊厥PPT课件
热性惊厥的定义
• 热性惊厥(FS)(儿科学第八版):发病年龄为3个月 ~5岁,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 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 没有无热惊厥史可诊断。
• 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 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是儿童时期年龄依 赖性的疾病,首次发作多见于6月龄至5岁。
18
热性惊厥的鉴别诊断
• 热性惊厥应与发热寒战、婴幼儿屏气发 作及晕厥等鉴别。
• 以下情况不应诊断为热性惊厥:既往有 癫痫病史者因感染诱发惊厥发作、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性脑病、新生儿发 热伴惊厥、全身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 遗传代谢病所致的惊厥。
19
辅助检查
• 常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包 括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s, FS
解放军第181中心医院儿科
1
资料来源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 专家共识(2016版)
2
内容纲要
3
惊厥的定义
• 是指大脑神经元突然大量的异常 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的不 自主收缩,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 为小儿常见的急症症状之一。
4
惊厥的发病机理
• 小儿惊厥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 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未完善,抑制 差,兴奋易扩散,神经髓鞘未完全形 成,冲动易泛化,血脑屏障不良,毒 物易渗入脑组织及水电解质代谢不稳 定等因素有关。
厥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脑发育障碍、脑 外伤、颅7 内占位
内容纲要
8
惊厥的临床表现
• 典型者为意识丧失,两眼凝视、斜 视或上翻,头转向一侧或后仰。面 部、四肢肌肉呈阵发性或强直性抽 动。喉肌痉挛,气道不畅,故可有 屏气甚至青紫。部分小儿有大小便 失禁现象。一般抽搐经数秒或数分 钟而自止,然后进入昏睡状态。少 数病人出现局限性抽搐后神志未清 醒又出现再次抽搐,提示病情严重。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培训课件
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
静脉通路。若惊厥发作持续>5 min,则需要尽快
使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泮简单快速、安全
有效,是一线止惊剂。如难以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也可满意发挥
止惊效果。对于FSE的病例,需要静脉用药积极
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状态,积极退热,寻找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复发风险的评估: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复发 率为30%~40%,多在发病后1年内复发;≥2次 发作后的复发率为50%。复发的危险因素:(1) 起始年龄小(<18月龄);(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 (<1 h);(3)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4)低热 时出现发作。无任何上述危险因素者2年复发 率为14%,具备1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20%,2 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30%,3项危险因素者 >60%,4项危险因素的复发率>70%。年龄越小, 复发风险越高,小于1岁的热性惊厥患儿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鉴别诊断:热性惊厥应与发热寒战、婴幼儿 屏气发作及晕厥等鉴别。以下情况不应诊断为 热性惊厥:既往有癫痫病史者因感染诱发惊厥 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性脑病、新生 儿发热伴惊厥、全身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 传代谢病所致的惊厥。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是指小儿体温超过38℃发生的全身性惊厥,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起病年龄多在4个月至5岁之间。
根据患儿临床特征和继发癫痫的危险性,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
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单纯热性惊厥发病年龄6个月至6岁,体温骤升时很快出现惊厥,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阵挛或强直发作,少数为失张力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5-10分钟,发作前后无异常神经体征,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发作,热退1周后脑电图检查正常。
2)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小于6月或6岁以上仍有发作,惊厥时体温不足38℃,有局部性发作表现,一次热程有1次以上惊厥发作,或惊厥时间超过15分钟,或惊厥后2周脑电图仍有异常。
二、辅助检查1.脑电图热退后1-2周以后检查。
单纯热性惊厥背景活动基本正常。
复杂性热性惊厥可有持续存在一侧性慢波、阵发性癫痫放电。
可做随访。
2.头颅CT及MRI 对除外颅内疾病或发育异常有诊断意义,必要时选用3.血生化可除外电解质及低血糖引起的惊厥发作4.脑脊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难以鉴别时需行此检查5.血、尿、便常规检查三、治疗原则1.急诊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反复惊厥发作伴缺氧青紫者应吸入氧气2)立即止惊,止惊药物选用如下:①地西泮(安定)静脉缓慢注射,多次复发需重复使用。
或地西泮直肠给药②苯巴比妥(鲁米那)肌内注射③劳拉西泮(氯羟安定)静脉注射3)解除高热应用物理降温及非甾体降热药物4)积极查找并控制原发病5)间歇用药预防①用药指征有长程发作(15~20分钟)史,热性惊厥发作≥2次②用药方法地西泮(安定)直肠给药,8小时后可改口服至体温正常。
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2.长期连续用药预防1)预防指征①反复发作,1年内发作5次或以上②发作呈持续状态③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或癫痫④热性惊厥发作后2周,脑电图有特效癫痫波2)药物: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口服。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
影像学检查
• 对首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者,不建议常规进 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 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进 行头颅MRI检查寻找病因:头围异常、皮肤异常 色素斑、局灶性神经体征、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或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持续数小时。
• 部分CFS及FSE的患儿急性期可能发生海马肿胀, 远期则可能引起海马萎缩,并可能导致日后颞 叶癫痫的发生,必要时应复查头颅MRI。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
2016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刘星辰
• 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 我院尚无儿科神经专科团队
• 二胎政策开放,儿科病人量剧增,我们接触到 此类病人也越来越多。
• 小孩发热抽搐了该怎么办? • 这样抽搐会不会是癫痫发作? • 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有下次吗? • 今后会不会患癫痫病?
• 孩子曾经出现了热性惊厥,那可以正常接 种疫苗吗?
2.5~4Hz尖形慢波发放。
思考
• 2岁男孩 • 1岁1月时第1次热性惊厥; • 1年内出现4次发热后抽搐发作; • 38~39℃后(中度发热)出现惊厥发作; • 惊厥持续2-3min; • 无相关家族史 • 行2次MR正常;行2次VEEG正常,1次VEEG界限性异常,可见左侧半球局灶性异常放电。
2016-5-11 VEEG:正常幼儿脑电图
1月之后再因“发热抽搐入院”次入院
2016-6-26磁共振:脑MR平扫未见异常 2016-6-27 VEEG:正常幼儿脑电图
2017-5-5磁共振:脑MR平扫未见异常 2017-5-6 VEEG: 1、界限性异常儿脑电 图;2、浅睡状态,间断于左侧中央、前 中颞区可见单个棘波、2.5~4Hz尖形慢波 发放。
单纯性热性惊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复发风险的评估: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复发率为 30%~40%,多在发病后1年内复发;≥2次发作后的复 发率为50%。复发的危险因素:(1)起始年龄小(<18月 龄);(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1 h);(3)一级亲属中有热 性惊厥史;(4)低热时出现发作。无任何上述危险因素 者2年复发率为14%,具备1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20%, 2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30%,3项危险因素者>60%,4 项危险因素的复发率>70%。年龄越小,复发风险越高, 小于1岁的热性惊厥患儿有50%的复发可能,而首发年 龄大于3岁者复发率降至20%。FSE与单纯性热性惊厥 相比,其再发为FSE的风险明显增高,表明长时程热性 惊厥发作后易再次发生惊厥持续状态。头颅MRI异常者 复发风险增高3.4倍。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主要系脑发育 未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三方面因素交互作 用所致。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 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以及个别非感染性的疾病 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本病具有明显的家 族遗传倾向,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同卵双胎同病率高于异卵 双胎(62%比16%)。
2鉴别诊断:热性惊厥应与发热寒战、婴幼儿 屏气发作及晕厥等鉴别。以下情况不应诊断为 热性惊厥:既往有癫痫病史者因感染诱发惊厥 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性脑病、新生 儿发热伴惊厥、全身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 传代谢病所致的惊厥。
3辅助检查: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 图与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为明确发热的病因, 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相关建议和推荐见表3。应 根据病情选择相应辅助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血 生化(包括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应常规检查,目 的为明确发热原因及鉴别常见的惊厥病因;(2)病史和 体检如提示颅内感染,患儿应进行腰椎穿刺检查;(3) 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不需常规进行脑电图或神经影像 检查;但局灶性发作或有局灶性神经体征者应进行脑 电图及神经影像检查。在热性惊厥发作后1周内,脑电 图监测可见痫样放电或后头部非特异性慢波,不能用 于热性惊厥的复发或继发癫痫的预测。因此在热性惊 厥急性发作期,不推荐进行脑电图检查来评估。
2、间歇性预防治疗:指征:①短时间内频繁 惊厥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或②发 生惊厥持续状态,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 作。在发热性疾病初期间断足剂量口服地西泮、 氯硝西泮或水合氯醛灌肠,大多可有效防止惊 厥发生;有报道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间 歇性用药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卡马西平和苯 妥英间歇性用药对预防复发疗效欠佳。
与热性惊厥相关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略)
治疗与预防
热性惊厥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间歇性 预防治疗及长期预防治疗。需根据患儿个体情 况和家长意愿进行综合评估与选择(表4)。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大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 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1~3 min,不 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气道通畅、监测生 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 静脉通路。若惊厥发作持续>5 min,则需要尽快 使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泮简单快速、安全 有效,是一线止惊剂。如难以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也可满意发挥 止惊效果。对于FSE的病例,需要静脉用药积极 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状态,积极退热,寻找 并处理发热和惊厥的原因。热性惊厥急性期的处 理流程见图1。
3、长期预防治疗: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 良好,不推荐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FSE、复 杂性热性惊厥等具有复发或存在继发癫痫高风 险的患儿,可考虑长期抗癫痫治疗。用药前应 和监护人充分沟通,告知可能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虽然研究证实长期口服苯巴比妥与丙戊酸 对防止热性惊厥复发有效,但临床应权衡其利 益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长期口服左乙 拉西坦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 步评估。
健康教育与长期管理
1健康教育与指导:需要对家长进行热性惊厥疾 病诊断、防治及管理的系统性指导,减轻家长对 疾病的焦虑和担忧,并掌握热性惊厥家庭救治的 基本知识。重点强调以下内容:(1)热性惊厥的疾 病特点: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发热和神经系 统易感性相关,虽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为 3.0%~5.0%,但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 (2)热性惊厥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没有证据表明对 热性惊厥患儿进行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可降低 远期癫痫发生率或改善远期认知结局,但根据惊 厥发作频率、程度并结合家长治疗意愿,可给予 阶梯式预防治疗。
临床诊断及评估
1诊断: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单 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情况见表2。单纯性 占70%~80%,表现为全面性发作,24 h内无复发,无异常 神经系统体征。复杂性占20%~30%,发作持续时间长或 为局灶性发作,24 h内有反复发作,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 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热性惊厥持续状态(FSE)是指热 性惊厥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 复达30 min及以上。Hayakawa等对381例发热伴惊厥持续 状态患儿进行病因分析显示,81.6%为FSE,6.6%为脑病或 脑炎,0.8%为脑膜炎,7.6%为癫痫,3.4%为其他原因。因 此对FSE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病因。
小结
热性惊厥为年龄依赖并伴随发热的惊厥发作, 应注意与颅内感染等其他导致惊厥的疾病鉴别, 同时鉴别热敏感相关的癫痫综合征。应根据临 床表现对患儿进行选择性的辅助检查。对有热 性惊厥病史或家族史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复发 的风险。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不推 荐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预防复发。应对热性惊 厥患儿家长做好病情宣教与能防止热 性惊厥发作,也不会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 而且退热药物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应按常规使 用退热药物,不应过分积极。在处理惊厥的同 时应积极查找发热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防止惊厥的反复发作。
预防接种是疾病管理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热性 惊厥患儿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如三 价灭活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百白破、麻风 腮疫苗可能引起发热进而导致惊厥。其惊厥发生 主要与自身遗传机制有关(如SCN1A、PCDH19等 基因突变等),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 由疫苗诱发的热性惊厥与其他发热疾病诱发的热 性惊厥,在发作严重性、复发率、远期预后等各 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应告知家长一些疫苗可能会 引起发热并导致惊厥,但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 否则,患儿将面临更大风险,其预后可能更严重。
(3)热性惊厥的复发与疾病预后:复发与首发年龄 相关,小于12月龄婴儿首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后复 发率高于12月龄以上幼儿;两次单纯性热性惊厥 后不管发病年龄,复发率为50%。单纯性热性惊 厥患儿继发癫痫发生率仅轻度增高,为1.0%~ 1.5%;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生率增高。(4) 惊厥发作期的家庭处理:多为短暂的自限性发作, 家长应镇定,将患儿予侧卧位平躺防止意外伤害, 不应刺激患儿,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防止误吸; 若发作超过5 min或发作后意识不清需尽快就医。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 管理专家共识(2016)
2016.11.23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是儿童时期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 的原因,患病率为3%~5%。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热性惊 厥为发热状态下(肛温≥38.5 ℃,腋温≥38 ℃) 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 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 史。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可 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 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如发热≥3 d才出现惊厥发作,注意应寻找其他导致惊厥 发作的原因。
对于有继发癫痫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热性惊厥及FSE患儿 需要检查和随访脑电图。局灶性发作伴有脑电图局灶 性痫样放电可作为癫痫发生的预测指标。对首次单纯 性热性惊厥发作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 成像(MRI)检查。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 情况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寻找病因:头围异常、皮 肤异常色素斑、局灶性神经体征、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或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持续数小时。对相关脑病 变的检出,通常MRI较CT更敏感,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FSE的患儿急性期可能发生海马肿胀,远期则可能引起 海马萎缩,并可能导致日后颞叶癫痫的发生,必要时 应复查头颅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