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低音调节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音调控制就是人为地改变信号里高、低频成分的比重,以满足听者的爱好、渲染某种气氛、达到某种效果、或补偿扬声器系统及放音场所的音响不足。这个控制过程其实并没有改变节目里各种声音的音调(频率),所谓“音调控制”只是个习惯叫法,实际上是“高、低音控制”或“音色调节”。高保真扩音机大都装有音调控制器。然而,从保证信号传送质量来考虑,音调控制倒不是必须的。

一个良好的音调控制电路,要有足够的高、低音调节范围,但又同时要求高、低音从最强到最弱的整个调节过程里,中音信号(通常指1000赫)不发生明显的幅度变化,以保证音量大致不变。

所谓提升或衰减高、低音,都是相对于中音而言的。先把中音作一个固定衰减(或加深负反馈)然后让高音或低音衰减小一些(或负反馈轻一些),就算是得到提升。因此,为了弥补音调控制电路的增益损失,常需增加一到两级放大电路。

音调控制电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衰减式和负反馈式。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的调节范围可以做得较宽,但因中音电平要作很大衷减,并且在调节过程中整个电路的阻抗也在变。所以噪声和失真大一些。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的噪声和失真较小,但调节范围受最大负反馈量的限制,所以实际的电路常和输入衷减联合使用,成为衰减负反馈混合式。

1.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典型电路如图:

衰减式音调控制典型电路

高音、低音分开调节:C1、C2、W1构成高音调节器,R1、R2、C3、C4、W2构成低音调节器。W1旋到A点时高音提升,旋到B点时高音衰减。W2旋到C点时低音提升,旋到D点时低音衰减。组成音调电路的元件值必须满足下列关系:(1)R1≥R2;

(2)W1和W2的阻值远大于R1、R2;

(3)与有关电阻相比,C1、C2的容抗在高频时足够小,在中、低频时足够大;而C3、C4的容抗则在高、中频时足够小,在低频时足够大。C1、C2能让高频信号通过,但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而C3、C4则让高、中频信号都通过,但不让低频信号通过。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才有足够的调节范围,并且W1、W2分别只对高音、低音起调节作用,调节时中音的增益基本不变,其值约等于R2/R1。

R1与R2的比值越大,高、低音的调节范围就越宽,但此时中音的衰减也越大。改变R1或R2后,如要保持原来的控制特性,有关电容器的容量也要作相应改变,为了避免高、低音调节时互相牵制,有的衰减式音调电路还加进了隔离电阻。作衰减式音调调节的电位器宜用指数型(Z型),此时,频响平直的位置大致在电位器的机械中点。

以下是一个实际的电路图,其中R1=6.8K、R2=3.3K、R3=5.6K、C1=2200P、C2=0.022、C3=0.01、C4=0.22、W1=W2=50K,R3是一个隔离电阻。

音调控制实际应用电睡

2.衰减--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

W1作高音控制,W2作低音控制。W1旋到A点时高音提升,旋到B点时高音衰减。W2旋到C点时低音提升,旋到D点时低音衰减。为了使电路获得满意性能,下面条件必须具备:

<1> 信号源的内阻(即前一级的输出阻抗)不大。

<2> 用来实现音调控制的放大电路本身有足够高的开环增益。

<3> C1、C2的容量要适当,其容抗跟有关电阻相比,在低频时足够大,在中、高频时又足够小;而C3的选择却要使它的容抗在低、中频时足够大,在高频时足够小。粗略地说,就是C1、C2能让中、高频信号顺利通过而不让低频信号通过;C 3则让高频信号顺利通过而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

<4> W1、W2的阻值均远大于R1、R2、R3、R4。

当R1=R2时,该音调电路的中音频电压增益约等于1。

作衰减--负反馈式音调调节的电位器宜用阻值变化曲线为直线型(X型)的电位器。此时,频响平直的位置大约在电位器的机械中点。

音调控制电路如图2-37(a)所示.是用RC网络构成的高、低音音调控制电路.电路的控制特性如图2-37(b)所示.

图2-37(a)所示电路实际就是由双转折频率的RC网络组合而成的。其中,Rwi用于高音控制,当其动臂上移时,高音输出增加,反之则减小;RW2用于低音控制,也是动臂上移时低音输出增加,反之减小。当保持如图2-37(a)所示中给出的RC元件数据的比例关系时,电路的控制特性则基本是对称的,实际情况近似于图中的实折线。调整各电位器时,控制特性则如虚线所示。在控制特性曲线王,最大提升、衰减时各相应转折频率及对应的传输系数与以前所述曲线相同。这里说的提升和衰减,仍然相对于中音频而言。所谓提升,就是比中音频的衰减要小一些。所谓衰减,就是比中音频的衰减还要大一些。根据如图2-37(b)所示中给出的近似关系式,很容易求出如图2-37(a)所示中的各RC元件数据。这时,应先给出下级电路的输人阻抗,即这个音调控制电路的负载阻抗RLa另外,还要给定电路的最大提升、衰减量,即相应频率时的相对传输系数。

例如,在最大低音提升频率f'3时的提升量Ad为最大高音提升量为

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使控制特性保持对称,因此最大衰减量近似为上面两式的倒数。这里应当说明,高音时的衰减实际上是很大的。从如图2-37(a)所示的电路可知,当Rwi的动臂滑到C2上端时,高音频信号受到C2的很大衰减。在图2-37(b)中没有标出转折频率.'2就是这个原因。下面结合实际数例看一下电路元件的近似求解过程。假设Ad=士20 dB(10倍),Ag一20 dB, R L一50 kn,取中音频率f2=1

kHz, f ,=2 kHz,几=6 kHz,九=500 Hz,几=80 Hz,为保证Ad,首先应取代人已知数据,可得取R2=5 kΩ,则由如图2-37(b)所示的近似公式得可知当时近似有

代人已知的数据,即可以求得另外,由A,和如图2-37(b)所示中给出的Ao 表达式,可有代人已知数据,可得根据已选定的R2,为便于计算,选择R 1二51 kΩo由如图2-37 (a)所示中的比例关系可得同样,由f,的近似式可得由元件比例关系得出

关于Rwl. Rw2的阻值,首先可以考虑R w20为满足要求,可以取但是,还应当考虑到几的要求,根据如图2-37(b)所示中f冬的表达式,应有

由此,根据已知的R1,R2很容易求出因为所得Rv}2的阻值也满足式中的要求,再考虑如图2-37(a)所示的要求,实际就可以选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