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
导读:“大阅读语文教学”课题确立的依据、背景和内涵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生存的基础”已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命题。今天的课堂里,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否造就出有能力终身学习以求发展完善的潜力性人才,将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在新的世纪里,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语文学科,该如何承担自身的责任,在二十年来的成功与失落中深刻反思,寻找并实现自身的价值,走出一条更为理想的语文之路,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求索的重大课题。
语文学科多年来教改的艰辛与成就是无可抹杀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缺憾。
其一,从学习结果看,学生经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花费了相当多的学时,但语文能力的低下仍甚为明显,普遍的情况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见解浮浅,思维板滞。阅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近年来,这些状况得到了较大扭转,但仍需要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做变革性的改进,以实现大面积的突破。
其二,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
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语文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普遍偏低,人气不足。
其三,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师生往往仍沉溺于应试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惯于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而事实上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既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毕竟语文优劣之间在分数上差距并不太大,又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迷失为学生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多耗费精力的“第三世界”,甚至被认为是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无关紧要的学科,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失却了。
其四,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倡导着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着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着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但由于传承因素、教师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和教学思维定势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仍难易旧辙,教学仍是穿新鞋,走老路。面对容量陡增的新教材、课外读本、推荐名著,师生普遍因时间紧任务重而疲于应付,加上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技巧与能力,速度慢,耗时多,明知“大量阅读”是救治语文能力低下的良方,却不能落到实处。笔者对高一年级学生阅读课外读本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令人堪忧。650人中,认真读完的还不到5%;有18%的学生勉强读过了;而79%的学生完成得相当不理想,或是老师有要求就读一点,没有要求就不读,或是只把感兴趣的读了,或是压根就没有去读。读本阅读质量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形式的课外阅读了。落实新大纲,也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让语文教育走出困境,教育改革者们在努力寻找着突破口。我赞同“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⑴这一认识,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确立了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的“大阅读语文教学”。大阅读语文教学设计,意在克服以上弊病,从一线教师如何驾控课堂,在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的角度,寻求一条由应试向素质转变的可操作性强的语文施教之路。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内涵是: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改革旧的耗散性讲析模式,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学生的文化背景积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