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手写我心

——浅谈作文的写作源泉

余蓉

兴盛于明代的八股文一直延续到清代,都是科举场上决定录取成败的关键。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对于八股文的评价,一直是贬多于褒,即使我们熟悉的王鏊也是一位出色的八股文名家,即使历史上也曾留下过经典的八股文篇章。但八股文的程式以及他缺乏实用价值的现状,阻滞了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个性的发挥。为了挣得功名,应试的人皓首穷经,“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八股文应试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在如今的高考应试中,作文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内容。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历时29年的高考,作文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考察部分,历经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部曲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从1999年开始的话题作文成为了高考作文的主导趋势,于是,我们高三的作文训练也就有的放矢的针对话题作文展开了。

简而言之,在面对话题作文时,首先我们告诉学生,尽量写议论文,这样可以保证文章条理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接着就是破题,认真审阅话题中的材料,领悟其中的意思,划出关键的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以“.…..”为话题,确定自己的题目,找出一个切入口,设立一个总论点,下设两到三个分论点,准备好若干合适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论点。最后总结陈词。一篇话题作文的大致框架就搭建好了,这样的架构,我们戏称为“五股文”。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学生在这一朝定命运的高考中,尤其是作文这个重头戏上,不要太大的偏差,至少42分的切入分要拿到手,至于多么有文采,多么有创意,那就要看各人的修养和他的造化了,毕竟,阅卷老师的审美倾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控制不了第二个因素,那只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不断的训练话题作文,规范写作流程上。这样的高考备战模式几乎成了一个流行,所有经历过高考或者即将经历高考的学生,都得把这套模式烂熟于胸。

但随之就出现了问题,不同的学生在处理同一篇话题作文时,文章大多雷同;

同一个学生在处理不同的话题作文时,前后作文也雷同,感觉像一个系列的。且不说立论是否雷同,单就一个举例论证,“杨利伟”、“刘翔”成了“万金油”到处都可以用。这让我很痛苦,我只是教了他们写作的模式,并没有教他们举同样的事例呀,这样的作文能打动谁,引起谁的共鸣呢?

为什么学生一写到作文,就只会举那么几个事例,而且论述的口气都是如出一辙。问问当事人自己吧,学生的回答颇耐人寻味,“本来就只有这么几个例子好举,再说,写这样的作文又不需要花多少心思,只要符合模式就成了”。原来,他们的作文并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只是应付考试,获得起码的平均分。这样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文,如何能打动别人呢?这不就是封建王朝用以评价录取考生标准的八股文的另一个翻版么。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不再关注身边的一切,只是死记硬背那些可能考到的话题,以及相关的可以应用到文章中的事例,这样生产出来的作文,就像是流水线上的成品,无生气,无新意,无意义。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可现实呢,老师充当了这样的角色,成了“创新者”,教给学生“点石成金”术。学生只要记住“口诀”就能完成任务,因此,写作也就沦为了机械、被动的动笔练习。这样的写作训练进行下去,也必将走入死胡同,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开枷锁,让学生抒写自己的心声。

很多学生都会说,当抱起语文书,我就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可是,当我看郭敬明、韩寒的书时,却是津津有味,不肯放手。我也抱着好奇的心情看了看这些90后学生热衷的读物,发现这些一夜成名的孩子,在写作时,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学写作功底外,他们真正能打动人的是他们言语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并没有任何剽窃或者生拉硬拽之嫌,也许正因为这样的言语出自他们本心,才能引起很多同龄学生的共鸣吧。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面对这有形界限规定下的高考作文,不能写出无形状态的文章来呢?我们在苦苦探求高考作文答题模式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决定了作文的灵魂,那就是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的学生每天家——学校——家一直线的生活着,生活是波澜不惊的,老师即使要求他们要留

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也会理直气壮的说,除了读书,我没有其他的业余生活了,哪里会有那么精彩的事例可举。是啊,现在的学生已经体会不到读书之乐了,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受苦受难的代名词,就是为了应试,既然如此,只要会应试技巧就是胜利的标志,至于是否用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其实是一种极不付责任的论调。余秋雨先生曾经在《面对面》节目中说,他幼年时,就是靠着母亲带到乡下的一箱子书,读度过了童年生活,也奠定了他的写作基础。我想余先生的童年肯定没有我们现在的孩子那样精彩,他也只是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面对的也是一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影响他的阅读激情,他说,他最喜欢的课,就是每周一次的写作课,这和我们现在的学生最怕作文课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你言之有物,有感要发的时候,当然下笔如有神,虽然像余秋雨这样的作家不是人人都能成,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他的写作经历中学到些东西,那就是阅读。就像台湾作家扬子写给儿子的那封信中提到的,“读书最乐,从连环画、《西游记》到《红楼梦》;从郁达夫到屠格涅夫;从徐志摩到吉辛;从新月派的诗到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作者是要让他的儿子能真正“感受到那洋溢于文字中的读书乐”。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有几个真正了解这些作家、作品呢。

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是引导学生阅读,这种阅读并不是语文书中的文章,而是涉猎各种书籍。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来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语言和风格。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优美的词句、语段、精湛的表达方法都是可取的作文基本功。如果将这些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

当然理论上是这么说,但学生未必服气,他们在没有尝到写作甜头之前,是不会轻易相信阅读的好处的。我曾在语文课上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在教古代诗词,学生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觉得寥寥几个字,能说出什么道理来,再说现在是新时代,学这些古代诗词何用。为了提起他们的兴趣,我举了当时流行的琼瑶小说《还珠格格》中紫薇的一段台词“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学生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