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喹诺酮类、磺胺类及硝基呋喃类合成抗菌药-shut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七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喹诺酮类
(quinolones)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特点:
高效:杀菌剂(静止期、繁殖期);抗菌后效应明显
广谱:G+菌、G-菌(铜绿假单胞菌);支原体、衣原体
口服吸收好
不良反应少
【体内过程】
1.吸收大多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
2.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织和体液中分布广泛,
感染部位可达有效浓度。
3.代谢与排泄少量肝脏代谢或经粪便排出,大多数原形肾排。【抗菌机制】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
图37-1 喹诺酮类抗菌机制示意图
喹诺酮类药物比较
【耐药性】
细菌天然耐药率极低,但后天耐药却发展很快;
同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
【临床应用】
1.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利依据:原形肾排
2.肠道感染旅行性腹泻
3.呼吸道感染
4.骨骼系统感染G-杆菌所致的骨髓炎和骨关节感染5.皮肤软组织感染
6.其他培氟沙星治疗化脓性脑膜炎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味觉异常
2.神经系统反应失眠
3.过敏反应
4.软骨损害
5.其他
第二节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抗菌谱】
广谱抗菌:
有效:大多数G+菌与G-菌
沙眼衣原体、放线菌、弓形体、疟原虫
SMZ——伤寒杆菌
SML、SD-Ag——铜绿假单胞菌
无效:立克次体(可以刺激其生长)、病毒、支原体、螺旋体慢效抑菌
【抗菌机制】
磺胺类(sulfonamides):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图37-2 磺胺药和甲氧苄啶抗菌机制示意图
常用药物及主要特点
复方新诺明片(SMZ + TMP)配伍依据
1.抗菌谱相似
2.抗菌作用环节不同,抗菌作用协同
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两者合用,双重阻断叶酸合成,抗菌作用增强;单用时为抑菌,合用时为杀菌
3.合用时疗效增强,可减少用量、缩短疗程,减少减轻不良反应4.合用时缩短疗程且全程有效抗菌,延缓抗药性
5.口服都易吸收,且t1/2相似
制成复方片剂,方便使用且同步协同抗菌
【不良反应及防治】
1.肾损害
原因:原形药物和乙酰化代谢物从尿中析出
防治措施
1)对少尿者(如脱水、休克)及肾功能↓,不宜使用磺胺类。
2)同服NaHCO3碱化尿液,增加溶解度,减少结晶析出。
3)服药期间应多饮水(>1500ml/天),↑尿量,↓浓度。
4)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连续用药超过一周应定期查尿。
发现磺胺结晶或血尿等应及时停用;
继续多饮水,服NaHCO3。
2.过敏反应
严重者剥脱性皮炎
预防:
询问过敏史
避免局部使用
过敏者不宜换用同类药
3.血液系统反应
1)抑制骨髓造血
2)溶血性贫血←先天性G-6-PD缺乏者
3)高胆红素血症、脑核性黄疸←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抑制叶酸代谢,阻碍血细胞分化、发育需补充叶酸制剂,如甲酰四氢叶酸钙
4.其他
肝损害
胃肠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第三节硝咪唑类
甲硝唑(metronidazole)
【作用与用途】
1.杀灭阴道毛滴虫,首选治疗阴道滴虫病
2.抗阿米巴原虫,首选治疗肠道内外阿米巴病
3.抗厌氧菌,首选治疗厌氧菌感染
【抗菌机制】
药物中的硝基在厌氧菌内还原产生细胞毒物质,抑制DNA合成。
第四节硝基呋喃类
(nitrofurans)
抗菌谱广:多种G+、G-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