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具有散结消痈
10种消肿散结常用中药
10种消肿散结常⽤中药
1.⼭慈菇——清热祛⽕
(⼜名⾦灯花,味⽢,性凉,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佳品。
)
2.夏枯草——清热利湿
(味⾟、苦,性寒,能清热泻⽕,明⽬,散结消肿)
3.猫⽖草——祛毒消肿
(味⽢,⾟,性微温,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作⽤)
4.⾦银花——宣散风热
(味⽢,性寒,芳⾹透达有可以清⾎毒。
)
5.蒲公英——清热解痛
(俗名婆婆丁,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
6.荞麦——活⾎化瘀
(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维持⽑细⾎管的抵抗⼒,还能降⾎脂)
7.⽩芥⼦——消肿散结
(⽩芥⼦主要能够起到化痰的作⽤,可化有形之痰,也能化⽆形之痰)
8.葛根——消炎⽌痛
(味⽢,⾟,性凉,葛根有⽣津,升阳⽌泻的作⽤)
9.连翘——清热解毒
(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作⽤)
10.马钱⼦——通络⽌痛
(多⽤于外敷,主要有消肿⽌痛,攻毒⽌痛的作⽤)
注意:消肿散结的药多为性寒、凉,⾷⽤时要注意脾胃虚或体寒的⼈不适宜,此外切记不可⾃⾏搭配中药⾷⽤。
中药 散结 经验
在中医中,散结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消除体内的结节、肿块等。
以下是一些中药散结的经验:
1. 牡蛎:牡蛎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
2. 夏枯草:夏枯草具有清肝火、散结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甲状腺肿大等。
3. 蒲公英: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4. 猫爪草:猫爪草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等。
5. 昆布:昆布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乳腺增生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散结药物,但具体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中药散结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患者需要坚持使用才能看到效果。
治疮痈PPT课件
? 佐 冬瓜仁-清肠利湿,排脓消痈,善治内痈
特点
苦寒泻下 清热除湿 活血散结
运用
? 辨证要点: 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
数。 ? 使用注意:
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 或体虚者不宜使用。
? 随证加减: ? 热毒重者,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
诸因之中,尤以湿热、火毒者为多见。
痈疡主要病机: 热毒或阴寒之邪凝滞,营卫失调,
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肉腐血败。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 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 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灵枢·痈疽篇》)。
疡痈
外痈——指邪壅肌表,即生于躯干、四肢等 体表部位的痈疡,如疮疡、疔毒、疖肿等。
败酱草; ? 血瘀较重,加赤芍、乳香、没药。
苇茎汤
《千金备急要方》
苇茎汤
? 组成 苇茎 薏苡仁 瓜瓣 桃仁 ? 主治 痰热瘀血壅结之肺痈。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吐腥臭脓 痰,胸中隐隐作痛,咳则痛增,舌质红, 苔黄腻,脉滑数。 ? 病机 痰热瘀血,壅结于肺 ? 功效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证候分析 风热疫毒-- 热血蒸因肉热腐结--血滞成瘀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 兼疏风透表,行气、化痰、散结。
诸法同用,旨在达到消散痈疮的目的,是 “消法”的具体体现。
【运用】
·治疡剂·仙方活命饮
1 、辨证要点: 局部红肿疼痛,甚至伴有身热凛寒,脉 数有力 。
2 、临证加减: 红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 野菊花。 便秘者:加大黄。
内痈——指邪结脏腑,即生于体内脏腑之 痈,如肺痈、肠痈等。
13化痰药
半夏:辛,温,有毒。燥湿化 痰,降逆止呕,消肿止痛。
天南星:苦、辛,温。有毒。燥湿 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桔梗:苦、辛,平。
宣肺祛痰,利咽, 排脓。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苦、甘,微寒。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 结消痈
浙贝母:苦,寒。 清热化痰,散结消 痈
瓜蒌 :甘、微苦,寒。
第十三节 化痰药
一、定义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称
化痰药。 二、分类、功效及适应证
化痰药-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亦可用 于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癫痫惊厥、中风等。
温化寒痰药-温燥-温肺祛寒-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寒凉-清化热痰-热痰、燥痰证 三、注意 某些化痰药具有刺激性,且较温燥,热痰燥痰及有 出血倾向者忌用或慎用。
治疡剂ppt
阳 臣 姜炭—温中,破阴通阳
补
血
肉桂—入营分,温通血脉
散 寒
佐 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
通
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
滞
甘草—调和诸药,解毒
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 肺 咳吐腥臭脓血 痈 胸中隐隐作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
热痰 毒瘀 壅互 肺结
清 君 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
消 活 臣 麝香—窜通消散,活血开壅
火毒内阻
热毒
脱疽 溃烂腐臭,发热口渴 君 熟地—滋阴补血,填精益髓
肉桂—入营分,温通血脉 火 初起局部红肿
血行不畅
治盛
舌红脉数 使 甘草—配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消 佐使 冬瓜子—甘寒,清热利湿,排脓散结
瘀滞筋脉
解疔
力尤强,并能凉血
热毒痰瘀壅滞证 累疠,流注 痰瘀壅滞
热
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荣卫稽留于内而不卫外
血 瘀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泻 君 大黄—苦寒攻下,泻肠中湿热郁结,
热
祛肠中稽留之淤血
破
桃仁—苦平,性善破血,与大黄配伍,破瘀泻热
瘀 臣 芒硝—咸寒,泻热导滞,软坚散结
散
与大黄合用,荡涤肠中实热
结
牡丹皮—辛苦微寒,凉血化瘀,消肿疗疮
消 佐使 冬瓜子—甘寒,清热利湿,排脓散结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头 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头面风热
面 兼有表热证
外风
风 外痈局部欣红肿痛
痈热
热 寒轻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
兼表
痰 脉数苔白或黄
有证
毒
疏 君 牛蒡子—辛散头面风热
风 臣 薄荷、荆芥—发汗解表
中药之化痰止咳平喘药-
热痰咳嗽
系由脾失健运,津液凝滞,火邪煎熬津液成痰所致。症见咳嗽 痰黄,粘稠难咳,胸膈痞满,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 滑数。
治宜清热化痰,降气止咳。
燥痰咳嗽
多由肺阴不足,虚火灼肺,炼液为痰所致。症见呛咳 气促,咯痰不利.痰稠而粘,甚或成块成条,咽喉干燥哽痛, 多咳则声音嘶哑,舌红少苔而干。
11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温燥类化痰药,药性多辛温燥烈,多具有温肺化饮,祛 寒化痰及燥湿化痰的作用。主要用治寒痰停饮犯肺,咳嗽气 喘,口鼻气冷,吐痰清稀,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 块,舌苔白腻者,以及痰饮流窜经络关节,形成的阴疽流注, 瘰疬痰核,或痰迷清窍所致癫痫惊厥及中风痰迷等证。
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白附子、白芥 子、皂荚(皂角刺、皂角子)、桔梗、旋覆花(金沸草)、白前等。
外用 散结消肿
痈疽肿痛,毒蛇咬伤
19
白附子
【药用来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独角莲
禹白附
20
二、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
白附子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
主治病证
燥湿化痰作用较弱。 善引药势上行,治头 面风痰实邪。
祛风痰 定惊搐
中风痰壅,口眼歪斜,惊风 癫痫,破伤风
止痛
厥阴头痛,眩晕Βιβλιοθήκη 28皂荚【药用来源】 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的成熟果实
皂荚
皂荚
29
二、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
皂荚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
主治病证
祛痰
顽痰阻肺,咳嗽痰多
开窍 散结消肿
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 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化痰药:痰证(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所致的病证)
3.润燥滑肠:用于肠燥便秘。
(全)瓜蒌
瓜蒌皮:偏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仁:偏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竹茹
天竹黄(天竺黄)
竹茹、竹沥、天竺黄
竹茹
除烦止呕:胃热呕吐,痰火内
扰之心烦失眠。
竹 沥 清热化痰:性热寒滑滑痰利,,定祛惊痰利力窍强,,适善用能于中清 痰热诸证。风痰迷,惊痫癫狂等证。
天竺黄
清热化痰之功似竹沥而性缓,兼 能清心定惊,多用于小儿惊风; 也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热病神 昏等。
海藻
昆布
海 藻、昆 布
均性味咸寒,功能消痰软坚、利水 消肿,为治瘿瘤、瘰疬之要药(海藻玉 壶汤),也用于脚气浮肿及水肿。
黄药子
黄药子
1.化痰软坚,散结消瘿:主治瘿瘤。 2.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毒蛇咬伤。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使用注意:本品不良反应较大,用时 宜慎,详见教材。
3. 消痞散结:本品味辛,能散能开而消痞散结。
心下痞证:配黄连、干姜等(半夏泻心汤)。 痰热互结的小结胸证:配黄连、瓜蒌(小陷胸汤)。 气滞痰凝的梅核气:配厚朴(半夏厚朴汤)。
4. 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瘰疬痰核,痈疽
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见教材。 使用注意:见教材。
•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 法半夏:温性较弱,长于燥湿。
前胡
前胡
白 前、前 胡
白前 降气化痰止咳: 性微温,内伤寒痰
肺气上逆之咳嗽 咳喘尤宜。
痰多,寒热均可。
前胡 常相须为用。
性微寒,外感、内
伤均可。兼能宣散
风热,外感风热、
肺气失宣者尤宜。
桔梗
桔梗
桔梗
1.宣肺祛痰:本品专归肺经,性升散,长于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痰证:寒痰、热痰、燥痰、湿痰痰阻于肺--咳喘痰多痰蒙清阳--眩晕痰蒙心窍--昏厥、癫痫肝风夹痰--中风、惊厥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瘰疬、瘿瘤概述一、含义:凡能祛除痰涎,以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脾为生痰之源二、性味归经:性味苦、辛、甘。
归经肺、脾肺为贮痰之器三、功用化痰使“痰”的性质或形态改变缓和或制止咳喘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外感、内伤咳喘止咳平喘四、分类1. 温化寒痰药。
主要用于寒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湿痰阻于经络所致的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瘰疬;以及湿痰上冒之眩晕,湿痰犯胃之呕恶等。
2. 清化热痰药。
主要适用于热痰、燥痰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质稠难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亦可用于因热痰、风痰所致的瘿瘤、瘰疬、癫痫、中风、惊厥等证。
3. 止咳平喘药。
治疗咳嗽、哮喘等。
五、选药及配伍1.根据病情的不同、药物的不同功效,选择相应的药物。
2.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4.“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5.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3. 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
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
六、使用注意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中药学清热解毒药
精选ppt
10
用量:6-15克-30—60g入汤剂
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二花60g、 玄参60g、当归20g、甘草10g)水 煎服。
总之,二花既能清热透表散热,又能 解血分热毒,优为治阳性疮疡之要药 。 为治温热病的首选之药。
附:忍冬藤功用二花,但解毒力弱, 长于通经络治痹痛。
精选ppt
11
精选ppt
9
3、用于热毒痢疾,便下脓血--热毒结 聚于肠道,侵入血分所致,用二花炒炭以 清热解毒止血,如二花60g炒炭研细,分 4次白糖水送下,效果良好。或银花炭、 黄芩、黄柏、白芍、黄连、白头翁、马齿 苋水煎内服,治高热神昏痢疾重症。
此外,二花还用于治疗暑热心烦小儿热毒 疮疖等。
现己制成银花露、银花片(注射液)双黄 连口服液(注射剂)等
精选ppt
60
思考题:
1、金银花、连翘的功用及异同点各有哪些?
2、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 败酱草、土茯苓、半边莲、射干、白头翁、 马齿苋的功用特点各是什么?
精选ppt
61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功效分析: 入心胃经则清解心胃之热毒 以清解为功
归肺经则宣散肺经之邪热 故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为疮痈疖肿之要药,为外感热病初起之首
选之药, 治热毒证类似于广谱抗菌素。
精选ppt
7
应用:
1、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毒为患, 用二花质轻上浮善解热毒之功而治之。 如银翘散(银花、连翘、荆芥、薄荷、 竹叶、牛子、桔梗、豆豉、甘草)若 热入气分之“四大症”常用二花配石 膏、知母等同用。热入血分发斑谵语 用二花同生地、丹皮等同用。故银花 适应温热病的各个阶段治疗。
第3节 清热解毒药
精选ppt
1
治痈疽的中药
治痈疽的中药
治痈疽的中药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
1.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
2. 三棱:具有消炎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乳痈等痈疽溃疡。
3. 黄柏: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痈疽、脓肿等。
4. 苦参:具有抗菌消炎、疗毒消痈的作用,适用于痈疽肿毒、瘰疬等。
5. 大黄:具有泻下热湿、祛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内结、瘰疬等。
6. 皂角刺: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痈疽肿毒、脓肿等。
请注意,在使用中药治疗痈疽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同时,痈疽发作时应及早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化痰药
【应 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 热痰之证。
肺阴虚劳嗽——配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瘰疬、乳痈、肺痈。本品能清化郁热,化痰散
结。 痰火郁结之瘰疬——配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 (《医学心悟》);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未服1~2g。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第十三节
化痰药
化痰药
一、含义: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 二、 适应症: 主治痰证
1、痰证: 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 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痫; 痰蒙清阳之眩晕; 痰扰心神之睡眠不安; 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 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 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
大贝”, 小者加工成 “珠贝”. 分别 置于木桶中, 撞去表皮, 加入熟石灰或 贝壳粉, 使均匀涂于药材表面吸收撞出 的浆汁, 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
1.珠贝
1). 为完整的鳞茎, 呈扁球形 2).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枚,
较大而肥厚, 互相对合 3). 质脆而坚实, 易折断 4). 断面白色, 富粉性
痰之证。
半夏成曲,其作 用类似神曲
【使用注意】 反乌头。
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 燥痰应慎用。
从半夏中提取分离的总生物碱具有止呕、 镇咳、祛痰、降压、降脂作用,对体外肿 瘤细胞的增殖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半夏的麻黄碱具有平喘、止咳等作用
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夏《神农本草经》
歌曰: 半夏辛温燥湿痰, 降逆止呕喘嗽安, 外用散结消痈肿, 内治痰厥头晕眩。
用。
成分
含多种甾体生物碱, 如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等.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临床报道
现代常用连翘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皮肤化脓 性感染、颈淋巴结核、急性传染性肝炎、过敏性紫 癜、急性肾炎及小儿口腔溃疡等,均有良效。 鉴别比拟: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用治风热表证,温病及外科疮疡肿毒
但金银花味甘不伤胃,偏清解表热,且凉血止痢, 为热毒泻痢之要药。
而连翘苦寒多服伤胃,偏清胸膈里热,且消痈散结 为疮家圣药,用于瘰疬痰核。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肺、心、小肠。 成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剖析: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质轻清性升浮—入肺经——疏散风热 苦寒清热泻火—入心经——清心泻火 运用: 1、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素有〝疮家
圣药〞之称。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本品善清热解毒、疏风透热。
乳痈肿痛,配蒲公英、青皮同等用。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常配连翘、薄荷、牛蒡子同
等用,如银翘散。 金银花为治温热病要药,温病邪在卫、气、营、血
各个阶段均可选用。 〔1〕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配辛凉解表药,清宣疏散〔银翘散 〕
〔2〕温病邪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配 伍石膏知母等以清热泻火解毒。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清热凉血药的含义及功用特点 2、掌握重点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的
性味、归经、成效、运用。 3、掌握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功
用的异同点。 4、熟习赤芍、紫草成效特点。
一、定义:
凡具有清热凉血作用,治疗营分、血分实热证的 药物,称清热凉血药。 二、功用特点: 性味:甘、苦、咸,寒。 归经:入心肝经走血分〔因心主血,肝藏血〕 成效:清解营分、血分热邪 顺应范围:营分、血分实热证。 〔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妄行所致各种出血证。 本卷须知: 〔1〕温热病邪未入营血,不宜过早运用本类药 〔2〕假定气血两燔,可配清热泻火药同用。
中医内科学肺痈的诊断与治疗
另可酌加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 草、败酱草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大便秘结 者加大黄通腑泻热。热毒瘀结,咯脓浊痰, 腥臭味甚者,可合犀黄丸以解毒化瘀。咯 痰黄稠,酌配桑白皮、瓜蒌、射干、海蛤 壳以清化痰热。痰浊阻肺,咳而喘满,咯 痰浓浊量多,不得平卧者,加葶苈予以泻 肺泄浊。胸满作痛,转侧不利者,加浙贝 母、乳香、没药散结消痈。
肺痈的特征是发热、咳嗽、胸痛、咳吐大量脓血痰。 其形成由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或痰热素盛,或内 外合邪,总之为热壅于肺不得泄,以致蒸液成痰, 热壅血瘀,肉腐血败,成痈化脓。一般要经历初期、 成痈期、溃脓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每期的病理又 各有重点,故辨证重点在分清病期。病理性质属实 属热,治疗以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为原则。力争将 病变控制在成脓以前,以大剂清肺消痈之晶消散之; 若已成脓又当解毒排脓,使脓疡易溃,脓血易引流; 在恢复期应清养并举,既不能继续大剂清热解毒以 伤正,又不能单纯补益而敛邪;若邪敛正虚,则应 扶正祛邪。而清热法要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务求邪 去正复为要。若见恶候或慢性迁延,应请西医外科 会诊治疗。
若内热转甚,身热,恶寒不显,咯痰黄稠, 口揭者,酌加石膏、黄芩、鱼腥草以清肺泄 热。痰热蕴肺,咳甚痰多,配杏仁、浙贝母、 桑白皮、冬瓜仁、枇杷叶肃肺化痰。肺气不 利,胸痛,呼吸不畅者,配瓜蒌皮、郁金宽 胸理气。
(二)成痈期(热毒瘀阻) 咳嗽,气急,咯痰粘稠色黄绿,量多有腥 味,兼有高热(壮热不退)、振寒。
隋代《诸病源候论》说:“肺痈 者……寒乘虚伤肺,寒搏于血,蕴 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 血败为脓。”。认为风寒化热亦 可为痈,并强调正虚是发病的重 要原因。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了著 名的苇茎汤,用以清热排脓,活 血消痈。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
明清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一、组成
牛蒡子(10克)、薄荷(6克)、荆芥(6克)、连翘(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石斛 (12克)、玄参(10克)、夏枯草(12克)(原书无用量)。
二、用法
水煎服。
三、歌括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斛玄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四、功用
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五、主治
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头面风热,兼有表热证者;外痈局部红肿痛,寒轻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脉浮数,苔白或黄。
六、方解
本方是用治局部痈肿兼有风热表证者。
故用牛蒡子辛散头面风热为主;薄荷、荆芥发汗解表;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丹皮、山梔、夏枯草泻火凉血、散血。
玄参配在本方,是取其泻火解毒,与石斛相伍,则有滋阴清热之功。
本方在原书主治,限于头面风热痰毒,在临床运用中可以扩大范围,即凡具有风热表证的痈肿痰毒,皆可以本方加减使用。
在痈肿外证中无肝火偏旺、津阴内伤之证者,夏枯草、玄参石斛皆宜慎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本类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寒,多入肺经,辛开宣散,苦燥降泄,温化寒清,主能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部分药物分别兼有散寒、清热、散结、润肺等作用。
辨证信息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瘿瘤、阴疽流注、癫痫惊厥等。
按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不同性能,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及止咳平喘药三类。
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不宜用于热痰、燥痰。
清化热痰药药性寒润,不宜用于寒痰、湿痰。
刺激性较强的化痰药,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麻疹初起之咳嗽,应以疏解清宣为主,不宜单用止咳之品,忌用温燥及具有收敛性的止咳药,以免麻邪不透。
脾虚生痰者,应配健脾燥湿之品,以标本兼治。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
内服用制半夏,不同炮制品功效有别。
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
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故阴虚燥咳、出血证忌服,热痰慎服。
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
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天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1)顽痰咳嗽(2)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斜,癫痫,破伤风(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有毒,故阴虚燥咳忌服,孕妇慎服。
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
白附子性味归经:辛、温。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痈
• 三,讨论范围
• 本节主要是讨论因热毒之邪蕴肺,而致血 败肉腐形成痈疡的病变.
• 据其病理演变及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 肺脓肿基本相同,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 疽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 洞等伴化脓性感染而表现肺痈症状者,亦 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 病因病机• 病因• Nhomakorabea感受风热
• 风热病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风寒 袭肺,蕴结不解,郁而化热,肺受邪热薰灼 所致,如类证治裁·肺痿肺痈:肺痈者,咽 干吐脓,因风热克肺,蕴毒成痈.张氏医 通·肺痈: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 停留胸中,蕴发为热. 西医学所称吸入性肺脓肿多属此类因素.
吐再兼白血白血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冰谓:咳出浅红色血,似肉
似肺,气急多烦,指甲紫而带弯,终归冥路,手掌反如枯树,面艳颧红,咽痛,音
如鸭声,鼻掀终死.
景岳全书载如金解毒散,倡用降火解毒之剂,于热甚成痈时用之甚为合
拍.本草经疏·卷二·肺实有治疗六忌、八宜,曰:忌敛涩、补气、升、燥、
热、咸,宜清热、消痰、降火、解毒、散结、甘寒、苦寒、辛寒,临床上应
用可资为法.
• 清代医家,亦多有见地.医门法律·肺痿肺 痈门认为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 热,上乘于肺,认识到他脏及肺的发病机理.治疗 上主张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著.张氏医通·肺 痈强调肺痈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 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论治本病:初用 疏瘀散邪泻热……继用通络托脓……再用排脓 泻热解毒……终用清养补肺,切合临床实际. 解放以后,中医药治疗肺痈取得了新经验, 多数主张按病和演变分期论治,在有效古方的 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消痈之力,研求专方专药, 使疗效有所提高.
• 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释而渐少,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少痛, 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如外科正宗·肺痈论说:初起脉 浮虚细,身体不热,咳嗽有痰,呼吸调匀者顺;已成脉浮微数,咳 吐脓痰,形色鲜明,语声清朗者吉;溃后咯吐脓痰,间吐鲜血,时 发时止,饮食知味者顺.
中药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集锦
中药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集锦名词解释:(考两个)1.宣肺平喘:即开宣肺气以平定喘息之义。
适应病症:多用于邪气壅遏,肺气不宣。
症见咳嗽、气喘代表性药物:麻黄2.引火下行:引上炎之火下行,而消退火热之证谓之引火下行。
适应病症:可用于上部火热证,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衄。
由于火降而使血不上溢,故亦称“引血下行”代表性药物:牛膝3.纳气平喘:摄纳肾气,平定气喘之义。
亦称“温肾纳气”。
适应病症:纳气平喘药能温补肾阳,恢复肾脏纳气功能,用于肾虚气喘代表性药物:补骨脂、蛤蚧、胡桃肉4.形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5.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6.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药物功效比较:(考两个)1)麻黄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桂枝发汗力弱,治风寒表实、表虚证,又温通经脉通阳化气2)黄芩善治上焦,长于清肺热,且安胎,凉血止血清热燥湿黄连善治中焦,长于泄心、肝、胃火,又为湿热泻痢要药泻火解读黄柏善治下焦,长于泄相火,退虚热3)车前子利水湿、分清浊,又祛痰、清肝明目滑石清热利尿通淋利水湿、解暑热,外用收湿敛疮木通利水湿、清心火,又能利痹、下乳4)附子刚燥——走而不守,回阳救逆多做主药,补火助阳,温里散寒用于心肾阳虚肉桂温润——守而不走,温肾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温煦气血干姜温燥——能走能守,回阳救逆辅药,温肺化饮,温中止呕5)半夏归脾、胃、肺经。
药性缓和,善治脾胃湿痰、寒痰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天南星(外用)归肝、脾、肺经。
药性峻急,善治顽痰、经络风痰祛风解痉6)牡蛎咸、涩、微寒,长于平肝潜阳,且能息风,软坚散结平肝潜阳煅用制酸止痛收敛固涩龙骨甘、涩、平,长于镇静安神,外用收湿敛疮7)白术健脾而燥湿,又固表止汗,健脾安胎,利水苍术燥湿而健脾,又能祛风湿,解表明目8)鱼甲VS鳖甲共同点:滋阴潜阳——阴虚风动,阴虚内热,阴虚阳亢不同点:鱼甲:能滋阴养血止血,治疗崩漏下血,又益肾健骨,治疗肾虚筋骨萎软鳖甲:清虚热力强,阴虚发热多用之,又软坚散结,治疗癥瘕积聚简答论述:(考两个)1.化痰药的定义,适应症,使用注意:a化痰药:凡能化痰或祛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b适应症:寒痰:痰色白清稀,伴畏寒肢冷,苔白润热痰:痰黄粘稠,伴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腻湿痰:痰多色白,伴胸闷纳呆,苔白腻燥痰:干咳少痰,伴咽干唇燥c使用注意:药性温燥的温化寒痰药,一般不宜用于热痰、燥痰药性寒凉的清热化痰药,一般不宜用于寒痰、湿痰凡咳嗽兼咯血或痰中带血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作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化痰药,以免加重出血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温性或有收敛功效的止咳药尤为所忌,以免恋邪而影响麻疹之透发有毒性的药物,应注意其炮制、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的防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
使 甘草—调和诸药,解毒.
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 肺 咳吐腥臭脓血 痈 胸中隐隐作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 热 毒 壅 肺 痰 瘀 互 结
君 苇茎—清肺热“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
清逐 肺瘀 化排 痰脓
臣 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 与君药相和清肺宣壅,涤痰排脓
君 银花—清气血热毒 臣 地丁、紫背天葵 清热解毒 并能凉血散结消肿 蒲公英、野菊花 佐使 酒—行血脉,以助药力
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热毒化火
患肢红肿,灼热且痛 脱疽 溃烂腐臭,发热口渴 舌红脉数
君 清热解毒 臣 活血止痛 佐 使
火毒内阻 血行不畅 瘀滞筋脉
热毒 炽盛
银花—(重用)清热解毒 玄参—泻火解毒 当归—活血散瘀 甘草—配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祛肠中稽留之瘀血
桃仁—性善破血,与大黄配伍破瘀泻热
臣
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
与大黄合用,荡涤肠中实热
牡丹皮—凉血化瘀,消肿散结
佐使 冬瓜子—清热利湿,排脓散结
行气通络,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
佐
白芷、防风—透达营卫,疏风解表,散结消肿
山甲、皂刺—通行经络,决痈溃坚可使脓成即溃
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排脓,可使未成即消 使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
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一切痈疡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火 初起局部红肿 毒 痈 发热疼痛或发热恶寒 结 疮 各种疔毒疮形如粟 聚 疔 坚硬根深,状如铁钉 之 毒 舌红苔黄脉数 清消 热散 解疔 毒疮 热毒蕴蒸肌肤 气血凝滞经络
阳痈、 阴疽 消—痈疡初期,脓未成 托—痈疡中期,正虚毒盛, 不能托毒外出 补—痈疡后期,毒去正虚, 脓水清稀,久不收口 辨别寒热虚实,以逐瘀排脓、 散结消肿为基本大法
外痈—邪壅肌表
痈 疡
内痈—邪结脏腑 肺痈、肠痈
散结消痈——仙方活命饮
分类 托里透脓——透脓散 补虚敛疮——内补黄芪汤
使用注意
1、痈疡脓已成,不宜只用消法,应配合外治法。
局部漫肿无头
皮色不变
阴 疽 证
酸痛不热 口淡不渴 舌淡苔白,脉沉细
素体阳虚 营血不足 寒凝痰滞 闭阻于筋骨、 肌肉、血脉
或贴骨疽、脱疽
流注、痰核、鹤膝风等。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君 熟地—滋阴补血,填精益髓
温 阳 补 血 散 寒 通 滞
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
臣 姜炭—温中,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阳
肉桂—温通血脉
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乳岩,横痃 热毒火瘀 热毒痰瘀壅滞证 累疠,流注 痰瘀壅滞 肺痈、小肠痈 解 君 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毒 消 活 臣 麝香—窜通消散,活血开壅 痈血 化 祛 佐 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痰瘀 黄米饭—调养胃气以妨碍胃 散 结 使 酒—活血行血加速药效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2、痈疡中期,可用透脓之法,若毒邪炽盛,
又应 侧重清热解毒。 3、痈疡后期,疮疡已溃,毒邪未尽,勿过早用补法。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红肿焮痛 痈 疡 肿 毒 初 起 身热凛寒
苔薄白或黄
脉数有力
热毒内壅 气滞血瘀 痰结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君 臣 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当归尾、赤芍 乳香、没药 橘皮
薏苡仁—上清肺热而排脓
下利肠胃而渗湿 佐 桃仁—活血逐瘀,润燥滑肠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右下腹疼痛拒按 湿热郁滞之 伸则痛甚,甚则局部肿痞 肠痈初起 舌苔黄腻,脉滑数 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 或右侧腿足屈而不伸 肠痈初起 湿热血瘀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泻 热 破 瘀 散 结 消 肿 君 大黄—泻肠中湿热郁结,